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迄今第一部通宝币制的专题通史,该书对货币史著之结构、体例和内涵等范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成功创新。
2.皮名举先生学识渊博,不仅潜心学术,精通史学,还热衷教育,熟悉教育学。
3.杜佑花36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通典》二百卷,在其著述中广泛地征引《管子》一书的微言大义。
4.在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以及鲍修哀《世界通史》之后,目前还未出现过一套完整系统的基督教历史哲学。
5.因此,我们在综述这一问题时,为叙述方便,凡包举古代、近代者,均视为通史范围。
6.十四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伟大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写下了七卷本的《通史》,是研究世界文明的著作。
7.水船模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借展水船能运载供应整个舰队长达一个多月的食水。
8.《地球探颐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是澳大利亚科学史家奥尔德罗伊德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地质学通史著作。
9.“旧《三国史》”是否是三国综合通史的问题目前只能存疑。
10.他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两座丰碑。
11.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12.中国现代史(1919年-1949年)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是历史专业的主干课程。
13.1915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古代通史编纂由传统向西方“普世史”模式转变过渡的时期。
14.作为大学教材的《世界通史》与学术专著作的《世界通史》有什么不同?。
15.俄国著名汉学家瓦西里耶夫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的作者,比中国人自己写作的文学史早了24年。
16.本馆以通史手法展示了祖国医药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成就。
17.以音像资料为载体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在《世界通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18.对中国史学通史的阶段性划分。
19.概括起来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编写中国通史的指导原则。
20.两部史书,无论怎么互相贯通,难道要比一部完整的通史更能表现倾向统一的思想?
21.随后,中国同西方文明古国先后出现通史著作――司马迁的《史记》、李维的《罗马史》。
22.结语部分再一次阐明吕思勉通史新编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全文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3.1984年,陈椽先生专著《茶业通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4.群体研究(宏观研究)就著作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题型宏观研究,另一类是通史型宏观研究。
25.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历史学家试图将犹太史、基督教史、过去的希腊和罗马文献合为一体,写一部通史。
26.今后可以参照《中华文学通史》框架,做适当调整,最终达到汉族民间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的有机融合。
27.我的朋友以斯拉 布洛克在一本名为《数字通史》(乔治斯 以弗拉著)中读到佛陀的特殊才能。
28.我国学者在通史、区域史、国别史和专题史诸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29.《中华艺术通史》等理论研究成果完善了艺术学科体系。
30.圣母大学的瓦尔特•钮金先生撰写了一部通史,对以帝国作为主题是如何塑造美国历史的问题进行了诠释。
31.编纂我国第一部通古今贯中外的心理学通史,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32.盛世编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公路交通史的编纂。
33.《南史》仅仅是南朝史,或称之为南朝通史;
34.来自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