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篇关于

游少林寺

的作文

游少林寺

初二|散文|1200字以上

少林寺,是我们在洛阳旅游最后的一站,我和爸爸早上9点钟搭上去少林寺的车,到中午12点钟才到。
少林寺位于中岳嵩山的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峰峦环抱,山崖高低参差,峰峰相连,错落有序。是中国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的发祥地,故有“禅宗祖庭,武林胜地”之称。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篤信佛教,印度僧人跋陀来东土洛阳传法,孝文帝就敕令在少室山北麓为他修建寺院,供给衣食。因寺院建于少室山密林深处,敕命名“少林寺”。
少林寺山门由正门与东、西二掖门组成,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房上覆以硫璃瓦顶,正脊用龙纹花脊,两端饰龙吻,中间饰龙首、狮子马大宝瓶脊刹,皆为制作精美的高浮雕彩色硫璃制品;重脊、戗脊也各用花脊与禽兽等。门首正中悬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御书的黑底金字“少林寺”匾额,中上方刻有“康熙御书之宝”的御玺印章模型字。山门奉敕修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明间大板门,次间圆孔窗,方圆相济,简洁大方。明间建佛台,正面佛龛内塑弥勒佛坐像;背面是木雕韋驮大护法神像。
山门前由东向西是石牌坊、石狮、旗标组成的大广庭。广庭内有密布的古柏老树,使少林古刹更加神秘而渊古。
过了山门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与山门之间,有三株古银杏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成为少林寺的一大自然景观。古树之下,从东至西有四行古碑,东西墙下两行,中路边沿又两行,形成了一处露天的小碑林,留下了古今文人许多动人的诗篇。
穿过碑林,我们来到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五间,加前、后廊,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上层下层屋檐之间,悬挂着楚图南题写的“天王殿”风字匾(对称竖匾)。殿内塑有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殿后重塑了四大天王,其塑像个个均栩栩如生。
少林寺的钟楼位于大雄宝殿东南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四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通高27•51米,内部为三层,楼中悬挂新铸铜钟一口。鼓楼位于大雄宝殿西南侧,与钟楼对称,原为转轮藏阁,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由“藏阁”改为“鼓楼”。 公元1928年鼓楼原殿被石友三焚毁,1996年重建后,鼓楼又和钟楼一起成为寺院“晨钟暮鼓”的道场。
过了钟鼓楼,我们先来到“六祖殿”。六祖殿位于大雄宝殿檐台的西侧,该殿建于明、清之际,曾多有维修。1928年毁于兵火,现在的大殿是1983年重建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单檐硬山式建筑。殿内塑像为六祖殿重建后所置。五尊玉雕像分别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五大菩萨背后是泥塑“达摩只覆西归图”。两山墙下塑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滐、祖四道信、五祖慧能。
大雄宝殿,古代又称“三世佛殿”、“硫璃大殿”。通常简称大殿、正殿、宝殿等。居寺之中部正位,是全寺佛事活动的中心。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金柱下麒麟顶柱石、狮子顶柱石各一对,皆用整块石料雕刻而成,门匾“大雄宝殿”四字,由赵朴初所题。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释加牟尼,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他们合称“华严三圣”;左侧为东方硫璃世界的药师佛,其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胁侍为观音、大势至两菩萨,他们合称“西方三圣”。大殿两侧新塑菩提达摩像及紧那罗王像,具有明显得少林寺文化特色,与其它寺院有所不同。西山墙边神台上塑的十八罗汉像,形象生动,神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出了大雄宝殿,来到了藏经阁。藏经阁又名法堂,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是高僧讲经说法和儲存佛经典籍之所。现存有《中华大藏经》、《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它典籍计数万册。1928年此殿被石友三烧毁,1992年—1993年在原址上重建。现供奉着1997年缅甸居士所赠的16•50吨,身长7米的巨型白玉石卧佛一尊。殿外悬挂着赵朴初所书的竖匾“藏经阁”。此匾中“藏”字少了几笔,乃是赵朴初为警示后来者,要以史为鉴,保护经书。
少林寺院内,还有最后面一座大殿叫千佛嵩山少林寺

游少林寺

初二|散文|800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从大人们的嘴里听说了“少林寺”,从电视里看过“千百少林英雄”的电视电影,一直神往。最近,我随旅行团慕名来到少林寺游玩,才知道少林寺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古刹。也知道了一些少林寺的真实故事,令我大开眼界。

还没进入少林寺,就看到了一尊雕像,雕像是一位老和尚在练功,只见他双手合并,独脚站立,表情庄严,似乎告诉我们少林武功的深奥。向前走了几步就看见了一尊牌坊,上面写着少林寺3个大字,左右两边都是卖刀剑等武器的商店。

我们先来到了武术表演馆,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有铁头功、针穿玻璃扎气球、螳螂拳、老虎拳、蛤蟆拳、气功等等,看得我惊心动魄,大饱眼福,非常过瘾,到最后少林寺护院武僧还请3位16岁以上人现教武功。嗨!可怜呀我才11岁,无法上台。错过了一个学习少林武功的机会。

接着来到庙门口,几棵参天大树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们的年龄已经有上百年了,似乎一直守护着少林寺。进了门,只见一排排石碑整齐的排列着,上面刻着对少林寺的题词,我们又走了几步来到了大雄宝殿,只见来烧香的人迢迢不绝,一些外国人也去烧香,以求平安。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乾隆皇帝在这留下的真迹。这首诗共60多字,字体潇洒,雄浑有力。说起来,这里还有段故事呢,当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乾隆来到少林寺,他了解旱情后,便提笔写下此诗,祈求上苍降甘霖,以救众生。果然,当天夜晚便下起了大雨,缓解了旱情!我想:一定是上天见乾隆爱民如子,才应他所祈罢!

在少林寺转了一圈,我发现少林寺处处有碑,而碑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像,有诗歌,有奠文,甚至连某一方丈新上任的事也当奇闻佚事刻上去了!

出了少林寺,我们又来到塔林。这里耸立着二百多座宝塔,表示已有二百多位方丈在此安息。这些宝塔分一、三、五、七层四种。我不禁又纳闷了:为什么最高只选七层,而不是八层、九层呢?这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源于佛门中的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此时再看塔林,它们屹立在风雨中,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不屈不挠,令人折服。

少林寺一游,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游少林寺

四年级|叙事|500字

少林寺是我国武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佛教文化发源地之一。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游玩了少林寺。

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门楼伫立山前,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名刹”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走进大门,只见几位僧人正在表演“费针穿玻璃”,“胸口碎大石”等惊人的武术绝技。穿过拥挤的人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少林寺”几个鎏金的大字,红墙青瓦,古色古香。门前的几棵参天的古树,仿佛在述说中千年古刹的神秘与久远。

穿过庙门,是大雄宝殿,高大而又壮观,气势恢弘。红色木质结构,琉璃瓦覆顶,更显得金碧辉煌,甬道两侧的古树上,布满了一个的小孔,据导游讲,那些小孔都是僧人们练习一指禅功时武留下,。这更使我更加增强了对少林功夫的敬仰。进入店内,一群僧人们正在给练习棒法,一个个笔直而又普通的木棍,在僧人手里被舞的呼呼生风,时而劈,时而刺,时而磕。令人眼花缭乱,无不叫好。

游览完少林寺,爸爸带我去爬嵩山。一路上,游人来来往往,也没觉得太累。快要到山顶了,我感到两条退总是不听使唤,像灌了铅似地,好想停下来歇息一会啊,爸爸鼓励我,要一鼓作气。终于到达了山顶了,我欢呼着,看到身后的嵩山,我感到非常自豪:嵩山我终于征服了你。站在顶峰,整个少林寺尽收眼底。正在我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时,只听见咔嚓一声,爸爸帮我把这令人陶醉的一幕给留了下来。

啊,美丽的嵩山,神秘的少林寺,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游少林寺

六年级|记叙文|600字

早就听说少林功夫甲天下,今年暑假,我爸爸妈妈就带我去河南崇山少林寺去玩。

一路上,我们迎着绵绵细雨来到崇山,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崇山被一层层云雾所包围,小鸟在山上歌唱,蝴蝶绕着花儿翩翩起舞,一棵棵大树摇摆着树枝,似乎在为它们喝彩,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给崇山添加了几分色彩。

还没来到少林寺,就看到了一尊雕像,雕像是一位老和尚在练功,只见他双手合并,独脚站立,表情庄严,似乎告诉我们少林武功的深奥。向前走了几步就看见了一尊牌坊,上面写着少林寺3个大字,左右两边都是卖刀剑等武器的商店。我们买了票,坐了车,前往少林寺庙。路上,我们闻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少林寺里的新鲜空气,听着小鸟的歌声,不知不觉的来到少林寺庙了。来到庙门口,几棵参天大树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们的年龄已经有上百年了,似乎一直守护着少林寺。进了门,只见一排排石碑整齐的排列着,上面刻着对少林寺的题词,我们又走了几步来到了大雄宝殿,只见来烧香的人迢迢不绝一些外国人也去烧香,以求平安。接着我们到了少林寺陵墓,这里有许多它,每座塔下面都埋葬着为少林寺做出贡献的和尚,其中最大的是方丈的墓,每天来这里来烧香的人终年不绝,为这些为少林做贡献的人们祈祷。

随后我们又到了山皇寨,山皇寨也是少林寺的一大景点,山上的风景十分美丽,我们坐着吊车来到山顶,从山顶望去,仿佛自己生活在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中,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蟋蟀的吱吱声,仿佛让我走进了优美的境界,让我心旷神怡。

车慢慢开了,但我的心却还在少林寺,回想起几十年前的电影《少林寺》,少林寺给我了一种难忘的感受。

游少林寺

六年级|记叙文|350字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河南省旅游了两天。我看到了许多名胜古迹,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游少林寺。

我们参观了河南博物馆之后,就开赴到为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少林寺。进了少林寺,我们先来到 了大雄宝殿。妈妈在佛像面前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我不解地问:“妈妈,你干什么呢?”妈妈非但没有回答我,还把我也给拉了过去,让我向佛磕头。我说:“妈妈,这是迷信。”妈妈说:“死丫头,千万别说,佛会怪罪的。”我好说歹说,可妈妈还是坚持她的看法。唉,这都什么年代了 ,还这样迷信。我们又来到一棵古松旁。树上有许多在一起的洞。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古代那些高僧们练二指禅时用两个手指在树上戳的洞。我们最后来到了一个祠堂里。地上到处都是大坑。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那些高僧练功时在地上盘腿而坐,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样子。一次愉快的旅途结束了。

这次游少林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旅途中,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次旅途我将永生难忘。

游少林寺

初二|散文|500字

少林寺是我国武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佛教文化发源地之一。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游玩了少林寺。

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门楼伫立山前,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名刹”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走进大门,只见几位僧人正在表演“费针穿玻璃”,“胸口碎大石”等惊人的武术绝技。穿过拥挤的人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少林寺”几个鎏金的大字,红墙青瓦,古色古香。门前的几棵参天的古树,仿佛在述说中千年古刹的神秘与久远。

穿过庙门,是大雄宝殿,高大而又壮观,气势恢弘。红色木质结构,琉璃瓦覆顶,更显得金碧辉煌,甬道两侧的古树上,布满了一个的小孔,据导游讲,那些小孔都是僧人们练习一指禅功时武留下。这更使我更加增强了对少林功夫的敬仰。进入店内,一群僧人们正在给练习棒法,一个个笔直而又普通的木棍,在僧人手里被舞的呼呼生风,时而劈,时而刺,时而磕。令人眼花缭乱,无不叫好。

游览完少林寺,爸爸带我去爬嵩山。一路上,游人来来往往,也没觉得太累。快要到山顶了,我感到两条退总是不听使唤,像灌了铅似地,好想停下来歇息一会啊,爸爸鼓励我,要一鼓作气。终于到达了山顶了,我欢呼着,看到身后的嵩山,我感到非常自豪:嵩山我终于征服了你。站在顶峰,整个少林寺尽收眼底。正在我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时,只听见咔嚓一声,爸爸帮我把这令人陶醉的一幕给留了下来。

啊,美丽的嵩山,神秘的少林寺,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游少林寺

四年级|叙事|700字

久仰少林寺大名,如雷贯耳,如今到此一游,真是幸甚! 少林寺,坐落于少士山,又因在密林之中,故名曰“少林”。远望少林,雾气缭绕,颂经念佛之声不断;近观少林,其宏伟壮大之势,自不必说。当年康熙帝亲笔题写的“少林寺”三个大字赫然悬于寺门之上。

走进少林天王殿,当中弥勒佛手捧大肚,头枕布袋,憨态可掬。两边有金字对联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的特点,这副对联都说了。它背后的镇寺护法韦驮,身披铠甲,目光炯炯,手持降魔宝杵,显得威风凛凛。大殿两旁,青红海寿四大天王各持兵器,面目狰狞,让天下恶人心惊胆寒!

出了天王殿,我看见两排石碑当中,放着一口大瓮。“不会是放垃圾的吧?”我暗暗寻思,但又不像。“这是供少林武僧练少林棍用的。”导游解释道。少林棍?听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少林武功,盖世无双,每种功夫都有它的特点。就拿少林棍来说,快如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气势咄咄逼人,令我神往。

离开大瓮,我们看见了乾隆皇帝在这留下的真迹。这首诗共60多字,字体潇洒,雄浑有力。说起来,这里还有段故事呢,当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乾隆来到少林寺,他了解旱情后,便提笔写下此诗,祈求上苍降甘霖,以救众生。果然,当天夜晚便下起了大雨,缓解了旱情!我想:一定是上天见乾隆爱民如子,才应他所祈罢!

在少林寺转了一圈,我发现少林寺处处有碑,而碑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像,有诗歌,有奠文,甚至连某一方丈新上任的事也当奇闻佚事刻上去了!

出了少林寺,我们又来到塔林。这里耸立着二百多座宝塔,表示已有二百多位方丈与此安息。这些宝塔分一、三、五、七层四种。我不禁又纳闷了:为什么最高只选七层,而不是八层、九层呢?这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源于佛门中的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此时再看塔林,它们屹立在风雨中,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不屈不挠,令人折服。

少林寺一游,始于天王殿,末于塔林,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但由于天降大雨,无缘见到和尚习武,不禁使我有点遗憾。

游少林寺

四年级|写景|700字

久仰少林寺大名,如雷贯耳,如今到此一游,真是幸甚! 少林寺,坐落于少士山,又因在密林之中,故名曰“少林”。远望少林,雾气缭绕,颂经念佛之声不断;近观少林,其宏伟壮大之势,自不必说。当年康熙帝亲笔题写的“少林寺”三个大字赫然悬于寺门之上。

走进少林天王殿,当中弥勒佛手捧大肚,头枕布袋,憨态可掬。两边有金字对联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的特点,这副对联都说了。它背后的镇寺护法韦驮,身披铠甲,目光炯炯,手持降魔宝杵,显得威风凛凛。大殿两旁,青红海寿四大天王各持兵器,面目狰狞,让天下恶人心惊胆寒!

出了天王殿,我看见两排石碑当中,放着一口大瓮。“不会是放垃圾的吧?”我暗暗寻思,但又不像。“这是供少林武僧练少林棍用的。”导游解释道。少林棍?听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少林武功,盖世无双,每种功夫都有它的特点。就拿少林棍来说,快如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气势咄咄逼人,令我神往。

离开大瓮,我们看见了乾隆皇帝在这留下的真迹。这首诗共60多字,字体潇洒,雄浑有力。说起来,这里还有段故事呢,当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乾隆来到少林寺,他了解旱情后,便提笔写下此诗,祈求上苍降甘霖,以救众生。果然,当天夜晚便下起了大雨,缓解了旱情!我想:一定是上天见乾隆爱民如子,才应他所祈罢!

在少林寺转了一圈,我发现少林寺处处有碑,而碑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像,有诗歌,有奠文,甚至连某一方丈新上任的事也当奇闻佚事刻上去了!

出了少林寺,我们又来到塔林。这里耸立着二百多座宝塔,表示已有二百多位方丈与此安息。这些宝塔分一、三、五、七层四种。我不禁又纳闷了:为什么最高只选七层,而不是八层、九层呢?这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源于佛门中的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此时再看塔林,它们屹立在风雨中,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不屈不挠,令人折服。

少林寺一游,始于天王殿,末于塔林,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但由于天降大雨,无缘见到和尚习武,不禁使我有点遗憾。

游少林寺

初二|记叙文|800字

暑假到了,这个暑假去哪里好呢?想了很久 终于决定去少林寺看一看,没想到收获还真不小。登封是个武术之城,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少林寺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培养了许多武术大师、武术明星,如释小龙,就是地地道道的登封人。少林寺位于嵩山之中,周围到处绿树掩映,自然景色十分迷人,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和“五代同堂”的珍惜地质奇观。少林寺占地面积共2、18平方公里。

    我们乘坐电瓶车到达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塔林。远远望去,一座座塔错落有致地耸立着。塔林其实就是一个公墓,多少年来,有许多高僧圆寂以后都埋在这里,并修建成一座座高低不一的塔,并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塔的层数越高就代表着方丈的级别越高,最多的是7层。最新的塔是2004年建造的。这座塔极像外国的古建筑,我心想:“看来现在的少林寺也吸取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啊!”最古老的是建造于公元794年的,7层,但是因为多年的风雨侵蚀,显得有点儿饱经风霜,甚至还有一些破损。导游还告诉我们最大的、最矮的、最漂亮的塔,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漫步在少林寺宽阔的人行道上,渐渐地进入少林寺的正大门,老远就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连忙闻声跑过去。在高大的牌坊前,我们看到了许多少林弟子正在练拳。有的往树上打,有的用力跺脚,有的绕着操场跑……各种拳术、刀术、枪等等轮番上阵,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大声叫好。参观了少林寺禅院以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武术馆里看了精美绝伦的少林武功表演。一个武士运了运气,大吼一声,喉咙抵住了两根红缨枪上的尖头,直到把红缨枪压弯了仍是毫发未损。还有精彩的二指禅功,武士轻轻一跃,仅用左右手的两个抵住地面,整个身子就倒立过来了。还有的用头把钢条死命往头上敲,钢条断成好几截,可他的头皮一点儿也没受伤。……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在场的观众忍不住大声叫好,连老外也上台凑热闹,学起了中国武术。我们还欣赏了虎拳、螳螂拳、猴拳、蛤蟆功。他们个个身手敏捷、进攻凌厉,舞起来虎虎生风,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就像是欣赏了一场绝美的武术盛宴。表演厅里掌声雷动,照相机的闪关灯频频闪动。

    现在,在登封市开办了不少武术学校,愿这些少林弟子刻苦练功,传承武术精神,把中华民族的武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