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自灭的蜡烛
今天,陈老师说要给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不吹自灭的蜡烛,我们满怀好奇,等着奇迹出现。
首先,陈老师拿出一个打火机,一只大玻璃罩和一支小蜡烛。我们不知陈老师葫芦里买的什么药目不睛地望着老师。只见陈老师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蜡烛。“啪”的一声,蜡烛亮了烛焰像一个小女孩轻盈的跳舞。陈老师又拿起一个大玻璃罩,小心翼翼地将瓶口倒罩向小蜡烛。我们屏息凝神,仔细观察起初烛焰没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烛焰变小了渐渐地自己熄灭了。我们脑中已充满了疑问。“哇”,真是不吹自灭的蜡烛。但这到底怎么回事?陈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眯眯地问我们:“你们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平时嘴快的我,一下子就想到酒精灯的原理,把想法说了。陈老师马上补充了一句,“说得很对!物体燃烧需要氧气燃烧的蜡烛被密封时,里面的氧气有限,用尽后,烛焰自然就灭了。”原来是这样,我们脑中的问号顿时变成了感叹号。老师又给我们演示了一次。这次,当蜡烛快灭时,陈老师马上把玻璃罩拿开,烛焰起死回生生机勃勃的燃烧起来了。陈老师又告诉我们:“把玻璃罩拿开,得到了氧气,火苗就自然不灭了。”
啊!这个有趣的小实验,让我收获不小哇!
四年级
孙羿童
今天,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说:“这节课我们做个实验,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着,老师就请来了实验器材,有红色的蜡烛小姐,有透明的玻璃杯博士,还有红色的打火机先生。
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老师是要烧水,还是要煮东西?”首先,老师轻轻一按打火机先生的胳膊,一束火苗就立刻燃烧了起来。然后老师再把蜡烛小姐点燃,刚点燃的时候火苗就像豆子一样,不太大。不一会儿,火苗就稳定了下来,蜡烛小姐的火苗一摇一摇的,像是在跳帅气的街舞一样。老师又把玻璃杯博士的口朝下,盖住蜡烛小姐的火苗。刚开始,火苗像利剑一样直往上乱蹿,可是过了几秒钟,蜡烛小姐的火苗忽明忽暗的,好像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最后,可怜的蜡烛小姐还是逃脱不了被熄灭的命运。
老师在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蜡烛会不吹自灭呢?”同学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都没有说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老师揭示了实验的原理,原来氧气是燃烧的必备条件,蜡烛小姐的火苗把玻璃杯里面的氧气燃烧完了,就自然而然地熄灭了。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啊!
指导老师:遂平作文
四年级
刘子晨
今天,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说:“这节课,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接着,老师就“请”出了实验器材,穿着红色礼服的蜡烛小姐、透明的玻璃杯王子和成熟稳重的打火机先生。
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心想:老师这是要烧水还是做饭呢?老师似乎猜透了我们的心思,摇摇头说:“别乱想啦,这个实验的名字叫‘不吹自灭的蜡烛
实验开始了,首先老师按下打火机先生的肩膀,黄黄的火苗一下子冒了出来,老师赶紧把蜡烛小姐凑了过去和火苗来了个亲密接触。火苗刚开始像豆子一样大,过了一秒钟,火苗渐渐大了,稳定地燃烧着。接着,老师把玻璃被王子的口朝下,往蜡烛小姐身上罩去。我发现火苗刚开始像利剑一样变得又粗又大,过了两三秒钟,火苗就变得忽明忽暗了,好像是蜡烛小姐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最终,火苗还是被玻璃杯王子的威力给熄灭了,但是在玻璃杯的底部却留下了黑黑的痕迹,用手摸还很烫。
蜡烛为什么会不吹自灭呢?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出来。老师告诉我们:“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备条件,蜡烛消耗完了杯中的氧气,蜡烛自然就灭了。”
小朋友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科学常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哦。
指导老师:作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