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着一玄衣,你睥睨群雄,你将自己至于汹涌的波涛中。就那么一瞬间,你将自己胸中的怒火化作万条钢刃,劈断了奔流的江水。你在浓墨不羁中生,你在水火不容中死。你死在权臣的眼里,你活在百姓的心中。就那么一刹那,你将自己奔放的文思化作千滴水墨,晕染了飘摇的河山。你在飒飒群岚中来,你在黛漫远山中归。你生在铿锵的言辞,你葬在愚昧的人心。你的躯体湮没在江水之畔,你的灵魂萦绕在河山之巅。疆土遍染鲜血,皓水无波无漪。就...
作文《屈原》
屈原
你着一玄衣,你睥睨群雄,你将自己至于汹涌的波涛中。就那么一瞬间,你将自己胸中的怒火化作万条钢刃,劈断了奔流的江水。你在浓墨不羁中生,你在水火不容中死。你死在权臣的眼里,你活在百姓的心中。就那么一刹那,你将自己奔放的文思化作千滴水墨,晕染了飘摇的河山。你在飒飒群岚中来,你在黛漫远山中归。你生在铿锵的言辞,你葬在愚昧的人心。你的躯体湮没在江水之畔,你的灵魂萦绕在河山之巅。疆土遍染鲜血,皓水无波无漪。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哦,屈原,是你吗?吟唱着这忧伤的歌,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你纵身一跃,用生命在楚国划出一道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承载着你满腔的爱国情怀;这道弧线,或许是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这道弧线,又书写出多少无奈与不甘,但终究不能淡褪你对楚怀王的忠贞不渝!
是的,上苍把这条诗的河留给了你,也把楚国的民心留给了你.你说你没有看见商於六百里富饶之地,而看见的是秦昭王邪恶奸诈的眼睛——“怀王啊,”你不禁呐喊,“你岂能如此轻信张仪?何苦对我避之惟恐不及?”你说你没有看到楚国廉洁清明的“美政”,而看到的是靳尚贪婪嫉妒的面庞:政坛黑暗,官官相护,贪婪无比,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这不是你所想要的.昏庸的楚怀王啊,何时才懂你这颗赤诚之心?但,你没有消沉,你矢志不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任何心意,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你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
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努力着,你最后的抗争!
你,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是的,那是因为你看不见未来和希望,你绝望了,期望以死来作最后的证明!但,怎奈楚国江山风雨飘摇?你,已无力挽回.
自张仪到楚拆散齐楚联盟,宠妃郑袖受贿后花言骗得楚王放走张仪,你,绝望了;自怀王一意孤行独赴楚国会盟而客死秦国,你,就彻底绝望了.
投身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这生命的弧度,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
浪漫的悲剧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也许是上天注定你会积聚整个世界的韶光,成为那个时代里最高大的人。
也许是命运使然将你投入一波三折的生涯,让你在最低糜的岁月里奏响最华美的乐章。
回首早年间,张明法度,改革政治,连齐抗秦,你也曾深得楚怀王的信任,风光一时。然而高处不胜寒。奸佞之人容不得你,欲争霸天下的秦国容不得你,甚至连被你视为灵修、美人的怀王也要驱逐你。是你认错了主公,那昏庸无能的怀王竟听信了张仪的花言巧语,郑袖、靳尚的诽谤谗言,唯独视你的逆耳忠言于不顾。黄棘之盟确立,而你流落江北,于是楚国失去了与齐国的联盟,失去了将士与城池。然而糊涂的楚怀王仍旧没有吸取教训,不管你如何阻止他奔赴秦国的鸿门宴,他还是在子兰的怂恿下自投罗网。楚王自食恶果,一去不返。你上疏倾襄王,却再次为子兰、靳尚所陷。
这一次,从郢都到夏首,从洞庭到长江,从夏浦到陵阳。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那才是你的生命真正开始的地方。
在那里,你从未停止你的追求。流离的日子里,你依旧担当着一个人臣的责任,探索着富兵强国的道路。江边传来一声豪迈的吟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遭贬谪,你的心中却时时负载着家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楚国指引前路,一直是你心中最美好的夙愿,“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人生的道路波澜不定,而你胸怀天下,从未抱怨命途多舛,“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香草美人,步履翩翩,漫步在你向往的宫殿。你追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你渴望“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美政”盈满你的胸膛。
然而这一切,又怎奈何得了君王的疏远,“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行吟泽畔,却无人能解你内心的声音,“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对你而言,“举世皆浊我独清”只能徒生愁苦,毕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天阴雨湿,浸透了你的全部理想。原本一日如三秋的流浪旅程,随着一句“郢都已破”化为泡影。
秋风袅袅,木叶萧萧。江水沧浪,宁赴湘流。你皎月一般的灵魂,安能沾染这俗世中污浊的尘埃?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子兰的衣襟已化作尘土,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两千年的车轮踏过了几世滚滚红尘,抛弃了多少达官显贵,碾碎了多少腐朽与辉煌。可她独独用积淀了几千年日月精华的笔墨,将你——正则与灵均的化身,镌刻在爱国与文学的第一章。你绝望地埋葬了你的香草美人,后世却将她永远的延续下去。这是历史的铭记,这是文学的铭记,这是民族的铭记!
那汩汩的流水,寒凉依旧。
我看见,两千年来,楚泽边畔,一直有一个身着白衣的身影,朝朝暮暮,且行且吟……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独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不离开楚国,去苟且偷生,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相比他的敢爱敢做,我觉得自己却是一个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框框条条,我患得患失,自因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却发现自己早已“当局者迷”。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我太多幼稚无知的想法?面对现实,我无从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独具匠心经营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尽管别人不理解,但他始终坚持着,他漠视孤独,漠视自己,或许他曾扬天大笑:别人笑我太痴狂,我看别人看不穿。
我常常会想起屈原的《悲回风》,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静静地抚摩着那古老的文字,心里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或许它不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最悲伤的作品。那是屈原在心里最灰暗的时候写的,每一句都是心里血泪的哭诉,纯然是一丝悲哀,一片绝望。“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路已走到尽头,他选择了在同样的五月五,跟随伍子胥的脚步,纵身跳进滚滚汨罗江。那溅起的雪白而有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的心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2000多年前的楚国
曾有一个伟大的身影
伫立在汨罗江旁
他用绝望的眼神
望着江面
想想曾经强盛的国家
看看如今即将灭亡的家园
心底岂止是绝望
最后
他用自己的跃身一跳
结束了他的一切
带走了他的悲愤
虽然他走了
可他的爱国心却永留世人心中
他的爱国情永留世人心中
永远记住他
中华民族的英雄——屈原
你轻轻地走了,脱下你一贯的奇服,驾着青虬,一步三回首,你是那么无奈;你悄然的去了,离开了抛弃你的楚国,爱戴你的百姓,你是那么从容。
你可看到汨罗江在为你哭泣,那一波清碧的浪花荡得那么远,那么长,那是楚国百姓的泪水。你可看到一束贪婪的眼光,紧紧攫住了你的故土,露出得意的笑意,那是秦王的眼睛。
不是没有人挽留你,渔父的话依然回响在你的耳畔,可你却高唱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结束了你不同流俗的一生。何苦呢?何苦为了这么一个昏庸的君主而自殒,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投江?屈子啊——
楚国还是灭了,亡了国的人们想起了你的忠言,想起了你的远见,想起了你的奇服与长诗,他们在江畔哭着,喊着,把一团团米饭扔进江里。一个不能产生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产生了英雄而不知爱护是不幸的。
千百年来,汨罗江的水不停地流淌,你静静的在水底注视着这个民族。幸好,你的后辈没有忘记你,因为你的气节,因为你的高洁,更因为你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柳宗元走来了,他在江边吟唱着“南来不做楚臣悲”,久久不肯离去;鲁迅走来了,他在心中默念着“我以我血荐轩辕”,呐喊着冲向黑暗。
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么多了解你和不了解你的人聚在水边,赛龙舟,吃粽子。不要责怪他们扰了你,我知道你睡不着,不要太苛求他们,只要还有人记着你,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日子像那流不尽的沅湘水,走过了2000多个春秋,你的名字没有随流水湮灭,永远留在民族的记忆里,水中的屈子,你可以安息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向渔父也向我们解释着他被无情流放的原因。此时他已颠沛流离多时,身心潦倒不堪,却仍然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清”、“醒”。
他难道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边缘吗?他当然知道!面对渔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实际上,这是坚守理想的他在告诫疲惫不堪的自己,在鼓励几近崩溃的自己!
这不能不让人以之动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挤,即使被贬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也许有人会像“渔父”一样,认为他这样做有些不值。可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享乐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世界将变成怎样?
这世上将没有《史记》了———如果司马迁没有因为坚守理想,受刑之辱早已将他吞噬殆尽;这世上将没有“戊戌六君子”了———如果谭嗣同他们没有因为坚守理想,他们将不至喋血市口;这世上将没有《日心说》了———如果哥白尼慑于教会而放弃理想,他将不会落得葬身火海!
可这些假设全部不成立!因为他们无一放弃理想,无一不是为了理想愤然前行,完成了为人的涅磐,书写了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坚守理想,于他们自己本就是一种幸福快乐,于整个人类更是伟绩卓着!
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
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
在众多的历史古人、名人中,屈原,您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您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感到您的死是伟大的,犹如泰山之重,祖国的人民永远铭记你。革命前辈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爱国权,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光荣。”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一支点燃为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发挥一切聪明才智的献身精神火炬。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密不可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我读完《离骚》一文时,我知道“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过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侵,一击就破。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就意味着无条件听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面前,当我们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扞卫我们的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某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所以,我认为您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今天的中国,是腾飞的中国,当时代的浪潮推动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中国成了举世瞩目的强国,在世人面前成功的,骄傲的举办了百年奥运、残奥会,并成功的发射了继神六之后的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展现了我国的强大与魅力!祖国在迅速发展,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了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您那坚贞爱国的情怀。
我们身为90后的人,身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人,我们永远怀念着你,在今天祖国59周年国庆之际,我想对你说:“我们永远热爱祖国。永远继承您的遗志,将爱国精神永远记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XX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浊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起襟袖。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地跳了下往,激起无边的浪花。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
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
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冷的泪滴!
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净水,清得似山涧小溪,雪白如玉。但是,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一杯净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
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净水被泥淖吞噬!
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排除异己,哪管山河社稷之重。您两次被贬,就是小人们精心设计的杰作。这固然没有浇灭您心中的斗志之火,但您却无法在浑浊的官场上发挥才华。
您总希看在阴云密布的楚国,能射来一束阳光,给您发挥抱负的空间。
但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只要那一沟泥淖没有变化,您这杯净水就只能沉没在泥淖之中。
一杯净水,面对的却是一沟泥淖,您的离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精于国家治乱之道。您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欲使国家内***安,外可御敌。但是,这恰恰预示了您的失败,预示了您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由于,您的一杯之"清"面对的是整个官场广阔无边的"浊"。
尽管横遭贬谪,您还是寄希看于楚王。当希看幻灭时,您用结束生命来告诫众人,您的离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你好傻啊,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