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贴对联的段落
描写贴对联的精彩片段
  •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

    腊月的最后一天,爸爸说贴对联,我看见爸爸在贴对联,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和妹妹去贴对联好吗?”爸爸说:“好!”我就拿着对联,妹妹拿着糨糊,然后在门口开始贴对联。我首先把两扇门上的旧对联清理干净,然后再刷上糨糊,最后再把新对联贴上。我和妹妹两个人在爸爸的指导下把一幅对联贴完了,在贴对联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篇五年级课文,叫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一想可以改一下。我就说:“我们也来做一幅对联吧!”妹妹说:“我们做一幅什么对联?”我说:“可以做一幅在五年级学过的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来写对联,上联是:走遍天下何物为侣,下联是:走遍天下电脑为侣。古灵精怪的妹妹说:“横批是,多功能!”

    寒假趣事》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
  • 腊月的最后一天,爷爷说贴对联,我看见爷爷在贴对联我就对爷爷说:“爷爷我和哥哥、妹妹,去贴好吗?”爷爷说:“好!”我和哥哥拿着对联,妹妹就拿着胶水,我们在门口贴对联,哥哥首先把两扇门刷上胶水,我和哥哥两个人把一幅对联在爷爷的指导下贴完了,在贴对联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篇四年级课文,叫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一想可以改一下。我就说:“我们也来做一幅对对联吧!”哥哥说:“我们做一幅什么对联?”我说:“可以做一幅在四年级学过的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来写对联。”说完哥哥就说:“走遍天下何物为侣?”我说:“走遍天下电脑为侣。”古灵精怪的妹妹说:“横批是,多功能!”

  • “先贴大门。”爸爸笑呵呵地对我说。他爬上了梯子,把先横批贴上去,“向上一点,向右一点,向下一点点,再向右一点点,OK!”我像指挥官指挥着爸爸。贴上下联了。“这个偏一点没事的。”我心里念叨着。可是贴上去的对联中间好像有一个调皮的娃娃,挺着个大肚皮。瞧,把这边按下去了,那边又鼓了起来,来来回回总是弄不平整。总以为贴对联容易,如今我和爸爸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贴好,我累得腰酸背痛。“真累啊,我的头都仰疼了!”我不耐烦地叫了起来。“别急别急,还有两幅没贴呢!”爸爸不慌不忙地说道。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你们贴对联的顺序错了,应该是先贴上联,再贴下联,最后贴横批。”我和爸爸恍然大悟,原来贴对联还有顺序要讲究呀。

  •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山洞里住着一只怪兽,它就叫“年”。在这个山谷下有一个村庄,这个年到每年最后一天就会下山来伤害人畜。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这个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可以进村民的家中。然而,这个村庄的村民却毫无办法。年每次来都会吃农民的东西,还会杀家畜。为了避免年吃了他们的东西,村民们每到过年就不得不到城里过年。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人们正要赶下山,这时有一位仙人对他们说:“年最怕的就是红的东西和响声”。人们听后,于是便在家里贴对联和放鞭炮。年一来就看见了红红的对联,听见了“砰、砰、砰”的声响,吓得年直往山里逃,以后这个村庄的人每到过年就回贴对联和放鞭炮。过年要贴对联和放鞭炮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首先老师让我们说出一些名对联,并且解释它们的意思。然后老师给我们讲述贴对联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去了一个叫陈蔡的地方,带的干粮吃完了,便叫弟子子贡去向一个叫范旦的人借粮食。范旦让孔子说一句话,必须将“好坏多少欢喜恼”用上。孔子便说:“天地之间好人多,坏人少;借时欢喜,还时恼。”于是范旦就把一桶米给孔子。后来范旦叫孔子还它的米,可孔子怎么也装不满一桶米。孔子为了面子,只好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们看见门上贴着对联的人家,便可以去要米。”孔子回去后,又对读书人说:“以后,凡是读书人,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要是有乞丐讨上门来,要尽量施舍。”后来,贴对联就被传到了今天。

  • 盼望着,盼望着,我好不容易盼望到了新年的前一天——除夕。除夕中午吃了饺子后,我随着爸爸和叔叔贴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出来时,邻居们已经开始动身贴对联了。大家一边谈笑着,一边贴对联。背井离乡的他乡羁子也都回到故乡,和家人喜庆新春。村子里顿时少了平日的冷清,平添了几分新年的热闹气氛。下午,我和妈妈,奶奶包饺子。不多一会儿,一个个白白胖胖挺着“将军肚”的饺子,便被放在了案桌上。晚上吃过年夜饭后,我们全家人一起围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守岁。守岁,顾名思义,守住了孩子们成长的一岁,也守住了老人渐老的一岁,守住了祝福,守住了心愿。

  •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回家过年,我和妹妹、哥哥玩得非常高兴。有一天,爸爸说贴对联,我们看见爸爸在贴对联就对爸爸说:“爸爸(三舅),让我们去贴好吗?”爸爸说:“好吧!”我和哥哥扶着对联,妹妹就拿着胶带,妹妹首先把对联贴上胶带,再……就这样我和哥哥、妹妹三个人把对联贴完了,在贴完对联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于是我兴奋地说:“不如我们也来做一幅对联吧!”“那我们……做一幅什么对联哪?”哥哥思考地问我。“可以做一幅和学过的课文有关。”我学着老教授的模样说:“如《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说完我便一本正经地说:“嗯……走遍天下何物为侣?”哥哥想了想一丝不苟地说:“走遍天下平板为侣。”古灵精怪的妹妹脱口而出:“横批是:多功能!”呵呵的一阵笑声引来妈妈:“你们这帮淘气鬼在干吗?”妈妈说:“你们就会胡闹、调皮。”

  • 今天,是大年十三,也就是除夕!早晨,我便被厨房“乒乒乓乓”的声音以及窗外的鞭炮声吵醒了,醒来一看,原来父母已经在忙年夜饭啦!妈妈看见了我,指了下我的头,说;”小懒猪,总算起床啦!看看都几点啦,都9点啦!刷牙洗脸后赶紧洗澡,温度正好,早上也热乎!洗完就可以迎接新的一年了!”我洗完后,顿觉神清气爽。又吃了早饭。爸爸走了过来,和蔼的说:“洋洋,今天我要准备很多做饭材料!没时间了,你帮你妈贴对联吧!”“好!保证完成任务!”说完,我便拿出胶水,仔细的在对联反面粘了一下,妈妈帮我贴对联,边贴边说:“‘福’字要倒着贴,意为‘福’到啦!”说着,把刚劲有力的“春”字倒贴了。“哦,原来如此。”我看了眼对联:“平安临门遍地福”,“玉兔呈祥满天春”。真是好联!

  • 我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妈妈说:“睿睿,该贴对联了。你看妈妈这有几幅对联!你看那一幅比较好,就把它贴在门上。”说到对联呀!我今年还专门为我家写了一幅呢!我把那些对联放平,左看一下、右看一下,就是没我写的那副对联好看。虽然那些对脸看着字迹工整,词语华丽。可让我感觉它们都是千篇一律。我写的那些对联看起来字体虽然比不上打印的,可是我倾注了心血,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我跟妈妈说:“我想贴我写的对联。”妈妈说:“你自己看吧!”我想让妈妈和我一块贴对联。妈妈说:“你自己想办法。”我给对联后面粘上双面胶,然后把他的面撕下来……终于贴上了那一幅:

  • 春节有很多民族习俗,家家户户贴对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还有穿新衣,吃饺子,大人还要给我年钱。在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装年钱的小红包了。拿着小红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门,我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他们在楼下的小广场正进行烟花比赛呢!只听“呯呯”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这美丽的烟花,心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好多倍”。于是,我赶紧去买烟花,拿着自已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见“啪”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 除夕这天,我与朋友一起高兴地玩到了下午,回到家里,一桌的美味佳肴便让我垂涎三尺。饭桌上,大家举杯同庆,互相传递祝福:大人们祝小孩快乐成长,学习进步;小孩则祝福大人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接下来当然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喽——领压岁钱。捧着一叠叠厚厚的红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却又让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伤心了——父母收走了我们的压岁钱。深夜11点59分55秒,“5,4,3,2,1,过年喽!”。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此时此刻,只听“碰、碰、碰”漆黑的夜空,,烟花炮竹随之响彻夜空,被焰火点亮了,更被人们那颗期盼新一年快乐的心照亮了。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凌晨,我怀着难以平静的心情在炮竹声中渐渐入睡。

  • 紧接着最后一项工作也来了——贴对联。我们开始分工,妈妈是拿那对联的,专门握住对联两头,不然它松动;我是写对联的,写完就给爸爸贴去;爸爸当然就是贴的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写好了: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是“喜迎新春”。爸爸刚刚开始,他就遇到了麻烦,他分不清门哪一边该贴上联,那一边该贴下联。幸好有我这个读书人在,我知道进门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我们的配合很默契,做起来也就十分快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发现我写的真不错:上联和下联的字数是一样多的,而且每两个字都是有照应的,比如喜居宝地对福照家门,千年旺对万事兴。再一望这对联,我们满是自豪。

  • 上吃年夜饭,大家有说有笑,欢聚一堂,我问爷爷为什么要过年?爷爷告诉我这是中华民族上百年来的习俗。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年”就会出来吃牲畜,伤害人类。有一次,人们正要去深山躲避“年”,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要求在这个村庄住一夜,人们劝老人家赶紧离开,老人家不以为然,人们只好让老人留下。晚上,“年”出来了,开始破坏村庄,年发现还有一户人家灯光还亮着,就飞奔过去,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听到这声音,“年”吓的直逃窜,原来是老人家放的鞭炮。从此以后,“年”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放鞭炮,欢度春节!

  • 这天28号,早上7:30我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拍拍我的背,说:“你看,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快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贴对联。”我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呢?可不可以不贴呢?”爸爸笑着说:“只要你起来吃饭,等一下贴对联时,我就告诉你,快起来。”

  • 这天28号,早上7:30我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拍拍我的背,说:“你看,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快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贴对联。”我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呢?可不可以不贴呢?”爸爸笑着说:“只要你起来吃饭,等一下贴对联时,我就告诉你,快起来。”

  • 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拜年”……在我印象中,拜年是最开心的,跟着大人跑亲戚,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拿压岁钱。而贴对联,对我来说可是很陌生的,因为从我记事起,我就没看过家里过年贴对联的,走在村子里也很少看到谁家大门上过年贴对联的。

  • 我俩先贴对联。我负责剪胶带,姐姐贴对联。我们先把门给擦干净;然后就开始贴对联,先贴上最上面横批,然后贴两边的上联和下联;最后,我们把中间的那个福字一贴,就完成了!刚好胶带也快用完了,我们穿上了鞋,拿上抹布就赶快回了家,因为外面真的好冷啊!

  • 今年大年三十早上,天刚一亮爸爸就醒了,刚准备拿买好的对联往墙上贴,隔壁家的李奶奶,对门的江江叔,窦鹏哥都一拥而至的来到我家,让我爸爸给他们贴对联,我爸爸二话不说,带着梯子,透明胶带就出发了,回来时都已经两点钟了,才给我们贴对联。

  • 全国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起来,就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忙碌的准备团圆饭了。我和弟弟十分高兴,看见爸爸在贴对联,我们俩哀求爸爸把这神圣的任务交给我们两个,爸爸禁不起我们的前后攻击,终于让我们俩贴对联,爸爸便笑着走开了。

  • 今天我们要贴对联了,奶奶打好浆糊,我找出自己亲手写的对联和福字,心里有点兴奋,因为我写的对联也能贴在墙上了。妈妈负责往对联上刷浆糊,我和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往墙上贴,一会的功夫就贴好了,家里立刻有了一番新年的气象。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又来到了姥姥家,看到老爷也要准备贴对联,我们就一起帮忙,一会儿老爷家的对联也贴好了。

  •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因此贴对联也成了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奶奶打好浆糊,我找出从商场里买的对联,妈妈负责往对联上刷浆糊,我和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往墙上贴,一会的功夫就贴好了,家里立刻有了一番新年的气象。告诉你个贴对联的小技巧: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400字
  • 以前,对联都是贴,可今年爸爸却把贴对联的任务交给了。天啊,连哪一句是上联都不知道,怎么贴呀?爸爸说:‘‘古诗绝句的第三、四句是对偶句,讲究平仄对仗,第三句最末一字是仄声,第四句最末一字是平声。对联也一样,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按这个规律去贴就不会错。’’想,贴对联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学问呀!我把对联打开来,我一看第一张“大吉大利迎好运”的‘运’字是仄声,这一句是上联,那么“多财多福庆平安”就是下联了。开始贴吧,等等,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啊?我便又问爸爸,爸爸说:“古人习惯从右到左,所以对联也要从右贴到左。”“哦,我明白了”。我先把胶水均匀地抹在对联反面,然后贴在墙上,不过两边都要一样高。最后贴横批。贴好后我问爸爸:“贴的怎样?”爸爸说:“以后过年贴对联就交给了。我让你贴对联,是希望你能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常识更加了解。”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我和哥哥早早的起来,让二妗熬好糨糊,拿出昨天买好的春联,来到了我家房顶,我随手拿了一个小铲铲刮起去年残存的旧对联来,因为我个子比门矮,所以只能刮比较低的对联,我刮完下面的后哥哥个子比较高在刮上面的,趁这个时候我在对联上刷了一层均匀的糨糊,我刚刚刷完糨糊,哥哥也刮完旧对联了。因为我家的对联都是两米二的,所以我把梯子搬过来架好,让哥哥贴对联。哥哥走上梯子同时我护住梯子,生怕哥哥摔到在地。我问哥哥为什么要贴对联。哥哥说:“好把我告诉你这就叫‘辞旧迎新’。对了那个是上联,那个是下联?”我摇了摇头,哥哥说:“快去问姐姐,她肯定知道。”我让哥哥走下梯子,我就去问姐姐,姐姐告诉我:“读声四声的是上联,读二声的是下联。”我很快找到了上下联。我们就这样贴完了所有的对联,这时我和哥哥的手都成了金红金红的了,我哥哥说这就叫“红红火火”。我们高高兴兴的回了家洗了手。

  • 我盼呀盼,等呀等,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早晨我和妈妈吃过早饭,就开始贴对联了。我写的对联很多,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和“祖国春光好,人民幸福多”等。该选哪一幅呢?妈妈说:“天增岁月人增寿,这幅送给爷爷比较适合,我们家选哪一幅你决定。”我想了想,就选了一幅对联,这幅对联的上联是:祖国春光好;下联是:人民幸福多。选好了对联,妈妈就开始贴了,她分别在对联的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贴上透明胶。我在一旁当助手,不一会对联就贴好了。看着这幅对联,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繁荣昌盛,仿佛看到了祖国的春天是那么生机勃勃,又仿佛看到了祖国的人民生活幸福美满,他们正在为祖国美好的今天而讴歌。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朗诵起这幅对联:“祖国春光好,人民幸福多。”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写得真好,马上要超过我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甜甜的,我想:今年的春节可真有意思呀。

  • 我和爸爸先把往年的对联撕干净,再搬来凳子,拿出胶带和剪子做好准备。接着,爸爸拿出一卷崭新的红艳艳的对联,慢慢摊开。我看着对联,不知所措:“这么多,怎么贴呀?”爸爸说:“贴对联应该先找对上联和下联,再按照传统的规矩,从右往左贴。”“那么按你说的,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应该贴在左边了。”我说。爸爸一听,连连道:“对了,对了,不愧是读了几年学的孩子,真棒!”我看到其中有一张比较短,只有4个字“书香满室”,想了想说:“这个应该是横批吧!”爸爸点点头。我又看到还有两张比较长,字数比较多:一句是“燕衔喜信春光好”,一句是“猪拱财门幸福长”。“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呢?”我又纳闷儿了。爸爸告诉我:“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音,一般来说一二声是平音,三四声是仄音。”他一说我就明白了:“燕衔喜信春光好”的最后一个字“好”是三声,是仄音,那上联就是“燕衔喜信春光好”,不用说下联就是“猪拱财门幸福长”了。

  • 春节,是千家万户享受天伦之乐的团圆日子,同时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印象中,从我出生到现在,这12年的春节气氛似乎是差不多的,全家人享受过满桌的美味佳肴后便开始等待春节联欢晚会,这不,离猪年春晚开始还有一会儿,爸爸妈妈便开始忆苦思甜,跟我讲述起他们小时候过春节的景象:二十多年前那会儿,临近春节这几天,大人们可忙了,杀年猪、做豆腐、打年糕……年三十这一天,孩子们肯定不畏寒冷,不赖被窝,早早地就起了床,他们会兴奋地围着灶台,看大人们烹制美味,还会帮着大人在家门前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对了,他们那时候的对联可都是拿着自家红纸排队让村里的教书先生写的呢;年夜饭的很多美味更是盼了一年才能吃到的。当然,孩子们心里的重头戏还要属拿红包了,那种平日里不属于自己的大钱只有在除夕这天晚上才有机会进自己腰包。晚饭后,夜空中的鞭炮声、人们的嬉笑声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此起彼伏,好不热闹;零点的钟声过后,人们才意犹未尽地进入梦乡,不过尽管困得眼皮都打架了,孩子们也不会忘记把早早买好的新衣服拿出来,整齐地摆在床头,这个晚上,每个孩子的梦肯定都是美美的……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300字
  • 大年三十的早晨,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人去买春联,春联的上联是“天增日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福字是我妈妈的公司里发的,我们买完春联就回去了。回到家,爸爸往锅里放入面,然后再倒入水,热了一下,我疑惑不解的问爸爸:“爸爸,你在干什么?爸爸笑着说:“我在做糨糊。”做完以后,我们就去贴对联,先把那一副大的春联贴到大门两旁,我们先把四个角贴上,然后,再把春联铺平,这样就贴好了。我们又在大门上贴上两个“福”字,“福”字也是先贴四个角,然后铺平。我们又到后面的车库里去贴“福”字,发现糨糊不够了,爸爸又做了一些,当我们回去贴的时候,其中一个车间门上的“福”字已经掉下来了,我们又重新把它贴好,终于大功告成了。这时,我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写对联呢?”妈妈回答说:“因为厂里没毛笔呀。”

  • 大年三十的早晨,吃完早饭,我们一家人去买春联,春联的上联是“天增日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福字是我妈妈的公司里发的,我们买完春联就回去了。回到家,爸爸往锅里放入面,然后再倒入水,热了一下,我疑惑不解的问爸爸:“爸爸,你在干什么?爸爸笑着说:“我在做糨糊。”做完以后,我们就去贴对联,先把那一副大的春联贴到大门两旁,我们先把四个角贴上,然后,再把春联铺平,这样就贴好了。我们又在大门上贴上两个“福”字,“福”字也是先贴四个角,然后铺平。我们又到后面的车库里去贴“福”字,发现糨糊不够了,爸爸又做了一些,当我们回去贴的时候,其中一个车间门上的“福”字已经掉下来了,我们又重新把它贴好,终于大功告成了。这时,我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写对联呢?”妈妈回答说:“因为厂里没毛笔呀。”

  • 到了家里,爷爷一声令下,各自分好工,我们就忙活开来。爸爸拿着对联,爷爷手捧大门神,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把奶奶熬好的米糊用刷子蘸了一些往木门上,接着把红通通的大大的福字往门上贴起来;贴好了后,我再用手按了按,边角上还有点没有粘上,还用刷子上把多余的浆糊抹了抹,大功告成。这时,我瞧了瞧正在贴对联的老爸,不由自主地念了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燕语莺声。咦,这不是我学过的白居易的《忆江南》的诗吗?爸爸回答道:“是呀,我怎么没想到。看来,小子有进步了,好好读书,将来做有出息的人。”“别动,爸,你脸上花了,我用手帮你擦一下,遭了,这下更难看了,怎么回事,老爸的脸上怎么会红?”这时老妈、奶奶两人站在一边哈哈大笑起来了,老妈说:“哟,不错,还涂上了腮红呀!……”后来才知道,是我刚刚贴完的那张福字粘上的红印。不一会儿,爷爷那边也结束了。

  • 我走到妈妈身边,告诉了妈妈我的想法,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妈妈终于让我试一下。妈妈帮我搬来了凳子,拿来了双面胶,戏台打好了,只等我贴对联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贴了,我把对联平铺到桌子上,把双面胶贴在了对联的反面,然后把双面胶的皮撕掉,爬上凳子,正要把春联贴在门上时,凳子动了起来,好像跟我作对似的。幸好妈妈扶了我一把,我第一张春联才贴上去,这时,走下去一看,春联被我贴的东倒西歪的,像一只不倒翁似的,气得我两眼直瞪,又爬了上去。妈妈连忙安慰我道:“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妈妈告诉我怎样才能把春联贴好,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春联撕了下来,这一次才稳稳当当地把春联贴了上去,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真漂亮。”

  • 爸爸说要锻炼我的动手能力,让我自己贴对联。我先把自己感觉需要用到的材料拿了出来:钉书机,把春联钉上去。我把对联拿出来,再拿着钉书机,左看看,右瞧瞧。心想:奇怪,这怎么和钉本子不一样呢?正巧妈妈看见了这一幕,指着我哈哈大笑,说道:“傻孩子,贴春联要用胶布贴,怎么能用钉书机钉呢?”说完,妈妈随手扔给我一卷胶布。我便贴了起来。“梅花点点报新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我疑惑地说:“这是什么对联啊,为什么觉得这么别扭呢?”这时,爸爸的声音响起:“你快让我笑死了,先别贴了,对联都被你贴反了!”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对联贴好……我松了一口气,说道:“终于贴完啦!”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200字
  • “不对不对,贴歪了,贴歪了。”姐姐在一旁扶着梯子,把头歪来歪去,不停地指挥着我贴对联。“嗯……再往右边一点点。没错,就是这,把它贴上去好了……好嘞,大功告成。”我把最后的横联贴完,便从梯子上小心翼翼了爬了下来,从右往左把对联读了一遍,发出了啧啧的咂嘴声:“姐啊,你这是有多么爱钱啊,每年的春联你买的都是有关钱财的,不能换点新鲜玩意儿吗?”姐姐听了,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对联:“钱财滚滚来,多好呀。而且,今年的下联不是关于好运的吗?有钱又有运气,考神,祝我能考上一个好高中。”我听着姐姐的话,默默地把红地毯铺了上去:“姐,麻烦把你的脚移一下。”

  • 太阳慢慢爬上树,天逐渐不太冷了。爸爸妈妈开始忙个不停。只见妈妈利索的擦洗着桌椅,打扫着院子。而我和爸爸,正在贴对联。明晃晃的玻璃上映出我们忙碌的身影。只见爸爸小心翼翼的把透明胶带和对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不倚,技术一流。一副对联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个门都要贴。暖阳中夹杂着寒风,我和弟弟被冻得鼻尖通红不禁产生了反感。我觉得每个门都贴有些麻烦。消极情绪使我们都躲进了屋里。

  • 过年这一天,俗称大年三十。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先和爸爸去上坟,然后回家贴对联、贴窗花,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家的对联是我亲手写的呢,很赞吧!到了中午,我们一家就开始吃团圆饭了!桌上摆满了鸡、鸭、鱼、海鲜……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吃一口,香甜美味,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尤其是红烧小虾,一上桌就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午餐丰盛可口,让气氛也活跃起来,大家有说有笑。这时,爸爸举起酒杯说:“今天过年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开心心、平安幸福、新年快乐!”大家也举起酒杯同贺。

  • 传说正月初一,都会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去袭击村山下的村庄,偷吃粮食,伤害村民,四处搞破坏。人们很害怕,第二天人们纷纷收好东西,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在人们收东西的时候,一位仙翁人走过来说:“年”害怕红色。人们马上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晚上“年”来了,它看见红彤彤的对联,大惊失色地拼命逃跑。早上人们醒来,大家都平安无事。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一,人们都有贴对联习俗。

  • 我仔细观看了爸爸贴对联的过程,就拿起最小的一副,来贴厨房的对联。第一步是用刀把对联裁开。我拿起了美工刀,自以为是很轻松地就可以做好。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原来裁纸也很难呐,真是郁闷!我用手工刀先把横批裁下来,但手却不由自主地玩起了“转弯世界”,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跟条蛇似的。终于,把横批分开了,但更长的上联、下联又该开始了。我艰难的、经过两次大拐弯和一次弄错后,好歹终于裁开了。此时,我想:连个裁纸都这么难,那……那后面岂不是更难了吗?但又一想,做事就要做到底,就把椅子给搬来,把胶水拿来,开工!

描写贴对联的段落100字
  •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打扫家里,贴对联。因为没有合适的双面胶,所以去年奶奶把面糊放在锅里,烧干后面糊就变成黄色的、有粘性的了。用筷子沾上点儿面糊横着往对联反面抹上,然后把对联往墙上按。对联有各式各样的,有迎接新年的,有祝福意愿的。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叫《元日》,是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所说的一首诗。这首诗会让人联想到过年时候的情节。放鞭炮,贴对联,吃团圆饭。这些都是大家在过年时候该有的内容。

  • 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会爷爷家去过年。每当我站在家门口,探出头瞧见小巷里一扇扇门都贴上对联时,就会看见父亲抱着一大捆深红色的对联用胶带粘在墙上。我就反应过来老爸该贴对联了,我总有个想法:“我想写一幅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前,这样多自豪呀!”可我有时一紧张,便把一锅粥中添上了几粒“老鼠屎”。

  • 关于年,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只年兽,在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三这几天出来祸害百姓。但它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在这几天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这样一来,年兽也就不敢出来伤害人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年”这个节日。

  • 听说春节是为了赶跑年兽的。从前,有一头野兽叫“年”,每年到除夕的时候,年兽就会跑出来伤害百姓。直到除夕的前一天,来了一位老爷爷,人们给他一碗饭,他发誓能赶走年兽。除夕那一天,年兽来了,老人的衣服是红色的,年兽看见红色就吓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于是,在春节这一天,人们会用贴对联,放鞭炮,吓走年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