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贞观造句
贞观造句大全
  • 贞观

    词语解释:

    zhēn guān/guàn

    1.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2.指正大的道理。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5.正可观赏。

用贞观造句(34)

  • 1.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阶段成为文士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
  • 2.正文后还有两个附录:无锡泾皋顾氏世系表和顾贞观年表。
  • 3.封行高,观州蓚人,伦之兄子。以文学知名。贞观中,官至礼部郎中。诗一首。
  • 4.原为手工挂面,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后经无数次工艺改进。
  • 5.四神铜镜为隋至唐初墓葬铜镜形制,其铭文书体与贞观年间等慈寺碑文极其相似;
  • 6.唐太宗贞观十年在其子魏王李泰府设文学馆。由于太宗对李泰的特殊宠爱使其文学馆带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并隐约与政治发生了联系。
  • 7.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
  • 8.病坊唐贞观时期已出现,时称疠人坊,至迟武则天时代有了病坊这样的名称。
  • 9.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诞生在岭南新州,即现在的广东省新兴县。
  • 10.唐代曾有五位皇帝在凌烟阁图像功臣,其中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图像功臣最具影响力。
  • 11.本文从谏的文本角度对贞观时期的谏文做了基本的研究。
  • 12.第二部分:《群书治要》与贞观时期的用人思想。
  • 13.但是贞观诤谏不可能改变封建专制的本质,与今天的民主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 14.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太宗重视佛教,派僧人玄奘到佛教发源地去取真经。
  • 15.在这一点上,贞观年间与武周时期的根本性区别就表现出来了。
  • 16.依照司马迁区域经济理论,里运河流域在文景之治时期属经济次发达地区,在贞观之治和康熙之治时期属经济发达地区。
  • 17.其次是详细地论述了《贞观政要》一书的编纂内容、思想;
  • 18.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 19.文章主要通过四部分来阐述《贞观政要》一书的编纂特点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 20.这是电视《贞观之治》李世民的话。
  • 21.第四部分论述了《贞观政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22.贞观君臣通过修史,在总结六朝历史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方针。
  • 23.目前对某一具体时期的墓志进行整理、研究的成果还不多,因此我们对唐代贞观时期的墓志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校补。
  • 24.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倒是有个印度的小插曲。
  • 25.艺术人文频道晚间的11:10将播出适合男性收看的大型历史剧《贞观之治》。
  • 26.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往印度取经。
  • 27.唐代贞观时期的政治生活一直是研究热点,学者们对此多有论述。
  • 28.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 29.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向辽东进军。
  • 30.贞观法制对唐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 31.本文从选择人才,信任人才,培养人才三个方面对贞观时期的用人思想进行了讨论。
  • 32.本文首先从民本思想进行讨论,考察贞观君臣在治国理念中对民众的态度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措施。
  • 33.色情狂没有忠贞观念,不懂得尊重异性的身体。
  • 34.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有关清词研究和顾贞观研究的概貌;

用贞观写一句话(100)

  • 1.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 2.遥望长安,小杜不胜哀伤,遥想着贞观之治,百国来朝。
  • 3.你,是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一历史潮流进步不可或缺的人才。
  • 4.对于唐太宗来说,梦是贞观之治,海内承平的理想;
  • 5.唐太宗识得鸿蒙天地,以十思宏兹九德,行为世范,坤厚载物,德合天疆,终而得天寿,得太平,得人和,得贞观之誉也。
  • 6.岁月风雨,匆匆而过,历史将这始建于盛唐的古城淡忘在浮华尘世中,回眸贞观,市井林立,舟楫塞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盛世。
  • 7.根据剧情需要,我将穿越一千三百年的时光,回到唐太宗贞观元年,在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驾前饰演一个跟班的小猴。
  • 8.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 9.贞观23年,白衣翩然的男子,站在万山之巅吟诵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10.而在山东也有银杏树,在贞观年间书法家刘炳龙在此题下了天下第一银杏的字。
  • 11.她笑,笑出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的辉煌;
  • 12.后来还说:贞观之前,随我平定天下,披荆斩棘的是房玄龄;
  • 13.唐太宗有一面镜,一面叫魏征的镜,照出了一代开明帝王,照出了一世贞观之治;
  • 14.对于唐太宗来说,梦是贞观之治,他有他国泰民安,海内承平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
  • 15.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五部分:少年英发、南征北战、同室操戈、贞观之治、从善如流。
  • 16.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 17.唐太宗励精图治,终于实现贞观之治,让八方来朝拜;
  • 18.魏征正直敢言,对唐太宗有许多不敬的事,神之顶撞唐太宗,但唐太宗宽容了他,从此才有了贞观之治;
  • 19.汉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 20.而唐太宗正因为懂得珍惜魏征,才得以成就贞观之治的传奇。
  • 21.有千古第一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颇有贞观遗风尽显巾帼豪迈;
  • 22.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三代治世,唐王朝在开元年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 23.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开创了全盛的贞观之治。
  • 24.幸好,纳兰还有他的知己顾贞观
  • 25.荣:唐朝的盛况贞观之治奏起了嘹亮的贞观长歌。
  • 26.唐太宗善于采纳魏征的谏言,始有贞观之治;
  • 27.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
  • 28.一代女皇武则天改变了千百年来天子为男的习俗,肩负起国家大任,开创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盛世局面。
  • 29.唐太宗向往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成就了贞观之治;
  • 30.李氏之唐的贞观之治,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范中淹重修的岳阳楼?
  • 31.朱温代唐后自立,封关抚民,比于贞观
  • 32.我要走进李世民的皇陵,揭开他的棺椁,还原解析他的一生,将蒙在贞观之治上的薄尘抹去。
  • 33.她的政绩被后人称作: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34.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 35.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 36.正如是唐太宗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贞观之治让唐朝在当时空前的强大!
  • 37.当其好友顾贞观说出家家争唱饮水词时,纳兰心事几人知?
  • 38.从三皇五帝到夏启登基,从千古第一帝到文景之治,还有那开皇、贞观、开元一类的盛世,康雍乾三代人创造的穷凶极欲。
  • 39.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第一步迈向了贞观之治,迈进了和平,迈进了盛世,为百姓穿造了一个祥和的天下…
  • 40.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
  • 41.此外,又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已经十分繁荣,文化、科技和经济都非常昌盛。
  • 42.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 43.正是有了众多像魏征这样的人才辅佐,才有了初唐的气象万象,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且奠定了开元盛世。
  • 44.她上乘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 45.例如为贞观之治打下坚实基础的千古风流人物唐高祖李渊。
  • 46.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 47.唐太宗李渊建立了大唐,后经贞观之治,使中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
  • 48.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展示了东方帝国的神韵。
  • 49.唐宗杀父弑兄,以野心铺就贞观之治;
  • 50.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把原来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
  • 51.从山脚到山顶的望湖园,一路经过很多景点,孙武苑、上贞观和宁邦寺是看来几个还颇值得一去的地方。
  • 52.我从网上得知,圆通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我国建寺最早的观音道场之一.
  • 53.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饮水词》中感受到容若与顾贞观然诺重,君须记的情谊。
  • 54.她将青春化作一江春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亲手打造了大唐的一个繁华梦,让无数文人骚客思之梦萦。
  • 55.倘若骂娘之后就改变了身份,没有了乞丐这一行当,那真可以称得上贞观之治或是开元盛世!
  • 56.我认为:追求就是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 57.唐太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使唐王朝走向了繁荣,开创了贞观之治。
  • 58.在贞观之治的盛世面前,唐太宗深藏的骄傲、享乐思想不断滋长,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宫殿。
  • 59.唐太宗,他对魏征宽容,魏征因此敢于直谏,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唐局面;
  • 60.——唐太宗李世民追溯华夏文化五千年,历史在不断地演变,夏商西周,秦朝汉宫,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61.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 62.他身穿白色大衣,脚蹬木屐,嘴里念叨着:咦,这不是贞观之治的盛年时期吗?
  • 63.终于,盼来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64.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
  • 65.唐太宗李世民胸怀天下,平定各路反王,即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乃是千载难逢的帝王。
  • 66.从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再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 67.唐太宗不被贞观之治所迷惑,居安思危,重用谏臣魏徵,给李唐王朝奠定三百年基底。
  • 68. 是魏征,以铮铮铁骨扛起了贞观的盛世。
  • 69.而后李唐开国,有贞观之治,李靖位列国公,夫妇和美,而虫L髯客亦在东南海上另立一番功业。
  • 70.玄奘为了求取佛经原文,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历时十七年,终于到达印度,取得真经。
  • 71.它能让你穿梭于时空和诸葛亮比比智慧,与司马迁谈谈话,见识一下贞观年间世间繁荣的景象,学学康熙大帝那种学而不倦的精神…
  • 72.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
  • 73.论文治武功样样比高宗行,她兴科举,广开言路,任用狄人杰为相,于是才有了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 74.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和十万兵马,离京东征。
  • 75.唐宗成就伟业,贞观之治名垂千古。
  • 76.贞观初,太宗曾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秦琼,李勣,魏征,尉迟,长孙等亦在。
  • 77.他虽然是玄武门政变的制造者,但也开创了名噪一时的贞观时代。
  • 78.玄奘,你的事迹已成为典范,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更为漂亮的唐朝添上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 79.如果没有武则天的无悔,就不会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华夏,光被几州的辉煌,那么我们的历史会不会有很多的缺憾呢?
  • 80.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81.她晚年称帝,开殿试武举,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称。
  • 82.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贞观之治的辉煌,与他的宽容大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直接关系。
  • 83.唐太宗李世民,以诚治国,创造了永垂不朽的贞观之治;
  • 84.据此推算,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实际已经过去大约六百多年。
  • 85.我好想飞,飞进那贞观之歌,见证盛唐之繁荣!
  • 86.才有贞观之治,天下为家的盛世局面。
  • 87.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开明之治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盛世;
  • 88.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 89.一代明君•李世民贞观之治,流芳千古。
  • 90.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吸取教训,实现贞观之治.
  • 91.唐太宗将魏征与房玄龄放在一起:贞观之前靠房玄龄,贞观之后靠魏征。
  • 92.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贞观二十二年648重修再建,取名慈恩。
  • 93.这是开元盛世,是贞观遗风,民贵君轻,减销劳税,国力昌盛,大唐天下日趋稳固。
  • 94.唐太宗以人为镜知得失,每日反思,每日进步,开创贞观之治;
  • 95.不知,贞观之言足以预后世千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96.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开辟出一片繁荣。
  • 97.李世民大败突厥,平定边疆一带,为中华打下了广袤的疆域版图,而且开创贞观盛世,留下了辉煌的丰功伟绩;
  • 98.武则天是传奇的女人——她成就了中华第一女皇,开拓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从而扬名天下;
  • 99.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她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 100.他们,并不奢求贞观一样的天子,他们只有幸拜读水浒,实乃人生中一大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