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梦的作文
在这个落寞的世间,你已经成为我深深地信仰。
我却只能把它刻在笔尖,用文字诉说无以言表的誓言。
逃不出尘缘的梦,纠缠着灵魂沉沦在午夜寂静的时空。
朦朦胧胧的过往,倾泻出片片的离愁。
此去经年,情逝天涯。
孤影离雁,泪断苍穹。
怎样才能抚平那遗留下的伤痛?
揉碎了无尽的情怀,频频回首,灯火阑珊依旧,人面却全非。
芳华已远——残叶零落成泥。
笔生相思,墨点红尘。
轻抚一曲离歌,断肠人天涯已远。
弹指伤悲,苍老了金秋的淡黄。
空留伊人追溯着旧梦的烟雨,
墨染一地的清冷。
风掠过,撩起满园的落叶。
未语泪先流,无处话离殇。
爱悠悠,情悠悠,几度春秋轮回。
恨悠悠,伤悠悠,清瘦了谁的容颜?
是谁,讽刺了谁的执着?
是谁,苍白了谁的等待?
任万缕思绪沉迷于指尖融进淡淡的墨香。
凝守心境依然,清泪落地,斑驳了流年。
打开了心扉,
却只留无吟的伤痛定格在记忆的时空。
仰望苍穹长叹——倾尽柔情,终是南柯一梦。
回眸千百度,阑珊处,
依稀可见君的音容笑貌。
迷茫在昨日的邂逅,
却只能望穿那一池秋水——尽是离人泪。
百花已逝浪漫,辗转菊香又润秋。
奈何——君已不见。
柔情的余香,滞留在蓝色的心海。
美丽的故事早已被岁月掩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月亦无涯覆行空
斜首遥指寄星河
百年不过春秋梦
红尘是非皆虚无
不知何年人已去
唯有花开旧梦时
世间难得尽逍遥
何必将愁苦寻绕
若能望自阑珊处
轮回千年又何如?
人生何苦多烦恼
我梦沧海浪涛涛
再相聚,已是几世春秋。默默地在人潮遇你眼眸,几世回,才能把这伤遗忘。
深埋地火中的剧本,陈旧的散发着一种苦味。再翻开,故事依旧耐人寻味。
“媚娘,媚娘,媚娘!“
梦中的缱绻,是梦魇还是想象的生活。
“君羡,君羡,君羡!”
朦胧的睡眼,睁开的了满是惊慌的神色。梦中的人,是索命的恶魔还是那心中盛开的百合。
一梦千愁,人去已空。
一梦千愁,爱已淌过。
——题记
“若人生只如初见,何时秋风悲画扇。”那人独上瑶台,醉至深宵,不跟归去。想起初见,一人雪色裙摆,流纱飘逸,春暖花开。一个回,惊了三千爱恋,青涩的脸,敢爱敢恨的眼,机敏狡黠,惊骇了百川。在仙桃中起舞翩翩,一寸寸妩媚为她只增而不减。铿铿有力的话,咄咄逼人的眼,逼得人心扉盛开,难忘千年。缘分早已深种,斑驳的时间催了姗姗,爱的脚步不再缓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人上城楼,远望,他的身影长长,又怎可望得到?只有空灵的夜晚,伴着寒风委顿她的温柔,溶解了暖暖的心,甜甜的记忆。今日,虽已成王,君临天下,可却永远到不了他在的地方。他的胸膛可抵尚方宝剑,他的头颅不为君威所动一分一毫。曾记得,在墓前,你带我习武练剑,一刹那龙飞九天,痛彻心扉,一刹间,你就不见。想起来,还是像这样,黑夜漫漫。
清晨六点于混沌中醒来,一夜的虚虚实实仿佛都存于我的梦境中。拉开车窗帘,一株株傲然挺立的白杨树飞掠而过——夏日干旱的原野里最醒目的风景,只有白杨。仅曾由课文想象的树,亲眼所见却带着一种别样的苍凉。
这是我的北方。
距帝都越来越近,心情却莫名忐忑。北京,是否同上海一样,是一座繁华的、物质的、市井的、残酷的欲望都市?抑或千年的历史积淀,毕竟会让帝都多一些包容的气度?
火车撞击铁轨的,是迫近的节奏。
北京地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尽管来之前已做好挤地铁的心理准备,然而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即使是在非高峰时段也不容小觑。5号线换乘亦庄线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一拥而上的人群还是迅速占领了所有的座位——帝都居民想必都对抢座极有心得吧,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又如何体会呢?
欲知众生百态,一观地铁尽晓,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冷漠”。 车厢在漆黑的地下高速运行,许多人塞着耳机在手机上看小说、看电影、打游戏,周围一片寂静,偶尔有人接起电话,语气也生疏礼貌。说来也奇怪,正是这样的场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北京的“大”——在不过半小时便能步行横穿市区的小岛上,几步路便能遇见熟悉的面孔,而这里,即便是定居多年者,独自在地铁上被人群包围时,是否也会感到寂寞?这样广阔的城市,恍若迷宫。
的确是迷宫。仅仅是在地铁站,我们也对错综复杂的路线图举棋不定,然而还未主动询问,便有阿姨热情的上前指点;当我因脚上起泡在车厢里站的一脸痛苦时,也有年纪稍大的青年为我起身让座。 这让我有些迷惘了:这些在帝都疲于奔命的人们,原来也会对陌生人露出暖心的笑容啊。
于是,当我在地铁站的过道里驻足,凝视着在人流里静静弹吉他的流浪歌手时,不禁自语:在这里为了生存打拼的人,内心到底是冰冷,还是炙热呢?
北京巷弄:活着的历史
比起圆明园这样满目疮痍、观之沉重的历史遗迹,我还是更愿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停下脚步——不是对民族创伤的麻木与逃避,只是胡同的魅力是与众不同的:这里的历史,是活色生香的,是在生命的喧哗里淡然永存的,是正在被续写的故事。
四天匆忙游北京,去的地方不算少,而南锣鼓巷正是个颇得我心的好去处。在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中间穿行,在琳琅满目的店铺里流连,心却在喧闹中拥有一份难得的安宁。这里的石板路是用来漫步而不是疾行的,这里的流年是用来研磨而不是囫囵的,坐在一家可爱的店里,从书架上轻轻取下一本讲禅的书,这或许就是一份“大隐隐于市”的情怀吧。
然而北京的巷弄并非没有承载如圆明园般的耻辱。太阳初升之时,我自毛主席纪念堂门前漫长的队伍里逃出,独自一人到东交民巷散步。晨光乍泄,这里依然静谧,偶尔听见树的低语,便有一群鸟儿惊飞而起,翱翔回旋。在那片举世闻名的使馆群边,有位老者正牵着狗慢慢前行,小家伙的目光恬静温柔。时光显得如此平和而安逸,似乎没有人记得,这里曾见证了《辛丑条约》的耻辱,尽管巷口的介绍墙上,旧时的照片从未褪色,触目惊心。
霎时,我幡然醒悟:北京的巷弄从未停滞不前,它们拒绝成为故纸堆里凝固的风景,承载历史,却非背负历史,而是带着历史一路前行,走到百转千回的尽头,便是一片海阔天空。
北京之水:北地南影
旅行社的日程皆是游览人文景观,我难免觉得枯燥,于是趁诸人登长城之日与认识的友人一同脱队。早晨七点多到达西单,商场店铺还未开门,我便提议先去北海公园——只为童年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谣。
或许他人看来有些幼稚,我为了这样单纯的原因坚持要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心情。泛舟北海之上,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幼年时在金山公园划船的记忆里,这里的湖水,与我印象中南方的水如出一辙,一样的柔和清婉,一样的微波潋滟。前些年曾去往敦煌,如沙漠碧玉般的月牙泉,在我心中定格了对北方之水的印象:稀缺,珍贵而须要呵护。然而北海不同,在空濛雨色里,湖水晕开一圈圈的水纹,扩散到浩淼之中,白塔也在雨幕里渐成朦胧,这样的北海,与西湖、太湖、玄武湖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遗世独立,淡雅超然的气质,任年华流去,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海周边,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把两只空竹交替抖起,玩得花样翻新,引得周围游客连声叫好。长亭里熙熙攘攘,一群退休老人自发地聚集在这里,高唱着《东方红》的老调,男声低醇,女声清越,两股声线若即若离,抑扬顿挫。或许,这又是北方的水独独滋养的一份坦荡,老北京人才真正懂得“常想一二”的意蕴,伤心与忧愁都被这北方的水荡涤尽了,人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北京之魂:矛盾与共存
西交民巷边上,有一片戒备森严的高墙,几步之内,便有数座哨岗,身着军服的战士寸步不移,目光如炬地盯着我们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游客。
我也真不识趣,上前开口:“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中海。"他冷冷答。
我仍不死心:“那中南海在什么地方?”
他面色更加难看,挥手示意我们马上离开。
一公里之内,天安门广场的地下通道里,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在熟睡。清晨四点,升旗仪式还要等上许久,游客也还未聚集,他们缩在地道的角落里,如同冬眠的龟。东方既白,不知他们今日的奔波又将去往繁华中的哪一片悲凉?
日理万机的领导人和流离失所的乞讨者,只有这一公里的距离。
从南锣鼓巷步行到后海,途中在一家小店歇脚。店主是个不过而立的年轻人,十分健谈,闲聊中偶然得知,他竟也是江浙人氏,为了女友来北京打拼。“现在和别人拼租房子,没办法呀,四环内的房价像我们也给不起啊!”他说着自己笑了起来,只是那暗藏的苦涩,却是笑声遮掩不住的。
在清华大学漫步,向骑车的学生打听二校门的方向,他热情地给我们指路,眉宇间的张扬自信令人艳羡。后来又在校园里遇见他,只不过单车的后座上多了个清秀的女生,二人轻声交谈,不时相视而笑,不经意间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一样风华正茂的年纪,人生的轨迹却正在渐行渐远。
原住民,农民工,大学生,北漂族……一个城市的精魂便是由无数的人构建而成。我曾为魔都写下这样的语句:“上海是梦想的焚化炉。”虽说言之过于残酷,但对于漂泊北上广的多数人来说,这就是真实的命运。然而北京却使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实现终极理想并非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国企高管、政坛人士、知名学者,然而他们一样可以在胡同口遛狗,在王府井购物,在后海酒吧里听驻唱歌手唱一曲或高亢或柔婉的歌。在这个承载千年时光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被成王败寇的残酷伤害得体无完肤。热心肠的北京人不若尖酸刻薄的上海人,他们会无私地给予外地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厚重的帝都也还保留着“慢生活”的可能性,安河桥下的水依然澄澈空明。或许正因为如此,北京才多了一丝人情味儿,让我产生了“直把他乡作故乡”的错觉。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千千万万的思绪在这里碰撞,千千万万的人们在这里共鸣。北京就是这样神奇,它包容着无数的矛盾,却使它们和谐的共存。海纳百川,这座本没有海的城市,却真正拥有大海的灵魂。
北京之行于我而言,太多的景,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太多的感悟。这座城市怀揣着无数的梦,我将我的梦留在这里,是希冀着有一天能够归来拾起,哪怕终究还是湮灭在风尘深处,我也渴求那一刻的美丽——千年的永恒,原本也只是一瞬间而已。
若前世有缘;是否今生;能在一起;人们常说;百年修的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前世;爱上你;今生;要定你;迷迷茫茫;人世沧桑;笑看人生;世间轮回;或许今生;我们能相遇;苦等千年;只愿换你一个如花笑颜。
若今生无悔;是否能与你执手天涯;笑看人世沧桑;今生;定与你走一回!
六年级:高关一秀
一梦三四年
别梦经幽处
灭烛怜光满
默然去相思
有人做梦,有人离梦,每天做梦的人很多,但每天梦醒的人相对很少。
从开始到现在,觉得好笑,不为任何承诺,只为自己的内心点滴积累成的现实挣扎。
一梦三四年,时刻难相知,想知道,想离弃的,总在发生,可这些却总使人难以呼吸。
是活在现实里的,也清楚的记得,白天,在空气里,我自由的呼吸,晚上,黑夜来临,像多少人开始碾转难眠,似生活在水里,找不到呼吸的缺口。
总觉得时间是最好的疗药,可让人忘掉我,可时间不是最好的疗药,因为我无法忘掉别人。
很珍惜一段安稳踏实的日子,能在睡眠里享受身体的舒坦。偶然能拥有这样的生活,真是一种美丽。
诚然,别梦了经过其它地方,可当想真正灭掉心灵深初那盏耀尽光华的蜡烛时,却发现它仍如花般开的灿烂,不忍心去捻灭,只好独自漠然对待身边发生的故事,却学会独自一个人去深思。
梦里无声处,
静月洒伊人。
独照金乌下,
欲穿九洞天。
路人遥相望,
平行两无知。
事在人为此,
两心总如痴。
--梦里是无声的,是有声的?谁知?
--朵花开时是有声音的?有谁能听得出那是什么声音?
--花落时是不是也有声音?
花落无声,肠断无声。
有声却是无声,无声又何尝不是有声,只不过通常都没有人能听得清而已。
花落时的声音有时是非像是肠断时一样?
梦里,不管是谁的梦,静月倾照,伊人独立,这是有声还是无声,我想,有时,一切都声声不息吧。
其实,金乌之下,万丈豪光,总有人愿去思索,那远处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想也罢,思也罢!有能如此?
何为路人,又有多少路人会擦身,会遥望,是在天上,是在人间,可不管在哪,有心想连,总是最真。若不然,手牵手,也似平行线,永不能相遇。
想过的,没想过的,发生的,不该发生的,相遇过的,离开的,都将离我们远去,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事在人为总如此。
会喜欢心上那人平安快乐,也不追究中间的曲折奥妙,两心都是痴的,再说,也无法道清中间的泪是喜还是悲?
一梦三四年,总在相思处。
还梦归楼兰,此处最相思。
一帘幽梦长,子夜情未央。
晓来谁染鬓成霜?泪落已千行。
把酒酬月人茫茫,白了少年郎。
对镜愁容卷千丈,怎掩藏?暗思量,岂敢忘?
时光残缺了曾经信望天空的真纯,美好的记忆在脑海中渐渐的被定格存储,那熟悉的景物,在岁月的河流中早已被洗刷的陌生了。残留在手掌里的余温,在物是人非的凄凉中,也已随着记忆慢慢的冷却了。曾未经世事的年少之心,在浮华的生活面前,渐渐的由急躁变得沉稳。随着岁月的流逝,美好的青春在悄无声息中慢慢的消亡,但无需抱怨,因为漫长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在这错落的人生之途中,带着一份虔诚之心慢慢的行走,不知我小心翼翼的脚步,是否能够踏出一片纯净而芬芳的未来?
难以止息岁月的匆匆流逝,一如那些不可挽留的事物般,纵使有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也已无济于事。或许失去了的便就注定不可拥有,过多的去强求只会徒添无谓的伤口,只是,那颗不知悔改的心却让我一时难以放下。静静的梳理着破碎了的心绪,此时的无言使得我产生了一种无由的恍惚、懈怠的倦,一时不知如何才能释怀。只是,有些事,虽然早已明了,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借口忘掉,那些看似不羁的笑容背后,不知又暗藏了多少伪装?看起来的荒唐,不知又荒了谁人的思念?在这无关过去与曾经的过往里,就让我一人独守花残、独伴月落,用一枚多情枫叶的落拓,去祭奠红尘中的缘错。
泛黄的记忆在脑海中慢慢的脱落,俯身去轻拾时却已破碎满地,也许应该忘记了的真的不应该再记起,可上天却便便给予我了这么强的记忆,任我如何的想把一切不顺之事抖落,可在我一再的坚持下,一切又显得那么徒然。
无法剔除有关红尘里的纠葛,成天的胡思乱想真的可谓是一种苦痛的折磨。在这错落的红尘中,我忘掉了自己,忘掉了过去,可独独无法忘记你,你给予我的那些美好记忆,不知我应该要有多坚强才能做到遗忘?也许思念是一种蛊,一旦染上了,自己就将会变成陌生的自己,可是到最后,纵然是心痛的无力承受,却又难以找到戒掉这种苦痛的勇气。在这滚滚红尘中,或许一切都只是梦幻,待到某日自己真的醒来时,那些所谓的执著,也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一个被自己夸张了的华丽虚张声势而已,无他。
人生恍如一梦中,生之百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短暂而已。只是其间总是免不许多的坎坷要走,在这迂回的人生之路中,不知我与谁的相遇会是我此生命途中的最美点缀?我一直在寻觅着,可至今却无果。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回头看看自己走的路,途中或许会美景叠生,令我留连忘返,但是,我却不能为之而止步,因为我的梦在远方,在伸手触及不了的地方。
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四周总是那么的宁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拂去了内心的狂躁,带着一份随意的心境去感知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也许会在某个瞬间自己恍然的发现,曾经费尽心机想要忘掉的人和事,真的就在自己的念念不忘中变得忘却了。也许是思的不够深、念的不够切吧,但在这岁月的河流中,一切的执著与等待又显得是那么的肤浅,在静静的回想中,一切都已随着记忆而沉湮。
岁月的刻刀错乱了我的容颜,茫然的人生在不断的上演,我只愿在今后的命途中,能拥一份淡定、来把美好的人生装点。任岁月的风霜染白我满怀的柔情,我将用笑容来缅怀回不去的曾经。
浮生恍如一梦中,梦醒一切俱成空。得失成败了无凭,掩袖一笑梦曾经。
一梦惊觉
惊觉不了的从前
我自梦里醒来
还在回忆着怎样的梦
从窗外望着
门前的路
每天过往的行人,车
我还是被世俗的喧闹吵醒
那昨夜的梦里
是怎样的梦境
梦里梦着什么梦
不愿醒来的惊觉
扰了一处春秋
落了满地风霜
一切在梦里游荡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的吹散,留给世人的只有那无尽的遗憾与指责。
——题记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一句诗词,写尽了世间百态,人间悲欢离合,而人生百态的最好映照,就是曹雪芹合和着泪与血的着作—《红楼梦》。
中华五千年悠悠文明,有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巨作。而红楼则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没有人能掩盖它的光辉。它有的,不只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宝黛自恋,更隐含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道理。而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折射在了清高孤傲的黛玉身上。
曹雪芹对黛玉,是充满怜爱与惋惜的,“两弯罥眼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这样一个女子,天地不知如何创造。但是,这样一个女子,身世却异常凄凉。自幼丧母,不久又丧父,父母双亡的黛玉无奈寄人篱下,在别人眼里,黛玉是幸福的。贾母,王夫人对她及其疼爱,而宝玉,宝钗又对她关心至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谁又能理解她的痛苦呢?“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凤姐,“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趋炎附势”的探春。再到后来的金钏之死,晴雯之死,为了一杯茶就被撵出府的茜雪,都令她寒心。试问,在这样黑暗腐朽的贾府,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又能存活多久呢?
在世俗的眼光中,黛玉或许是尖刻,多疑的,但在我眼中,她却是一个柔弱中又带着几分刚硬,似翠竹一般的女子。她在金陵这个灵秀之地,绚丽的绽放着;又在金陵这个腐朽之地,无声地凋落着。上天最终注定她要离开。她是太虚幻境里德一颗绛珠仙草,是大观园里的一株湘竹。污浊的贾府是不允许这样纯净的人存在的,于是,她走了,走在心上人与另一个女子的良辰吉时。但或许,在黛玉看来,何时离开人世都是一样的,腐朽的贾府已无她的容身之地,倒不如回到太虚幻境,继续做回自己的绛珠仙子。这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未完红楼一记。但红楼的美,不也正是一种残缺的美吗?那么,让我再次打开那厚厚的《红楼梦》,细细品味这千古绝唱。梦中我听到无数曾经美丽的花朵纷纷落下,我知道这是一个梦,可我不愿从梦中醒来,也没有能力醒来。
江南古镇,如诗如画。它的古朴,朦胧、清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而更吸引我的则是它的名字――江南。
江南,这是文人墨客笔下永不褪色的词语,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淡抹还是细雨浓云,给人的印象总是秀美迷人的,如同那一句:‘’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江南的烟雨小巷,江南的白墙黑瓦,江南的青石板路,总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悸动。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断肠,蘋满汀洲人未归。''在江南的暮春里,那位柔情似水的姑娘,望断了天涯,望穿了秋水。心上人却迟迟不归,她美好的青春年华就如那‘’斜日杏花飞'',在孤寂落寞中虚掷了。我说,江南是一个凄美的地方,那一个身穿白色衬衣的少年,那一张写着别人名字的幸福卡片,那一把烟雨浸湿的孤独的雨伞,根植在心里。
带着谁的江南,闯入了谁的梦里?我再不也愿去不管了。继续做着我18岁的梦,依旧恋着那仅属于我的江南。我单恋着雨滴的温度,雾霭的厚度,空气的湿度。我想,孤独,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呢!如同那铺着石板的小巷,滴着雨滴的屋檐,古老质朴的西窗,还有那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时光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了,不经意间岁月的年轮已深深地镌刻在脸上,我们已各自历经沧桑,饱尽忧患。如今才明白那些风云变幻,人事变迁,都如同昙花一现,瞬间奚落,那些纯真灵透的世事,经岁月的修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更加清绝明净,沉静如斯。
有人说:“今生只做最后一世,若有来生,定要脚踏莲花”,可见他诚挚的佛性。然而,世俗中有太多的锋芒菱角,有太多的刀光剑影,身处碌碌风尘之中的你我,需要几世修炼,才能功德圆满呢?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曾经那些刻骨铭心,刺穿内心深处最伤痛的往事,以为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就这样慢慢地淡去了,我们都明白,这并不是薄情,也非无意,更不是忘记,是让这些纯真凄美的回忆,深深的永存在心底,化作陈年佳酿。
人生是一场无法预测的旅程,因而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几次劫数,唯有历经沉劫,遭遇坎坷,才能淡定从容,得之泰然自若,失之淡然无意,才能醉语看花,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仰观天外云倦云舒,才能牵手红尘,足踏山川河流,嬉戏樱花烂漫。
欲多烦恼,情深不寿。明知这般,还是有很多人飞蛾扑火,悲壮而凄美。是我们索要的太多,还是每个人生命都有一段或几段这样的必经之路?若能够看惯秋月春风,尝尽悲喜离合,又怎会轻易被某种情愫惊扰,又怎会如此刻意铭记。
行吟山水间,一梦已千年,看过姹紫嫣红,莺飞燕舞,观微风穿竹林,嗖嗖作响。看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观过素雪纷飞,舞动妖娆。那时候,洗尽纤尘的你我,若能依旧依靠着那扇老窗,端静安素,慈悲祥和,看旧时庭院,飞雨落花,远望夕阳西落,隔世经年。
夜阑人静,蜗居斗室,煮一盏香茗,看雾气缭绕,捧一本古书,静静品阅。手一次次的滑过……
我静静的坐在书桌旁,手捧一本名著,仔细品味。心,随着一次次的翻阅,也在不停的跳动……
一段爱恨纠葛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断人悲肠的曲调。无奈,回荡在书中每个人的心中。黛玉的无奈是寄人篱下,相爱却不能厮守;宝玉的无奈是爱却伤了众人的心;宝钗的无奈是得不到他的心……彼此隔阂,承载两人心痛;放下一切,打开心扉,只是痴人说梦。何苦为他争风吃醋,一觉逝去。所谓“门当户对”,可否有真情。可恨有情人未终成眷属,悲哉!悲哉!
贾府败落,人情淡漠,十二金钗各尽悲惨结局,独留世人叹息。在感叹之余,也不难想到人生也就如这《红楼梦》一样,似戏,一叹而过,各种悲欢离合,承载着各种心酸,风流冤案尽在眼中,人生如戏,谈笑间一晃而过。富贵一切来的匆匆,去的也是匆匆,一切如过眼烟云。人生有几何,来去无影踪。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殊不知,烟消云散,两手空。
《红楼梦》,一本文学巨著,一本愁绪漫飞的经典,伴随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细细品茗,独留余香回荡在心底。
茶,已煮好,只待品味;书,已阅过,只留余香回味……又一个夜阑人静的夜晚,有书陪我度过……
盛夏的夜晚,她漫步于落园之中。眼前映入一潭池水,在夜幕下波光粼粼,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水雾,使人迷茫了这是何季节。池中的荷苞,早已绽放,令人垂涎不已。荷花美态繁多,她婀娜多姿、又清丽出尘。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已被传颂至今。月光微微照映下飘来缕缕清香。她倦了,倚在园中木椅旁,不消一会儿竟渐进梦境、、、
此刻她眼前的景物是繁茂广阔的森林。森林中一片生机勃勃而又春意盎然的气息,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迈步,一只彩蝶翩翩起舞在空中,与之相伴的是两只嫩黄的小蜜蜂,它们在空中愉悦而欢快的飞着,似是向众物述说今天收获颇丰。不知名的古树旁,萌芽出许许多多花蕾,含苞待放树梢尖抽出嫩绿的芽儿。继续走着、走着,此时她周围已是花海,千百种花娇艳盛开,馥郁花香环绕着她,久久不离去。随处可见的小动物,向她投来和善的目光。她想上前去抚摸一下它们,但它们却转瞬即逝。
现在,炽热的太阳似魔鬼般折磨大地。树木却显得异常翠绿,再深一点就如同墨色了。阳光从繁密的枝叶间投射下来,地面印下碎点一般的粼粼光斑。风带着醇厚的暖意,蝉知知不休的鸣叫,提醒万物:“春已归去。”梧桐碧绿的树干顶上,顶着一颗褐色的芽,像用暗宝石雕成的,上面布满细细的绒毛。
枯黄的水杉叶凋零了,地面形成犹如血橙色的地毯,一刻不停的下着落叶雨,不知何时能停。枫叶也不甘落后,用热情的红博人眼球。秋风萧瑟,混着那飘落的坠叶,似一只只断魂的蝴蝶。秋蝉的嘶鸣让人心为之一颤。那老去的树木青苔也难掩他身体上深刻的皱纹。
洁白而圣洁的雪,缓缓降于大地,欲将世界变为白与银的天地。大地没有丝毫的嘈杂声,只剩下风的肆掠声,此刻的风是疯狂的,失去理智的,但又苍白无力。在这银装素裹的天地,没有一丝生机,对于弱者来讲这就是死亡的期限,万物停止生长、开花、结果,他们可能被强者夺食,也可能被饿死。
最终她来到一片荒地。这里是一处墓地,存放着成千上万的尸骨。它们原本的灵魂不在,肉体却留于大地,可如今肉体已成骷髅。仰头望天,一片昏暗、、、睁开眼,她似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那所经历的四季、最后的墓地,就好似在阐述人的一生,年轻时光鲜艳丽、成就非凡,老了,就独自离开世界。如戏、如梦,精彩绝伦,而又神秘不知后事。也许我此时此刻就是最珍贵的,因为你正在感受,并且此生不会再有同样的此刻。
孤独一梦,雪殇几斛?
曾经沧海,一水难为,
除却巫山,不知诗云,
知定随流,相伴千岁,
雨泻林间,更待何时?
化雪长眠,愁自无言,
冰雪易融,感愁难消,
雨打梧桐,深思眷恋,
霏霏缱绻,为何人弹?
我们犹如一只
即将翱翔天空的鸟
将脱离鸟巢
飞向茫茫无际的天空
纵使心中有千百不舍
却也明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是一年青春毕业季
以前这个时候
这本书的主角是其他人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次的主角轮到了我们自己
分离季不分离
同学情谊深埋心中
愿你我他相逢在
更美好的明天
但愿
那时不要相见不相识
六年级:张驰 六.(6)
夏夜宁谧,一月遮影羞广寒
夜风抚窗,南柯一梦过江南
醒栏处,心属凤凰
独倚轩窗,一捧清茗,一望江南
眸凭夜雨,落寞任秋意,萧瑟随波逐
静谧的夜,默默凝望,明月狡黠
甜蜜的却是游弋在
浮云缠绵里的,月半弯
拈一支瘦笔,题一阕清辞
浅煮一弯静湖月
轻捧一把眉心雪
待碧色如烟,星河鹊起
我倚身画楼,在江映霓虹中,等你
听,驿外箫声渐起
氤氲入梦,缠绵入耳
温暖如斯
恰是你我曾许过的心愿
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另有世界。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招他为驸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连遭不测,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从此失去国君宠信。他心中悒悒不乐,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车出洞穴,家乡山川依旧。
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眼前仆人正在打扫院子,两位友人在一旁洗脚,落日余晖还留在墙上,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淳于棼还大喜,每天无所事事就在这里插香祈福,可过了一个月还不见紫衣使者,淳于棼有点失望,可还继续祈福想有一天还能到“大槐安国”,不想,过了十年,淳于棼家道中落,在他死去的那天他又梦见他去了大槐安国,只是他正跪在一个大台子上,双手双脚被捆在一起只听见:“时辰到!用刑!”。
淳于棼就再也没醒来……
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
承德二十三年,我已是大卫宫里的一个老人儿了。我苦叹的看着漫天大雪,开始回忆往事。
承德十二年春,我入宫为妃。号承先皇后芙泽为芙妃,只因为我和她容貌相似而已。尽管芙泽已经故去十年,但是可以看出她在陛下心里还是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一同进宫的秀女中,我颇得圣宠,是我自个儿的缘故,还是芙泽皇后的原因,不得而知,也没有多余的必要去得知莫须有的事情。
我知道,我现在乃是,现在位皇后睢宁的眼中钉。
那年,我被太医诊断已怀有三个月身孕,于是,皇后送补药而来,我当时并未多想,就这样我失去了我的一个孩子。那碗补药,也打掉了我的年幼无知和懵憧幻想。让我成为一个,深谙城府,狠毒狡诈的后妃之一。
睢宁的死,在承德十六年,那时她颜老色衰,圣眷不在。
而我正当韶华,已经有一女承欢膝下,尽管那孩子才百天不满。
睢宁是西淮府兆尹嫡女,身份高贵,然而她娘家的军权更加让帝王忌惮。
帝君的子嗣少,皇子更少。
仅仅是悉嫔的大皇子与笙妃二皇子,要想彻底扳倒,利用我的小公主………
是的,初为人母的我利用了我那个还不满百天的小公主,那年冬至小公主殁了。
帝诏,睢宁身居后宫之首,贵为皇后,竟谋害帝之子嗣,令废后,赐死。家族管教不严,有辱门楣,家主贬官,子辈撤官革职。
与此诏同出的还有,我升为贵妃之旨。
由孩子的命换来自己的位分,真是可笑,不过我确实得到了我想要的……呵呵………
承德十七年,帝迫于前朝催立,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天下不可无国母。立笙妃洅云为后。
洅云为后之后,后宫被她进行了大整顿,悉嫔通奸,妄图给帝君下毒谋反数罪并罚,赐死。而她的大皇子自然也不再有登基之机会。而在这个紧要关头,我却有了身孕。
我以重金封了为我把平安脉的老太医的嘴,他也告诉我瞒,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身形大了,依然可以看得出来,到时候被扣上了隐瞒不报的罪名就适得其反。
我怀胎日子尚浅,不足以让洅云看出,然而也就是说,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去为我的孩儿在后宫前朝挣得一席之地了。
于是,我买通皇后宫中的侍女,
巫蛊之术,带着针的娃娃,那娃娃背上的生辰八字,是当今帝君的。
于是帝王病倒了,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某天,帝诏我,予我令牌,令我搜宫。
果不其然,在皇后的宫中找到了那个娃娃。
于是,谋反的罪名扣到了她的脑袋上。一切都有了说法,她的儿子已然成人,可以继承皇位,若皇后等不及做太后,铤而走险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废后打入冷宫,无诏永不得出。
承德十七年,芙贵妃有孕,太医诊可能是皇子。皇帝册立我为后,并诏云,如子立太子,而如女则为固仑。
承德十八年,芙贵妃产一子,帝册为太子。
承德二十年,凝妃有孕,为了不让我的儿子前途受有威胁,我天衣无缝的让她滑了胎。在她的身边下药,让人把她推进莲花池。帝曰,明有孕,无事闲逛为生非,护子不周,有罪。
凝妃被人拖出承德殿时还在喊着,是皇后约我去的。可是我早已经买通了所有人,没人为她作证,而我又故意在众妃面前摆出贤良的姿态。帝王,妃嫔,没人相信她。她大抵不知道,有种东西叫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轻轻的移动我的青花护甲,那护甲在刘金梨木桌子上发出渗人的声音,我听着颇为舒坦。好像是未入宫前,那个仗着自己家族欺我的凝妃,发出的惨绝人寰的叫声。
承德二十一年,帝王殁,太子顺利成章为皇帝,奉我为皇太后。太后旨,妃嫔无子嗣者,陪葬皇陵。
承德二十三年,我轻抬我的额头,望着被雪覆盖的长安。美景不胜收。轻轻阖上双眸。
黄粱一梦,梦醒悲凉。
六年级:叶北寒暮
一阵风,吹走回忆;一场雨,打湿尘埃;一个梦,抚平波澜。
——题记
转身既是天涯,红尘陌上,从此潇潇路不归。绵长的小巷,始终不见你撑伞而来,锦雪飘飞,苍白了希望。笔尖勾勒出淡淡的忧伤,梅香似要从纸上溢出,又是一个冬天到了。寒梅傲然绽放,经一番寒彻骨,等到它的扑鼻香。我等,你来吗?我不等,你来吗?其实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来。我懂,所以,我不等。
离别的苦涩,随时光静静流淌。他们说,分离只为下次更美的相遇。我苦笑,如果真是如此,下次可能就是下一世。缘分散落在尘土,沾满灰尘,若执念太深,非碰不可,便会泪流满面。灰蒙蒙的苦涩,懂得人太少。上苍让你失去,只是为了让你得到更好的,不要追风,那只会让你更累。安然淡之,自会有风吹向你。
轻吟岁月如歌,浅舞江山如画。多想流浪在天地之间,做一个四海为家的过客。这个憧憬是美的,只因我所想皆是好的。于我而言,它只是梦,仅此而已。红尘琐事绕在我心头,怎可一身轻去旅行。遗憾毕竟是有的,就如街头偶遇昔日老友,却再也不能微笑挥着手打招呼,只能在心里黯然神伤,感叹着物是人非的无奈。这些惆怅如夏日雷雨,来去匆匆,很快,我就会忘记这些,继续着茫茫人海里穿梭。
只因年少,所有感伤都是虚无,只因轻狂,所有狂躁都是无理,只因回忆,所有风景都是飘渺,一段时光,困住多少人的心。穿过崇山峻岭,越过狂风暴雨,只为回忆能够余温犹存,值得吗?韶华易逝,瞬间你我都已苍老,却仍是扯着回忆不放。为什么不放下?因为眷恋和不舍。世间洒脱之人太少,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那么一段过往,站在原地回望美好。既已相遇,便要惜之;既已逝去,便要淡之。
桃花凋零,遍地荒凉。抵不住宿命的轮回,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人生漫长,快乐也好,悲伤也罢,都是生命的点缀。我们就如同黑夜的星星一般,灰暗过,明亮过,可最终也逃不过陨落的结局。红尘不过一梦,有些事,既然无能为力,随遇而安,做自己就好。
习惯饭后去文化广场周围散步,让时光包裹在悠闲的霞光与月色下。
一道霞光映红远山,步履湖畔幽深的小径,湖岸,柳絮摇曳着舞姿,不经意得洒落在水间,犹如青萍点点,挠得使人一波愁绪。几簇带刺的蔷薇,披上素雅的霓裳,露出诱人的芳容,傲立于枝头,美得像一个纯真的梦。让人有说不出的怜爱,心想,倘若剪几枝插于瓶中,枕一席花香入梦,梦里也将会弥漫清幽的花香吧。几点蓝光,洒在涟漪里,像是星星划落一般,原来是钓鱼者在甩鱼竿。
月色渐渐降临,穿过灯火通明的广场,一曲曲曼妙的音乐萦绕远方,娉婷的舞姿宛如瑶池飘来绽开的花儿,尽情的挥洒青春活力。音符漫过心灵的沧桑,趟过灵魂,蜿蜒着生命静好的绵长。我沉静在一帘夜色里,此时,凡尘琐事与我无关,只有明月照山林,风度湖边,疏朗而清欢。这休闲的港湾,真是一座世外桃源。
散步赏景,能愉悦身心,更让思绪翩跹。然而,“天有不出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岁月里有些事是无法预定的。
瞬间,呼呼的狂风让树影摇摆不定,震耳欲聋的雷鸣,在空中不停地跳跃,翻滚着。紧锣密布的“ 呯啪呯啪”,不绝于耳,像无数发子弹在射击敌人的进攻。站在楼上屏幕前,惶惑间有些摇摇欲坠,好似天崩地裂之感,急促间,循声直冲往楼下窥视。
透过窗户,瞧见闪电划破夜幕,粗大的雨点像无比宽大的珠帘,沿着房檐哗哗直下。雨点打在窗上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模模糊糊看不清。“呯啪呯啪”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密,打开门,只见一个个拳头似的水晶球,从空中扔下。我好奇的捡起一个,放在手心里,冰冰的,凉凉的,晶莹的无可挑剔,圆头上好像长着眼睛正在相望呢!
恐怖的冰雹啊!你是雨的凝固,是雪的化身,你在冷热对流中徘徊,你嘲笑春雨的软弱,嫉妒雪花的飘舞。你是那么任性,晶莹的外壳,包藏着冷酷的心,你肆无忌惮地破坏,把我们家的房顶瓦片砸碎,只好用脸盆来接水,真叫人无可奈何。
第二天人们议论着冰雹的危害,田间麦穗断了头,路上小树散了架,汽车砸了洞,碎了房顶瓦片,甚至人的生命消逝了。
方圆十里都受到了冰雹的天灾。最棘手的是居民的房顶瓦片受损,向来江南古建筑颇多,粉墙黛瓦美观典雅,可苏式瓦片禁不起重击呀!紧张的抢修,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道风景,只见运输工人起早贪黑的运送瓦片。泥沙匠,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把碎掉的瓦换成新瓦,为了抢下雨前修好,人们动员了劳力争分夺妙的进行维修。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闪烁出朵朵耀眼的人性光辉。
可是,同事唉声叹气地说,村上一个刚结婚不久的青年,冰雹来临时,正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捕鱼,来不及泛港湾,吹到水里身亡。聆听后我们不禁心酸,悲痛,于此,只能用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诗感慨、哀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望着路旁一颗巨大的香樟树高高矗立着,那华丽的冠盖在为人们提供凉阴,那摇曳着的闪着油亮的片片绿叶随着一阵春风婆娑起舞,影影绰绰的斑驳洒落一地,像乐厅闪烁的霓虹,伴随着优美的乐章翩然起舞。起雨的季节,却又像一把华丽的巨伞,其上大雨如注,其下只是滴答,被大雨驱赶的人们急匆匆赶往躲雨,待雨驻再四散开来。此时的它博大雄伟,彰显着生命的强悍和力量,令人折服。冰雹来时,它只是一阵蟋嗦飘过,仿佛捞痒,它粗壮的树干说“能奈我何?”这是生命的积累,这是经年厚重的堆积,是顽强,是不屈。
想想我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多年仍生生不息,什么冰雹雪灾害,洪水肆虐,地震恫吓却从不为所惧,从容面对,顿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泱泱大国不正像眼前樟树吗?其子子孙孙在她的阴护下枝叶繁茂,繁衍生息。
孤独一梦,雪殇几斛?
曾经沧海,一水难为,
除却巫山,不知诗云。
知定随流,相伴千岁,
雨泻林间,更待何时?
化雪长眠,愁自无言,
冰雪易融,感愁难消。
雨打梧桐,深思眷恋,
霏霏缱绻,为何人弹?
六年级:我是梦吗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