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桨打湖水浪打船,轻舟点点挂白帆。鸥戏碧波成对影,湖光山色两重天。...
作文《游湖》
游湖
我们家就在西子湖畔,这一带的风景点我都去玩过了,只有湖心小岛“三潭印月”没去过。每次路过西湖边,远看那“三潭印月”,真盼望哪一天能登上去看看。一来可乘船玩水,二来可去观赏美如仙境的小瀛州——“三潭印月”的景色。当老师说这次到“三潭印月”秋游,我兴奋得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岸边等船,当我迫不及待想荡舟西湖,踮起脚向湖心观望时,游船又偏偏姗姗来迟。真使我焦急不安啊。可这时富有魅力的西湖景色把我深深地吸引过去了。这天是阴天,围绕西湖的树木在浓雾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山都被雾气吞没了,只露出个山头。平静的湖面白茫茫的,和苍茫的天空连成了一片,难分难辨。我此时才体会到“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写得实在恰到好处。我正被这景色迷住的时候,一艘船悄悄地靠岸了。我们兴冲冲地登上了船,机船开足马力向“三潭印月”驶去。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那颗欢乐的心也随着浪花不停地跳动。
船靠岸了,我们登岸走上了岛上的九曲桥,扶着朱红色的桥栏,边走边饱览景色。“三潭印月”岛里还有湖,真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红鲤鱼快乐地在水草丛中追逐游戏,人们投食取乐,可真是鱼乐人也乐。沿着九曲桥走一小会儿,便看见了题有“曲径通幽”的洞门,两侧的花墙,上面雕刻着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两只凤凰张着嘴在对唱;各种石花像真的一样,栩栩如生,争相吐艳。在九曲桥旁的湖中矗立着一座大假山。它就是享有盛名的九狮石。人说它有九个狮头,我很感兴趣地找起来,果真找到一个狮头,嘴里还含着“宝珠”,还找到几只在格斗的小狮。石头顶上的黄色草蓬,像雄狮头上的黄毛。它是那样的威武,确有山中之王的架式。
九曲桥末端是“御碑亭”,亭子正中是一块石碑,碑上刻写的是乾隆皇帝的题词:三潭印月。绕过石碑,就看见湖心葫芦形的三个潭。三个潭形成三角形,亭亭玉立在湖面。据说在中秋节夜晚,潭上每个圆洞都可以看见明月,因此被人们誉名为“三潭印月”。可惜现在不是中秋之夜,不然我可以大饱眼福了。
曲折蜿蜒的九曲桥、有棱角的九狮石、精雕细刻的花墙和葫芦形的三潭是谁的杰作呢?是古代劳动人民,是辛勤的园林工人。我很想在石碑上找到他们的名字,可白费了心思。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创造了这些杰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他们的心灵真像假山旁的鲜花那么美,可又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我心里十分感谢和钦佩他们。
船慢慢离去,“三潭印月”渐渐模糊了,可她那美丽的姿态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湖边春游. 我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湖边.只见湖水碧蓝碧蓝的,清澈见底.雪白的浪花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欢叫着冲向岸边.随着水波的摇晃,涌起的波浪被高高挂在空中的太阳照的金光闪闪. 在岸边,在那挤满钓鱼人的岸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呀?哦,知道了,他们有的在玩沙子,有的在看钓鱼,还有的竞抱起那又重又长的钓鱼竿,把鱼线一次次的仍进水里,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钓鱼呢.但是,他们一般都是空手而归.然而,也有的小朋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碰到了好运气------钓上了一两条鱼.此时的他们,开心的不得了.于是,他们手舞足蹈的跑去给爸爸看看,给妈妈参观-----好象他们立了头等功似的.在旁边,我们看的好眼馋,好羡慕他们呀.真想自己过把瘾.但是,我们又没带鱼竿.唉,白白的浪费了这么一次好机会.
离岸边再远一点的地方,就是绿油油的草地.那草地干净的没有一点垃圾,没有一丝杂物,犹如一块嫩绿的大地毯.各种各样的小花,无名的小花,都现出了自己那美丽的笑脸,争奇斗艳,为那绿油油的"地毯",增添了春的光彩.
"地毯"上,人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树荫下乘凉,还有的坐在绿油油的"地毯"上或者坐在从家里带来的沙滩巾上,休息着,玩着,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只见一个人从鼓鼓的袋子里取出多种美味:有烤的黄澄澄的面包,有美味的可口可乐,有香味扑鼻的,一看就令人嘴馋的比萨饼,还有各种口味的水果汁和各式各样的夹心面包.....看得我眼都花了,心都乱了,嘴巴更是垂诞三尺,嘴里口水在打着转转,差点就要流下来了.我急急切切的问妈妈:"我们的食品呢?" 妈妈随口说道:"忘在车上了".我一下就象泄了气的皮球,目光也就再也离不开那些美味了.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喧哗.我回头一看,只见人们围着一个人,里三层外三晨的.我出于好奇,也挤了进去.抬头一看,哇!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那个人,提着一条大鱼的下巴,笑眯眯的站着,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那是一条猫鱼pesce gatto.旁边的人一个个的夸奖着他,他的几个朋友忙前忙后的在为他和大鱼拍照呢!我走近一看,只见鱼约有一米来长,光溜溜的,黑黑的.它的嘴巴扁扁的,旁边有两条很粗很粗的胡须,还在微微摆动着,挺威严的.一条尖尖的尾巴在不停的摆动着.一会儿,人渐渐散了,那人也把鱼放在了草地上. 弟弟妹妹这两个捣(dao3)蛋鬼又开始捣蛋了.他们看见鱼身上粘了不少草,于是,他们就又拔了点草放在鱼身上,它没有动.妹妹不知那来的歪主意,拿了一把沙子放在鱼的头上.结果,鱼象触了电似的跳了起来,差点蹦到了妹妹的脚上.妹妹吓死了.没命的逃,躲到一颗大树后面去了.我们都笑了,笑妹妹这份淘气和顽皮.
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当爸爸开车回家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还留在那美丽的湖边......
我们家就在西子湖畔,这一带的风景点我都去玩过了,只有湖心小岛“三潭印月”没去过。每次路过西湖边,远看那“三潭印月”,真盼望哪一天能登上去看看。一来可乘船玩水,二来可去观赏美如仙境的小瀛州——“三潭印月”的景色。当老师说这次到“三潭印月”秋游,我兴奋得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岸边等船,当我迫不及待想荡舟西湖,踮起脚向湖心观望时,游船又偏偏姗姗来迟。真使我焦急不安啊。可这时富有魅力的西湖景色把我深深地吸引过去了。这天是阴天,围绕西湖的树木在浓雾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山都被雾气吞没了,只露出个山头。平静的湖面白茫茫的,和苍茫的天空连成了一片,难分难辨。我此时才体会到“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写得实在恰到好处。我正被这景色迷住的时候,一艘船悄悄地靠岸了。我们兴冲冲地登上了船,机船开足马力向“三潭印月”驶去。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那颗欢乐的心也随着浪花不停地跳动。
船靠岸了,我们登岸走上了岛上的九曲桥,扶着朱红色的桥栏,边走边饱览景色。“三潭印月”岛里还有湖,真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红鲤鱼快乐地在水草丛中追逐游戏,人们投食取乐,可真是鱼乐人也乐。沿着九曲桥走一小会儿,便看见了题有“曲径通幽”的洞门,两侧的花墙,上面雕刻着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两只凤凰张着嘴在对唱;各种石花像真的一样,栩栩如生,争相吐艳。在九曲桥旁的湖中矗立着一座大假山。它就是享有盛名的九狮石。人说它有九个狮头,我很感兴趣地找起来,果真找到一个狮头,嘴里还含着“宝珠”,还找到几只在格斗的小狮。石头顶上的黄色草蓬,像雄狮头上的黄毛。它是那样的威武,确有山中之王的架式。
九曲桥末端是“御碑亭”,亭子正中是一块石碑,碑上刻写的是乾隆皇帝的题词:三潭印月。绕过石碑,就看见湖心葫芦形的三个潭。三个潭形成三角形,亭亭玉立在湖面。据说在中秋节夜晚,潭上每个圆洞都可以看见明月,因此被人们誉名为“三潭印月”。可惜现在不是中秋之夜,不然我可以大饱眼福了。
曲折蜿蜒的九曲桥、有棱角的九狮石、精雕细刻的花墙和葫芦形的三潭是谁的杰作呢?是古代劳动人民,是辛勤的园林工人。我很想在石碑上找到他们的名字,可白费了心思。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创造了这些杰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他们的心灵真像假山旁的鲜花那么美,可又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我心里十分感谢和钦佩他们。
船慢慢离去,“三潭印月”渐渐模糊了,可她那美丽的姿态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简评】
这篇游西湖、观三潭印月的文章,是以空间——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的,全文记叙的线索是:
渡湖→登桥→“曲径通幽”→“御碑亭”→“三潭印月”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湖边春游.
我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湖边.只见湖水碧蓝碧蓝的,清澈见底.雪白的浪花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欢叫着冲向岸边.随着水波的摇晃,涌起的波浪被高高挂在空中的太阳照的金光闪闪.
在岸边,在那挤满钓鱼人的岸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呀?哦,知道了,他们有的在玩沙子,有的在看钓鱼,还有的竞抱起那又重又长的钓鱼竿,把鱼线一次次的仍进水里,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钓鱼呢.但是,他们一般都是空手而归.然而,也有的小朋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碰到了好运气------钓上了一两条鱼.此时的他们,开心的不得了.于是,他们手舞足蹈的跑去给爸爸看看,给妈妈参观-----好象他们立了头等功似的.在旁边,我们看的好眼馋,好羡慕他们呀.真想自己过把瘾.但是,我们又没带鱼竿.唉,白白的浪费了这么一次好机会.
离岸边再远一点的地方,就是绿油油的草地.那草地干净的没有一点垃圾,没有一丝杂物,犹如一块嫩绿的大地毯.各种各样的小花,无名的小花,都现出了自己那美丽的笑脸,争奇斗艳,为那绿油油的"地毯",增添了春的光彩.
"地毯"上,人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树荫下乘凉,还有的坐在绿油油的"地毯"上或者坐在从家里带来的沙滩巾上,休息着,玩着,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只见一个人从鼓鼓的袋子里取出多种美味:有烤的黄澄澄的面包,有美味的可口可乐,有香味扑鼻的,一看就令人嘴馋的比萨饼,还有各种口味的水果汁和各式各样的夹心面包…..看得我眼都花了,心都乱了,嘴巴更是垂涎三尺,嘴里口水在打着转转,差点就要流下来了.我急急切切的问妈妈:"我们的食品呢?" 妈妈随口说道:"忘在车上了".我一下就象泄了气的皮球,目光也就再也离不开那些美味了.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喧哗.我回头一看,只见人们围着一个人,里三层外三晨的.我出于好奇,也挤了进去.抬头一看,哇!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那个人,提着一条大鱼的下巴,笑眯眯的站着,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旁边的人一个个的夸奖着他,他的几个朋友忙前忙后的在为他和大鱼拍照呢!我走近一看,原来,那是一条猫鱼(PESCE GATTO).只见鱼约有一米来长,光溜溜的,黑黑的.它的嘴巴扁扁的,旁边有两条很粗很粗的胡须,还在微微摆动着,挺威严的.一条尖尖的尾巴在不停的摆动着.一会儿,人渐渐散了,那人也把鱼放在了草地上.(
弟弟妹妹这两个捣(dao3)蛋鬼又开始捣蛋了.他们看见鱼身上粘了不少草,于是,他们就又拔了点草放在鱼身上,它没有动.妹妹不知那来的歪主意,拿了一把沙子放在鱼的头上.结果,鱼象触了电似的跳了起来,差点蹦到了妹妹的脚上.妹妹吓死了.没命的逃,躲到一颗大树后面去了.我们都笑了,笑妹妹这份淘气和顽皮.
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在爸爸开车回家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还留在那美丽的湖边…….萌真,在家我们都叫她小婷婷.她没有指导教师,唯一能辅导她的是爸爸.这篇文章,爸爸为她改的地方是结尾.她原来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因为我不但开了眼界,还知道怎样钓鱼,怎样钓大鱼.
我们推荐她上网投稿,其目的在于,或许有幸遇见一位好老师,能教教她系统的学中文.
星期天,我跟随着妈妈和四中的学生们来到了湖光岩。未进东门,就看到了拱形的古树,形成了一个大门。
来到东门广场,就看到了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神龟和龙,据说还有这么个传说呢!在湖光岩溺水的人都被这只神龟救了上来。它们好像在笑着对我说:“欢迎来到湖光岩!”
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玛珥湖,世界上只有两个玛珥湖,一个在中国,一个在德国,我们中国是最大的。玛珥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玛珥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里的小鱼,玛珥湖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用手捧起水,凉凉的。玛珥湖的水里没有蛇,蚂蝗,也没有青蛙,只有许多小鱼,小虾,这是许多人都想不出来的问题,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我们去了狮子洞,经过了许愿树,游览了白衣庵,来到了负离子区域,那里的空气非常清醒,我们深呼吸,享受着没有经过污染的空气,那感觉真不错!
我来到了火山地质遗迹,那里有着许多石头,形态万千,颜色各异,这可是火山爆发时留下的遗迹。
到了望海楼,有四个妈妈的学生走过来,带领我们参观望海楼,山路弯弯曲曲的,没有扶手,周围有许多草,一定要慢慢的走,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总是走走停停,因为妈妈有高血压,走这么长的
山路很危险,随时都可能要命的,妈妈的那几个学生也在等着我们走上来。
当我们气喘吁吁的走上来时,看到了一个很大的观音菩萨,还有很多人丢钱到菩萨的手里面,祈求个平安。我和妈妈在走廊上拍了很多照片,可是,因为扶手空隙太宽,所以我有点害怕,不过还是很高兴。
妈妈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觉得下山容易上山难吧。在路上,看见了许多毛毛虫和好恶心的大青虫,吓死我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很快就到了集合的时间,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湖光岩。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陪同远方的亲友们去仙湖植物园游玩。
天公作美,凉风习习,这天真是游玩的好天气啊!一到那里,我顿时觉得空气真新鲜啊!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没有了工作的烦恼,也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有的是轻松和愉快,有的是平等和自由,有的是宁静和幽雅。心情真是从来没有过的舒畅。
我们首先到了荫生植物园,只见那里绿树成荫,有蝴蝶兰,古老的蕨类……,多的让我眼花缭乱,看都看不完。
接着,我们又去了苏铁林,俗话说“千年铁树开了花”,我真是三生有幸,居然看见苏铁开了花。要不是时间紧迫,我真想在这儿呆上一年,甚至更多时间,我恋恋不舍的坐上车,告别了苏铁林。
今天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使我对植物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天,老师带领着全班同学去春游。我们扫完烈士墓后,就坐车去“大闯”湖里公园。
下车后,同学们就直奔“青蛙跳”的游乐项目前。老师给大家派好队,按顺序去玩。第一组同学心惊胆战地坐在“青蛙跳”的六张小凳子上,系好安全带,只听“轰……”的一声,小凳子竟浮在了空中,坐在椅子上的同学大声尖叫,有的都快喊破嗓子眼儿了,还好“青蛙跳”不想跳了,不然可不把这些胆小的同学给吓死?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上去了,我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安然地坐在凳子上,好象一点都不怕似的。我系好了安全带,又是“轰……“的一声,这声音可真吓人,就像恐龙在呻吟,好多同学都是在这一会儿给吓着的,于是我吸取了教训,马上把耳朵捂住,哈哈,总算蒙过这一关啦!但是可恶的“青蛙”并不服气,它又把小凳子抬到了高处,我心想:“嘿嘿!‘笨青蛙’以为我恐高?哈哈!没门儿!”我闭上了眼睛,看不到东西,便一点也不怕了。我心里正高兴,但是“青蛙”见没吓着我,便把小凳子上下震了几下,“啊呀!”我叫了声,这回我可真是被吓怕了,“哇!不玩啦!我怕啦!!!”最终我还是败在了“青蛙”的手里……
接着,我们又去玩“金龙火车”。“金龙火车”上,一次就可以坐好几个人,我骑上“金龙”,说道:“架!架!”,“金龙看着我把它当马骑,很是不服气,于是,它便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我眼看前面是个急转弯,便大喊道:“喻!喻!……”可是这毕竟是“龙”,不是马,听不懂我的话。眼看就要急转弯了,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要飞出去似的,还好“金龙”放慢了速度,不然我可不飞到太阳系去?
接着,我们还去玩了“迷你穿梭”和“阿拉伯飞毯”。老师看大家都玩得很累了,就叫全班同学都坐下来,“享受”美味的午餐。午餐后,班长挑选了三十多个胆大的同学,去“鬼屋”冒险,我也被选中了。大家摩肩接踵,小心翼翼地进入“鬼屋”洞口。我和好朋友庄金朋紧紧地牵着手,走进“鬼屋”内,“啊!”的一声,全班尖叫了起来。我一看,原来一只电动的“大鲨鱼”正向我们扑来,我明知道那是假鲨鱼,但还是十分害怕,赶紧拉着庄金朋一溜烟地跑了。大家继续往前走,丝毫没有注意到脚下的一块毫不起眼的地毯,大家一踏上地毯,就使地毯旁的木箱子吱吱作响,班长马上意识到那地毯是个机关,就叫同学们绕着地毯走。可是爱搞恶作剧的林晟先还是不听话,在地毯上使劲乱跳,搞得木箱子快倒下来了,那样就会砸伤同学的。大家都被吓坏了,赶紧慌忙而逃。我们急着往前跑,突然听到了一阵奸细的笑声,我的心脏都快被吓出来了。我转过拐角,一个在狂妄地跳着舞的“白骨精”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叫声“啊呀!”就马上牵着庄金朋落荒而逃了,全班同学也都潮流似的涌了出来。吴伯翊却镇定地大喝道:“看俺老孙斩妖除魔!”说罢,他把他带的“波力海苔”中的腐蚀剂扔进了“白骨精”嘴里,大家一起拍手为他喝彩,大叫:“扔的好!”最终,大家度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走出了“鬼屋”,战胜了心中的“恶魔”!
这一次春游真惊险呀!希望下一次春游还来这儿!
大年初二那天,我们全家人慕名来到湛江著名的旅游景点湖光岩游玩。
一到湖光岩,就看见到处张灯节彩,游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充满节日气氛。我们坐着游览车,一边听导游讲解,一边参观。湖光岩是距今十多万年前火山大爆炸后冷却下沉形成的玛珥式火山口湖,是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玛珥湖。湖光岩风光秀丽、四季如春,这里湖美、洞奇、岩峭,宁静清新的生态环境,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在众多的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是火山博物馆,最好玩的是九索桥。在火山博物馆,我了解一些有关火山的知识,看到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火山岩石,还看了一部关于玛珥湖形成的三维电影。九索桥是由九座不同的桥组成,有独木桥、铁索桥等,我在上面走了五个来回,玩得可开心了。
湖光岩真是个好地方。
今天,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美丽的——湖光岩春游。
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神龟’和‘龙鱼’。看到了这个石像,我不禁想起了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个人去玛珥湖游泳,险些溺水,是大龟救了他。我们一进门,就
看见了许多树木,都是由将军亲手栽下的,现在都是一棵茁壮的大树了。我们走哇走,这一路的景色真漂亮啊!我们走到了地震馆,老师领我们到地震馆附近的博物馆看在玛珥湖附近发现的岩石,陨石。我们还观看了玛珥湖的变化过程。
我们走出了地震馆,来到了九曲桥旁边,老师让我们来到附近的亭子上自由活动,我们小组的成员在那里玩游戏,我们玩了‘定解’‘鬼子兵’和‘一个一’我们玩得可开心了。玩够了,我们坐下来吃零食,休息一下,我们下一站,就是去湖边玩,了,我们都很高兴。我去买了一瓶泡泡,借助湖风,泡泡很漂亮,我们仿佛至身于泡泡世界,享受着。
我们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吃的是洋快餐——汉堡包。我们边吃边聊,吃得很
开心。
这个春游就这样结束了,我们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晚清著名诗人赵熙曾用这样的诗句反映重庆商业的繁盛。今天,重庆现存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开放。黄墙黛瓦,飞檐雕花,琉璃宝瓦,在三百年的世事变迁中,它们成为昔日巴渝盛景的见证者。
今年秋游的目的地就是湖广会馆。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天气阴沉沉的,到处都是缭绕的烟雾,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汽车停在湖广会馆的大门,蒙蒙的细雨向大地飘洒着,洼地上已是清凉凉的一片,浅浅的水映照出天上的白云和我们的倒影。一阵冷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的小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
跨进湖广会馆,首先让我感到的是这一切即带着古老的气息,又带着雨水的微潮和潇洒。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它:“湖广会馆是由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人修建的,明末清初,四川盆地由于久经战乱,残缺人口不足六十万,当时政府实行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支援四川,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川”长达百年的移民史,百万人的迁徒,充斥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限辛与苦难。而这始于乾隆二十四年的重庆湖广会馆,正是“湖广填川”的产物。听完了介绍,我们都对湖广会馆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着好奇心的我们更想深入了解湖广会馆。
走进一间房间,只见里面大大小小全是牌匾,不用说,这就是匾额阁,这些匾大部分是由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民间苦苦搜寻来的。其中一块令我记忆犹新,那块匾与众不同的是特别的“白”据导游说,这是陈先生从一们妇人家里找到的,为什么特别的“白”呢?我们大家都带着这个疑问,头上一团雾水,导游继续说,陈先生来到妇人家时,妇人正在用匾当搓衣板来搓衣服,久而久之就变得这么“白”,哦,我们才明白了。来到蜡像馆,只见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坐在茶馆中间,用两支修长的手指弹着琵琶,想象着那歌声肯定是那么的悲伤,凄凉,一位书生坐在桌前,两手拿着一本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呀!还有一位神情庄严的官员坐那里,津津有味的倾听着琵琶声,在一旁的店小二辛勤的忙着工作,倒茶,擦桌样样行。地点又转进个大客厅,一位书生带着亲戚们正在向老师道谢呢!在屏风后的一位娘子正在深情款款地看着相公,也许在为他祝福吧!
漫步修复后的湖广会馆,飞檐立柱,盘龙浮雕,楼阁亭台,修复如旧,回廊额错落于半山之间,层叠翠染,其间大大小小的四个戏台,更留得风韵佳名,台上一出才子佳人,轻纱薄袖,唱得古令亦然,走过廊台榭,可观松涛煮雪,可品三绝茶,更可在翥龙台上跳台,渝胜状,看雄洲罗列,俊采星驰。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湖广会馆是一个联络乡情,救助同乡的一个会所,它记载着一段段历史,历史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