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你的节日虽然不在春天,但春日的动人,都一一在你身上定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一切,教师的代名词,无不芬芳了一个又一个季节。润泽的阳光,凝成一个充满花香的季节,缤纷的花朵,组成一派温暖明朗的春天。教室,这是时间最大的职业!花儿呀!你别具的香味,何不赠给浇灌你的人呢?拨下一阵香,散发给可敬的他们吧!古今中外...
作文《散发出你的花香》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你的节日虽然不在春天,但春日的动人,都一一在你身上定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一切,教师的代名词,无不芬芳了一个又一个季节。润泽的阳光,凝成一个充满花香的季节,缤纷的花朵,组成一派温暖明朗的春天。教室,这是时间最大的职业!花儿呀!你别具的香味,何不赠给浇灌你的人呢?拨下一阵香,散发给可敬的他们吧!古今中外...
这个夏天,我惊奇地发现外婆家楼下到处飘满了茶的清香和沁人的花香。
我问外婆“茶香和花香来源于何处?”外婆笑笑说:“去年楼下搬来了一位老人,他搬来后,楼下就到处是花香和茶香。”“楼下有老人?老人家里有茶香和花香?我可得抽空去看看才行。”我疑惑着想。
傍晚,我主动帮外婆下楼倒垃圾,经过一楼时,发现靠近平台的一户人家的大门没关。“这年头敢不关大门,难道不怕有人进屋?”我疑惑着。“别管了,都是别人家的事,或许人家有不关门的理由。”我正想上楼。一阵微风从屋子里吹来,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好香!”我忍不住轻叹了一句,我被香味吸引,心想:这可能就是外婆所说的爱种花和泡茶的爷爷家吧。于是,带着好奇,我便轻轻探头进去想看个究竟。
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柜子、沙发和饭桌……靠近阳台的地方有一套很引人注目的木头茶具,老爷爷正专心泡茶。或许我的脚步声惊动了爷爷,这时,爷爷转过身,我以为他会很吃惊我为什么会出现在他家,可是,爷爷看见我,他并没有吃惊,而是笑呵呵地说:“小朋友,来,坐下,喝杯茶。”我惴惴不安地坐下来,伸手接过爷爷递来的茶,轻吸一口,好香,有点像平常爸爸泡的茶。我抬头问:“爷爷,你喜欢喝茶?”“是啊,爷爷这辈子就喜欢喝茶和种花。”“种花?哦,怪不得经过你家就会闻到花香和茶香。”
这时,我留意到爷爷家阳台上和平台上的花:杜鹃、玫瑰、茉莉花……黄的淡雅,白的高洁,紫红的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风中开得烂漫。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也没原来那么疲倦了。“爷爷,您种那么多花只是为给自己看吗?而且,您为何把大门打开呢?”老爷爷笑了笑,回答道;“我种那么多花并不是单单给自己看的,我打开大门,让经过的邻居看一眼我的花,有空的话还可以让他进来喝茶,聊天,爱花的,还可以拔一株花回家栽培。”我若有所思,“打开阳台门和窗户就行啦,打开家门不会让小偷乘虚而入吗?”我疑惑着问。“呵呵,打开窗的欣赏面积小,香味也很难闻到,所以,我打开家门。而且我相信他们都是好人,记住:不要让猜疑蒙蔽你的双眼。”说完,老人脸带微笑地将目光投向那满院的鲜艳花丛。
天色渐浓,我告别爷爷上楼去,花香和茶香渐渐淡了,那一栋栋大楼渐渐在暮色中变得模糊。但,这份情,这份关爱,那茶香和花香以及老人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我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或许这就是大沥人的魅力,让这爱常住你我家。
广东佛山南海区南海市黄岐区黄岐中学初一:陈曼琦
秋天,轻轻一闻,扑鼻而来的竟是那菊花淡淡的香味……
玫瑰,艳丽而芬芳,可是在秋天到来时已谢了;芙蓉,娇艳而动人,可是在秋天来临时也谢了;菊花,淡然而美丽,在秋天来临时,依然傲然挺立在秋风中。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过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其爱菊。在宋朝年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典。而我也非常喜爱菊花。每一年的菊花会我都不会错过。
我喜欢菊花,不因为他美丽的身躯;我喜欢菊花,不因为他那扑鼻的香味;我喜欢菊花,是因为他那独特的个性。
元稹诗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许多花中偏偏就喜欢菊花,菊花谢了就没有其他花。爱花爱的痴迷,爱花爱的禁不住啧啧赞叹。也许只有元稹诗人,才能用两句话把爱菊的陶醉完完全全体现出来。
古人把梅兰竹菊称之为花中“四君子”。是因为他们都有傲霜斗寒的独特性格。南宋郑思写过一首小诗:“花开不并百花红,独立疏篱趣无穷。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肯抱枝枯干,也不向北风低头,傲霜斗寒。这就是菊花……
菊花形状突出,见一面就让人记忆犹新……菊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黄的似金……他虽没有玫瑰般艳丽,虽没有芙蓉般娇艳,更没有牡丹般华贵……可是他有着自己清香的味道。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
一阵微风吹过,风中带着野菊花的香味。闭上眼睛,感受那微风拂过留下的足迹,微风留下的便是那——淡淡的花香……
初一:我复活ia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有多少人曾用豪迈的语言赞颂过梅花的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顽强精神。
梅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她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不像其它花那样娇艳傲然地在春风中成长,当每一朵花都在那里争芳斗艳时,它却在默默地等待生命的开始。可是别的花就不同了,它们都太骄弱了,当秋风微微一吹,它们都冷的低下了头,也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在这时梅花才慢慢地苏醒了,梅花既没有玫瑰的艳丽、兰花的淡雅、牡丹的富贵,但它有一身的傲骨,不向风雪低头的勇气。
当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梅花依然挺立在风雪中,细细看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傲梅,它们在风雪交加中亭亭玉立,仿佛在和暴风雪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
有人说:“梅花美!它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暇的大地;梅花香!却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只把夫、春来报。梅花,傲骨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时,我似乎想到了在现实中的我们……梅花有不同与其它花的精神:顽强、坚贞、勇敢、不怕困难,这才使得她在皑皑的白雪这中,给人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花香,而我们也要像梅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迎难而上,散发独特的花香。
指导老师:冯华
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阵芳香袭来,抬头看到绿叶间小小的一簇簇的桂花,它们藏在绿叶中,俏俏地露出那金黄色的小小花朵。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树有姿态,也不如桃树艳丽,可是桂花散发的香气,却让人沉醉!
桂花分为丹桂和银桂。丹桂是橘红色的,远远望去像在树上燃起的熊熊烈火;银桂是金黄色的,在树上分外耀眼。桂花深藏在树叶中,没有半点的炫耀。它那么安静,那么朴素无华,它却是杭州市的市花。它的精神让我感动——它的开放不是为了争春,它的芳香不是为了显摆,它只是为了让空气中飘散着清香,让我们在香甜的清风中欢欣鼓舞。它的无私奉献,常常让我们牵挂。待到香消花落,金色撒满大地,钻入泥土肥沃生生不息的母亲树根,让来年的花香更加沁人肺腑;又或飘入人们的碗中点缀白糯的细园子,让人口齿留香……
读桂花的品质,让我想起“神七”问天,三位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的几年努力,才完成这一壮举;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为了“神七”,又有多少默默无闻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科学家,他们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读桂花的品质,还让我想起每天清晨在马路上打扫的清洁工、园林工等,他们给城市做美容,给我们创造一个干净美丽的环境。
读桂花的品质,更让我想起为我们的成长而呕心沥血的老师们……谁又能不称赞他们就像桂花那样“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啊!
每当梦见姥姥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既平常有不寻常的夜晚,想起那一阵阵芬芳缭绕的栗花香。
如果说我爱闻花香,那纯属胡扯,我不但不爱闻花香,而且还厌恶花香。但我对栗花香却有一种不舍的情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两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还记得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今天也无法忘却了,既然无法忘却,那就回想一番吧!
两年前的夜晚,我们一家在姥姥家过这个端午节。吃完晚饭后,我们在小院儿里欣赏月色。“哇!好香啊!”我东闻闻西闻闻,“是什么东西这样香呀!”“傻孩子,这是栗花的香味。”姥姥笑盈盈地回答着我的话,“栗花虽然不是太美,但它纯洁而质朴,它的香味只有用心闻才能闻到,而且那种香味不比玫瑰的香气,不比郁金香的香气,不比其他名贵花浓郁的香味,它只是清香,从上而下都透着朴实的气息。”
栗花,纯洁而质朴,透着朴实的气息,它不比其他名贵花,却高洁。这不正如勤劳朴实的姥姥吗?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一切又仿佛停留在那一刻,停留在那个充满芬芳馥郁的栗花香的夜晚。但时间还是溜走了,悄无声息的溜走了。那勤劳朴实的姥姥也已经安息在故乡的土地上了,但还是依旧能闻见一阵阵淡雅栗花香的,不,那是姥姥的气息。
同事的朋友送来很多白兰花,同事又拿来分送我们,一人一对。她们都很高兴,想找点能穿的东西,别在衣服上,可以香好几天。就我没敢要,摆摆手,真的不喜欢。
算是一个爱花的人,爱得有些痴,但又爱得十分挑剔和绝对。天生对香气过敏,小时候为一根芜湖的香烟头痛欲裂,躺了整整一天。为避之不及的撞上劣质花露水而义愤填膺,为空中飘过甜腻的类似麓花丝宝的化妆品气味而掩鼻逃跑,不好闻的花香也一样,虽然没有狐臭一样令人痛苦和呕吐,也宁愿去闻臭豆腐,烂咸菜、汽油柴油。
白兰花是这些年走入生活的,夏季,商场门口、路边有上了年纪的大妈在买卖。花是白的,小辣椒一样细,花瓣合拢着未张开。一个篮子,一块湿毛巾上排着一排白兰花。据说花是称份量批发来的,而零售则是论对。别看这小本生意,知情者说利润相当可观。女人卖花,女人买花,流在手指上的都是散发着清香和愉悦的情节。我不止一次在卖花前停留,想熟悉和习惯白兰花的香味,不想另类,想随和些,什么花都喜欢,什么花都可以亲近,要是不喜欢别花在衣服上,至少可以做一个不拒绝白兰花的人。
现在想起来白兰花的香和姜雪花的香是一样的,有不轻的化学气味。初闻还好,可能远些淡些,近距离的闻,香气浓重了,不折不扣的袭来,晕忽忽的会头疼,这样的味对感官是一种折腾。栀子花也是,曾经多么的喜欢上她的芳香,梅雨期间,雪白的花开在翠绿中,看着就是一种纯粹。只是你想过没,栀子花很快会谢的,等黄了干了原来香的花也会变得异常。
荷花就不这样,雾蒙蒙带着甜甜的水汽,丝丝缕缕循序渐进。她的香域面积广且长,可以浮动,但不会明显的沉淀,即使沉淀也不会产生两种香态。花瓣落下,黄黄的护着莲蓬的花蕊,那香是有些烟的干燥,不过还是荷花的带着水汽的甜香,是一个披着面纱的神女。桂花的香最迷人,细细密密,波浪一般缓缓的滚过来,不知不觉将你揽入怀里,叫你陶醉。茉莉和橘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很清爽清醒,并且雀跃,你可以借助她的清香翩跹。兰花的香我觉得是一种心弦的拨动,灵魂的召唤。至于百合和玫瑰,那是人间爱和浪漫的蝴蝶化身。
最理想的家园,挑适宜自己的花种下,一畦茉莉,一畦玫瑰,百合种在桂花树下,后院有兰无数,丛丛兰处又是一池亭亭的荷。提一只花篮,想采那枝就那枝,想戴哪朵就哪朵。天热了,乘上一叶小舟,湮没在荷里,水声笑声透过甜甜的水汽隐隐传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冬天来到,一夜的寒风带走了茫茫大地的最后一丝生机。
早晨起来漫步,看见一树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在这寒冷无情的冬天竟有花?我震惊了,不由自主地向树下走去,摘一下朵,闻着它的清香。暗香流动,是勇气的味道……
周围是一片荒凉,尽是些早已落叶的光秃树木、静寂着,死沉沉一片,只等着春风一吹,再现光采。却没想到,在这如同死灰的世界,竟还有这样鲜艳的色彩。只有梅花:独自开放,与世无争。
只有梅,禁得住冬的严寒与寂寞,只是默默地,突破冬的压迫,终于开放了纯洁而清香的花朵!香味在我身边徘徊。仿佛我看见了梅花被寒风吹得东飘西散,但却仍在坚持的情形。这香味就是它勇气的见证,不知古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赞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磨难的一生,是不会绽发光彩,流逸清香,正是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成就了它,或许更多人喜欢美丽的玫瑰芳香的康乃馨和高贵的郁金香,但对我来说,勇于面对困难,向命运挑战的梅花更让我为之痴狂。
人最珍贵的品质莫过于梅这种品质吧?能忍受住莫大的寂寞,痛苦,自己却还朝着困难前进,将战胜困难视作自己一生的快乐,迎难而上,不惧怕阻碍自己的一切挫折,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具备的吗?
或许人们会认为鲜花燕子是春的使者,而我却认为梅花是春的象征。春天一来,自己便凋谢了。当梅花开始飘落时,春就不远了。梅花把苦寒留给自己,把美丽奉献给人间!自己却无悔无怨,只愿为白雪茫茫的冬天献出自己的生机与活力。它不愿与百花争艳,共分春的欣荣。站在树下,我深深地感受到梅花的坚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没有春的百花争艳,夏的碧草繁茂,秋的枫叶鲜红。梅,却独自在寒冬盛开,向命运抗争。向命运挑战,不畏艰难险阻,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珍贵品质吗?
初一:悲伤的泪水
春意阑珊,街道两旁已经槐花朵朵。我立于槐树之下,被这满园香气带回了魂牵梦萦的年少时节……
年少时的我总喜欢站在这条小径上,贪婪的允吸满树芬芳。抬起头,对着翠绿的枝丫和淡雅的槐花痴痴地笑,看它们一串串地点缀在枝头,点缀着春景,不禁踮起脚尖伸长胳膊想要摘得一束枝杈。可是高大的槐树却左躲右躲,随着温暖湿润的春风左右摇摆,我跳着叫着,依旧没有碰到那束最美的枝丫。无奈,只好停下手,用小小的手臂环抱着这棵大树,将自己的心贴在粗壮的树干上,聆听大槐树那息息相通的心跳。
这样的美好可以持续十几天。待花期一过,似乎是一夜之间,那条小径已经变成了花径。落花遍地,朵朵花瓣清香飘逸,风过时,打着旋飞舞,想要展现自己的最后一点美丽。我拾起几篇落花于手中,坐在槐树下,轻抚那柔软的花瓣,细腻的花瓣让我心生喜爱。不知不觉,身上已经满是槐花,身上的青布小褂也沾上了那种清新的香气,让我留恋,想要延续这美好,永远不变。
槐花伴随的时间终究是短暂的。当花瓣全部飘散,我的心也随之飞扬,站在小径的尽头,回忆这一年一度的盛宴,记忆温暖心田……
岁岁年年,我无法挽留自己匆匆成长的脚步。小径旁边的槐树一次次的绽放,可是那个曾经喜欢站在槐树底下的女孩却不见了踪影。偶尔捧一本书站在树下,却又难以抵挡过路人奇怪的眼光。不用再努力踮起脚想要摘到那朵槐花,只需要稍微的伸一下胳膊便可得到一串美丽。
落花时节,却感到满地凄凉。踏着脚下的的花朵漫步在小径,抬头仰望,张开双臂想要接住纷纷扬扬的花瓣,可是,我却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花朵落下了。我张开双臂环抱槐树,似乎回到了曾经的朋友的怀抱,温暖良久,熟悉的槐树,熟悉的味道,但早已物是人非了——“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一片片落花,不像童年的影子了,不像飞舞的蝴蝶了,像槐树哭泣的眼泪。
我抚摸着槐树的树干,像在朝自己渐行渐远的年少时代挥手,看见它渐渐淡去,终究消失在尽头……冉冉槐花梦,岁岁少年情。
又是一年槐花芬芳时节。我坐在槐树下,不禁再次沉醉于一片芳香。远离尘埃与杂念,我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这一份安逸与幸福。
槐花香,年少梦飞扬!
不知不觉间,秋天已是来临了。家门前那棵并不高大的桂花树,又开满了那小小的四瓣花朵。淡淡的嫩黄,竟若有若无地在眼前闪现着。翠绿宜人的叶子,衬着小小的,不起眼的花朵。秋风一吹,便不知香气是从何而来的了。
有时闲下来了,静静地坐在桂花树前,闻着那沁人的香气,心中再多愁绪也都散去,留下的就只有无限的平静和享受。吩咐到了伊甸园中,感受着梦幻般的美好,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留给我沉醉在迷人的芳香中。
拾一朵落花,即使是带到室内,也是芳香四溢的。这样小的花朵,竟这样香,慢慢地,它勾起了我的回忆。
忽然记起原来住的院子里也曾有过桂花树,那棵桂花树就显得很高大了。浓郁的香气笼罩着每一户人家。桂花香飘十里,一点儿也不假。就是出了院子,满街也都是桂花香。有时哪个好花的人想去寻找香气的来源,也是很不易的。因为香气实在妙不可言,仿佛街上都种着桂花树。
就那时,我总也略懂人事。偏爱那桂花的香气,总在桂花树下铺了席子,叫上几个小伙伴儿,一起摇着桂花树。那些已有些泛黄的花朵就都飘落,很快就铺满了我们脚下的席子。后来就一同唱着“桂花香,桂花甜,桂花今年喜连连”的歌谣,把花儿都用席子包着抬回家。每个小伙伴都分一些,但毕竟是我的主意,所以每次都是我拿的多。回家后把它倒在桶里,用盖子盖上。过几天再打开,必定是满室桂香。到那时再倒些水进去,就做成了香香的“桂花水”。
可后来这种游戏还是罢免,因为大人们不许我们再摇桂花树了。说是我们几个小孩子的小游戏,可能会让桂花树的花都落光,院子里就闻不到桂花的香气了。那时我们虽然还很不情愿,但听见桂花会落光,也就没有再摇过桂花树了。在那时候,桂花对于我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时,我们每个孩子都很迷恋桂花的香气。因此,也很爱护桂花树。男孩儿喜欢在树周围的泥土里按进一颗颗彩色的玻璃珠,女孩儿喜欢在桂树上挂上花花绿绿的蝴蝶结。我依稀还记得妈妈教我在蝴蝶结上绑上一根线,线的另一头绑上小石头,用力把蝴蝶结甩上去,使得它飞得很高到了树的顶端。后来虽然其他小伙伴也效仿,但怎么也没我的蝴蝶结飞得高,在我小时候,这件事使我非常自豪。时至今日,我都忘不了。
桂花树在我的童年深处留下了连绵的芳香。这些,我会忘记吗?不,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小小的四瓣花朵,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美丽。
八月的江南,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林间小路,都有“桂花仙子”的身影,令人陶醉……
乘着秋高气爽的一天,我约着同学特意去桂花园观赏那美丽的桂花。还未踏入园中,那桂花的醇香,便若有似无地飘来,给原本美丽的桂花增添了更加迷人的风采。我迫不及待走进桂花园。
哇!眼前简直就是“桂花仙子的梦幻仙境”,粗黑健壮的树干,墨绿色的树枝。树干上有一点一点的黑斑,还有一卷一卷的花纹,桂花树的皮很粗糙,像历经了艰辛万苦似的。翠绿油亮的叶子,层层叠叠,浓浓密密,舒展着绿色的生机。鹅黄色的花朵似一粒粒米粒,淡淡然然,婉约静谧,让人爱不释手。淡黄色的花小而紧密,娇巧而别致,默默地绽放在秋日的阳光下,真惹人怜爱。
也许是桂花的扑实和无华,不骄不躁的品行,温柔淡雅的性格吸引了前来的游客,使他们对桂花啧啧赞叹。而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其中,仿佛这个世界,只有我和它……
闻着桂花的香气,看着花瓣的飘落,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常常为我做那美味得令人垂涎三尺的桂花糕。
儿时,每当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妈妈总拉着我,来到院子的桂花树下。那桂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诱惑着我。这时,妈妈对我说:“雯雯啊,帮妈妈打桂花好不好?妈妈做桂花糕给你吃。”我的心一下子雀跃了起来,卖力地拍打着桂花树。很快,金灿灿的桂花就把篮子给盖得满满的,摸下去湿漉漉的,软软的,闻起来是香香的。接着,我一脸兴奋地看着妈妈做桂花糕的过程,只见,她把桂花中的脏东西一一冲去,把桂花洗干净后,放在另一个事先清洗过的筛子中。放至阳光下把桂花晒干、蜜好。带着激动又迫切的心情等了几天后,妈妈把桂花重新拿出来,放在糯米粉、梗米粉中,加糖、加水,搅拌,切成一块又一块,有规则的菱形!
放在蒸笼中,进行着桂花糕的最后一步。那个时候,我便什么事情也不做,静静地坐在炉子前,双眼紧盯着蒸笼中的桂花糕,,心中却已经想象出桂花糕的美味诱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桂花的香气从蒸笼中飘出来了!而我的心仿佛也随着着香气一起飘了起来。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桂花糕出炉了!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朝妈妈又喊又叫。终于,桂花糕被从蒸笼中拿了出来,那一阵一阵的香气迎面而来!我不顾三七二十一,轻轻而又大大的咬了一口,前所未有的酥软,桂花的香甜,真是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呐!
回忆起桂花糕的酥软,香甜,我不禁咽了咽口水。眼前仿佛又出现妈妈和我一起拍打桂花树的情景,突然之间鼻子酸酸的很想妈妈,我告别同学,我要赶回去朝妈妈说;“妈妈,我们一起去打桂花吧,我很想尝尝您做的桂花糕!”
无锡市一女中初一:吴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