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厨艺不错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噼里啪啦的煮着午饭,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惹得我时不时的想往厨房里跑。突然,我灵敏的鼻子向我发出“报告”:“主人,有外来气味闯入!”走进厨房一看,我马上双眉紧锁,原来妈妈在炸我平常最讨厌吃的豆腐。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小东西,这炸豆腐可好吃了,等会儿保准你爱吃!”望了望一旁的红烧鸡腿:“切,我才不吃这豆腐呢!”过了一会儿,本来空空如也的饭桌上变得丰富多彩。瞧,红烧的鸡腿、...
作文《豆腐》
豆腐
厨艺不错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噼里啪啦的煮着午饭,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惹得我时不时的想往厨房里跑。突然,我灵敏的鼻子向我发出“报告”:“主人,有外来气味闯入!”走进厨房一看,我马上双眉紧锁,原来妈妈在炸我平常最讨厌吃的豆腐。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小东西,这炸豆腐可好吃了,等会儿保准你爱吃!”望了望一旁的红烧鸡腿:“切,我才不吃这豆腐呢!”过了一会儿,本来空空如也的饭桌上变得丰富多彩。瞧,红烧的鸡腿、...
和鲍鱼排翅同席,不以为贵;与青菜萝卜共煮,不以为贱;在富豪酒宴中与龙虾同烹,不以为喜;在穷人的大锅里与剩菜杂烩,不以为悲。与竹笋青菜做朋友,它不显露;与红鲟九孔结伴走,它不隐藏。豆腐就像先知,在自己的家乡不受重视,却无损于它的价值——《先知豆腐》。
一直以来,我对于豆腐的认知不过就是简单的一盘菜,可是在读过林清玄的《先知豆腐》后,我觉得豆腐不仅是食物也是我们的老师。
豆腐是方方正正的,外表庄严,内心却很柔软,他总是能包容和欣赏一切食物,他与任何食物都不相排斥,它不忌冷热,它是温和的,就像水一般的平和,每到雨夜,你似乎可以听到它喃喃地念着佛经。
豆腐也是坚硬的,一块好豆腐,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它要被沉重的石磨挤压碾磨,在细小的网眼中过滤,在水与火中冶炼,经历各种磨难,可谓是“烈火焚烧若等闲,只留清白在人间”。
它把坚强对自己,柔软对别人,他把痛苦痛苦自己,却以最洁白的自己示人。做人也得如此啊!人的一生可比豆腐凶险得多,在各种风浪拍打我们之时,我们必须得以强健的体魄忍着,如果懈怠,那意味着被风浪击垮,因为没有人能不经风雨获得成功,没有人能不付出就有回报。
在我眼中,豆腐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经历磨难更有一颗平淡的心,他像一位长者,总能用睿智的目光抚平你浮躁的心。这个世上最伟大的就是豆腐了,因为不论怎样轰轰烈烈,终究都要归于平静的,只有平凡才是最真实的伟大。
做一个像豆腐一样的人,清清白白的坚守自我,坚强的面对挫折,这样的人不一定会有如潮水般的掌声,但一定有他人对他报以真心的微笑。
高二:献芹
弟弟妹妹的手
像刚做好的豆腐
白白的
多嫩啊
爸爸妈妈的手
像在露天下摆了一天的手
失去了大部分的光泽
有点硬硬的
爷爷奶奶的手
像炸焦的豆腐
被炸的太久了
干巴巴的
太奶奶的手
像被丢弃的烧烤豆腐
一道道似烧烤的烙印
这就是人生短暂的经历
弟弟妹妹的手
像刚做好的豆腐
白白的
多嫩啊
爸爸妈妈的手
像在露天下摆了一天的手
失去了大部分的光泽
有点硬硬的
爷爷奶奶的手
像炸焦的豆腐
被炸的太久了
干巴巴的
太奶奶的手
像被丢弃的烧烤豆腐
一道道似烧烤的烙印
这就是人生短暂的经历
六年级:陈雨芹
来到环西文化广场,这里到处香味弥漫,可是我却被一股不合群的“臭味”吸引住了。我循味望去,原来是“台湾深坑臭豆腐”。
我来到柜台前,要了一份臭豆腐。阿姨把一大漏勺白白扁扁的豆腐,放进一口深约半米,直径约60厘米的大锅里。呵,怪不得叫“深坑”臭豆腐呢。豆腐从锅沿“哧溜”一下像滑滑梯似的滑下来。豆腐刚刚下锅,一层金黄色的泡沫就迅速在锅里弥漫开来,发出“滋滋”的声响。不一会儿,锅里就开始“咕嘟咕嘟”冒泡,豆腐不时被翻滚的油托举到上面,又一下子不见了。过了约3分钟,豆腐的表皮被炸成金黄色,似乎一下子胖了许多。阿姨见豆腐快好了,就用漏勺在锅里滑来滑去,在泡沫上形成几道深深浅浅的纹路。把豆腐聚在一起后,阿姨把豆腐一个不落地捞起来。只见表皮金黄的豆腐,还“滋滋”地冒着泡,散发出一股既诱人又你“难闻”的臭味。阿姨一边轻轻抖动着漏勺一边把豆腐倒入碗中。再加上甜面酱、辣酱和泡菜香菜,一道色色味俱全的“台湾深坑泡菜臭豆腐”就做好了。
我接过臭豆腐,细细观察起来:臭豆腐金黄酥脆的外皮上淋着一圈像奶昔一样深浓的褐色的甜面酱,黄、绿色的泡菜、香菜点缀其中,并发出臭豆腐独特的臭味,我插上一个臭豆腐,轻轻咬了一小口,只听“咯吱咯吱”臭豆腐的表皮酥脆可口,而皮里的豆腐还保持着原来的爽滑鲜嫩和豆味十足。而甜面酱的量恰到好处,在口腔里柔软地弥漫开来。而菜的香脆更补充了豆制品口感上的不足。这让臭豆腐吃起来又臭又香,既嫩又脆,以甜又辣,让我想起了儿时弄堂里那香甜的爆米花,冬日里辣得让人冒汗的酸辣粉,还有逢年过节妈妈做的柔软可口的饺子……
这一碗普通的臭豆腐,不仅让我尝到了美味的豆腐,更让我回味起儿时那珍贵的食记。
本人巨蟹座女生一枚,豆蔻年华,却有着爱吃臭豆腐的青葱岁月,什么“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评论早已过时了,那只是不爱吃臭豆腐的人一向的做派罢了,对于我这个臭豆腐粉来说,臭豆腐在满汉全席上已占尽上风,它的臭,它的香,早已威名远扬,响彻中国大陆,只要说“臭豆腐”三个字,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说你连臭豆腐都不知道,那么只能用三个字母来表示:你out啦!
小巷里,经常遍布臭豆腐的臭味,经常有几个小女生,面对着老板,奶声奶气的用着尖细的嗓门“呐喊”着:“老板,我要二十块臭豆腐!”即使这么多数量了,老板也不大跌眼镜,还是眯着那小小的老鼠眼,看着锅里的臭豆腐,用锅铲小心翼翼的铲出来,放在塑料碗中,撒上咸咸的酱,将喷“臭”的臭豆腐,放入塑料碗中,小女生便欢天喜地的接过,小女生用那感激的目光,直愣愣的盯着老板,老板一看就知道免啦。”小女生们便拿着臭豆腐,屁颠屁颠的跑去了一边,用牙签扎起臭豆腐就吃,也不管臭豆腐的烧,一边吹一边吃,哈喇子流了下来,抬头一看,花猫脸赫然出现,刚才的萌妹纸挥之而散,花猫把她们都取而代之了。
这时候就该本作者我出场了,本作者便大摇大摆的出现在鼠眼老板的视线里(这可不容易啊),本作者其实早已闻到了臭豆腐的“香”,一路飘过来的。
“老板,我要三十块臭豆腐!”此言一出,便语出惊人,花猫们好像和本作者较上了劲:“老板,再拿二十块臭豆腐!”“老板!再拿三十块臭豆腐!”一句顶着一句,鼠老板今天的生意不错啊,提早卖完,收拾回家!可他知道,这不就是孩子们玩玩罢了,谁能吃得下那么多臭豆腐?臭豆腐还没吃完,人就已经臭了,还怎么干?
就在第250次的时候,双方几乎在同一秒内,停止了叫喊,双方都抿嘴一笑,拿着“战果”各自提回了家,当然,回家不免挨上家长的一顿骂:“买那么多臭豆腐干什么?你以为你家是臭水道?”还是我的老妈最好,回家只是默默的提过臭豆腐,放到了厨房,我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很像的嗝,瞬间我捂住了嘴,回来的时候都把臭豆腐的三分之一吃了,老妈骂就怪了。我真不愧是“吃神”,短短的路程中就风卷残云般的扫掉了三分之一的臭豆腐。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没有人会阻止他们去,这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依旧是处在那个爱吃臭豆腐的青葱岁月中,不能自拔。你,爱吃什么呢?
这样的单调、腻烦、劳累艰苦的活计,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父亲就这样从刚结婚时二十几岁的英俊的青年坚持到现在年近半百,他几十年的美好岁月都交给了豆腐,至今乐此不疲。
我的父亲就是做豆腐的,人称“豆腐匠”。
在我们家乡,起得最早的是鸡,鸡叫几遍后,太阳才慢慢地升起来,日出而作的人们才陆陆续续地离开温暖的被窝开始一天的劳作,而在我们家,起得最早的永远是我的父亲。为了赶上人们早上做菜,为了有时间白天出去叫卖,做豆腐的永远要半夜就起来,等到鸡醒了开始叫时,他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等到我们起来时,院子里已经飘满了豆腐的馨香,一些买豆腐的人已经来光顾了。
人们看到的是又干又薄的,金黄喷香的干豆腐,而从黄豆变成豆腐的复杂而辛劳的过程,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人们的梦乡中进行的。父亲的工作永远是寂寞的,陪伴他的永远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和那头围着磨道转的忠实的毛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的正常的生物钟,梦乡中的被窝对人的诱惑不次于美酒佳肴。我偶尔几次有事起早,母亲叫了好几遍,都不愿意起来,那热乎乎的火炕,温暖的被窝,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而我的父亲从二十几岁起,直到现在年近半百,每天都是半夜就起床,此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
能起早,对做豆腐的人是第一个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这个考验,就没有资格做豆腐匠了。其实这样还远远不够,除了起早之外,做豆腐这个活的单调、劳累也是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磨豆浆,煮豆浆,过包。所以要把这三个活算一道工序,是因为这三项是同时进行的。一边是一盘石磨,一头毛驴在不停地围着磨道跑,随着磨盘飞转,乳白色的豆浆汩汩流出。另一边一口特号的用来熬豆浆的大锅,锅旁边一口大缸,上边挂着由一个粗大的十字架吊起的用细纱布做的用来过滤出豆渣的豆腐包。这时父亲要同时照顾到三个方面,那边磨盘上的豆子少了要及时添上,磨盘下面的盛豆浆的桶满了要及时提起来倒入锅中。这边要看着那口大锅,没开时要加火,开了要即时撤火,掌握火候是很关键的,火小了,锅开的慢,浪费时间,火大了,就要糊锅,这样会影响干豆腐的味道。熬好了豆浆要一瓢瓢地舀到豆腐包上过包,豆浆滤到大缸里,渣滓多了,就要用沉重的豆腐夹子用力夹,以便把浆汁滤尽,再把渣滓舀出来留作喂猪的饲料。这时的父亲像娴熟的架子鼓的鼓手,锣、鼓、镲一起来一样,添黄豆,提浆子,熬浆子,舀浆子,过浆子,倒渣滓,演出了一出热闹的豆腐交响曲。这段交响曲要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曲终了,父亲早已经是筋疲力尽,腰酸背痛了。然后是往浆子里点卤水,把豆浆变成豆腐脑,这是个技术活,不用什么体力,父亲可以借此喘息一下。然后还有很多烦琐的活,才能做出豆腐来。
做豆腐的艰难还不止于此,豆腐坊的劳动环境的恶劣,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无论冬夏,豆腐坊总是蒸汽的世界,那口熬浆子的大锅放出滚滚的蒸汽,把不大的豆腐坊变成了桑拿浴室,爸爸就天天在那里洗桑拿了,汗水和蒸汽水混到一起,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夏天还是好的,尽管夏天的闷热潮湿让一般人受不了,但也就是热,就是大汗淋漓罢了,湿透了的单衣换起来也很容易,到了冬天,就更遭罪了。黑龙江的冬天,滴水成冰,人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但干起活来身上会出不少的汗,再加上豆腐坊里的滚滚热气熏着,爸爸的棉衣很快就湿透了,然而等煮完浆子过完包,屋里就会突然冷下来,再时而出去干点啥,衣服的外面很快就冻成一个壳,这时父亲就像穿了一身盔甲,只有身体的热量去把冰融化,可想而知,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尽管父亲的工作都是在半夜三更完成的,多在我的梦乡里,但由于天长日久,我总有机会看到父亲的劳作,父亲在豆腐坊忙碌的身影至今还时时在脑海浮现,其中最难忘记的就是父亲穿着冰冻的盔甲走路的情景。那是严冬的一天,我感冒了,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了一会早早就醒了,于是我好奇地想出去看看父亲做豆腐,刚一出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袭来,是寒冷的西北风,我打了一个冷战,一轮圆月洒下清冷的光,稀疏的星星,在寒风中眨着眼睛。我刚刚走到豆腐坊门口,就看见父亲出来干什么,我就看父亲走路的样子很特别,胳膊腿都很僵硬,走路时还刷刷的响,我就赶紧上前去摸爸爸的衣服,才知道外面结了一层冰,里面都是湿的,我说这衣服这么湿外面都冻冰了,多凉啊,还不赶紧换一件啊!父亲笑了,天天这样,哪能换得过来啊,再说也没有时间换,这里离不开人,这样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凉了。他赶紧催促我,你来干啥啊,天这么冷,快回屋里去吧。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冷的打寒战,父亲穿着湿透了,外面还冻着冰的衣服该怎么样呢,我不知不觉的流出了眼泪。
这样的单调、腻烦、劳累艰苦的活计,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父亲就这样从刚结婚时二十几岁的英俊的青年坚持到现在年近半百,他几十年的美好岁月都交给了豆腐,至今乐此不疲。当然,豆腐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已经成长起来的女儿。父亲钟爱着他的豆腐,更爱他的女儿,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特别是考上大学时,父亲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我喜爱豆腐,更敬爱我的父亲,我不能像他那样做出美味的豆腐,但我要像他那样的执着、坚韧。
凉拌豆腐是我大伯伯的拿手好菜。一到夏天,他便会为全家拌上几碗,我自然也能大饱口福了!而且还学了一招半式。
其实,凉拌豆腐的制作很简单。需要的材料有:一盒嫩豆腐、一枚咸鸭蛋、少许葱花、肉松、麻油。把豆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布丁状(冰镇后的豆腐口味更佳),用冷开水浸泡,随后把咸鸭蛋切成很小很小的丁儿(主要是蛋黄)拌入。接着加入肉松,撒上葱花、淋麻油。好了,一盘凉拌豆腐就可以上桌了,吃起来那味儿,爽!你看,这晶莹如玉的豆腐在配料和灯光的印衬下是不是格外诱人?工作了一天,吃上一口,冰凉直入心田,满口留香,一天的劳累顿时全消,一个个挂下的脑袋,一下子竖了起来。
凉拌豆腐不仅美观,而且味道极佳。嫩嫩的豆腐被筷子一夹,就碎了,碎得一点都拾不起来,所以吃凉拌豆腐最好是用勺子。轻轻一兜,勺子里就塞满了豆腐和汤汁。一入口,豆腐就化了,里面还夹杂着一点肉松和咸鸭蛋的味道,好吃!大家不约而同地拿了勺子去兜,杀那间,盘子便空了。家人们有的啧啧称赞大伯伯的手艺,有的还盯着空空的盘子希望还有豆腐吃,有的嘴里仍含着豆腐,在细细品味。
凉拌豆腐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豆腐由大豆制做而成,因此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宜食用。
凉拌豆腐实在是一道很不错的凉菜,制作起来不过5分钟,方便极了,夏天食用十分解暑。每次抢豆腐,最起劲的就数小辈了,长辈们怕我们吃闷,常以“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为借口不让我们多吃,所以我们从未吃厌过。
每每到盛夏,我们就会等着大伯伯的凉拌豆腐。
我的故乡被稽山鉴水环绕,那里物产丰富,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我的故乡还有许多的小吃,总能让人流口水!大家应该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了吧,那就是绍兴!绍兴有名的小吃有很多,如:茴香豆、霉干菜、会稽山老酒……臭豆腐可更是“臭”名远扬。
只要听到“臭豆腐”这个名字,心里总会涌起愉悦之情,细细回味这臭豆腐的味道。我只要看到有卖臭豆腐,不顾三七二十一就跑过去去买,哪怕排多长的队。哈哈,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很傻呀,为了吃那臭烘烘的臭豆腐那么疯狂,其实是那臭豆腐把我吸引的,那臭豆腐真的很美味!臭豆腐的美味是要先从做法说起的:先在锅里把油炸开,再把一个个冻过的臭豆腐放进锅里。一会儿,锅里冒出了泡,发出了“刺啦,刺啦,刺刺刺!”的响声,臭豆腐们可调皮了呢,一个个往上窜呢!臭豆腐们尽情地享受着“热水澡”,洗掉了白色的外衣,穿上了黄澄澄的大衣,这时,臭豆腐就出炉了!只要再涂一点酱就可以开吃喽!
臭豆腐的臭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真是臭飘十里呀!臭豆腐闻起来是很臭,但吃起来却很香,轻轻放在嘴里一咂,哟!油汁留下来了,臭豆腐外脆里嫩,味道异常美味!我以前旅游时也吃过许多次臭豆腐,但都没有故乡的臭豆腐好吃。
想必大家也想吃了吧,呵呵,随时欢迎您来品尝!
豆腐可以和很多种菜搭配,又营养又美味。豆腐还可以当作肉吃,对身体却比肉更好,这让我非常喜欢它。锅里咕嘟咕嘟的煮着,我异常兴奋,今天是豆腐宴,是交流美味的时候啦!
早自习前和刚开始那段时间教室里是真正的乱套了,很多人都在讨论豆腐,真是热闹极了,就像一个小型的市场,我也借机问于蕊宁带了什么,她说她带了培根卷豆腐,我也告诉她我带了溜豆腐,赠纸杯的哦!
盼星星盼月亮,第一节数学课下课了,大家迫不及待拿出了自己的豆腐,拿着刚发的小勺,四处宣传分发,我也不甘落后的找出我寄存在张馨心帽子里(因为天气太冷了)的溜豆腐以及书包里的纸杯打起了广告。但也有光想要纸杯的,但我不同意。最后,有一两个人同意尝豆腐了,我马上盛了一块递过去。冯思铭要拿他的一块换我的,那我当然答应了,我还拿我的豆腐换了谭傲蕊的,她的豆腐有一种浓浓的酱香,味道真的好极了。
说豆腐开始了,我第一个上去说了我的豆腐。我因为刚刚偷懒没准备,所以我信口给溜豆腐编个名字叫“白云豆腐”。接下来我介绍了白云豆腐的配料,做法,还提到了赠品——纸杯。我对大家说纸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张馨心同学非常配合地举起我桌上剩的不多的一些纸杯晃了晃。所有的豆腐里就属刘惠文的最漂亮,她把自己的豆腐菜摆得像个大花园,看着就有食欲。王际朝很有意思,他模仿课文中“中国豆腐”给自己的干豆腐菜起名为“中国干豆腐”,还说尝者配赠海苔,学我发赠品?我倒要看看咱俩谁被点的赞多!
等啊等,终于到了“品豆腐”环节,我立刻四处问起谁要?从这儿问到那儿,从那儿又问到这儿,有很多人尝我的豆腐,并说不错。后来,正当我在给同学分豆腐时我听到王际朝的声音:“唉,怎么没人尝我的中国干豆腐呢?”我不禁扬起一个胜利的微笑“我赢了!点我赞的人比王际朝多!”我在心底对自己说。
我不知何时发现,自己发纸杯成了便民服务了!在四下宣传时我发现一个同学的纸杯里有别的颜色的汤,也就是说大家吃完我的豆腐后用杯子去装了从别处要来的豆腐,没人给大家带纸盘,所以杯子成了主要容器。老师也在中途取了一个纸杯,我借机让老师也尝了我的豆腐。
可惜的是,我由于光顾着为了让更多的人尝到我的豆腐而没考虑自己的品尝时间,于是我吃到的豆腐都不起过五个人的,就连我朋友于蕊宁的都没有吃到。
到了最后的环节,“评豆腐”。在视觉奖以及舌尖上的豆腐奖上都有人提我名,我心里非常高兴。评奖时我为谭傲蕊提了名,我在心里小声地说:“于蕊宁,对不起啦,我没尝到你的豆腐所以不能为你提名,请原谅。”但好消息是另有尝过于蕊宁豆腐的人都为她提了名,真好!真开心!
豆腐可真是人间美味,尤其在我尝了同学的豆腐后更是喜爱它了。我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