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陕西夏县的仰韶文化遗址上,研究人员发现了最早的丝绸证据。 研究人员在那儿发现了一个被锋利的刀切成两半的蚕茧,而此蚕茧的日期确定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
2.柄顶端刻一西夏“马”字(即汉语“上”字),表示用印之方向。
3.非常漂亮的元代黑釉剔划双耳瓶, 工艺流畅豪放,深受宋金磁州窑和西夏瓷器的影响。
4.宋政府悉心经营熙河路,目的是为灭亡西夏打基础。
5.在西夏历史评价方面,《金史·夏国传》总结为:“能崇尚儒术,尊孔子以帝号,其文章辞命有可观者。
6.西夏屡屡进犯,好不容易摆平,先皇暴亡,天下都像不满意他这个新皇一般。
7.自仁宗朝始,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大量修筑堡寨,以构建防御西夏的军事屏障。
8.西夏食盐产地以池盐产地为主,另有并盐产地和矿盐产地。
9.本文以现存的9种西夏文原始辞书作为基本材料,归纳和整理西夏文中的异体字和讹体字。
10.西夏文中异体字、讹体字的大量存在,对研究和阅读文献带来诸多不便,因而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整理和研究。
11.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
12.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一二○ 七年开始进侵西夏, 但要攻取一座宏伟城堡的时候, 发觉骑兵派不上用场。
13.西夏占据灵州后,灵州的国际地位和边贸功能削弱,中西交通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4.这部诗集出土于西夏佛塔中,从其出土地点和诗文内容可以看出,在西夏王朝儒释二教也业已合流;
15.1917年,宁夏灵武出土一批西夏文佛经,出土后即部分遭到散佚。
16.忽必烈即位后,对西夏故地的统治趋于和缓,西夏人地位上升,主要提供军役和宗教服务。
17.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18.泾原路北与西夏接壤,地理形势易攻难守,故一向是宋夏冲突频繁之地。
19.但是西夏文《金光明经》有一个特别的前言,即在标题下方的“忏悔灭罪金光明经”。
20.元代西夏遗民的社会地位由其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形成差别,其社会阶层主要由官吏、民户、屯田户、军户、驱口、僧祇户等组成。
21.两宋时期政权分立,民族矛盾尖锐,陇右地区先后由宋、西夏、吐蕃与金分而统之。
22.宝塔山又名嘉岭山,是延安的标志,宋范仲淹镇守延安时曾在此筑寨防止西夏进攻…
23.党项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于1038年至1227年间以银川为中心建立了雄强一时的西夏王朝。
24.前言:阐述了中国古代酿酒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历史上仍存争议的“烧酒”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了西夏党项族的酿酒工艺过程。
25.在西夏对宇宙起源和宇宙结构的认识中,有党项羌本民族的看法,有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还受到佛教的影响。
26.邓如萍:《党项和党项人的国家西夏》,普林斯顿大学1983年博士论文。
27.西夏晚期的石窟壁画艺术是在上述五个特点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具有强烈党项族艺术气质的石窟壁画艺术。
28.西夏雄踞西北,抗衡辽、宋、金三国,长久立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夏拥有河套地区。
29.该遗址位于河套平原中部偏北,地处西夏国的北部。
30.受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夏的基层组织有别于传统的汉地模式。
31.西夏铜官印1983年出土,为一级文物。
32.黑城始建于西夏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元朝进行扩建,荒废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
33.宋神宗即位后,开始在战略上对西夏采取攻势。
34.西夏文属于中途造字,而且使用时间不长(公元1036—1502年),所以字体变化不大。
35.为解释同样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声调假说”,并认为西夏语的声调是伴随辅音韵尾的脱落形成于12世纪中叶。
36.这种假说仅仅是从彝语支语言的语音特点类推出来的,并不能在西夏本土文献中寻得实证。
37.1965年在巴彦淖尔地区的临河市五星乡高油房古城遗址内出土一批西夏时期的金器。
38.西夏金器目前所见不多,高油房古城遗址出土的金器为研究西夏金器提供了重要资料。
39.考察所取得的资料清楚地表明,在鄂尔多斯蒙古人中融入了西夏王国遗民已是无疑的历史事实。
40.指出了西夏具体的经济区划:鄂尔多斯、阿拉善高原为畜牧区,宋夏沿边、河西走廊为半农半牧区、宁夏平原为农耕区。
41.深厚的民族基础,以及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西夏文化的多元性。
42.文章从西夏字的字形存储、曲线轮廓字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43.宋史座谈会是我国研究宋、辽、金、西夏史学者的自动组合,已有四十五年的历史。
44.西夏扁壶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
45.虽然北宋的国土、户口、耕地、军队兵员、经济实力,均远远超过西夏,但宋夏战争初期北宋却在几场重要战役中惨遭失败。
46.早餐后,回银川路上,参观西夏陵墓。
47.西夏因地处西北内陆,其大陆性气候显著,地表多荒漠。
48.北宋对外交往活动中,与西夏王朝维持着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
49.在此背景下,西夏的法律思想也趋于成熟并巩固下来。
50.西夏文化一个突出特点是多元性,这与西夏实行开放的国策密不可分。
51.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2.西夏是公元10—13世纪中国西北地区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它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53.并且通过与唐宋社会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西夏家庭的本质特征。
54.儒学的文化思想,已较全面地渗透到西夏文化之中;
55.西夏陵墓的唯一特征是可以明显地看出其等级。
56.儒学的文化结构,也大都被移植到西夏文化之中。
57.西夏土地制度大致可分为国有、贵族大土地占有、寺院土地占有与小土地占有四种形式。
58.西夏时期气候寒冷、干燥,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境内植被有所破坏。
59.辽、西夏及金代梅瓶均受北宋北方窑的影响,具有形体挺拔修长的特点。
60.西夏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
61.可以说,武威西夏木板画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发现的反映西夏现实生活的艺术品。
62.第四部分对武威地区发掘的西夏木板画情况进行了列举和分类整理简述。
63.在西夏时期的武威,各主要民族对西夏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
64.从河套等地出土的大量铁钱看,这一法律曾得到了贯彻执行,无疑会对阻止西夏铜及铜钱的外流起到积极作用。
65.其三,西夏为了加大对铜的控制,特设铁钱区。
66.西夏曾六次向宋朝赎取《大藏经》,并宴请回鹘、汉、吐蕃、印度高僧,历时53年翻译完成《西夏文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