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祭拜造句
祭拜造句大全
  • 祭拜

    词语解释:

    jì/zhài bài

    1.祭祀礼拜。

用祭拜造句(49)

  • 1.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
  • 2.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
  • 3.祭拜祖先或民间神灵,通常以家常菜肴为祭品,如红烧肉、贡丸、豆乾等,图为端午时节拜祭龙舟。
  • 4.每天吃饭前,必定要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擎着点燃的香,虔诚祭拜,有时她会让我跟她一起上香,祭拜
  • 5.七夕节的主要民俗动是乞巧。妇们在这天夜里总要聚在一起,十分认真地祭拜牛郎星和织星。
  • 6.有些人学佛以后,停止祭拜祖先,更不必说要拜孤魂野鬼了。
  • 7.每个人都各自喜欢不同的三类食物中的一种。同样的,进行祭拜牺牲,持戒苦修和慈悲布施也是如此。
  • 8.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
  • 9.日耳曼的Eostra之神是掌管春天以及繁殖的神,人们在春分的时候为她举办盛宴祭拜她。
  • 10.人们无法将它送回海里,于是大鱼在人们的祈祷中变成了一堆白骨,人们纷纷祭拜,最后用白骨建成了一座庙宇,顶部镏金。
  • 11.苦修派教徒是与早期基督徒极其相似的犹太教信徒,他们都看低物产和财富、实行财物公有主义、反对动物祭拜
  • 12.许多当地的政府官员和圣人的后裔轮流来到为其荣誉而建造的圣坛祭拜
  • 13.阿诸那说:奎师那啊,那些违反《呋陀》经的典律,仅凭自己的臆想而去祭拜的人会怎样?
  • 14.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是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 15.设一个灵位祭拜一下刚刚丢失的100元人民币。
  • 16.古代人认为在这个位置祭拜魁星效果最好。
  • 17.在陕西,八千多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 18.4月4日上午,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多中华儿女聚集在陕西省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 19.峇里岛人每天早晨会奉祀白米给家里祭拜的神明,并且在收成期祭拜米神德威诗礼。
  • 20.返乡之旅尊崇的是一种归根的观念——在年终岁末,祭拜祖先,感谢上苍的眷顾。
  • 21.中秋当日,人们对着天上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 22.人们相信它更适合祭拜,即使这跟官方法律相悖。
  • 23.下次祭拜父亲时,我会告诉他自由之火在叙利亚复燃了。
  • 24.农神节本来是罗马人狂欢的日子,但是基督教不喜欢人们祭拜一个异教神。
  • 25.在每年的祭拜仪式上,日本的天皇都会拿离神社最近的稻田产的水稻来供奉。
  • 26.一些人兜售的是庙里烧香祭拜祖先时用的冥币,里面还有另外一些销售水果、快餐、饮料和鲜花。
  • 27.在英国,一个寻求回归权利的法律诉讼还在进行之中,去年查戈斯首次获准回迭戈加西亚祭拜葬于岛上的亲属。
  • 28.有一些宗教仪式,是专门祭拜月亮的,在六月的夏令营,我们也会在户外祈祷。
  • 29.这就包括根据当地的法律条例,在曼哈顿下城区的私有地块修建祭拜场所和社交中心。
  • 30.古玛雅人祭拜死神。
  • 31.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在元旦那天祭拜太阳(第一次日出)的习俗。
  • 32.假如你想确认你和他是否在精神信仰上一致,那么去基督教堂,犹太教堂,寺庙等能祭拜你宗教信仰的地方。
  • 33.红螺寺也是一个理想的清明祭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在祭坛上烧香来祭拜先者。
  • 34.夕月,即祭拜月神。
  • 35.埃及东北部,尼罗河三角洲一古城,曾是祭拜猫头神巴斯特的宗教中心。
  • 36.大家尊程婴为“爱婴护幼神”,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感恩祭拜
  • 37.七夕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乞巧。妇女们在这天夜里总要聚在一起,十分认真地祭拜牛郎星和织女星。
  • 38.贝弟瑞和一直在森林中中游荡,直到他看到有一位隐士跪在一个刚盖好的坟墓前祭拜
  • 39.作为乌拉尼亚的阿佛洛狄忒,也有一座神庙,人们对她和阿瑞斯一起祭拜
  • 40.他可是窑工们祭拜的一位非常特殊的神。
  • 41.一会儿祭拜完窑神啊。
  • 42.因果瑜珈行者,通过从事祭拜活动,仅仅只是向半人神供奉祭品来循行这样一条瑜珈之路;
  • 43.他们祭拜外邦神祇,也拜上帝,不少人亦和以色列民通婚(后来就成为新约时代的「撒马利亚人」)。
  • 44.现在给它们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避难所之一是河畔寺庙的祭拜阶梯或者河边石梯。
  • 45.市中心有宏伟的广场、喧闹的酒吧和祭拜冈根神的圣泡。
  • 46.中秋之夜,大家准备丰盛的瓜果和月饼,把最圆的水果当作供品祭拜月亮,其它的留给全家人,边赏月,边聊天,边品尝。
  • 47.在四月五号,家家都要去祭拜祖先,为离世的亲人扫墓。
  • 48.受其特定的本性驱使,由于各种欲望作祟而丧失了辨别力的人,皈依低一等的半人神并举行各种祭拜仪式。
  • 49.直至今日,普陀山已是最有名的祭拜观音的圣地。

用祭拜写一句话(100)

  • 1.据说这九只碗表示祭拜天、地、佛、鬼、活人、山、坟墓、水神。
  • 2.而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些欢快而寒暄的问候,连扫墓、割杂草、祭拜这些基本的仪式都被直接忽略,也许,它真的只是一种仪式。
  • 3.与此同时,还要祭拜财神、天神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祈求来年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 4.早晨,我们一家人也去祭拜祖先,开车到达了目的地——江川,这是埋我老祖的地方。
  • 5.坟前墓后,或弯腰除草,或低头默祷,或促膝长谈,或焚香祭拜
  • 6.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
  • 7.祭拜先人的日子,忘记这天的中国人就意味着背叛。
  • 8.那正是映山红开得最灿烂的时节,祭拜归来时总不忘采撷一束映山红。
  • 9.我知道爸爸来找我是叫我在吃饭前去祭拜祖宗。
  • 10.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祖先。
  • 11.可悲的是在清明,我却没有资格去祭拜她的,只因为我是她的外孙,是外人。
  • 12.等玩够了,要插香祭拜祖先时才停下来。
  • 13.这座供奉着张都司、毛都司、李都司神位的三都司庙,被当地移民后裔继续奉为保护神后,一直享受着顶礼祭拜,且香火一直旺盛。
  • 14.他面容端正肃穆,手持一样器物,微躬身向先祖的牌位虔诚地祭拜
  • 15.祖先们的陵墓很大,比前辈的陵墓大了二分之一,有每个朝代的祖先的坟墓,我们也是先铲地上的野花野草,然后再摆祭品祭拜
  • 16.先将酒食果品供奉墓前,再把纸钱焚化清香点燃,而后叩头行礼祭拜
  • 17.又是一个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清明节,为了让我们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开车来到乡下扫墓。
  • 18.4月初旬,清明便来到我们身边,带着鞭炮,烧纸,随着徐徐春风来祭拜祖先。
  • 19.如果有了孩子也一定要带着媳妇、子女到奶奶坟前祭拜
  • 20.在人们祭拜孔子烧香的最大的庙宇前,一棵龙树保卫着孔子,为什么说这是龙树呢?
  • 21.小乌龟用蛋祭拜了神树,高高兴兴得回家去了。
  • 22.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
  • 23.路上,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为这次祭拜营造了一个恰当的氛围。
  • 24.孩子们在月光里雀跃,欢跳,把祭拜的果品一掠而光;
  • 25.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 26.清明节的那天,按照这里的风俗,大约在下午2:00左右,我和亲人要去了企石镇的墓地来祭拜祖先,以示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怀念。
  • 27.等大家爬山山头,摆放好祭品,就开始隆重的祭拜仪式。
  • 28.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 29.清明到了,带上纸钱,带上杨柳,带上食物去祭拜先祖。
  • 30.扫墓,顾名思义,便是去祖辈的坟上祭拜老祖宗或亲朋好友,这扫墓的经历,我也有一次呢!
  • 31.那天我没带来我的游记专辑,只带上了一束素雅的百合和黄菊来祭拜您,师母的身体也不允许她老人家再陪我一起来看望您。
  • 32.外公照例当起了谢年节目的总导演,他指挥男同志挂灯笼、贴春联,招呼妇女们把祭拜天地用的各种祭品和祭器一一清点。
  • 33.我本想说:你差点连我都见不到,说不定还要为我被累死而祭拜多一坐坟而操心呢?
  • 34.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
  • 35.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 36.奶奶又说:把这只鸡放进盆里,再加上一根大葱端着去庙里祭拜,许上愿望,希望来年的牲畜能够更加兴旺。
  • 37.今年,我们一家也抽出了时间回老家祭拜我最敬爱的,但已经过世的奶奶。
  • 38.我还没有缓过神来,奶奶便叫我来祭拜祖先们,顺便说:爷爷奶奶们呀!
  • 39.在我们绍兴水乡,在清明节有祭拜已去世的亲人和吃艾饺的习俗。
  • 40.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然后将由家庭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 41.这是对已故亲友的祭拜,这一天人们难免有那么一丝的伤感。
  • 42.按照习俗,冬至、清明这两天要去扫墓,而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七月半则要在家中祭拜祖先。
  • 43.大年三十十一点过后也就是初一,这时,人们都要在桌子上摆放好茶叶祭拜神明。
  • 44.我们在家里准备了一些点心,水果,小吃和酒等祭拜物品,然后又去鲜花店买了白菊花和黄菊花。
  • 45.在四月五日的一大早,爸爸妈妈就把我叫起来,说是要去祭拜爷爷奶奶。
  • 46.二、作为福佑社稷、补天之神,得以祭拜的女娲,确认其作为伏羲之妹兼下任继任者与补天圣女的身份;
  • 47.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赏月,突然,爷爷端着一盘祭拜品,说:今天是月亮的生日,你来祭拜祭拜
  • 48.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 49.这句诗句在我脑海中浮现了当时清明时节人们追忆祭拜先人的忧伤之境。
  • 50.节日里,还有祭拜祖先的习俗,每次我都会站在外婆身后,听外婆虔诚地许愿,然后外婆会搂着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礼。
  • 51.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按照传统我们先去祖先那扫墓祭拜.
  • 52.我们又把香点燃,磕头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
  • 53.清明又踏着轻松的步伐来了,我们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去祭拜长辈。
  • 54.清明,一个祭拜祖先的日子,一个怀念亲人的日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日子。
  • 55.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机点燃鞭炮,放完后就走了。
  • 56.天阴沉沉的,飘起了小雨,似乎就像落下了几滴眼泪,像是也在祭拜祖先。
  • 57.又是清明时节,心又被回忆伤痛,送上虔诚的祭拜,恕外孙不能为外公亲手上柱香。
  • 58.而我们中国的习俗,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是要祭拜我们的祖宗,也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一种怀念吧。
  • 59.一切都搞好了就开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给每个人,每人6根。
  • 60.所以,我每年清明节都会赶回老家扫墓,祭拜先人。
  • 61.我来到龙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妈点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烧祭品,点上蜡烛后,我们都要祭拜磕头。
  • 62.老师先让孔子后代的代表进大成殿里祭拜,之后轮到我们小朋友每人拿三根香进去祭拜
  • 63.我们在福林园前面的小卖部里买来了拜祭彩带、爹爹爸爸娘娘妈妈的衣物等十件套和烧的房子汽车等祭拜的用品。
  • 64.农村家庭都做粿来祭拜祖先,有黑粿、红粿、糯米粿等,深受小孩子的喜爱。
  • 65.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出门,或祭拜祖先,或缅怀革命烈士。
  • 66.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准备了一些清明祭拜要用的东西就一同出发了。
  • 67.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
  • 68.大家聊完后,再来祭拜祖先,对祖先的告别。
  • 69.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 70.因为祭拜完,这些祭品就是我的肚中之物了,供品摆好后,就是简单而又隆重的祭拜
  • 71.大家拿着香朝坟前祭拜,嘴里念念有词。
  • 72.清明节了,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祭拜,这都是我们晚辈的礼节嘛。
  • 73.爸爸说:祭拜逝去的先人,以前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而现在,已经简化了,只是一种礼仪,是对自己先人的尊重。
  • 74.大伯负责在墓地周围挖四个小坑,这时我们就去祭拜曾祖父,祭拜的仪式和刚才一样。
  • 75.爷爷割完草后,来到太爷爷的墓前,拿出蜡烛、香和祭祀用品,摆在太爷爷的墓前,点上蜡烛、香,祭拜起来。
  • 76.今年,爷爷他们准备早一点祭拜
  • 77.孔子墓的右边还有三个亭子,其中两个是两位帝王来祭拜孔子留下的,另外一个是一位太子来祭拜孔子留下的。
  • 78.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祭拜的地方。
  • 79.只要是祭拜祖先,吃寿桃,爬山,放风筝。
  • 80.清明节了,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坟前祭拜了,这些都是我们晚辈的礼节吗。
  • 81.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祭拜,这都是我们晚辈的礼节嘛。
  • 82.大家祭拜完后,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大人们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慢慢地离开了墓地。
  • 83.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 84.妈妈、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买好了祭拜的食物准备上山去。
  • 85.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 86.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许多的时间在这里耗,所以这个梦想只好作为泡影。
  • 87.人们都赶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亲戚和朋友,有的人买菊花和美酒;
  • 88.我们慢慢的爬山去祭拜祖先,开始是从最上面的祖先开始祭拜
  • 89.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大家风雨无阻,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去祭拜自己已故的亲人,此情,此景,无以言表.
  • 90.我跪在爷爷旁边,祭拜太爷爷,我希望太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
  • 91.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山扫墓祭拜祖先。
  • 92.这是他们信迷信的人在祭拜死去的亲人,烧纸钱呀什么给他们。
  • 93.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 94.爸爸会在周围的小竹林里砍些竹枝挂上白纸条插在坟墓上面,表示有人祭拜过了。
  • 95.我们买好了祭拜的食物准备上山去。
  • 96.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 97.到了重阳节那天,人们就会在特定的时间,成群结队地拿着各自准备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他们的祖先。
  • 98.据说,古人对鬼怪神灵非常恐惧,他们祭拜神灵,而这些鼎、豆等器物就是用来装祭拜的食物的。
  • 99.愿大家也跟我一样,去祭拜他们。
  • 100.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我们应该去扫墓,携带祭品、纸钱等到墓地,将祭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等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