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蚱蜢的作文
每个同学的假期都丰富多彩,我的假期也不例外。
“放假了!”我们就仿佛是那开笼的鸟,入水的鱼,又开心,又快活。每个同学都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仿佛每根神经里都存有兴奋剂,随时都会爆发。
一天,我和表哥在家里玩,可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开始觉得挺有趣,后来就觉得无聊,哥哥说:我们去捉蚂蚱吧。我听后别提我有多高兴了。我们准备工作做好就直奔草地。
夏日的午后,烈日高悬,酷热难当,好似进了大烤箱,树叶耷拉着脑袋,蝉儿扯着嗓门抱怨天太热。嗬真是到了火焰山。但我们不管“上刀山,下火海”,捉蚂蚱的决心就不改。我和表哥拿着小盒子,两人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朝着绿阴下走去,嘿!这儿的环境真好:又凉快又有花儿醉人的芳香。这可是蚂蚱的天地,我们的乐园。小蚂蚱呀,你在哪里呀?你可晓得,你的天地里,来了两个大力士呢!
我们兄弟两儿,把眼睛睁得滚圆。表哥突然竖起食指:“嘘,别出声!”他猫下腰,脚步轻轻,双手往前一扑。“哈!逮住了!逮住了!”表哥高兴的眉飞色舞,扔掉手里的树叶,将蚂蚱小心翼翼地放进小盒子里。“怎么样?出手不凡吧!”表哥还得意的吹口哨,样子活似齐天大圣赢了二郎神。
我挺不服气,小声嘟囔:“大人捉个小蚂蚱,神气啥?”我按下决心,一定要捉一只大蚂蚱,压压他的威风。我左瞧右望,上找下寻,只恨父母没给伙四只眼!……嘿!找到啦!!!他正呆呆的趴着,又肥又大,老天爷有眼!我乐得咧开嘴,一下子扑上去,“哗啦”,我拽了一把树叶……那蚂蚱已经脚踩西瓜皮——跳到树上去了。我又去捉它,可是,我脚下“呼”一滑,来了个“嘴啃泥”。哥哥仰面大笑,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事要有耐心,有恒心,要有‘匠心’!蚂蚱鬼机灵,一定要从背后逮。”我的脸像猴子醉酒一般,涨得通红……我定神一看,找到了那只大蚂蚱,脚步轻轻,动作缓缓,从背后靠近靠近再靠近猫下腰,瞄准目标,猛的双手一合,“逮住啦!”蚂蚱使劲蹬腿,双须抖动,好似在祈求:“好汉!!饶命!!!”我冷笑道:“饶命??跟我去过‘小康’生活!”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热气消散,微风拂面。涡我和表哥打道回“府”。夕阳的余光,映衬着我们脸上的喜悦……
“放假喽!”我们是幵笼的鸟、入池的鱼,开心快活,似乎 每根神经里都藏着兴奋。可两天过后,发傻了—除了看电 视还干啥?对,到乡下找表哥去,捉只蚱蜢解解闷!
夏天的午后烈日高悬,酷热难当,树叶耷拉着脑袋,蝉儿 扯着嗓门喊。嗬,到火焰山啦!不管“上刀山,下火海”,捉蚱 蜢的决心不改!我和表哥手伶竹笼,一小一大,一前一后, 朝河边进发。河边还挺凉爽的,丝丝凉风带着青草的芳香。不 错,这就是我们的乐园!放眼瞧去,绿绿的一片。小蚱蜢啊,你在哪儿啊?你可知道,你的末日來临啦!我们兄弟二人,四 只眼瞪得滚圆。表哥突然竖起食指:“噓,别出声! ”他猫下 腰,脚步轻轻,双手一扑。“逮住啦,逮住啦! ”表哥眉飞色舞, 分开手里的树叶,一只小蚱蜢就关进了表哥的小竹笼。“怎么 样,出手不凡吧? ”表哥还故意吹起口哨,那模样就像孙悟空 做了齐天大圣一样。
我鼻子一哼:“大人捉只小蚱蜢,神气什么! ”我暗下决心, 一定要逮只大的压压他的神气。我左瞧右望,上寻下找,只恨 父母少给我两只眼。见鬼呀,我找到一只,太小,没劲!又找 到一只,中等,不要!哇,终于有一只又肥又大的蚱蜢被我发 现了!它正在那儿静静地养神呢!我乐得咧幵嘴,一下扑上 去、.“哗啦”拽下一把树叶,松手一看,连个蚱蜢的影子都没 有。抬头一看,哦,原来这个大肥佬逃到另一棵树上去了,我 急不可耐,又一扑,“咚! ”脚下一滑,来了个嘴啃泥,蚱蜢没逮着,自己却成了个小泥猴。表哥见状,捂肚大笑。他告诉我: “做事要有耐心、细心,要动脑思考。蚱蜢鬼机灵,一记要从背 后去逮。”我听了表哥的话,脸红了,仿佛猴子偷喝了酒:我定了定神,又找到了那只大蚱蜢,脚步轻轻,动作缓慢,从背后罪 近、靠近、再靠近,猛地双手一扣,“哇,逮住啦,逮住啦! ”大蚱 蜢双足猛蹬,头上触须抖动,似乎在磕头:“好汉,饶命啊! ”我 冷笑一声:“饶命?等到下辈子吧! ”我把它关进小竹笼:“走, 跟我回去过小康生活! ”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热气已消,凉风拂面。我和表哥打道回府。我脖子一伸,嗓子一亮:“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青青的身子,小小的头,长长的后腿跳得高……”大家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没错,它就是蚱蜢。说到蚱蜢,我的思绪又陷入了那天欢乐的时光里。
那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来到楼下,发现一根奇特的“树枝”。我好奇地走过去,弯下腰正欲拾起“啪树枝”跳开了。我这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树枝”,而是----蚱蜢!我顿时来了精神,想捉它来玩玩。
我悄悄地走过去,它似乎早已发现了我这个“巨人”,便做好了“防御”。当我靠近时,它立刻跳到了我的腿上,好像在故意向我“挑战”:哈哈,这下看你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我伸出右手猛的一扣,哈哈,我喜不自禁,我捉住它了!蚱蜢在我的手中努力挣扎着,它长长的脚在我手里“比划”着,好像想跳出“牢笼”。
我慢慢地把手打开,欲睹其庐山真面目。“啪---”蚱蜢又灵巧地跳到了我的手臂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又跳到草丛里消失不见了。唉,煮熟的鸭子飞了!我想:待我找到你,有你好看!
我来了个“地毯式”的搜索,把草地翻了个“底朝天”。蚱蜢好像会“隐身术”,凭空消失了。我并不气馁,边蹑手蹑脚地寻找,边观察周围的一花一草。突然,我发现前面的枯枝上,有个东东动了一下。我匍匐前进,而“敌人”正美美地晒着太阳呢,丝毫未察觉到我这个觊觎它的人。待我离它只有一步之遥时,我双手迅速向前一扣,蚱蜢终于被我手到擒来。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蚱蜢的后背,唯恐伤害到这个可爱的小东西。金色的阳光下,蚱蜢披着一件绿色的外袍,圆溜溜的脑袋中间,镶着一对带有些淡红色的又大又圆的眼睛,左边一只,右边一只,可般配了!小小的触角就像装了两个微型的“听力器”。
“青青的身子,小小的头,长长的后腿跳得高……”每当我想起这首自编的“童谣”,那只可爱的蚱蜢的模样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放假了,我们是出笼的鸟,入池的鱼,自由自在,无比快乐!
唉!没过几天,傻了眼,除了看电视,还能干什么呢?对!到乡下找堂弟捉几只蚱蜢解解闷!
暑假正是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来到乡下,哗!仿佛到了火焰山,热死人了!
不过,为了快乐,不管“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要去!
我和堂弟各拿了一个小笼子,来到河边的草地上。那里绿树成荫,很凉爽。突然,堂弟小声对我说:“别出声。”只见他向一只小蚱蜢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他猫下腰,双手一按,那小蚱蜢,心里高兴极了!我想: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待会儿我捉一只大的给你看!我正在寻找大蚱蜢,突然一只小的蚱蜢映入我的眼帘,我正要去捉,又想了想,这只太小,不要!又看看那边,有一只中等的,简直就是一只“瘦鬼”,也不要!我就这样放过了两只蚱蜢。哗!那边有一只又大又肥的蚱蜢,我高兴极了。哈哈!这只“肥佬”死定了!我悄悄地走过去,近了!近了!我猛地一扑,那“机灵鬼”反应可快了,一下子又蹿到另一棵草上,我不甘心,站起来向“机灵鬼”又是一扑,可还是没捉着。它这一蹿,就没影儿了。我生气地站起来,再看看自己,满身是泥,简直成了“泥猴儿”。堂弟看见我这狼狈样,笑得肚子都疼了!我拍拍身上的泥土,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发呆,原来捉一只蚱蜢也有那么难呀!堂弟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过来对我说:“堂姐,捉蚱蜢可不是您想象的那么容易的哦!捉蚱蜢首先要有耐心,而且要细心,轻轻地走到它的后面,等到时机来时,就两手按住它,这样,它就逃不掉了!”我听了堂弟的话,点点头站起来又去捉了。过了一会儿,我又找到了刚才的那只“肥佬”,它正在那里“静养”呢!哼!你可把我害惨了,现在大姐我找你“报仇”来了!我按堂弟说的方法,轻手轻脚地走到它后面,然后耐心地等待时机。哈哈!这粗心鬼竟一点都不知道我站在它背后,我双手一按,它就乖乖地被我“囚”住了!哼!这下你逃不了吧!它双脚不停地挣扎着,嘴也动着,仿佛在说:“好人饶命啊!”“饶命?等下辈子吧!”我冷笑一声,把它放进笼子里,和堂弟回家了。
经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才能把事情办成。
在一个风高气爽的秋天,树林里处处都是那么和谐、宁静,就如往常一样。
在山坡下沿,有一个规模宏伟的蚂蚁王国,在这个季节里,所有要过冬的动物都在努力地储存着粮食,而蚂蚁王国也不例外,所有的公民们都在树林的各个地方来回悠,一发现食物便让长长的蚂蚁队伍运送回王国的仓库。
有一天,它们仍旧在辛苦的工作着。突然,一只有着敏捷身手的蚱蜢出现在蚂蚁们的面前,带有藐视的态度说:“亲爱的蚂蚁,何必这么辛苦呢!看!”蚱蜢拍着它那鼓鼓的口袋,笑着说:“这就是‘传说’中‘鼎鼎大名'的钱,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不用这么麻烦,直接用钱搞定吧!”蚂蚁皇后听了,不理不睬地对其他蚂蚁说:“不知道是谁在那儿胡乱吹牛,尽说些‘狗屁不通的话’,大家别理它,继续干活。”蚱蜢听了后,十分生气地说:“你们就看着吧!”说完便一声不响地走了。
终于,冬天来临了,树林里到处都飘着雪花,每一只动物都在家里过冬呢!只有蚱蜢先生冒着漫天大雪,在雪地里,到每家每户买食物,但没有一只动物愿把食物卖给他,更不要它的钱。蚱蜢先生的肚子越来越饿,脚步也随着越来越慢,疲惫不堪的它,来到了蚂蚁王国,只见蚂蚁王国的公民们都在城堡里载歌载舞,桌上放满了香喷喷的数也数不清的食物:有蛋糕、牛奶、草莓、樱桃、糖果、蜂蜜望着那些食物,蚱蜢先生不仅留下了垂帘三尺的口水,坐在王位的蚂蚁王后看见了,对他的子民们说:“我们蚂蚁王国是以勤劳、团结著称的,绝不欢迎好吃懒做,想用金钱收买人心的人。所以,大家要记住,所有的成果都是在劳动中获得的,只有用劳动换来的事物,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蚱蜢听了后,便惭愧地离开了。
从此,树林里再也没有看到蚱蜢先生的踪影,树林再次陷入了宁静之中。
自从我家多了只八哥鸟,附近的蚱蜢们也都遭了殃,这八哥鸟,一天不吃四、五只蚱蜢才怪呢!在这么多只蚱蜢中,只有一只让我记忆犹新。
那天,八哥已吃了不少我们捉来的蚱蜢,傲慢地立在架子上,用自己小而尖锐的嘴梳理羽毛似乎已吃饱。
这时,一只小蚱蜢自己蹦了进来,我便扑过去,将它捉住去喂八哥鸟。
八哥鸟却对蚱蜢不已为然,它在笼子里活蹦乱跳,一点也不知道危险已慢慢向它临近。
或许是前面这个活蹦乱跳的家伙把黑家伙弄火了,黑家伙跳了下来,用嘴去啄啄蚱蜢的脚,蚱蜢受到惊吓,用力往上一跳,反倒把八哥鸟吓了一跳。
八哥开始露出它凶恶的一面,他用嘴狠狠地啄向蚱蜢的后腿,它脚断了。蚱蜢微微向前一缩,显然,它开始痛苦起来。蚱蜢掉在下面的清洗槽里,八哥也逐渐对它开始不感兴趣,只是眼睛狠狠地盯了它一眼。
蚱蜢蠕动着身体,身体一扭一扭,但也移不了多远,两只鲜红的翅膀展得很开,身体末端还少了一部分,黄色的软东西堵在口子上。当八哥用脚踩在蚱蜢身上时,它用力一跳,终于跳到了笼外,但它还是死去了。
我后悔当初把它放进里头,便默默地将它埋了,希望它能原理我。
“呼啦啦……”北风凛冽的吹着窗台旁的那只竹笼子被吹得翻了一个又一个身。我望着那空荡荡的竹笼子,遂想起我与小蚱蜢的故事:
上个星期二,叔叔从郊区回来,手中拿着一个用黑色的布遮住的笼子,从里面发出“唧——”的声音。我很好奇,忍不住掀开布一看,啊?这是什么东东?四片薄如蝉翼棕绿色翅膀,两只又粗又长的后腿,显得特别精神。凑上去仔细一看,它一共有6条腿,腿上嵌着黄绿相间的花纹,黑色的小嘴像镀了蜡一样,一对触角不停地抖动着,可爱极了。叔叔笑着告诉我,这叫蚱蜢,是他在河边垂钓时发现的。留着也用不着,又没心思去养,就送给我了。我高兴之余有点好奇,小心的接过笼子,放到茶几上。
我们一家把叔叔送走后,我趴在茶几上认真端详着这只名叫蚱蜢的小东西。只见它刚开始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叫个不停。不一会儿,它好像知道自己永远不能再投向大自然的怀抱了,沉闷地待在笼底,一声不哼,似是一个标本。我看着它那模样,心中隐隐约约有些难受,心想:小蚱蜢一定很想它的妈妈,一定迫切地希望回到家园。把它放了吧,叔叔会不会难过?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捉到的啊;留下它吧,看着小蚱蜢垂头丧气的模样,我又于心何忍呢?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想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夜晚把小蚱蜢给放了。
夜晚,天空像是被拉上一道黑色帷幕。我用被子裹好身体,穿上拖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蹑手蹑脚地走到小蚱蜢的笼子边。打开手电筒,我的小蚱蜢对这突如其来的光束明显不适应,呆呆地在笼底望着我。哎呀,不好,我把小蚱蜢吓着了。我急忙关上手电筒,借着月光躲在茶几下窥视小蚱蜢。1分钟,2分钟,5分钟……过了大约7分钟,小蚱蜢才有一点反应,它先是抖了抖触角,看见周围没反应,就大胆起来了。它先在笼子中走来走去,然后用嘴巴拼命地咬着笼子的其中一根竹丝。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小蚱蜢是想趁我们都睡了,自己逃之夭夭啊!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小蚱蜢。
时间一晃而过,大约又是十几分钟。只听轻轻“崩”的一声,我疑惑地仔细向笼子瞅了瞅,哟,这小蚱蜢还真不简单,把一根竹丝给硬生生地咬断了。小蚱蜢挤了挤被咬断的间隙,可还是没能过去。它再接再厉,又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咬坏了另一根竹丝。成功出逃的小蚱蜢东碰西撞,终于来到了阳台上,它纵身一跃便不见了身影。
面对可爱的小蚱蜢,我深深感到它那值得我们学习的毅力和对大自然的渴望。试想,一个人如果没了毅力,怎么能成功呢?
呵,我和小蚱蜢的故事,竟悟出了这番道理!
星期四,我拿着小瓶子去草地上捉蚱蜢。
我刚走到草地上,一只蚱蜢就从我身边快速地跳过,正好落在我身前的草堆里。于是,我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起来。
蚱蜢全身披着绿军装,要是不细看是很难发现的。它的眼睛鼓鼓的,又圆又亮,就像两颗细小的绿宝石。它的触角翘得老高老高,像两根细细的羊角辫。它的头尖尖的,腿壮壮的,一看就知道是个跳远冠军。
正在这时候,又一只蚱蜢跳到我脚边,我伸手轻轻一拍,嘿,它在我手心里乱蹦呢!我赶紧把它放进瓶子里,拿回家精心喂养起来。
国庆节的时候,我看见一本书上写道﹕“蚱蜢的鼻子长在它身体的腹部。”可是,一般的动物鼻子都是长在脸部的,蚱蜢的鼻子也应该长在鼻子上面才对。为了验证书上的说法,我决定做一次实验。
我将一只蚱蜢捉住,将它的头探入水中。蚱蜢的腿依旧是有力。看样子,乍猛的都的确不在头部。接着,我将蚱蜢的腹部放入水中。刚放进水中,蚱蜢就开始拼命挣扎,腿乱蹬了起来。过了一会,便从口中吐出了一串气泡。挣扎了一会后,气泡的数量逐渐变少,蚱蜢的腿也撒开了。我赶紧将蚱蜢拿出来。呀,蚱蜢已经死了。看来,蚱蜢的腿的确在腹部。
昨天,我和汤音磬一起在丁丁家楼下抓蚱蜢。
我们在草丛里细心地找,我发现一只蚱蜢在草丛里,我一下就扑了上去,手一伸开,一只蚱蜢也没有。咦,蚱蜢哪里去了?我又发现了一只,连扑三下总算抓住了,心里非常高兴。
我们又抓了好几只蚱蜢,一起把它们放进瓶子里,高高兴兴地上楼去了。
放学的时候,已经傍晚了,我和艺镁、思扬去荒地里捉蚱蜢。
来到一块荒地的边沿,我们看到这里的草虽然不高,但是很茂盛。艺镁往里面扔了块石头,石头在草地上滚动了好远,思扬眼尖,指着一处地方喊起来:“看,有蚱蜢!”等我定睛看的时候,什么都没看到。
我们进入荒地仔细地搜索。
我正瞪大着眼睛查看,忽然,一只大蚱蜢从我身后跳了出来,撞到我的腿上,吓了我一跳。
“太岁头上动土,简直是自寻死路。”我喊来思扬,两面夹攻,把蚱蜢活捉了。我们一边拨弄茂密的草丛,一边等蚱蜢自己跳出来,这引蛇出洞的妙计可是我想出来的,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捉了七八只。
那边艺镁孤军奋战,也捉了几只。我们把蚱蜢放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瓶里。艺镁切了几根鲜嫩的草茎,说是给蚱蜢当点心。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抓蚱蜢。
每当暮色降临,我们放下碗筷,便不约而同地跑向操场找蚱蜢,抓蚱蜢。
被夕阳染得金黄的草地上,同学们有的像老公公一样弓着腰,有的双膝跪地,还有的像母鸡找食一样用脚不停地在草地上踢着。哈!原来他们都在专心地找蚱蜢呢!咦,这不是吕海亮吗?只见他张开双臂,,嘴里大声喊着:“泰山压顶!”然后,扑通一声,整个人重重地倒在草地上。这也叫抓蚱蜢吗?我想:蚱蜢碰上他可就倒霉了!不是被压扁就是闷在草地上喘不过气来。
正在我想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有什么东西飞过。 我急忙回过神来,伸出双手就抓。哈!原来是一只黑白相间的蝴蝶呀!它也许被我的手拍痛了翅膀,停在草丛里一动也不动了。我想轻轻地抓住它的翅膀,可它扑扇着翅膀飞走了。唉!
我想一心不能二用。于是,继续在草地上寻找着蚱蜢。只要一看到草动,哪怕是风轻轻一吹,也要蹲下来看个究竟。可惜,暮色已浓,很难分辨出草地上有没有蚱蜢了。如果这时候崭新的太阳重新升起来该多好呀!
学校的草地是我们快乐的小天地,抓蚱蜢是我童年中最开心,最放松的事。
指导老师:陈红
蚱蜢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昆虫,草坪上有,灌木丛里有,花坛里也有,但最多的地方就是农田里了。
蚱蜢和蝗虫很像,不过蝗虫的头是圆圆的,蚱蜢的头是尖尖的。蚱蜢头上长着一对又细又长的触须,背上长着一对翅膀,扒开翅膀,它的背部就清清楚楚的呈现在你眼前了,蚱蜢和别的昆虫一样,都有六条腿,它的每条腿最前面都有一个像钩子一样的东西,它可以紧紧地扒在某个物体上,它的后腿很长,上面还带有一些小刺,仔细看就像锯子上的锯齿一样,但它却不是很尖,也不是很锋利,摸一摸感觉痒痒的。
蚱蜢喜欢吃草和叶子,稻谷也是它的最爱,蚱蜢和蝗虫一样,经常在草丛和田地里跳来跳去。但蚱蜢也有天敌,那就是青蛙和鸟类,它们常常趁蚱蜢不注意,就把它给吃掉了。许多人家都养了鸡,因蚱蜢营养丰富,是鸡的好饲料,所以人们都去捉蚱蜢来喂鸡。
蚱蜢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另一种是棕色。它们都在和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到地方生活。
蚱蜢跳跃能力很强,还会飞行,一不留神就让它跑到家里,啃咬花盆里的植物,所以,我们也应该提防着蚱蜢才好,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们捉光杀绝,因为它们也是千千万万生物链中的一种。
“啪!”收集箱散落在地上,一个陈旧的竹编蚱蜢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俯下身拾起它,那个难忘的夏天渐渐淌了出来。
乡村的夏季少了城市的那份喧哗和浮躁,显得格外的悠闲,这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居多,于是感情愈好。过了夏天我便要到告别山村,去城市上小学了。
吱吱的蝉鸣,在树林阴翳之间奏起乐曲。一轮月儿映在天空上,我和爷爷坐在院里,我大口大口地啃这西瓜,满嘴都是,看的爷爷呵呵直笑。
“孙子~以后到了城市可不能忘本呀!好好学习,时常回头看看。”爷爷的脸在月光的映照下纹路清晰,皱纹正快速地爬上他的脸庞。“爷爷没啥好送的,来,这是爷爷编的竹蚱蜢,就当做你的生日礼物,提前送哈!”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只竹蚱蜢,递到我的手里。
“谢谢爷爷!”看着眼前这个新鲜玩意儿,我笑得合不拢嘴,拿着直把玩。
爷爷摸着我的头,笑了。清风拂过,竹蚱蜢显得栩栩如生,蚱蜢的神态生动有趣,竹子的纹络清晰,慢慢倾注了爷爷对我的爱。
坐上火车,挥手与爷爷告别,泪水夺眶而去,淌过脸庞,我紧握手中的竹蚱蜢,暂别了背后的青山。
我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竹蚱蜢放进收集箱中,陈旧的蚱蜢仿佛将我置身于那山村之中,我拭干了眼角的泪,望了望这个喧哗的城市,心中起伏,荡漾。
竹蚱蜢就是爷爷的期盼,是家乡的眷恋,是一片心灵净土,无论我身在何处,都带给我最质朴的真实。
童年的趣事似凡星点点,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捉蚱蜢了。
那天天气晴朗,我和朋友曹到花园里去捉蚱蜢。整个草地除了风吹发出的沙沙声,什么虫子都看不见。于是,我们使用“投石问路”的方法把蚱蜢“轰”出来,我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用力向草丛中扔去,只听“啪”的一声,草丛中除了飞出几片叶子之外,连一个蚱蜢的影子都没看见,我又试了几次,可结果都是如此,看来 “投石问路”这个办法行不通。一计不成,又使一计,于是我们又改用“打草惊蛇”的办法来把蚱蜢引出来。我捡起一根树枝,在草丛中刮来刮去,突然,一只只蚱蜢出现在我的眼前,青的、红的、绿的、褐的,飞的、蹦的,大的、小的……,蚱猛全出来了!我欣喜若狂,心想:“这办法真灵呀!”
我盯上了一只大蚱蜢,我猫着腰,蹑手蹑脚地靠近,只见这只大蚱蜢全身翠绿,呈梭子形,十分苗条,三角形的头上镶嵌着半粒芝麻大的眼睛,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呢!一对长长的触角直直地竖在头上,两只强而有力的后腿缩在尾巴下面,一看就是一个跳远健将。绿翅下又露出一对粉色的翅膀,就像一条透明的连衣纱裙,哇!真漂亮!我悄悄地伸出手,对准蚱蜢用力一扑,捉到了,我高兴极了,叫道:“我捉到了,我捉到了!”我张开手掌想把蚱蜢放入盒中,就在这刹那间,蚱蜢从我手指缝中飞了出去。我紧追不舍,这只蚱蜢敏捷地钻进了草丛中,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我十分失落。
此时,我的朋友曹已经捉了许多蚱蜢,我心里不甘,难道我就……?这时,我又发现了一只大蚱蜢,我从反面突击,绕到了这只蚱蜢的后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手,一把抓住了他,这时,这只蚱蜢从我的手心里钻了出来,当我张开手心的时候,蚱蜢早已无影无踪了,我用火眼仔细地在草地上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我猛地扑过去,一把捉住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蚱蜢在我手中张牙舞爪,它却无能为力。
……
渐渐地,我们的盒子里已装满这些绿色的小东西,看着我们辛勤劳动得来的战利品,我不禁心花怒放.
记得以前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坐着车子去一个寂静的小路去散心。那里的大树枝繁叶茂,草翠花开, 鸟语花香。而且,树上也有一些小动物在忙碌。例如:树上的毛毛虫,正在设法将自己变成翩翩起舞的稀有枯叶蝶;蝉在树上用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改换着美丽的大地……
可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捉蚱蜢了。不要认为女生就非常惧怕虫子。小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蚱蜢了,我连摸都不敢摸。现在好了,我却喜欢上了捉蚱蜢。
有一次,我发现公园附近里有很多的蚱蜢。便慢慢的跟着它悄悄地走动着,看它不动了,就“砰”得扑上去,谁知道他又跑了,让我扑了个空。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便扑了上去,这次我抓到了一个。经过不断地挫折与失败,我捉到了很多。
后来我想:“蚱蜢虽小,可是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而这样却是索取它们的自由,这样摧残一个又一个的小生命,我们又何般忍心呢?”想到这,我把蚱蜢都放了。
它们没有走,站在那里与我相视对望,久久才肯离去……
在学校的教师楼后面,有着一片历史悠久的原始森林。里面居住着许多昆虫,但大片地区还是被蚱蜢家族的居民所居住的。
在学校的下课铃声中,我又来到了这片原始森林里。森林里的居民都沉浸在劳动的快乐这中,完全对我这座会移动的“大山”置之不理。我又观察了起来,并熟悉了哪里是溪流,哪里是山路,那是什么蚱蜢,那是什么昆虫。
蚱蜢家族中的草蜢,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埋伏家、游击队员。身穿绿衣,在草丛中快而仔细的跳着。忽然,我看到了只草蜢,正在一只蜘蛛面前优哉游哉的吃草。它似乎也发现了那只比它大几个块头的天敌之一——蜘蛛。可这只高傲的草蜢却对它不以为然,还在慢慢的吃草,然后只是轻轻一跳。那只蜘蛛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自己身边有一个猎物,而现在已被放跑了。
在一棵参天大树下,几只打扮的浓妆艳丽的鬼蜢正在那进行着选美比赛。鬼蜢们打扮的五颜六色得,简直就是一位美丽的南国少女。不知使多少蚱蜢驻足痴望。忽然,两只强壮的蚱蜢跑到那几只鬼蜢面前,秀秀自己强壮的身材。然后,各瞟了对手一眼,二话不说,便打了起来。打的十分激烈,虽然持续了很久,但也让我看的兴味盎然。
对蚱蜢的天敌——蜘蛛而言,泥蜢是最难抓的昆虫之一。泥蜢的样子很像小蜘蛛,但又不是蜘蛛。可以说,泥蜢和鬼蜢比,鬼蜢就是一个俏丽的南国少女,而泥蜢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街边乞丐,两虫身份有别。
突然,在森林的大树下,几只蚱蜢好像在那开“party”的,在那聚在一团。吃着树上的浆果,一边唱着歌。
在这悠久的森林里,还有许多东西没看完,但在这时,上课的铃声忽然响起。我只好和我喜爱的森林告别,和我那蚱蜢朋友告别。在教室里,我时不时还惦记着我那蚱蜢朋友,惦记着那一次森林的游历。
广东 广州 增城市六年级:朱方楷
今天,是个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好日子,我和弟弟兴致勃勃地去捉蚱蜢。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浓密草丛上,蹲在地上,睁大眼睛,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蚱蜢的足迹。
蚱蜢穿着一身碧绿的衣裳,和小草的颜色非常相似,让我们两费尽心血也找不到。终于,我在一片平瘠的土地上找到了一只个头庞大的蚱蜢,我上前一抓,蚱蜢“嗖”的一声跳到了另一株草上,我赶紧叫来弟弟,和他一起捉住蚱蜢。我们俩一人前一人后,蚱蜢索性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她藏进一株草下,等我们扒开草时,它已拍着翅膀飞到另一株草上。终于,我们百次追寻,把蚱蜢包围了起来,蚱蜢只好乖乖收擒,我和弟弟高兴地手舞足蹈。
抓住了这只蚱蜢后,其他蚱蜢都停在了草上,好像是在等着我们来抓的。就这样,我和弟弟抓了许许多多的蚱蜢,连瓶子也装不下了。
时间过去的可真快,眼间,太阳就落山了。我和弟弟累得满头大汗,妈妈招着手式让我们回家吃饭了,今天我玩得很开心,吃的饭菜也格外香呢!
每当我看到“蚱蜢”两个字,就会想起一次有趣的捉蚱蜢比赛。
那天,我和表弟到姨妈单位又绿又密的草坪上玩耍,自称“昆虫专家”的表弟提议举行捉蚱蜢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捉到的蚱蜢最多。我和姨妈都同意了。
开始捉蚱蜢了。表弟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昆虫专家”,哪的蚱蜢多,怎么才能又快又准的捉到大蚱蜢,他都知道。瞧,过了一会他就捉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蚱蜢。
再看姨妈那边,她这个沉着冷静、老谋深算的高手也在短短的时间内捉到了不少的蚱蜢呢!而且各个块头都很大。
我哪,情况可就不妙了。由于我没捉过蚱蜢,对这方面很不擅长,好几次明明看到草丛中有蚱蜢,可我一靠近,它又跳走了,让我干瞪眼。哼,老虎不发威,连小蚱蜢也当我是病猫!想着,我便发狠地开始了新一轮的狂捉。可是这一招又不见效,我的脚力可赶不上蚱蜢的一蹦一跳呀。耳边不时又传来了表弟的欢呼声,我有些焦急了,赶紧停下脚步,悄悄观察表弟和姨妈他们的捕捉方法。嘿!三十六计,“偷学”为上计。于是我也改变起了策略,像他们那样,开始细细搜寻,小心翼翼的捕捉。这招果然见效,不一会我就看到了草丛中趴着一只又肥又大的蚱蜢。我屏住气,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双手拱成一个半圆,趁它不注意,迅速弯下腰,眼睛紧紧盯着蚱蜢,快速向前一伸手,便牢牢地盖在了它身上。“我捉到蚱蜢了!”我情不自禁地大喊了一声。姨妈和表弟都跑了过来,他们紧紧地盯着我的手,现在是最关键的收尾阶段了。因为我只是盖住了蚱蜢而并没有抓住它。我弯曲一只手指压住它,然后慢慢放开手,这时只要把它抓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可没想到——我手一滑,只见一个影子从我眼前闪过。嗬,到手的蚱蜢又跑了!“气死我了!”我气愤的坐到了地上。这时,姨妈宣布:“比赛结束!”“耶!我赢了!”表弟手上提着一袋蚱蜢兴奋地在草地上打起滚来,我真是沮丧极了。
看来我以后不能只把心思放在课本上,也要多研究些课外问题,别再输给表弟了!
今天,我的作业快做完了,就剩下作文和国庆实践体验活动没做完,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妈妈同意了。
于是, 我就走到了院子里,我看见一个小朋友在抓蚱蜢,我连忙跑了过去,问:“我能不能跟你一起抓蚱蜢?”小朋友说:“好啊!”我看见一只蚱蜢停在草丛中间,然后,我弯下腰、手拱起来,“啪”的一声,蚱蜢抓住了,可是没想到,蚱蜢从我的手缝里溜了出来,它向草丛飞去,然后,蚱蜢好像飞累了似的,降落在水泥地上,我眼珠子一,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拿了一片小叶子,放到蚱蜢的面前,蚱蜢爬了上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趁机迅速抓住了小蚱蜢,就这样接二连三的抓了七只蚱蜢,有的是老蚱蜢背着小蚱蜢,有的是棕色的,我看见的那位小朋友说:“我们来观察一下蚱蜢吧?”我说:“好的”,于是,我们拿出了一只蚱蜢开始观察,蚱蜢的整个身体是绿色的,尖尖的头上长着两对细细的触角,细小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四条长长的前腿长在肚皮下面,两条有力的后腿长在前腿的后面,它所有的脚都是黑黑的,有一排齿轮,是用于抓住物体,在它漂亮的绿袍下面,还长着一对粉红色的翅膀,它的尾巴是尖尖的,蚱蜢的整个身体看上去是两头尖中间胖,像个指南针,给它喂食物时,我才发现它的嘴巴不停地动着,嘴巴上面有两根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咬着叶子。我还知道蚱蜢要吃比较嫩的叶子。
只听见妈妈喊叫着:“聪聪,吃饭了”,我从抓的蚱蜢中拿出一只放到了塑料瓶里,然后,跟那位小朋友告别,就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