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祖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我的家乡云南腾冲傈僳族的刀杆节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独到的民族风采,最能征服观众。刀杆节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下火海,即“洗火澡”,在二月初七晚上举行。意为洗去污浊,上刀杆才没有危险。傍晚来临,几千傈僳族人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在平地上燃起一堆堆巨大的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烈火“跳嘎”欢唱。待柴火燃成红彤彤的火炭时,一群身着红装赤着双脚的壮汉,豪...
作文《节日》
节日
在祖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我的家乡云南腾冲傈僳族的刀杆节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独到的民族风采,最能征服观众。刀杆节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下火海,即“洗火澡”,在二月初七晚上举行。意为洗去污浊,上刀杆才没有危险。傍晚来临,几千傈僳族人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在平地上燃起一堆堆巨大的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烈火“跳嘎”欢唱。待柴火燃成红彤彤的火炭时,一群身着红装赤着双脚的壮汉,豪...
三门县外国语小学 五(14)班 俞欣欣
坐在书桌旁,看到试卷里标出的应写的作文时,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五年前的那个下午……
那,是七、八月里的一天,正值夏秋季的时候。天气是凉飕飕的,我的小表妹正扳着指头数一年当中有几个节日:“元旦一个、春节两个、元宵节三个、妇女节四个……”数了一会儿,她忽然过头来,问道:“既然妈妈有节日,那爸爸肯定也有节日!姐姐,爸爸节是几月几日呀
那个时候的我只有七岁,是年幼的,并不晓得爸爸节是几月几日,便茫然了。我只好胡编乱造一个:“‘爸爸’和‘八八’的读音是差不多的,爸爸的节日应该在八月八日!”“什么?那爸爸节不就快到了吗?”小表妹的眼睛里焕发出了带着憧憬的光芒。于是,她的小脑袋瓜里便开始盘算起了某些事情。
八月八日那天,我的小表妹居然送了一件礼物给她的爸爸。望着舅舅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诧异而欣慰的光芒,我的心中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东西。
五年了,整整五年了呀!这一件事情,也已经蒙上了岁月的尘埃。天已经有些黑了,我的思绪也中断了。可是,就在刚才,我知道,自己无意间触摸到了一根极细极细的弦——那就是感动。于是,我写下了这篇作文。
“妈,我们问老爸拿钱去逛街吧!”“好啊!”
今天是母亲节。周五在学校的时候,舍友们一直在讨论怎么过,送花呀,送蛋糕啊,出去玩啊,什么都有,我的最简单,最实际——逛街!
“老爸,给钱!”我摊开手掌。“什么钱?干什么去啊?”他一边掏钱一边问。“今天母亲节哇!”我接过。“别光买你的东西啊!”“知道了!”我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妈,这个好不好看?”“好!”“买不买?”“买呗!”妈妈宠溺地看着我。我接过售货员伸给我的袋子,兴冲冲地跑向下一家店。我似乎忘了什么……
回到家,我把买来的东西全倒在床上,兴奋地把我和妈妈地分开,却发现妈妈的只有一两件,我的却有一大堆,今天可是母亲节啊!耳边又想起爸爸说的话:“别光买你的东西啊!”我一下子愣住了,脑海里浮现出妈妈宠溺的目光。
我苦笑,自己真不懂事。
看着床上的大包小包,我更加自责,愧疚。
“站在这里干嘛?”妈妈张在门口,套上围裙。“妈,你干嘛不多买点东西啊?”我撅起嘴,“今天是母亲节啊!”“你喜欢就好了!快做作业,我去做饭了!”妈妈扎好了围裙,转身离开。看着妈妈离开的身影,我难免有些心酸,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在书包里翻出小金库的钥匙,拿出爸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跑到楼下骑上单车去花店。花店里,都是给母亲选花的身影。“老板,送什么花给妈妈好一点啊?”“康乃馨吧!”我认真地挑选着我的心意。
“妈!节日快乐!”我拿出藏在背后的花,期待着她的反应。“浪费这些钱做什么?”嘴上说着,她却仍高兴地接过。我一下子扑进他的怀抱:“妈,你真好!”
她更用力地抱紧我:“傻瓜!有你我才有资格过母亲节啊!”
每到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一家团聚,玩得不亦乐乎。而我们小孩子呢?也不用受大人的管制了,早就跑到一边乐呵去了!今年的中秋节,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我们也玩的异常高兴。
今年的中秋节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因为大人要上班,我要去上学,家里好像没什么节日的气氛。这是我感到很奇怪,中秋节可是我们中国人的大节日啊!可是当我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的一幕是我很意外:精美的月饼摆在餐桌上,而爸爸妈妈呢?在厨房准备晚餐呢!不一会,我们的“中秋晚宴”开始了。我看了一眼今天的饭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今天的饭真是丰富,有我爱吃的金银豆腐,有爸爸爱啃的红烧排骨……“还等什么?赶快开动吧!”随着妈妈一声令下,我立马夹起一块肉,放到嘴里,大口地吃了起来,爸爸也不甘示弱,抄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不一会,盘子里的菜就被我们一扫而光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差不多都消化完毕了,过中秋节,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吃月饼,妈妈之前把月饼都放在了桌子上。我挑了一个蛋黄陷的,撕开包装纸,举起月饼刚要吃,“停!”爸爸大吼了一声,我立马吓住不敢动了。爸爸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我们一人说一个带月的成语,谁说不上来,就不许吃月饼,怎么样?”“好啊,玩就玩,谁怕谁啊?”爸爸先说:“月下老人。”“披星戴月”我不甘示弱。谁知爸爸以一时精神短路,半天想不起来:“月……月……越王勾践。”哈哈,这哪是成语,我们哄笑一堂。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是痛快,真是天上月儿圆又圆,地上人心暖又暖!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有趣的、古老的春节习俗吧!
从前,有个叫“祟”的小鬼,每年除夕“祟”都会用它的白手来碰小孩的头。每到除夕,人们就让小孩玩个不停,因为“祟”只碰睡眠中的小孩。后来有个孩子握着一枚铜钱睡着了,“祟”正准备用白手碰小孩的头,那枚铜钱突然发光,赶走了“祟”。从此以后,人们就每年都给小孩“压‘祟’钱”了。
在春节期间,祭天祈神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各路神灵,在年节期间,都备受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里能获得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呢!
春节的习俗太有趣了,也真是大有来头啊!
二年级:过去的年华
在我们中国一年中有好多节日,比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要数春节了。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谓是应有尽有。尤其是小孩子最爱过春节了。
今年过春节的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那天早上,妈妈叫醒了我说:“宝贝,外面下雪了。”我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跑到阳台上推开窗户看,“哇,好大的雪啊!”我开始坐不住了,便拉着爸爸下去打雪仗了。
玩了一会,爸爸把我骗到树下,踢了一脚树,树上的雪抖落下来,我躲闪不及,被弄了一身雪。打完雪仗,我见人都提着年货。看来大家都抵挡不住过年的热情呀。除夕夜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去了。爷爷拿出他的宝贝红葡萄酒来喝,我们高兴的吃着水果看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春节就告一段落了,期待下次的春节。
陈仓区车站小学四年级:粉笔头列车
节日是一种文化,瞧,我自己有好多节日呢……
友情节
友情节,是每年的2月28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因为这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8年春秋,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28日,代表着友谊,翻开崭新的一页……,这一天,朋友们之间,可以互赠礼物,但是必须是自己做的哟!还有很多方式来表达友谊的,你自己想咯……
灌水节
灌水节,就是每年的1月1日,因为这一天,大家都放假,有时间灌水。而且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当然要以水来表达对新年的希冀!这样新的一年才会有新的希望捏……
狂写节
狂写是什么?就是疯狂的写作文的意思!这一天就是7月1日,为什么是这一天捏?因为这一天一般都处于暑假状态,而且都是放假不久,一定有太多的“废话”的,所以就狂写咯!
糖果节
糖果节就是每天的5月2日了,因为5月1日,我们才劳动过,大家一定忙坏了!所以当然要吃糖果,来放松一下咯!这样,大家会更热爱劳动呢!
快乐节
快乐节,就是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本来就是国庆节,当然少不了快乐咯!而且快乐星球也是2004年这时候全国首播的!
……(未完代续)
哇哇,好多的节日啊!这样差不多,就可以经常过节了啊……
好幸福……
说起“节日”二字时,我想每个人心中就会浮现出许多节目,这些节目可能是家人团聚的春节,粽子飘香的端午节……,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正是古代著名诗人欧阳修用来赞美元宵节的诗句。每到正月十四时,我们都会吃羹、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碗香喷喷的汤圆。
厨房里,妈妈正在包着汤圆,我立即趴在妈妈旁边“欣赏”她包汤圆的过程。只见妈妈先将一包糯米粉倒进一个大碗里,再加入一些水,将它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放在一旁。她又把芝麻用搅拌机打碎,放在一口小碗里,往里面加入少许的白糖和少许的猪油,用筷子搅拌均匀后,把馅料搓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小球,再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它们凝固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包汤圆了。在等待芝麻馅凝固的时候,妈妈拿出刚才放在一旁的面团,找出擀面杖,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圆球,接着把它们用擀面杖擀成了一张张小巧玲珑的汤圆皮,等到芝麻馅凝固时,就把它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包进汤圆皮里,因为如果不小心的话,汤圆皮就会破掉,“露了馅”的汤圆的口感就没有特别好吃了。包好汤圆后,妈妈就把水烧开,让可爱的小汤圆们一个个排队“泡温泉”。
我站在一旁,看着汤圆在锅中时沉时浮,我想这应该就是它有一个别名叫作“沉浮子”的原因吧。汤圆在锅里转来转去,活像一群又白又胖的小孩子在温泉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它们就浮上水来对“观众鞠躬谢幕”。我连忙盛起一碗汤圆,低头闻一闻,那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皮很薄,又很Q弹,里面的芝麻馅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溢满了口腔,甜甜的,好吃极了!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头上打转,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这就是令我难以忘怀的节日——元宵节。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节日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过节日,刚刚过完了元旦,元宵急急而来,不久,清明又如约来到;清明还余绪未断,端午又要到了;端午才结束,“五一”“五四”连袂而来……可是,这还不能算是节日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它“融入”得还不够完美,它只是融入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没有融入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而要真正地使节日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恐怕还要走一段更长的路!我们牢牢地记得在元旦晚会上一定要与亲友们狂欢,吃团圆饭,却不曾想过花上几分钟心平气和地解读“元旦”的内涵;我们可能会记得在清明那天一定得跟父母长辈登山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友人寄托思念之情,却不肯记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摆上一束花;我们可以记得在五月初五那天万万不能耽误吃粽子,看龙舟竞赛,却往往忽略了两千多年前屈原怎样的肚肠寸断……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以无声的方式提问我们:要何时才能真正懂得去感受节日?
什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是节日!什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节日!什么是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经济高度发达的见证?还是节日!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国家的兴衰荣辱,文明的传承变迁,可全都写在节日里,毫不夸大地说,如何过好一个节日也是该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它须要我们记得,但它更须要我们去用心感受!改用欧阳修的一句话来说“节日之乐,感受在物质上而领会在文化层面上”。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日都是在传递一回文明。它不止于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然后一哄而散,这就叫作“过节日”,而在于通过过节让我们的人民从中接受洗礼,进而弘扬中华文明和精神。精神,就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魂。我们不能就那样肤浅地过完了罢,而是深刻一点去理解它到底传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然后思考它,感悟它,甚至“批判”它!
现在,有的节日过得有点扭曲了,它成了达人贵妇们挥霍的日子;它成了心怀不轨的人们勾搭的日子;它成了妄想发达的人们走捷径的便捷之门……我们的节日有些沉沦了……
不过我相信,一个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人,它早晚会懂得如何在节日里去收获些真的感受!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节日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节日400字,300字,8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和谐社会与节日共舞,我们的节日,爸的节日我的节日等等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