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四句是唐朝贵族李通玄读《华严经》悟道以后讲过一句名偈,意谓法界万有都是在同一时间、空间的基点上存在的。
2.最早提出以看话头悟道的是黄檗希运,之后有五祖法演再次倡导。
3.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
4.米尔林说道:“制片人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道:‘天哪,我们必须得采取点行动了。’这让我感到很内疚。”
5.因此,山水词中也蕴涵着一定的禅韵禅机,诸如水月之境、山林之音、山水悟道等。
6.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分为味象、观气和悟道这三个层次。
7.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
8.圣灵听到你的声音,圣灵对著你的心灵耳语,圣灵由内显露出真理,并在你开悟道途的每一个步骤上忠实地展露出来。
9.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去年揭晓的一项研警悟道,使用这种药物增添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10.精神虽是人背离道的原因,但道家认为体道还须通过精神,只有精神才能体悟道。
11.随着文字禅的兴起,公案成为了禅门僧人参禅悟道的对象,公案的影响更加广泛。
12.参禅悟道本是禅家之事,但在宋代,文人喜禅成了风尚。
13.他参禅悟道,深入中国传统,也通晓西方的哲学和艺术;
14.而在他少年时代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中,其对佛教寺庙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参禅悟道高僧的尊重多有描写。
15.以此为切入点,文章旨在探讨红楼诸艳的宗教态度和佛学修养,及其与宝玉参禅悟道、出家解脱的联系和差异性。
16.对中晚唐僧人草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禅宗的兴盛使得僧人用草书作为参禅悟道的手段;
17.这个道理也许几千年前的佛教和道教的修行者们都懂的,所以他们平日参禅悟道时都要保持平和的微笑,将其视为必修的功课。
18.萧氏是一位通过长期收藏、鉴赏、交游、勤攻、悟道而登上艺术殿堂,为极具大家风采之当代中国画名家。
19.保福和尚就知道他是个真悟道的高僧了!
20.佛经中提到,对于造成如此丧失机会的事情,若有人即便是片刻的随喜,也会有数百辈子不得值遇证悟道。
21.“卮言”在语言形态上可以分为悟道之言、体道之言和“言无言”三个层面,成为庄子及其学派的基本言说方式。
22.一年一度的卫赛节是纪念2000多年前的这人佛陀的出生,悟道和圆寂。
23.从“悟道”、“修身养性”两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意义。
24.悟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内化过程,素质的培养须通过师生一招一式的交流互动和示范效仿。
25.悟道的方式,决定了传统武术的经验性质;
26.而且不只是暂时地利益不只是给予他们暂时的快乐而是真的置他们于证悟道上。
27.在佛陀的时期,许多人在遇见佛陀或倾听他的教学以后悟道,但是,在早先的生活中,他们是从实践禅定的当中,完善的洞察到生命真相。
28.自我开悟或悟道就是自己认识到原本没有一个我去悟,这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29.一沏一会茶道馆与现有茶道馆最大的区别与特色就是古代人与现代人可以在这样一个穿梭时空的平台中交流、品茶、悟道。
30.悟道存有能够从人们的光气场的美丽来分辨人们灵魂开展的程度。
31.丁尼生对老子思想的接受和想像从诗中的四个方面,即“老子弃城”、“道与悟道”、“人生徒劳”以及“出路”体现了出来。
32.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Shama出版其第一本书籍,《社交媒体营销悟道》之际,采访到她。
33.佛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菩提又名榕树。
34.它纪念了佛陀出生、悟道及涅槃的三件大事。
35.我将自己充满从大我和灵魂的爱,从我的指导灵、守护天使、大师和悟道存有们,他们的爱随时可得,我是被宠爱的。
36.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尊者经过五十三参之后,终于悟道。
37.我将不在这里谈论这些意识流的细节,它们代表许多悟道存有们正在运作的意识层次。
38.那些悟道的人会向伊斯兰学校表示感谢,这些学校我们从1947年就建立起来了,校里还准备有大量文献资料。
39.老子围绕“求道”与“为道”的终极目标,对学知悟道的客体与方法作了深层次辩证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与众不同、思维独特的学习理念。
40.“遨游”首先出现在《庄子》中,是庄子所设计的理想人生境界,是体悟道性者回归大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