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四年级
正月十作文推荐
  • 正月十四那天,大人们整天都忙着切灶羹配料,动作快的家里,到下午五点左右,第一锅灶羹便做好了,孩子们就端起热腾腾的碗,开始稀里哗啦,狼吞虎咽。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也不知道什么味道,也不知道吃了几碗,就知道把羹直灌满到喉咙口,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抱着个像充了气的青蛙肚,生怕打个嗝就会将满到喉咙口的羹喷出来。这时,大人们就颁布了特赦令,让孩子们去满街疯。孩子们就幸福的灿烂起来,天还没黑,便像雷雨前的黄蟮急着...

共找到10篇关于

正月十

的作文
您是不是在找:正月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六年级|日记|500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难忘的事,我们想让它在大脑中烟消云散,可这件事却久久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好像有什么东西使它留恋。当然,有一个节日,使我至今难忘。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记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节。白天呢?是各乡演的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的欢笑声,简直能淹没了整个芮城县。

随着秒针不停的转动,八点到了,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的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的时候,便炸开了。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了”整个广场。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的。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灯、如来佛灯、观音灯、猪八戒灯、米老鼠灯、脸谱灯、……加上霓虹灯,把整个临泽城装扮得更加美丽。彩灯绽放着绚烂的色彩,好像在为国庆加油呢。

这一天,白天的热闹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的中国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辉煌!

六年级:健康化

正月十五看花灯

四年级|日记|550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晨,我正抱着枕头呼呼大睡的时候,姨妈就来电话说要带我和她家的宝宝姐姐一起去趵突泉看花灯。

姨妈开着车在趵突泉的周围绕了好多圈,才终于“强行”占了个车位停下了。

趵突泉门口人山人海,姨妈怕我和姐姐走丢就用手抓住我和姐姐的羽绒服帽子,把我们俩像“抓小鸡”似的拽进了公园大门。

进入景点,迎面就是一条金黄色龙灯,因为是农历的龙年,这条龙灯看上去分外耀眼,尤其是龙头。瞧那龙头,做工精细,活灵活现,像要腾飞似的。

从金龙右边走过去看到的花灯都是过去老济南元霄节的场景,感觉比我们现在的元霄节热闹了许多,尤其是花灯场景里小孩子们提着红灯嬉戏的场面最吸引人。

再往前走五六米,路便被一群人堵住了,我和姐姐挤进去一看,原来有好多的人在做那个古代大花桥,我和姐姐赶忙抢了一个花桥坐了上去,过了一把古人做花桥的瘾,幸福无比……

坐完花桥往左走,姐姐和我就到了珍珠泉处,珍珠泉处的泉水一串串就像珍珠一般,我想珍珠泉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从珍珠泉出来直走五六米就是趵突泉了。

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鱼儿们欢快得游来游去。在那些鱼

中,最大的是一条黑色的大鱼。它身长二十厘米左右,还经常从水中跳出来可爱极了。还有一条鱼,它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姐姐说:“这鱼是吉祥鱼!可以许愿。”我们许了愿,就去别的地方了。

正月十五“趵突泉”的花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四年级一班四年级:王佳程

正月十五闹元宵

四年级|叙事|700字

今天是元宵节,吃完晚饭,人们都聚在路的两边,等着舞龙、舞狮的精彩表演。

路两边的人越聚越多。只听得一阵阵喧闹的锣鼓声、礼炮声由远而近的传到人们的耳边,我们感到非常激动。

近了,近了。当我们看到十几个身强体壮的叔叔,舞着龙灯来到我们的跟前,我们无比激动,珠动龙随,龙体发着金灿灿的亮光,在月光下闪着亮晶晶的金色,无比神圣。

一个“龙腾跳跃”,又一个“凤凰飞舞”……看的我们无一人不拍手叫好。

舞龙虽然结束了,但舞狮也不逊色呢!瞧,舞狮开始了!

有三头狮子,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绿色。每一头狮子由两个叔叔来舞动着,感觉活灵活现的,喜庆的氛围顿时在周围散开来,年味的气氛又都出来了,孩子们都跟着舞龙舞狮的音乐挥舞着胳膊奔跑在舞龙舞狮的叔叔们旁边,大人们就在旁边大声呼喊着,“好”,“好”……

爆竹声,欢呼声,敲锣打鼓的声音在整个夜晚显得格外的热闹,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童们有的在母亲的怀里笑的乐咯咯的拍着小手,看着就是一片祥和和欢庆的景象,令常年在外的工作的人们感觉到了家乡的温暖与温馨……

家家户户看了舞龙舞狮之后,孩童们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中,看着厨房里面热气腾腾的“元宵”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汤圆,各个圆溜溜的白胖胖的汤圆在锅里面翻腾着,令人垂涎欲滴。

元宵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想知道吗,我来告诉你。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知道这么多,你很开心吧。

正月十五观花灯

五年级|记叙文|600字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街上观灯,街上的人真多啊,真是人山人海,花灯真多啊,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花灯全都亮了,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在深蓝色天幕的映衬下,满目的花灯更加闪耀动人了。

天上的礼花放了起来,各色的孔明灯升了起来,漂亮的花灯亮了起来,甜蜜的元宵吃了起来……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到了,多么美好的节日啊!

这个有牛又有虎的花灯,多么漂亮啊!牛金光闪闪,憨厚老实;虎银衣闪亮,耀武扬威。这个金牛银虎的花灯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中牛气冲天,虎虎生威。

再看,这边壮观的雄膺花灯,又别有一番风味。强壮矫健的雄膺展翅高飞,翱翔在万里长城之上,上部分背景为湛蓝深远的天空,下部分背景为无边无际的草原,它祝愿人们前程无限好,前途更广阔。

还有这个金龙花灯也十分特别,几条长龙身披金鳞,扭动着长长的身躯,争捧着一个写有“福”字的金球,几条金龙神情严肃威武,寓意着龙腾虎跃,年年万事顺心。

这个花灯可真有创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信你瞧!喜羊羊和一个小老虎手拉手依偎在一起,把动画都创作成花灯了,难道不有趣吗?小孩子们纷纷在这个动画花灯前留连忘返,要求合影留念呢!

还有这边的海宝花灯、那边的团结花灯、传统的水墨花灯、绚烂的百花花灯……让人置身于灯火的海洋。

正当我们都沉醉在美丽的花灯阵中时,天边传来几声巨响,你看,开始放礼花了,多么灿烂的火树银花!这边绽开几朵彩菊,那边盘起几条沙龙,还有金闪、圆圈、桃心、笑脸……仰望天空,还有看不尽、数不清的孔明灯呢!各色孔明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融入了美丽的夜景中……

夜晚,在我的甜蜜梦乡中,礼花还在开放着,孔明灯还在纷飞着,花灯还在闪烁着,一碗碗元宵还冒着热气呢!而我,正在开心地欢笑着……

正月十五历险记

四年级|记叙文|1000字

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二班 于承志

我们这地方有个习俗,就是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燃香烧纸放鞭炮,祭奠先人,这也算是尊老爱幼吧。

正月十五完晚饭后,我们一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世纪大桥十字路口放鞭炮。爸爸掏出打火机,先把纸点着,奶奶赶紧把一扎香凑到纸上的火点着,爷爷从鞭炮箱里取出鞭炮放好,爸爸点着一根香后,小心翼翼地把忽明忽暗的香对准鞭炮的药捻。刹那间,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赛过战场上的枪炮声。

妈妈的耳朵显然受不了了,要不她怎么又上了车呢。我想把这件事写一篇作文,就在一边仔细地观察着。这边的鞭炮刚刚响过,爸爸仍用那根香去点礼花了,哈哈,礼花太美了,五颜六色的小彩球从炮管中直冲云霄,把静谧夜幕硬是涂抹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谁知那礼花响到最后时,只听到“嘭”地一声闷响,从炮管后面冒出一股浓烟,我被吓懵了,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这一步却让我一脚踩空,天哪,我掉进一个大深洞了。我急速地下滑,没有任何东西可抓,只能任由身体往下落,扑通一声,我整个人己结结实实地落在了一堆砖头上。原来,这是一口施工的井,里面还有些电线,深深的井里漆黑一片,我怕极了,忘记了身上的疼痛,拼命地呼喊:“救命,救命啊!”我那声嘶力竭喊声立即被外面劈啪作响的鞭炮声淹没了,他们怎能听得到?

正忙着放鞭炮礼花的爸爸一回头,不见了我的踪影,他这才慌了神,看了那个无盖的深井,他终于听到了我的喊声。他对我说:“别怕,你站到砖上,把手伸上来,拉住我的手!”他说的倒容易,可我两只脚都翘起来了,还是够不着,爸爸说:“你把砖摞高点儿。”这回总算够着了,我死死地拉住爸爸的手,爸爸使劲地拽着我的手,我逃出了这个魔窟。

这时,妈妈、爷爷奶奶都跑过来询问,才知道刚才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妈妈心疼地自责说:“我不该上车呀,我要在外面就不会出事了!”她也吓坏了,着急地看我身上摔没摔坏,又问我吓没吓着,我当时还挺坚强的,安慰妈妈说:“没事,真没事!”妈妈爱怜地抚摸着我,把我身上的泥土拍打干净,带着我离开了那个让我心惊肉跳的地方。

爸爸微笑着夸奖我说:“好儿子,今天真坚强,像个男子汉!”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惊险的事,这些事会让我们长更多的见识,也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听了爸爸的话,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在演练古老的习俗中,让我经受了这么大的考验,全家人对我的表现都很满意,我得到的应该是100分。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好似在给我们讲了一个惊险故事,实际上这是小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本文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一个特殊的场景向我们一一道来,对每个人都进行了描写,只要人物鲜活起来,作文也就成功了大半。

指导教师

陈海燕

推荐

郭训民

“十四咸羹十五甜,吃过七家会亮眼。”这是一句在浙江临海坊间市井流传了几百年的谚语。(嘻嘻,大家千万别上当,其实这句所谓的谚语,是我刚想出来的哟。)那么,谁能明白我编这句话的意思吗?当然只有我明白。这样说吧,正月十四是元宵节,这谁都知道,元宵节吃汤圆,这谁也都知道。元宵节闹花灯,这更是家喻户晓。但是,有谁知道临海人是怎样欢度正月十四的?不知道吧?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临海人的正月十四,和中国的十三亿同胞不同步,他们不吃元宵,吃什么?对了,“有一种东西叫灶羹。”灶羹?此为何物?废话,当然是吃的东西啦。这是一种让人看一眼就要恶心,再也不想看第二眼,然而让人吃一口就要上瘾,再也不想换口味的东西。哈哈,流口水了吧?好吧,趁眼下临海人不在,我就把制作秘方传授给你们,自己回家去慢慢调制吧。

灶羹,说通俗点儿,北方人叫糊,南方人叫羹。但是,临海的灶羹可不像北方的苞米糊,也不像南方的鸡蛋羹。临海的灶羹制作可讲究了,它有十几种乃至几十种的配料,一般的就有:冬笋、干香菇、鲜蘑菇、黑木耳、鲜肉、腊肉、鸡肉、猪肝等山珍;还有干贝、虾干、虾仁、鲜蛏肉、墨鱼干、牡蛎、海带、海蜒等海味;再加上一些蔬菜,如荸荠、芥菜芯、胡萝卜、豆腐干、油豆腐、豆瓣、粉丝及菠菜叶等。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酸甜苦辣,样样俱全。然后将这些配料精工切细,或切丁,或切丝。接着放锅里炒熟,咸淡香臭自控。经这一炒,看着锅里那食物,有伟人就问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便傻傻地回答:“临 - 海 - 人。”(不好意思,这是玩笑

配料炒熟,加水烧开,就将调好的粉浆,一边慢慢倒入锅里,一边轻轻搅和滚汤,直至汤成了稠稠的羹。至此,灶羹就算做好了。

还有一点忘了说,这粉浆可不是一般的粉浆,它是由淀粉、面粉和糯米粉三合一调和而成的。说到这三合一,可又大有文章了,那是有科学比例的。好吧,一不做二不休,好人做到底,干脆我把这点秘方也传授了,用句时髦的话说,叫资源共享。在一般情况下,这三种粉你可以等分合用,但是,如果你想口感好,就要淀粉比例高些,如果要想耐肚饥,那就将糯米粉比例提高,说穿了也是由你自控。怎么样?闻到香味了吧别慌,你只吃到咸羹,还有甜羹哦。临海人习俗是正月十四吃咸羹,正月十五吃甜羹。喜庆的日子谁都想多过几天,临海人有办法,就用吃的办法来延续好日子,这就想出了正月十五吃甜羹。

甜羹的做法就比咸羹简单多了,但十几种配料也是不可缺的哦,如莲子、桂圆,冬瓜糖、葡萄干,川豆瓣、花生米,金桔饼、薏米仁。当然还可以加些新鲜的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荸荠等。那粉浆也简单,只需淀粉就行。做法雷同咸羹。然后根据你好甜的习性,或加白糖,或加红糖,或加多,或加少,全由你说了算。

说到这儿,你该知道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的意思了吧?就是说正月十四临海人吃咸灶羹,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还的吃甜灶羹。

明朝末年,倭寇横行。这些倭寇就像海涂上的螃蟹,到处横行霸道,屡屡侵犯我国沿海地区,搞的老百姓终日人心惶惶。当时就有一位爱国名将叫戚继光的,他就带着戚家军开进了浙东地区,要和倭寇决一死战,彻底将倭寇赶下海。

那一年,戚家军来到临海城。为了抗击倭寇,他要在临海修筑一条长城。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条雄伟壮观的江南长城即将竣工,把坐落在金子山和北固山中间的临海古城团团围起。就只差北固山东侧的一段(而今烈士墓边的那段)还没筑好,因为这段山势特别险峻,戚家军的战士们连筑了几十次都失败了。这事可把戚继光急坏了,他整天冥思默想,费寝忘食,就是拿不出好方案。那天深夜,由于连日来的忧愁和疲劳,他就伏在案几上睡着了。

忽然,戚继光觉得有一股狂悍的西北风从天边疾奔而来,裹挟着棉球似的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天地山河,顿时银装素裹,把漆黑的夜空映照的一片银光闪闪。戚继光见到此景,正要仰天长叹,却觉得眼前一亮,只见一只金光闪闪的梅花鹿,从铺着厚厚白雪的北固山麓向他奔来,到了那段建不起城墙的地方就停住了,并向他频频点头。戚继光觉得奇怪,正想追上去,梅花鹿却身跑了,它左拐右弯,一直跑上北固山顶,不久就消失在茫茫的雪天中。

奇怪,在这满天飞雪的时候,哪来的梅花鹿呀?再说了,临海这地方也从来没听说有梅花鹿呀?正当戚继光在纳闷时,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门抽了一下,一个莫名的念头闪了出来:我的长城筑不上去的地方,为什么梅花鹿能跑上去?那么,我就依着鹿的脚印建不就行了?哈哈,我太有才了。他激动地猛拍了一下案几,却把自己给拍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呀。

梦中醒来的戚继光,此时的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他情愿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他急忙走出军帐,突然一道白光刺痛了他的眼睛,等他适应过来,眼前的景色确实让他惊呆了一个世纪。看那皑皑的白雪,不正是梦中所见?他急忙跑到梅花鹿出现过的地方,这是真的?哇塞,还真留下了一行弯弯绕绕的梅花鹿的蹄印。这是神灵的护佑?还是上苍的开眼?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立刻召集士兵,沿着梅花鹿的脚印再建长城。

长城建好的那天,正是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临海的老百姓沸腾了,他们倾城而出,为戚家军送来了五花八门的慰问品。戚继光也兴奋地下令,让军士们大吃一餐。这可急坏了火头军。天都黑了,又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菜,怎么来得及烧呀?这时,一位炊事兵对班长说:“班长,我看这事儿好办,眼下大家都只图个高兴,对吃是无所谓的,我们何不将所有的菜都切细了一起下锅,然后包子也别做了,把面粉也一起倒入锅里绞合绞合,不就可以了。”“行吗?”“肯定行.”“那就赶快干吧

临海人在正月十四夜吃灶羹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由于那只美丽的梅花鹿,由于那个美丽的传说,从此,临海又多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鹿城。

我的故事讲完了,如果不信,就去问临海人吧,他们肯定会说:真的,真的。

正月十五闹元宵

五年级|叙事|1000字

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

五年级:1115978247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六年级|叙事|900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看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我也想在这欢乐的时刻放一盏孔明灯。于是我们买来一个孔明灯,它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瞧——它身穿一件橘黄色大衣,大衣上还绣着两条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我迫不及待的拿着我那与众不同的孔明灯来到小区里空旷的地方。我先把孔明灯展开,把松油固定在铁丝上。接下来的工作,就要全家总动员了。妈妈和我一起动手撑开孔明灯。爸爸呢,猫着腰,用打火机点燃灯座中间那块方形蜡片。功夫不负有心人,蜡片终于点着了,火焰越烧越旺,我们的孔明灯罩一点点地鼓了起来。妈妈见孔明灯胀满了热气,圆嘟嘟的,在手中一晃一晃的,有点摇摇欲飞的感觉,连忙说:“咱们先松手,试试能不能飞起来!”我听了,小心翼翼的把手松开,孔明灯像幼儿学步,在眼前踉踉跄跄地动着,先是平行着向前极不稳当地滑行了几步,接着又往下坠……我吓坏了,发出一声尖叫。爸爸眼疾手快,伸手一扶,孔明灯稳定在空中。“呼!好险!”我喊起来。接着,我和妈妈还有爸爸再次等待孔明灯的膨胀。有了上一次的经历以后,我更加警惕小心,等孔明灯膨胀到最大的时候,我才敢松开双手。孔明灯一努劲,从我们手中跳了出去,向高空飞去……快许愿,妈妈喊了一声。我定了定神,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了一个愿望。我睁开眼睛抬头望了望我的孔明灯。承载着我的心愿的孔明灯,在空中慢悠悠的飞着,直到它成为一个忽明忽暗的小不点,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真希望下次元宵节快点到来啊!

六年级:梦幻帅锅1

正月十五的月亮

高一|写景|300字

人们常说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有些半信半疑,于是就来到窗前想以欣赏一下正月十五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窗外的夜空是湛蓝湛蓝的,稀疏的星星闪着点点寒光,橡似想要与月亮比一比到底谁亮是的。月亮先是金黄色的,徐徐地穿过一绺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盘似的脸,挂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

几朵银灰色的,薄薄的云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薄薄的轻纱翩翩起舞。

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洒向大地,像谁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银,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银光之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朦胧。

啊,这是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朦朦胧胧的让人心醉。

月色皎洁,圆月当空。望着一轮满月,我惦念起不在身边的妈妈,情不自禁地默颂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相关介绍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正月十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正月十600字,500字,3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正月十五闹元霄,正月十六观花灯,正月十五元宵夜等等相关作文。

相关作文:
正月
热门推荐:
追日 庄严 驻足 再见了,老师 在背后 曾经错过的时光 专属天使 这个暑假,我学会了坚强 这样的我 最后悔 祖国妈妈,我爱您 绽放青春 掌声响起来 座位
最新推荐:
语文课 柳树 大熊猫 家的狗 我会做 趣味 动物运动会 小镇 欣喜 有梦 我与你 是谁 保护动物 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