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施教的段落
孔子强调要依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因材施教。可在当今中国,这根本行不通,因为一个老师教一个班甚至两三个班的学生,即少则五六十,多则过百。老师仅凭一人之力如何完全了解学生呢?老师无法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无法区别对待,又如何因材施教呢?因材施教无疑是教育者育人的最高境界,可终究是以学生为主导,而如今的中国教育者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荒谬地以一次考试,一纸分数将学生分了三六九等以便教学!主体地位俨然从学生转变为了教育者。在初中,我最厌恶听到的便是老师在讲台之上叫嚷:“同事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某某某能学得好?”我看,与其说是某一个学生学得好,不如说是老师没有将其他的学生教好!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也不知对知识掌握得如何,或许有的人跟不上吧,可这关老师什么事?真是学生没认真地学?恐怕在中国,这已经让人习以为常,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吧!家长怨气冲天,老师倍施压力,最终压垮的竟成了“因材施教”的根本——学生。真是教育的悲哀!
《中国“教”不出顶尖学生》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