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秋
故园秋,月上柳梢头。
云霞末,空明庭下流。
竹阁一觞离别酒,流苏映陌寒烟愁。
江枫渔火丹雕画,一曲洞箫长夜休。
道尽繁华人未老,何年锦书寄云中。
看凭雁字回时月,却是灯下对影逢。
沧江难比家乡水,青冢恰如故土坟。
埋没往昔多少忆,窗头初晓又黄昏。
小院清风蛩窃语,声声风叶伴茶香。
故园依旧风雨夜,何处梅花落彷徨!
北天阔,身江南,画舟兰桨弄,烟火遍霜天。
归期问几许,茫茫渺无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陶然诗词间,秋风已卷帘。心怀想念,故园秋景在缓缓展现……
我的小山村,是秋的依恋。四面环山,宛如屏障。待到秋风掠过山冈,叶随风动沙沙作响,这便是秋的序曲。青山依旧,不论秋风如何舞弄画笔,始终不能褪去山林翠绿的颜色。只有几许枫火欣然映山红,作为秋的点缀。
天高云淡,故园秋的晴空深邃而渺远。彼时登高远望,便是一季遐想。那里,可以看到大雁南飞,也会看到晴空一鹤,亦或是沙鸥翔集。它们掠过长空,为秋日留下飞鸿之影。此时,徒然惊羡这般,带着一颗热切的心去寻找此年月的归宿。这个时节,最适宜躺在发黄的草坪上,闲话絮谈,看苍穹下的云卷云舒。也许会有一两片落叶飘来,遮住你我的脸颊。
夕阳落下的那个山头,晚霞尽染天涯。我总是无尽怅望那边,希望山那边,再那边,越过一座座山巅,还能够邂逅不老的风景。
历尽繁华后才懂得皈依,这犹如秋的真谛。我渴望回到从前,抒写最纯真的记忆,尤其在这个多梦的秋季。
丰收季节,撒落一地的金黄;稻香十里,弥漫田间的芬芳。在故园,秋季亦是这般金色的记忆:辛勤的农民在稻海里收割稻谷,然后铺在宽敞的席子上晒谷。那金灿灿的稻子就像阳光一样耀眼,绣在人家的屋前,犹如金色的锦缎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是季节轮回的规律,也是对来年的希冀的传承。虽然还能闻到一如往昔的稻香,却不见了儿时在稻子上留下脚丫子印的我。
走过小桥,听遍流水,寻访人家。故园秋凝固于清晨,躺在枯草上的露珠映照出一个村庄的静影:柴扉轻轻被扣响,家禽嘲喳着觅食。将衣物晾上竹竿,抖落颗颗露霜。听布谷鸟的叫声犹为清响,觉东篱边的菊花越发怒放。果园里挂满了熟透了的果子,芳香四溢欲沁谁人心脾?游子未回,留乡的长辈如何寄予丰收的喜悦?今时故园今时秋,更那堪,寂寞绕梧桐,深院锁清秋。村人等待着摩托车声渐渐临近,等待着团圆的光阴。等待,却是在家门前徘徊,徘徊着,就无声息地走进深秋深处了。
溪水终年潺潺流经山谷,流过村庄,流向远方。它静静地流淌,一如无止尽的岁月。可惜枯水季在深秋,再难看到昔日戏水的热闹情景。水里有参差荇菜,溪边蒹葭苍苍,水上飞过关关雎鸠,只缺一个望断秋水的伊人伫立在水一方。
炊烟缕缕,消逝在秋的落霞里。打鱼人收起了渔网,牧羊人赶回了羊群。菊花还在盛开着,蒲公英不知飞向了何处。小草早已失去了绿意,老牛还在嚼着枯荣,忧郁地抬起头,看着天边远归的鸟儿,不知在想着什么。
让落叶铺满乡土,蕴蓄一个秋思的温床,等待来年春天新希望的绽放。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秋天的朝阳纯净而温和,早早临到枝繁叶茂的树梢。
蜜蜂翁翁的唱着,蝴蝶翩飞。
树叶变成了黄色,虽没有了从前的光泽。
但,我知道,明年春天仍会有新的嫩芽绽放……
五年级:冰雪萌月
打严冬而来,不怀素心,我自多情,邂逅了春的浪漫,拥抱了夏的热情。还没来的及好好回味留念,怎知一转身,又与一季秋色不期而遇,注定我又将开始一场新的爱恋,一段铭心的记忆。
几年来奔走于大城市里求学问道,似乎早已过倦了高楼大厦人流不息的憋屈生活,亦或许是城市的喧嚣玷污了秋的韵味,更或许是一个游子思家的本能,才让我一度怀恋家乡的秋天。家乡的秋我不敢说寂静的,但它至少是洁净的,每逢过处,无不散发着乡土的味道,浓郁了一个有着灵魂的季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喜欢秋的灵动,是源于它不失春的妩媚也不失夏的艳丽。花香鸟语,色彩斑斓,我们依然能在个季节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秋是花落的季节,亦是花开的季节。当傲骨的野菊开遍整个山野,和着骄阳柔光闪闪。走近细视,有的已全然绽放,尽显风姿;有的却含苞待放,羞涩怜人。一瞬间,似乎同时邂逅了两位不同的美人,一个似是大家闺秀,风姿绰约;一个宛若小家碧玉,自是楚楚动人,我想纵是最美的艳遇也不过如此。
若有闲趣,又不想空手而归,亦可采摘一点野菊归家风干后入茶,味道虽略苦,但清心提神却是极好的选择。虽知野菊宽厚无怨言让人随意采摘,但我心犹怜,始终舍不得下手,我更愿它们能娉婷于山野,孕育一份原始的美。
说秋是花开的季节,又怎么能少了桂花这一重要角色呢!桂花素有“十里飘香”之赞誉,一树花开香满园,想来一点都不夸张。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就有好几棵桂树,一阵风来,想必这个时候全村都会沉浸在它的香味中,陶醉般的熟睡。令我窃喜的是那棵最小的桂树还是多年前我亲手试着栽植的,那想到如今的个头着实令我汗颜,不管怎么说,当过路人幽香染衣、沁人心脾的时候,怎么也得有我的一份功劳。桂花的用途也很多,也可以泡茶,亦可以制作桂花糕……但此时我依旧没办法去品尝秋给予农家小院的恩赐。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喜欢秋的婉约与温和。秋是多彩的季节,亦是隐退的季节。当晨光撒下一地宁静,荷塘里早已退去了蛙鼓,只是偶尔还能见到一些泥鳅拨乱一片浮萍,然后又调皮的藏了起来。荷叶不再像夏日里那般碧绿那么刺眼,叶子上泛起了黄色的斑纹,但依旧沾满了晶莹的露珠,风来过,便滑落一塘温柔。昔日年轻活波的莲蓬在这个时节也染就了一身黑紫色,不由得忧郁了起来。
时值中秋,闲来无事,步行于田坎上,环顾四周,田野里也都闲了下来,不再看到那一个个忙着收获的背影,挥舞着镰刀收割稻谷亦或是背着背篓掰玉米棒子,时不时还闲聊几句,尽兴了,还唱上一曲。独自静静的望去,田里只留下了凌乱的稻谷草与堆放整齐的玉米杆,细视,仿佛也遗落了一点农人们丰收的喜悦。
一叶知秋,闲看邻家院落的柿子树上缀满了灯笼,少许的柿叶已然变得绯红,似一团团火焰在燃烧。所辛的是远山枫树的叶子还未红透,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斗。一叶飘零,似乎老了一个季节,也可以说是成熟稳重了些吧!秋风习习,一些熟透的叶子渐渐被漫卷而去,轻轻的落在地上,写下些许薄凉。素来不以悲伤处世,静立,深深倾吐一口气,纵是烦躁缠身此时毅然能变得平静,十分享受。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喜欢秋的迷离与典雅。秋是多愁的季节,亦是善感的季节,这一切都要归根结底在秋雨上。每逢秋天,家乡都会迎来一个雨季,淅淅沥沥的雨丝,一下就是好几天。大人们似乎都不太喜欢秋雨,因为刚收获的粮食及需要晾晒,如果老是下雨,粮食便会发霉,就算风干了后口味也大不如从前了。而我,却没有那么多的担忧,打小就喜欢弥漫着烟雨的江南,渴望撑一把油纸伞穿过那烟雨古巷去寻找一份独有的诗情画意。
家乡虽没有地处江南,但下雨的时候却像极了江南的情景。白墙青瓦都静默在温柔的雨丝里,院子里有积水,时不时还泛着涟漪,台阶与墙脚都匍匐着一些青苔,嫩嫩的,绿绿的,也不知堆积了谁家女子的温柔?目光辗转,院外乡村小道正裹着泥泞曲折延伸而去,似有曲径通幽的意思。临窗而立,不去打理那些散落的盆景,只看邻家的屋檐拴着一缕缕青烟,甚是缥缈。
怎是天凉好个秋,伸手接一捧雨滴,微凉的雨水亦能冰冷我的肌肤流进我的心底。因为秋雨,秋显得愁情了起来,我也跟着伤感。于是先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接着又一句“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愁看花开花又落,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从不轻易言秋,也从不敢谱写故乡的秋,然而此时此刻,那一处处秋之花,秋之果,秋之叶……似乎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丰盈了我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