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是你们的命运如此 还是上帝的有意安排 原本是亲兄弟的你们 却被大山无情隔开 寂寞时想聊天 无奈有口难言 思念时想见面 要比登天还难 唯有一句灵犀的话 却是 左耳进右耳出 孤单的你们呀 真是可怜...
作文《耳朵》
耳朵
不知是你们的命运如此 还是上帝的有意安排 原本是亲兄弟的你们 却被大山无情隔开 寂寞时想聊天 无奈有口难言 思念时想见面 要比登天还难 唯有一句灵犀的话 却是 左耳进右耳出 孤单的你们呀 真是可怜...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猜猜它是谁?它长着三角形的小脑袋,上面还有深绿色的花纹呢!头上一对圆溜溜、亮晶晶的“绿豆眼”,眼睛旁边有两条又长又红的条纹,就像一对细长的耳朵,所以我叫它“红耳朵”。
“红耳朵”身上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壳上有十三块六边形的花格,一定是它太淘气,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把光滑的壳摔裂了。可别小看它的壳,那是“红耳朵”温暖的家。
“红耳朵”有四条粗壮的腿,当它自由自在地游泳时,那四条腿就像摇船的桨一样,划呀划,帮它慢吞吞地前进。这时,它那条像毛笔尖一样的短尾巴轻轻地摆动,让它保持平衡。哈哈,大家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我最喜欢的——乌龟先生。
“红耳朵”6岁了,小鱼和肉丝是它的美味佳肴。每当我把一条肉丝放进它的大水盆,它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快速地爬过去,伸长脖子,一口咬住肉,连嚼也不嚼地吞下去,真是个贪吃的小家伙啊!最有意思的是当它吞下肉以后,抬起头,从两个细小的鼻孔里喷出两股细细的水流,就像海上的鲸鱼一样,多有趣呀!
大家一定没见过给乌龟洗澡吧,妈妈每天都给它洗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妈妈先小心地把“红耳朵”翻过来放在手掌上,然后用小刷子仔细地刷它的壳和爪子,小刷子一碰到它的小爪子,“红耳朵”的爪子就会飞快地缩回去,好像害怕了似的。洗完澡后,“红耳朵”变得干干净净,浑身亮晶晶的,别提多神气了。
“红耳朵”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呢,以后我再告诉大家吧!
五一小学三年级:王骁然
耳朵是我们人体的一大宝贝。听课、听音乐、听铃声……没有耳朵根本不行。今天,邹老师给我们的耳朵做了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开始了。“叮叮咚”几声动听的音乐传进了我的耳朵,老师启动了空调。空调的叶片缓缓地打开了,过了一会儿,空调“呼—呼—”地响了起来,好像狂风在怒吼似的。当老师把空调降到了22℃时,风更大了,好像要把我们都吞没了。“叮叮咚”老师关掉了空调,风声突然消失了。
第二个实验是滑稽喷嚏。教室里依然很安静,一位男同学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大声喷嚏。他的头向后仰,把嘴张大,又停了一会儿,“啊—啊—啊—啊嚏呀!”惊天动地的一声后,那位男同学僵住了,像个呆子一样,像生病似的。全班顿时哄堂大笑,一位同学还拿一袋饼干,假装打120呼救!
然后,那位男同学又主动上台,表演了一个夸张的小声喷嚏。他做了和之前一样的动作,却发出很小声的“啊嚏” ,他的表情就像一个阿Q。顿时全班爆笑,有的同学笑得肚子都痛了;有的同学笑得跌倒在地上;还有的同学笑得捶胸顿足……就连邹老师也用本子挡住自己的嘴大笑了起来。
最后,是老师演的无声喷嚏。邹老师把头向后仰,边仰边张大嘴,好像要吃了我们似的。突然,老师头一低,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最后一个实验开始了,全体同学闭上眼睛,伏在桌子上。我听到了“啪啦”的一声,心想:“可能是老师打开了文具盒,把笔拿了出来,并且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接着,传来了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就像在摇粉笔盒。最后,一阵巨大的“哗哗”声进入了我的耳朵,宛如发洪水。“这一定是开水龙头的声响,”我猜道。可惜,第二个不是摇粉笔盒,而是摇罐装口香糖。看来,我的耳朵还是不够灵敏。以后,我一定要多使用我的耳朵,让自己变得耳聪目明。
耳朵本是头脑上五官的一部分,也并不比鼻子、眼睛、口要特殊多少。但随着光阴的流逝,我发现了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耳朵与头脑也并不像小品剧五官争功里演出的那样简单。
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不知多少次,我们的大脑要靠耳朵来做出判断。中国人历来信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荷兰也有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其中的好多人凡事就去请教别人,丧失了自己的主见,以致于在处理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偏听偏信。于是,长在我们大脑左右的耳朵经常左右我们的大脑。
面对流言,面对太多不同的意见,我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所以有些人选择了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久而久之,由于耳朵被阻塞,只靠大脑去判断,导致刚愎自用。鸿门宴上放虎归山,固执己见连年征战,阻塞言路众叛亲离,历史的车辙分明在我们的心中划过一道道殷红的血迹,只由于耳朵失去了它本应有的功效。
所以我们异常困惑于迷惘,到底是去相信耳朵,还是去相信头脑,到底是相信一切人还是怀疑一切人,到底是要广开言路还是闭目塞听。
早在女娲造人之际,她就选择在每一个人的大脑上点缀一对耳朵。看来耳朵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但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好它与头脑之间的关系,这也就要求我们给“相信”一个尺码,也给“听取”一个限度。
在学习研究与艺术创作上,我们当然不能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理,也不要盲目听从,看看自身是否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用别人善意的指责来优化自己探索过程,未尝不是一件仅凭自己功底而无法办到的事。在探索真理、寻求自身价值的道路上,我们在听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与结论,毕竟历史是在“置疑”的道路上开创出来的一味相信别人,相信太阳围着地球转,我们乞不要回到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
但现代人,特别是生长在电子文化中的我们,身上衣服,名牌多;脸上表情,自信多;遇到事情,点子多。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我们是犹豫不决还是一味地逞匹夫之勇呢?在我们碰到一切无法克服的艰难苦痛时,在我们对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无助而踌躇不前时,打开你的耳朵,再去问一问你的头脑,我该如何做,然后不带一丝遗憾地起程。
耳朵与头脑连接了人的内界与外界,情正确整合信息,把握好前进的航标!
平常我不注意保护耳朵,意识不到耳朵能感知有声世界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作文班做了一个游戏,名字是“耳朵的三个实验”。
老师首先发话:“在做实验之前要先摸耳朵。”我听后便开始摸耳朵了,我摸耳朵时感觉耳朵是凸凹不
平的,我摸完耳朵后,老师说:“我们大家开始做实验吧!”大家全都异口同声的说:“好。”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就是听电风扇的声音是怎样的。
老师边开电风扇边说:“你们闭上眼睛仔细的用耳朵听。”我闭上眼睛,听着听着我就感觉自己到了西玛拉雅山峰,并且寒风刺骨,慢慢的山上的风渐渐弱了下来,忽然,山上的风停了。我奇怪的睁开眼睛一瞧,哦!原来是老师把电风扇给关了。
第二个实验是滑稽喷嚏。、
在这里你肯定会问滑稽喷嚏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你滑稽喷嚏是人演的。老师说:“谁愿意演滑稽喷嚏”?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一齐举手!老师开始选了,老师选我班搞笑大王——马尧、漂亮女孩——花琛,还有教我们学习的曹老师!选完后,老师叫演滑稽
喷嚏的人到教室外边,到教室外边后,老师便和演滑稽喷嚏的人窃窃私语起来,过了很长时间,马尧走了进来,只见他直接走到讲台上,而不是走到他的座位上,我感到奇怪,因为只有做错了什么事,才能到讲台上对受害者道歉,是不是马尧做了错事?后来老师进来说:“第一个表演滑稽喷嚏的人是搞笑大王——马尧”。这时我才明白马尧是要表演滑稽喷嚏才要站上讲台,而不是做了错事。马尧开始表演滑稽喷嚏了,只见他身体往后仰,摇来晃去真让人感觉搞笑,怪不得叫搞笑大王呢!忽然,马尧发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声音“啊嚏”,吓了我们全班一大跳。
接着,老师说:“第二个表演滑稽喷嚏的人是漂亮女孩——花琛”,花琛走到讲台上,开始表演滑稽喷嚏,只见她发出“哈嚏”的声音,我感觉化琛像是古代美女打喷嚏,这时我们都微微一笑。
老师说:“第三个表演的是我,你们的曹老师”,老师开始表演了,只见老师刚要打喷嚏的时候,就赶紧使劲捏鼻子,之后,老师要打喷嚏的劲过去后,她便把鼻子给松开了,松开的时候老师皱眉苦脸的感觉好象很不舒服,我们看到后都抿着嘴笑。
第三个实验是听声音,猜动作。老师先让我们闭着眼睛,我们把眼睛闭的紧紧的。我听见老师把门给关了、把窗户关紧、接电话、擦黑板、写字、跳、把文具盒弄掉了……
老师做完十项动作后,就让我们把眼睛睁开,睁开后,老师让我们比赛看谁能先说完老师做的十项动作,我和王雪珂比赛,王雪珂说的好流利呀!我才说了六个,她就说完了,比赛很显然是我输了,她用手比了一个“V”字形以表胜利。游戏完了,正好放学的铃声也响了,我在回家的路上想,老师让我们玩这个游戏,想启发我们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我便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玩这个游戏了,原来是想让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耳朵的作用,并要我们保护好耳朵。我领悟了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玩这个游戏的道理,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保护好耳朵,希望自己的耳朵能像超人的耳朵一样,因为超人的耳朵能听到想听的声音
,听不到不想听到的声音,这样多好啊!
我真的很喜欢这堂课呀!
茶耳朵是什么?
是三四月间大山中茶树上生的东西,还真如人耳朵一般模样呢,厚厚的,软软的,吃起来又爽又甜。说是茶树刚生的嫩叶猛地遇冷,冻成的。不论怎样,每到这时候,一伙一伙的山娃娃,笑着、闹着,满山兔子样跑来跑去,在茶树上寻呵找呵……
廖山就是这些娃娃中的一个。只因他到了冬天,山风一吹,一对耳朵便会肿胀起来。一次上学路上,同住山湾里的烧饼(最爱吃烧饼,大伙便这么叫),虽冻得缩头缩脑,但他一直盯着廖山,在琢磨他的耳朵,后来忍不住喊:“快看,生茶耳朵了!”大伙一阵笑。从此,“茶耳朵”叫出了名。
然而现在,暑假一放,喊他茶耳朵的烧饼、杨梅、喜鹊、欢欢等八九个伙伴,都长了翅膀,变成汽车,变成火车……全到他们父母打工的或远或近的城里去了。只有茶耳朵,孤零零的,像一匹小马儿,像一头小牛儿,在原地打转转;或如一株树,或如一蔸草,落地生了根。这阵儿,他丢了魂似的,听不到同伴们的声音,看不见同伴们的影子。茫然四顾,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树还是树。泉水汨汩地冒,小河欢欢的流。屋边地头,金黄黄的南瓜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田坎上,长龙似的丝瓜藤舞过来舞过去,叶儿青青,条条长长的瓜,钟摆一样在风中晃……这些平时看来很有趣味的情景,变得死板板的,一点儿也吸引不住茶耳朵了。
要山可变人,树可变人,水可变人,花也可变人……那多热闹,多有味!茶耳朵在呆望中想入非非。他真有点埋怨父母,你们干嘛不出去打工,你们干嘛爱守着大山,爱守着爷爷和我茶耳朵…不然,我也可和伙伴们一样,去城里逛逛,去有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屋,很多很多车的地方看看!
放了暑假,这个小学毕了业,下学期就要读初中了的茶耳朵,确实着了慌,他独个儿不知道怎么过这个暑假。他觉得这个暑假太长了。才过两天,就闷得不行了,就不知遒怎么打发时间了。于是,他到井边看红鲤鱼、黑鲤鱼、白鲤鱼;他到地里扳嫩苞谷,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他走出门,在屋外转一圈,就又回了屋。平常伙伴们在,出了门半天不得回,不是喊吃夜饭的声音在山湾里荡来荡去,人影花花都看不见。
又一日,天边现出鱼肚白。茶耳朵就被鸟叫声吵醒。他不要爸妈喊,就把牛赶出去了。往常这时候,牛一头跟一头,排成一长路。伙伴们七嘴八舌,和着阵阵牛叫,把山湾闹得沸沸腾腾。眼下,孤单的牛蹄声,踩在山路上;只有一个身影儿,在晨光里移动。他手上赶牛的竹枝丫,左一抽,右一抽,看似漫无目的,却又狠狠的抽向路边的青草。顿时,一排排叶子,蒙冤倒下。风中,一股草的气息,四散开去……
牛在坡上树林里吃草。偶尔,害怕了似的,抬头一声长长的叫唤。它也是在寻找伙伴们吗?
茶耳朵他在“五爪树”的“床”上。这是方圆百里最大最老的一株树。四个大人手连手也抱不到的树杆,猛然分杈,齐刷刷伸上去五杆巨枝,像手掌上的五个指头。而天然的“手掌”,似一张床,被茶耳朵和伙伴们抓着老藤,攀上爬下弄得光溜溜的。“床”边,有“五爪”护栏; “床”顶,有密密枝叶。这是茶耳朵他们的乐园呢。躺着,听风,听流水,听鸟叫;坐着,看山,看云,看天边……天边也是山,有个镇子在不知多远的田里,蚂蚁般密密麻麻的房子,人像灰尘,看不到。晚上,一片灯火……茶耳朵和伙伴们都没去过那地方。好多回,他们坐在这“床”上,想象着有一天,他们手拉手走在镇子的大街上,买糖吃;买苹果吃,特别要买一回没喝过的汽水……他们亮晶晶的眼睛,随着弯弯山路扫视着,争论下山去的路,哪一条远,哪一条近。可今天,只有茶耳朵一个人坐在“床”上。这“床”仿佛一下子就长宽长大了。他心里叹息:到镇上去玩的梦,要哪一天才能实现呢宁想着想着,他下了决心,独个说道:“暑假一过,伙伴们像候鸟飞回来后,我茶耳朵一定要他们陪着我去镇上看一看,耍一耍。他们进大城市,我也进进小城市……”茶耳朵想得有滋有味,久久看着空空旷旷的山路。但慢慢地,他心里雨雾飘飘般,生出了一种情绪,开始恍恍惚惚,接着,越来越鲜明。他想念他的伙伴们了。是呀,他们在干什么?烧饼仍寻着买爱吃的烧饼吗?喜鹊仍如在家中一样喳喳叫吗?杨梅成熟时候生的杨梅,该吃到总只听说从没见过的香蕉了吗?不知怎么眼睛就近视了的,配上了眼镜么?老盼望看看大海的欢欢,正站在海边欢笑么?…… 茶耳朵看过大雨前的蚂蚁搬家,长长的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阵儿,他脑壳里冒出的关于伙伴们的事儿,也和这一个样,要多长有多长。
不知不觉,太阳升起老高了,他一点也没觉察。他只听到古树那边水潭中的击水声,欢笑声。他看见烧饼一个猛子扎下去,“哗啦”!水花四溅。铁称砣似的,一下子沉落底。很快,鱼一样灵活,脚一蹬,手一划,浮上了水面。茶耳朵不服输,随着“哗啦”一声,也从小河岸的石头上一跃而下。不料,入水时呛了鼻子,“咕噜,咕噜”,灌了好多水。他慌了神。然而越慌越乱,越乱越急。水底下一股股暗流,磁铁吸铁块似的,把茶耳朵直往下拖。他在水底打着转转,上不来。好在烧饼他们眼尖,发现不对头,就一齐跳下水,将他弄了上来……
茶耳朵在树上盯着那水潭潭入了神,自言自语:“那次,要没他们在,不知是怎样的结果。”他想起来不觉有点后怕。
其实,这种水潭,在茶耳朵他们住的深山里,沿河沿溪随处可见。豆绿色的水,清得不能再清,平平的,镜子样映出山的倒影,树的倒影,飞鸟的倒影……娃娃鱼、团鱼、石蚌,游上水面时大,沉入水底时小。这水潭呀,看似浅浅的一窝水,实际深得不能再深。曾有山外的挑柴人,不知深浅,活活淹死了。眼下,茶耳朵是绝不敢一个人下水潭洗澡的……
快晌午了,他把牛赶回家,吃了早饭,便帮爷爷用篾刀破篾。然后织大竹篮、小竹篮。他父亲每月逢五逢十,要挑一担扎成小山似的竹篮,到山外集市上卖。
茶耳朵坐在小凳上,破着竹篾,织着篮子,看着看着太阳西斜,太阳落山,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夜一来,他劈柴,烧灶火,煮一大铁锅猪食……伙伴们都在家的时候,这样的夜里,是很难坐到屋里的。他和大伙吃完夜饭,就准备好了下河放钓用的蚯蚓。他们互相呼喊一声,便很快聚齐了。然后一路沿河而上,在团鱼出没的地方放钓,不声不响蹲着,严阵以待。不久,团鱼来吃食了,他们一点也不忙,等团鱼咬牢了钩,才抓着钓杆,慢慢地拖,蒸钵儿大,背着圆盖盖的家伙就从石眼里出来了……
当然,茶耳朵独个儿在这样的夜晚,便只好坐在家里了。他没兴趣,没心情一个人去瞎跑。在家里,他只好一个劲儿的找事做,想忙个不停,干个不停,让自己充实起来,快乐起来,让暑 假飞一样过去……
可日子不会像鸟,也不会像风,它照样慢腾腾,照样单调乏味。大山里也真是,白天一去,就沉入了黑暗。这户人家,那户人家的煤油灯,与天上星星遥遥相对。有月亮的晚上,银辉色的光从高高蓝天上撒下来,照得四野朦朦胧胧。虫的叫声,蛙的叫声,野物的叫声,混在一起,织成一张大网,遮盖了一切,连小河哗哗的流水声,似乎也比白天降低了声调。茶耳朵早早上了床,听蚊子在艾叶的薰烟里“嗡嗡”直叫。就这样,一天又过去了。
好在茶耳朵有茶耳朵的办法,在家实在闷了,他就去走古道玩。不知哪年哪月,在茶耳朵他们住的崇山峻岭间,修了条石板连石板的路。老人说这是过去上云贵的驿道,那时,一天从早到晚,挑漆的,送纸的,抬轿的,骑马的……来来去去。难怪块块石板磨得光滑滑。茶耳朵一步一步迈,一个石蹬一个石蹬上坡。长长的,陡陡的石板路,登天梯子一样,绕着巍巍大山,一步高过一步。茶耳朵在这古道上走了一回又一回,每走一回,便有每一回的收获,过红军的传说,土匪在岭上“打劫关羊”的故事,日本鬼子沿路烧杀的惨烈……听得不免叫他心惊肉颤。
“就说1945年雪峰山大战,日本鬼子蹿到了这……”茶耳朵走到坡上破庙里,听白胡子飘飘的老和尚讲个不停,“那天又是雨,又是雾,枪声,炮声,喊杀声,满山满岭,守军子弹打光了,鬼子兵蜂拥而上,可惜一个连的守军,全死在了这,一个没剩……”茶耳朵随老和尚在山岭上走着,看着,保留至今的战壕,在柴草里深深的……
茶耳朵心里反复默念着一个个故事,他要牢牢记住,等伙伴们一回来,就要讲给他们听。并且,开学后,还要讲给很多很多人听……
老和尚的庙破得不能再破,有一半早在战火中毁掉了。只留下条石砌的地基,隐在荒草中。但有一道石拱门,还依然耸立,耳朵般在倾听什么,又像张着大嘴。老和尚是多年的老和尚了。茶耳朵刚会走路,刚会认人,老和尚就是这般模样。他独守着破庙,谁也不知他的年龄、来历……
从小至今,茶耳朵吃过很多老和尚给的贡果。喝过很多老和尚泡的香茶,还有斋粑等等。茶耳朵对老和尚又敬又畏。有时茶耳朵想:老和尚一个人住在庙里,怎就不怕呢?烧饼他们,就胆小得狠。大白天到庙里送柴送米,非邀茶耳朵一道来不可。每星期六放假回家,走到庙边时,天已黄昏,就要茶耳朵走前面,他们紧跟着。据说过去庙旁边有一口大水塘,后来埋了一塘被打死的日本鬼子……
夜又来了。不过这是雷雨之夜。“轰隆隆 ”像不知多大的铁球猛撞钢板,贴着山滚;闪电,鞭子样乱抽;雨,桶儿倒水似的。到天亮,溪里和小河里的山洪还没有退。
不料,就在这一夜里,老和尚死了,几处山体发生了滑坡……进茶耳朵他们住的这个山湾,有一段坡路被水冲得不成样子了。上来下去,不得不小心翼翼。
茶耳朵急了,伙伴们从城里回来时,怎么好走呢?这可是山湾十来户人家出进的必经之路啊。他想起多次走过的石板古道,那多好走。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蹦了出来:把这段烂坡路改成石板路,不就好走了么?茶耳朵为这个想法高兴不已。但他一下子又泄了气,那要花多少工夫,费多大力气?先得扛来石板,再用锄头挖好路面,把一块块石板安起来,镶起来……不累死才怪!
茶耳朵放弃了他的想法。但此后,无论做事、吃饭,他面前老交替出现伙伴们归来时的不同神情:一种是皱着眉儿摇头叹气;一种是惊叹和钦佩……
终于,茶耳朵不声不响,咬咬牙行动起来。他算了算:一天只要从小河里扛上来七八块石头,十天就是七八十块,暑假还有好几十天呢……
他算着算着,笑了。在梦中,他看见伙伴们一个个回来了,兴高采烈的,纷纷朝他伸出大拇指……
茶耳朵不愿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说干就干。早上,他将牛牧放在山坡的路边,下到河滩上,扛起一块石头就走。他觉得轻轻松松。但往返几次后,他腿上绑了什么似的,越来越重;小小肩膀,磨出了崭新的血道道,麻辣辣疼。他想:“刚开始,还不适应,做一阵就会好。才扛五块石头,离任务还差三块呢。别第一天就打退堂鼓。”他又念叨:“一定要完成任务……”早晨刚升的太阳在山那一边,这里还阴凉一片。“力气是井水,用不完的,歇一歇就又会有。”突然,爷爷说的话被风送来了,化成手,牢牢撑着他。“是的,我干嘛那么急,一趟接一趟,累得气都出不赢。行,歇一歇。”茶耳朵坐在扛上来的石头上。
被水冲得乱七八糟的山坡路,长长的、弯弯的,活像一个问号摆在他面前。“问什么呢?是对我茶耳朵能力的怀疑?还是什么?我能干成这件事吗?”恍惚间,秋雾迷漫在他的心头,他自己问起自己来。然而很快,茶耳朵记起学过的那个成语:“水滴石穿”。在学校里,老师曾带他们爬山比赛,在山沟的一处岩坎下,有股泉水破石而出,直落一个石坑里。显然,这是不知流了多少年的泉水“凿”出来的。大伙看着,惊讶不已,一个巨大的石头上硬生出了这么一个坑。“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就这样刻进了茶耳朵脑中。
他在河滩上又选了块石头,双手一举,放在肩上。赤脚板,尺似的一步步丈量,量过了河滩,量到了坡上,来的路越来越长,去的地方越来越近。当太阳跳上山岗,蒸干枝枝叶叶上的露水时,茶耳朵长长舒了口气,他完成了一天的任务。虽然第一次的八块石头,毫不起眼地躺在路边。但茶耳朵觉得很高兴。他计划着,下午拿来锄头,就安好这八块石头。明天也一样,早上先扛石头,下午就又来挖土,整好路面,按放石头。“哈,要有神仙相助,那多好,石块会像树叶一样飞上来。别说这么一段路,就是再长再远的路,也会云飘过一样,哗啦一下,就大功告成!”茶耳朵好做白日梦,又想入非非了。
但神仙只在他脑袋中大显身手。一天天,仍只有茶耳朵利用早晚放牛的时间,独个儿扛石块铺路。好在坡两边山沟里的草又多又密,又青又嫩,牛随便朝哪一放,总会吃得肚子如鼓。
日子过得飞快,茶耳朵累瘦了,累黑了,衣也磨烂了好几件,两个肩膀都生层厚皮。后来披上他爸扛树用的坎肩,才耐磨些。可他一双手儿,有好几个血泡不说,那右手食指,在一次按路上的石块时,不知怎么一下,砸得又青又肿,指甲里满是淤血。吃饭时筷子都不好拿。他倒不急,按爷爷教的法子,找了几味草药,合在一起塞进嘴巴,嚼得唏巴烂,小心敷在伤指上,用布条儿一绑,又干了起来。
像蚕吃桑叶,他一寸寸,一尺尺,“吃”着路。铺上石块的坡,平展展,牢巴巴。一场又一场暴雨,再也冲不出土沟,毁不了路面。然而还没铺好的坡,越来越烂。他累得老想停下来,盼望饱饱睡一整天,或在树下的草地上躺个够。但离开学一天天近了,离伙伴们回家的日子不远了,烧饼、杨梅、喜鹊他们一张张脸,老在他眼前掠来掠去,大伙都睁着眼儿瞧他……
清晨,雄鸡一拍翅膀嘹亮啼叫,天上的启明星还高高悬挂时,茶耳朵就出了门。傍晚,他家的炊烟融进山山岭岭的树林升起的夜色好久好久后,他还没回去,直到“吃夜饭”了的催促声一遍遍响起,他才扛上锄头,赶着牛儿回家。
这天下午,太阳还没落山,一阵急雨在亮亮的阳光中,金丝银线一般,编织出一张活动的巨网,由远而近。霎时,树林、柴草发出一片嘈杂声,先小后大,后来扑天盖地。在茶耳朵听来,却不是哗哗雨声,而是连连的鞭炮声,在欢庆他终于铺好的那段坡路。他一动不动,站在雨中,任雨哗哗冲涮,洗去他满身汗水,满身劳累……好迎接开学归来的伙伴,听他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惊喜,听他们带回的一个又一个城里的故事……
“咚……咚……咚……”茶耳朵他们那所大山里的学校,敲响了新学期的钟声。可这一天,茶耳朵没有去学校报到。他长成一棵树似的,孤零零在他暑假里修的石板坡路上,等伙伴一个个飞回来。然而,他落空了。并且此后,去往那所学校的路上,只有茶耳朵一个单独的身影。喊他茶耳朵的烧饼、杨梅、喜鹊、欢欢等八九个伙伴,都在他们父母打工的城里上学了……
今天早上,一只很傻很傻的凤尾蝶停在我的耳朵上,我用手去轻轻拍它的翅膀,让妈妈在它身上吹气,可是无论我怎么使招数来驱逐它,它就是不飞走。
上学的时候,我以为大家会嘲笑我,我的耳朵上有只好大的凤尾蝶。“为什么不笑我?”同桌摸摸我的头,自言自语道:“没发烧啊。”我一听这话,摸摸耳朵,那凤尾蝶果然没有停在我的耳朵上了。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紫丁花香,又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紫丁花开的那一刻发出的轻轻的,轻轻的“沙啦啦”的声音。我们班的狮吼班长也一脸狐疑半带羡慕地问:“你小丫头怎么变香了,擦了花香润肤露么?还有,你香到连只凤尾蝶都停你耳朵喽!别香到蜜蜂都来蛰你了。”我心里一惊,小心翼翼地摸摸耳朵,又拿出小镜子照着耳朵看了看,那只凤尾蝶又回到我的耳朵上了,正拼命地拍扇着翅膀,扇出细碎的,带着花香的微风。一回到家,妈妈就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沫——児!!!快把你耳朵上地凤尾蝶弄——掉!!!”我无奈地耸耸肩:“我是弄不掉它的!”
每天早上,蝴蝶都会飞来我的耳朵上,有时候带来的花香是铃兰花的,像小夜曲一样美好的花香。有时是玫瑰浓郁的花香,每一种花香都让我神清气爽。而我上学时,凤尾蝶就去再采一次蜜,放学时又飞回来停在我的耳朵上。傍晚时蝴蝶就飞走了。哦,还差点忘了告诉你,我已经听过二十一种花开花的声音了,啪啪沙的,啵啵拉的都听过。
有一天傍晚,凤尾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她有琥珀色的卷发,洁白的脖子上套着彩色的项链,穿着碧绿的叶卷儿短裙。
她用水蓝的眼睛看着我说:“你喜欢哪种花呢?”
“哪种花?”
“就是那些我每天早上、中午都采给你并且在你耳边说了名字的花啊!”她不高兴地撅起嘴。
“我其实闻过花香啊,并且我还听到了开花的声音,就是啪啪沙的,啵啵拉的,但是你从来没有在我耳边说过名字啊?”我还是有些不解。
“那些开花的声音就是它们自己独有的名字,不是你们取的那些毫无意义的玫瑰,芙蓉。”凤尾蝶算是给我上了一课。
“那你为什么给我这些花香?你我素不相识呀!”
“是吗?”凤尾蝶扬起眉毛“在一个月前,你曾把一条从鸟的爪子里死里逃生的毛毛虫带回你的房间,细心呵护它。有一天你回家时,毛毛虫变成蝴蝶飞走了。那就是我。我趴在你耳朵,给你的耳朵讲悄悄话,送你许多种花香。你最喜欢哪种花香?这算是我对恩人的一种认识吧。因为我就要走了。”
“哪种我都喜欢得不得了。”我终于笑了。
凤尾蝶也笑了,重新变成一只凤尾蝶,飞进了蓝蓝的天空里越变越小,直到不见了。我也用签字笔画了一张表格,写上每种我闻过的花的名字,又标上它们开放的声音。
每一种花香,都是一种心情。
王开岭先生,作为一位知名作家。同样的,散文在他的笔下显得格外有生机,格外的华丽,格外富有哲理性,《耳根的清静》就是其中之一。
在散文中,五官之一——耳朵化身为一个间宾馆,一个人。曾经的“屋子”里住着的不是“寂静”便是“音乐”,正如许多古诗所述的那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寂静并不代表着安静,而是会让人心旷神怡,世界一片清静,就好似你听见花朵绽放的声音般美好。可如今,“耳朵”正饱受折磨,它房间中的“钉子户”——“寂静”和“音乐”再也没有回来过,而代替其之便是“噪音”团队。他们每日每夜地来到“耳朵”中,喇叭的鸣叫,厂家的促销吆喝,工地的施工,电钻的呻吟,飞机的轰鸣……一位客人刚走另一位姗姗来迟的客人又继续喧腾着。说是客人倒不如比喻成一大波的敌人,围剿着耳朵,耳朵饱受肆虐才肯罢休。
是啊,如今都说是二十一世纪,视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而噪音却不满了全世界!城市中有高亢的喇叭,所谓的音乐,以及出租车那即将散架的声音。乡下自然也有动车的轰鸣,工地里石砖的磕碰声,坠落声,电钻的呻吟。不管是城市,乡下,即使是躲藏在地下室,墙壁宽的玻璃窗也只是杯水车薪,鸟鸣声奇迹般的消失了,只剩下电锯声和树墩子。上网查查,今天全市的平均噪音是67分贝,突然耳朵一阵麻痹,又是一阵鸣笛声……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条新闻:某市广场舞声音太大干扰周围市民,市民随即凑钱买几十台超大音响“还击”以暴制暴。相信类似于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报了仇又怎么样,反倒是耳朵又得到了重创 ,收到只是内心的喜悦而忘却耳朵遭受的重创。以至于耳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
没有了音乐的陪伴,路旁的绿化树都耷拉着耳朵,或许在他们心中,耳朵早已成了装饰品。几十个世纪前那涓涓的细流,沙沙作响的树林,都成为了不现实的事。大自然的乐队从此解散,鸟儿流离失所,树木做成装饰品,河流被截,田野被埋,失去小路的歌唱,树林的配乐,换来的却是单调而高亢的鸣笛……就好比一个人突然改变了自己的饮食方式,有时因为无法适应而活活饿死,再者便是变得忧虑,无精打采,失去安详的生活就好比处于水深火热,焦躁不安地活着,正如耳朵。一天天遭受着噪音的蹂躏,失去了知觉……
耳朵正垂死挣扎着,它需要的不止是音乐,还有宁静。它的消失让所有人的脑中没有了噪音,只有可怕而不断重复的耳鸣声,嘴巴也显得毫无作用,最终……
让我们还耳朵一片清静吧!
金色的童年,令人难忘,那里藏着无数的秘密,神奇:月亮会吃耳朵吗?山神会带着猪八戒来吗?……
记得我7岁时,中秋节的傍晚,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的地挂在天空,四周还有许多星星眨呀眨的,不时一颗星体划过天际,拖着长长的尾巴,嫦娥姐姐,也许不再孤独,正在和牛郎吃着月饼,下着棋……,我正仰着头看得出神,忽然想起爷爷给我讲的故事,大概是说:要是有人胆敢用手指月亮,那么,月亮就会来割那个人的耳朵。我想:这么美妙的夜晚,要是我指了月亮,她也不忍心割我的耳朵吧,我何不试一试呢?不过,我也不敢贸然行事,我得先问问大人。于是,我跑去厨房问妈妈:“妈妈!妈妈!你看见用手指过月亮的人的耳朵被割了吗?”“没有,我也是听说的。”妈妈微笑着告诉了我。我不放心,奶奶年纪大,见的事情多,她一定知道,我得去问问。我又跑到院子里去问奶奶,“奶奶!奶奶!你看见用手指过月亮的人的耳朵被割了吗?”奶奶嘲笑着说;“孩子,你们不是才学过《小马过河》吗?凡事都要去试试,你不就知道了。”我不高兴地说;“奶奶!你不是很疼我吗?我要是一试,耳朵被割了,不是成了残废,你不痛心吗?”奶奶笑得直不起腰来。
就在这时,我看见爸爸正指着月亮更他的朋友在聊天,我有些为爸爸担心,但是,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的耳朵还在。
于是,我看准月亮的位置,闭上眼睛,用手指了指月亮,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足足过了十分钟,我睁开眼睛,摸摸耳朵,“耳朵没掉!耳朵没掉!……”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终于跨出了一大步,在这一步步中,我领略到了很多,很多……
《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是个感人的故事。讲的是一只会笑的猫,当它遇到它心爱的虎皮猫时,却发现虎皮猫已经耳聋了。笑猫很着急,老老鼠告诉笑猫:在遥远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座晶莹得如同蓝宝石般的蓝山,生长在蓝山上面的蓝色的兔耳朵草,能治好虎皮猫的耳朵,通往蓝山的路上危机四伏,有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残暴的公花豹和力大无穷的湖怪,它们都能轻而易举地将笑猫置于死地,它想治好虎皮猫的耳朵,让虎皮猫听见笑猫对它说我爱你。这一路,它走得义无反顾,首先它遇见一只长着八只大脚的山蜘蛛。笑猫用它的用智慧打败了山蜘蛛,逃过一难。它又来到了母老虎的领地,这母老虎为了让它的孩子有一个强壮的体质就每天抓一只动物来做实验品,它说:“我爱着一只虎皮猫,它的耳朵聋了,我听说,蓝山上有一种蓝色的兔耳朵草可以帮它治好病,不管路上多艰难,我都会去找兔耳朵草为它治病。”母老虎听了很感动,放走了笑猫。接着笑猫来到了公花豹的居住地,公花豹的尾巴只要地上一甩,树林就会地动山摇,它给公花豹讲了这故事,公花豹有喜欢的豹子,那豹子不见踪影,公花豹放弃了,笑猫的故事鼓励了它要找女友的心,它告别了笑猫。最后,是湖怪,湖怪很大,有无数的脚,笑猫眼看蓝山就在前方,笑猫说了故事,湖怪被深深地感动了.笑猫和猫头鹰结拜成兄弟,猫头鹰带着它飞到蓝山采到了兔耳朵草。
在回家的途中,笑猫累了,靠在一棵树下睡着了,它醒来时,采回来的兔耳朵草却被几只贪吃的兔子偷吃了,它伤心。笑猫尊称为大师的绿毛龟告诉它,每天守护着虎皮猫,给它讲述这几天的经历,虎皮猫会好的。给它讲述自己去找兔耳朵草,天天讲,讲了一遍又一遍,38年的老枯树感动地发芽了,铁树感动地开花了,原来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它们被笑猫的故事感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虎皮猫听到了声音,老老鼠为它们举行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
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也很感动:只要心中有爱,奇迹就一定会出现。爱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他人奉献一片爱心人间,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他人奉献一片爱心人间!
四年级
在我的书柜里,有许多各色各样的书,《少年百科大全》《绿野仙踪》《八十天环绕地球》等许多许多的书,都是我的最爱,但是,我看的次数最多,也最喜欢的一本书,要数《蓝色的兔耳朵草》了。
《蓝色的兔耳朵草》主要的内容是笑猫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心爱的虎皮猫,但是,由于虎皮猫因为在钟塔里敲钟耳朵聋了,笑猫想治好虎皮猫的耳朵,但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因而使笑猫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绝望中,笑猫从老老鼠那里得知,在遥远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座晶莹的如同蓝宝石般的南山,在那座山上,有一株像兔子耳朵一样的蓝色的草,那株草,便可以治好虎皮猫的耳朵。但去南山的路遥远而又艰难,可笑猫不怕,走向去南山的路上。
一路上,他遇到了巨大的山蜘蛛,恐怖的湖怪,凶猛地母老虎和谁见谁怕的公花豹,但笑猫凭着自己的坚强,度过重重困难,上刀山,下火海,终于到达了南山,有找到了能治好虎皮猫耳朵的兔耳朵草。因为很累,笑猫在回去的路上睡了一觉,可醒来时,兔耳朵草已经不见了,原来是被一群馋嘴的兔子们吃了,笑猫只好沮丧的回去。但笑猫回去后,坚信着,只要不放弃,一定会让虎皮猫的耳朵好起来。它的这份坚定使枯树发芽,铁树开花,最后,虎皮猫的耳朵终于能听见声音了!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坚持不懈,总是会成功的。遇到困难时,不能像缩头乌龟,应该去解决问题,勇敢的向前走去。就像笑猫一样,为了救自己心爱的虎皮猫,不管路有多远,不管有多艰难,它还是不放弃,就算是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兔耳朵草被吃掉了,它却仍不灰心丧气。我们现在缺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因为遇到了一小点挫折,就折回去换一条路,这样的话,永远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如果遇到挫折,不害怕,勇敢地去面对,坚持不懈的往前走,不管这条路有多远,有多艰难,还是一如既往的往前走,这样的话,总会成功的。记得有一次钢琴课,老师教我了一首曲子,可能在有些同学面前很简单,但在我认为却非常非常的难,我练了很久,好不容易把左右手各弹熟了,但是,只要让我两只手合在一起弹时,却怎么也弹不流利,弹了几次之后,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点信心了,转过头,看着其他同学那在琴键上跳动的手指,听着那美妙的音乐,我越来越沮丧,甚至都不想再学下去了。可是当我想起笑猫坚持不懈的精神时,觉得自己这个更本不算什么,于是,只要有时间,我就练起来,只过了一天半,就能熟练的弹那首曲子并且背下来了。这更让我相信了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不放弃。
《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完全被笑猫的真心和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如果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精神的话,那么成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们都应该要向笑猫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灰心丧气,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
广元外国语学校六年级:胡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