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古老建筑;如:印刷术,造纸术等文化遗产。要说起中国的物质遗产怎么少得了名扬四海的中国画呢?中国画起源古代的象形字;文与画在当初,没有歧异,本来就是一个意思。我国原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没有歧异之分。要说中国画首当其冲的就是水墨画了。齐白石爷爷就是一个水墨画的高手。在他的笔下,大...
作文《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古老建筑;如:印刷术,造纸术等文化遗产。要说起中国的物质遗产怎么少得了名扬四海的中国画呢?中国画起源古代的象形字;文与画在当初,没有歧异,本来就是一个意思。我国原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没有歧异之分。要说中国画首当其冲的就是水墨画了。齐白石爷爷就是一个水墨画的高手。在他的笔下,大...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我国的艺术文化也是名扬中外的。我国的艺术文化分为美术、书法、雕刻、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等。美术中的“国画”是最值得一提的。
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讲讲我国美术瑰宝——国画。
国画是中国绘画的泛称,是我国独有的绘画艺术。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形象的内在神韵,用线条的粗细、着墨的虚实变化来表达意境。国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风格多种多样。国画的技法分为“笔法”和“墨法”,讲究“笔法”的是工笔画,讲究“墨法”的是写意画。
人物画是用婉转延绵的线条勾画出人物的形态、衣裙和飘带,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神韵。
山水画是分为南派和北派的,南派表现南方山水的草木葱郁、烟云迷茫;北派描绘北方风岭的雄浑气势。
花鸟画善用精细的工笔刻画,所以常常被称为“工笔花鸟”。花鸟画主要表现了花、鸟、鱼、虫等动物或植物。
在我国古代,有着许多有名的画家,如东晋时期的顾恺之,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和阎立本,明代的唐伯虎等。除此之外,近代也有像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等国画大师。
我从小喜爱美术,现正在学习国画。我相信,国画瑰宝定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笔墨千秋,墨染渐入心底,一笔、一墨、一清水,勾画出无限意境。
——题记
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专属的绘画。几千年来,中国画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创新,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异于西方绘画的,融汇中华民族传统哲学观和审美观于一体的绘画体系。每一幅中国画都有着独特而隽久的意境。
墨中调水分的多寡,轻坠在画卷,墨水渐渐晕染,扩散。大片大片的墨在画卷上肆意绽放,如同如今的中国自强优美且绚烂,是什么令其这样?小小的积墨点缀着这般绚烂,小巧却有所价值。因为每一个人民的力量的凝聚才能形成国家的强大之力。中国画有许多类型,而我最喜植物画的《竹石图》,此画为清代郑燮所做。
毛笔沾上一些清水,与墨结合,画竹竿时下笔比较重,承接上下竿节点。画竹叶时,从提按控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状,实按虚起一抹而过,像一片羽毛,如一叶扁舟。这是竹的绘画。竹与石相称,使《竹石图》有着一种淡雅的意境。竹石是坚强,永不言弃的象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也如同竹石一般。
说起抗日战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与日本不断斗争,坚强地为国家奋斗着。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胜利了。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体现中国坚强,永不放弃精神的战争。
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探索,便不会有中国画;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坚强,永不放弃的精神,便不会取得抗战胜利。
中国是如竹石般坚强的。意境营造,尚神韵意趣,用笔状物抒情,用墨赋彩,形成意境之美。这就是中国画,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幅幅中国画蕴含着无限意境,就像中国有着无限的力量。
著名中国艺术史学家高居翰于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2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家中去世,享年87岁。高居翰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他在《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系列著述中所构建的对于元明清绘画的独特叙事分析模式,被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高峰。
高居翰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学生时代曾师从中国艺术史学家罗樾和东亚艺术史学者岛田修二郎年,高居翰回到美国,从此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作为中国艺术策展人工作近10年。在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教授期间,高居翰先后随美国艺术史学家组成的考古团和作为研究中国古画代表团主席来到中国,之后经常到中国的美术院校进行讲座。
就在前不久,高居翰还在想着举办一个关于张大千的展览,展出作品既包括张大千所画的古画赝品,也包括他自己的代表作品。他表示:“这个展览应该会非常有意思,因为张大千是个比汉·凡·米格伦(荷兰画家)更有趣、更加才华横溢的人。”
晚年的高居翰用视频讲座讲述早期中国山水画,发布于网站供人们免费观看。在倒数第二篇博客中,高居翰曾这样谈论死亡:
这句拉丁名言的意思是,死亡的恐惧困扰着我,来自诗人威廉·邓巴的诗句。在这篇博客中我想说的并不是我害怕死亡这件事,我害怕的是能力的丧失——不能写博容、不能散步、不能与亲人朋友聊天,不能继续我的工作,尤其是做视频讲座,这是我晚年的主要工作。”
而在他的最后一篇博文中,高居翰写道:“现在的我只能卧病在床,我也不得不承认未来的日子也会如此。自从我站不起来后,就很少走路了,甚至连起床都很困难。因此我也只能思考和说话,其他别的事情也不太做了。”
市博物馆即将举办一个中国画展览会,这个消息让喜爱中国画的老爸高兴得像中了彩票头奖似的手舞足蹈扭起了秧歌。老爸抵挡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兼死缠烂打,终于松口答应带我一起去。我心里暗笑奸计得逞。
一进展览馆,我就被那一幅幅各具风貌,异彩纷呈的中国画给吸引住了,忙拉着对中国画颇有研究的老爸给我当解说员。
老爸自豪地说:“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她既丰富多彩又博大精深。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取之自然又不被动抄袭自然,强调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相融,达到物我合一。一幅画的布局和色调的冷暖往往能够看出画家心中的情感,许多画家也把自己的人生情怀表露在画意之中。”老爸指着一幅《醉仙图》对我分析说:“你看这幅画,只用了单一的颜色就将一位喝醉酒的仙人刻画得无比传神,把仙人的潇洒醉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画家的功力,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变幻无究奥妙无穷,表现出的效果也是气象万千……”
老爸的那一通专业的长编大论我全听进去了,唉,可是胃力不佳消化不了。我一句也没有听懂,却要装出一副听得兴致靡然津津有味的样子,痛苦啊痛苦!我绞尽脑汁想一个合理的理由让我自己去逛一逛。老爸好像洞穿了我的心思似的说:“你先把我说的参透参透,我到那边去看一下,不要乱跑。”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接着独自走到一幅《牡丹图》旁边,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俨然一个专业地鉴赏师。那幅画上画着一朵美丽的粉红色的牡丹花,它栩栩如生地伫立在枝头,薄如蝉翼的花辫上滚动着一颗晶莹透亮的小水珠,青翠欲滴的叶子不偏不倚地衬在牡丹花的周围,像是一个个忠心的护花使者。如果现在有一只蜜蜂闯进来的话,它一定会被这无比逼真的牡丹花给骗了。
我又看了《猛虎下山》、《樱花池》、《雨中江南》……每一幅画颜色各异风格不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金鸡报晓》,嘻嘻,因为我也是属鸡的,所谓惺惺相惜嘛。画上那只雄健的公鸡有着油亮的脖子,顶着大大的红冠,身上的羽毛被初升的太阳染成了夺目的金黄色。它昂着头挺着胸,雄赳赳气昂昂的让人仿佛能听见它嘹亮的报晓声。
展览会结束时,我和老爸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些美妙地中国画。虽然我现在对中国画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中国画的专家。我坐在车上对我老爸说:“我会超过你的,咱们走着瞧!”老爸听着怔了怔,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中国画是一门艺术,想要学好学精,并非一日之功,我就曾经学过这门艺术。
王为琏是一位画家,是我外公有多年交情的老朋友,也是我小外公,教我中国画的正是他。
这位老师性格和善,整天乐呵呵的,我们的课堂也总是充满了欢乐。我打小就喜欢猫,毛茸茸的样子惹人怜爱。于是,我们的第一堂课就围绕猫来展开。我握住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大笔一挥,身子画好了,用力按下笔转一圈,圆鼓鼓的脑袋出来了。可是,脑袋是一个黑团,眼睛,鼻子,嘴巴怎么办?于是,我用绿色画了嘴和鼻子,红色画了眼睛,纸上马上出来了一只黑毛,红眼,绿嘴的怪物,逗得老师合不拢嘴。
老师为我铺上了一张新纸,用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控制我的小手,一笔一划认真仔细地教我画起来。光一个脑袋就涂了三遍,接下来才点上了眼睛,鼻子,嘴巴,画得极其细致,毛笔换来换去,终于,一只猫跃然纸上,真可谓是栩栩如生,快要从画里跳出来一般。他对我说:“别看画就是这样薄薄的一张纸,她可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有两位画家能画出同样的一幅画吗?”我学着他的样子,开始作画,把笔从大号换到小号,从小号换到中号,在纸上东抹抹,西涂涂,也画了一只小猫,只是有点儿……怪怪的,老师对我说:“嗯,有两分像样了!”我听了真高兴,毕竟第一次上课就受到了表扬!
“中国画是一门艺术”这个信念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就这样,我断断续续地学了一年“艺术”,绘画技巧一点点提高,在学校我也是一直热爱美术这门功课。后来因种种原因,我没有坚持地学下去,很遗憾,没有机会把这门艺术学好,但我没有放弃小时候的梦想,时刻幻想着自己能成为王为琏外公一样的画家,踏入艺术的殿堂!
现在,我还在学习书法,二胡,葫芦丝……这些都应该算得上是艺术,我相信自己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门艺术,把它学好学精!
同学们,中国画社团开课了!在社团胡勇老师的带领下,中国画社团的同学们的画画技巧都精湛起来了,一个个都成为了“小画家”。在“小画家”们的笔下,一幅幅作品多么的精彩、迷人。
你看,许多同学都慕名在窗外听老师上课呢!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着什么是“中国画”和“工笔花鸟画”,学生们在台下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老师和同学们在绘画知识的世界里互动探索着,好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呀。
听着老师的讲解,我也明白了原来中国画简称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是我国的传统绘画,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宣纸、帛上,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而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画种与技法。
听着老师精彩生动的讲解,看着在毛笔下变成的一幅幅传神作品,同学们是不是对中国画充满兴趣了呢?是不是也想来参加中国画社团活动呢?
看着全国“xx杯”青少年绘画大赛二等奖的荣誉证书,我高兴地笑了。左邻右舍都赞叹不已,他们还让自己的孩子向我学习呢!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我也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
中国画简称“国画”,内容主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形式主要分为工笔和写艺两种,是中国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妈妈想培养我的兴趣爱好,正好姨夫也是全县十大画家之一,所以让我跟随他开设的学习班学中国画。
我开始学中国画是在一年级,那时我兴趣很浓。每画一副作品都认真完成。可后来我的兴趣,越来越淡了,也经历了许多同学的嘲笑。
“你画的哪儿是大雁呀,那就是个对勾,哈哈……”一个同学嘲笑道。
“是啊,是啊,还有这个树,一点也不像,哈哈……”另一个同学嘲笑道。
我气得把笔一摔,立马想回家走人。
“XX同学,你怎么了?”姨夫问道。
“他们嘲笑我,说我画的不好。”我伤心的说着,有点抽泣。
“他们是三四年级的呀,你才一年级,当然差远了。而且,你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者的道路总是很坎坷的。比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28岁开始听力下降,晚年失聪,但他的音乐广为流传。是吧?”姨夫安慰道。
我点了点头,好像懂了点什么。
于是,我开始认真绘画,不畏同学们的嘲笑,不畏辛苦,直到三年级我的一幅作品《印象云台山》受到姨夫的好评,把它挂到了学习班的墙上,作为展览。
可我骄傲了,到了四年级总感觉还没一年级时画的好呢,也常常受到姨夫的批评。
“你不能画了一幅好的作品就骄傲,骄傲使人落后,你看你表现落后了吧,谦虚使人进步,你要谦虚,要努力才对呢”。姨夫又一次耐心的给我讲道理。
我又想到屡屡获奖的表妹,羡慕不已,决定努力学下去,不再骄傲。锋从宝剑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成功者的道路怎能不坎坷呢?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我终于以刻苦努力攻克了重重难关,最终获得了全国大赛的二等奖。
我的中国画之路,还在不断前进,前进……
翻开一张张薄薄的宣纸,上面承载了多少回忆,清晰的墨线,色彩的渲染,提笔的点缀。
在去年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参加过花瓣,本来一看是,我觉得中国话对我来说是那样遥不可及,没想到,原来它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来到培训中心,黑板上的一幅已经完工的中国画吸引了我的眼球:淡淡的色彩,隐约的意境,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大草原,简直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流进了我的心间。就这样,我与中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家画白鹅的时候,一定要把毛笔的姿势握准确,还要注意颜色的区分。”老师在台上讲着,我们就在下面跟着老师画。这是我们第一次拿起毛笔画中国画,所以心中难免有些激动,我们画的是白鹅。白色的砚台里,满是丰富的色彩,我的手一直在颤抖,由于太紧张了,一不小心在纸上洒了一点大墨团。画着画着,我看见老师的宣纸上出现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白鹅,正冲着我大步奔来。再看看我自己的中国画,防卫不明,线条弯曲。奇形怪状的一只只白鹅便在同学们的笔下“诞生”了。
中国画与我之间有了熟悉的感觉,每当我到了星期六,我就他别高兴,因为我又想展示自己的画技了。随着我对中国画的慢慢了解,我爱上了中国画这门艺术。
那次学校要办墙报,我就精心花了一幅中国画,是牡丹花。虽然话的不是特别的精致,但是同学们都对我投来鼓励、羡慕的目光。私下里我的一个朋友问我:"你花的真好,教教我怎么画好吗?"我没想到,既然会有人觉得我画的中国画很好,在那一刻,我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和自豪。
除了中国画之外,老师还训练我们的速写能力,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速写本和速写资料,现在我厚厚的速写本上已经花了好多花了,有槐花、山茶花、茉莉花、天女花、玫瑰花、木兰花、杜鹃花……看起来就像我的一册小图集,而且是珍藏版的哦。有时我会背着一个小画夹去公园写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一个流浪艺术者呢。
我与中国画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糖果,装载了无尽的甜蜜。
一张白纸,画出七彩的中国;一枝毛笔,画出诗意的中国;几根彩排笔,画出活力的中国我想把中国记在心里,把它画出来。
我想把中国画出来,画一个诗意的中国。白纸徐徐展开,拿出毛笔,记录下最美的景象。我画出悠悠的云,画出峻峭的高山;想必那水墨丹青的景象,也算是诗意的中国了。我画出清澈的昆明湖,画出蜿蜒的长城,再画出雄伟的故宫。古代的遗迹,向我们诉说着中国特有的美丽。我在白纸上,画出了一个诗意的中国。
我想把中国画出来,画一个有活力的中国。白纸徐徐展开,拿出彩笔,画下今天的中国。我画出可爱的海宝,画出梦幻的水立方,画出壮观的鸟巢。今天的中国,已不同往昔,雄姿英发,如一个火红的正午的太阳,如一位高大的巨人。画上的一切,都是发展的象征。我又开始画,画出外国人和中国人手拉手,一直走向远方,如今的祖国,在我的画上,俨然已走向世界,再也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我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前进的中国。
我想把中国画出来,画一个热闹、红火的中国。白纸徐徐展开,我拿出七彩的蜡笔。我画上了红红的福字,画出热腾腾的饺子,我画出了一个中国的春节。我画出了一盏盏火红的灯笼,画一条长长的鞭炮,祝愿我的一年美满。我画出了老人的笑容,小孩的笑容,还有一条长长的大龙,龙的下面,是年轻人和老人小孩一样的笑容。我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红火的中国。
在我的画上,中国被我画成了不同的情景,但在我心里,中国都是美丽的,我热爱的。一幅长长的中国画卷徐徐展开,上面记录了不同的中国。我还在画着,画着,在它的上面,画出我最爱的中国。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意境是画家的立意与所描绘的形象融合后所表达于画面的情调。中国画的意境很含蓄,古人画松、梅、菊,是取其不畏严寒,敢与风暴冰雪作斗争的精神。而西洋画的风景画,则纯粹追求画面上的美,没有什么寓意性。
西洋画一般是按“黄金律”定画面,即长宽比例约5比3。比较缺少变化。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绘画性。
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
油画是外来的画种,它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真正形成完备的油画艺术是十五世纪。中国早在东晋时期虽也产过油与颜料配合使用的技术,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植物油调颜料技术是中国传往西方的,但中国油画没有发展,最后形成油画艺术还是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