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书造句
评书造句大全
  • 评书

    词语解释:

    píng shū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方地区,故又称“北方评书”。清初已形成,只说不唱。传统书目都为长篇,演员运用各种说讲、表演技巧,以“扣子”造成悬念,取得艺术效果。书目以历史故事为主。

用评书造句(20)

  • 1.又由于她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遭到过良好锻练,对音乐的感悟也被自然地带到了评书说演之中。
  • 2.这部评书是依据施耐庵的原著《水浒》讲述。
  • 3.总而言之,赵树理独特的“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作为现代文学史中的独特存在,是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应承认其在小说发展史中的价值。
  • 4.因此其评书说演在听觉上,更有一种铿锵崎岖的声韵美感。
  • 5.四川话评书人李伯清的经典散打评书之一。
  • 6.过袁阔成先生改编后的评书言语,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张、惊险、安慰、环环相扣,并富有较强的悬念性。
  • 7.评书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
  • 8.传统评书作品往往是一个主人公贯串一直,故事性必需很强;
  • 9.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评书艺人却多为“唱曲”的转行。
  • 10.该评书曾在多家电台播出,回响强烈热闹,好评如潮,欢送收听。
  • 11.卖关子是评书中常用的手段技巧,术语称留扣子。
  • 12.小学时曾试过当个评书大师。
  • 13.曲艺指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包括民谣、评书、小品、快板和相声。
  • 14.我们老百姓看着玩玩,消遣一下,顺便了解一下大致的历史评书,也未必就是大逆不道。
  • 15.老舍小说对评书艺术有诸多借鉴之处,又有所超越这一方面是因为老舍其人与评书艺术渊源颇深;
  • 16.人称犯罪评书,提醒人生步步有圈套,附“大伟解药”提示。
  • 17.评书人用他的声音使一个个角色鲜活生动起来。
  • 18.一个基本的想像培训是听评书(叙述),在其中选择的话的正确性是根本因素“唤起世界“。
  • 19.乡亲们听得那样的出神,我心里想,你们就当单天芳的评书听吧,反正有故事情节在里边。
  • 20.尤凤伟吸收了评书艺术和影像化叙事风格的优点,使作品呈现出雅俗共赏的风貌。

用评书写一句话(65)

  • 1.钱钟书曾评书说:宋人学唐诗不像唐诗,明人学唐诗像唐诗。
  • 2.街上喧闹,小贩的叫卖声,戏院里的唱戏声,茶楼里的评书声。
  • 3.我们又走到了评书楼、乌将军庙、三寸金莲馆…
  • 4.清代笪重光《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
  • 5.她说完就假装那些讲评书的人讲笑话,可好玩了!
  • 6.他决定学说评书,以此招揽顾客。
  • 7.有评书人讲书,诉不完江南风蕴史;
  • 8.电视剧和故事片中不同人物说的不同语言,话剧、相声、评书中的很多生动语言都是值得你借鉴的。
  • 9.收音机里又传出了单田芳那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评书
  • 10.小时候我听评书《乱世枭雄》时记住了许多名号:青麻坎三界沟杜老判杜立三。
  • 11.他们的遐想是斑斓迷离的,他们的梦是五彩缤纷的,听了评书中那些仗义疏财,行侠做义的义薄云天的故事,便对侠客崇拜得五体投地。
  • 12.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我想他也不是花钱到娱乐场所听来的。
  • 13.姥姥很喜欢听评书,但自己却不识几个字,她常常教育我要好好读书。
  • 14.你的朋友们仍想和你相聚在三兼堂评书品味!
  • 15.他通常是坐个小板凳听评书,眯缝着眼睛,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呆晚了,母亲还热情地留下他吃饭。
  • 16.后来老师把我们的嘴皮练薄了,于是教起评书
  • 17.如果问十岁左右的我,她会给你说一段经典的旧评书段子:岳母在岳飞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 18.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听听广播,每天下午五点,是刘兰芳的评书
  • 19.晚上我和姐姐躺在床上听单田芳讲评书,白眉大侠和三侠五义好不令人牵肠挂肚;
  • 20.姐姐和奶奶喜欢听评书,叫评书死党;
  • 21.循声而至,原来是寻常巷陌的评书楼间传来的。
  • 22.我心里想,这样好的口才怎么不去当评书的,多好,浪费人才啊!
  • 23.幼时的我常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总缠着爷爷带我到桐花巷里听评书
  • 24.可是,现蒸现卖的《水浒传》的故事也成了我每天到校以后向小伙伴们讲的内容,就像当时的评书一样吸引着同学们。
  • 25.十岁左右的那个我,她会给你说一段经典的旧评书段子:岳母在岳飞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 26.也许是老人有喜欢听评书说古的缘故,爷爷也不例外,爷爷的书架上放的书就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英雄传…
  • 27.晚上,在我们所住的旅馆组委会举办了一个晚会,我报了个名,表演评书《八扇屏——小孩子》。
  • 28.有的人戴着耳麦,听着可能是音乐,也有可能是评书,也有可能是收音机。
  • 29.马上该我了,我急中生智为大家来了一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评书
  • 30.最初乾隆有一点疑惑,苏州人怎么在茶馆店里开会的,但他想起了京城的评书,于是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在说书呢。
  • 31.要不,就在家打开收音机继续昨天未听完的评书
  • 32.演出的节目有独唱也有合唱,还有变魔术的和唱评书的等等,他们的表演引来阵阵掌声,联欢会很成功。
  • 33.老师,我姓夏,叫夏汇烁,我老爸是个说评书的。
  • 34.我以前每天都听《评书快餐―二战经典战役》。
  • 35.一路上我们一边听评书一边爬山。
  • 36.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评书
  • 37.他讲课津津有味,中央电视台换他上去评书,收视率肯定直线上升。
  • 38.我放学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通过收音机听评书.
  • 39.你一定猜不到,我听的是老掉牙的评书吧。
  • 40.搭的时候,我听起了评书杨家将,听得我又蹦又跳,兴奋极了,自然我就不想再搭柜子了。
  • 41.听妈妈说,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家家都备着一台收音机,每天晚上,一家人围着收音机一起听广播、听评书,多么幸福啊!
  • 42.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评书,秧歌、高跷、武术、舞狮、舞龙、旱船、打腰鼓、皮影戏等。
  • 43.爸爸喜欢听评书,这段时间听的是《百年风云》,也不管我和妈妈爱不爱听。
  • 44.还有时,老师给我们听评书,《三国》中乱世的义,《水浒》中兄弟的情,刘玄德三顾频频天下计,请出了孔明,黑三郎有一清、加亮。
  • 45.他喜欢听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也喜欢每天早上农科频道的评书
  • 46.爱听评书爷爷既没有烟瘾,也没有酒瘾。
  • 47.小时侯,我很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讲古。
  • 48.写书人,评书人,教书人都是职业。
  • 49.如果问十岁之前的我,她会给你说一段经典的旧评书段子: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 50.在随处可见的茶馆里,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听评书,会名人。
  • 51.我怎么觉得我越说越像评书的老头儿了,在一个问题上说半天。
  • 52.而且据评书介绍,这位老兄睡觉不闭眼睛,小偷见了谁会不害怕?
  • 53.如果问十岁左右的我,她会给你说一段经典的旧评书段子:岳母在岳飞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 54.她每天都打开收音机,什么新闻、戏剧、小说,都爱听,尤其听评书,常常听得忘了吃饭,从这以后,小广播被她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 55.他每天都打开收音机,什么新闻、戏剧、小说呀,都爱听,尤其喜欢听评书,常常听得忘了吃饭。
  • 56.七岁时,爸爸对我说《三国演义》这本书好,可是我不信,于是爸爸说:如果不好为什么会拍成电影,电视剧,写成评书,拍成京剧?
  • 57.关于征辽、田虎、王庆,不管是新版、老版,还是田连元先生的评书,都略去了。
  • 58.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
  • 59.算了,就当是有免费的评书听好了。
  • 60.我看过《杨家将》的书,也听过《杨家将》的评书,但许多事都没有记住。
  • 61.有说评书的,如《三英战吕布》;
  • 62.突然,小明脑海里想起了前天晚上电视里说一个评书演员出车祸的事。
  • 63.小A又在他的地盘上开始评书了。
  • 64.当时还吓了我一跳,这怎么讲起评书来了?
  • 65.而我,则是边干家务活边沉醉在那扣人心弦的评书故事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