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日落时的段落
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着天是朔.朔之后一二天,在傍晚西部天空露出弯弯的峨嵋月,凸面向着落日的方向.以后,月球的位置相对于太阳逐渐向东移动,明亮的部分也日益扩展,五六天后,成了明暗各半(西半边亮)的"上弦月",日落时在观测者的正南.再过七天,(农历十五前后),便到了满月,日落时,太阳在西,满月在东,隔着地球遥遥相望.满月从傍晚东升,在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满月以后,月面西部日益亏缺,过了七天,又变成了明暗各半(东半边亮)的下弦月.下弦月于半夜升起.下弦月继续亏缺,成为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残月.残月在天空中的位置愈来愈接近太阳,明月部分也愈来愈少,终于转到和太阳相的方向,月亮也就几乎看不见了。
《观察月相》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