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500字 600字 800字 550字
年级:
高三 高一
项羽作文推荐
  • 项羽,你是气盖一世的英雄,你的气魄,你的神勇,古往今来,无人争锋。你虽痛失良驹,恨别美人,自刎乌江。英雄气概却丝毫未减。你永远是一个悲壮的精魂。在你豪迈的身后,是一片情意绵绵。困于垓下,长歌当哭。一曲千古绝唱《垓下歌》随这诞生。古今或许有太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痛惜流泪。但比起你与虞姬这天造地设的一对,也都黯然失色。梁山伯与祝英台或许有柔肠,但少了些侠骨丹心,汉武帝"金屋藏娇"或许浪漫,但少了些真挚...

    作文《项羽
共找到10篇关于

项羽

的作文

项羽

高二|诗歌|50字

秦家陵阙汉家风,

自古多情怜楚宫

应解君王无限恨,

悲歌一夜入吴中。

项羽

高三|议论文|800字

忆秦末群雄并起,江山更替,项羽名籍,会稽起义,为人信义,愿让天下寒士欢颜庇,辗转天地,一呼百应,所向披靡,为王称帝,此等壮举,有谁能比!

信手翻看篇篇叙项羽的文,说他太过妇仁,兴起行事过于天真。我却由衷赞叹他是如此有爱有恨,有义有仁,实乃举世无双的英豪堪比为神!

思过往:上将军宋义为图安详,帅命一下只准观望。霸王为天下一统怒发冲冠杀主将,年少轻狂,血气方刚,面对败军之像,一人撑天力抵挡,披着战甲烁烁,听着战马声嘶,踏着尸骨遍地,举着宝剑锋利,登巨鹿战场之上,一身荣光,九战九捷,臣民敬仰,热血洒土汇流成江,尸骨漫地推积哀伤,犹见项羽挥剑直指秦都咸阳。

一战之后,仰天长啸,豪气冲天,威扬天下,此等荣耀,已胜千万英豪。

赞叹千载历史腥风血雨苍茫路,万里征程多少豪杰已故,中原逐鹿项羽出征谁又能阻,豪气万丈傲视群雄争荣辱,独项羽为红颜冲冠一怒,唯项羽惹天下英雄尽妒,又怎奈乌江水边一代英豪白骨枯。

白骨已枯,尸骨无存,那又如何,是霸王知耻重义,他又岂会弃众违义,仓皇出逃;是霸王犹记得当年率领八千子弟浩浩荡荡过江争天下,现环顾而今身边仅剩可数人马,实愧于江东父老,无颜以对,只能一死以谢天下;是霸王大义当先,不愿生灵再遭涂炭,不愿战火燃尽江东之水,用一死挽救苍生黎民,换太平岁月。遥想当时境遇,面对忠心耿耿以死相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土地,西楚霸王,用最近乎完美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却又无比绚烂的英雄一生!剑轻抹过喉头,血溶于江东之水。这样的死,死得悲壮,死得英雄,这样的死,死得豪气冲天,感天动人。这样的死也足以远胜多少英豪!

纵然坑杀二十万秦兵,尽失民心,可这亦是为了兄弟情谊;纵然在战场上他永远不会停下杀戮的脚步,看似冷血无情,可他对于虞姬的感情,却始终热烈激荡,矢志不渝,纵然鸿门宴上妇人之仁放走刘邦,错失江山,可这亦是为了为人的信义,纵然项羽有着万般过错,千般不是,可他依旧是那个堪比为神的举世英豪。因为他战无不胜,有爱有恨,有信有仁。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只是一生浮梦。当历史的章节已经翻过了这一页,闭目沉思,放肆得问,英雄谁是,诚然,西楚霸王,一代天骄,堪比为神!

项羽

高三|写人|800字

一个人的好坏,并不是像黑白两色一样鲜明,易于分辨,而是组成双重色调的琴键,谱出独特的生命乐章。

我道清照说得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称项羽作“千古英雄”决不过分。作为一个男人,他成就了一代霸业;作为一个丈夫,他爱危难关头宁愿放弃性命也不忍抛弃虞姬;作为一个领袖,他与战士并肩作仗从不退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打得漂亮,士兵受伤细心抚慰令人尊敬;作为一个江东人,富贵不忘衣锦还乡,走投无路时深感有愧于江东父老,选择死亡而不愿苟且偷生给家乡人丢脸。谁道他不是大丈夫,真英雄?

“卷土重来未可知”说得确切,可是有比生命,胜败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义与尊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白白牺牲那么多战士,让他们为自己抛头颅、撒热血,落个身死他乡,马革裹尸的结局,自己却苟且偷生地活着;让无数家庭经历家破人亡,自己却“包羞忍耻”地再征兵作战,怎么能够做得到?!自刎乌江,死得壮丽,死得有骨气。

项羽鸿门宴功亏一篑岂是为了“沽名”,因为了项伯的一句话?对受伤的将士尚且细致呵护,更何况是结义兄弟?况且当时刘邦的实力并没有强大到对自己构成威胁,又何必相煎太急?二十万秦兵跟随,威胁实在太大了。关公在卧牛山欲收周仓,甘、糜二夫人尚且知道一二人相随无妨,不可百人相随,通晓兵法的项羽更知道二十万有异心的秦兵对自己的威胁,不是心狠手辣,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别无他法,只好先下手为强。倘若犹豫不决,被二十万秦兵诛灭,最后还不是落个“妇人之仁”的骂名。“功高盖主者死”这是千古以来封建王朝不变的规律,越王杀文仲,刘邦欲杀韩信,岂不比项羽不重用将领更虚伪不仁?项羽是真诚的,他不善伪装,不懂得用人为己,难道不比刘邦在别人替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后绝情杀害更仁义?

当然,易受挑拨,轻信亲戚,不懂得利用别人为自己服务是一个领导人致命的缺点。但是,正如一场滑铁卢无法磨灭拿破仑的功绩一样,一场垓下之围,又怎能折损项羽的高大形象?“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过不去的,是项羽的良心底线;是对给无辜百姓带来战争纷扰的亏欠了;过不去的是情义热血。树立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丰碑。

项羽

高三|叙事|1200字以上

那天翻书,无意在参考资料上看到了一端评价项羽的文字,心中甚怒,今作此文,以表我意。

那段文字大概是这样的:《鸿门宴》一课中,从一个侧面集中描写了刘项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表现了项羽胸无城府,缺乏远见,沽名钓誉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此时,就连那个平时看起来是夸人忠厚老实的“胸无城府”也那么刺眼,成了骂他“没脑子”的话,我愕然,那个义薄云天,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的项羽到了课本里,到了这一刻,评价他的怎么就成了一连串的贬义词?我火了。

编书的人是否记得他在巨鹿一战,大敌当前,他却临危不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生还无望时,他破釜沉舟,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言语不多却铿锵有力,似一头雄狮,威风凛凛。就在他的对手们微笑着等着听他战败的消息,洋洋得意时,等来的却是战败的噩耗。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和谁作战,一个铁一般的男子,一个从不服输的人!他们不知道,一个虎狼样的将领带出一支猛虎般的人。势如山倒,永不言弃!

编书的人是否记得他与虞姬,他与他美丽的虞姬,在她的面前,他不再是那个人人畏惧,嗜杀成性的将军。他是常人,他与普通人一样拥有爱恨情仇。他与她并肩坐在草地上看夕阳,好美好美,美到我都不敢相信那是项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他也会有这般柔情,好想让时光定格在那一瞬,成为永恒。可虞姬还是死了,自刎而死。我可以想象出项羽当时有多痛苦,他一定抱着她的尸体痛哭了吧,他一定挥着他的宝剑乱砍一气了吧,他也一定痛悔自己无能了吧。这一切,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这个铁古铮铮的汉子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爱情,天地可鉴。

编书的人可否记得,项羽战败之后,仓皇逃到乌江边,当他看到江东众乡亲不但不驱赶他这个战败之徒,反而安慰他,鼓励他先渡江,找寻机会他日东山再起。他仰天长啸:“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结束可他悲壮又传奇的一生。近日,我又听说了一则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但同样撼人心弦:项羽死前,求江东父老把自己的带回去好生饲养。他的乡亲们便把马儿拉上了船,待船驶出,行至江中,马儿见自己的主人拔剑自刎,心痛欲绝,向天猛一长嘶,一跃,跳入江中,亦死。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啊,他的主人有要待它到何般地步能使它主动为他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好一匹忠义的马!!好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这一切,编者艘怎么能够忘记!怎能只用“缺乏远见”“沽名钓誉”“优柔寡断”来形容他?

难道那些美丽的形容词都是为了历史所谓的成功者而造的吗?项羽也是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

成为一带帝王是他的梦想,也是他一生的政治追求,而这个,也恰恰成为了他失败的原因。我想,他致死也没能明白这个道理。

很显然,项羽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希望社会能按照他的想法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倘若不,那么他能使敌人屈服的办法就只有一个----武力。他的脑子永远不会转个弯想问题,不懂得以退为进。

就那韩信的是来说吧。

项羽看不起韩信,只因他是个胯夫,他觉得,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一样活着,为了尊严,宁死都不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所以,在韩信来投奔他,想在他的门下施展自己一身的才能和抱负时,他不屑,他叫韩信这个兵界奇才去守门,他羞辱他,当众取笑他,只因他是个胯夫。终于,韩信忍无可忍去投奔刘邦,在刘邦那里,他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现。让项羽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最后落得他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地步的人,正是韩信!

项羽是幼稚的,他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

项羽为人光明磊落,正如鸿门宴上所表现的:项羽和范增约定,范增一举玉牌,项羽就派人暗算刘邦,可直到范增的玉都摔碎了也不见项羽动静。我敢说,要是让刘邦给项羽喊话决一生死,项羽敢和他们面对面排兵布阵真刀真枪地干上一场,让刘邦输得心服口服。可这种背后捣鼓人的伎俩项羽哪里学得会,要是会,他也不至于落到那样一个下场。他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笨,连走路都不会拐弯!

项羽是一个天才军事家,但上天在给予他军事才能的同时抹掉了他的政治才能,而被抹掉的,恰恰是一个做君王者所必须的。所以,在这场帝王之争中,他必定失败,败给那个走路都回摔跟头的刘邦。

时光迁移,千百年来乌江边呜咽的清风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英雄的故事。电视里的那些大学者们谴责着项羽,说项羽当时要是怎样怎样,那就会怎样怎样。

我心里暗笑那些学者的糊涂:项羽要是那样做了,那他还是项羽吗?

所以说,我可以容忍人们说项羽的失败,但决不能容忍在形容他的形容词里只有贬义!

项羽

初二|诗歌|50字

雄霸天下只项羽,

假意深情万丈空。

豪言壮志千百度,

惜悲葬魂大江流。

还颜江东断此念,

亡者临孤不忧愁。

震惊华夏分寰宇,

义载千里见春秋

项羽

六年级|写人|900字

望着奔腾入海滚滚的长江,江水拍打着沿岸的石头,声势浩荡。我的思绪随着涛声飘转着,回到了一千百八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自称“秦始皇”。秦朝其间,百姓民不聊生,饥不择食,秦始皇却在宫中酒池肉林,正应了那句诗:朱门酒肉臭。秦朝的赋税重,徭役也不轻,人们苦不堪言,再加上二世更加残暴,终于在秦始皇的暴戾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他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大守响应。这年他二十四岁。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他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代之”年纪尚轻就有如此远大之志,令我羞愧不已。

在巨鹿之战中,他在这里以少胜多大败20多万的秦军主力,使刘邦得以安然无恙地攻入咸阳,让秦朝灭亡。

但是他对刘邦先攻入咸阳的事实感到很不满,毕竟为此他也损失了几员大将,也痛惜了好一阵子,但是刘邦几乎不耗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咸阳,换做是你,你会服气吗?

据说还有一次,刘邦来为他请罪。他的谋士范增曾在鸿门宴上建议他趁他不被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按他说的做,反而十分热情地招待了刘邦一顿。面对死敌,他的做法是多么仁慈,多么伟大啊!

他最后的战役在乌江附近。

那时,刘邦率领着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保卫了项羽。到了夜晚,刘邦就让会唱楚国歌曲的士兵来到大营附近,众将士都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于是大家都偷偷地回了家,是剩下不到500人留了下来。他叹道:“咳!想俺项羽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的妃子虞姬为了不拖累他,自刎而死。

他忍着悲痛,骑上乌骓,率领剩余将士努力突出重围,来到了乌江边。为了使乌骓马生还,他竟让船夫把乌骓送去,可乌骓不肯,最后跳入了乌江里。人与马有多重的感情才生死相依啊!最后他自刎于乌江边……透过奔腾的江水,我分明看见了他脸色的无奈、痛苦、羞愧。

而他就是,项羽!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死后的他更值得称赞!

宋代词人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于季子赞颂他: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郑板桥赞颂他:不是帝王,胜似帝王。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

我喜欢项羽,喜欢他对残暴统治的嫉恶如仇;我喜欢项羽,喜欢他战敌人时的雄才大略;我喜欢项羽,喜欢他对待刘邦的仁慈;我喜欢项羽,喜欢他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他,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盏明亮的灯!

初一:林名扬

项羽

初二|演讲稿|100字

项羽

雄霸天下只项羽,

假意深情万丈空。

豪言壮志千百度,

惜悲葬魂大江流。

还颜江东断此念,

亡者临孤不忧愁。

震惊华夏分寰宇,

义载千里见春秋

重庆开县重庆市开县西街初级中学初二:李堂正

项羽

高一|写人|450字

哈哈哈!!!没想到我项羽也有这么一天!刘邦小贼,没想到我鸿门宴上放你一马,你却恩将仇报夺我荣阳,我手软放你老父一命,如今你却屡来犯我,鸿沟边上,你我化地为盟,以楚河汉界,你却反复无常。如今,你又围我垓下,令我与虞姬双双自刎于乌江,落得如此下场。我该恨你心狠手辣:还是怨我心慈手软,我该恨你逼死虞姬,还是怨我不能变通。

虞,你还在奈河桥上等我吗?我来见你了,我没有斩掉刘邦,我只能用自己的头来祭奠你,西楚霸王的我,如今也只能魂断奈河。也许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不会再悲,也许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不会再怨,也许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不会再恨。也许我该隐退江东,休养生息,重振霸王威名;也许我该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斩下刘邦小贼的头。可是,我是沽名钓誉的项羽,我不是处事灵动的刘邦,我不能忍受失败,即便是死,也不能吧!可我不是已经死了吗?

虞,如今你是爱我的吧1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他刘邦侵犯,我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失败,再也不用担心你再一次自刎于我身旁。刘邦,今生我无法败你,来世我定报垓下之仇,哈哈哈!

后记:

虞和项羽一起喝了孟婆汤,走过奈河桥,然后传来虞的回声,羽,来世,我希望你快乐平安,别再痴迷,别再固执,因为;恨,并不能拯救世界;爱,才是治理天下的良药。忘记一切吧!

项羽

初三|记叙文|500字

项羽,那在反秦战争中名声大噪的西楚霸王,至今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他称无人能敌,却最终倒在刘邦——一个混混的脚下,纵使结果不尽人意,但没有人敢说项羽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他是真正的英雄!

年少时的项羽,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小小年纪,却敢于破釜沉舟,赢得巨鹿之战,那时,他何尝不是在以全军做赌注呢?但他以这出乎常人的胆量与机智证明,他是一世枭雄。

之所以说项羽是英雄,因为他有一颗仁义的心,但这却害了他自己。鸿门一宴,他念着旧日的情意,使刘邦与死神擦身而过,却把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世人笑他傻,但你何尝不知,项羽在坚诚地守护这他的仁义,纵使他明知在这乱世中,仁义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

项羽的败,是必然的,因为他的仁义。刘邦无非一市井流氓,没有项羽的义薄云天,没有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却利用机遇代替了自己的愚蠢无知。明确的说,刘邦胜,胜在他能用人,韩信、萧何、张良,无一不为奇才。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无疑是“天亡我也”。如此有才有能的霸王,却不能称霸天下,不由得令人深思,令人遗憾……

四面楚歌,西楚霸王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但那八百骑兵仍然生死相随。项羽乌江自刎,已成定数。世事是如此的不公,刘邦凭着手下的文臣武将,却打败项羽,得了天下,只因为,他的机遇。

项羽戎马一生,却落得自刎的下场,除了叹息,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项羽

初二|记叙文|550字

英雄从茫茫人海中,莽莽尘土中走来,他昂首走过,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脚印,留下的是或清晰或模糊的身影,留下的更有后人不断的景仰与溢美之词!

纵观历史,英雄万千,风流无数,但谁有他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迈,谁有他釜底抽薪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谁有他的铮铮铁骨更具柔情。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我,喜欢他不久,却又是那么深,那么深……。

他仿佛就是生而为英雄的。他的气魄,他的性情,他的行为,无不显露着英雄本色。想取代秦王,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不正显现着他的大志吗?果断斩宋义,不正是他识时机而为吗?破釜沉舟,不是因他魄力大吗?不肯过江东,他只为一个愧字,够仁义。他那铮铮铁骨下,却有柔情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个威慑天下的英雄在穷途末路之时,最痛惜的莫过于爱马美人,他的豪情万丈,他的柔情万千,怎能不令人敬佩?霸王别姬,不正是这段悲壮历史中一段感人伤情吗?

乌江自刎,中原一败势难回,很多人认为这是英雄人生的败笔,一代风云人物落得如此下场。

可,又有谁曾想过,项羽,他用死保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他用死诠释了英雄的真谛。这一刎,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却更是英雄气质的升华!

他的气魄,他的率性,他的宁死不回头,让古今多少人为之倾倒啊!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历史上又有几个呢?

霸王倒下了,可他身后还有茫茫的一片天地……那落日浑圆,很大,很大,落一地绚烂……

英雄倒下的是躯体,前进的是灵魂,中断的是人生旅程,不朽的是灵魂!

英雄,永恒不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