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哀怜的段落
五千年文化,灿若星辰,那些唐时清风,宋时明月,总在记忆转角中忽现。一位位德才皆备的诗人词人,亦是这闪亮生命之源中鲜亮的一行!诗人的灵魂,一生都在寻觅中净化、升华。他们一生无欲无求,却坚守内心一方净土——诗的源头。心中有源,便无惧黑暗,或行饮河畔,或空船哀怜,亦或平沙秋雁,与世无争。因为心中有源,才有了李白的豪气万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沉郁顿挫的: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张若虚柔情似水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亦或是李清照哀惋凝愁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当情感升华到极致,灵魂便会离开宿体,追寻内心的悸念,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源,一种才能不与言传的展望。
《源》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