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砖造句
青砖造句大全
  • 青砖

    词语解释:

    qīng zhuān

    呈青灰色的黏土砖。用土窑烧制。因砖中含青灰色低价铁,故呈青灰色。其耐久性、耐蚀性和韧性等都比红砖好。

用青砖造句(36)

  • 1.因此,随处可见徽派建筑的痕迹,并保存着最原始的飞檐翘角、青砖黛瓦的古风古韵。
  • 2.而两只巨龙围绕着一只夜明珠上下翻腾,七色来回变幻,龙的背影在大殿的青砖上也被渲染出来。
  • 3.主楼四层:一、二层为青砖主体,三、四层为木格结构门楼,仿古彩绘。
  • 4.《老城门洞》古村堡门由青砖、红砂石砌成,墙高门厚,将整个村子包围得严严实实。
  • 5.来这里旅游,每一块青砖碧瓦都能引领您走进历史长河;
  • 6.该坊形制为六柱三重檐五滴水青砖彩型碎瓷镶嵌结构,单面嵌瓷。
  • 7.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不设钩栏。
  • 8.在陈诚公馆原址搬迁时留下的部分青砖黛瓦应用巴渝特色形式进行墙面的重塑、地面的铺装,将历史留存其中;
  • 9.青砖红瓦的民居,纵横交错的河涌,体现着杏坛温婉的水乡风情;
  • 10.关城面东而立,由青砖券石砌筑。
  • 11.大殿青砖红柱,飞檐凌空,殿内塑像金面王冠,神态威严。
  • 12.百年古井,古树,青砖飞檐,古色古香的榻榻米床,终于回到历史的家。
  • 13.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 14.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
  • 15.外饰面以青砖和石材为主,镶嵌着通透的玻璃,使整个建筑的虚实和体块穿插更明显。
  • 16.采用高效薄层色谱,以米砖茶、沱茶和绿茶为参照,分析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中的脂溶性色素。
  • 17.这种砖是比以前北京城墙砖小一号的灰色青砖,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将按照传统工艺以白灰、青灰填充。
  • 18.寺庙为全青砖大石结构,高有二十几米,庄严肃穆,苍老而完美。
  • 19.基座采用大青砖砌筑。
  • 20.楼用青砖青瓦和本村大寺拆下的木料建成。
  • 21.大部分的胡同看起来都是一样的灰墙青砖,它们是孩子们的乐土。
  • 22.湖北羊楼洞是中国青砖茶的故乡。
  • 23.北京的四合院朴素、实用,色彩以灰色屋顶和青砖为主。
  • 24.今天,新建的中国美术学院,又是根据潘天寿纪念馆的青砖石柱的基调阔展而来。
  • 25.你看这些青砖
  • 26.我国传统民居通常都使用青砖,惟有闽南形成一片独特的红砖文化区。
  • 27.仅存的古屋以夯土、青砖、青瓦和杉木建造而成,富有中国南方传统乡村建筑特色。
  • 28.这是领导现场指示(粉红色上衣),要求地面用青砖
  • 29.青砖有利于地方认同感及亲切感的产生,亦有岁月中穿梭的历史感。
  • 30.正是出于这种思考,当年设计潘天寿纪念馆时,是以潘老生活过的青砖小楼为原型而延伸出来。
  • 31.这座古建筑是用青砖砌成的。
  • 32.这个建筑是用青砖素瓦建成的。
  • 33.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 34.青砖与西式餐桌椅之间的对话其实是深入的。
  • 35.村子里唯一的青砖瓦房,青砖青瓦,木格门窗大二间。
  • 36.城墙顶部每隔40至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青砖写一句话(100)

  • 1.青砖灰瓦的长廊蒙着晶莹的外衣,古朴单一。
  • 2.雨泪顺着小巷那残破的青砖滑落,它用自己的伤痛去抚摸青砖的伤口。
  • 3.你在淡墨渲染的青砖绿瓦间若隐若现,我淡妆素颜,站在凝烟的水墨里,痴痴的等你!
  • 4.那时它就伫立在家后面,黛瓦青砖,雕花庭院,重门深处仿佛锁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年代的久远让它落满岁月的沧桑。
  • 5.青砖绿瓦,遮住了流过指尖的光阴。
  • 6.脚踏在青砖铺砌的小路上,晨雾夹着细雨弥漫在正值绿春的江南,临面扑来一种清风弥漫的感觉。
  • 7.如果相反的,青春道路上的一切早已被父母铺好青砖白瓦,畅通无阻,则会少了很多拼搏,收获的精彩。
  • 8.我像是回到了不谙世事的那个五岁的我,趿拉着一双凉拖,在青果巷的石板青砖上踩下一个个深深的水渍。
  • 9.沿着河边漫步,有一条林荫小道,柳荫深处,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小楼,这就是张謇纪念馆。
  • 10.指间滑过青砖凹凸的纹理,青石板啪嗒的踩水声中展开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
  • 11.漫步城中,那青砖素瓦的街道上紧密连缀着78处古店铺,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绸缎庄…
  • 12.远看狭窄不可过人的胡同,走过去了,居然还能伸开双手,感受一下青砖碧瓦上苔迹斑斑的沧桑,感觉一下凝固在斑驳之间的苍茫岁月。
  • 13.同时也因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能依附于周围任何东西,咬定青砖不放松,汲取养分,因此得以生存,长成苍天大树。
  • 14.江南我最欣赏江南的,不是繁花似锦,而是烟雨蒙蒙,青砖黛瓦。
  • 15.这个清代的建筑不同于其它民居,它是并非木质结构,而是砖瓦结构,由青砖砌成的。
  • 16.那青砖黛瓦、夕照小舟,在雾中隐去,飘入我的梦中,却在此刻如此真实。
  • 17.靠在青砖筑成的墙柱旁,看着石砖上淅淅沥沥的雨点,伸手去触,是一阵纤细的抚摸。
  • 18.我踏着足下一块一块青砖铺就的街道,生怕惊破了这如水的城。
  • 19.老街房屋均合面而建,砖木结构,多为青砖小瓦,地道的徽派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 20.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一条悠长的雨巷。
  • 21.屋檐下,几块青砖被檐水冲的凸凹不平。
  • 22.房前青砖铺成的宽敞的练兵场,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冯大将军在操练勇武干练的勇士们的场景。
  • 23.遗忘在青石板上,遗忘在寻常巷弄,遗忘在青砖绿瓦。
  • 24.古道石桥,青砖黛瓦,那条掩上经纬的路径,能够让任何人迷失方向。
  • 25.可是,后来那些衣服没有了,童年也一去不复回了,再后来青砖白瓦没有了,小院也没有了,我长大了,上初中了。
  • 26.迎面而来的几名挑山工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微弯着的肩上压着的是一块约百八十斤重的青砖,直见他飞汗如雨却又健步如飞。
  • 27.祠后有司马迁墓,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似巨掌撑天,如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之间!
  • 28.是一座青砖建成的坐北朝南的院子,算不上大,但也不能说小。
  • 29.山朦胧,雨朦胧,风轻轻,月轻轻,山河锦绣,郁郁葱葱,青砖黛瓦,秦月汉关。
  • 30.太多太多历史的风华和岁月的风流将存在过的证据刻于这些青砖红瓦之上,望之能够永存,让代代知晓。
  • 31.楼下行人的美丽的伞也是为了它呀,它于是在伞上弹跳,在青砖绿瓦上唱歌…
  • 32.另外的红砖建筑则是上世纪30年代永泰丝厂的茧仓,在主楼与红楼之间还新建了一道两层青砖建筑的连廊。
  • 33.似那裂缝的青砖依旧饱受行人的踩踏、轻视;
  • 34.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 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
  • 35.扶着、看着、摸着这段明长城的青砖,说不清是探寻还是追问的心理。
  • 36.于是,我把所有关于你的细微情节也都沉淀成往事的青砖黛瓦,一手筑起属于我们的水晶宫殿,作为感情的青冢。
  • 37.河上每隔一段路程便立一座小桥,成拱形,满身的青砖与红色的桥名相映生趣。
  • 38.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是青砖黑瓦,飞檐勾角。
  • 39.一块块石板、一帧帧护墙、一面面青砖碑石,耸立的马头墙古朴,深幽诉说着岁月轮回的沧桑。
  • 40.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
  • 41.小路一米来宽,常常是红砖铺设的,也有些许年代久远的,由青砖铺成。
  • 42.全壁由3万多块青砖雕刻而成,上面盖绿色琉璃瓦,砖雕斗拱,下面白石浮雕座,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 43.所有门楼都是青砖青瓦砌成,门楣配有精细的雕龙画虎,仍清晰可见。
  • 44.其中东圈门巷长约700米,巷里保存着许多盐商的古宅,全是原汁原味的高墙深院青砖黛瓦。
  • 45.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之誉。
  • 46.夕阳的残晖映红了半壁青砖墙,似乎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感叹。
  • 47.提及江南,总会想到青砖黛瓦,深井落花,那古色古香的美,美到令人心颤。
  • 48.远处一缕缕炊烟正温温馨馨地从青砖碧瓦的农舍上空吐出来,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几声鸡鸣与犬吠。
  • 49.亭榭楼台,小桥流水,青砖灰瓦,小巷幽深?
  • 50.遐想驰骋,眉前乍现一袭婀娜窈窕的素白,于春日雨底依溪缘青梅,驻池畔浮萍,笔篱下春蕴,书青砖黛瓦。
  • 51.檐下主体青砖装点,不留门窗却光面其外,与文殊寺相应而立,犹如两只苍龙锐角直插峰巅。
  • 52.我看着身旁的老人与日益熙攘的人群,看着青砖白瓦变为高楼大厦,看着曾经质朴的人们变的冷漠。
  • 53.朴实的古代劳动人民只能靠勤劳的一双手,和那钢铁般的肩膀来把那青砖、石头扛上去。
  • 54.我家也砌了一幢明四暗八的青砖瓦房,连收音机、摆钟也进了屋。
  • 55.房顶上歪歪斜斜的排列着常年风吹雨打的青砖,时间久的,有的冒起了青苔。
  • 56.流水,就是江南人家烟雨朦胧,杨柳依依,掩映着青砖黛瓦。
  • 57.才入婺源,便见那蓝天青山倒映在碧水之中,小桥流水人家与粉墙青砖黛瓦相融为一体。
  • 58.我说青砖的命运只能在苔藓的映衬下显示它经年累月的等待和不离不弃的坚持。
  • 59.典型的江南小镇的风貌,终日不散的湿气沉沉地吸附在狭窄的青砖路上以及两侧说不清材质的灰蒙蒙的墙壁。
  • 60.青砖黛瓦,方顶青阁,稳立在青白石板上,斑驳凹裂。
  • 61.江南有充足的水分,有蜿蜒的石阶,有铺满青砖的小巷,还有温柔娇弱的江南女子。
  • 62.这里城是古城,门是古门,砖是古时之青砖,石是古时之红石。
  • 63.墙基是土夯的,中间的青砖、红砖,是时光的补丁和创可贴。
  • 64.滨江长廊是由青砖砌成,城墙上有一米多高的锯齿,而且有高大宏伟城楼。
  • 65.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迷人的青砖湖,时尚的商业步行街…
  • 66.青砖青瓦,四根朱红的柱子虽然很威严地支撑着老屋,但那斑驳的花纹,已经显示了它的沧桑。
  • 67.走在狭长的老街上,置身于青色之间,青墙,青砖,青瓦,青石板。
  • 68.这种老青砖屋本地乡村到处可见,很有他们的民居特色。
  • 69.我渴望用双手去抚摸长城的青砖
  • 70.青砖黑瓦,马头翘角,这就是徽派建筑的特点。
  • 71.青砖、红瓦、白墙,简朴又不失大方,里面的摆设不多,也很简单但具有浓郁的,又很古朴的情调。
  • 72.清晨,便有人起早,骑着自行车或三轮,在青砖路上骑行,一边骑一边吆喝:粽子,热腾腾的粽子。
  • 73.绿虎墙与千叶树所缠绵,忘不了伊人那日的醉颜,又于今日定居,一件薄衣撑一油伞,独往青砖石旁轻抚妃子月儿脸,逃离世俗。
  • 74.它同样是用青砖砌成,形状非常规则。
  • 75.村里的青砖瓦房,有的空着,有的拆了,有的倒了…
  • 76.青砖碧瓦,正面,便是大雄宝殿,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右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 77.素净的青砖,典雅的木窗,高耸的马头墙,古典的大门都是徽派建筑的特征。
  • 78.相比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或许我更喜欢靖港古镇的青砖黛瓦。
  • 79.为了挽救它们的生命,我依依不舍地把它们放回了青砖湖。
  • 80.他是口石井,青砖上密密麻麻爬满了青苔,一层又一层。
  • 81.全壁由3万多块青砖雕刻而成,上盖绿色琉璃瓦,砖雕斗拱,下面白石浮雕座,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 82.疾步向前,青砖、碧瓦、朱门一座虽不算气势恢宏,但依然古色古香的建筑静默在那里。
  • 83.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胡同矗立着青砖古塔。
  • 84.我出生在江南小镇,一睁开眼,看见的是那青砖瓷瓦,羊肠小道…
  • 85.空地是青砖铺的,青砖上有些许青苔,仔细看,才看的出来,砖缝中钻出几棵草。
  • 86.明清家具馆青砖粉墙,修竹摇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100多件精品家俱。
  • 87.有人想清掉它,却发现青苔早已嵌入青砖中。
  • 88.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可能都很普通,但这些平平凡凡的中国梦正是筑造幸福长城的青砖
  • 89.说它老,一点不假,舞台是由青砖砌成的,有的砖石已经风化了。
  • 90.抚摸着那些被风雨侵蚀的青砖,我惊呆了,长城要用多少这样的青砖
  • 91.以前那泥泞的青砖马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
  • 92.同学们无意间发现每一块青砖上都刻有工匠和监制者的名字,仿佛它们都富有生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
  • 93.十三岁,青春期的我心里空空的,没有一块坚强的青砖,全都是用陶瓷做的,轻轻一碰就碎个满地。
  • 94.长城的地面全是用大青砖铺成的,城墙也是用大青砖铺成的,经过岁月的洗礼,虽然有些剥蚀了,变得有些凹凸不平,但依然显得坚固。
  • 95.钟楼基座为正方形,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重楼。
  • 96.这样懵懵懂懂的心和眼睛抬头望向那青砖勾勒出的四角的天空,本就困在这样的笼子里,我的心,还能怎样释然呢?
  • 97.在穿梭的车流中,我已看不见黛瓦青砖的粉墙。
  • 98.当农大的第一块红砖——也许是一块青砖——砌在这里的时候,农大便有了一种古朴和安逸。
  • 99.我手脚并用爬了估摸有一个多时辰,双手开始使不上力气,按压在青砖玉石铺成的桥面上竟似陷入了泥潭一般,几次差点抽不回来。
  • 100.一些寨子的傣家井,水井的井台,井栏,井筒建筑大体上跟曼勐寨那眼差不多,均为青砖,水泥筑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