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8

关于学艺术的作文

你听,是谁拨动了五色的线谱?

一颗颗充满幻想的童心;

你看,是谁挥洒了七彩的画笔?

一双双洋溢着好奇的明眸;

你猜,是谁舞动了斑斓的霓裳?

一张张稚气灵动的笑脸。

文一艺术之夏啊,如夏花般绚烂,

我们为她纵情歌唱;

文一艺术之夏啊,如夏夜般灿烂,

我们为她欢呼雀跃;

文一艺术之夏啊,如惊鸿般亮丽,

我们为她痴迷流恋。

她在这里呀,就在这里啊,

不虚此行呀,不虚此行啊。

这是一个常青而多美的艺术之夏!

文学艺术中的怪象

初三|议论文|500字

在我们的课本中和平日所涉猎的杂志中,里边的选文可大致分二类:文章与文学。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杂文等。文学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而在这儿

所谈的就是诗歌。

诗歌起源于中国。在唐代时发展到鼎盛时期。那时的文人无不吟诗作赋。凡是做学问的人,都要学写诗歌。所以,当时诗歌在社会上流行甚广,乃中华之国粹。读书人不会做几首诗是会被人耻笑的。我们今天的语文课本上所学诗大抵都是从古代的优秀诗赋中选来的,而现代诗极少。诗歌的发展为什么会随着我们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倒退?几近封杀。这种精练,感情强烈,节奏感强,语言优美的文学艺术。为什么会在文坛中淡化?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队伍在缩小。文坛中的诗人,在不断减少,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此类作诗大家。人们不重视诗歌,没人去专业地作诗。试想若诗仙李白迄今在世,他的生活会怎样?整日烂醉如泥,写诗发牢骚,恐怕要处于现今社会的低层了,哪里有他适己容身之处?现代在变革,中华国粹在被人们淡忘,文学艺术在抖动,在碰撞,变为文明的碎片。蒙昧---野蛮—文明,人类演变三部曲依旧上演。心不在诗,岂能作诗?

国家不重视诗的发展。大家可以发现,在我们的语文考试中,都有习作,但习作的要求是,一行刺眼的大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多么冷酷的命题?多么无情的命题老师?多么干涸的作文?

我学艺术

六年级|叙事|900字

音乐,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她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现在的人们,常常背负着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整天灰头土脸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楼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机器,笼罩着阴郁。而音乐,正是让他们恢复往日鲜活的一剂良药。

不知道是音乐如心情,还是心情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心情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让音乐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去领悟那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真情的律动!!!!音乐,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她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现在的人们,常常背负着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整天灰头土脸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楼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机器,笼罩着阴郁。而音乐,正是让他们恢复往日鲜活的一剂良药。

不知道是音乐如心情,还是心情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心情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让音乐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去领悟那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真情的律动!

广州市新塘小学六年级 简精全

观看城关中学艺术节有感

初一|诗歌|50字

阳光遍洒校园中,

劲舞弦歌震碧空。

热血奔腾年正少,

韶华豆蔻胜花红。

书法艺术是文学艺术之外衣

初一|散文|1200字以上

落笔文题,想到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史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书法家、文学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前辈为后世习书者留下的论书警句:“一个书法家必须是一个文学家,而一个文学家不一定是一个书法家。”这句话为后人提出了一条忠告:要想学好书法艺术,必先学好文学艺术。

书者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积学储宝,书林慢步,博通古今,才能用书法艺术之线条美,呈现出文学艺术“水怀珠而川媚,石蕴玉而山晖”之境况;展现出文学艺术“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之境地;表现出文学艺术“气是风骨之本”之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用书法艺术的线条美,缝制出一件反映文学作品思想、文采、意境、风骨、境界得体的“外衣”。扼要概括地说就是用书法艺术之精气神去浓缩展现出文学作品之灵魂。

当代的书法爱好者,在学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误区,不清楚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只知低头临帖校古字,不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种错误就若不做根基,就去盖摩天大楼;就若一个不识水性的人,冒然去横渡大江大海;就若一棵无根之树,去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就若不遵节令的农夫,寒秋才去播种。庄周曰:“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个误区就若时下有人提出“行千里路”比“读万卷书”重要的观点,这简直幼稚愚蠢到让人喷饭的地步。试想,把一个文盲送到河北三国时期古战场的赤壁之下,让他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能写出苏轼前辈那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被后人誉为词中“千古绝唱”的《赤壁怀古》吗?顶多能听写出“大江东去,狼淘尽”。让人笑掉大牙的错别字。

笔者就三十多年习书经验之谈,认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应该认真地学习研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研读古代汉语知识,研读中国历代文论,研读写作学知识并能行文谋篇。不懂古汉语的书法爱好者,那他还静止在一个半文盲状态,即使他练上一辈子字,书作也是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因为书法是一种“囊括万殊,载为一相”的艺术,如遥望古道,“高人君子”而来。需要书者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去充实书法的精神内涵,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把内容(文学)美和形式(线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前辈学富五车文采超群,能够达到书文合一登峰造极的境界。

如果看客朋友赞同鄙人文题之观点,那你在以后的习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称体裁衣是做好“外衣”的起步

称体裁衣是说裁缝师傅在做衣服前,丈量好主人高矮胖瘦的身体尺寸,这样缝制出的衣服才适身合体。如果把这个道理用在书法作品创作上,那就需要在创作前,把文学作品“丈量”一番,做出的“外衣”达到和“主人”(内容) 适身合体。为了避免做出的“外衣”和“主人” (内容)衣宽带松,那就需做到一是“外表研读”,二是“品质研读”,三是“价值研读”。

(1)“外表研读”就是首先阅读出文学作品的第一印象。就若给人做衣服的裁缝师傅,首先粗略宏观地观察主人的外表性格。从前后观察可看到主人身体是否有驼背,从坐立走的姿势可看出主人的多种性格。驼背和急性子的人,在生活中走路姿势身体向前挺,前短后长的衣服穿在他们身上才合身。儒雅斯文和慢性子的人,在生活中走路姿势身体微向后仰,前长后短的衣服穿在他们身上才适体。

例如为“大巧若拙”做一件“外衣”,首先要知其四个字的出处。当知其它出自《老子》一书,但也不能肤浅地只去理解其表意是说最灵巧的东西看似笨拙,那你就像盲人摸象得到的只是个片面的理解认识。你要联系起老子圣人在书中所有的“大”字去理解,“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曲、大辩若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样去粗略理解“大巧若挫”还不够,你要通篇阅读老子《道德经》一书后,再回头感悟这四个字,你才能悟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黑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晓谕后人的哲学思想,只有你理解了“大巧若拙”的深层含义,你就会毫不犹豫选择古朴的大篆或隶体去书写“大巧若拙” 了。

(2)“品质研读”就是尽可能地去把握好文学作品的肌质,寻求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各种要素,如:立意、用词、时间、情节、比兴、押韵、情景等。例如李白前辈《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首气势磅礴带有浪漫色彩的山水诗。遥望那雄伟壮观的庐山,群峰中峭拔高耸突兀而出的香炉峰,在晨阳的笼罩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似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流动的江面上,瀑布带着万马奔腾迅疾而下的浩大声势,怎能不让人疑惑它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而下啊!李前辈的这首山水诗,纯用形象的词汇来说话,其中包括了“日照”、“香炉”、“紫烟”、“瀑布”、“银河”等统一协调的色调,再加上“生”(表现时间过程)、“遥”(表现人物视角)、“下”(表现事物形态)、“疑”(表现人物思绪)等词的配合,焉能不突出诗作品质之高远?这样的研读虽没有超出诗作文字的内容,但了解了这些主词之后,定然会确定书写这首诗,那几个词需要用重笔,那几个词需要用弱笔,那几个字需要夸张变形。通过“品质研读”这首诗,笔者认为这一件“外衣”用行草或狂草“缝制”更为适宜。

(3)“价值研读”是寻求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循着文学作品的内涵可探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选材书写孟郊前辈《游子吟》诗作,就应该进行一番“价值研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要离娘远游,母亲难舍子去。母亲她感受的是那种剜肉切肤之痛,有挂念、有留恋、有疼爱、有酸楚,于是乎母亲把这千滋百味复杂而又单纯的情感,都揉合在这一针一线上。“密密缝”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凝结着天下母亲子女的无限疼爱。把母亲的日夜牵挂“缝”在了子女身上。作者站在拷问儿女孝心的境界,提出了小草般的儿女,怎能报答父母春日般的养育之恩呢?就是这样=一首歌颂伟大母爱的诗作,也蕴涵着儿女应该孝敬父母的美德,几千年来一直引起炎黄子孙的代代共鸣,警省地拨动着儿女孝敬关爱父母的心弦。僕以为书写这首饱含着孝母、敬母、尊母的诗作,必先备上一颗孝母感恩虔诚的心。怀着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态,毕恭毕敬、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力透纸背地用楷书去完成。

二、境界是做好“外衣”的布料

文学境界是文学作品幻现在看客脑海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活经历,带着诗意和思想觉悟与精神修养的想象空间与高度。刘勰前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用“境”的概念,评论了嵇康和阮籍的诗格,说他两个的诗“境玄思淡”,并提出了“为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的萌芽文学境界初论。

要理解体悟文学境界,需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方面入“境”。

“ 物境”是作者对描写事物的神韵有了透彻的了解后,用文字逼真地描写出其形象。“情境”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驰骋想象力,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境界。“意境”是文学作品具备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后,又给看客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感悟美好生命的本质特征。它们符合华夏民族的审美观,是抒情文学作品的至高境界,成为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至境的追求。刘禹锡前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脱境界;李白前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境界;王昌龄前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保家卫国豪迈界;于谦前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无畏境界;王之涣前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奋进境界。这些都是诗人们在心静中回味出的奇思妙境,所以说境界是“缝制”文学作品“外衣”所需求的绝好布料。

三、书法的线条美是缝制文学作品“外衣”的关键

缝制文学作品“外衣”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用书法线条的功夫与技法。虽然形式服务与内容,但是内容决定、选择、制约着形式,反过来内容又反作用于形式。所以说在书写文学作品时要根据作品的意境,形成了运笔结字的轻重、萦带、方圆、涩疾、斂放、虚实、粗细、长短、聚散、伸缩、向背、俯仰、断连、疏密、刚柔等笔势去服务于文学作品内容。只有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和谐自然,书法作品才能带给看客无穷无尽的思考、联想、思索与奋进。

线条可超脱于内容的激情、境界,或一鹤飞天,或惊蛇入草,或马踏飞燕,或擒狮搏象,或狂风旋雨,或剑拔弩张,或笔走龙蛇,或龙飞凤舞,把文者与书者共同的情感,直截了当地宣泄无遗,将线条美发挥到登峰造极推文上升的境地,充分释放出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精神力量。

做好一件完美的“外衣”,不仅给看客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美,还要引发出看客的想象共鸣空间,感受感染到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精气神。一件“外衣”的缝制成功,得益于深厚的文学知识底蕴。赏之如甘露润肺使人心旷神怡,观后情入佳境趣味无穷。古人论书曰:“大抵饱学宗师,下笔无一点俗气而暗合古法,兹胸次使之然也”,亦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王羲之前辈论书曰:“藏骨抱筋,含文包质”,高二适先生说得更为干脆:“不好好读书,写到死也只是个写字匠”,这些都是对“外衣”的评价。笔者感悟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看客赏后数日犹觉神情在目,余音在耳,如若美女临去抛下秋波那一转也。

行文到此用鄙人的一首拙诗收尾吧,“书法发自智慧根,观鹅会意悟笔行。夜雨泼下一得阁,滴点皆成屋漏痕。”

我学艺术——舞蹈

六年级|记叙文|400字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我也特别喜欢学习艺术——舞蹈。

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所以妈妈决定带我到少年宫学舞蹈。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天,妈妈真的把我带到少年宫报名,当我看见舞蹈厅里同学们都在翩翩起舞时,也跟着手舞足蹈。老师见了,笑着把我拉进舞蹈厅,介绍我和同学们认识,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有点害羞,低着头。同学们都热情地欢迎我这位新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接着,我们开始上课。老师先让我们压腿,把腿架在绑杆上,然后用胸部贴靠腿部压腿,哎呀!这可苦了我,我的膝盖被压得疼得要命。刚刚压腿完,还没歇口气,又冒出个压肩,这可又难为了我的腰,我累得筋疲力尽,刚想一屁股坐在地上,老师又“下令”了,让我们劈叉、踢腿……“哎哟!我的妈呀!疼死我了!”尽管我怎么抱怨,最终还是得服从命令。

更苦的是,老师让我们下腰,老师帮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下腰,下过腰的同学们起来都叫疼。我见状,更是提心吊胆,很快,轮到我了,老师帮我下腰,我疼极了,忍不住,于是我松开了手,只听“嘭!”的一声,我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四脚朝天!我疼得哭了起来,后来我习惯了这些基本功。

艺术使我快乐,又让我感觉到痛苦。这次我不仅仅学会了舞蹈,还学会了坚持不懈。

我学艺术

六年级|叙事|400字

从小我就喜欢上体育课,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渐渐运动成了我的强项。

似的,我叫它飞出去,可它就要往地上跳。我就不信了!爸爸连忙纠正我说:“发球的时候,不能心急,要从斜上方打出去”。然后爸爸又给我做了示范。终于,我的第一个球发出了,我的那个高兴劲儿,就像中了大奖!接着,我又发了几个漂亮的球,不禁兴奋地一蹦三尺高,“我会发球啦!”我是又叫又跳。最后一步,是要学会接球。这一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爸爸将球发过来了,我明明对准了球,可球根本没沾着球拍的边,轻巧巧地落在了我身后。爸爸象上次一样告诉我说:“接球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对对方的发球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确定自己往哪个方向接球,身体不能在原地不动”。我捡起球,左手将羽毛球轻轻一抛,右手紧紧抓住球拍,用力一挑,我用力一打,球就像箭一样飞了出去,爸爸连连夸我反应快,球准确地飞到了爸爸的面前。爸爸进行了回击,我全神贯注,哎哟!球还是擦边而过,我才不认输呢。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直打得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过,我终于能接到球了。

上虞百官小学6年级 阮嘉琪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学艺术的烦恼事

五年级|议论文|700字

在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希望培养孩子艺术天分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在假期里,家长们常常会给孩子们报许多兴趣班,让孩子们考级,认为级数越高、证书越多,才能出人头地,但孩子们快乐吗?艺术,只有热衷于它的人才能得到它。

就拿我来说好了,我倒也有挺多证书的,什么钢琴5级,书法4级,小提琴4级,电子琴3级……我都有,但是我却一点都不开心,因为这么多里面,我只喜欢钢琴和小提琴,其他的都是被逼的,尤其是书法。

记得,当时,为了让父母给我报钢琴,天天在那里哭,最终,父母才无奈报了钢琴的。三年级时,我们渐渐接触钢笔,我第一次写的钢笔字,老师便觉得我很有潜力,让我父母考虑学书法,将来必成大器。我父母听了,自然很开心地在暑假报了培训班。我一点都不喜欢书法,因为不喜欢,所以经常挑剔学书法的麻烦。什么需要站着腿酸,墨水一不小心就会弄上衣服等等,我全用过,可父母依旧那句话——有修养的女孩子的标准就是:琴棋书画样精通。因此,父母连乒乓都不让我练了,说什么女孩子打乒乓,传出去别人会笑话,而且也没出息。最终,我答应他们练好书法,他们这才同意继续练乒乓的。熬呀熬,终于熬到了个3级,眼看就要4级了,父母更是每天逼着我练习,其它都不准接触。唉,苦恼啊!

不仅仅我,我身边的很多好友也是如此,例如卓一佳。

她也是如此,目前钢琴4级,但她却一直不喜欢弹钢琴。卓一佳最喜欢的项目是拉丁舞。但是自从她的另一个好朋友蔡静琪决定学钢琴时,她父母决定让她学钢琴,说再不学,就什么都不会了。卓一佳还想顶嘴说还会拉丁舞时,她母亲便跟她说,就会个拉丁舞有什么用,要多才多艺!被逼无奈,她学了钢琴。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啊!

证书能代表什么,这些证书埋葬了多少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执迷不悟的家长,却从不管孩子们的心情。“证书”和“艺术”,到底哪个最重要?

其实,我们不是不喜欢艺术,而是想学自己喜欢的艺术,希望父母们能给我们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