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巴马总统访问佛蒙特大道浸礼教会,一个马丁路德金曾拜访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圣会。
2.《仪礼•士昏礼》问名仪式中“敢请女为谁氏”的提问包含着丰富的礼教内涵,郑注仅理解为“谦也”,大失其旨。
3.文章着重考察乾隆《汀州府志。列女传》,以此来观照古代客家妇女的悲剧命运,剖析了造成女性整体悲剧命运的根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吉姆的家人是浸礼教徒。
5.那是圣经带的部分,人们是保守的,浸礼教徒或者想要坚持,他们宗教的基本教义。
6.这位文弱的艺术家真名叫吉安.贾柯莫.卡普罗蒂,据认为他也是达芬奇创作其他作品的灵感之源,例如《浸礼教徒圣约翰》和《印地魅加天使》。
7.我们是在一个由“名”引导的世界中,讨论其中的一种极端形态,或者说有危险的形态,即“现代名教”。“名教”本来特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8.窦娥和祥林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两个妇女形象,她们身世地位相似,都是悲剧命运,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剥夺了她们生存的权利。
9.因为除了士大夫的礼学著述外,十八世纪的中国,还同时存在著各种各样和严肃的「礼教论述」相抗衡的文本或声音。
10.其主张的是人性自由与个性发展,追求的是物质享受与生活乐趣,质疑和批判的是儒家纲常礼教。
11.中国近现代启蒙是一种伦理启蒙,因为其目标在于批判建构于家庭权威之上的纲常礼教,其中,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12.“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
13.《礼记·乐记》是一份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文献。
14.元杂剧《倩女离魂》和明传奇《牡丹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最突出的是借灵魂意象来实现女主人公对礼教的叛逆和对爱情的追求。
15.王安石祭欧文的辞彩超越了自我重礼教治政的文学观,在叙事抒情中与欧阳修《祭尹师鲁文》相类;
16.在礼教初兴的时代背景下,汉代妇女除了接受“女德”、“妇功”教育外,还能够学习一些儒家经典。
17.《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
18.唐代妇女体育运动之所以发达,与大唐帝国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礼教束缚稍弱以及女性地位较高不无关系。
19.相反,人们的行为受到一整套复杂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的支配。
20.然而随着儒学在社会的传播,礼教的逐渐形成以及朝廷对女性贞节的重视,西汉中后期之后女性地位开始下降。
21.男女授受不亲,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22.倡言重建礼教,整顿风俗,保存华夏文明。
23.林纾所说的“礼”固然未可全盘否定,但其中确有一些明显的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
24.由于当时封建礼教观念仍然严重,女子不宜抛头露面,只好署名“南海十三郎”,并托胞弟江枫转交。
25.此外,他还肩负马龙礼教会法庭的领导工作。
26.拉伊于今年被推选领导马龙礼教会,这是天主教最大的宗主教教会,共有教友1千3百多万。
27.就其表现的主题看,上层社会思想家通过其宣扬礼教思想;
28.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封建专制主义加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趋于保守,宗法礼教更加完善。
29.这些话激怒了曼宁厄姆·布勒(Manningham-Buller)和那些“灰色老人”(如劳伦斯曾形容他的审查时这样描述他们)。突破礼教依赖于掩盖那些让人不愉快的事实。
30.她生长在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中,有着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不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31.申命记18:09命令以色列人不要模仿他国的礼教。
32.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
33.而觉得有关性别的笑话好笑的,同样认同更传统的性别礼教(有个是讲为什么男人应该比女人赚更多钱)。
34.路西安厌恶英式文雅和社会礼教,对于他来说这些不过是一通伪造,就像是各式各样的符号主义、超现实主义,而现代油画是矫揉造作的。
35.尽管许多礼教已被以色列人接受,而他们却没有对埃及人接受。
36.他为什么谴责这些礼教,甚至说它们“扼杀人的个性”呢?
37.儒家礼教之义务本位、人格附从、等级尊卑的宗法封建伦理,与现代性公民伦理具有根本性的价值紧张。
38.阿米绪人(东正教再洗礼教派,在十七世纪末从门诺教派分离出来,目前主要分布在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 译者注)在世界上有固定的立场,即使有人干扰他们境界的纯洁,他们也能不受影响。
39.这些作品大都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40.干戚之舞初为军事巫舞,后演绎成为重大祭礼必备武舞,具有严格的乐舞程序和礼教功能。
41.此一变化所蕴含的传统礼教的「脱臼现象」,正暗藏著现代性的接榫可能。
42.白话译诗引发了白话新诗的草创,宣扬了反抗封建礼教、尊重人的价值、个性与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
43.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杜丽娘的本我,即她对于拥有男性伴侣的渴求受到封建儒家思想及礼教的抑制和压制,甚至包括她的父母在内。
44.而在情与义情与礼的矛盾中,爱情应该是纯朴自由的,不拘泥于礼教,但却不能背于义。最后,爱要有牺牲精神。
45.这一天大西洋赌城的酒店和婚礼教堂已经全数定满。连六旗游乐场和沃尓玛都成了婚礼场地。
46.红学界普遍认为,林黛玉的婚姻悲剧是封建礼教叛逆者的悲剧。
47.《美人书》打破了传统礼教中的女性观,塑造了一群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有胆识有谋略的女性形象。
48.剧本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追求自由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
49.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部诚意邀请阁下参与一项由姚文礼教授主理的计划。
50.在现实生活中,女子受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礼教宣传中的贞顺、女功之教育,而且还包括诗书文化、书算、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教育;
51.“男尊女卑”与儒家“孝”的文化逻辑,以及“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存在着的矛盾与冲突,使得孀妇脆弱性与独立性共存。
52.顾问导师为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戴高礼教授、新闻系副教授孔文添先生和学生事务处署理辅导长吴丽娴博士。
53.易安在咏花词中唤回了女性自己真实的生命,真正呈现了从礼教的禁锢中获得解放的人性魅力。
54.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不只是当时当地,对后代也贻害无穷。
55.两人在宗法礼教的重压下相继殉情而死,化为一对蝴蝶。
56.认为白娘子悲剧是封建礼教的禁锢扼杀、小市民的性格缺陷以及白娘子自身的伦理意识所致。
57.在礼教政治的影响下,《礼记》中所体现出的礼、理关系的架构,因之发生转向。
58.《古诗十九首》所处私有制社会,思念的主体则是妻子和家庭,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风格婉转温丽。
59.通说以为,中国古代固有律与西方法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固有律所体现的「礼教精神」和「家族本位主义」的立法方式。
60.若是我和女朋友之间能守好礼教,不管男女,只要有一方坚持守身,错误就不会发生了。
61.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
62.然而,在感情与礼教中徘徊的师爷无力反传统,斩断情丝。
63.“圣迹图”是记述孔子事迹的画册,它是纪念孔子,宣传中国传统礼教的一种方式。
64.中国民间礼教说,“给神灵烧纸烧香,你会有好运气。”
65.“无物之阵”是由被封建礼教文化浸润入骨的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
66.这些人的心中没有好歹,不懂得善恶,辨不清是非,他们死攥着一些礼教,愿被称为文明人;
67.“君子”会自然地按照礼教的原则和礼仪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