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句话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乍一听好像很平常,可当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它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给我很大的启示,并一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那时我三年级的时候,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到了广场上,爸爸先让我学溜车,溜车的时候,爸爸就在旁边保护着我,但是我还是很害怕。过了一会儿,我的胆子稍大了一点,溜车的速度就加快了。正当我溜得开心时,“啪”!的一声,连人带车一起摔在地上。“哎呦”!摔得我真疼呀!我再也不敢碰自行车,害怕刚刚的事情重新上演。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坚持一下,这对你来说是个困难,‘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似懂非懂地忍着痛,胆怯地,小心翼翼地又重新继续学习溜车。
开始,爸爸边扶着自行车,边跟着我小跑,而我边遛着自行车,边按爸爸说的方法把脚慢慢跨上了自行车。脚踩着脚踏板,然后,我用两只脚使劲地,卖力地蹬起来了,就这样歪歪扭扭地骑走了几米。兴奋之余,我的心放松了。可骑着骑着,自行车就摇摇晃晃地来,我两眼看着前方,不敢疏忽怠慢,心怦怦直跳,可身子一歪“啪!”又是一跤!这跤可把我摔得痛极了!膝盖也擦破了皮。我用沙哑的声音说:“我不学了!”爸爸依然用温和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在重复刚刚说的话。我很无奈,似乎也明白了些,慢慢地扶起自行车,慢慢地又溜起来。在我练习的时候,耳边仿佛一直回响着爸爸说的那句话。慢慢地,我溜得很熟练了,我敢骑起来了,再后来,我的自行车骑得很稳了。就这样,经过多次的摔跤和不畏困难的坚持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崎岖和坎坷。有些鼓励、激励的话,就像是漆黑人生道路上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进。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时时在我耳畔回响,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鞭策着我,成为我前进中的动力源之一,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在我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我一直牢牢记住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步。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一天,我揣着刚刚发下来数学试卷,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怎么才考了88分,不知道妈妈看了分数后会怎样,唉,说不定又要被臭骂一顿了。
到家以后,我低着头,慢慢腾腾地走到妈妈身边,妈妈见我这样,问:“是不是这次数学没有考好?”我忐忑不安地把试卷递给妈妈,说:“这次考得太差。”妈妈接过试卷,仔细地前后看了两遍,用手示意我坐下,然后语重心常地对我说:“你这次考试之所以不好,问题就出在了粗心,出现了许多不该错的地方,不是数字看错了,就是简单的计算算错了。”然后又严肃地对我说:粗心这个毛病,我已经多次给你指了出来,你就是不改,它的危害实在是太大啦。试想,妈妈是一名会计,如果象你这样,把6抄成9,把小数点丢掉,那就会带来很大麻烦,说不定把所有的工资赔进去都不够。从大的方面说,你曾说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试想如果科学家们都象你这样粗心,那神州六号飞船就飞不天,或者既使飞上天却下不来,那影响就不得了啦,对国家的影响那是不能用金钱能衡量的总之一名话:细节决定成败。”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仿佛从梦中惊醒,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彻底改掉粗心大意这个坏毛病,从细节做起,把握好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让细节为我的学习成绩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今,每当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这名话:细节决定成败。
失败了有过去的时候,落榜了有过去的时候,考差了也有过去的时候,但是,在我的生活中,有一句话时时萦绕于心。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的事情。
早上,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进入了教室。我把书包放在桌子上,去扫地,扫完地进来时,随手把门关上了,谁知同学丁艳飞也扫完地了,他看见门在关着便一边大喊,一边踢门,好心的杜志翔过去开门了,就在杜志翔开门的一瞬间丁艳飞又踢了一脚,杜志翔被门撞成了个“二郎神”,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因为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我,我只好跑下楼去给杜志翔买了创可贴贴上,这件事在我们班上闹得满城风雨。
中午,回到家,我不小心把这件事说了出去,邻居得了不治之病——肺癌的奶奶语重心长的说:娃呀,不要成天疯狂打闹,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这件事里现在已经三年了,如今我已经六年级了,马上就要步入初中。那位奶奶现在虽然不在世了,但是他的话我终身难忘!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努力拼搏,天天向上!
六年级:唐陈凯
那是个多么美好的下午,阳光明媚,鸟儿啼呜。我赶巧了,就在这个美好的时间段下来散步。
但是,我的心情,一点也不配这外面的风景。我相当地紧张、急躁。那时我正上四年级。在此期间,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特别是默单词。这散完步之后,爸爸就要帮我默单词了。无论大自然的阳光有多和煦、树枝头的鸟啼有多清脆,我都看不见,听不到。回到家,我坐到椅子上,复杂的心情伴着我开始默写。爸爸感觉到了我的情绪不对,故意不当回事。开始默写,一个、二个、三个……连续四个,我全不会默!干净的A4纸显得更加洁白。我狠狠地把笔扔到桌子上,整个人越来越暴躁,头搁在桌上,任凭倔强的泪水把乱七八糟的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爸爸看了也没说什么,又报了一个简单的词组,我抬起手,发恨地写了几个扭在一起的字母。这时爸爸走了过来,理了理我的头发,说:“别急,慢慢来,只要你努力了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的。”我听了,心头一震,不停流淌的泪水戛然而止。一股暖流淌进了我冷冰冰的心窝。爸爸说的话我听进去了,那天的默写,顺利完成!
是啊,我只要努力,就行了!不管默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都是对的,都是棒的!我只要努力了,同学看在眼里,爸妈看在眼里,老师看在眼里。这样就很好了。
那是个多么美好的下午!
五年级:姜涵玥
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它是心灵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更是一只温柔的手,波动人内心深处的心弦。
那一天,英语作业有很多,发下来的作业也很多,一打开,鲜红的大叉映入眼帘,那否定的两笔,划在本子上,疼在心里。我想:我的同桌应该也不怎么样吧!看到他和我一样,心里一定会好受一些,我看着他的作业本,倒吸一口凉气,竟只错了一两题,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勾在纸上耀武扬威,“他一定是抄的!一定!”我自我安慰地想着。可就是平复不了那内心的创伤。我的手架我的脑袋,手掌遮住一只眼,边掩压着眼泪,边无力地叹息着。又发了一张试卷,这下他比我低,但心情还是不怎么好转,按我“绝对前十”的地位怎么能只高他那么一点点分呢?我算是落寞到极点了,泪眼朦胧地望着才94分的卷子。
突然,有人抚摸着我的头,我扭头一瞧,原来是英语老师,我更是悲哀,英语老师那么辛苦的教我们,给了我那么多宽容,我却只回报了这么一点分数?我真想煽自己一巴掌。可老师对我说:“这卷子你应该考96分的。要加油啊!‘老师说的语重心长,就像是重重的叮嘱。然后老师瞟了一眼同学的作业,同学还把手中的作业故意举高,好像是有意炫耀自己的勾,可老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这时几乎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不好的,感觉老师对我不满,而对同学满意的没话说了。但同桌却转头用羡慕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心弦厉害地震了一下,我这才醒悟:老师是在乎我的,相信我应该能考96分才这样说的!
原来,老师是在乎我的,相信我的!他早就知道同桌的行为,于是用那句话安慰我、鼓励我,我也要加油,因为这句话让我怦然心动。
广东 广州 花都区六年级:汤倩仪
梦想虽破灭,但我却多了份成熟。
——题记
小时候,我吵闹任性的时候,外婆总会唱歌哄我,那首歌好像是这样唱的:“天黑黑,欲下雨,黑黑……。”
现在想想已多久没有再触碰过音乐了。四岁时,妈妈让我去学钢琴,幼稚的我乖乖听从,学到12岁时,妈妈告诉我;“现在好好学习就行了。”于是那时的我又不得不放弃。现在当我面对梦想时,我无奈地摇头,当我靠近它时,又不得不后退。
望着桌子上郭敬明的《爱与痛的边缘》,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能把事情写得那么真实了。是啊,“得不到”和“失去”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前者——“得不到”,心里至少还还有美好的幻想和那份雾里看花;“失去”心里却始终会有个洞,风一吹变空荡荡的痛。
韩寒的《杯中窥人》不得不让我叹服,或许我现在就像杯中那张纸慢慢融入水中,融入到那个所谓的世界。韩寒总能把一切都看的那样淡泊,把残缺看得那么坦然,或许我也该尝试一下。
小时候躺在外婆怀中,听着外婆唱着歌仰望星空,心里总在想,我要快快长大,那样就能长大长高离天空就更近了。可是长大后,却在嘲讽自己那时的幼稚。长大后的我对自己那片天空想靠近却又望而却步。
一颗小小的音乐梦的种子被妈妈在八年前种下,它早已发芽滋长,可八年后却又被妈妈连根拔起,谁也不会了解自己内心的痛苦。望着课本,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嘴角始终上扬不起。好吧!现在让我脱掉那层虚伪痛痛快快地哭吧……
“现在好好学吧”改变了我。
“天黑黑,欲下雨,黑黑……”原来外婆的道理早就唱给我听,下起雨也要勇敢前进,天黑了也要勇敢……我或许也该有自己的想法,我或许以后也要有自己的规划。以前我想妈妈手里的风筝,她让我往哪飞,我就往哪飞,现在或许是该剪断的时候了。
“现在好好学习吧”,虽改变了我的音乐梦,让我心痛,但也让我懂得了独立,我或许也该庆幸吧。
河南新乡长垣县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七(1)班一年级:张晓阳
有一句话让我怦然心动:
“我们所建成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
1936年,32岁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英年早逝。这位生于乌克兰的“红小鬼”,15岁参军,16岁负伤,到最后五六年全身瘫痪,在病床上写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两部小说。特别是前者,在上世纪下半叶,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畅销书,也是两三代人的“励志”课本,影响巨大而深远。
在中国,几乎所有读过此书的人,都曾背诵保尔?柯察金那段以“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它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开始的名言(此处引用的是梅益译本初版译文),用来指引或矫正自己人生的走向。最后的指归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辉煌伟大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包括我在内,在保尔的启发下,都以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为戒。那时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是把每个人的奋斗指向解放全人类的壮丽远景。(当然,归根结底是要通过世界范围的暴力革命,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乌克兰内战中的红军战士,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共青团员,都是要在大地上建造人间伊甸园的信奉者和践行者。可怜当时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世上早就有过空想社会主义,就是知道,也认为那是已被恩格斯批倒的理论。
假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只留下这一虽经苏联出版部门增删,但仍不掩作者精神光辉的作品,那末,我们可以看到在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动员下,一代人中的保尔(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作者自己)怎样走完他热爱生活而不惧死亡,为了一个单纯的理念而奋不顾身、历经磨难的一生——至少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性是可以“抽象继承”的吧?
然而,现在我们对尼古拉的理解,超出了这本名著。我们看到了书外的作者。他的侄女(同一俄文单词,或可译为外甥女,但记得书中保尔只有一个哥哥,揣度这个后辈当是侄女了)加林娜在2006年11月20日的俄罗斯《共青真理报》上发表《重铸的生平》一文(另一中文资讯来源说是2007年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披露了她叔父生前不仅是作为党的“驯服工具”而存在,他还向斯大林时代的极权制度做过终于失败的斗争。不知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的初稿里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如果曾经写到,必定被审稿者一笔删除了。但这毕竟不能删尽人们的记忆,加林娜说,尼古拉在临终前不久曾经慨叹:“我们所建成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
我也忘不了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暑假一天,爸爸难得有空,于是准备带我去游泳池学游泳。学游泳不正是我想挑战的目标么?听说学游泳挺难的。
来到游泳池,我们换好泳衣做好热身运动就下水了。爸爸说:“游泳的基础是憋气,我们先来学憋气。”我听了爸爸的话后,我就吸了一口气,“扑通”一声我就沉下水底,不到五秒钟我就喘不过气了,我就起来了,说:“我不想学了,这么难。”爸爸严肃地回答:“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听了爸爸的话后,我觉得浑身有劲又沉下水底,我在水下一动不动,最后我终于喘不过气了,急忙起来,问爸爸:“爸爸,我在水里待了多久?”爸爸高兴地回答:“待了15秒。”我高兴地跳起来,说:“我终于超越自我了!”爸爸又说:“学会了憋气,我接下来教你学仰泳。”只见爸爸躺在水面上,双手不停在水里划。我也跟着爸爸一样,可是我一躺在水面上就会沉下去。“哎,游泳怎么就这么难呢?”我说。爸爸:“坚持就是胜利!”我就反复练了半小时,终于学会了游泳。
这句话永远刻在我心中!
终于放暑假了,同学过来玩,在我的书架橱窗里发现了一叠手绘画稿,她狐疑地问我:这是同一朵花,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多张?
我笑着从她手中接过那些画稿,转身把它们摊到了窗台前,是该让阳光晒晒了。
读初二那年,我是个沉默的小姑娘,同学都在埋头紧张学习,只有我无所事事,上课塞耳机听歌,在本子上乱画,下课头一倒就睡觉。
谁说少年就不识愁,尚未满十五岁的我早在心里盛开了大片的哀愁。父亲酒后说过“生个女孩儿有何用”,那句话像一把尖利的匕首把我最后的一点自尊自信给剥离殆尽。我这个没用处没出息的女儿,大概也只能读个初中,然后早早离家出远门打工去吧,既然如此,又何苦还要挣扎。
直到有一天,年轻的实习班主任冷不丁抽走了我手臂下乱涂乱画的练习本子,那是个师范学院大四的学生,清秀的脸庞上带着青春特有的朝气。我抬起头来漠然地瞪了她一眼,然后在她的示意下皱起眉头跟着她步出了教室。
在撒满阳光的走廊里,她饶有兴趣地翻看我的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看得很慢很细致,正当我没有了耐心的时候,她开口了:“画得真不错,可以送给老师吗?”她像个孩子一样在我面前扑闪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语气里充满期待。
等我再回到教室座位,已经是下课了,我照例把头埋了下去枕在臂弯里,这一次,却没有睡觉。不知道为什么,先前走廊里过于灿烂的阳光带来的不适感,忽然在咽喉里变成了哽塞,我想起小时候的梦想,那与画画有关的梦想……她说我可以重拾梦想,以美术生身份去考重点高中,机会将很大。
可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色彩的我,真的能行么?
细心的她再度伸出手,带给我一株野草一样的植物,顶端却盛开着一朵美丽无比的花儿――百合花,她笑着向我解释,百合没开花之前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要证明自己不是野草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开出洁白的花朵。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她握住我的手。
后来,年轻的她结束实习回去了,而我,竟真的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做一个好学生。我专心听课,抓紧每一个课间抄录大段大段的笔记,我也认真画画,铅笔秃了一支又一支,水彩用完了一盒又一盒。当有一天百合花完成了绽放,自然而然也就到了我蜕变的时刻。
记忆款款,我的讲述终于完毕的时候,同学起身轻轻拥抱了我。而躺在窗台上的那叠画稿正在阳光下,散发着持久而美丽的光芒。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那句话仿佛又回荡在我的耳边。
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就像绵绵春雨滋润着我,带我走向成熟。这些故事多的数不清,有的事我早就忘记了,可有的事却在我脑海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三年级下半学期,在星期四的最后一节课时,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在上数学课。那节课,稽老师给我们发卷子,一拿到卷子,我顿时就傻眼了:这些题型我根本就没见到过!十分钟过去了,看到有些同学再小声交流,我顿时“计”上了心头,便转过身子焦急的问:“这道题怎么做?”
不知不觉,稽老师已经站在我的桌前,而我全然不知。稽老师拿起我空白的试卷看了一眼,然后眉头紧皱,严厉的对我说:“郭子琛,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不要去问同学,不然你什么知识都学不到!”我难堪的站了起来,脸上顿时感觉像着了火。“任何困难都要自己克服。”稽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充满期待的对我说。老师的话像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让我充满力量。
从那以后,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总会开动脑筋自己解决。就这样,我的进步越来越大了。
四年级:13722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