作文
每次看完一本长篇,当故事终结,合上书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不是如释重负的轻快,反而是不知道何去何从的迷茫。
【关于桐华,关于云中歌】
很多人写爱,写得感人的不少,写得悲情的不少,写得缠绵的也不少,而平淡入笔逐层深入戳人心痛的,唯桐华一人。
她的每本书都透着灵气,纵然穿过尘封的岁月,依然可以在每一次翻阅的过程中找到怦然心动的感受。
桐华平实而又富有魔力的文字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历史不为人知的魅力。她笔下的爱情在厚重的历史卷轴上更显得美好和纯粹。
而她也确实当得起“古言天后”的赞誉,史书上对汉昭帝寥寥几笔语焉不详的模煳记载,竟能演绎成这样一阕催人泪下的《云中歌》。也许这就是好书,能够让我们的心跟着一起笑、一起流泪,哪怕时间流逝,只要手捧它们,久违的触动仍然会激荡着我们的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落子应无悔】
【云歌】
她是天地间的精灵,是大漠中的绿树,她曾一袭绿罗裙坐在天山雪驼上低眉浅笑,天真烂漫间送出自己的珍珠绣鞋却牵绊了三人一生的缘。总希望那一天她没有去往长安,总希望她永远没有遇见他们,总希望她可以一直啰啰嗦嗦地独自笑下去,也好过泪眼相望只剩苦涩的恨意。分明是那样快乐的女子,为何要陷入皇室纠葛的深渊掉进四面楚歌的境地?她应该在大漠中踏沙成歌,在草原上策马扬鞭,她应该仰望满天星辰,与深爱的男子十指相扣携手百年。
绝望中那一抹轻扬的绿,她应该笑靥如花的。
【孟珏】
他是朝堂之上的重臣,是富甲一方的商贾,是风度翩翩的公子,也曾是大漠中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饿狼。因为经历过生死所以更小心翼翼,因为目睹过爱恨所以更绝情绝望,因为品尝过背叛所以什么都无法相信,可是他爱她爱到自己都不愿意相信。他一句爱意都不愿意多说,却一次又一次地让她用仇恨来维系生命,大概是不愿意让她看见这个面目全非的世界,不愿意打破她单纯的相信,所以把她的恨全部背负到自己身上,却不言不语,只能怀抱着她的珍珠绣鞋站在她的世界外陪着她一点一点的把自己遗忘。
他是在身后保护着她的银狼,她却无法谅解他满身的刺与伤。
【刘弗陵】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只是巍巍大汉史册上的寥寥几笔。人生是一幕他从来都不想要的悲剧,却因为记忆里描摹百遍的容颜而值得珍惜。一辈子很短,太多太多都不由得我们去改变,他却用能够掌控的全部去爱那个女子,从未改变。他是一个睿智、沉稳、心怀天下又童真未泯的完美男子,他像风一样离开,却在两个女孩心里留下山般重的印记,一个带着有他的未来云游天下,一个守着有他的曾经地老天荒。
无论怎样,他还是当初那个眉目清朗、淡然笃定的拿过珍珠绣鞋的陵哥哥。
【一曲云中尽悲歌,年华空余恨】
合上书,掩卷而思,想着绿萝裙的精灵,想着她俯身听着陵哥哥的心脏一点点停止,想着红衣死前未能系上的同心结,想着孟珏为她放下尊严血染紫箫然后转身离去,又快要流下泪来。
如果说读到陵哥哥死去的部分让人潸然泪下的话,那么当看到曾经月下对饮、相谈甚欢的五个人勾心斗角,看着他们彼此伤害,直到再也无法回头的时候,我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在揪心的痛后,剩下的只是深深的无奈。
《云中歌》是一个太残酷的故事,可是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读完全部的三本,只觉得恍恍惚惚,去查汉史,对于这样一位21岁就逝世的皇帝,史料记载少之又少,只言片语,能说明什么?又有多少人还知道他,记得他?那个在未央宫中殚精竭虑了整整13年的人,从此长眠地下,不过是西安皇陵中毫不起眼的一个,从史料中语焉不详的语句里,刘询的想法,可以窥视一二,他再不愿世人忆起他们的先帝,而他,从阶下囚到大汉的天子,特殊的经历,让他有着怎样坚硬如铁的心,他只要让世人知道,他们的皇上是刘询。
血腥的宫廷斗争,谁是胜者?是刘询么?或许吧,他终是成为了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然而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是啊,他终于铲除了所有对他皇位构成威胁的人,直至连患难与共的平君都间接死于他手,直至他的儿子都恨他入骨——
刘询,终于变成了孤家寡人。
刘弗陵把皇位传给了这个谋害他的人,之后种种,清醒如陵,想必定能料到一二。然而他又怎能想到,云歌的执念如此之深,怎能想到,造化如此弄人?
当孟珏亲手给云歌灌下堕胎药,女子那无声的“我、恨、你”,字字如血。孟珏终于拥有味觉,尝到的只是他最爱的女子端上的毒药,他微笑地喝下,不解释,只因他不想让她看到更残酷的真-相。
云歌夜闯皇陵,侍卫们就这样在陵哥哥的坟冢前伤害他生前最爱的女子,这是怎样的悲哀?她重伤而归,生无他恋,高傲如珏,竟揣度着刘弗陵的心境,为她奏曲,不休不眠,血染紫箫,她转醒时,他已悄然离去。爱一个人,当真可以让人卑微到尘埃里去吗?最后的最后,孟珏早已不是孟珏,那跌跌撞撞的一声“云歌”,唤不回她的一次回头,万箭穿心的一刻有多痛?痛不过绿萝裙的女孩决然远去。
最后的最后,究竟谁还活着?是刘询么?他已成孤家寡人。是云歌么?身着绿萝裙的女孩早已死去,活着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下一篇:磨难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