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汉乐府的段落
园子不大,坐在长廊里,看荷叶翩翩。成群的小金鱼水里游,穿梭在荷叶间,欢快且自由。念及汉乐府《采莲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若心有灵犀,水中的鱼儿定会听得到我心里的吟诵。
《岁末》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汉乐府的段落
描写汉乐府的段落
园子不大,坐在长廊里,看荷叶翩翩。成群的小金鱼水里游,穿梭在荷叶间,欢快且自由。念及汉乐府《采莲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若心有灵犀,水中的鱼儿定会听得到我心里的吟诵。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可见,从古至今,珍惜时间就是缔造辉煌。
刚刚出生的妹妹的第一件事,就是她应该有一个大方的名字,于是取名就成了舅舅家的头等大事。然而,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给小孩儿取一个好名字更困难了,两个中文系的本科生,捡起了久违的专业,以《诗经》为源头,经过《汉乐府》,差点溺死在唐诗宋词中,好不容易跋涉到元曲……如此艰辛竟然一无所获。
美丽的草原是我最爱的家,我的家乡就是这片脚下给人希望的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此时我想起了汉乐府的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我家乡的景象,远方的客人我们草原人欢迎您常来我们这里作客。
泛舟于历史的诗海里,古人提笔兴诗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使那段即将快被风干的距离再一次焕然一新起来。《汉乐府》中唱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山盟海誓往往到了最后被现实催作了世间最心碎的悲痛,最遥远的距离。
我说,古有顾大局出塞的王昭君,驰骋疆场的花木兰,满腹文才的李清照。还有汉乐府中最脍炙人口的《陌上桑》中展现了一位少女的人性之美丽,那么单纯,活泼,青春阳光的女孩,面对来自权贵的调戏,表现的如此非凡。我们不仅惊讶于她的个人天赋,甚至对人性的高度都生出了信心。
我看到了天山了,我欢呼着,汽车驶进蜿蜒的山路,那皑皑的雪峰莹莹冰川,我仿佛看到细君公主低吟着思乡,仿佛看到汉乐府中唱着天马歌.近了近了,天山越来越近了,听,那是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诉衷情,看,那是喀丝丽翩然起舞,天池到了,碧蓝的湖水,碧翠的山,皎白的雪,青青的麦田.天造地设的美景啊,我陶醉了.
接着我们又去了西湖的荷花池边欣赏了那里的荷花虽然那里的荷花谢了但是却看到了一只只惹人喜爱的莲蓬。在莲叶下有一群群的鱼儿在游动真像汉乐府在诗中所写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是存在汉乐府中关于江南采莲诗最早的记载了;这也说明了江南人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那就是采莲。比起那些江南出名的游人画舫,西湖歌舞,才子佳人,在我看来都不及这最寻常和平凡的采莲给我的感触更多。画舫阁楼里再多华美押韵的丝竹管弦声,也不及秋湖里采莲船上传出的一句歌声真实动听。采莲的歌声在我看来是江南最天然淳朴的声音,也是江南最迷人的一道风景线。相信看过金庸先生写的神雕侠侣的人都不会忘记他在第一回开头所引用的那首欧阳修写的关于江南采莲的蝶恋花词:
古时候的谚语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时候的诗人因感叹时间之少,提醒世人要珍惜时间,时间虚度而后悔,写下了不朽诗篇,如;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古时候的人也想不要让时间虚度而后悔而珍惜时间的行为也有很多;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既然古人都知道要珍惜时间,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怎能不珍惜时间呢?因此我们就不要让时间虚度,要懂得珍惜时间。
没入人海,嗅着汉乐府诗歌的晨露气息,你从在水一方走来,身上满是西亭兰舟的柔情,在唐诗宋词中悄然入睡,你梦见你与李杜畅饮快谈;与孔孟老庄评经论道;与易安柳七喃喃低叹;梦见从范进中举走到哈姆雷特,梦见从曹操挟天子到光荣革命……与古今中外言谈甚欢,你心中脑海的智慧令你平和而有力,这时的你又何尝不是凡尘中的珍珠,你广博的胸襟难道不值钦佩?
古今诗人,爱莲者颇多,为莲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曾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其品质高洁,与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数点笔墨便绘出莲之风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亦为世人耳熟能详。而最写莲明媚动人的句子便要数汉乐府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了。
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便涌出一股酸楚:“汉语真的走向衰落了吗?”大开的国门给我们带来了繁荣的经济,而那外来的语言也似潮水般涌入了年轻人的大脑,淹没了大街小巷。于是少了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多了一份沉重的哀思……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人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那曾经与我指天为誓的人呵,你可还记得,《汉乐府》中你我许下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否些日子我们太年轻,年少轻狂的誓言,如同盛开在时光中的粉红樱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人在暖暖的阳光中轻拈一枝红,有人在蒙蒙的檀香中倾诉一片情。一条路,一座城,关于一个女孩——
从小学直到现在,我们已经学到了不少的唐诗宋词,以前我一直觉着学古诗很乏味,但是读到了杜甫的《春望》让我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读到《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又让我感到时光的流逝,读到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又让我领略到深秋之时,霜降林空之时的种种风光。特别是学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听到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那动听的音乐让我对古诗更加喜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独特的袅娜伴着莲花的点点清香,带着燕语的呢喃,夹着氤氲的水汽飘入人们的梦中,那梦境亦幻亦真,薄薄的白雾站着水汽打湿了人们心中易感动的心,让人陶醉在这片江南丽景中。又或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三皇五帝的封禅赐予了它逼人的威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登泰山则饱览着闻名遐迩的壮景。泊于自然,领略壮丽的胜景,陶冶自己的情操。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常说过:你们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好好珍惜现在。是啊!就如《汉乐府》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就感受到了这感觉。虽然我现在才在读初二,但是,我觉得小时候的那种感觉离我越来越远;小时候的好朋友,现在遇见,也只是微微斜一眼。每当我回忆过去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小时候,我们的房子是围起来几家人一起住的。邻居之间的互相帮助,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都令我的身心感到快乐。可是,这美好的情景,我却失去了。我搬家了。现在,我常常会去那看看,看看我们那时的情景。可是……我却什么也没看到。
从遥远的古代,人们便知道珍惜时间。不然,就没有汉乐府诗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没有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没有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志士加足马力,却永远也赶不上时间老人。时光如流水一般,在我们未察觉的时候,就匆匆自指甲而去,抓也抓不回来。当察觉到的时候,只能感到湿漉漉的,眼泪的冰凉。
如果心是一方小池,青春便是一泓清泉,轻轻滑过心头,送来清凉的慰藉;柔柔流过心间,奏响动人的摇曲;静静荡漾心灵,给人以清新的意蕴。把心香焚起,心灯点亮,听,那泓清泉在叮咚作响。听!叮咚,让我领略山水之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独特的袅娜伴着莲的点点清香,让人陶醉。听!叮咚,让我体会点滴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深深的友情面前,潭水的千尺仍然望尘莫及。听!叮咚,让我领悟人生之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
化生寺,89级,勇武状元,陌上桃花。陌上桑,久远的汉乐府名篇,满溢着江南那小桥流水的温柔气息。桃花,有着比桑枝更加清丽的味道。而翩跹的桃花,一直是我最为钟爱的花朵。它花期短暂,仲春凋零,却不惜一切绽放得无比绚烂。这样一个古典婉约的名字被赋予一个男子,竟然让人不觉丝毫女儿气,反而尽是玉扇踯躅长衫翩翩的文士气质,不禁引起了我对这个男子的兴趣。
年少时喜欢诗词,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喜欢诗人的浪漫情怀。最喜欢的是汉乐府诗,一曲《江南》清新如画,一首《燕赵多佳人》温婉多情。也喜欢汪国真的诗,一句“欢乐总是太短,寂寞总是太长”感动了多少年轻的心。后来喜欢上了小说和戏剧,无论是雨果的《笑面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都尽藏于心。虽然酷爱读书,但自认为不是个认真读书的人,有点像陶潜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是每有“会意”也会“欣然忘食”。年轻时一书在手“不舍昼夜”,直到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时还意犹未尽。此时,常常是夜深人静灯火阑珊。也可以算是“万卷古今消永日,一帘昏晓送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领悟到读书的真谛。读书之用不只是增趣益智,更重要的是陶冶心智,尽享身心的愉悦。在阅读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现在更喜欢读一些历史散文。
我也坐上船,驶向湖心,在行驶过程中,我扭头向湖水看去,看着看着让我有一种如痴如醉之感。湖水清澈见底,瞧,水里的游鱼、水草,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鱼儿在茂密的水草之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汉乐府的《江南》:“鱼戏水草间,鱼戏水草东,鱼戏水草西,鱼戏水草南,鱼戏水草北。”大家可能会想不是“莲叶”吗?其实这是我改编的。看,那几只顽皮的鱼儿竟对我吐了几个泡泡,也许,它们是看到我脸上的惊讶表情开心的游走了,也许,它们是在窃喜吧;那边,一只水鸟带着它的孩子在湖中觅食,可能打大水鸟是长者,先觅到一条肥鱼,便个自己的孩子们吃,孩子们吃到了肥鱼,个个扑棱着翅膀,飞出水面,还不时发出叫声。我的脑海里显现出一幅温馨的母爱图片,母爱的温暖久久包裹着我。
我想大家都看过《奋斗》这部电视剧吧,正如里面的主人公,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爱情、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奋斗,父母为了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而奋斗,那我们是不是也该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啊?那现在我们就以学习为重,不要让父母为我们的学习而担心,我们要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步步高升,这样也是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正如《汉乐府长歌行》中所写到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不应该像诗中所写的一样,我们要尽全力去改变,我们一定要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并且还要记住两点,第一点是:“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第二点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要做到这三点,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辉煌的未来。
当人们接触了音乐,而产生了可以歌唱的诗‘乐府诗’,乐府诗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的思想已经到了一定繁盛阶段。后来在魏晋时代,和声韵成了共同的规律,平仄和韵律便开始普及起来。汉乐府的诗词还在吟唱,就迎来了唐朝的文化盛事。所有的功绩都不能被忘却,所有的耻辱都不能被抹消。初唐四杰不平,悲凉的感人力量。张若虚和刘希夷笔下都猛然凸显了时空转瞬和宇宙的奥秘,创造了脱凡的‘诗境’。后来出现了山水田园的闲适和悠淡情趣,山水于谢灵运,田园于陶渊明。当释、道的风行,诗词中显现出一种超脱、飘逸、隽永、禅深的文化气味,释于王维,画中自然;道于李白,诗中乾坤。后来,国家动荡,杜甫诗以时事著称,孟郊将苦字融于诗中,惕励自省。
蓦然回首,那时我的身影在脑海中渐行渐远,在这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我跨入了中学的大门。想起那时天真的我,不禁嘴角上扬,淡含笑意。现在的我,喜欢在黄昏去家附近的梧桐树下,拿着与四周芬芳相吻合的气息的书,读了起来。这时,我仿佛与四周的花草树木融为一体,进入了书的世界。与孟浩然一同远望洞庭湖,也与崔颢共享黄鹤楼端庄的威仪,还与李白共赏天门山千钧气魄,也同样与梅尧臣一起在鲁山林间畅快行游。直至夜幕降临我才恋恋不舍离开此地。每次我都懂得了一些道理,比如:辛弃疾那一心为国的豪情壮志,汉乐府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曹操的远大志向和杜甫的爱国之心。
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清新与明媚如同春日的黄莺穿柳,白鹭登天,将轻灵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独上高楼的青涩江南女子,将一眼隐隐的凄怨化为一汪美丽的池水,滋润、迷醉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向往之。
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
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清新与明媚如同春日的黄莺穿柳,白鹭登天,将轻灵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独上高楼的青涩江南女子,将一眼隐隐的凄怨化为一汪美丽的池水,滋润、迷醉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向往之。
“纵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唯中华绵延五千年。我们有《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悠长的曲调唱尽人间悲欢,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痴狂浪漫,道尽时代变迁、英雄血泪;我们有京剧戏曲迂回婉转之调,响彻街巷烟火,灿烂星河;我们有除夕夜的灯笼,一排排一片片那是照亮家的红光;我们有赛龙舟和粽子,有嫦娥月兔品尝的月饼,那是缠绕齿间的留恋。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这千年历史,我们要成为新青年的传承者,内心需要充满对文化的深刻感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真诚探索。
《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话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可见中国从古以来的文学、音乐、实为一体的事实。音乐与文学同源,最典型的范式就是我们熟知的诗词歌赋。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乐曲。《诗经》如此,楚辞,汉乐府诗,宋词,也都被认为是古时音乐的唱词。
读书不为大学,不为面子,只为你开阔眼界,丰富人生,等你老了还能想起我曾经奋斗过,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正所谓汉乐府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现在还小,应该抓紧时间,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用时间计算,我们只有两万多个日子了,在不珍惜那就后悔莫及了。
约定是什么?是汉乐府中痴情女子的誓,还是一笔一划写下的言。前者不过区区几字,后者不过一张纸,太草率轻浮。约定,偏偏侧重于那个约。虽不曾相见,在光阴中隔了太远但在冥冥之中就有那么一种缘,许是前世的因,后世的果。他,已圆寂。我,去依旧被繁重心事困扰在尘世。但我与他却有个约定:重踏上那阿拉古道,去叠合他的脚步,诵着他的情诗。
无意间听过这首古风歌曲,不禁想了良多。《还珠格格》耳熟能详,里面紫薇对尔康表白的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赚足了无数还珠迷的眼泪,而这一句诗是出自于汉乐府的一首民歌《上邪》,原文是这样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种诗与歌结合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元代,其间的汉乐府、宋词、元曲,毫无疑问地都是合乐歌唱的。乐府诗本来就是音乐机关“乐府”采集来供宫廷演奏之用的民间歌谣或文人诗篇;宋词则以“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作为合乐的明证;元曲不仅用于单独的歌唱,更用于大型的戏曲表演。
我看到了天山了,我欢呼着,汽车驶进蜿蜒的山路,那皑皑的雪峰莹莹冰川,我仿佛看到细君公主低吟着思乡,仿佛看到汉乐府中唱着天马歌.近了近了,天山越来越近了,听,那是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诉衷情,看,那是喀丝丽翩然起舞,天池到了,碧蓝的湖水,碧翠的山,皎白的雪,青青的麦田.天造地设的美景啊,我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