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诗意的段落
描写诗意的精彩片段
  • 诗意

    描写诗意的段落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的生活》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诗意的段落
  • 若情怀是诗,生活亦可!诗意的生活,是长空,总有雄鹰悠闲地翱翔;诗意的生活,是清风,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诗意的生活,请读出它的韵味。你虽没走出过江河,但绿的波浪,使你见到了大海;娇艳的花,使你嗅到了文明的芬芳;绿叶的光,融成了你满怀希望的等待;蝉儿高亢的诗,是你在阳光下激情的伴奏。撒下一片希望的种子,嫩绿的春,陪伴你左右;浇灌那茁壮的树,热情的夏,与你歌唱;摘下那深红的果,稻田里金色的喜悦,为你檫干额头的汗,凝望你深情的笑;望着那凋零的叶,带着你的思绪游荡在远方,多愁的冬,同你一声哀叹。纯洁的雪啊,你化作温暖的怀抱,拥抱初生的苗吧!你是他们的母亲!当阳光跳跃在陈旧的房屋,一根绿藤环绕古老的墙,开出古香的花朵,是诗意的生活吧!悠闲自在。

  • 林黛玉是最会这样生活的一个人。她和宝玉有着诗意的前生,她许下的是诗意的承诺,她看着花谢花飞而荷锄葬花,她在窗户上开了一个口子让大燕子进进出出,她的泪是诗意的,甚至可以说她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的神话。在那个包罗了所有人情世事的大观园,每个人都在盘算,为了保护明天的自己而盘算,而青竹环绕的萧湘馆却传来似乎来自世外的琴声,就像众人说的,除了她,谁都不配做芙蓉。所以,尽管颦儿的一生是短暂而悲苦的,但却是轻松自在,充满诗意的。我们为什么活地迂腐,就是少了黛玉那般单纯,毫无心计的情怀,只有让心得到净化,让眼睛变地清明,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不在桃源,胜在桃源。

  • 接住第一瓣落花,我来到汨罗江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彳亍在水边,望着江中的鱼儿和白云清澈的倒影,心中荡起了涟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曾经的誓言。峨冠博带,风飘起素衣布袍,他伫立在诗化的江畔,诗意地生活在诗意的梦想中,最终封骨于诗意的誓言下。踏过第二个桥柱,梦回盛唐。滚滚三千东逝水,太白踏浪而过。与诗同来,与诗同去,一辈子狂放不羁,一路上诗意地栖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此地飘逸,与明月共饮,伴清风相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此地真挚,潭水为之荡漾,桃花为其飘零。采下第三束夕阳,风儿吹往大宋。“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堂堂七尺男儿,若能写下如此文章,那么苏轼的心中一定是被情被诗所滋润了,像水晶一般清澈、透明,如此般浪漫的诗意生活。

  • 我之所以喜爱古诗词,可能是因为表姐。小时候,我的表姐就钟爱语文,她非常喜欢古文,你别看她最喜欢的是文言文,但是以前她经常给我背诵古诗词,表姐不光背诗句,还给我讲述古诗词的大概诗意和所描绘的意境。那些古诗词不仅诗句美,连连所描绘的意境也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和恰恰啼。”这是唐代诗人杜甫作的《江畔独步寻花》,我还记得表姐当时给我讲的大概诗意:在江边散步,看见黄四娘家前的小路上鲜花朵朵,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多么鲜艳,多么美丽啊!就连可爱的蝴蝶也不舍得离开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也在为花儿歌唱:“真美丽啊!真美丽啊!”听着表姐讲述的诗意,我想象到了那种美丽的田园风情,是多么美丽,真是恍若人间仙境!

  • 我之所以喜爱古诗词,可能是因为表姐。小时候,我的表姐就钟爱语文,她非常喜欢古文,你别看她最喜欢的是文言文,但是以前她经常给我背诵古诗词,表姐不光背诗句,还给我讲述古诗词的大概诗意和所描绘的意境。那些古诗词不仅诗句美,连连所描绘的意境也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和恰恰啼。”这是唐代诗人杜甫作的《江畔独步寻花》,我还记得表姐当时给我讲的大概诗意:在江边散步,看见黄四娘家前的小路上鲜花朵朵,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多么鲜艳,多么美丽啊!就连可爱的蝴蝶也不舍得离开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也在为花儿歌唱:“真美丽啊!真美丽啊!”听着表姐讲述的诗意,我想象到了那种美丽的田园风情,是多么美丽,真是恍若人间仙境!

  • 我会很努力地把生活诗意,喜欢细细凝望屋檐下滴落的细细水珠,喜欢不急不缓踏着碎步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然后思索着多年前是否有一个人也在这方砖瓦上走过,他是否在沉思着什么,当时他的心境是不是和我的一样?有着在暖暖日照下的些许感动和对此刻生活的热爱?我们有一天是否会很巧合地在这里不经相遇?这样的心境似乎会让我在现实中有比常人更多的落寞。也许没有人会体会到我内心的深切渴望。在当下,我似乎只有在触景时才会感到诗意的存在。我很喜欢凌晨给我的感觉,天色有点潮湿,环境有点寂静,我独自地在重复生活。这时候的我,总会莫名其妙地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很多镜头,但这些镜头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在阅读或观影时感动过我的镜头。这种时候,我的耳畔总爱响起一些悲伤的旋律。

  •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所谓“散文其形,诗意其质”,即是对这种文体的简明的概括。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形散神聚,博而不杂等。但与一般散文相比,它的语言更注意凝练隽永,内容的跳跃性更大,而且具有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 真正的诗,其实就是生活的诗意化和诗意化的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是最富激情和想象力的,也最能表达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如斯,有一枕温柔诗梦,独坐斜阳不落寞,红尘有梦伴心歌。在梦里,采来彩色云朵编织心语绮歌,轻奏清风月曲伴唱风的吟哦。人人都有一颗诗心,诗是抒发感情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文学最起初、最原始的形式。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诗人,但诗心却是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初都曾拥有过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被尘俗所蒙蔽,被生活所遗弃了而已。心底无尘心不老,岁月有梦岁长青,我也常常对朋友们说,在变幻莫测的生活里,无论面对多少捉摸不定的人和事,我们都该怀有一颗诗心了,即使不能胜不骄败不馁,好歹也能活在松弛的心境中吧。

  • 封面、目录、编者的话、诗人的简介。我们做得得心应手,丝毫没有被“挡路虎”而停止前往的步伐。突然,“哎!唐伊凡!糟糕!你觉得,这个古诗怎么样在这ppt里显得有诗意,并且能够融入当时的情景,使这首诗变得活灵活现呢?”我略思万分,这好像也是个问题啊,不过……哎,等等,我有办法了!我赶紧用最快的速度在搜索栏里打上“月下独酌(李白)图片”。果然,一搜索,就显示出了一个又一个与图片(李白当时写诗的情景)和《月下独酌》这首诗。哈哈!太棒啦!我赶紧先将图片设置为一张ppt的背景,再将《月下独酌》复制到那张图里,一张略带诗意的《月下独酌》就这样出色地图文并茂地完成啦!

  • 在春雨迷蒙的季节里,放眼望去,满目的竹,葱绿青翠,柔嫩欲滴,养眼养心。一边,是悠悠翠竹林,一边,是迷离江南雨,好一幅江南秀丽风光,仙一般的意境,梦一般的感觉,好不惬意逍遥!在竹林中漫步听雨,雨中的竹林世界,是这样的安宁静谧,是这样的诗意盎然。沙沙的细雨打在竹叶上,晶莹的露珠在竹叶上滚动,滑落下来,无声的落入尘土之中,有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错觉。聆听雨打竹叶的沙沙声,一种缠缠绵绵的情愫在心底流淌。想起童年竹林玩耍的懵懂时光,想起年少竹林漫步的纯真情怀,想起学子竹林晨读的安宁静谧。心中的丝丝甜蜜与浪漫思绪,在悠悠竹林的上空飘荡。此时,沐着绵绵春雨,漫步在竹林小径,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让一颗心归于自然,脱离红尘的纷扰,自由自在的放纵,让思绪畅快的飞扬,有种返璞归真的纯净轻灵感在心头荡漾。

  • 诗韵掌握了,还有一个比较焦首的问题,就是“扭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都叫扭句。要是严格按标准格式定平仄写诗,确实难度很大,往往出现诗意与格律冲突的现象,有时候费心费力练了一个好字和好词,却因为平仄不对,不得不放弃。为了解决难度问题,不至于使一些好诗荒废掉,同时又要保证音律、韵律的谐和,先人鼓捣出了一个叫“拗救”的东西,作为近体诗格式的灵活使用原则。什么是“拗救”呢?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后想办法去救。注意,“拗救”原则只适用于近体诗。古体诗平仄本来就自由,谈不上什么拗救不拗救的;词,平仄都是固定的,出律了就是出律了,也没有拗救一说。关于扭救有三个原则: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三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 唐朝宋代,已随历史长河悄然远去;唐诗宋词,却如耀眼明珠愈加明亮。它在书山峰巅闪闪发光,它在学海深处熠熠生辉。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它再现了历史,光照着现在,辉映着未来。它是民族语言凝缩的精华,它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它的营养滋养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它的光辉照耀着亿万万华夏儿女之心。吟诵佳词妙句,品味酸甜苦辣,在甘美中咀嚼历史的沧桑,在愁绪中体会人生的苦涩。用心灵的韵律去梳理那份荒芜和纷繁,用理智的审视去感受那份神奇和悠远,你能体味到千年前的喜怒哀乐,豪情逸兴;你能感受到千年前的草风沙雨,冷月寒霜。你会在诗意的萦绕中里拥有空灵和超脱!

  • 她说,我是在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伴随着我的苦难,给了我理想给我力量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一个北京的书香世家,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尤为热爱。17岁时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此时的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注定此生与诗书相伴。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她将西方的文学论融入中国诗词教学研究之中,学贯中西,自成体系。1979年,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叶嘉莹,毅然选择回国教书,已至花甲之年,治学仍然仔细严谨,兢兢业业,将泉泉诗意注在诗中。她说

  • 评语:本文是一篇颇有诗情画意的议论性散文。作者能够由高考[微博]作文提供的材料写出自己的一种愿望??梦想生活在唐代。作者围绕这一点,比较有层次、有逻辑的阐发了这种愿望主要缘于那是一个诗的时代,“诗的世界”。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就可以直接去感受李白、陈子昂、王勃、王维、杜甫等的诗情“才气”和他们所创造的“诗境”,甚至可以跟着他们“学诗学道”。作者不但能表达出自己这种梦想性选择的理由,而且能使整篇文章的语言较有文采呈现出较浓的抒情色彩。这篇文章还表现出作者对唐诗意义有较透彻的理解并且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通过思考对唐诗进行重新整合。应该说它是高中生学以致用的典范之作。

  • 《致卡尔》的一段话:“你因为是我们的朋友,然后才是我们的导师,你用唯物史观,剥去岁月的层层雾障,显露出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艺术的历史本质,你用比匕首还锋利的目光切开资本主义,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这个隐埋得很深很深的秘密。”通过这段话,让我重新定位对诗人的认识,你曾是我的导师,承借以文会友的平台,以朋友的身份聆听你的文学讲座,而拜读《乡居》,你又是我的导师,你的“序言”和“诗意的栖居”便是双向互为的关系,读完他们,就像一个人在黑夜摸索前行,不断的困惑和自问,迎来黎明的曙光,而后红日东升、豁然开朗,一切疑问和压力迎刃而解。

  •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抬头便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了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只要你发散思维,释放豪情,你就能感受到无限的诗意。

  • 煦风轻拂,暖日融融。无尽的诗意尽显于那山,那水,那蓝天……你看见了吗?漫山遍野的雏菊盛开着秋日里,有如灿漫的孩童在欢歌;你感受到了吗?走在曲曲折折的荷塘边上,你会不经意吟起连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诗句,深深地领略到荷花的百媚娇态,看那袅娜开着的花骨朵儿的四周有着道道凝碧的波痕,为这一湾塘色点燃了无限醉意。而此时,当你俯察宇宙之大,你将发现浩淼的天空中飘过几片淡淡的白云,轻如蝉翼。总之,是梦幻般的大自然孕育了诗意,孕育了诗意的生活。我沉醉在这份神奇,更执着于对这份诗意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 诗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是徐志摩的“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是“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每个人,都在现实中或是梦中追寻着那个诗意的心灵港湾。我们的生活小姑是杂志社的主笔,那本杂志的第四版是她的专栏——“生活的诗”。而小姑本人对诗的热爱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组织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诗社。每逢周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节日,盛装打扮,与社员们聚在一起,谈诗论诗。

  • 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充满劳绩,但还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人告诉我们生活是艰辛的,但即使如此,人们还应该保持诗意的姿态,让心灵学会仰望。王小波也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因为生存而忙碌奔波,但我们千万不能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诗意的世界。最欣赏王小波为我们提供的一幅画面: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画面?静谧,安详,柔美,世界仿佛停止了转动,诗意,被定格。

  • 这四个人当中大概至少有三个是在诗意地生活。秀才考虑的是文学,“大雪纷纷落地”,很好看,有诗意。官员吃着俸禄,想的是皇家的恩典,念念不忘“皇家瑞气”,好一句诗意的颂扬!老财主衣食无忧,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再下三年何妨?”也颇有点豪情万丈的诗意。要饭的寄居破庙,风雪无归,别说再下三年,就是再下三天,他也小命难保,所以只有骂娘了。这样的骂似乎是没有诗意的。

描写诗意的段落400字
  • 最近编审古典诗词稿件,发现有种诗词全篇说理,但在用词上又晦涩难懂,就好像把一些辞藻堆积而成,让人不知所云。而且有人还自恃深奥,乐此不疲。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一条歧路。写了诗词,自己欣赏便罢,如果要拿来发表,让更多的人看,你就要写得有些诗意,写得让人明白,读后让人有些感受,悟出点道理。让人看了,不知你要表达什么,那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说理诗是有的。在浩瀚的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诗。诗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的,这就是用诗来说理。作者把某种社会生活中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意象、意境之中,给人一种启迪作用。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理的诗,但它是通过庐山这一具体形象来写的。它说明,身陷在其中不能超脱,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写出了自己在庐山中的真实感受,很有韵味。哲理寓于形象之中,给人深刻的印象,故成为流传的名诗。

  •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 《题西林壁》是苏前辈七绝诗之代表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用“眼前景致口头语”,深入浅出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地禅发出一首哲理诗。由于诗人具有高超的绘画才能,所以他具备了观察境界高人一筹的能力,别人看山只是山,而他看山可联想到山脉,看山能想到遥望、近观、高瞰、低赏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以能写出庐山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绚丽风光。前面两句诗写的是横看看到庐山雄壮的山势,侧看看到庐山山峰的险峻。高瞰看到庐山峰峦起伏似蛇舞,近赏看到庐山飞瀑、清潭、石拱、寺庙、亭台楼阁、深壑之景。后面两句诗里面就蕴涵着一条哲理,你看不到庐山的整个面貌,就是你站的位置局限了观察的范围。诗意启迪给后人为人处世一条忠告:由于人因学识、地位、境界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会产生出差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出现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全貌与真相,必须摆脱主观成见,超越自身狭小的范围,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

  • 山水之美,神斧鬼工,在乎发现;人文之美,传情达意,在乎创新。人间向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创新美的眼晴。有了这种眼光,就有了智慧。朿宝荣的散文诗,永远着意于今天,让人毫无畏惧地仰望;着意于眼前,让人汗流浃背地攀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散文诗,是在汉水里长出来的诗意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汉水的情感绽放。他于1962年出生于汉江边,以巍巍大巴山为枕而眠,以悠悠汉江水为诗而做,清澈的汉水给了文学创作的灵气,勤劳、质朴、大气的回族文化教会了他做文的底线法则、做人的游戏规则、做事的生活准则。他是幸福的秦巴汉子,这种幸福缘于他的双眸,永远是汉水奔涌着的河流;他的心中,是散文诗潮奔涌着的河流;他的人生、命运和诗行,都与水连为一体,亲水、爱水、知水和柔情似水的他,把“水”当成了翱翔的领地,写如水的美景、如水的爱情、如水的身影、如水的生命和如水的诗行,收获着饱饱满满和丰丰硕硕的果实,占领着散文诗的精神高地。

  •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关注当时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活的解脱?这方面上,我们首先看到他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中阐释的最为明显。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向往。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观是追求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远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和平、旷洁悠远的外貌。这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动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外,还有《移居》、《咏贫士》、《杂诗》等。

描写诗意的段落300字
  • 如今,依旧是凭感性读书,那种真实而触动心灵的文字依然最能俘获我心。当然,最让我喜爱的还是言短而意蕴无穷的诗句。我喜欢闲暇时,在优美的诗词中熏养一颗诗心。凝神品茗般,去领略包孕其间的隽永意味,让平凡的日子晶莹剔透,溢彩流光。我知道,那典雅清丽的诗词在静静地等着我。我喜欢心沉浸在晴耕雨读,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雨里,在午后,在黄昏,在清晨,我读诗经时代的坦白率真,看汉代的古诗质朴耐品,观唐宋的缠绵悱恻,一咏三叹……吟诵之间,春花秋月,爱恨缠绵,门前花,陌上尘,独上高楼的长相思,唇齿留芳的蝶恋花,徐志摩深情的独吟,舒婷悠悠的诉说,喷珠溅玉的文字,清澈澄明的诗意,含蓄蕴藉,清空醇雅,让薄薄的书页如玉润泽,如花弥香。

  • 燕子绕梁的倩影,形似于上帝画布上一幅动感的写意,燕翅剪影的“啾啾”呢喃里,萌动了众生吟诵春天的诗意。推门出去散步,上山抑或是下山,在一个百鸟啼鸣的晨曦,或者是一个晴好的四月的向晚,多么像是去赴一个盛大的宴会。比如去草木葳蕤的果园,每株树上都绽放着诗情秀逸的花朵,一幅画、一首诗、一处景的无不芳菲着这个季节的花事。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足时,如果你还有进一步亲近她的意愿时,不妨走入她的魂灵与她融为一体,一伸手便可抓一朵白云,一跺脚,就可以恣意仰卧在香草柔嫩的毡毯上,那一种惬意与满足,不可说、也无法说的醇你的心,醇你的意志,也醇你的四肢百骸。即使盈握一点一滴的春光,都足以满足你魂灵所祈盼的那一份醉意。

  • 正如火车站或夜总会,他的文字,他的诗意,是对往昔的一种小心翼翼的纪念。有时候,是对生存的现象学意义上极具耐心的探求。他以诗人的敏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多年来反复关注市民阶层中的公理、道德、逻辑;宛如生活在这座南方省份城市中,以一种平淡的生活方式来乔装打扮的古代的苏格拉底,他写作这些随笔,有时用的是深思熟虑的格言体,更多时候,则是意味深长的寓言形式。这名昔日曾"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寻找时代的爱与理性之"光芒",其呐喊音量一度达到鲁迅、闻一多般高度的著名"朦胧派"诗人,在自己长达数十年的随笔文字中,却显露出一颗高度理性的清晰的心灵。他用随笔来延续他在汉语诗歌中的声音。

  • “昔人”以下进入了情感上剧烈的矛盾冲突中。李白痛苦的主观根源来自对功业的执着追求,这里的诗意便像汹涌的波涛一般激愤地向功业思想冲刷过去。诗人即目抒怀,就梁园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贵一时的魏国公子无忌,今日已经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也已早作古人,不见踪影。一切都不耐时间的冲刷,烟消云散,功业又何足系恋!“荒城”二句极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较为永恒的事物,同舞影歌声人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浓足。如果说开始还只是开怀畅饮,那么,随着感情的激越,到这里便已近于纵酒颠狂。呼五纵六,分曹赌酒,简单几笔便勾画出酣饮豪博的形象。“酣驰晖”三字写出一似在同时间赛跑,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饮情态跃然纸上。

  • 我发现的诗意是豪情壮志的。万里海域都是一片深蓝,汹涌的波涛飞溅起千丈高的浪花,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一浪压一浪。水面浪花飞扬,水底暗流滚滚,万千河流皆汇集于此,猛烈的冲击发出了大海声如巨雷的咆哮,使人忘记了江南水乡的溪流涟漪。真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呀!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景象不由得你不信服。再说千仞高山一片黛青,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凭着护栏俯视,荡胸生曾云,飞鸟也只是游戏下方,眼前的景象似乎使人感到自己是一个巨人,万物都如蚊蝇一般渺小,高大的房屋如同积木,马路仅仅是一条条长带,来来回回的汽车飞奔的甲虫。这使人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

描写诗意的段落200字
  • 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无论是《窗子之外》还是《九十九度中》;无论是你的诗意天分;还是散文上的才华绝世。你不曾给后人带来荣华,但你给他们留下了更多,包括心灵上的洗礼,这将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你有庄子的精神却不悄然避世,这是庄子所不及,也是逍遥游无法带我作心灵远游,而你的诗情和性灵却不然。如果还有一句旷古绝今的言辞可感激你带给我心灵上的远游,唯有借助你的诗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每天,都是一首诗,有些诗使人更加充满斗志,有些诗则使人更加素雅。气壮山河的诗是动力,恬静优雅的诗是柔情,我们是需要这些诗的。人,难免有意志消沉的时候,也难免会有独断专行的时候,这些时候,就需要一些事情,一些诗一样的事情来敲醒人们。诗一样的事情不至于婉得太过,因为——它富有激情;诗一样的事情不至于批评得太深,因为——它富有诗意。

  • ??天边的一缕白云,地上的一株小草,牵动了你的目光,留住你匆匆的脚步,于是,你的心头,涌出一股暖流……。街头的一盏路灯,桌上的一杯热茶,惹动了你的思绪,唤醒你遗忘的情怀,于是,你的眼前,洒下一片月明……。心里有什么东西融化了,一滴,一滴,像江南的细雨,静静地落入土地;又像清明时节新摘的春茶,在二泉纯净的泉水的浸泡中舒展开来,丝丝缕缕的清香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就这样感动着,感觉着,诗走进了时光,走进了你的世界,生活中有了诗意。

  •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繁星春水》里的文字让我很惊叹,它的语句时而婉转优雅,时而高昂激越。它的语言很优美,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也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种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语句的精炼,能把一篇篇文章浓缩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更因为它朦胧的诗意,留给我们遐想的余地,让我们感到诗人细腻的心情。

  • 你能体味出“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地无奈吗?你能体味出“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出:“思念在风中弥漫,空气中充盈着湿湿的感动”中的诗情画意吗?你能体味出:“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出:“百花伤尽了春,只有一朵秋”中的悲伤吗?你能体味出:“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息。”中的孤寂吗?一句句轻灵的诗句让我体味到了一种语言上的诗意美而又不缺乏哲理,让我在飘香的花园前,感受着现代小诗清新秀丽。

描写诗意的段落100字
  •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莲居土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生命本真的快乐。

  •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所著的《繁星春水》,它的语句时而婉转优雅,时而高昂激越。它的语言真是优美,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也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种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语句的精炼,能把一篇篇文章浓缩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更因为它朦胧的诗意,留给我们遐想的余地,让我们感到诗人细腻的心情。

  • 雨剥夺了人们的活力,闲人们都在盘腿而坐,在炕上闲谈。但越是人无踪影,越是静谧,便越诗意,越有唐宋风韵。古老而荒凉的驿道,漂泊者在“我独南行”,便引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慨叹,难怪余秋雨说:“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驻足了诗。”

  • 伟人也会犯错误,泰戈尔也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他的诗大多宣扬宗教思想,有些又充满政治性,还有一些神秘意味的诗歌,内容模糊,令人难以猜度。有些诗又像格言,说是富含哲理,但是我还是觉得猜不透诗意(可能是我的阅读水平有限)。

  • 捧一本自己爱的书,半依在阳台,陶醉其中。书中的一切都梦一般却又真实的铺在你面前,在这之中,作者描绘的人物或悲伤或喜悦的细节被你品读,仿佛一道诉说着故事的走廊,所有的命运被你洞察,为他们欢笑和留下泪水。怎能说这其中没有诗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