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隐《两同书》的政治思想是指导钱氏吴越国的治国方策,其援道入儒、重思辨的思想对唐宋两代儒学发展有重要传承作用。
2.吴越地方风物传说不断滋润和丰富的白娘子形象是吴越文化孕育已久,受清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激扬而形成的;
3.有一次范蠡在练剑时想起吴越之战,一剑劈入湖石上,留下这处千年剑痕,可见其力大无比。
4.吴越王(谥号忠懿)知道王延寿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并且曾经放生过很多小动物。
5.吴越王(谥号为忠懿王)知道王延寿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并曾放生过很多小动物。
6.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
7.在了解到鸿山遗址发现的具有越国特征的文物数量超过了建国以来浙江省发现的越国文物总数时,黄满忠对鸿山遗址在吴越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深感震撼。
8.杭州还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
9.长乐钱家岭,因公元1177年吴越钱王九世孙南宋朝奉郎钱植从天台移民定居在此而得名。
10.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
11.在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荆楚、吴越、华夏三大文化鼎足而立,而地处东南沿海的越文化,最具开放性的特色。
12.吴越王的后代在长乐一带定居,繁衍生息由来已久。长乐一带就是钱家村,故此岭就叫钱家岭,无用质疑。
13.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对姑蔑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姑蔑文化是华夏先进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14.《韩诗外传》与《吴越春秋》中的要离传奇在文本上有著明显的前后继承痕迹。
15.在吴越国稳定政局与完成体制转换中,钱氏宗室起关键作用,从而对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16.吴越国宗室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宗室治州,控制地方上,钱氏宗室因此成为维护王权的重要支柱。
17.其丰富的史料具有很大的真实性补充了正史中吴越史料之不足被许多注家所用,为古地方民族史学做出重要贡献。
18.从接受角度论述吴越文化对周氏兄弟的影响,强调的是主体能力的亲近与吸收。
19.在重民思想的指导下,吴越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利民施政,为吴越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20.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
21.《吴越春秋》是一部有价值的野史,其史学价值主要休现在史料价值和写史体例有所创新两个方面。
22.其产生与绍兴这一“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的特殊文化传统和吴越地区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23.当初先帝答应你去吴越之地学艺,我是反对的。
24.传说当年吴越两国就是以这座桥为界的。
25.钱氏铸造之金涂塔吴越钱氏信佛,而钱俶尤甚,他一生铸造了许许多多的金涂塔。
26.由于深重的历史原因,尽管北京话已经是吴越地区的通用语言了,但是北京话的吴越方言却受吴语在词汇、发音等方面严重影响。
27.吴越地区气象万千,山重水复,有山水诗产生的客观地理环境。
28.钱氏皇室在吴越中后期普遍文人化的趋势,对于温州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9.吴越史地研究会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的研究区域文化的民间学术机构。
30.战争进行了反对某些国家(吴越) 。
31.魏晋南朝时则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
32.长三角区域不但有着优越的自然禀赋,而且有着充满巨大活力的吴越文化。
33.汉代吴越地区进入了地方区域发展的新阶段。
34.作为初具雏形的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对后代史学与文学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小说创作影响很大。
35.对作为吴越文化主要遗存的土墩墓的研究成果累累,对其埋葬特点、文化内涵、文化性质、时代等,学术界已墓本达成共识,但对是否存在一墩多墓的问题,意见不一。
36.在空间上,人才分布则呈现出集中在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所在的吴越北部地区的特点。
37.吴越人家不仅仅是个好听的名字。
38.吴越时期舟山寺院是中、日、韩三国间极其活跃的文化与经济贸易交往的结晶。
39.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向人们展示了襄阳和吴越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