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艰辛,人生百味,谁没有品味过生活强加于你我的诸般辛苦?风雨兼程的旅途中,谁没有遇到过人生的种种苦涩?生活的失意也许会让你愁肠百结,一夜白头;酸甜苦辣的诸般体会也许会让你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然而无论命运怎样的多舛多难、无论怎样的凄风苦雨,都可以让一盏孤灯,一本黄卷,带你走进另一个没有烦忧的世界。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柔而又钝重地洒下,将我的轮廓勾勒成淡淡的金黄色,那份温暖似乎要透过肌肤一丝丝渗入血液...
作文《最是读书滋味长》
滋味长
世事艰辛,人生百味,谁没有品味过生活强加于你我的诸般辛苦?风雨兼程的旅途中,谁没有遇到过人生的种种苦涩?生活的失意也许会让你愁肠百结,一夜白头;酸甜苦辣的诸般体会也许会让你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然而无论命运怎样的多舛多难、无论怎样的凄风苦雨,都可以让一盏孤灯,一本黄卷,带你走进另一个没有烦忧的世界。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柔而又钝重地洒下,将我的轮廓勾勒成淡淡的金黄色,那份温暖似乎要透过肌肤一丝丝渗入血液...
读书的滋味?书,也有滋味吗?那么,酸,甜,苦,辣……究竟哪一种,才是读书的滋味?
读书是酸的?看着书中鲜活的人或欢喜、或悲伤地生活着,我也不禁想,若能穿越到那书中去,我又该如何?羡慕诸葛亮“前后知晓三百年”的神机妙算,羡慕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惬意豪迈,羡慕关公“单刀赴会”的勇敢大胆……也会嫉妒地想,若我也能有这般智慧的头脑、洒脱的心境、超人的胆魄,那该多好?若我遇上这些,会如何?大概,我做到他们那般的冷静智慧。读书,酸,夹杂着敬佩。
读书是甜的?很美好的结局,大家最后都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公主和王子的童话故事——不管过程如何挫折,结局总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美好的结局,总是令人向往。即使主角不是自己,想象着书中的人们幸福地生活,也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小时候总喜欢在睡前读上那么一个美丽的故事,仿佛这样,就连梦境都是美好而甜蜜的。读书,甜,令人心醉。
读书是苦的?合上眼前的书,我脸上还挂着淡淡的泪痕。为什么,一定要这般结局呢?为什么,主角一定要在打倒坏人后死去?“Happy End”不好吗?眼泪滴落至书页,仿佛就连那洁白的纸张,也沾染上了一丝苦意。落泪之后,仍不禁思考,这般描写,是否能更加体现出主题,更加能体现出某些精神?读书,苦,却回味无穷。
读书是辣的?书本身就是一只只辣椒,即使你回味无穷,又让你羞愧地意识自己的错误所在。如读完了《赤免之死》,我才知道诚信的重要。看完《母爱如山》我才知道平时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会让父母如此伤心……书是全世界最好、最
受欢迎的“大辣椒”。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我说:“读书有四味,如酸味,甜味,苦味,辣味。”
人间百味,读书百味。
总喜欢坐在春日午后的窗前,傻子似的盯着映在桌子上的阳光。隐约感到有些乏味,便两手托着腮,望着眼前这一切。街道上有些空旷,可能是因为今天的太阳有些耀眼,弓箭般直射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外面像蒸笼一般炎热,没有人肯出来吧。
路旁的绿草,好像散发着淡淡的金黄;暖烘烘的微风,轻轻吹拂着刚刚露出笑脸的嫩芽;深邃而湛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白云。不令人察觉的,偷偷飘到别处去了。贪玩的孩子,灿烂地笑着,眯起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新生的美景。眉间的表情,似乎替人们感到惋惜,这样美的景色,竟无人来欣赏。
手捧着一杯香浓的花茶,细细品味着。虽然惬意,但总觉得,在这和谐之中,还缺少些什么。转过身,看到满橱的书籍。仿佛一种无形的默契,会意地笑着,走到书橱边,抽出一本书,坐下来,静静的读起来。闭上眼,深深地呼吸,仿佛嗅到了书的香味。书中的片段,总是那样美好。每一个字眼,都缠绕着文学气息的美。仿佛一股潺潺的流水,流入我们的内心深处,甘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读书总是让我入迷,忘却了时间。常常捧着它,知道能够感受到我手心的温热,还不舍得放下。它,就是这样引人入胜。它是那样甜蜜,曾无数次陪我度过烦躁的时光,使我焦躁的心灵,渐渐平静。那感觉是甜甜的,令我不禁微笑起来。
当我满足的放下手中的书,感觉读书,也意味深长。深深回味着一切,仿佛一点儿也不亚于此刻窗前的美景。书,是那样美好。
当彩虹失去了色彩,只留下单调的灰白;当孩子不在欢笑,只能看到红润的脸庞布满泪痕;当鸟儿失去翅膀,向天空发出最后的哀鸣。不管怎样,当我徜徉在书海中,它却能重新使灰白的彩虹恢复昔日的艳丽,让沮丧的孩子找回从前的快乐,让折翼的鸟儿重新拥有向蓝天翱翔的翅膀。它,就是拥有如此之大的力量!
书是那样高贵,给我们带来灵魂的洗礼;书是那样甜蜜,让我感到这世界的美好。如果书是一首乐曲,一曲末了,却是余音绕梁,久久不能散去。读书,滋味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漫漫长路上,每一场相遇,终要离别,但书籍,映在我们眼中,镌在我们心里。生活中,一场美梦,一盏淡茶,一本书籍,足矣。
再次翻开那本封尘已久的书籍。我不由得沉思。一叶孤舟,一个零星的人影,单薄而坚强。波涛起伏的海浪,锤炼着他的心。他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了酿浆——历久弥香,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用他的热血呼喊着: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在岁月面前认输,也永远不会被征服!
他,是一个刚劲的老人,却在大自然的打磨下如此无助,如此渺小。为了捕获一只大鱼,呕心沥血,受尽千辛万苦,与它搏斗,与它较量。他漂泊在外,与暴风抗衡,与鲨鱼相逢。他归泊了,他回家了,但他的鱼,他的心血,只留得一片骸骨,正如他自信的心,早已不复在,碎了满地。日子依然如旧,他依然贫穷,但他,仍然是一个胜者,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一切!
生活亦如此,似一片汪洋大海。我们,如一叶叶孤高的帆,在其中漂泊,生存……
一本书,便是一个世界,便是缤纷的生活体验。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如此。书中,蕴藏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文人墨客尽情挥洒笔墨豪情,赞叹着世间的百态;书中,刻着幅幅多彩的画卷,描摹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个老人,一片汪洋,一点渔船,在孤独地漂泊。人生的逆旅,我们在漂泊,漂泊于书中的美好,凄清,回味无穷……
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丰富的人生方式。
第一个使我爱上读书的人,是母亲。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是一个字不识,又特别淘气的小屁孩,整天跑来跑去,无一时安静下来。母亲为了管住我,就特意给我买了一套页很大,字很少,图很多的儿童书。还隐约记得那个下午,天气很好,我刚要跑出去玩,母亲突然叫住了我。我不情愿,但仍被拉到床上,母亲翻开第一本。还记得那书名叫《咕噜咕噜转》,讲的是猫先生一家从早到晚在小镇上的活动。这些对于那时的我,已经很新奇了。母亲耐心地讲给我听,先是念上面的文字,又解释图画,常常是将那些图画编成一个小故事,有时逗得我哈哈大笑。记得每页图中都会有一个金虫子,经常藏在某个角落里,因此找金虫子也成了我与母亲的一种乐趣。
母亲并不是天天都在家,除了周末都要上班。要是之前,我都是天天拉着姥姥去公园玩,而现在我却是天天趴在床头不知疲倦地捧着几本书在看。但我能看的书有限,我就一遍一遍地看,当时不认字,就仔细看每一张图,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编着不同的故事,其乐无穷。那书封皮上贴着一层塑料膜,在我翻了半年后,连那塑料膜都脱落了。那一套书,现在还在我家书架里放着。回想那时读书的滋味,是快乐的。
现在我读书,虽然褪去了儿时的幼稚,但仍是快乐的。读《细米》,我认识了一个天真、活泼、善良、敢作敢当、关心来农村插队的姐姐的农村男孩,他就像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知己,时时陪伴着我;读《狼图腾》,我的内心被注入了草原狼的骨气、精神,它让我时刻充满了力量;读《地心游记》,主人公的探索精神与勇气感染到了我,令我震撼;读《人类的故事》,再读《童年》……那一个个惊心动魄,令人感伤的故事,都深深地浸入了我的灵魂,深深地影响到了我的性格。读书的滋味,很香,很甜。
我常去南岗图书馆,那是一个令我的灵魂放松的地方。徜徉于书海,我的内心是快乐的。轻嗅着书香,那些书中的话语一句一句地闪过我的脑海,铭刻于我心中。
梁晓声说:“只有读书才能长久地抵抗寂寞。”是呀,读书是快乐的,读书的滋味,很长,很远,很香甜。
流光浅逝,月盈又缺,俯身在岁月的溪边拾起相伴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因为有你的相伴,滋味绵长。
——题记
夏日,午后。
轻拾一缕芬芳,浅尝一口香茗,氤氲在茶韵萦绕中,渐渐浮现出,过去的点点滴滴。悠闲地靠在藤椅上,伸出手小心地抚摩,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回首过往,一个个春夏秋冬,年华数载,有你相伴滋味长。
蹒跚学步有相伴。
蓝天依旧蔚蓝,白云依旧柔软,清风依旧微拂。
记忆深处总有你,你从小就和我在一起。还记得小时候,我刚开始学习走路吗?那时,你用你温暖的手,牵着我稚嫩的小手。
我们一起走过绿意浓浓的草坪;一起走过五彩缤纷的花园;一起走过麦浪滚滚的田野。无论何时,你总是用你那一双手牵着我,陪我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害怕怯弱有相伴。
秋风瑟瑟,吹落了片片落叶,一股凉意袭来,吹乱了额前的发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步入了青春的大门。新的环境,新的面孔,让我既胆怯又无奈,我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就在这时,你又再一次拉起了我的手,鼓励我走进这所新学校,陪伴着我,一起面对挫折与苦难。
深夜未眠有相伴。
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漆黑的夜空,洒下皎洁的月光,如一层朦胧的薄纱。
月光似流水般,缓缓洒落在窗前的书桌上,在台下奋笔疾书的我,不时嘴角上扬,即使还有一叠,厚厚的试卷,等着我去写完。轻吱一声,门,开了。“妈,你怎么还不睡?”“我来给你送杯热牛奶。”我抬起头,冲妈妈微微一笑。妈妈轻轻地走了。
因为有你的相伴,滋味长久,情意绵绵,一直流淌……
人生匆匆,不等心间,留下一丝惬意,却早已不知觉,大步向前。如今她陪我走过了数十年的年华,一直相伴。
你对我的爱,给我的相伴,犹如一抹茉莉花香般纯真,淡淡的,守护着我,萦绕在我心间。有你相伴,滋味长。
沉默间,不知走了多远,抬起头,暮然间,才发现,你依然相伴在我的身边……
有你相伴滋味长。
盛夏,午后。一缕茶烟,透过轻烟薄纱,氤氲萦绕着,相伴的点点滴滴。拾起相伴的芬芳,嘴角不禁扬起。因为有你的相伴,滋味绵长……
有爱相伴,即使在漫长的寒冬,也会觉得温暖。
爱是磕磕碰碰中的修修补补我有一件打着补丁的衣服,那是爸爸给我补的,如今已经从白色变成浅黄色,数年以后,我依旧珍藏着它。
那年的一个寒冬,我和爸爸顶着寒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冷的前后抱自己,我们都希望能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我总感觉走的时候总会有一阵风进入我的身体中,扭头一看原来是我的衣服张开了一个大口子,我捂着这个口子边加快脚步,走相活确实难看,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减少风的袭击只能这样。
在一旁的爸爸看见此状,满脸无奈,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我,自己抱着身子走了,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接了衣服就穿上了,跟着爸爸的脚步回到了家。
我一开家门,爸爸比我先到家,他被冻的满脸通红,手不停地搓着,嘴上还不停地对手呼着气。还轮不上我说话,爸爸抬头一看,看到我回到家了,第一声就是:“把你衣服脱下来,我给你缝一下。”我把这件衣服换下来之后就给爸爸了,爸爸接到之后,嘴里念叨着,我隐隐约约听见在说:“这都能穿烂,是多本事…”
我坐在一旁看爸爸拿着针线给我缝补,我第一个看见一个大男人在缝缝补补,我竟然忍不住偷笑,父亲拿着针线,用着生疏的手法给我一针一线的缝,不知是第一次缝还是被风吹的原因,爸爸的手额外的僵硬,我见到这一幕笑容开始凝固,开始沉思。爸爸没有理会我,在细心地缝着每一针。
第二天,爸爸将缝好的衣服假装不在意地丢给我,嘴里还说到:“呐,你的衣服,以后烂了别叫我补。”我接过衣服在偷偷的笑:这个“表里不一”的男人。
这爱,仿佛是冬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爱的滋味便是幸福的滋味,温暖了我的心房。这陪我度过了一个个严冬,使我冬天不再寒冷。
小时候,我崇拜你;长大后,我厌烦你;懂事后,我理解你……
——题记
小时候的记忆,并没有残留多少,但从这些零碎的记忆中,我拼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你。
每当晴空万里时,小小的我便爱在老家后面的那个山坡上穿梭,山坡上全是你的菜地,我在石阶上跳上跳下,你生怕幼小的我摔倒了,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笑眯眯的看着我。我喜欢躺在大石头上晒太阳,也喜欢跟在你后面拔杂草,哪里是认真地拔,只是把长得绿色的草全拔了,有时把蒜苗拔了,你也只是慈爱地说了我几句,轻轻“打”了我的手。太阳格外刺眼,这时你就会把你那大草帽戴到我的头上,每当我弯下腰时,它总是不自觉地滑落下去。晚上,我爱躺在背篓上,摇来摇去,看着星星,听着你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幼时的我觉得你很厉害,总是能把一粒粒小种子变成又大又甜的南瓜、酸酸甜甜的西红柿。我仰起脸蛋问你,你笑笑说:“这可是秘密。”我噘起小嘴,表面不服气,但是心里还是暗暗地崇拜你。你把我抱在怀里,我闻着你身上的清香,睡着了,梦甜甜的。
长大后,妈妈带我去了县城,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便“哇哇”地大哭起来,抱着你不撒手,上车后,透过模糊的玻璃,还能看到你佝偻的背上背着背篓,在向我招手。然而没过几天,你来看我了,你说以后要一直照顾我,但我们俩之间似乎有了一道隔阂,你还以为我是小孩子,而我变了,稍有不顺心,就会和你大吵起来,常常把你气得独自抹眼泪,我趴在门缝,看见你浑浊的眼中,掉出几滴清亮的眼泪,小时候对你的崇拜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我也不喜欢你的手,虽然它能做很多事,我还是讨厌它,那双手布满老茧,指甲长长的,不经常修剪,那双手饱经风霜,像是在诉说着你的青春,我的心中酸酸的。
我上初中了,明白了许多,也从妈妈口中知道了你的过去,你从小就嫁出家门,一生都在过着侍奉人的生活,生下了两个孩子后,家人常常因为你没按时做饭而责骂你,然而当我明白这些后已经迟了,你已经要准备去舅舅那里了。分别那一天,我哭了,我抱着你让你不要走,但你还是上了车,这一次轮到我向你招手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回头看我,突然一滴水掉在了我的脸上,那是不是你的眼泪随风飘过来了呢?
你走后我想念你,想念你那布满老茧手;想念你那勤劳而又佝偻的背影……眼泪苦苦的。
现在,学业压力使我偶尔会给你打电话,但我不会忘记问候你,因为,有你相伴,滋味长……
一如前世梦绘,曾几何时,我卧在窗边,是心灵寂寞的守更者。
仰望着遥不可及的明月,寄托淡淡的不羁和无奈的期盼,澜动的月影下,岁月匆匆不语地流着,走在寂寞里,黯然一场离别的邂逅,将风中的记忆吹皱,捧不起家乡的思念。
回眸彼岸的孤舟,载着斯人几多愁!隐藏着记忆中最深刻的离别。
独在林间漫步,观望着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空,可是,那最纯朴的景色,也只被定格在那一瞬,亦是形同陌路,那破碎的时光残片,也仅是镜中花、水中月,伴着离别,隐隐作痛。
整整十年所生活的家乡,在离别的那一天,彻底断开了联系,曾在山间留下的欢乐,也化为记忆中掠过的风。
我来到了一座灯红酒绿的陌生大都市。纵使街道上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接踵而至,可我并不习惯这种繁华与喧闹,不习惯于拥挤的空气。这里取代了我生命中的一切,单纯地藏匿了家乡轻浅的诉说。亦是惆怅,亦是思念。
这里的日子再优越,仍抵不住小巷中的快乐。没有了童年的纯真,淡忘了儿时的梦想,这种滋味,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不知过了多久,才拿到回乡的动车票,彻夜的念想,在那一刻,毫无保留地抒发。再度见到你,更多的是兴奋,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家乡的风,挽起我的衣袖,随着思绪飘向远方。
小时候初识这座小县城时,它很大,我曾以为,这里是我的全世界。可今天再见它时,猛然发现,这里其实很小,小到容不下我前进的步伐。
可它仍然是承载我儿时记忆的地方,这座小小县城,依着那座青山,傍着晚霞,静默在这里数百年,那是数代人无法往还的记忆。
时间仿佛没有再流逝,伴着夕阳下的残影,岁月如旧。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座小城,它是我童年的缩影,在过往的云烟中,巍然不动。
有思念相伴滋味长。
挥指一弹,清脆的古筝曲绕在耳边,时柔情,时而雄浑,让人感心动耳。
古筝是一门优雅的艺术,宛如一个少女,温柔,美丽。也宛如一个少男,强劲,蓬勃。古筝陪伴了我三年,它带给我的温情,活力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初识古筝是在一次音乐节上。走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隆重的仪式呈现在我眼前,我跟随其它观众,快速入座。帷幕慢慢拉开,一位身着淡祡旗袍的姐姐登上舞台中央,深躹一躬,坐在榆木小凳上,“嘭”舞台灯灭了,亮起白蓝相交映的灯光,如仙界般,神秘莫测。
“开始了,开始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伴奏响起,只见她轻轻一弹,如流水的琴音贯入我心里。她的纤纤玉指来回舞在琴弦上,奏着内心的独白。突然,一个回转,琴音变得铿镪有力,震撼人心,每个人都沉浸其中,直到奏完,也还余音切切。
就这样,我彻底沦陷在古筝里了,便期待地报上了名。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源于秦朝……”我耐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解。慢慢我发现古筝仿佛是我的一个知己,朋友,它是黑暗中的烛光,孤独时的陪伴。它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时光荏苒,三年的光阴匆匆流逝,为了全身心投入初三的拼搏中,我不得不先暂停学习古筝。伴随着内心的不舍,再次望向了“知己”。
琴弦被我的指尖来回拨动,愈弹愈烈,琴声如泉水叮咚,愈弹愈烈,时而如飞泉瀑布,时而如薛涛的浣花小笺,一朵淡淡的花静静绽开在无人的黑夜。那温柔的琴音绵延在我内心深处,注入着无尽的欢乐,带走了无尽的愁闷。
古筝如朋友般融入我的生活,描绘着我的生活。有了它的陪伴,生活为此欢乐,相伴的滋味更长!
“黄瓜汁榨好了,快过来喝!”听到妈妈的喊声,我懒洋洋地“哦”了一声,拖着慵懒的步子,缓慢地向客厅挪去。
一进客厅,映入眼帘的便是放在茶几上的黄瓜汁。本来我就不喜吃凉而无味黄瓜,偏偏这黄瓜汁又是绿油油的,看一眼就让人饱了,难以下咽。至于为什么要喝黄瓜汁,这还要从几个星期前说起……
无意间往镜子前一站,额上的痘痘使我不由地惊叫出声。妈妈听到后,连忙问:“怎么了?”我转过身,欲哭无泪地指着额上的痘痘,说:“妈,我长痘痘了!”妈妈倒是很淡定,只是看我整天阴沉着脸,便连夜起草了“战书”……于是就有了刚刚的一幕。
这一段时间,我可没有舒服过,各种蔬菜汁轮番轰炸我的胃,胡萝卜汁看着黄橙橙的很好看,可味道就……黄瓜汁凉凉的,带一股青涩味,都远不如奶茶那般香稠可人,喝了还吃不下饭,一走路肚子咣当咣当的,很不舒服。所以每种蔬菜汁都跟我不兼容,因为这可恨的蔬菜汁,我疏远了妈妈,也记恨起她来。更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妈妈不但没有厌烦,反而越榨越起劲,仿佛在做一件她最爱做的事。
那一天,我终于解开了秘密。
下午,我溜出了房间,悄悄来到了厨房,远远望着妈妈那忙碌的背影。只见她围着围裙,双手不停地按着,我冷冷地想:就为了这,至于吗,最后还吃力不讨好!榨汁机的搅拌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看见,她将精心挑选好的蔬菜、水果一点一点放入榨汁机中,额头上布满了汗水,头发也变成一绺一绺的了,衣裳也被汗水浸透了,脸上却充盈着喜悦,她擦了一把汗,继续忙碌着。
我没有想到,那难喝的蔬菜汁竟然是妈妈用如此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我的眼睛模糊了,原来蔬菜汁里融入了她那无私的母爱呀!
那天晚上,妈妈照例将蔬菜汁端了出来,我毫不犹豫地端起了我以前十分排斥的蔬菜汁,在妈妈期待的眼光下喝完了。
细细品味,我竟在那一股清香中品出了甜蜜:有亲情相伴滋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