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
作文《好奇心》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
从前有一只很喜欢玩耍的小猴子,整天没事就到处跳。
有一次,他来到湖边,看到很多很多的两脚兽在玩水,它很好奇,就跑过去看。猴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两脚兽身上没有毛,只有头上有,小猴子很是好奇,就跑回家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两脚兽头上的毛很长,身上就没有毛呢?”妈妈想了想,回答:“孩子,那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不要去靠近他就可以了,否则你会死的很惨的。很多东西在两脚兽的手里被破坏了,特别是森林!”小猴子很是害怕,再也没去了。
有一次,小猴子利用了找食物出去了。不过,两脚兽的住所才有食物,其他食物都被人类拿去了。小猴子跳到两脚兽的窗前,正打算着如何获取食物,可小猴子又有新的好奇:这时候,人类去哪了呢?
小猴子走遍整个屋子,终于找到了一个两脚兽,他正在一个不知名的房间冲水,不过,小猴子发现了一个新的不同:我们的的尾巴在后头,他的尾巴那么小,长着黑色的毛,还在前头。为什么呢?小猴子已经忘了自己要去找食物,边想边回家了。
第二天,好奇一下子把小猴子哄到人类的住所。小猴子把握时间,人类都在中午或晚上冲水的,于是,它等到了晚上才去。果然,那两脚兽又在那儿冲水了,小猴子忍不住想去抓尾巴的欲望很想实现,但听到妈妈的忠告,还是很害怕,不想去。最后,还是没有耐心的好奇心用引诱的话让他去了。小猴子站在窗外把握好时机,一把抓住了两脚兽的前尾,那两脚兽的脸一下子红了,把那只小猴子打的落花流水,小猴子临死前,说了这些话:“妈妈说的对,两脚兽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不要去靠近他,否则你会死的很惨的。如果我还活着,一定会告诉后代们小心两脚兽,不要靠近他们!见到他们快逃跑!他们真的很凶!”说完,就永远闭上了双眼。随风而去了……
小猴子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妈妈的哭声、同伴的哭声、全世界的猴子都在哭,它们喊着:“报仇!报仇!报仇
两脚兽听着!放下手里的刀,停止砍伐森林,停止宰死动物,否则,大自然将会永远惩罚你的!
祝 两脚兽
停止砍伐森林,
停止宰死动物。
————因“好奇”而死的猴子向全世界宣布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阜平中学 高一 一班 张泽
世界在不断变化,人类在不断进步,那么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好奇心!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记得小时候……
小时候的一天,我无意间从书上看到:蝗虫是靠腹部两侧的气门呼吸的,即使将蝗虫的嘴封住,蝗虫也不会因缺氧而死!这令我感到非常吃惊,甚至是不可思议!
那时,我非常的不理解,许多动物都是靠嘴和鼻子进行呼吸的,怎么蝗虫就这么例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了行动。
我跑到院子里,捉了四只体型较大的蝗虫。为了捉他们,我还摔了一跤!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伤痛又算得了什么呢!看,这四只蝗虫体形硕大,其中一只,两条大腿强劲有力,眼神发亮,那一对触角不断的在空中挥舞,好似一个大将军!我也很兴奋,但在求知的路上,只有好奇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难!
我用什么封住蝗虫的嘴?堵住蝗虫气孔呢?堵得紧了会立刻弄死它的,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弄得太松,怎么办?我在屋里徘徊着……我想到了放弃,但又无法说服自己的好奇心。此时,我看见桌子上的一杯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于是,我将两只蝗虫头朝下,将下半身放入水中。刚刚开始,蝗虫就表现出在做垂死挣扎,它俩的小腿在不断地向下乱蹬,想要挣脱,逃出去。不一会,就不动了,这两只蝗虫死了!
与之相比,两只蝗虫头在水里的,倒是悠然自得,它们张着嘴仿佛在大口大口的喝水!俩反应也很小,显得很平静!这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又一个问题出来了:蝗虫能坚持多久,是不是一会儿就会死去?在好奇心的鼓舞下,我继续坚持实验。过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那两只蝗虫依旧很健康,只是肚子大了许多,我想是水喝饱了吧!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蝗虫主要靠胸腹的气门一张一闭的进行呼吸!
拥有一颗好奇心,再加上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那么整个世界将属于你!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好奇心,拥有美好的明天!
晚
我小的时候,非常顽皮,,对许多事情总是很好奇,由于我这好奇,使我弄出了许多笑话,其中有一件事,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我4岁的时候,在大年夜里,妈妈爸爸正忙着做年夜饭,没空来照顾我,我只好一个人做在客厅里的角落里,独自玩起了变形金刚。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客厅里的桌子上象满汗全席似的,饭菜几乎放满了桌子。妈妈带我洗过手后,我们家三口互道了新年祝福语后,就准备开始享受桌上的美味佳肴了。看着这些饭菜,我口水都流下了三千尺,心想:哈哈,这下我可以吃个够了!这时,爸爸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只见他拿着一个玻璃瓶,总是在喝里面的水儿,还连着喝了好几杯。当时我很纳闷:“爸爸在喝什么呢?是水吗?不会吧,水没味道,爸爸会喝水吗?一定不是水,那是什么呢?是很好喝的吗?为什么不给我一杯呢?爸爸平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要让我喝的呀!”我开始乱猜起来,爸爸这时又倒了一杯,可这回没喝,而且朝厨房走了过去。
我心里挺高兴的,心想:这回我可有机会去喝那的东西啦!我趁这个机会,端起杯子闻了闻,顿时,一股怪怪的味道直窜我的鼻子,把鼻子都窜疼了。我开始有些犹豫了,但心里又想:“是不是好喝的东西味道都是怪怪的?刚才爸爸不是喝的津津有味吗?对!一定是好喝的。”就在我决定要喝的时候,我听见了爸爸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的脚步声,我心里来不及再犹豫了。于是,也管不了三七二十一,一下倒进了我的嘴里,顿时辣的喉咙直冒烟,舌头都辣麻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就“哇”的一下把那东西吐到了桌子上,这时爸爸妈妈刚好看到了这一幕。我心想:这回完了!要挨打了。我可真倒霉,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正当我准备接受打骂的时候,谁知他们看了后,稍一愣,便异口同声的笑了起来,弄的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后来才知道,那东西是酒!
好奇虽然是件好事,但也有让人倒霉的时候,所以万物都有两面性:一个是好的一面,一个是不好的一面。
曾经很怪造物主多事,造出一些朝生暮死的小飞虫来,有何意义?我不明白它们对于生的意义。在我看来,他们要不如蝉一样有个好嗓子,数十年如一日的等待只为一个夏天的聒噪;要不如蚊虫一般有一对翅膀,在夏日的某个清晨,可以御风飞翔。但它们终究是卑微的个体,对于整个物种而言,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没有谁会记住它们,没有谁会有关心它们的情感。他们只能利用仅有的生存技能,漫无目的地在某个角落鸣叫、飞翔,没有归宿,一切与我,却感到无比的悲哀。我好奇,我不明白。
昆虫素有向光性,近几日小屋的纱窗坏了,不知何时跑进的几只飞蛾在我的台灯下飞舞,惹得我心烦意乱。生活的挫折使我的情绪变得焦躁,竟也容不得灯下的虫儿,将其困居在器皿之内。在灯光下,我看到飞蛾竭尽全力地冲撞器皿,一次又一次,不断变换方向的尝试着。我好奇地盯着它们,看着它们努力地探找求生之路,即使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我虽被飞蛾求生的精神感动,但更多的是对其这种行为的不解。脆弱的生命不经意间就会失去,没有情感,没有强大的力量,单独地活着,是多么的悲哀。但它却为了这样的生命,不顾一切。我不知道它的追求,也不知道它力量的源头。灯光下,我注视着飞蛾忽然想起余华的《活着》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如同飞蛾一般的悲惨命运,但他仍然坚强地生活下去。的确,飞虫的想法很简单,它们生命的信念就是活着。回想起来蝉不就是报着活着的信念在土壤中度日如年;蚊虫也是报着活着的信念乘风飞翔。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是因为活着而活着。而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使活着的时间更加精彩充实,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
某个夏天,我曾一度好奇于昆虫生命的意义,而某个初秋的夜晚我明白了,我更加尊重每一个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个生命都在绽放精彩。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石库门的深处有叮咚的泉响,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这门前的流水,灵动而不留痕迹,只留下几缕清音。这清音,究竟从哪里来?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发髻,提着篮子出来,一口吴侬软语:“张家姆妈,走啊,今朝端午买粽叶去喽!”于是,一个清秀而又和气的中年女子出来,笑着嗔怪:“大清早呢!”随即两人消失于石板街的尽头。她们往哪儿去了呢?
寻找什么来解开我的好奇心?
恰是一曲《游园惊梦》。
“看人间姹紫嫣红开遍……”我追随着杜丽娘的心思解开这谜团。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怜,但更惹人怜的是自己的肺腑;这城市里的美景固然绮丽,但最诱人的也是她骨子里的韵味呵!两千年来,是伍子胥的相土尝水,是干将莫邪的剑意人情,是馆娃宫里“嘎嘎”作响的木屐,是憨憨泉里不尽的清涟,筑就了这座城的风骨。好奇什么呢?我们好奇她为何这样清新动人,答案是隐逸在这时光里的。你可以说是山水沉淀了她,你可以说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说是吴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说是她哺育了这些人。我不禁莞尔,心头的疑虑也顿时消散,这些“从哪里来”、“如何来”,当这座城给了我们问题时,也便给了我们答案。
一花一世界,从那门前的流波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骨子。那便是她给我们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于她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于她给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记得很多年前,我到西安旅游,在法门寺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和尚。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他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生在北京是你的福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出生地,都来自不同的地方,这是个多么平常的事,为什么我生在北京,却是一种福气?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对这句话好奇。
回到北京之后,我在喧闹的街头驻足。看着到处红色的刹车灯,听着刺耳的鸣笛声,闻着汽车排出的废气。我既不解而又好奇,生在这样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是我的福气?在家中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北京相继被爆出的一则又一则的负面新闻,听着受害者家属一声声无奈地哭诉,我又一次好奇的想,生在这里,为什么会是我的福气?
直到那一次,我终于为我的好奇找到了一个解释。
那个元旦,我们驱车来到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罕山村的罕山小学。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坦白的说,我被震撼了,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小学。进门的一块平地就是他们活动这地方,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教室也只是简单的平房,食堂还没有我们一个教室大……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了他们的教室,听了一节简单的语文课。寒风穿过门缝吹进教室,带着棉手套的我都不禁瑟瑟发抖,更不用提那些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们了。他们将手伸到靠近皮肤的地方取暖,偶尔伸出来写字,我才注意到他们手上被冻出的裂纹。课间活动的时间,女生聚在一起跳跳皮筋,男生们在院子里追逐,一切都显得那么单调……
看这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学校。我仿佛看见了那宽阔的草场,耸立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楼道;仿佛听到了操场上的喝彩声,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楼道里的欢声笑语声,图书馆的翻书声;也想到了学校丰富的活动、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科学探索的夏令营……一切都与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数千年来,多少人对我的存在感到质疑,其实,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好奇。主人留给我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躯体和一颗好奇心。
我好奇我的主人。一朵深宫玫瑰却偏偏如此铿锵,一双娇弱肩膀却担起天下人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繁华。溺女,谁能体会你的不舍与无奈?弑子,谁能感受你的心痛与欲哭无泪?摄夫,谁能理解你心中恨铁不成钢的痛楚?宠张,谁能分担你独处深宫的寂寥?垂帘,昭示着你——她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称帝,昭示着你不可一世的霸气;改元,一个“曌 ”字,将你推上了生命的最高点。我好奇我的主人,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
我好奇我的身世。主人深知自己正遭受着千万人的唾骂,好一句“狐媚偏能惑主”,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好一个武则天,生前要一鸣惊人,身后也要再鸣惊人。自古碑者,或歌功颂德,或说罪道过;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或意境平浅,或深刻隽永。唯有我,一个字也没有。主人立下我,是怕承受更多人的唾骂,所以给自己留下一个书写罪状的平台,还是你觉得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承载不了你的辉煌?
我好奇历史上著名的女者。褒姒,有冷艳,有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壮举;妲己,有妖娆,有商纣王为她建造的“酒池肉林”;玉环,有华贵,有唐玄宗为红颜而置大唐江山于不顾的真心;昭君,有美貌,有万古垂青的芳名……而我的主人,为什么我的主人只有万世的骂名?只有我?
主人,感谢你在缔造我的同时,赐予了我一颗常人没有的好奇心,因为是它,让我了解了你的过去,你的背后,你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只有婉儿姐姐和我能理解吧……我不在乎你站得有多高,亦不会在乎世人对你世俗的评价,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带着这颗好奇心,做你喘息的平台。
都是好奇惹的祸
好奇害死猫,也害死我。
“年少”无知,导致我现在后悔无穷。
“年少”,大概是一年级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小世界里充满了大问号,脑袋里充斥着有趣,无聊的各种问题,也接触到了各种新奇的事物,一切无比美丽。我喜欢接触新事物的感受,而妈妈也总说好奇是件好事,所有,我便在好奇的海洋众肆无忌惮地遨游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快感。
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好奇害死猫”。
害死人的事情来了。
某天晚上,吃完饭的我闲来无事,开始把玩起小东西,但可惜的是,它们已满足不了我的“好奇黑洞”,这个“黑洞”,需要更多东西来填补了。
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那种劲头,不是可以阻拦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说,我真的找到了足以满足我的东西——这是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黎明似乎有些什么,我伸手去探,摸到一个硬物,我抽出来一看,是一个扁长的明黄色盒子。我打开盖子,发现黎明步兵似的整齐列着一片片发着亮灰色的“铁皮”,我用食指想要勾起一片来看看,发现根本做不到,就算用小拇指,也只能够探到一点。
然而,我强烈的好奇心却被激发了。它驱使着我,好似驾驭了我的心,我不知道为什么,受到指示,着了魔一般也要取出里面的东西。
于是,我把开口朝下,右手不停地执着盒子往左手上扣,死命地扣击着,终于,里面的东西开始动摇,一片片脱落下来。
也不知怎么地,那里面的东西鬼使神差地就割伤了我的左手,是刀片!
那场景我永远忘不了,没有了感知的满足感,只有看到伤口的恐惧与绝望。那个伤口,开始泛着死亡一般的白,接着,由中点开始徐徐有内网外掺着惨淡的红色——是血!
我才是一个一年级的六七岁的孩子,哪知道什么是什么,当时只感觉四肢发软,我摊在地上,开始啜泣,接着嚎啕大哭。父母闻声而至,全家仿佛置于一种死亡的喧闹,至我于心中,置于我的嚎啕中……
不知怎的,后面的事情,只知,事后,“安全”了,我却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印记,左手手背上的刻痕。
好奇害死猫,害死我。它固然是不可多得的纯正的东西,却有可能是“后果”的前因。
好奇不仅害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