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南洋造句
南洋造句大全
  • 南洋

    词语解释:

    nán/nā yáng

    1.清末至民国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2.亚洲东南部国家和地区。

用南洋造句(38)

  • 1.南洋理工大学是有知名度的大学,有责任协助保护这部珍贵的遗产,不要“复名”南洋大学。
  • 2.新加坡:周一上午,南洋理工大学一名大四工程系学生在校园内刺伤他的教授后跳楼自杀。
  • 3.将传统琼菜注入南洋烹饪手法,体现本地黎苗风情与东南亚异域风味完美结合,是精品简餐的不二选择。
  • 4.旧时,梅州地区许多客家人或由于生活所迫,或由于政治原因,或由于土客械斗下南洋谋生存求发展。
  • 5.在这个时期,新加坡能够以发展‘南洋画派’闻名,却没法发展‘南洋书风’。
  • 6.读者须使用刊登在《南洋商报》的正版万能文宣以进行兑换。任何复印文宣一律不获接受。
  • 7.丹斯里黄丽绥博士凭着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长足跃进与重大突破,获颁南洋校友成就奖。
  • 8.我喝了一口咖啡,突然间想念起我的婆婆,她年青的时候从海南岛到来南洋找生活,就曾经来过加影割树胶。
  • 9.此外,还整理、编创、演出了缅甸、印尼等国的舞蹈并在海外普及舞蹈教育,在南洋享有很高的声誉。
  • 10.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
  • 11.所幸见南洋胡氏总会举一己之力,兴办青年团,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 12.由于康梁变法失败,许多艺术界人士纷纷到南洋谋生、定居,这些人多数在新加坡从事艺术书法组织与教育界工作。
  • 13.综观南洋华侨诸帮相传的戏剧,潮剧是保留古老戏剧形式的独一无二的剧种。
  • 14.东至城北路(60米)、南至二环西路(60米)、西至振兴路、北至仁德路和南洋箱包厂用地界。
  • 15.马华收购南洋报业则是涉及华社的最新争议。
  • 16.介绍了南洋河大桥的工程概况,并根据桥的使用状况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竖向张拉法来加固旧T梁的设计构想和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 17.产品有各种规格的海水珠、南洋珠、淡水珠的,串珠、半孔散珠、3/4散珠和成品珍珠饰品。
  • 18.红桑又名铁苋菜,原产南洋群岛。
  • 19.具说这种鸡尾酒是前往南洋赴任的英国人发明的。
  • 20.这个博克是关与所有南洋的事物,教育等事物。这个博克跟南洋小学无任何关系。
  • 21.南洋模范中学教信楼以及敬信楼拥有教室,加拿大BC课程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其它活动场所。
  • 22.她的成绩是突出的一本新书,南洋致敬:远见和途径,出版的南洋商报,让陈医生的名字被铭刻在马来西亚的历史。
  • 23.新加坡华族戏曲博物馆坐落在极富南洋特色、环境幽静的旅游社区——甘榜格南。
  • 24.他的诗更以其反僵化的突围意识、“边缘”的移民史观和创作主体性、对“诗的故乡”的呵护等,呈现出南洋新生代的创作追求。
  • 25.我“O”水准五科总分为16分,我将选择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专业。徐先生,谢谢你辅导我的英语和数学。
  • 26.特兰达是我在《下南洋》里面扮演的角色。她是一个比较有贵气的德国姑娘。
  • 27.对进口阔叶木材南洋楹和石梓的化学成分、材性特点、纤维形态及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
  • 28.不同形状的孢子囊群。左:过沟菜蕨;右:南洋假鳞毛蕨(梁慧舟提供)
  • 29.伊斯兰教大约从公元8世纪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约从公元13世纪末开始传入南洋群岛。
  • 30.为减少食物里程,我们采用产自印尼的椰浆,而不用传统的鲜奶和忌廉。法式制法,南洋口味。
  • 31.这是我于“寻芳逐月” 后的第二次个展。南洋,乃古代中国对东南亚的称谓。
  • 32.塔斯马尼亚木材,黄色香木,波状纹理,用于雕刻和船舶制造;有时归入南洋杉属。
  • 33.除所撰写的大量学术论文外,代表性的著作有《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和《开封历史地理》等。
  • 34.南洋报业也是赚钱的上市公司,这将使马华多一个资金来源。
  • 35.晚清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商品博览会。
  • 36.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在本土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首次尝试。
  • 37.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后,大批旅居南洋一带的侨胞为躲避战乱纷纷撤退归国。
  • 38.作为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的音乐学院之一,该学院已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第一次在英国外授予其学位。

用南洋写一句话(100)

  • 1.我和爸爸的几个好友一起去,一开始我坐的是一辆面包车,后来我们到南洋换了一辆车那辆车气派极了!
  • 2.小路左边有一个花瓣形的花坛,花坛里种着两棵南洋杉,它们像一对亲密的兄弟,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窃窃私语。
  • 3.这球好厉害,我们眼看着气球就要落地正无计可施时,南洋浩居然蹲下身来仰起脸使劲一吹,气球又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了。
  • 4.小路左边有一个花瓣行的花坛,花坛种着两棵南洋树,它们像一对亲密的兄弟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窃窃私语。
  • 5.宣统元年1909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金牌奖,声誉大振。
  • 6.他还是一个爱国者,在他的《南洋回国舟中感赋》这首诗里写到:风雨朝朝惹客愁,孤吟泪湿海云头。
  • 7.我走过万石涵翠,来到一片翠绿的草地上,我看见了智利南洋杉的枝叶在春风中轻盈舞蹈。
  • 8.南洋的朋友,你的挚友,在等你,就像晨曦的露光,升起了太阳。
  • 9.南洋杉的叶子像一条条毛毛虫,而龙骨草就像我们煲汤的龙骨…
  • 10.潮汕人早年为了谋生,坐上红头船飘洋过海,到南洋等异国他邦谋生创业,其意蕴含了潮汕人坚强、奋勇和拼搏。
  • 11.校园里面有很多树,有白玉兰、有芒果树、有南洋杉、有粗壮的榕树,还有高大的杨树…
  • 12.教学楼两旁种着两棵高大、挺拔的南洋杉,它们就像哨兵守护着新教学楼;
  • 13.右侧是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洋人。
  • 14.过去鹤城人到此开采石料,制成磨刀石,运销外地,甚至销售到南洋各地供割胶工磨刀之用。
  • 15.因为它是闯关东,是走西口,是下南洋
  • 16.从海南到爪哇,再从南洋至美国,途经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时,他经历了惊涛骇浪、船撞冰山、漂流至南极圈、遭遇海盗抢劫…
  • 17.说到孙中山,他是我们的国父,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时,又一次,仅有三个人来听讲。
  • 18.从朝鲜半岛到里海之滨,从西伯利亚到南洋岛,到处都有老虎的踪迹。
  • 19.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建有四大景点,即东汉笛亭、南洋秋乏、五桥步月、葫芦醉岛。
  • 20.另一支则下南洋,从北美来到了安第斯山区,这一支被称为羊驼族。
  • 21.看着它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谜语:南洋诸葛亮,稳坐军中帐。
  • 22.在丰泽北峰有一座气势辉煌、建筑精美而又带有南洋风格的闽南大厝,虽历经几十年风雨,但仍安然无恙。
  • 23.七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
  • 24.当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的南洋华侨王亚六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 25.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逐渐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迫切需要打通中国的大陆交通线。
  • 26.那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的西瓜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盛名海内外,曾员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
  • 27.《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便作为名花远运外洋。
  • 28.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讲的人只有三个。
  • 29.他早年就读于著名的上海南洋大学,因不满校方禁止新思想的传播,参予闹学潮的行列。
  • 30.我们的祖先,可以开着红头船奔赴南洋,闯荡出令世人瞠目结舌的辉煌;
  • 31.民国初年,泉州中山路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成为骑楼街道,建筑形式明显受到南洋的影响。
  • 32.小倩还在惊讶,女生们将她推到餐桌旁,桌上有巧克力松饼、慕司蛋糕、南洋鸡肉卷、果酱面包等。
  • 33.金钱松、雪松、南洋杉和北美红杉被称作裸子植物世界的五大天王;
  • 34.他曾到满清的南洋大臣张之洞那里去,欲做他的工作,劝说他转投革命,所以就投帖张之洞要求接见。
  • 35.勇敢的莆田人迈开了自己的步子,下南洋去!
  • 36.陈嘉庚先生振臂一呼,立即得到南洋华侨的热烈响应。
  • 37.南洋华侨放弃了他乡的安稳生活,回到了动荡不安的大陆,为何?
  • 38.塔下村是一个客家人的村落,全村姓张,早年不少人下南洋,主要是去泰国和缅甸。
  • 39.重光自少年起游学南洋、欧洲,尤睹西欧之国强民富,心有艳羡,惟有加倍努力,学习西学。
  • 40.我参与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为了拱卫京师安全!
  • 41.真不愧是南洋大堡礁,无数小鱼在你身边游荡,有黑、黄、白三色拼成的神仙鱼、有五彩斑斓的珊瑚鱼…
  • 42.银杏树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
  • 43.又名青龙果、红龙果,是一种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大陆南部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的植物。
  • 44.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
  • 45.说他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勤俭节约,把赚来的钱和省下的钱都捐给祖国文教事业,得到人们的尊敬。
  • 46.道路两旁的南洋杉已被春姑娘换上了春的盛装。
  • 47.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
  • 48.从明代起佛山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远销南洋各国。
  • 49.我想起南洋诗人的《杨梅树》:太迟,杨梅树的叶都落尽了,孤单的枝影在晨色迷朦之时,像是在寒冷之中与我相诉。
  • 50.十几年前南洋人眼中的中国沿岸,小小渔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51.我们身边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植物:含羞草、南洋杉、蔓花生…
  • 52.8月19日早晨,我们新奇的踏进了南洋初级中学的校门,这时,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不再是一个小学生了,我是中学生了!
  • 53.另外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中国近代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 54.向右望去,在一棵棵南洋杉环抱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大叶樟,苍翠欲滴。
  • 55.第三首雾锁南洋是一个电视剧改编的主题曲,表达了在南洋艰苦创业的酸甜苦辣以及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
  • 56.说完队伍又继续往前走,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植物有紫薇、米兰、杜鹃、南洋杉、月季、玫瑰…
  • 57.愿请三千出动,远征南洋,脚踏嵊州大地。
  • 58.最为常见的要数龙竹、佛肚竹、南洋竹等品种。
  • 59.去南洋读书,追寻所谓的三十功名?
  • 60.欢声笑语间,月亮姐姐黑色的裙摆遮住了天边的一角,我拉着这裙摆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南洋农场这块宝地。
  • 61.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 62.巴雅岛浮潜是兰卡威最热门的海洋活动,也是马来西亚唯一的浮台又称南洋大堡礁。
  • 63.如皋火腿后获擅香山博览会奖和南洋劝学会优异荣誉奖状,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全国三大名腿之一。
  • 64.观其目乎,瞪瞪如东山明珠,玲玲赛南洋绮玉。
  • 65.南洋杉高高的,它的叶子好像一层层的楼梯,一阶一阶的。
  • 66.这次的南洋漂流可真好玩,一次,我一定还来!
  • 67.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
  • 68.在民众乐园的旁边,有一栋6层楼的房子,那就是南洋大楼。
  • 69.主要分四个区:室内东方区,室内欧风区、南洋温泉区和园林温泉区。
  • 70.第三个是:一点一横长,一撇漂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 71.那天,魏老师在给我们讲指纹,老师叫我们找一下自己的指纹,忽然,南洋站起来说:老师,我怎么会没有指纹呢?
  • 72.他少年随着他的父亲去了南洋,青年就经营了农工商,自己节俭用钱来捐给祖国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73.他还捐赠海外新加坡成立了崇福女校,南洋华侨中学。
  • 74.汪的早年,英俊多才,素有民国美男子之称,于南洋宣传革命,与华侨之女沈璧君相遇。
  • 75.幼儿园里,有4棵高大、挺拔的南洋杉。
  • 76.花坛里还种着大王椰子、假槟榔、垂叶榕、南洋杉、短穗鱼尾葵,它们都像一位位强壮的士兵,守护着美丽的大花坛。
  • 77.南洋木树叶的周边有许多花纹,叶面上还有许多斑点,十分漂亮;
  • 78.赤湾地理位置重要,据史书记载,古代船舶往来广州与南洋诸国,皆经此地。
  • 79.南洋大楼位于汉口六渡桥下,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 80.清秀笔直的白桦,异国情调的南洋松杉,形态各异的垂须棕榈…
  • 81.张悦然在南洋的留学生活也为我们带来了热带的爱恨情仇。
  • 82.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的音译,此名称原称爪哇木棉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
  • 83.我们来到了济南南洋学校招生部,这时我才知道我要转学,我说:我不要转学。
  • 84.后来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广西、广东等地栽培。
  • 85.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 86.指南针辨东西南北,地动仪测春夏秋冬,造纸术传递文明成果,丝绸之路留下开拓者足迹,南洋碧波保存冒险者帆影。
  • 87.马吉与福斯特轮流看守的德国产业南洋路17号,这里也成为难民营。
  • 88.电视中新加入了一个角色,由南洋归来参加革命的姑娘,同伴们称她为南洋女。
  • 89.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 90.这些南洋杉好像穿着迷彩军装的边塞战士,守护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 91.接着第三题是:一点一横长,一撇飘南洋
  • 92.一行人漫步前行来到了南洋大楼。
  • 93.第三个字谜是:一点一横长,一撇飘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 94.自从妈祖娘娘落户这个具有千树万树梅花香美誉的古老村落后,三百年间过番下南洋的乡亲们在南洋平平安安,生意越来越红火。
  • 95.XX年2月14日,情人节之夜,朱永新来到无锡南洋,送来了999朵玫瑰。
  • 96.在这条街上,你可以遇见各个历史阶段的东西,比如穿木屐的老人,手工食品商店,南洋风格的建筑,百货商店…
  • 97.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 98.1919年,新加坡南洋华侨大学正式开学~~~~~~此后,陈嘉庚资助其他学校,受助学校足有三十多所。
  • 99.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
  • 100.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