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说得可一点儿不假,我不知道我家前世修来什么福份,摊上了一个这样心地善良的好邻居。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已年过半百,眼角也爬满了细细的皱纹,头上也有了根根银丝。他们的儿子在外地工作,难得回家一次,但他们却生活得很开心,身体也是“顶呱呱”得棒。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住在这儿的每家每户都十分热情,又助人为乐,大家都挺喜欢他们的。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回来时却发现我们把钥匙...
作文《好邻居》
好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说得可一点儿不假,我不知道我家前世修来什么福份,摊上了一个这样心地善良的好邻居。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已年过半百,眼角也爬满了细细的皱纹,头上也有了根根银丝。他们的儿子在外地工作,难得回家一次,但他们却生活得很开心,身体也是“顶呱呱”得棒。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住在这儿的每家每户都十分热情,又助人为乐,大家都挺喜欢他们的。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回来时却发现我们把钥匙...
之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是因为近在咫尺的邻居可以帮你解决燃眉之急,而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却不行。所以,邻里相处和睦是多么的重要。
一次,我们家的下水管道堵了,只要一开水龙头,柜子里头就会渗出水来,弄的我们很不方便。我们打算去对门王爷爷家借修下水管道的工具,想自己修。我们一进王爷爷的家门,他们问清来意后,就去抽屉里拿出了一些工具,特意还问:“要不要我帮忙?”“谢谢,不用。”王爷爷不太放心,拉着老伴王奶奶一起来我们家指导我们该怎样疏通。过了一阵子,王爷爷看我们这“笨手笨脚”的,忍不住过来帮我们修。之所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王爷爷弯下腰,手里拿着工具,低下头,接着说:“不瞒你们说,我以前还是专门修下水管道的呢,虽然现在人老了,可是这门手艺却一点儿都没老。”我心里想:这王爷爷真是热心肠,不仅把工具借给了我们,而且还帮助我们修。“修好啦!”王爷爷大声说。我们连声谢谢王爷爷,而王爷爷却说:“都是街坊邻居的,以后我有什么事,还得让你们帮忙呢!”
王爷爷是那么热心肠,朴实,我们要向王爷爷学习!
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已年过半百,眼角也爬满了细细的皱纹,头上也有了根根银丝。他们的儿子在外地工作,难得回家一次,但他们却生活得很开心,身体也是“顶呱呱”得棒。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住在这儿的每家每户都十分热情,又助人为乐,大家都挺喜欢他们的。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回来时却发现我们把钥匙给忘在家里了,爸爸又去外地出差,一个星期后才回来。这该怎么办呀?我和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邻居的老阿姨正巧出来倒垃圾,见我们站在门外边儿,便关心地问:“你们站在门外干什么?怎么不进门去?”“我和妈妈把钥匙给忘在家里了。”我真为自己和妈妈的粗心大意而感到不好意思。老阿姨听了后,笑着说:“原来是这事呀。来,先进屋坐坐吧。”刚进门,老阿姨便把自己的老伴给从卧室里叫了出来,把我们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那位伯伯听了后,立刻问妈妈:“你们家阳台的窗户关没关?”“没有。”妈妈不解地摇摇头。刚说完,伯伯就奔向自己家的阳台,麻利地打开窗户,妈妈就更不解了:“您这是要干什么呢?”“哦,我呀,可以从我家的窗户爬到你家去,就可以给你们开门了。”伯伯笑了笑。“不行,这太危险了,这可是六楼啊!”妈妈显得很担心。“没事。”伯伯不由分说地爬上了窗户,我吓得赶紧闭上了眼睛。只听“咚”一声,伯伯成功跳到了我家,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我和妈妈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妈妈一个刭地感谢那一对老夫妻,他们却说:“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的嘛!”
真是个好邻居!我在心里感叹道。
张鑫
我的妈妈在花卉市场上班,在妈妈以前的那个市场里有一个小弟弟特别可爱,他的小名叫东东,上二年级。他经常跟我一起玩。
有一次,我在市场里写作业,突然门开了,走进来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小东东。东东慢慢地走到我身边,叫了一声:“张鑫姐姐。”我停下笔问他:“干嘛?”小东东神神秘秘地说:“我有一个东西。”我问什么东西,我还没说完,只听见“哗哗”的声音,哪儿来的水把我的作业本都打湿了。再一看小东东,手里拿着喷壶,正在喷水呢!我非常生气地大声说:“东东,以后再不要来这里给我添乱了。今天我的作业很多……”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被我的声音吓哭了。听见哭声,我妈妈跑过来问我怎么欺负小弟弟啦。我说东东把我的作业本打湿了,妈妈一边哄着东东一边说:“打湿了你不会想办法,拿去晒一下不就行了吗?”
这是小东东又很可爱的样子看着我,我对他说:“东东,以后我做作业的时候你别来捣乱好吗?”小东东很懂事地说:“张鑫姐姐,我以后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第二天放学回来,小东东给了我一个小纸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画,旁边还写着一行字“张鑫姐姐,对不起,我不应该把你的作业本打湿。”
这个小东东,真是太可爱了。
指导老师 罗家兴
我的童年记忆中,有过好几次搬家的经历。其中住过最久的地方,距离他们家不过几十米的距离。
我叫他三哥。他在50岁上下,身材高挑偏瘦,喜穿宽大的衣服,头发像钉子一般,根根直挺,眼睛深邃而有神,颌下还蓄着短短的胡须。一次,被爸妈使唤着下楼买油盐,出门时又嘱咐了我一遍:“记住,到了那里的‘老三’买袋盐回来。”现在想起来,其实父母当时疏忽了。因为按辈分,我是不能管他叫“老三”的。当时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就如那初生牛犊一般,几步脚跑到三哥开的小店,昂着头对着高过我不少的玻璃柜子冲里喊:“老三!买包盐!”
后来,随着两家的接触越来越多,我也知道不能傻乎乎跟着大人们称呼他。于是,“老三”就渐渐改成了“三哥”。
他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对刚开始,我喊他叫“老三”,他不但丝毫不以为忤。而且,我经常会在他那藏着各种“珍馐海珍”的玻璃柜前,看得两眼发直。他在秤完糖,回身看见的了,会偷偷往我手心塞饼干,但从不收钱。
还有一次,在买完东西以后,他抓住我攥着钱伸向他的手,往他下巴上的胡须蹭,那感觉简直就像是扎在钉板上一样。所以,之后我学乖了,还钱时总是迅速把钱放桌子上,然后抽离双手。而他,总是一脸微笑。
事隔多年,我们又重新搬了家。上次他来家里做客,再看到他,已明显苍老许多。
一年级:陈展宏
有许多人对自己的邻居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太阳光直直地射进我的房间,柔柔地抚摸着我的脸蛋叫我起床。今天是周末,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去旅游。我睡意未去地摸索着下楼,一阵阵想起从桌子上飘到我的鼻子里,我贪婪地吸了几下,睡意已去三分。洗漱后就开始品尝我美味的早餐。舔舔嘴后,就拿起那沉重的旅行包,开门下楼梯。
但我不知是不是还没睡醒还是怎样,感觉双脚轻飘飘的突然一脚踩空,身体一下子失去平衡,重重地摔下楼去,把我摔得四脚朝天,脚被刮伤了,火烧的一样。父母闻声匆匆下楼。这时,我左边的门缓缓打开,伸出既陌生又熟悉的人头,好像在张望,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邻居是一个医生,他见我脚上流血,头发凌乱的样子,匆匆地把我抬进他家。我看见门口出现了两道急急忙忙的黑影向我走来。我开始晕厥,应该是事情发生太突然,只不过是一分钟的事。我模糊地看见邻居满头大汗地东搞搞西弄弄,一会儿帮我用清水与棉花清洗伤口。我这时已经无力动弹,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我就像死尸一样躺着,只有眼珠在,就像在告诉他们我还活着。而父母一个帮我擦汗,一个帮我打气。而邻居专业而又快速地手忙个不停地弄着。我感觉力量恢复了些,眼不花了,头也不晕了,手指也能动弹了,但这样我的疼痛感更加剧烈,我不由得闷哼一声。邻居就像接到命令死的再次翻找药品,之后一个药片塞到我的嘴里,一声“吃下去”,让我不由自主地吞了下去。我这时像在沙漠里,口渴难忍,不禁叫了声“水”字。而邻居则说:“等等,过一会儿再喝水。不一会儿,我的脚不再那么疼了,但运动一下就会无比的疼痛,这我懂得,只要忍一忍,就过去了。
邻居用依依惜别的目光直直地看着我,我的耳边没有了父母衷心感谢的语言,只有邻居的告别声。
从此往后,我们家和邻居的关系越来越好,有什么事都会互相帮助,也没有了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了。成了一幅令人羡慕的画面。
我有一个小邻居,她叫林真,长得非常可爱。她的皮肤白嫩嫩的,扎着两根羊角辫。林真的嘴巴小小的,鼻子小小的,耳朵小小的,眼睛也是小小的。她声音清脆、动作活泼,十分讨人喜欢。
星期三早上,我打开门,准备出去做运动,小邻居林真也碰巧出来了,她向我大声打着招呼:“姐姐好!”我见了,也向她问好,并请她到我家里来。她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我家里,她就十分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来我们家,所以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很陌生也很新奇。过了一会儿,她又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我放玩具的柜子。她站在柜子旁好一会儿,拿了一个会打鼓的“美羊羊”玩偶,仔细的研究着。她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怎样使“美羊羊”打鼓了。只见她将玩偶侧面的发条动了几圈,“美羊羊”就一摇一摆地打起了鼓。我看她玩得这么高兴,就把“美羊羊”送给了她。这时,她的妈妈来喊她回家了,林真就高兴地抱着“美羊羊”回家了。
过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门铃又响起来了,我才是林真忘了带东西。一开门,却见林真手里抱着一个装满棉花糖的大罐子,要送给我。“我怎么好意思呢?真真你拿回去自己吃吧!”我微笑着对林真说。可林真不同意,她嘟着嘴巴说:“不行不行,姐姐你一定要收下!”她妈妈也在一旁说:“对啊!你收下吧!我们家还有很多这样的棉花糖呢!”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了这个大糖罐子,对林真说:“谢谢你,再见了!”“再见!”
关上门后,我看着这个大糖罐子,心里想: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同他人分享快乐,真是一个乖孩子啊!
我枕头里还是几年前装的麦糠,年年筛年年少、越筛越少、越筛越细、几乎成糠面子了,裹几层枕皮床上也不干净。听人说荞麦糠装枕头好。我就去买回一代子,用大盆洗、罩漏捞。洗好、捞好、空干摊在楼东头库门前晒。
那天的太阳出奇的好。心想:天助我也。一上午我勤翻勤晒,将十点半糠基本晒干了,心想:再晒一个钟头可装枕头里。正想着想着婆婆家来电话了,叫我去一躺,老人呼叫吗,不能怠慢,也没多想抬腿就走了。
路不远五分钟就到了。干什么哪?要我教给她用高压锅焖排骨。任务明确了,我洗洗手就干起来。洗排骨、剁排骨、先用开水捞一遍,再装锅、加水、放调料、加热、边操作边给老人讲怎样使用高压锅。大火几分钟、小火几分钟、停火几分钟揭锅盖及注意事项……排骨熟了,满家香喷喷的,揭开锅盖更香味扑鼻——说明我完成了任务。我看看表将用了一个多钟头,这期间可能我精神过分集中根本不知道老天爷早变脸发怒了,外面大雨哗哗在响,这时我才想起了荞麦糠,便扔下几句话,冒雨往回跑,结果一看,傻眼了,荞麦糠被雨水冲的一干二净。那时心里难受极了,花钱买糠、买回来洗、洗完了晒……结果一切都完了。我就傻傻地站在大雨中发呆,站着站着突然从二楼传来:“快回家吧,荞麦糠放在你楼道里”。哦!这是老袁的声音,我恍然大悟。
原来上午我晒荞麦糠时,老袁看见了。中午她看天突然变黑,没人去收,就知道我不在家,她拿起袋子、撮子、笤帚下楼把糠收好放在我楼道里。
我的荞麦糠晒得蓬蓬松松完好无损装在老袁的袋子里,我把它拿回家装在枕头里,当晚就枕上了。生活中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晚上我枕在枕头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总把老袁和荞麦糠放在一起想: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与意、正常的邻里关系。关键时刻老袁帮了我一大忙,从内心说谢谢!谢谢!也许这就叫感动?
这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我心里一直忘不掉它。因为我受了很大的感动,我体会到了受感动的滋味真好,所以我知道今后该怎样去感动别人。
六年级:快乐的笑了
邻居家的狗(四)
第四篇
苦命的“豆沙”
“我要了这只母小狗了。”在那个男孩儿说完这句话时,我顿时失去了意识,脑袋里的记忆全乱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那个男孩儿抱着“豆沙”走了。而我却傻傻地站在那儿,完全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当我清醒过来时,我放下手中的“馒头”,让它在沙发上睡觉。随后,男孩儿抱着“豆沙”跑到哪儿,我就像跟屁虫一样跟到哪儿,希望他把“豆沙”还给我。而那个男孩儿却全然不顾我的感受,仿佛这只小狗就是他的。我的脑袋急得就快要爆炸了!一方面我喜欢“豆沙”,另一方面,这只小狗是邻居杜明家的,我要是要不回来,杜明会怨我的!这时候,我看见了我身上挂着的钥匙,说时迟,那时快,我拿下这根无情的鞭子—钥匙向他打去,正好打中了他的手背,他“哎呀”一声,一下子把“豆沙”扔在了地上。他说,只要我打他一下,他就使劲冷酷的把小狗扔一下。我拿他没有办法,就假装把小狗给他了,我以为他拿“豆沙”玩一会儿就会给我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把小狗抱回了家……
小狗会不会在他家安家落户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人人都见过小狗,狗是人人都喜爱的宠物。但这么肥的长毛小狗,想必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邻居家的小狗就是这样。
长长的白毛,肥肥的身子,圆溜溜的小眼睛,构成了一只小肥狗。由于它的头和屁股都像保龄球一样圆,所以主人叫它“球球”。整体一看,简直就是用个棍子接起来的两个皮球。
别看这小家伙胖,但它可不是那种除了吃就是睡的懒虫。一大早,球球就弄醒主人,缠者主人带它玩。球球吃饭的模样最可爱。只要听见哨声,它就摇摆者身子,一扭一晃的跑回家,那滑稽的样子就像在走模特步。主人给它一碗肉,它就头也不抬地吃起来,肉渣溅得浑身都是,小白狗一下子成了“小花狗”。
不过,球球还是很爱干净的。每天早晨,球球都要梳理自己的白毛。它总是自豪的把它那雪白的长毛展示给大家看。瞧,球球正在给自己梳理毛发呢!只见它抬起它那短短的后腿,使劲地往上抬,然后用尖尖的小爪子一个劲的梳理着白毛。还不时地舔舔自己的前爪。球球是只急性子的小狗,尤其是为洗澡而着急。它经常干的一件蠢事就是,在它高高兴兴地奔向水盆时,一只脚踏在水盆的边缘,一整盆水“哗”的一声全都扣在了球球的脸上,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时浑身是水的球球却一脸不乐意,像是在说:“笑什么,真讨厌!”
球球,一只天真可爱的小狗,感谢它的可爱,感谢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奇家小学三年级:高治就
我家有两位邻居,一位姓张,是位退休铁路工人,另一位则是姓李,是庄稼汉老农民一个。
张爷爷,是个老古板,你可别误会我是不尊重他,他确实是这样,整天拉长着一张脸,紧锁双眉,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平常总习惯于左手托杯底,右手掌心盖在杯盖上,有时两指间还会夹着一只烟,双脚迈八字步,慢腾腾地踱着。串门,在别人家只是小坐一会儿,话不多,唯恐别人说出什么。
李爷爷呢,那可就不同了,天生是个老顽童,整天眉色飞舞,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走起路来大步流星急匆匆地,有时还会配上小曲。他好像从来不知什么是烦恼。
他有许多小朋友,一到星期日或放假,他的家里就热闹了,爷爷长的爷爷短的叫开了,又是让他讲故事,又是让他做风筝,又是让他……瞧,这下可又要把爷爷忙坏了。而他却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
张爷爷是一个很不开心的人。尽管他每月有近七百元的退休金,可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媳妇对他不孝顺。对他好了,又认为是冲着他的钱,甚至孙子叫爷爷,他都会认为是骗吃才叫。记得,一次为了一丁点事,媳妇带了一点米粉给娘家他和媳妇就吵翻了。即使过年一家团圆时,儿媳亲热叫“爸”,可张大爷却古板着脸不吱声。
李爷爷,整天抱着个小孙女东家串西家走乐滋滋的,一家和和睦睦,儿媳孝敬公爹,公爹支持儿媳。儿媳要办养鸡场,李爷爷掏出了棺材本。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来我家串门。“老李,你真好,儿媳那么能干,还很孝顺。唉!”“老张,你知足吧!一个月拿那么多钱,够享受了。我呢?穷一辈子,唉!”
这就是我家的两位邻居,他俩多有意思!
五年级:陈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