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独立的作文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是对中国儿童地方真实写照。
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孩子是瓷娃娃,一碰便碎;孩子是方便面,一捏就碎。却不知道孩子们往往都向往着独立自主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都过着衣来神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独立:睡觉与父母睡;衣服不会洗;饭不会烧;竟然会在买菜问价格时问:“老板,这一个辣椒要多少钱?”
我既为这些依赖性强的同学感到惋惜,也为自己感到庆幸。
我的父母一直都主张我独立:大家还在缠着爸爸妈妈叫他们喂饭时,我的饭已经吃好了;大家都还在与父母一起睡觉时,我已经一个人一个房间了……因此,我在同龄人面前,就像一位大姐姐。而这,全都归功于我的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方式——独立自主地生活。
独立,是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最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我真的真的十分想代替全国儿童的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们,我们不是一碰就碎的瓷娃娃;也不是一捏就碎的方便面;更不是笼中之鸟,我们只是一群向往着独立的孩子……”
六年级:吴蕙羽
看了《十八岁的天空》后,我有很多的感想,是否人到了十八岁后就一定要学会独立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一定要学会独立的。但我是一个要从不懂事的孩子变成成人的“孩子”,我在寻找变为大人的方式,我在我自己的海洋中肆意的遨游,我不知道我的大陆在哪里,更不知道我是从哪里游来的。我只是一直努力的向前游……
“你还小,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为你作主……”这句话让我太伤心了,我觉得我的爸妈根本就不了解我。也难怪,他们十年前外出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我觉得我们的关系是否只比陌生人多一点,比起我想要的父子,母子关系还要差很远。于是钱就成了我和他们唯一的沟通,他们也只是和我用钱在交流,我悲哀呀……。
用他们的语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然而这是真的为我好吗?我不觉得,只是觉得他们是想逃避我。我不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最爱的是那永远也找不完的钱。他们把老人放在家里,把我也放在家里,他们不孝也不慈。
(大转变……)
我在这种状态下渡过了十年,一直是把自己囚禁在一间密封的房间里,我好想冲破房间看看外面的世界。哈哈,我现在终于摆脱了我自己的束缚,我十八岁了,是大人了,我的思想成熟了,再也不会一天到晚幼稚得怪妈怪爸了。相反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教会了我一个人怎么独立。“爸爸妈妈你们是我的最爱,儿子爱你们”。
我想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过的很好,很快乐,在远方有爸妈在默默的为我。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幸福的笑容一定会洋溢在你们的脸上,相信儿子吧!为我祝福吧!我已经学会了怎么去飞了,湛蓝的天空在等待我,等待我去触摸每一朵白云,等待我去飞越每一道彩虹。
相信自由吧,就像鸟儿相信广阔的天空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给它,让它带你去感受世间的美好,感受人间的快乐,感受释然的feeling吧!
你要知道自由不是谁可以给你的,要自己去寻找。让我们大家一起“浪迹天涯”,寻找独立的自我。索性,让自己放荡不羁,去过风一般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人的只言片语,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让我几乎崩溃。渐渐的,我对这世界充满怀疑。
于是,在一个下这绵绵细雨的夜晚,我发誓要独立!
我要独立――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来面组自己的欲望。
我要独立――要靠自己。定下来的计划要时时刻刻记住。
我要独立――尽可能的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好成绩。
……
有的人说过,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因为小树苗在大树的庇护下,过分依赖大树,没有了独立意识,不付出努力,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人也一样,学会独立去奋斗才能成功。
独立能使我们走向成功。剑桥大学应用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史蒂芬·霍金。他在21岁时,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1970年,他开始使用轮椅,并且再也不能离开轮椅。他不能书写,甚至口齿不清,却撰写了世界上最畅销的科普书籍《时间简史》。疾病使他的肢体无法运动,却使他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使他的大脑独立出来,使他置身轮椅上,思想却环绕在宇宙之外,并使他走向了成功,于1988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可见独立对我们走向成功很重要。
中国著名美声歌唱家李双江的爱子李天一,从小在父母所营造的“温室”中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开着豪车,住着豪宅,使他从小养成了依赖的心理。致使李天一酒后驱车驶入校园,接连撞死了数名学生,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正是因为他的依赖心理和父母所营造的“温室”所造成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北大的校训,想要做到独立,首先要做到自强。只有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独立,只有独立,才有可能成功。
我们应做一棵会独立的小树苗,努力地把根扎向泥土中,越扎越深,得到甘甜的水源使自己根深蒂固,茁壮成长。
学会独立是我读了《鲁宾逊漂流记》后最大的感悟。
这本书记叙了鲁宾逊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的经过,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对严酷的生活,他敢于战胜困难,不畏艰险。他这种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二十八年啊,这是多么漫长,多么艰辛,多么难熬的时间啊!这简直是一个神话,一个勇敢者创造出的永垂不朽的神话!就像开天辟地一样,任何一件小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完成。如果是我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被困在荒岛上,一定会坐以待毙,而不会去思考怎么面对和克服困难。
现在的父母都十分溺爱孩子,都想望子成龙,一天到晚都只知道让他们学习,使他们不会自己洗衣裤,也不会自己整理的房间。他们的父母虽然注重了学习,但忘了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忘了教会他们做环境的主人,一但离开了父母,像鲁宾逊一样漂流到荒岛,就会急得哇哇大哭,无法生存。而鲁宾逊却不像这样,反而沉着冷静,知道第一步安家,之后必须解决吃饭的问题……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他在岛上能孤身一人生活28年密不可分。
在某段中,我看见他把在孤岛上的“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了出来。虽然他只是简单的排列了一下,但是他却使鲁宾逊能够理智的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我也从中得到了一个人生道理:即使在最坏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最后,我也要像鲁宾逊一样,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一切困难,做环境的主人。
大弯中学初一:肖钟谊
一次,我在某学校门口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将一袋食品和一个纸袋递给了女儿,说:“这是你爱吃的东西,还有刚刷好的鞋。”女儿也递给母亲一包东西,说:“这里面有件脏衣服,它的扣子掉了,洗好后别忘了给我钉上。”
在孩子们的心中,父母就像是一堵永不倒塌的墙。可是,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家庭的屋檐下。踏入人生,离开父母的港湾,离开亲友的帮助,是人生的成长之路。我们必须学会独立。
生活上需要独立。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年,暂时不需要自己去打工养活自己,但我们最基本的独立本领就是我们能够自理,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饭等等。成年后,就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给予孩子的绝不是万贯家财,而是一笔独立自强的精神财富。”美国五百家大公司之一的总裁斯坦利先生是世界巨富,他让孩子懂得如何理财,如何赚钱,如何对待金钱,同时告诉孩子,自己辛苦挣得的钱是最珍贵的,要学会自己独立。
学习上需要独立。当今有很多学生并不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经常要父母监督着、责备着来学习。有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不是大学生,自己比别人落后就觉得理所当然,但其实,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诚然,古今中外“将门虎子”屡见不鲜,居里夫人的女儿是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使他们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这是他们成才原因之一。我国数学家张广厚的父亲是个目不识丁的矿工,家境贫寒,然而张广厚在艰难中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攻关,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见,他们的成功绝非靠父母遗传,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父母、老师给我们指明方向,指出学习方法,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伴随着我们走,进一步地学习、钻研就要靠自己了。
工作上需要独立。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这句话,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不大适用了。当今社会需要竞争,需要真材实料,需要DIY(自己动手做)人才,那些“走后门”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地位了。在工作上独立,就要懂得自己找工作,靠自己的力量步步高升,善于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不整天哀叹怀才不遇,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独立解决困难,勇于尝试等等。要如雨果所说:“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要相信“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杨澜读大四时去应聘央视主持人,面对如林的强手,她毅然对评委说:“不管你们选不选我,但我今天一定要把自己表现出来。”她也确实这样做了,结果,她击败了众多强手,如愿以偿。宋代着名散文家苏洵曾将自己精心撰写的22篇文章拿给翰林学士欧阳修看,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并将其推荐给朝廷。
记得拉美国家有一句谚语:“自力更生胜过上帝的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哺育,老师的教导。不过,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学会独立才是关键。一个人在有利的条件下重视独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文小三年级:肖健
妈妈说美国的小朋友比中国的小朋友更独立,我不服气,我要证明给妈妈看。
今天早上,闹钟一响,我就从床上弹起来,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做早餐。我先从冰箱里取出来一片pizza, 将它放入盘子里。然后,将盘子放入微波炉,定时4分钟。很快,我的早餐就做好了,我先吃了一口,我觉得很好吃,然后,我又请了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也觉得味道不错,都表扬我是一个独立的好孩子。听了这句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独立,是每个小孩子从小必备的,如果人小时候没有独立,那那的人就绝对没有信心做好没一件事,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从小就要自立自强,我认为现在的小孩缺乏独立的性格,每个小孩子都需要爸爸妈妈在身边,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那那个小孩子就不会想做事,儿不会考独立思考去做每一件事情,我很反对不独立的孩子。
快乐,始终要自己去争取,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我们就更要自立、自强,不要一遇到小挫折就退缩、害怕,如果没有帮助自己的人,那么,就要自己去争取快乐和机会,现在的孩子不懂,但以后的日子长久,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明白了,并不需要家长的陪伴,长大以后,父母是不会养你一辈子的,父母眼中的我们,都只是小小的孩子,但我们必须有一颗自强的心,一定要从小独立思考。
我想说的只有这些,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都有一颗独立、独立思考的心,希望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听到我的奉劝。
陈屿中心小学五年级:金梦洁
独立是我的一双脚带着我寻找成功之路,独立是一把吉他为我奏出了一首成功之歌,在我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独立带着黑暗中的我走向光明,所 以我养成了独立的好习 惯。
在我的记忆宝盒中,我依旧记得自己很喜欢依靠别人,做任何事情都得有脊梁柱,所以我有一段时间都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生活的,而现在我终于学会在孤独中独立,在艰难中生存,这样的辉煌成就少不了那刻骨铭心的一次……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的父母亲正好都去给学生上课了,唯有我一人在家,我害怕得坐着不敢动,就这样我如木头人一般胆战心惊的坐了几个小时,就在这时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却“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我禁不住“饿”魔的折磨,只好一人“独闯江湖”拿着皱皱巴巴的10元钱冒着危险去买食充腹,在路上,我的脚似乎有千斤重,真是寸步难行,环视四周,似乎每个人都在用凶恶的目光瞪着我,我害怕极了,双脚颤抖,像一个囚犯似的,被人监视,到了超市,我才口齿不清地向店主买东西,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到我前面的道路越来越宽了……
人长大了,就要离开家人自己去独立,干一番事业。独立自主是一个好习惯,我们要从小养成这个好习惯,就可以在社会上干一番大事业。
可我从小都不独立,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简单的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一次,我父母和姐姐都去外婆家了。由于我怕晕车所以不去,于是他们给50元钱让我叫盒饭,说过一天就回来。他们一走,我便回家睡觉,睡了很久,一觉醒来,发现下午3点了。一想起没吃饭就马上起床。来到厨房看见没煮饭就大声喊:“妈妈怎么还不煮饭。”可是,家里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我开始着急了,他们到哪去了,整个家都翻便了都没个人影,于是我走到阳台大声哭起来。忽然,我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今天上午他们去外婆家了。我便拿出袋子里的50元去叫盒饭,可是我不知道去哪叫,平时都是在家叫的。我在大街上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便沮丧的回到家,我心想:“怎么办,难道我要饿死吗?”这时,响起一阵开门声,爸爸、妈妈和姐姐回来了。于是我从失望中看到了希望,我冲过去抱住妈妈大声哭起来。哭完擦干眼泪问道:“你们不是明天回来吗?怎么就回来了。”妈妈说:“还不是怕你吗?我们担心你呀。”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从这件事后,我发誓独立起来,长大后干一番大事业。
六年级:王乐璇
鸟儿长大了,总要学会在碧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鱼儿长大了,总要学会在广阔的海洋里畅游;而人长大了,也总要学会在坎坷的道路上独自面对.
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受人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然而,不少家长"心太软",对于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白天接送,晚上陪读.这样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心.
有一个神童叫李明,他成绩优异,15岁就读完了大学.可是他除了读书外一无所长.有一天他和他妈妈走在大街上,他鞋带散了,他竟要他妈妈给他系好,他妈妈也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给他系鞋带这种人再会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陶行知说过:"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世界船王的妻子杰奎琳名扬天下腰缠万贯,但她对儿子约翰要求非常严格.小约翰11岁时,她把他送到了英国的德雷克岛"勇敢着营地"去受训,学习驾驶帆船和独立舟,爬山,锻炼他刚毅果断的人格.13岁时,她又送他到缅因州的一个孤岛上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20天的训练中,只给一加仑水,二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谋生的书.之后,她送约翰去肯尼亚的荒野里自求生存,参加过和平队,去危地马拉从事地震救灾工作.
约翰自幼羞怯`自卑`优柔寡断`依赖性强,正是在母亲杰奎琳的锤炼独立的家教下,他成为了一个自信潇洒`求索向上`理智节制`圆通练达的青年.约翰1983年毕业于布朗大学,先在印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回纽约担任42街发展协会副主任,从1996年开始,他又成为美国一家杂志社的董事长了.
独立是什么呢?独立就是一叶孤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划出这个苍茫的大海;独立就是一个行者,要靠自己的坚持,才能走出这个无边的沙漠.不独立的人将一事无成!
有一则小品:一个小学生在学校吃午饭,当他兴高采烈地打开妈妈精心准备的饭盒时,却“哇”地一声哭了。其缘由是竟是帮他剥了十多年鸡蛋的妈妈这一次忘了给他剥。他想请同学帮他剥,可他的同学竟也不会……
无独有偶,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现实版的,在中国科技大学小年班,有一位学生,成绩优异,但因为无法独立生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先留级后辍学,可惜了这一个人才。
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如果说小品有一点夸张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像科技大的那位学生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吗?许多大学生上大学时都是父母帮忙铺床挂帐,有的甚至还陪读,这是幸福还是悲哀?
说实话,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床铺,不会做饭,也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可是,自从我过十岁后,我的妈妈便郑重地对我说:“你已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我学会了许多东西。
我学会了洗自己的鞋子、袜子,穿着自己亲手洗的鞋袜,心里美滋滋的,也懂得格外地爱惜,生怕弄脏了。妈妈也替我高兴,说:“儿子呀,你的那双手曾经像假手一样不管事,现在变得变得灵巧多了,不错,妈妈替你高兴哟。”
我学会了做饭。那天,我还露了一手,爹妈都去上班,我做完作业后,没事了,就想:爹妈上班也很辛苦,今天,要让他们轻松一回。我就找菜篮子,看冰箱,做了三样菜,小白菜,绿豆芽,蕃茄炒鸡蛋。当他们回来,看到我的杰作,妈妈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爸爸也连连夸奖。
我学会了整理房间。我房间的书桌、床铺都让整理得井井有条。每当妈妈的好友来我家拜访,看到我的房间时,都不禁大声惊叹:好整洁啊。每当此时,妈妈总会微笑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妈妈对我的赞赏。
学会独立,遇到困难时不会绝望,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学会独立,遇到挑战时不会退缩,相信自己能在挑战中获胜。独立,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关键。
我感谢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开明的妈妈,让我独立的妈妈,会放手的妈妈。
不管是什么人,总有一天都会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施展自己实力的关键,独立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父母眼中吗,我一直是一个独立自主,不让长辈操心的孩子,可惜年幼如我,并不知道什么叫独立。
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暑假。母亲大人给我一个十分神圣的重任,就是护送表弟回江阴,还让我顺便在那住上一段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我脑海顿时浮现四个大字:丧心病狂,谁不知道这是老妈丢给我的烂摊子?再看看一脸高深莫测的弟弟,只好答应。
本以为一路上可以有说有笑,可是不想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熬过这难受的一小时,我就如释重负地把表弟送回家。然后听到一句足以让我石化的话:“你妈妈给你报了夏令营,走吧。”于是,我便哭丧着脸跟二姨走了。
然而夏令营的环境实在够打击我的,顿时想起了“你一句话就打破了我的幻想。”一直以为夏令营住帐篷,在夜晚数星星,可惜现实居然是两人住在一间极普通的宿舍,然后生活照常,根本没有集体游玩!
晚上跟那个小妹妹室友聊了很长时间,然后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起来本能地喊老妈,喊了几声没动静,立马坐起身,这时我才发现这哪是在家呀?明明在“夏令营”!扭头一看小妹妹早已起床,顿时有点羞愧,于是以极快的速度穿衣洗漱。正刷牙刷得起劲,余光瞥到小妹妹对一盆衣服发呆,正纳闷,她开口道:“这……先洗哪件好?妈妈没给我列表呀……一听这话,我差点一头栽下去:看她那么老成,原来是有黑幕的!心里暗自偷笑,嘴上却说:“先洗简单的衬衫好了。”小妹妹听了就开始胡乱搓衬衣,差点没把我笑死,这哪是洗衣服,一看就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生活自理都不会。这时我已刷好牙,自告奋勇教她洗衣服,并保证包教包会。然后就有了以下一幕,一个小女孩对一个比她年长的姐姐说:“哇噻!这就是妈妈说的独立吧?你真厉害!”我一怔,原来这就是独立啊……
时过境迁,我已长大。
回首望去,一个年幼的孩童正慢慢蜕去自己幼稚的外表,迈着成熟的步伐,独自走向一个全新的少年。是的,成长需要独立,就像鱼儿需要水一样。
初二:徐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