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稼,最为普及的应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最为盛行的,即为“五谷”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关于庄稼的作文
我围着火把跳舞,唱歌 然后,在月亮升起的时候 骑着火苗捕捉秋天
秋天里有长高的庄稼
我的脚印至今整齐的摆放在去年——一场雾和霜的白里,不能自拔 空虚而寒冷的乡村,长满粮食
那里的苞米高高挂起,并填满窗户
我可以听到夜晚米锅的微笑与莺莺的甜蜜
早起晚归的农民,脊梁上奔跑着一匹骏马 汗水浸透广袤的大地
一群跳动的果实,沿着河岸,讲述漂流着的石头与自由 还有淅淅沥沥的落叶,夹杂着老黄狗的叫声
早春的一场大风从黄土峁铺天盖地刮来,刮黄了北方的天刮黄了北方的地,也给庄稼汉们一张张泛黄的脸子涂抹了一层粗砺的黄尘。
一双沾满了泥土的大脚板子,结结实实地走进了这面亘古未变的老塬,走在这条祖辈踩踏过几千年的黄土路上。大片的土地横陈在庄稼汉子的眼前,没有犹豫没有矜持,他们沉静地甩脱了布鞋麻利地套好了耕牛,一个响鞭炸过,当不曾发锈的犁铧锐利地切入土地,庄稼汉们的赤脚也犁进早春的泥土里,新翻的泥土在铧面上愉快地呻吟着,滋滋作响地卷起层层土花,他们在一阵阵新土的馨香里感受着温热感受着土地赐予的陶醉。日头鲜活成一枚早春的新桔,把浑黄而清亮的光织成一张巨网,把耕牛把木犁把劳作的庄稼汉网进忙碌网进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耕牛图里。
北方的春天短暂得像小青年斑斓的梦幻,一场跟一场的大风把日月刮进了另一个火热的季节,庄稼汉们也告别青皮后生的轻狂认真走进这个季节的成熟。
日头浓烈地把土地把麦子把庄稼汉们一张张脸子染成了同一个颜色,在这个土黄色的天地里,庄稼汉们的笑声也黄澄澄成熟了眼前的小麦。他们把手中的镰刀在场院旁的磨刀石上磨了一遍又一遍,蘸上汗水蘸上心血把期待的镰刀砺得飞快,攥着这把镰刀他们扑向麦地,把腰肢弯曲成一个古老的文字,弯曲成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太阳烘烤着黄土地烘烤着土地上一枚枚土豆般的光脑袋和一颗颗兴奋激动急躁不安的心,大片的土地里有牛驴的影子骡马的影子也有收割机和打麦机的影子,抱麦捆的老人拣麦穗的娃娃和送来一罐子绿豆汤的婆娘们同打麦机们一起交织成一个繁忙艰辛的五月天。
当遍野的高梁红艳了穗子当遍野的玉茭金黄了娃娃的时候,秋风秋阳秋天的田野便沉甸了一个季节。庄稼汉们沉着含蓄得像这个季节里稳重的大青山。看一眼正午的太阳,那是庄稼汉智慧和充满张力的年纪。四处都充溢着熟透庄稼的气息,四处都流荡着收获秋日的紧张,割高梁拔花杆出红薯刨山药掰棒子碾谷子打糜子晒豆子还要捎带拾掇菜园里的紫茄子山梁上一树树的红柿子……
做完这一切又把上地个整得如同一盘大土炕,犁耙得舒服熨贴松松软软,再从家里把那台老木耧扛到地头上。木耧不知是上几辈子传下来的,遍体的黑红显得深沉庄重。庄稼汉子们的老爹就是摇耧的好手。爹们把自己摇死在黄土里的时候,耧便传到他们手里,待到他们摇不动了就该儿子孙子接着摇,在黄土地里摇出了多少个歉收与丰收的年景,摇出了几代庄稼户共同的归宿。
日子在昼夜的交替中增加,当阴郁的天空里抽下第一条晶亮的雪丝,猛烈肆虐的西北风便疯狂地抽打着黄土地,把北方的原野裹进砭骨的寒冷里。上了年纪的庄稼汉们会闭着眼窝喷着烟雾把一冬一年的活路细细盘算。他们会在早巳收拾好的土地里用一根木棍点戳无数个地眼,通放憋闷的地气,他们知道,放了地气的土地来年点豆子粒儿大,栽红薯瓤儿甜,他们专注地戳着地眼,把对土地的热爱深深戳进地心里。
永远做不完地里的活路,永远读不尽土里的字典,当枯树一般的四肢不能再灵巧地动弹时,他们会望着冬日的夕阳沉思,祥和善良的面容包含了往昔如烟的记忆……当合上那一双沉重的眼皮,在子孙们一片哀伤的嚎哭里,睡成一个苍黄的土包入土为安时,庄稼汉们便完成了生命的最后辉煌。
从悠久的年代走来,从洪荒的远古走来,从刀耕火种的岁月走来,从连枷声从击壤歌的执著、悲怆中走来,带着尧舜禹淳厚遗风的这群庄稼汉们,在北方这块发烫的土地上演绎出千百年苦难和辛酸、勤劳与智慧的黄土文化。当变革的大潮凶猛地冲刷这片文明悠远积淀沉重的黄土地时,庄稼汉子们被四面八方雄性的风刺激得痛苦不安亢奋和浮躁了,恪守土地的诺言恪守春种秋收的诺言和心理失却了固有的稳定和平衡。大片土地在气势恢弘地实现着一个大预言的时候,庄稼汉子们也在阵痛中进行一次庄严的洗礼和神圣的嬗变。在这激动人心的嬗变里,扛着锹镢耙子的庄稼汉们开着小四轮开着播种机开着联合收割机的庄稼汉们,踩着山脊踩着高原踩着黄土的风尘一同走向高悬的太阳。
烈日盖着大地,但天还是灰蒙蒙的,那种滋味仿佛就像吃了辣椒似的,汗不断往外出,已经浸湿了衣角,仿佛那天也像与人们有了什么深仇大恨,风吹散着黄沙,那天,我呆呆的望着父亲送我的背影,父亲身上的大衣也湿了,望着父亲那湿漉漉的头发还带着土颗粒,看到父亲的背影,感觉我走一步就像是要拖着负重似的,直到我坐上了轿车,父亲那沉重的背影才过去,仿佛那张刚毅的脸上曾经流漏出泪痕一样。
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庄稼人,出生在农家,没有什么大文化,我这三代都是农民,但因我这辈断了“根”,父亲守着爷爷留下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我家乡住于南方,所以父亲一年四季都奔波于田地里头,撒了种,父亲便每天都去查看,还记得我刚刚回到家中,就急忙就朝老田里跑,要是去晚了可是要被人说成“二溜子”的,可那天更是诡异多变,反正也说不清楚,早上清凉凉的,身上穿的单薄或许还感觉有些冷,不过只要过了响午,烈日将邻居家老牛的水槽都晒的冒烟,那几头老牛嘴里不停喊着“哞哞”的叫声,仿佛也在怨恨这老天似的,我提着抗着锄头,这天也是那么的渗人,没有过多长时间便身上汗流浃背,我是在忍不住靠在那林荫下找凉快,不过也不知是热的,竟然睡过头去了,最终是被父亲拍起来的,后来还被父亲瞪了一眼,叫骂我是“二溜子”你供土地一天,土地供你一年的!父亲瞪着眼睛喊着。
作为农民的父亲,童年时期可以说是充满坎坷和不幸的,农民本身的贫穷和艰难不谈,幼时的记忆本对于他来讲,已经是太多太沉重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不止一次地谈起过他的童年的艰辛与困苦。企图通过读书来摆脱土地的失败的父亲,只断断续续读了小学课本,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我还记得大学通知书给父亲看的时候,憨厚的父亲脸上透漏出了欢喜,直到听到了那大学费用的时候,可我在父亲眼中却看到了一丝愁苦,我还记得父亲对我说过的那句话:“我的娃争气,你是这里唯一的大学生,这里是待不得地,将来是要出人头地的”后来我才听说,父亲为了供读我上大学,乡里乡外接钱,才供上我读书,之后便靠着那一亩三分地养家糊口。
我望着父亲背影被拉的很长很长,我的眼中仿佛闪着泪珠,坐到车上,我从窗外看着父亲那拉长的背影,我那嘴里也不该说什么好,爱到心头口难开……
夏天的早晨,在黎明女神还未拨开浓雾之前。我惴着一颗小心翼翼的心来到一片庄稼地,在散发着谷物清香的泥土上,怀念一个了不起的农民。
——题记
他是一个农民,平凡的出生,平凡的生活。除了那片庄稼,他几乎一无所有。那是他全部的财富,那片耕地养活了他的家。
那年,爸爸把我交给乡下的爷爷抚养。
我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新环境,简陋的瓦房,头顶的铁皮穿了几个洞,斑驳的阳光射进屋里。当时我心想,下雨了可怎么办啊!爸爸很快走了,只留下一句:“好好听话。”我点点头,:“饿了吧,先进屋吃饭。”爷爷出声叫到,我紧紧跟着他走进里屋。屋里有一张大大的四方桌,围着四条长椅,旁边有灶台里面堆积着一叠叠的柴。饭桌上,看着我难以下肚的样子,爷爷安慰我说奶奶去集市帮我买好吃的了。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你问我明天要去地里玩吗,我说要。你高兴的点点头说好。
不久,奶奶回来了。爷爷没有骗我,奶奶果然给我带会来了又大又甜的馒头。我一边吃着一边目不睛的盯着奶奶,深深的皱纹隐藏不了她慈祥的笑,奶奶慈爱的摸摸我的头。
第二天早上,鸟儿还没鸣叫。爷爷奶奶就已经背上竹担、镰刀下地去了,我像尾巴一样跟在他们身后。到了田里,奶奶把稻梗割好放进竹担,爷爷挑回家,我在田里玩泥巴。呆从还没天亮忙到太阳高升,爷爷奶奶终于肯歇下,带我回家吃饭了吗?我高兴的想着。回到家,奶奶去给我们下面条,爷爷去打和。我又在旁边呆呆的看,小小的脑袋想不明白:爷爷为什么那么喜欢那块地呢?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还是找不到答案,直到奶奶叫我进去屋里吃饭。:“爷爷、爷爷。奶奶叫我们进去吃饭啦!”爷爷的声音从小山似的稻谷里传出来:“你们先吃,我把这些打完。”可是,我吃完了,爷爷却丝毫没有吃早餐的意思。我不知所错的站在那里,奶奶蹲下身和蔼的说:“奶奶和爷爷等会去干活,你在家玩。”:“嗯。”……
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我在爷爷和他的庄稼间长大了。我上了学不再像孩提时那般只会发愣,在爷爷和他的庄稼间我渐渐懂得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我长大了,可是病魔开始光顾爷爷,咳嗽、发烧,强壮的爷爷被病魔折磨的脆弱不堪,爸爸不再向以前那样匆忙,他经常回来看望爷爷,可是我却敏感的觉的爷爷越来越虚弱了,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伯父伯母,往日的大忙人们头一次聚在一起。他们对爷爷病情焦虑的表情让我无法感受到团圆的喜悦。爸爸对爷爷隐瞒了病情,告诉他只是普通的喉咙发炎,爷爷沉默不语。沉默之后的爷爷对着满屋子的人说,他要去田里看看。透过湿润的双眸我看到昔日健步如飞的爷爷被爸爸搀扶着去田里。绿油油的稻谷给贫瘠的农村添了几分生机,:“又快要秋收了”爷爷似乎在自言自语,一阵狂风吹来,把田里的和稻吹的东摇西坠,像在下一刻就要拔地而起。爷爷颤巍巍的过身说:“把我的锄头拿来,田里都长杂草了。”爸爸不同意说是他会去除草,:“这会儿不除,我怕是得等下辈子了。”凉风刮在爷爷饱经沧桑的脸上,原来爷爷早已知道他患的不是普通的喉炎而是不治之症——晚期胃癌。爸爸同意了可是爷爷终还是没能如愿,被病魔缠身的躯体已没有拿起锄头的能力。伯父把爷爷送进了大医院,大家开始轮流守着爷爷。
不管我多真诚的向上天祈祷留住我的爷爷,他终还是没能倔过病魔。再原本属于他的秋收里,离开了他守了一辈子的庄稼,离开了我们。在爷爷的灵堂上撒满了金黄的稻谷,遍地的粮食是农民一生的追求,亮眼的金色让我止不住的辛酸,哭泣中我依稀想起爷爷说过的一句话。
那块地是我这辈子种的最好的一块地,我用它养活了我这个家啊……
爷爷用他的一生让我明白:庄稼是农民一生的财富,在物质条件发展飞速的年代了,记住一个农民和他的庄稼。
所谓庄稼人也就是农民。我也出生于农民家庭,我喜欢农民,因为他们勤劳,无私,默默无闻。
许多人都瞧不起农民,以农民为话题。老师说:“学习不好就得当农民,要回家种地。”学生说:“得好好学习,要考上大学,不然就得当农民
其实他们错了,社会中没有农民也不行。中国硕大的一个家,十几亿人,没有农民,吃什么,喝什么。虽说当农民得风吹雨打太阳晒,还得卖力的干活,可社会上就少不了农民呀。
农民,是勤劳的,是无私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穿的很朴素,是补了又补的衣衫裤子,显得很土气。他们农忙干活时,饿了啃上几口干馒头,渴了喝上几口凉水,干起活来还要特别卖力。每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们还是不停地干,卖力的干,汗水从脸颊上不停的往下流。累了,就坐在树阴下歇会儿,接着再干。直到天黑了,他们这才一步一步往家赶,肩上还扛着锄头。农民,他们除了干活以外还是干活,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为了就是一个家呀!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也真正的明白了其中的内涵。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爱农民。
花丛间有蝴蝶.蜜蜂飞舞 他看着却不被当作美景
娇艳的花泛出缕缕清香
他永远不回闻到
把桶里的农肥倒在田里
惊飞了美丽的蝴蝶
赶走了正在劳作的蜜蜂
汗水在太阳的照射的闪闪发光
像流星一样破空落下
他看着那汗水落在地上消失的地方
就笑了,憨厚的笑着
唱起那悠久而动听的山歌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游学世界。在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著名的学府之后,个个满腹经纶的他们回到了出发地。进城之前,哲学家和他的弟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在你们结束学业的时候,今天我们上最后一课。你们看,在我们周围的旷野里,长满了野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铲除这些野草?”针对老师的提问,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一把铲刀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
“撒上石灰,可以铲掉所有的野草。”
“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
……
等弟子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各按照自己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没有除掉的,一年后的今天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他们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他们来到去年就坐的地方未见到哲学家,却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天高云淡,凉爽宜人。我们一家披着明媚的阳光,迎着拂面的微风,到郊外秋游。
你见过这样的天空吗?它瓦蓝瓦蓝的,那么透亮,那么纯净;你见过这样的云朵吗?它雪白雪白的,那么亮丽,那么耀眼。
站在蓝天白云下,举目望去,庄稼地一块挨一块,一片连一片,纵横交错,像巨大的棋盘。近处的稻子黄澄澄的,远一点的稻子金灿灿的,再远一点的稻子亮闪闪的。它们滚动着,跳跃着,欢笑着,一波追一波,一浪赶一浪,一层推一层,涌向天地相接的远方。
稻海中,红色的收割机昂着头“突突突”地向前奔驰,一刻也不停,好像不知道疲倦似的。农民伯伯在田里来来往往,忙着搬运粮食。他们的歌声、笑声、号子声汇成一片,在空中回荡。
我们走进庄稼地,准备去收割机那里看看。稻子齐腰深,我们像游泳在大海里,稻子的阵阵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走着走着,“呼”的一声,惊飞起一群小麻雀,它们扑打着双翅,“叽叽喳喳”,忽高忽低,眼间不见了身影。原来,它们落到了另一块庄稼地,只见稻草在晃动,却不见它的身影。这些调皮鬼似乎在和我们捉迷藏呢,真拿它们没办法。
秋日的庄稼地是热闹的,是令人喜悦的,是叫人流连忘返的……
指导老师 刘金香
周末,收到辉从乡下寄来的一封信函。信中除了开头和结尾处的祝福和问候语,其他全是辉这几年在乡下种田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收获的辛勤和喜悦,让人唏嘘不已。
辉出生在城里。但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女。中学时候,他们背着书包来到城里,终于站下脚跟,之后一起读大学。毕业后,他们便在县城安了家。在教书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把辉接到这个世上。从小辉就和父亲学文和母亲学画。辉在25岁的时候,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和画家了,辉的作品经常在市报上发表。却不知为什么,5年前,辉突然决定回乡下种田。在乡下,辉还有健壮的祖父。辉的祖父,一位心胸豁达的老人,额头横着几道深深的沟壑。当年他把儿子送到城里,如今又把孙子迎回农村。儿子走的时候,他说他是只鸟儿,需要寻找更大的天空,孙子回来时,他说他是枚树叶,叶子终归是要归根的。
5年前,我极欣赏辉的文才,经常登门拜访他。我们无话不说,促膝而谈,很快成为知己。辉很健谈,而且思路敏捷,观点新锐,对写文章常有独到的见解。辉和我谈论写作心得,开始,能一气说上一天一夜,他不住嘴,我不眨眼,我们就这样抱膝坐在床头,一坐就是一夜。后来随着我登门次数的增多,辉的见解却越来越少了,有时竟搔首半天,才吐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再后来,辉突然决定弃笔从耕。
他说他文章的底蕴好象总停留在低空,再也无法上升,他说他突然感到知识的匮乏,他还说他的生命原本来自农村,至今还泛着土腥味,他说他要回到乡下去,去寻找生命中的自我。
去的时候,辉没有和我告别。
大约是一年后的一天,我顺道去乡下看了他,他正和祖父在田间耕作。他白净的脸庞已变成了古铜色,瘦弱的胳臂也长出了结实的肌肉。他见了我,哈哈一笑,一手拍在我的肩上,把我拍了一个趔趄。我吃惊他手上的力道,竟有一股子牛劲。
辉说,放下笔拿起锄头,那感觉少了些漂浮,多了些沉重,少了些虚幻,多了些真实。捻动一粒粒种子,和罗列一些文字没什么区别,苗子出来了,一行行,一列列的,排的整整齐齐,怎么看都象一篇铅字文。
他还说,种文章就和种庄稼一样,有耕耘时的辛勤,也有等待时的翘首期盼,我以前没有体味出,在乡下,我找到了自己,不知怎的,一拿起锄头,我就觉得自己成了这土壤中的一粒种子……
他这些话很深深地埋在我的脑海里,常常在梦里泛上来,犁一般铧动着我的思绪。
一晃数年过去了,突然接到他的来信,自然心情很愉悦。晚上,我在床头灯柔和的光影下,一遍遍细读他的来信,不觉间,一股浓郁的泥土气息久久弥漫在鼻端……
春天,播种了希望
到了秋天
丰收的季节
四个月的风雨洗礼
土地里的庄稼
长大了
从种子长成幼苗
再经过肥料的催化
长成比人还高的庄稼
庄稼,长在土地里
遍地庄稼
收获的季节
在这个秋天
我以农民的名义
哀叹与欢喜
好收成坏收成
天灾或是人祸
庄稼人,随天命
粮食,是农民辛劳一世的救济品
庄稼,是农民守望一生的干儿女
无 题
已是深夜,独坐家门前
守望一轮明月
回乡的夜晚
心静自然灵
不在乎有多窘困
不在乎有多贫乏
生活、农事、庄稼、我
黄土地我与母亲的身影
弯弯的镰刀发出的弦音
满山的玉米
收成的季节
我用肩膀和双手
在庄稼地里
在弯曲的山路上
扛着以辛勤和汗水
赚来的粮食
撑起了一片天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幅画:图上画着一位老爷爷左手抓着几只青蛙,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嘴里还不断吆喝着:“卖青蛙喽,卖青蛙喽!”再看看他手中的青蛙,拼命地挣扎着,张着嘴“呱呱”叫着,仿佛在说:“人类,请不要伤害我们啦。”
朋友们,其实青蛙是动物中最厉害的“田间灭虫卫士”。青蛙的两条腿粗壮有力,是一位跳远高手。眼睛鼓鼓的,像两个铜铃,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来的虫子。嘴里有一条灵活的长舌头,上面有许多粘液,舌根生在下颚前端,舌尖分叉,只要有小虫子迎面飞来,它就像离弦的剑,能百发百中的把虫子卷入口中。青蛙不光吃虫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对了,一只青蛙一年就能吃300000只害虫,怪不得人们称它为“庄稼保护神”呢!
青蛙还是个出色的天气预报员!俗话说得真好“青蛙叫,大雨到!”
“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啊,让我们携手保护庄稼的保护神——青蛙吧!”
稻草在人们眼中越来越没有利用价值了。人们收割之后,往往一把火把它给烧了。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其实,稻草是一种非常好的原材料。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做工艺品,草绳等对人们有利的东西。
于是,我就做一个稻草人。就称它为“庄稼守护神”。小时候,我听过一个关于稻草人的故事。它出于好心,去救火,结果反而使火越烧越旺。因为稻草人它根本不适合去救火,它只能站在田野中,阻止订麻雀来吃谷子,保护好庄稼。等到庄稼成熟时,它便可以埋进泥土里,渐渐地腐烂。这不仅完全利用了稻草,而且还保护了环境。
而如今,稻草人已越来越少,几乎是绝后了。人们用一排排彩旗代替了它。可是,彩旗不容易腐烂,没有稻草那么对土地有利。
丰收之后,一把大火,不仅毁灭了好资源,而且使过往的人们忍受着烟雾的刺激,使原本的蓝天变得烟雾腾腾,破坏了环境。
稻草对人们有那么多的好处,人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它呢?
我殷切地希望,在下个丰收之季,稻草将被更好地利用起来,有更多的稻草人有了它们原来那份工作。在商店里,人们将看到更多用稻草来做的工艺品。
好好地利用稻草吧。还大家一个美好的家园。
春华秋实,秋天,是庄稼成熟的时候,也是农民丰收的季节。
上周星期天下午,爸爸让我回老家去。我坐在公交车里,一路上看见了许多农民在田地里忙碌着,“哦,原来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
瞧,那红艳艳的高梁不停地向我招手;那金灿灿的稻谷向我弯腰;还有那咧开嘴巴的玉米向我微笑呢!我看着看着也笑了,就想,秋天怎么这么美。我看到最有趣味的就是那些农民伯伯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一点可把我难住了,他们那么辛苦,为什么会露出笑容呢?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就到家了,刚到家,我就去问奶奶:“奶奶,那些在田地里干活的人那么辛苦,为什么会露出笑容呢?”
奶奶说:“因为秋天的庄稼成熟了,农民有了收获,心里面高兴,所以脸上露出了笑容。”
啊,多么美好的秋天,多么可喜的收获,虽然是回了一趟老家,但是,这里的一切被我迷住了,我仿佛也置身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指导教师:邢雪玲)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要去老爷家玩。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了老爷家。
我看见伯娘在种庄稼,我觉得好像很好玩,我很想去种庄稼。于是我就叫伯娘教我,伯娘拿我没办法,就只好教我了。伯娘说:“学这个很简单,很容易,只要把稻子放进去就行了。”
伯娘挖坑我放种子,不一会就种了一大片。我问伯娘:“种完稻子我们干什么?”伯娘说:“稻子种完后,要等它慢慢生长。”我就拼命的种,不一会稻子全都种完了。
我们去种玉米。玉米可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要先挖土,再洒肥料,最后把种子放进去,盖上土,半天才种完。我今天非常开心。
看着这一片片稻子和一片片玉米,虽然我很辛苦,但是我的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