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家
今天,是星期六,天下着倾盆大雨,妈妈要去菜场买菜,我吵着要跟去,但妈妈坚决不同意,说天下着这么大的雨,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也很容易感冒。我听了,知道妈妈非常关心我就留在了家里。
妈妈刚走,我便开始担忧起来了。要是这时侯来了一位陌生人怎么办,如果这时候来了一位小偷怎么办?我的心慌得不得了,从饭桌前搬来一把椅子,把它靠在门前。如果坏人来了,就可以马上察觉到,立刻打电话告诉爸爸,或者报警。虽然这样做了,但我还是有点害怕便走到客厅里,打开电视机,关上门后,把音量调到最大,便津津有味得看起了电视。随着时间流逝,一晃,一小时就过去了,电视上所有的儿童节目都放完了,我轻手轻脚地打开门,来到了卧室,又关上门,做起了作业。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做完了可妈妈还没回来。我又从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拿出一个游戏机,玩了起来。渐渐的,我越玩越觉得有趣,不再感到那么害怕了。过了15分钟,妈妈回来了,她高兴地对我说:“华杰,你终于长大了,你终于能一个人在家了!”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就像我,只要我不害怕了,战胜了害怕,就等于战胜了自己!如果你不去克服自己的弱点,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没用的人。
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看家的经历吧,我也有。想听一听吗?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那是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上夜班,爸爸有事出去,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那时已经快十一点半了(晚上),路上只有两三辆车在跑,许多人家都熄灯了,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安静。我打开电视,把音量开得很大,静静的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想让自己不害怕)忽然,一阵风吹来,不知怎么的我的目光到了窗户上,我急忙跑到窗户旁,把窗户关得紧紧的,然后也把门锁住,(既紧张又害怕)但又怕爸爸回来开不了门才把门锁打开。
突然,电视“唰”的一下变成黑白图案了,我拿起遥控器按了别的频道,也都变成黑白图案了(更紧张了),我想:应该是太晚了吧!想着,想着,我哭了,嘴里还叫着;“爸爸快回来!”忽然,我想到了妈妈说过,晚上不能哭,要不小偷会来的!顿时,我停止了哭声,去房间抱来一只小熊,拿出一件被子,躺在沙发上准备睡觉,可就是睡不着,突然,我想起爸爸教过我:如果睡不着,可以从1数到100。我就从1数到100,慢慢地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我自己已经睡在床上了。我感觉自己看家的滋味不错哦!
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说: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打篮球,第一次挨骂等等。我也有很多的第一次,但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看家。
那天,爸妈都要去上班,妈妈走的时候,对我说:“们外有谁都别给开门,我们有钥匙,要先把门锁好,饿了就到桌子下面拿点吃的,要听话啊!”我说:“恩,再见。”妈妈走后,我先感到有些新奇,好玩。我心里想:“啊!终于自由了,这下我可以干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了,自由万岁!”我把电视打开,再拿了点零食,边吃边看电视,很是高兴。但过了几小时,我突然感到很没意思,很寂寞,妈妈又不让我出去,又股空虚感。 渐渐的,天黑了下来。那是是冬天,暖气的喷口发出“哧”“哧”的声音。我这时心里产生一中恐惧感。“好可怕啊”我下的叫出了声。心里想:“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呀。”然后我一头钻进被窝里,捂住耳朵,我把电视的声音尽量放大点,来掩盖这可怕的声音。为了结束听这可怕的声音,我赶忙脱下衣服倒头就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大概过了一两个小时,突然如雷贯耳的声音传了过来。这次真把我吓哭了,原来是厂里烟筒排放蒸汽,声音是那么刺耳。那之后我就没合眼,我脑子里总是出现一些可怕的事情……
突然间,清脆的钥匙声回荡在我耳边。“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呢?”我高兴万分。终于,爸爸回来了,我立马跑了过去抱住了爸爸,那场可怕的恶梦总算结束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是多么的可笑。当然,有那一次的经历,我现在是不会害怕的了,因为我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又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今晚的月亮皎洁明媚,月光从窗子的缝隙里透过来,亮亮的,看得人心里挺舒服。
爸爸妈妈和公司的一批领导开会去了,家里就我一人,我高兴极了。爸妈走后,我
觉得这个家就是我一个人的了,我是个完全自由的人,什么也管不了我,感觉真好
啊!
我连忙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忽然,窗外一阵冷风吹过,凉嗖嗖的,我
感觉有点恐怖,急忙把家里的窗子和门关得紧紧的。这时候,电视剧开始放《聊斋》
了,一个鬼突然跑了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赶忙看看椅子底下有没有小偷,沙
发下有没有鬼,柜子里有没有人。还好,什么都没有,可我还是放不下心。便拿来一把
水果刀和一个打火机,坏人来了,我用水果刀把他戳死,用打火机把他烧死!我还抱来
一堆棉被,把自己紧紧得裹住,不让坏人伤害我。为了放松放松,我打开了音乐机,随着音乐的节奏,我紧张的心渐渐松弛下来。但窗外面漆黑一片,爸爸妈妈又还没有回来,我还是很害怕,只好跑进自己的房间里,把房门锁上,把窗帘拉上,躺到床上,缩进被子里,用枕头盖住自己的头。
这时,我听见门外有几个人的说话声,难道是坏人来了?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连忙跑到门前,透过猫眼往外一看,原来是爸爸妈妈!看把我吓的!我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开门,突然想起他们是不是坏人易容了呀,我不敢开门了。妈妈自己掏出钥匙打开了门,我上前把妈妈的脸皮使劲地拉拉,还好,不是假脸皮,这是货真价实的妈妈。妈妈见我这种举动,很生气,狠狠地训了我一顿。
我现在想起这件事,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趣!
{喜看家乡新面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变迁,我的家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大变化。
我的家乡屹立在南黄海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老镇。
小时候,爷爷总是给我讲从前的故事,从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中,我得知,在三十年前的丰利只是一个宛如贫民区的地方。从前,我们的家乡没有今天的高楼大厦,而是一座座矮小的茅屋。那时候,“电视”、“电话”在人们心中简直是“天方夜谭”,书店、商店更是寥寥无几。人们不懂得科学种植,更不知道温室大棚……如同生活在一个没有科技的世界里。
而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们不再满足于从前,电视机、电冰箱、空调……一件件“新式物件”都搬进了老百姓的家里。更是这几年,随着小康社会的来到,电脑——这个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稀罕玩意也入住咱们家了。现在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天方夜谭”,稍不留神就能冒出栋楼房来。
循着历史的足迹我来到了从前咱们家住的地方,疑惑重重,这里已经不像爷爷说的那样破旧不堪。而是比我家更上一层楼了。一幢幢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食品店、早餐店、超市、文具店……应有尽有。人们不再要像从前一般走一里多路去买东西了,一出家门什么都能买到,比从前大超市的更俱全呐。
随着全县的经济发展,我们的小学生也得到了许多“实惠”,从前那排排瓦砖房已变成了窗明几净的教学楼,粉笔飞扬的小黑板已渐渐被音影俱全的多媒体所替代。不仅如此,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不少。老师们的普通话如雨后的春笋一般节节高,也不再像黑夜中的瞎子一般摸不着北,不知如何教好学生。
看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乐滋滋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将家乡的明天建设地更加辉煌!
指导老师:郭碧红
临泽县城关中学七年级(5)班 高 咏
“城乡发展真快啊”妈妈说。
曾经的临泽并没有如此的富饶。从前,这里的路十分的不好走,只要下雨,道路就变得十分泥泞,人们不时会留下一个个深深的泥印儿。要是刮风,便尘土飞扬,空气随之变得混浊起来。道路两旁也是那种景象,一棵树也没有,人们更不用说有什么环保意识了,将垃圾随手扔在路旁不理不睬的,弄得整条街臭气熏天,路过的行人都是掩鼻皱眉。人们从前住的都是那些矮得都不能再矮,小得都不能再小的平房,一下雨就漏水,十分潮湿,又黑又暗,住得人浑身不自在。房里也看不见有多少家具:一台12英寸的小黑白电视、一张席梦思床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也就差不多了。
可现在不同了,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以崭新的面目展现在人们面前。
家乡的路变了,从以前那又窄又小又烂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又宽又大又平坦的柏油马路,道路上车子川流不息,街上的人们南来北往;环境变了,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那高高的白杨树,绽出嫩绿的小叶,亭亭的宝塔松泛出一点新绿,柔软的柳条,随风拂着;各种花草树木的芬芳扑鼻而来,使整个城市沉浸在在香气的海洋之中。生活质量也变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家里的家具更是数不胜数:有冷暖多用的空调、“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电脑、29英寸的彩电……真是大变样呀!从我们的生活水平可知科技发展迅猛,让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走进临泽,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将扑面而来,让你应接不暇,以前的脏乱、小气已不复存在,一座漂亮的城镇映入眼帘。一到夜晚,华灯明亮,彩灯闪烁,整个城镇五光十色,分外耀眼,迥然一座不夜城。
一个地区,一个城镇的面貌、形象,与它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是一切的基础。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工厂发展了,地区发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工厂内,职工积极性高涨,干劲冲天;社区内,人们宁静祥和,生活丰富多彩;公园里、广场边,到处是晨练者的身影;腰鼓队、秧歌队、武术队活跃在社区的每一片热土;各种音乐班、舞蹈班、学习班遍及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临泽的人们变得追求高尚、文明、进步,给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使整个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是一个地区变化的内在动力。
说起临泽的变化真是太多太多,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多亏党的政策好哇!”年迈的奶奶由衷地感慨。
临泽是我美丽的家乡,我们要为发展、美化它做出我们的贡献!
[指导教师]李 磊
冬天的下午天暗暗的,好像又一场暴风雨要来了似的。
就在这时,家里来了一个电话:“叮铃铃,叮铃铃。”我有点害怕的接起了电话筒。“喂,萌萌,我和爸爸今天有事,晚一点才回来,饭在锅里,好好写作业啊。”“妈妈,妈妈,我不,你回来吧,我害怕。”“多大了还害怕,好好在家等着我,我一会回来,再见。”“妈妈,妈妈。”天啊,我要在这个下午“看家”。我一抬头,已经六点了,我一晚上的“看家”开始了。
天渐渐黑了,我心里害怕的感觉也渐渐增加了。我已经无法平平静静的写作业了。我的心忐忑起来:妈妈、爸爸到底干什么去了。万一家里来了小偷怎么办?万一遇见鬼怎么办?想着想着,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家里能亮的东西全亮起来:电视、电灯、电脑、甚至连弟弟的电动汽车。顿时,我心情好了许多,电视和电脑的诱惑和拼命抵抗恐惧的心理已使我完全不能写作业了。“反正今天星期五,明天再写吧!”我自我安慰道。
随后,我扑向了电脑,玩起了喜欢的网络游戏,不知不觉,窗外已下起了大雨,还伴着雷声。雷声越来越大。“轰隆”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在这一刻,家里所有的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我不由得一惊,竟吓的啜泣起来,“妈妈,爸爸你们在哪里?”在这时我跑到了卧室,用被子把自己蒙了起来。祈求着爸爸,妈妈快点回来。
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多小时。突然,我听到了熟悉的摩托车声。在这一瞬间,我开心的笑了。我毫无顾忌地跑了出去,投入了妈妈的怀抱,躺在妈妈怀抱里的感觉,真好!
崂山五中初一:宋晓萌
海河,天津人的母亲河,起于天津市西部的金刚桥,东至大沽口入海,全长70多公里。几百年来,她在天津的闹市中静静地流淌,是一部记载着天津发展历史的史书,伴随着天津出生、发展一直到今天。“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海河孕育了天津,海河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中诞生了许多“第一”,比如:我国大商阜里第一个火车站、第一座开启式的铁桥、第一条有轨电车道、第一个邮电局、第一所陆军学校等等。这些都让天津人引以为豪。
我的爸爸是从小喝着咸咸的海河水长到像我这么大的。也许你们不知道,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人所喝的饮用水都是来自海河,那时的天津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天津卫一大怪,自来水腌咸菜”。爸爸经常讲他小时候在海河边玩耍的故事,他的讲述非常形象,我在听他讲的时候,仿佛能亲眼看到海河边残破锈蚀的栏杆,遍地的碎纸、垃圾,爸爸和他的小伙伴们坐在长满青苔的碎裂岸石上钓鱼、打闹,而远处的背景是一片片黑黢黢、低矮破旧的平房。我仿佛还能看到爸爸和他的同学们为了从河西区到河东区上学,“驾驶”着老旧的“大铁驴”一路顶着烈日,绕行十几里路,就为了从连接这两个城区仅有的两座桥(刘庄浮桥、大光明桥)中的一座穿越海河的样子。虽然在爸爸的记忆中,那段时光是最美好的,他讲起来也是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但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酸酸的感觉。
我眼中见到、心中想到的海河不是爸爸的老故事中的样子。我从小喝的水是甜的,铁道兵部队引来的甘甜甘甜的滦河水呀,腌咸菜的,那是海水!海河两岸的风景多么的优美呀,沿着河岸,有着风格各异的景观。河边的绿化带,种植着各种花花草草,它们开花的季节都不尽相同,此落彼开,一年四季都能在海河边见到绿色和鲜花。各式各样的亲水平台,给了我们更多和母亲河亲近的机会,环境可比爸爸他们那时候强多了。对了,还有我最喜欢看的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海河上的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并且它们似乎都不甘心仅仅作为普通的桥,老老实实地呆立着,它们各展英姿,尽情地炫耀着自己:有的像大风车,有的像航空母舰,有的像渔网、有的像飞碟,还有的干脆把自己架得高高的,像道彩虹,直通天际。海河两岸的建筑也是焕然一新,一排排摩天大楼直耸入云,建筑的颜色也是争奇斗艳,让人浮想联翩。
同一条海河,在爸爸的童年和童年的我的眼中截然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家乡天津的市容、市貌有了显著的改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跨越性的提高,海河已经开始了她的再度辉煌。我爱海河,我爱我的家乡天津,我更爱天津的未来!
从小到大,最令我值得回味的便是“看家”这件事儿了。
我七岁那年的暑假,外面烈日炎炎,尽管如此,为了养家糊口,爸爸还是得去地里干活儿。本来我也要跟去的,但爸爸怕我被晒黑了不好看,日后嫁不出去,便让我留下看家。
临走时,爸爸再三叮嘱:“火上煮着豆子,你可要注意点儿,千万别让火给煮糊了。”我满口答应了。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累得我腰酸背疼,但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辛苦费了,就不那么觉得了。我拿着“工资”满心欢喜地往家走去。刚一打开门,我便闻到一股怪味儿,心想:这是啥怪味儿呀?怎么这么难闻啊!我突然一怔,猛然想起火上煮着的豆子,心里一下子慌起来,嘴上一边说着“不好”,一边拔腿向厨房奔去。当看到糊了的豆子时,我傻眼了。一想到晚上爸爸的责骂,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因为情况紧急,我不管它三七二十一,赤手就把火上的锅抬了起来。当即就烫得双手通红,害得我在屋里像耍疯似的,不停地舞着手。我偷偷地把糊了的豆子一股脑儿全倒进了厕所里,弄得我像做贼似的。我怕爸爸吃出糊的味道,便用水反复淘了好几遍,确信没事儿了,才又将没糊的豆子放在火上继续煮。
爸爸走后。我便一直待在家里安稳地看电视。直到正午时分,爷爷站在门口“吆喝”道:“谁替我背后院的泥土,我就给他(她)十块钱。”我一听就心动了,因为十块钱在我们那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于是我一溜烟儿地跑到爷爷面前,争着吵着要背,早把爸爸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了。呵,别看我是个女生,可力气一点儿都不比男生小,什么三大箩五小篓的,对我都不是什么问题。
晚上,爸爸回来了,我的心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还好,可能是劳累了一天饿极了,爸爸端起碗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丝毫没觉察出有什么异样。这时,一直在旁边盯着的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了下来。
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六(6)班 高伟
我的老家在滦南县,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这几年里,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真可谓是日新月异,日日都有新变化,天天都有新气象。原来凹凸不平的土道变成了一条条柏油马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斑斑点点的亮光;道路两旁还栽种了一排排小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勇士捍卫着自己的家乡;汽车在道路上快速行驶,却感觉不到一点颠簸,道路两旁的房屋由又低又矮的老房变成了又高又大的砖房,外面镶着一层瓷砖,真是美极了!
我的家乡不仅在面貌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对科技的需求意识日益强烈。我的家乡被称为蔬菜之乡。以前,人们卷大棚上的帘子是用手,现在,人们都用卷帘机,这样既省力,效率又高;我还注意到很多村民家里都建了沼气池,沼气是一种环保能源,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节省能源;现在有许多村民家里都买了电脑,通过上网查找信息,把外地的客商招到家乡来,让人们的农作物都能卖个好价钱;通过上网人们还进行网上购物;还远不止这些,你看,有手机成了普遍现象,有些人家里还买了小轿车呢!说起科技,它对人们的帮助可真大啊!
我们村的人们在人文精神方面也有了提高。原来农闲时人们就聚到一起玩牌,打麻将,有时还弄出不少是非。可现在人们只要一到农闲,就跑到村头的阅览室去学习农业知识;有些老人晚上还自娱自乐扭起了大秧歌。真是一派和睦的景象啊!
这一切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我想,在十七大春风的吹拂下,我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