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镯滚动着在一块石头上磕破了她不完美了可是一路上她笑了无数次因为她缓慢地滚着一路上她快乐着她能在草地上散步了能与鸟儿打招呼了能在小溪边照镜子了因此她的人生完美了人生其实没有完美总有困难苦难但要懂得理解与面对即使残疾只要心是完整的那也是健全...
作文《不完美》
不完美
玉镯滚动着在一块石头上磕破了她不完美了可是一路上她笑了无数次因为她缓慢地滚着一路上她快乐着她能在草地上散步了能与鸟儿打招呼了能在小溪边照镜子了因此她的人生完美了人生其实没有完美总有困难苦难但要懂得理解与面对即使残疾只要心是完整的那也是健全...
走在昏暗的路灯下,灯光拉长模糊的身影,没有五官,一束手电筒所能给予的
光,照亮前方的路,陪伴着黑色的轮廓,盲目通行.
夜色的神秘往往给自己一种诱惑的感觉,只是那口张的太大,无边无际的吞噬,不禁几分扫兴.
穿着校服出入网吧这是经常的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只是个幌子.像这种在喧闹中摇晃着的繁华夜市,你的通行可以是任意熟,它不存在规定a>还是=0.
我只是把该说的说了.
故事只是一场华丽的海市蜃楼,你忘记了,我忘不了.
有人说,为朋友做点事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
然后,我就抱着脑袋一直傻笑,笑到最后,我也忘了自己在笑什么.上课笑,走路笑,同学都说我脑子坏掉了.
呵呵,朋友......朋友.
[最近生活一直很不规则的运转着]
我以很贱的游客身份,捉弄YIYI,起初只是玩玩,后来越说越离谱,我问她你最信任谁我就是谁,本来很有信心她一定会说我,结果,她连续猜了好几个都没有我的名字.我很失望,跟她说,算了,你不要猜了,我不是你喜欢的人也不是你信任的人.
是啊,没有意义,猜下去只是个杀人游戏,只会越来越残忍,没有意义.
我不是你第一个想到
的人
我不是你最信任的人
我不是你最喜欢的人
不过我不会跟你说再见的,因为......遇到一个人很不容易,我会好好珍惜.
泰山险峻巍峨,陡峭高大,道路崎岖,山间的裂缝是它的伤痕,可正因这些“伤痕”,泰山才更雄伟;茫茫大漠,凄清落寞,寂静是它的缺憾,可正因这无人的寂静,才使大漠更旷远。山与大漠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于是才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人为什么有指纹?因为上天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残缺,都是不完美的。
骑驴高歌于北风中,以虹为线,以霓为钩钓鳖于海上;力士脱靴,贵妃研墨,青崖放鹿,遍访名山。无论在朝在野,无论富贵寥落,李白以其独有的豪气万丈在盛唐的缩影中独占我们的视线。李白接受了在为官之道上毫无造诣的的自己,放任思绪,才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潇洒。李白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于是历史长河中有了一位豪放不羁浪漫潇洒的诗仙。
身材矮小且贫穷的孤儿简·爱,自幼无依,身世飘零又地位低下,容貌平庸,可简·爱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勇于表达自己的心意,勇敢追求幸福,最终与罗切斯特幸福地厮守。简·爱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也在每一位读者心中留下了一抹坚毅的身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开阔,旷远豁达。俗语云:渡人自渡。人只有容纳了接受了自我的缺憾不足才能找寻到更广阔的天空。反之,则终似黄沙归于尘土。
因为无法接受自己面对不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的脚步,那个曾幻想劈柴喂马、环游世界,曾幻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灵——海子,抛下了家中苦苦期盼的母亲也抛弃了对世俗的不舍,在铁轨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自私、无奈蒙蔽了他的双眼,因为没有勇气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于是那颗曾点亮无数人人生的星辰陨落了。
同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还有张国荣、顾城、王国维等等,他们都是时代的精英,人群中的佼佼者,因为懦弱,因为过于追求完美,最终都只能化为一抔黄土,消逝于人间。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种宽阔的胸襟,是一份超俗的旷达,是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寻觅生命的本真,探寻精彩的未来!
最阴郁的云层后面,我知道,正孕育着下一片晴朗。
——题记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永远都不是十全十美,断臂的维纳斯,依然可以美得别致!
缺陷固然存在,不完美,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丑陋,你就是缺憾,你就永远不会成功,恰好反之,我们应接纳这种不完美,直视现状,勇敢积极地面对它,去改变它。力求完美是人生不懈追求的最好见证,而接纳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正如李彦宏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打得一手好牌,而在于将一手坏牌打好!”生命的意义里,应该有接受不完美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韩愈静静垂钓,忘记人生的失意,忘记心灵的羁绊。处孤寒之界却超然物外,履荒芜之地而处之泰然。这不正是我们面对人生不如意所追寻的锦囊妙解吗?直视不完美的人生,勇敢接受,勇敢面对,付之一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不完美,十有八九。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担大任,是否能扛得住站得稳。现实浮浮沉沉,理想明明灭灭。陈子昂登高长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失意如一股燃烧的火焰,奔溢胸膛。而超然者,好似活水,从朝堂遁入空门,宁静着淡出繁华,超然者在菩提树下静静打坐,参禅悟道,于闲适里看花开花落,在徜徉中观云卷云舒。
处事为人当明如水,面对困难当韧如水。人,本当如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无欲无争,接纳一切,包容一切,看淡一切,参透一切。
太史公接纳了命运的不公,去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遗世华章;忍他人难忍之辱,尝他人不堪之痛,孙膑不仅能够站起,更能屹立千年;怀揣离别之痛,面对分别之凄,高适不需要小儿女的悲悲切切,高呼:“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完美,只存在于柏拉图式的理想世界中,而客观世界里的完美就如同泡影,美丽却虚无。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太骨感。依·辛巴耶娃的不懈追求,阿拉法特的不倦奔走,邰丽华的执着追求,奥运赛场上追梦扬威的运动员们……我们有必要,也必须为他们呐喊致敬!
现实可以很骨感,可以很瘦削,可以很残酷,但追梦的心一定要足够宽广,等下一个天亮,下一次斑斓放晴!
——后记
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身体的不健全而重新审视以后的人生,有许多人因为它不完美而遗憾,但有更多的人找到了美。
见到过被风雨撕扯过的,只剩下几片花瓣儿的残花吗?虽然只剩下几片花瓣儿,但它经过雨水的清洗后,在雨后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它更加鲜艳美丽。
残缺,因为充满了人世间的沧桑磨难,冲淡了“完美”的甜腻,所以美,越是残缺,越是吸引人们的关注,当人们深入了解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过去时人们会发现,他们是那么坚强,那么不幸,那么美丽。而那些起初的好奇、不解与同情淡去时,取而代之的是爱,人们也会为他们而骄傲。
残缺,它能够让“生命之光”更加灿烂辉煌。让他们人站在台上,做着一些常人都无法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的时候,人们在呐喊,尖叫。当小雨哥哥在台上带动观众一起唱歌,煽动场内气氛时,当周恩来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当千手观音再次在我们眼前展现出那数千只柔情玉手抚慰着我们心灵的“创伤”时,我们才发现,他们原来是如此正常,甚至说超常。我们做得到的,他们也可以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他们还是可以做到,这些都只因他们有一颗坚强、完美的心,也因此,他们的“生命之光”更加灿烂辉煌。
当有一个完美的人在我们面前展现时,我们会感叹、会羡慕、会嫉妒,但当他们因为身体不完整,而展现出自己最美的地方——心灵时,你又会怎样?
生活就像一杯水,品尝其间的味道只有自行选择放下什么;生命就是一次次小小的选择而组成的彻悟,教会我们去感谢喝下的每一口,无论酸甜苦辣,去感谢每一个并不完美的选择,而后才发现何为完美。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用橘子来比喻人生,一个大而酸,一个小而甜,也许拿到大橘子的人会抱怨味道苦涩,中看不中用,而拿到甜的又难过橘子虽甜却不够量,两者各有不完美而后各自将不完美无限放大,变成了心中的一块阻碍,怎么品尝怎么难熬,对别人的红了眼,对自己的皱了眉。可也有不同,蔡志忠说,如若他拿了酸橘子,那他会庆幸这是一个大橘子,若他拿了小橘子,那也很好,因为他会庆幸它是甜的。其实人生的确便是如此,没有小说中的十全十美,也少了期待中的心满意足,你拥有了一份也会失去另一份,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便是如此,只要换个角度去诠释这一份不完美,我们才会了解完美,感谢这份不完美。
正所谓人生漫漫,多少人想求得一个不同,我们只能来此世一次,别无再次,这一残酷的事实让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挑橘子就是选择,和我们从小到大考虑要走哪条路是同一个道理,正如我时常在想,如果两年前放弃学校早入社会,现在是否变得截然不同呢?我是否不再受高考的紧迫感而是在外与朋友吃喝玩乐?但转念一想,那也许我这简单的生命就此困在此处,没有激情碰撞后拥有的愉乐,我领略不到外面的世界,我触手可及的,只是我用两年自由换来的禁锢与泪水,我这平凡小人物会在自己一手压榨下渺小而卑微。但凡想至此,便又感谢起这不完美的高三,一手为我制造苦痛,一手却也带给了我期待与对未来的选择,我选择了一个酸橘子,但它够大,够有空间去包容我的梦想与追求,更有胆量去接受我的懦弱与胆怯。
其实不完美的,总是会成为心中独一无二的完美,橘子如是,人生亦是如此。
所有抱怨总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济于事的行为,因为上天已经足够仁慈了,它没有剥夺我们选择的权利,它甚至不愿成为我们灵魂与思想的主宰,它赋予了我们无限抉择的能力,让我们有机会为命运人生拼搏,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拥有得不够完美时,请去寻找另一处让你值得欣慰的地方,你总会发现,其实这并不差,只是自己太悲观而已。
寻找每一个事物镜中另一面,我愿意将不完美当作最完美品尝,直至我双目含笑,满足地告诉所有人:我已拥有了很好,感谢人生不完美,让我彻悟何为完美。
“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题记
或许是因为处女座情结,或许是太过于认真和负责,又或许只是为了那份虚荣,许多人都追求完美。然而,他们都忘了,不完美恰好造就了完美,正如破碎就是一种美。
记得有一个关于补丁的故事:男人给女儿新买的皮鞋,洗了晒在门外。女人去收回皮鞋时,发现其中一只被人用刀划破了一道口子。当时,女人又气又急,还不知所措。要知道,当时他们那种家庭,买一双新皮鞋都是稀罕事儿。男人知道后,说了句拿去补补吧。女人只得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拿着这双“受伤”的皮鞋找到了一个补鞋匠。过了两天,女人去补鞋匠那里,却看到补鞋匠将另一只鞋也划破了一道口子,便破口大骂道:“你在干什么?到底会不会补鞋?”这时鞋匠却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只是对女人点了点头。接着,鞋匠拿出了一副精致的麻细绳,用大头针将鞋子的口子缝上,不一会儿,两只鞋都补好了。现在又是一双完整漂亮的皮鞋了,而且比原来那双没被弄坏的似乎更加精致。女人满意地笑了。
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完整无缺,补丁也能造就一种美。
又突然想起了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醉酒后的清晨,似乎是迷迷糊糊的醒来,还不知身在何处,揉揉眼。原来是在杨柳岸边,清晨的微风拂来,天上还挂着一轮残月。或许是很舒适的吧,酣畅饮酒后睡到自然醒;又或许是落寞的吧,“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终究是有心人看破了,那一轮淡淡的残月,不就说明了一切吗?词人终究是伤感的。可就是那轮残月,与杨柳、晓风汇合成了一幅清丽感伤的图画。那破碎的不完美,却造就了完美的伤感图。任凭那轮残月慢慢地消隐慢慢的褪去,将那伤感幻化为丝丝云絮,随风飘散。
原来在这里,不一定要圆满美丽,残月也是一种美。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蜀中四大才女之一薛涛,不知她是太天真还是太痴情。竭尽余生等待那个曾许她一世承诺的男人。或许她知道他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是为她而作,她还是甘愿终身非他不嫁,最终孤独终老。可是这一切,对于那个男人,又有何触动?她泪湿红笺,空等无望,他又如何知晓?况且,他只是薛涛的一个路人,只是他不同于白居易、张籍而已。可不论怎样不同于别人,他终究只能是她的一个路人,就算她把自己献给了他,并为他守洁保身,那又如何?一朵开过半世的花,从此破碎了。但我知道,她曾是多么艳丽的一朵。她曾美丽地活过,也将继续活在我的心中。而我相信的,她终究是放出了她内心幽居已久的鸽子,从那后,淡然地看尘世。
或许对于她,不一定要锦衣玉食,相思也是一种美。
不完美,是从万人瞩目的巅峰坠落;不完美,是美丽动人的女子脸上被划出了一道伤口;不完美,是阳光下五彩的泡泡升空破碎……人生有太多的不完美,这些不完美经过你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过别忘了——转身,便会看到完美。
昙花只有瞬间的辉煌,但它的惊鸿一瞥美得惊心动魄;玫瑰尖尖的利刺令人望而却步,但它的娇艳欲滴美得倾国倾城;水仙离开了水的怀抱就会枯萎,但它的清新淡雅美得高洁脱俗。这世间再美妙的事物也总有自己的缺憾,但正是由于这些缺憾,美的意义才会得到升华,美的真谛才会受到珍惜。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内涵的美。
像一位孤愤傲然的画师,李白用那支妙笔蘸满了蓬莱、峨眉和庐山的灵气,挥洒出万古长青的诗篇。他要“且放白鹿青崖间”,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还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他甚至披头散发,举杯独酌,在一片孤独的月光下高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对那种酒气满身,醉意浓浓的酒鬼心怀鄙视,但我们绝不会为嗜酒这点瑕疵而无视诗仙的浩然才气。相反,李白的才气在美酒的酝酿中变得更豪放,更有气魄。
如一个放荡不羁的疯子,李贺用他那冰雹般的作品砸向世人,叫人甘愿被这种盛大而奇绝的诗句击得晕眩。他能听到太阳的声音:“羲和敲日玻璃声”,能感到眼泪的重量:“忆君清泪如铅水”;他还能摸到月光的湿度:“玉轮轧露湿团光”,还能感到花的温度:“花烧中潬城”。乐师的演奏,在他耳中能回荡成女娲炼石补天的悠远回声;梦中的月宫,在他眼里是九州四海化为的点烟杯土。我们看不起一个玩世不恭的疯子,但我们绝不会为了李贺诗歌特有的意境而否认它的新与奇。相反,正是诗鬼那种颓废和忧郁的气质,使得李贺在诗歌的艺术张力上达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似一只遗世独立的归雁,柳永断然拒绝了“香车宝马香满路”的仕途权贵的生活,而是信步来到了市井街巷这个“灯火阑珊处”。他不想看到官场的污浊,他只要“秋风绿水泛清波”的静谧。于是,他临清流而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于是,他独上层楼而长叹:“怎知我,凭栏杆处,正恁凝愁”;于是,他找到了灵魂真正的伴侣:“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我们对那些心怀鬼胎的好色之徒不屑一顾,但我们绝不会为了三变沦落世俗,与歌妓“执手相看泪眼”而误解他的痴心。相反,正是柳永多情浪子的神韵,让他的词更清新脱俗。
这世上很难有完美存在。李白贪杯嗜饮,李贺疯癫狂热,柳永难过情关,可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但这缺陷并不能掩盖他们天才的光辉,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所谓的缺陷,使他们的诗作有了鲜明的特色和张扬的个性。所以,不完美并非是不美。当这种不完美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将会升华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美,永不凋零。
唱片中有许多曲子,每首都是那么悦耳动听。人生就像唱片一样,有着许多片段,每个片段都是那么精彩动人。
有一天,我不小心刮花了唱片。当我播放那张唱片时,有一首心爱的曲子已经是断断续续,并且走调了。拿去修补,回来再听,曲子也没有原来那样动听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听着断断续续的曲子,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犯人因偷窃被判入狱了。在监狱中,他洗心革面,努力想做一个好人。可是,有一天他捡到了一些钱,一心要交给警官,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肯定。谁知,警官却认为他的钱是偷回来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蒙警官减轻他的罪过。无论他怎样说,警官也不相信他。人生就如此,你一旦做了一件错事,你的人生就意味着失去了完美。即使你改过自新,别人还是会对你有戒心,做起事情来会有许多曲折,就像那个捡到钱交给警官的犯人一样。唱片有损坏的时候,人亦有错的时候。唱片唱到损坏的地方音质差,人会想起错事后悔多。唱片已不再像原来那样完美,我应不应该把它扔掉呢?唱片是不小心损坏的,人之错也是无意之失。
如果为了完美,将唱片丢了吧,报废吧,又觉得挺可惜的。毕竟它只是损坏了一首啊!我又何必求全责备、紧盯一首坏曲呢?这不是应了哪个有名的心理测验吗?老师在白纸上滴几点黑墨水。问人,你们看见了什么?人们都说看见了黑点。老师说,其实白色的空间最大,为何不说白而说黑呢?由此,我们不必过于苛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会有多少呢?我不禁长叹一声,继续聆听着唱片。这时有一句歌词唱到“缺陷美”。噢,对了,就是“缺陷美”,世上拥有缺陷美的东西该是比完美的东西多得多。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圆不小心丢掉了一小半,变得不圆了,于是它决定去寻找自己的那一小半。由于它不够完整,因此滚动得很慢。沿途,它观赏了许多美丽的风光,看见了红花绿草,看见了蓝天白云,看见了河中来往的小鱼,看见了在空中飞翔的小鸟。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那一小半。虽然自己变得完整无缺了,滚动的速度也加快了。但这时,他再也不能慢慢欣赏沿途美景了,自己也因此变得不高兴。最后,它还是把自己的那一小半丢掉了。由此可见,陷也是一种美。维纳斯不正是因为断了一只手臂,世人才更喜欢他的吗?人们欣赏的正是维纳斯的断臂。假若有一天,维纳斯重新拥有一只完美的手,世人还会如此喜欢她吗?我想,喜欢她的人该是少了。那些以树木来表现祖国山河壮丽的山水国画。从画面中,我们又能看到多少笔直,而且枝叶都很有规律的树木呢?那该是少了。只有那些枝干看起来苍劲有力,弯弯曲曲,树皮看起来凹凸不平的树木常出现在画面中。这些树木看起来饱经风霜、盘虬卧龙。人们大多欣赏的就是这种树木,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美”。正是这种缺陷,才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力量。
树木有缺陷,每个人也会有缺陷,缺陷是否是一种美,则要取决于你怎样看待。乐观地接受它,是一种美,但常因它垂头丧气,则是一种真正的缺陷。唱片被损坏了,可以重新换一张,但是人可以更换吗?这时,我决定不把唱片扔掉。因为这么多的美曲不值得为一首被损坏的曲子而丢掉,修补过的唱片也是一张新唱片啊!
唱片往往会损坏,人人常常会犯错。损坏的唱片是常态的唱片,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人生的每一次完美与不完美的邂逅,就像一支彩绘笔,在生活里不断描摹,纵然某天悄然褪去,也给生命留下深深的画痕。现代诗人徐志摩一生即是如此。
徐志摩与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在成为诗人之前,徐志摩热心政治,在1921年来到康桥,寻找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卢梭,准备在政治上展露锋芒。19世纪康桥自由的生活氛围、独特的人文气息与盛行的浪漫主义之风很快将徐志摩彻底感染了。虽然在康桥只度过短暂一个春秋,来去都不曾惊动任何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真的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吗?“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桥的一花一草,早已在他心里落地生根。
徐志摩与张幼仪,“小脚与西服不搭调”。
徐志摩与张幼仪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结婚的几年,徐志摩对张幼仪态度冷淡,就连履行婚姻义务也只是应付了事。张幼仪曾追随徐志摩前往英国,已经有身孕的张幼仪却在英国住所惨遭徐志摩的无情抛弃。不久两人离婚,因为“小脚与西服不搭调”。离婚后,徐志摩欢喜追求林微因未果,却再次遇上名媛陆小曼,最终二人共结连理。再婚后的徐志摩并未担起家庭重任,而张幼仪却主动担起抚养徐志摩家中二老的重任。张、徐的结合也许不是完美的,但张幼仪在徐志摩的生命里是否也不曾激起涟漪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然徐志摩也不会在给陆小曼的情书上书写:“C(张幼仪)可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已经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将来准备丢几个炸弹,惊惊中国鼠胆的社会,你们看着吧!”表示对张幼仪的敬重之情。
徐志摩与林微因,“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20年,留学才子徐志摩相遇妙龄少女林微因便无法掩饰对林微因的爱慕之情。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徐志摩给林微因的生活里带来热烈,可林微因未能真正透彻懂得徐志摩的爱情。一年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欲与林结为伴侣,徐志摩给梁启超的回信中提到:“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宣誓将不屈服,坚决扞卫自己的爱情。遗憾,与林微因携手的终不是徐志摩。林微因结婚后,徐志摩凭借与梁思成的关系,多次上门拜访,确因次数频繁惹得梁思成于门上大书“情人不愿受干扰”,落得尴尬境地。徐志摩恋了林微因大半辈子,最终也因林微因而死。为了赶赴林微因在北京的演讲,徐志摩搭乘邮政机飞往,途中飞机坠毁。此后,林微因卧室一直挂着失事飞机的残片,怀念徐志摩,直至去世。
徐志摩与陆小曼,“我心头平添了一块肉,这辈子算有了归宿。
社交名媛陆小曼与徐志摩偶遇于泰戈尔在北京的祝寿会上,当时两人俱不知道爱神已经悄悄降临。陆小曼是徐志摩同学王庚的妻子,王庚专注工作,把陆小曼交给徐志摩照顾。徐志摩带陆小曼喝茶、看红叶、游长城,二人世界两人很快擦出爱的火花。虽有相逢恨晚的遗憾,最终也突破重重阻碍,结为连理。
好景不常有,婚后两人并未如预想般幸福。在获得胡适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学院任教的邀请后,徐志摩极力要求陆一同前往,预想两人可在北京开辟新生活。无奈最后徐志摩独自乘上邮政飞机飞往,中途撞山爆炸,给陆小曼留下无限悔恨。
康桥、张幼仪、林微因、陆小曼,是徐志摩一生的邂逅,完美也好,不完美也罢,终是充实了他的人生,如若不曾有这些出现在徐志摩的生命中,那他又该是多么单调的生活着。所以,感谢生命中每一次完美与不完美的邂逅,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们都活在别人完美幻想的世界里,有着无限困惑,活得跌跌撞撞。
我们也活在自己很不完美的世界里,感觉轻轻松松,活得潇潇洒洒。
你说,你不是完美小孩。你的语气,浅浅寂寞,淡淡忧伤。
我说,我爱你的不完美。我的灵魂,眼神犹豫,体会落寞。
你泪水中的微笑,更甜美
那年春末,是我们即将迎接小学毕业这个转折点的时候,成绩总是让人苦恼又不能不继续追求完美。家长们完美的期待,老师们完美的要求,给我们难以抗拒的压力。那次考试,一个70上下的分数,有没有把你击败?你哭了,泪水浸湿了那张布满红叉的考卷,让那些错题犹如流血的伤口般刺眼。收到成绩的下一秒,又迎来一场角逐。
这场角逐的结果出来时,你笑了。你眼角的泪痕还没有消失,你晶莹的泪珠把你微微扬起的嘴角映衬得更甜美,不是夏花的绚烂,却如一池空明的春水中淡泊的落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你的不完美,哪来更甜美的微笑?我爱你的不完美。
你低谷中的进步,更耀眼
那年,一大堆或悲伤或烦恼的事涌入你脑中,你思绪凌乱又不知所措,于是坠入低谷。你躲在墙角默默流泪,为了让我们看到的是完美的你,可是你错了。你变得越来越孤单落寞,越来越悲观消极。你连续几周没心思学习,把那天书般的数学课本摊在桌上,你后仰叹气,却让我们注意到一颗晶莹的泪珠挂在你的眉睫——你无法掩盖不完美。
我们制订了周密的计划逗你笑、陪你学。于是你作业本上的红勾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耀眼,就如舒服的躺椅,你再也不用叹气。你,也变得成熟、乐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的脚印中,整整齐齐是否太过单调?有些歪歪扭扭才是一个完美的旅程。我爱你的不完美。
你遗憾中的身影,更美丽
七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那年冬天,一个欢乐中参杂着些遗憾的名词——“聚会”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你在聚会中对我们曾经的班级赞叹不已,回忆着那些难忘的片段,我们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扬。外面漆黑又寒冷,那间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却如此温暖。看着你,第一次发现你的身影原来这么美。你想回到那个近乎完美的班级,我们也想。可是那个班级真的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吗?还是只有遗憾时才能发现?是不是也顺便发现了现在的美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身彻骨的寒意,寒风瑟瑟的情景,是一种凄美。也许只有在这一种凄美中,我们才能找到美。我爱你的不完美。
完美,我们只会寂寞忧伤。不完美,世界才能五彩斑斓。
当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的时候,请聆听你耳边一个细小的声音:“我爱你的一切,包括你的不完美。”请停止顾虑那些原因不详的期待,请回到自己不完美的世界。
那些期盼我们完美的人,请把我们从那个完美世界里遗忘掉。没有不完美,就不会有更完美。我们从未完美,是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才有了更完美的世界。
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初二:曹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