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心目中的福州名片,我想福州的“三坊七七巷”可谓首屈一指,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各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东街口或津泰站下,往西侧巷子里钻便是了。”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侧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巷、文儒巷、光禄巷;七巷是杨桥巷、...
作文《福州》
福州
提起心目中的福州名片,我想福州的“三坊七七巷”可谓首屈一指,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各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东街口或津泰站下,往西侧巷子里钻便是了。”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侧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巷、文儒巷、光禄巷;七巷是杨桥巷、...
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福州市最为出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所谓的“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三坊七巷住过许多名人。就拿“光禄坊”来说吧。这里曾经住过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诗人玄孙许良臣、许荩臣等。
光禄坊的风景也很不错,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福建福州仓山区仓山小学三年级:吴晗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
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文儒坊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等。
光禄坊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杨桥巷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郎官巷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
黄巷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安民巷
千年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多少官人为它改名换姓,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宫巷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巷得名,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吉庇巷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明嘉定元年进士郑性之未发迹时,受屠户的凌辱。衣锦还乡后,为泄私愤而仗毙奚落过他的屠户。于是当年横行街市的恶少生怕冲撞郑性之而急避门户,因此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福州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原因何在?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已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缘由。"
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然而三坊七巷,正是福州古建筑的代表。其中,有许多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普通人家住宅,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三坊七巷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等方面也独树一帜。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脉络,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经过历史沧桑,三坊七巷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昔日的繁荣也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在三坊七巷,我们看到的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边白漆脱落的高墙,破烂不堪的的巷们上写着残缺不全的巷名,有的巷子甚至连巷门也被拆毁了房间年久失修,杂乱无章,墙上集着厚厚的尘土,天花板上残留着些古建筑的遗迹,却也残破不已,很难再寻找到古代建筑的特点。这些都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同时也再一次使我们意识到保护文化古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保存三坊七巷的原貌,就是保存历史的记忆,保存历史的延续性,而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
注:以上来自一份中学生的学习论文报告。作者是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一〈四〉班的叶杨 梁静凝 张姗娜 苏妍 黄兹恬
我爱水,爱波涛汹涌的大海,爱奔流不息的江河;但我更爱美丽的西湖公园。覆舟像一顶金光闪闪的皇冠,而西湖就像皇冠上那一颗最华丽、最闪亮、最耀眼、最璀璨无比的明珠。
春天的西湖,道路两旁的柳树抽出了嫩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阵阵春风吹来,柳树摆动它的裙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真可以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形容。路边的野花香味芬芳扑鼻,让人流连忘返,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欣然怒放,有的连花骨朵都还没长出来。春天的西湖,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夏天的西湖,柳树变得茂盛,枝叶也更绿了。夏天的荷花池有一种别样的美,为夏天的西湖增添了无限的风光,成了人们夏天纳凉赏景的好去处。走近荷花池,瞧,这里的荷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还是花骨朵,正羞答答地躲在池塘里,等着哪一天把自己最美丽的样子展现给人们看;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儿,羞答答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粉嫩的笑脸;有的花瓣全开了,真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挺立在池塘里!在看那一个个绿色的莲蓬,如同洗澡用的花洒。还有那一片片又圆有绿的荷叶,红花也要绿叶衬,正因为有了这一池绿叶的映衬,这一池的荷花才显得格外妖娆。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优美的诗句。
秋天的西湖,枫树、银杏树的叶子在半空飞舞,如同蝴蝶一般。这时,走在林间小路上的人就会看到一朵朵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向你们招手,仿佛一位位仙子来到人间。秋天的西湖正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冬天的西湖,虽然没有像北方那样晶莹、纯洁,但东北风带来的阵阵梅花香气,还是那么芬芳扑鼻。两旁的松柏像一位位坚强的战士,保护着冬天的西湖公园。这些冬天的勇士让西湖公园别有一番魅力,吸引着我们爱美景的福州人前往驻足,赏景。
西湖的四季,如同四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春、夏、秋、冬各领风骚,这样的西湖,正是福州城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爱水,爱波涛滚滚的大海,爱川流不息的闽江,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动人的西湖。
虽然说福州西湖不像杭州西湖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但是福州西湖也有自己独特的美,西湖的水恬静而娴雅,犹如一位大家闺秀。西湖的水真亮啊!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一般,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西湖变得波光粼粼柳树和小花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绿了;蓝天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白了。浪花是湖上的奇景,可他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能抛开烦恼,尽情欣赏。。阳光照在波纹细碎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像被揉皱的绿锻,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间一齐翻来覆去,还向那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停,水面上一片金光。西湖的水真静啊!宛如明镜一般,清晰的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碧绿的树。西湖的水真快活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无数的浪花,在追逐,在嬉戏。西湖的水真蓝啊!真绿啊!湖水真蓝啊,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了,蓝宝石的颜色他深了,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写。湖水像新炮的绿茶一样清嫩可爱,绿的发出令人欢快的光,微风一吹,荡起轻轻涟漪。湖面上的浮萍像绿宝石雕成的珍品,玲珑剔透,翠绿欲滴。恰似一幅碧绿的天鹅绒。西湖的水真清啊!西湖的水是那么清亮,简直像是一颗大的光华灿烂的绿宝石。微风吹拂过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在夕阳的照耀下,湖面闪闪发光
,像鱼鳞,像碎金,使人心旷神怡。微小的波浪,好象追逐嬉闹的孩子,一排一排的向岸边冲,接着又嘻又笑的退回。这样周而复始,永远不感到厌倦。晶莹的水珠贱到手上,给人一丝凉意,使人精神振奋。站在岸边,能一眼看到水底,有时还会看到小鱼游来游去,让人感到着碧绿的水珠,还存着生命,它们给湖水带来了生气,也增添了神秘感。
万枝垂落的柳树,像披着绿色盛装的饿少女,有时在微风中婆娑起舞。有时册静静的对着西湖——这面大镜子,欣赏着自己那苗条身资。一株株柳条在微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轻轻的擦过湖面,像美丽的姑娘在对着大明镜——西湖,梳理着头发。
金秋十月,是让西湖花圃中花卉正竟向开放争奇斗艳的黄金时段。夕阳照耀在他们的身上,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礼服,使他们更加鲜艳,美丽。真不愧是“人间十月菊始胜,西湖百菊齐开放。天高瓦蓝映碧水,一涨秋户与春真。”
仙游实验小学六年1班 林鸿胜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一家人决定去福州游览美丽的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名闻遐迩,我早就心驰神往。今天终于能够满足我的心愿了。虽然今天天气很热,但我游西湖的热情比太阳更热。出租车一到西湖公园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下车走了进去。一进西湖,我一下子目瞪口呆。啊,西湖真是太美了!人间竟有如此的仙境,两边绿柳依依,像是两排穿着绿色衣裙的漂亮的女子,舞蹈着欢迎我们的到来。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湖水碧绿得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沿着湖边的小桥走着,路上游人很多,大家兴致勃勃,有的在石凳上休息聊天,有的在湖边拍照留念,还有的在景物前细细欣赏,还有的在湖里荡舟。
我也想荡舟,爸爸同意了,我们交了钱,上了脚踏船。我们一边控制方向,一边向前驶去。我们在湖里荡舟,湖岸上到处是高楼大厦,倒影在湖中,我们就像在画中游。我们觉得很舒畅。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时间到了,该上岸了,我们恋恋不舍地把船开回去。我们沿着岸边小路往前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荷花池。旁边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鉴湖慕鱼”的字,我们赶紧去看荷花。我们踩着一个个像荷叶似的圆形的石路。走进荷花池,荷花池里,有几十条小鱼在湖里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人来了也不怕,它们有的在比赛跳高,有的在抢别人扔给它们的吃的东西,还有的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荷花有的还含苞欲放,还有的开白色的花,有的开粉红色的花,有的已结了莲蓬,红、白、绿相互映衬,漂亮极了。巨大的荷叶铺在水面上。有的高高地挺立着,微风过处,它们翩翩起舞,宛如好几个小姑娘在跳舞。那景象真是美极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寺庙里,这里面很清静。这里有假山,有高大的树木,还有放生池,供奉的有六尊菩萨,四大金刚,托塔李天王,如来佛主等,我们参观了寺庙,继续往前走10米左右,草地上有一尊白色的雕像,爸爸说那是诗人李白的雕像。
西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观的地方,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浏览,但愿将来能有机会,能让我再次游览西湖,再次让我饱餐西湖的美景。
我的家乡是福州,它位于东海之滨,又叫“有福之地”。我们福州四季如春,瓜果飘香,物产丰富。我们福州的特产是鱼丸,他味道可口,非常好吃。我非常喜爱我的家乡。
要说起福州的变化,那才叫大呢!就从台江的中亭街说起吧!中亭街以前没大修时,路面很窄,只能过两辆车,而且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的时候,路面就到处都是积水,交通极不方便。现在道路修好了,路两旁盖起了新楼,成了崭新的一条商业街。
这两年,福州的城市建设发展迅猛。新增设了许多立交桥,增加了交通得便利。还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就说工业路的白马大厦吧,数起来起码有二十层。
四、福州以前许多路都没有种树,现在的福州几乎每条路都种了树,等树长高、长大了,在夏天的时候,就可以为人们遮阳,使我们感到凉爽,这多好呀!
现在,福州还增设了几个太阳能红绿灯,仅我看到的就有三个,我想,可能还不止这么多。
站在高处看福州,我看到了许多新建的大厦、立交桥,到处都是绿树,到处都是现代化建筑。
每当夜幕降临时,万盏灯火大放光明,街道上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像一条发光的长龙,一座座高楼大厦嵌着像宝石一样的五颜六色的灯,这五彩缤纷的灯光倒映在闽江水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案。
福州的变化太大了,说也说不完。我爱福州!我爱这座省会城市!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转眼间又回到了那个令我心怡神往——福州。它,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但处处都展现着它的魅力!
来到福州,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福州动物园,因为上次来的太晚了,许多美丽的动物都没有见着,很遗憾,所以这一次一定不能错过!
一进门,一个个巨大的金鱼缸呈现在我们眼前。娃娃鱼、金鱼、孔雀鱼、斑马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似在用尾巴跟我们打招呼呢!
而另一边,黑天鹅一头扎进水里,把屁股撅得老高了,这可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黑天鹅听到我们的笑声,连忙把头伸出来,甩干身上的水珠,快速地游走了。我想:一定是它害羞了吧!
“敬爱的旅客们……”广播突然响了起来,哦,原来是从南美洲来的海狮“田田”要开始表演了!我们闻声而去,终于找到了表演的地方,我连忙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等待精彩的表演上映。
田田出来了!它先是来了一个旋转舞步,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可它却没有停下来。驯兽师给了它一颗饲料,它更来劲了!连忙跳进水里,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它快速地游向水池的另一端,沉住气后,尾巴像安了马达一样飞速旋转,身体上下摆动着,不到一分钟,就游到了水池的另一端,果真是一个“游泳健将”啊!
令我惊讶的不止这些,田田还是个顶球高手呢!驯兽师发出顶球的手势后,田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游到了球的侧方,用它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准了球,全身充满了力气,猛然一跃,好球!不偏不倚,正好顶在球上,“腾”的一声,球飞出老远,大家的掌声如同雷鸣!
接着,我们又去了长颈鹿元哪里的长颈鹿个个都是“高个子”,能够到房顶上的树叶呢!还有熊猫,我们去时它正在享用“大餐”——竹子呢!真是憨厚可爱!还有猴山里的金丝猴,金色的毛发无比显眼。以及大象,它正在人工瀑布里泡凉水澡呢……
通过这次的动物园游记,我明白了人与动物是要和谐相处的,开创更美好的世界!
我的家乡福州位于东海之滨,又叫“有福之地”。我们福州四季如春,瓜果飘香,物产丰富。我们福州特产是鱼丸,它的味道可口,非常好吃。我非常喜爱我的家乡。我住在仓山区,又称“台南明珠”。我们福州最美丽的风景区就数鼓山了。它不像武夷山那样壮丽,也不像黄山那样陡峭,但是非常美丽、秀美。福州最美丽的街道就是步行街了。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福州有个小小的岛,它就是“中洲岛”。“中洲岛”是不夜城,到了夜晚,岛上人来人往、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福州最着名的两座大桥就是解放大桥和三县洲大桥,它们对促进仓山区和台江区的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福州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立交桥,站在高处一看,到处是绿树,到处是现代化建筑。
每当夜幕降临时,万盏灯火大放光明,街道上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像一条发光的长龙,一座座高楼大厦嵌着像宝石一样的五颜六色的灯,这五彩缤纷的灯光倒映在闽江水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案。
福州真美,我们爱福州!我们爱这座省会城市!
关于我的家乡作文汇总20篇
福州是众所周知的榕城,榕树在这里到处可见。在马路旁,在广场上,在院落里,一棵榕树就是一片绿荫,一个绿色世界。我是今年五月才从武汉迁到福州来的,过去我从未见过榕树。第一次在福州见到榕树,就被这巨大的热带植物所吸引。在我居住的院子里,就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我可以经常仔细地欣赏她:粗壮的主干,好似一根擎天巨柱,把天都撑了起来,主干上长满了树枝,椭圆型的绿叶在风中摇曳着,将榕树那筋脉突兀的树干完全笼罩住了,从远处望去,他仿佛是一把遮天蔽日的巨伞。她的树枝上长出一条条门帘似的寄生根,这些寄生根会慢慢生长,最后钻进泥土里,渐渐长粗,把以前的主干包裹住,成为新的枝干,看上去,好像是这棵树上缠满了青藤。榕树不仅能为人们遮风挡雨,带来一片清凉,她还能美化环境,为城市增添一道道绿色景观。福州的旅游观光线路中,还有去观赏榕树的项目咧!大家非常呵护榕树,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她。许多马路中间矗立着榕树,汽车看见她也绕道而行,不会轻易挪动她。即使偶尔特殊,政府部门也会十分重视,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榕树移植到别处,决不会把她砍掉。正是因为人们都来保护这些榕树,所以福州才有那么多百岁以上的古老榕树伴随着我们。我爱榕树,不仅爱她的美丽,她的壮观,更爱她那种不怕狂风暴雨的气魄:刮起台风来,有些大树被连根拔起,甚至有的房子被风掀倒,唯独榕树稳如泰山,这种巨大的力量来自她发达的根系。我爱福州的榕树,更爱榕树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我的家乡—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这里四季如春,鲜花盛开,人杰地灵,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这是一座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又因九百年前遍植榕树,市区榕树绿荫满城,故又有“榕城”的美称。市区三面环山,一面傍海,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福州山丘多,树木覆盖率高,几乎周边的每一座山岭都是不错的游玩景点。福州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不但可以游西湖、左海,不但可以欣赏闽江两岸如画的风景,还可以到黄岐、琅岐、平潭、长乐赶海观潮。
福州还有很多的古建筑、古寺庙、名人故居等古建筑。福州名胜古迹有三坊七巷,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有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现在这里尚存明清古建筑268座。其中,面积在1000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三坊七巷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城内内河纵横交错,丰盈的河水滋润着这个城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因此称之为“桥最多的美丽水城”。福州不仅内河众多,而且闽江、乌龙江交汇而过,水质清澈、水量大,如今的闽江两岸更是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福州还是国内三大温泉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福州温泉甲天下”之美誉。福州的温泉,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享受温泉在福州绝非难事。城不在大,有水则灵,丰富的天然水源,给福州增添了天生丽质的娇媚。
“海滨邹鲁”让福州享有美誉。福州的自然山水赋予的灵气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沈葆桢,“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文学大师谢冰心,科学家侯德榜、高士其、陈景润等等。仅 20世纪下半叶,从福州盆地及周边 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走出了 40多位两院院士,福州籍院士人数位居全国榜首,这也验证了一句话:“福州自古出状元!”引得外人羡慕不已,巴不得沾沾这份才气。
“福州三宝”、“榕城三绝”让福州名扬海内。民间制作的脱胎漆器、纸伞、角梳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 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 金银首饰、文房四宝、竹木家具、木刻、瓷器等等,数百年来福州工艺品的精美绝伦倾倒了无数中外游人。
“清晓的江头,白雾茫茫;是江南的天气,雨儿来了——我只知道蔚蓝的海,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的父母之乡!”冰心先生笔下的父母之乡,便是我的美丽故乡——福州,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让我们祝福她永远美丽,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