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以《战国策》的语言材料为依据,对《战国策》单音节实词同义词进行“求同”和“辨异”两方面的工作。
2.这种机制中包含一对恶霸双星(这是天文学家的真实词汇)。
3.文中对《二年律令》的实词、虚词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
4.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本课题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的取舍和择定,以及《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的价值。
5.本文主要讨论凉山彝语中比较常见的语法化现象:实义构词语素语法化为词缀;实词虚化为法功能词。
6.汉语虚字(词)由实词虚化而来,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属形式范畴。
7.当研究汉语理解时,首先着力于指称概念的实词是理所当然的,但也不能轻视虚词在汉语句子、谈话、篇章中表达意义的作用。
8.词法部分包括实词和虚词。
9.文章通过对三本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关于叹词、象声词的论述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叹词、象声词是实词。
10.实词虚化是语言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现象。
11.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词又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
12.阿拉伯威严是光辉绚丽的代实词,它必须被警惕高地应用在令人等待的母司抽象上。
13.接关税后,进口货物由海关保管。(由于语法限造,只需用实词。
14.我国汉语实词虚化研究历史悠久,且不乏有独到见解,引进西方语法化理论后,汉语语法化研究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5.实词虚化指的是将有实在意义的实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的一种过程或现象。
16.存在于多语句中的通常是一些表达主要信息的实词。
17.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当这些词在文本中出现时,与它们前后同现的那些实词在统计意义上是相似的。
18.在虚词语法化的过程中,原来实词的意义依然对虚词有很大的影响。
19.实词研究只包括代词、数量词、副词。
20.实词中名词和动词为主,说明这两种词在人类语言中是最基本的词,也是组成句子的最基本因素。
21.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获取支持词义排歧的知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面向真实文本中实词的汉语词义排歧系统。
22.主要介绍《商君书》及其作者、《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术语。
23.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汉语研究的加深,不但实词研究颇有成效,虚词的研究也日益加温。
24.虚词的作用是按照语法结构规则将各个实词组成短语或句子。虚词包括冠词、连词、代词和介词。
25.本来,幸福这个实词。
26.第三章介绍了基本实词的定量分析结果,包括:按年龄和词类的统计、高频词的分布统计等。
27.与他类实词相比,形容词重叠在形式上的突出特点是:重叠类型繁多、整体格式丰富、同一基式多样。
28.实词(如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表达明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