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35

关于天坛的作文

天坛作文专题
天坛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北京天坛公园

五年级|记叙文|300字

北京的天坛公园是600年以前的明朝时代的人建造的,是个保平安、求丰收的地方。
天坛的祈年殿很有气势,但里面没有大梁,只有柱子。中央一圈有4根柱子,代表一年的4季,外面一圈有12根柱子,代表一年12个月和12个时辰(古代1个时辰是现在的2个小时)。
我很喜欢里面的回音壁,弧形的墙会传话,爸爸在这头叫我的名字,我和妈妈在另一头贴着墙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很奇怪吧。
圜丘最当中的石板叫“天心石”,外面第一层由9块石板组成,第二层由二九18块石板组成,第三层由三九27块石板组成,一共有9层,最外面一层是九九81块石板。意味着“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响亮。
北京天坛公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没能去,再长大点,我还要去几次北京。
我爱北京,我爱中国!

天坛

三年级|叙事|300字

  今天我去了天坛,天坛里壮观的祈年殿和古老的松柏深深地吸引着我。天坛建于明朝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历代皇帝祭拜天地的地方。皇帝对天地非常崇敬,把自己称

  为“天子”,祈年殿是整个天坛最重要的地方,它是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祈年殿是一座圆形大殿,宝顶是鎏金做的三重檐,殿檐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而成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全殿都是木结构的,没有一根大梁,全靠28根木头和36根枋桷支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对于把天坛当作自己休闲场所的市民来说,她的华美建筑只是市民在这里活动的一个背景,更大的吸引力来自这片市中心难得的广袤森林,500岁左右的古树随处可见,仿佛述说着这几百年间国家的变迁。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三年级:向天歌

“天坛”导游词

三年级|叙事|45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

 

    三年级:孙欣欣

天坛公园

初一|记叙文|900字

7月26日下午,我和爸爸经过4个小时的煎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北京。之后,我们乘坐了一辆公交车到了龙昌宾馆所在的天桥。有趣的是,北京的公交车都很奇怪,它们长得足有两辆车那么长不说,竟然还开了四扇门!进去一看,公交车上一共有两名售票员,中间连接的地方看上去可以伸缩。刚一下车,一辆双层巴士便呼啸而来……我都看呆了!
当天,我们两个就步行去了离这儿不远的“天坛公园”, 它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在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路东。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造成。一到天坛,我就累得脚疼腿发软,似乎骨头已经被折断了一样,好难受!可后来我才知道,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后面几天的“长途旅行”会让你疼得更爽!
天坛公园很大很漂亮,到处郁郁葱葱,全都是绿色的。树林深处不时传来“啊——啊——”的鸟叫声,有点古怪。我们碰到的第一所宫殿是“斋宫”,那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前进行斋戒的场所,只不过已经关门了。
我们穿过了丹陛桥,来到祈年殿旁边的侧殿。丹陛桥那边有很多人,据说中间那条又长又光滑,还微微凸起的路是专门为皇帝铺造的,除了他以外,就是连皇太后也不能走那条路。
侧宫里面有祈年殿的模型,非常逼真。除此之外,还有乾隆皇帝亲笔所写的毛笔字,和其他一些介绍、
祈年殿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它是整个天坛的“心脏”,每位皇帝祭天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它一共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分别是4根“龙井柱”、 12根“金柱”和12根“檐柱”。可惜的是,祈年殿外面围上了一层栏杆,谁也不能进。
古人认为所有数字中3和9是最大的,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尤其是9,它代表皇帝。因此,就连宫殿大门上金色的门钉都不例外,横着九个,竖着九个,一共八十一个。天坛公园里的“圜丘坛”也是一个例子: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一直到八十一。
最有趣的还要数“回音壁”这个地方,它是中国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具有回音效果的古代建筑,回音其实是声音反射作用的结果。中国各地某些半圆形拱门、拱桥、英国伦敦圣保罗教堂等都是声学与建筑学结合的产物。爸爸站在回音壁左边的墙旁边大叫,我站在回音壁的右边就能清楚地听见他的喊声。
后来,我们又去了长廊以及皇乾殿等地。那些地方都很奇妙!这让我充分了解的天坛公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天坛导游词

四年级|应用文|900字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天坛导游词

五年级|记叙文|800字

各位游客:

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

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我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也就都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

游天坛公园

四年级|记叙文|1000字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外面的天气格外的好,万里无云,我抬头仰望天空,只看见蔚蓝的天空上点缀着朵朵白云,有的像棉花,有的像棉花糖……这样的天气可不能浪费,所以我决定去游览天坛公园。游天坛公园

我哼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的花朵真鲜艳,坐上公交车,来到天坛公园大门口。那里的人真多啊,有男人,有女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不禁让我想到几天后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我想那时候全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会来北京作客吧!想到这,我不禁挺起胸,让脖子上的红领巾飘扬在风中,我要做一个合格的主人。

进了正门,顺着一条大路向前走,就来到了长廊。这里聚集了周围的居民,人们围坐在这里,进行多项文体娱乐活动。他们有的在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有的在跳舞,有的在下棋,有的在不知道在干嘛……但更多的群众则是在这里乘凉,不少人忘情地脱掉鞋子,所以,整个长廊里弥漫着一股臭脚的味道……

在这里我看到好多外国友人,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是不经意地从我镜头前经过,但他大壮般的身材,让我觉得我国的体育健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走到长廊的尽头,就进入了祈年殿。祈年殿是封建皇帝搞封建迷信祭天的地方,它巍峨耸立,呈圆锥形,在广阔的广场上显得格外壮观。我看着眼前壮观的建筑,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炎炎下背着砖块一点一点地建筑起这样的奇观,也想到了游戏《帝国时代II》中东方民族的奇迹,我知道这样伟大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还想到了在解放战争牺牲的解放军叔叔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少先队员今天怎么可能走到这些帝王专用的宫殿里呢?所以,我更感觉自己责任重大,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想着想着,我看到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加鲜艳了!

站在祈年殿前,我遥望四周,看到远处新建的国贸三期,我仿佛看到时光的飞逝,古代伟大的建筑与现代伟大的工程竟然如此之近。它们之间的对比,让我看到一个正在强大起来的祖国,我想,未来我要做一名建筑工人,在祖国大地上建起各式各样的建筑

最后,我还参观了“祈年殿历史文化展”,在那里我了解到了祈年殿的历史,让我更加赞叹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我还遇到一位跟我一样的小朋友,她拿着笔和本子趴在墙上认真地记录着今天看到的一切,我想她回家后也要像我一样写一篇作文吧。可是,看着她手中的笔,我感觉到了惭愧,老师说过“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儿”,虽然我用相机记录了一切,但下一次,我也一定要把见到的东西都抄在纸上.

漫行天坛公园

初二|记叙文|1200字以上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是明清皇帝孟春祈谷和冬至祭天的场所,遇上干旱少雨的年份,帝王们还会在圜丘进行祈雨。可以说,天坛是作为皇帝的天子与天沟通交流的场所,是天子离天最近的地方。如今,天坛变成了普通民众休闲怡情的公园,寻常百姓皆可以尽情饱览祭天建筑的风骨气势,可以尽情呼吸丛林间新鲜和畅的气息。
清晨,沐着清新明丽的晨光,我们由北向南进入了天坛公园。满园皆是高耸参天、郁郁葱葱的柏树,多数森森古柏皆是明清时栽植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黑褐,清癯苍古,树荫如盖,遮天蔽日。柏树丛下全是养人眼的青青草坪,草香暗暗浮动,这里的草坪裁剪得短小整齐,承接了柏树枝柯间洒下的斑斑驳驳的阳光和点点滴滴的雨露,一丁点儿枯黄的草叶都没有。青草的翠嫩与松柏的墨绿相映衬,叠加成了靓丽与厚重的和谐统一。石子、水泥铺就的林间道路皆纯净光洁,清雅幽深。园中有各种各样毛羽缤纷、形态不一的鸟儿啁啁啾啾,更显环境的清静了。我们穿行林间,随处可以看到园中晨练的风光,人们步履稳健,神态安详地散步、打拳、舞剑、耍三节棍、踢毽子、跳扇子舞等等,锻炼的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有好些八九十岁至百岁的寿星老者,鹤发童颜,清奇磊骨,精神矍铄,苍老的脸上刻画着淡定从容的印痕。处在如此清静优雅的环境中,吐故纳新,人怎能不长寿呢?
天坛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体现“天”的至高无上。天坛主要建筑的布局,从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为内坛和外坛,整体造型像个汉字“回”字。建筑整体以圆和方为主,两重坛墙的南侧为方形的,北侧为圆弧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理念。
我们先游览了天坛内坛的主体建筑——南面的祈年殿。祈年殿坐落于高六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形栏杆之上。它的整体造型是三重檐鎏金宝顶的圆形大殿,由于蓝色象征蓝天,所以祈年殿檐被漆成了深蓝色,铺砌也用蓝色的琉璃瓦,显得高大巍峨,气势非凡。祈年殿底座是圆形的祈谷坛,明清皇帝每年春季在这里进行“祈谷大典”,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进入祈年殿内,可以看到天花板雕饰了彩绘的“九龙藻井”,有雕刻得神态生动活泼的“龙凤呈祥”的图案,行云流水般的精细雕饰令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技艺的妙绝。祈年殿的修建蕴涵了许多层意思:殿顶周长达三十丈,代表一个月有三十天;殿中央矗立的四根沥粉堆金的壮观大柱叫通天柱,代表一年有四季;中层耸立的十二根金色大柱,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外层有檐柱十二根,代表一日有十二时辰;中外层柱数相加为二十四根,代表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三层的柱子相加共二十八根,代表了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加上柱顶的八根短(童)柱,为三十六根柱子,代表了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短柱,是皇帝一统天下的象征。
继续向南前行,便到了坐北朝南,圆形围墙的皇穹宇,它的南边还设了三座琉璃门。皇穹宇主要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是鎏金宝顶单檐攒尖顶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铺设屋顶,象征青天。大殿由八根雕花的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巨大的殿顶,三层天花藻井错落有致,匠心独运。殿中央有汉白玉雕花的圆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的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分别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雷电等诸神的牌位。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光洁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有三块石板,关闭皇穹宇的门窗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音;在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以听到两声回音;在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以听到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皇穹宇的围墙是回音壁,墙的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砌成的,墙面光滑齐整,墙的弧度规则划一。如果两个人分别贴墙站在东、西配殿后,一个人靠着墙向北边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传播,传到一、二百米墙的另一端,不管说话声音多小,都可以清清楚楚地从对面听到,声音悠长清晰,富有情趣,这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回音壁”。
天坛的北面是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形圆象天的露天三层石坛,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地方。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扩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是一块圆石,外面铺着扇面形的九圈石块,内圈也是九块,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皆用“天数”,即九的倍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九重天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至高无上,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显示天子的皇威。圜丘坛的三层栏板的数量分别是:上层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为一年360周天的度数。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了是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游览完天坛南北中轴线上的三大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之后,我们又穿行于森森柏木丛里,观瞻了皴枝嶙峋,仿若九条栩栩如生的虬龙攀附缠绕的九龙柏。游人们惊讶于天坛集众柏之大成,争相与各种虬枝蜷曲、奇形怪状的古柏合影。
最后,在柏林荫翳,芳草绵延的天坛西边,我们又浏览了城濠环绕的一宫室,它是皇帝祈谷、祈天前居住并斋戒沐浴的斋宫,梁枋斗拱皆富丽堂皇。接着,又来到了管理祭祀乐舞的神乐署和圈养祭祀牲畜的“牺牲所”。
迷蒙阵雨飘飘洒洒,浸润着雨雾缭绕中的天坛各殿,滋养着苍老的柏树和茵茵芳草,大约是游人们的欢悦祈祷带来了雨吧,今年风调雨顺,年景不错,我似乎闻到了稻谷的馨香。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环境优美,建筑特色奇妙的天坛公园。

美丽的天坛公园

三年级|写景|150字

在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这天,晴空万里。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们要去天坛公园玩哦。”我一听到“天坛”这个词,便让我想起了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里种的那些树,不知道现在长得怎么样了。我非常激动,恨不得长对翅膀“扑…”得一下就飞到天坛公园,去看那些树。到了那里,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爷爷亲手栽下的树,这让我感到十分得开心!

第一天就来到了我希望去到的地方,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

北京天坛游

六年级|记叙文|650字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去天坛公园

四年级|叙事|250字

今天我们去天坛公园。

早晨起来我一点都不感觉困,大概是因为想到要出去玩,太高兴了。我们坐车出发,虽然路很长,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到了公园,看到有很多老人在跳舞,还看到有八个火炉,旁边还有一口井。接着到了祈年殿,里面不让进,不过我跟李佳隆一起爬上了台阶。导游告诉我们祈年殿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吃午饭的时间,我拿出了书包里的香肠和面包,吃完以后,我又去别的地方玩儿。有很多同学买了玩具,但是我没有买,因为我没有带钱。不过就算是带钱了,我也不会买的。有个同学送了我一面国旗。

回去的路上,我觉得还没玩儿够,真希望再去一次天坛公园。

天坛

六年级|状物|55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们来参观北京的天坛,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现在请随我的手的方向看,也许您刚才已经注意到了,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它就好像北京一个天然的氧。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几棵九龙柏。

  我们回到正题,看着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从下之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等。巨大的三层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

  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登坛了,不过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也就都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

  还有众人所知的回音壁,回音壁是一个圆形的围墙,在一边贴着墙轻声地说话在另一边就能听得一清二楚,跟电话一样,而且还非常的清晰,这建筑是天坛内中人们最喜欢的建筑之一。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记忆,希望我们能再次见到!

    北京朝阳区沙板庄小学六年级:任嘉欣

暑假北京行之天坛公园

三年级|日记|450字

  今天我要离开四合院,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四合院,去了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是古时候皇帝用来祭祀的,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每逢皇帝要去祭祀,朝中文武大臣两旁随行,祭天之前皇帝都要先斋戒三天,以示敬意。

  天坛公园里有一处很开阔的空地,中间用石板搭建一个很高的台子。传说皇帝祭天时就是在这里。

  据说天坛圜丘的上层台面四周环砌九圈台面石,中心圆形石板叫“天心石”再外是一圈圈铺成,一共有八十一块石板,寓意“九重天”是北京地势最高,离天庭最近的地方,传说站在上面说话声音特别洪亮,天庭的玉皇大帝都能听见。

  现在的人们可不这么想了,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在上面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之类的无线设备,下雨打雷时在上面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里还有一座圆形建筑围墙——回音壁。

  回音壁之所以名叫“回音壁”是因为两个人如果各站一头,相隔很远,互相看不见,你对着墙壁说话,对方居然能听的很清楚。不骗你我试过的,我在这头,妈妈在那头,我们两个声音不是很大的对话,居然能听的到。你说好玩不?

  我在天坛公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下午去了第二站--海淀黄庄,因为这里有地铁换乘,为我们接下来的游玩出行交通方便点。

    三年级:刘珉颢

游天坛公园

五年级|日记|600字

今天的游览点是美丽的天坛公园。

一下车就看见有一块很空旷的场地,灰色的墙砖上一块旧旧的浅褐色的牌子上有四个金色大字——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里有很多古老的柏树,它们有的高高大大,有的扁扁,有的上面有很多鼓包。

走过顶部描着蓝、绿、白花纹图案的72间长廊,看到一扇高大﹑气派的朱红色大门,上面有九九八十一个金黄金黄色的门钉。

跨过高高的门槛,看见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高高在上,从远处看富丽堂皇的祈年殿象一把打开的美丽大雨伞。

走过祈年殿,来到一个圆形围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回音壁,一到回音壁,我和康康就忙开来了,因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试一试回音壁的神奇之处,我原地不动,康康要跑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在那对着回音壁说话,看我能不能听见。等他跑远之后,我竖起耳朵仔细地听了半天,只能听到其他人在旁边大喊大叫,听不到他的声音。过了一会,康康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了,他说他叫了半天,但是我没能听到他的声音。后来妈妈告诉我,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致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今天人多,不利于声音传播,而且现在围墙前面有一根栏杆,耳朵离围墙太远了,所以今天听不到回声,。听了妈妈的话,我一点也不觉得扫兴,反而觉得以前的中国人能建造这么伟大的回音壁,一种自豪感从胸中油然而起!

最后,我们来到了圜丘,很多人在圜丘的中心天心石上留影。

天坛真是一个让我怎么也看不够,!玩不够的地方!

漫步天坛

初二|记叙文|900字

天刚蒙蒙亮,窗外一片朦胧。我缓步地进入天坛南门,来游走这个号称“世界建筑翡翠”的天坛,领略其风范。

初进天坛南门,没见到心中天坛的威严,反倒是微微有些热闹。老人们在旁边树荫中跳着舞,还有一些在地上练书法,让旅客忍不住啧啧赞赏。不久,我们走到了天坛公园第一个景点——圜丘。

圜丘分三层,每层都有一个圈栏杆,也不是栏杆,是用石头雕砌成的围墙。墙上有几个栏头,栏头上雕刻着龙的图样,像夏天吹来一阵凉风,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正气凛然。龙的旁边刻有云,更使人联想浮翩,似“龙飞在天”,又拟“行云流水”,在惊叹的同时,也不禁赞扬古人的智慧。

圜丘的顶端就是祭天的地方

。地上铺石板石,是扇形状。如此看来,从外向内数,就有九层这样排成的石板石,最外圈81块,内圈9块。无疑,数学大师马上就可以发现是“9n”形摆放规律的。最中间有一块圆似的石板石,称为“天心石”是祭天的中央处。九圈台石围绕着天心石,我情不自禁地向天上看看,因为其中的意思就是代表着“九重天”。我没有上去拍照,因为老子有云:“城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这是皇帝向上天祈祷风调雨顺的地方,我不是皇帝,位置不当,大不敬。处事需当时当位,此时时不当位不当,不可去也。

不料,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雨如箭骤。我急忙躲进了前方的一座圆顶建筑。见此气势不凡,巍然如天安门,泰然如武候祠,料到这必是皇穹宇。皇穹宇俨看如戴一顶大黑帽,给人一种神秘庄重感。这里是平日供奉祀天大典神位的殿宇。上覆蓝瓦金顶,显得精巧而庄重,中心的在金团龙图,更是威严。不愧是古代建筑杰作。我本来是想玩玩回音壁的,但导游说这里因为遭到别人涂鸦,所以为了保护文物才拉起警戒栏。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片树林中,眼前仿佛是一片绿色,特别是青草,更有一个诱人的绿。仿佛春雨刚过,又仿佛是阳光撒下一般,青草嫩绿嫩绿的,我感觉我好久没有被这样的绿触动过了,真想一股脑地冲进去,像游泳似的在里面畅游起来。忽然,又掀起了一波大雨,在绿草地下刮起一波绿波。迫于无奈,雨太大了,我只好找地方去避雨,无法再欣赏如此美景了。

我跑到了一个大门。缓过神来一看,前面就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祈年殿。

我耳朵突然响起一首音乐,似曾相识,却说不出名字,祈年殿金碧辉煌,下有三层阶梯,上有三顶用琉璃瓦做的“大黑帽”,显得“帝王像”。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比起圜丘,则多了一份威严,比起皇穹宇,则更显出了些许威武。尽管祈年殿曾经历过磨难(饱受雷击、八国联军抢掠、日本烧杀抢夺),但仍显示其辉煌,阐述着他的尊贵与风范。

美丽的天坛公园

四年级|写景|650字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四川省成都市花圃路小学四年级:许洲诚

游北京天坛

六年级|叙事|300字

  放暑假了,我和妹妹随妈妈到了北京。妈妈的一个朋友来接我们,还带我们游览了北京的着名景点,那就是天坛。

  天坛,我早就向往已久了。一到天坛,果然气派不凡。买了门票后,我们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祈年殿里面真是漂亮,可惜不能进去。接着,我们又到了圜丘,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只可惜,现在不是冬天。我们到了回音壁,它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有了回音壁,你在里面说的话,我都能听得见。

  看了我给你们介绍的天坛,你一定觉得天坛是一级棒的吧!

  那就快来天坛瞧一瞧吧!

 

游天坛

四年级|写景|600字

  听说,天坛里有三音石和回音壁,可总是没机会去。今天,我终于可以去天坛公园了。

  一进门道路两旁就种满了柏树,郁郁葱葱的柏树给天坛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又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几个牌子上面写的是关于天坛的历史。天坛位于北京城东南建于1420年是清明两朝举行祭天大典的祭坛。

  再往前走就到了回音壁,回音壁是一个圆形的围墙,在一边贴着墙轻声地说话在另一边就能听得一清二楚,根电话一样,而且还非常的大,比我想像的大多了。我在回音壁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三音石,一问是在皇穹宇殿外从右往左的第三块石头,我在上面拍了好几下也没听见一声回音,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

  出了回音壁对面就是圜丘,圜丘是个多层圆形的坛,它是古代每年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圜丘里的台阶每层都是九级的,顶层的地砖也都是九的倍数,那是因为古代的皇帝以九为最大的数,所以圜丘上的东西都跟九有关系,比如:顶层的地砖第一圈有九块构成,第二圈就有十八块,以此类推越来越多直到九九八十一块。中心还有一块圆形的石头叫天心石,如果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会更洪亮。

  再走就到了我们玩的最后一个景点――祈年殿,雄伟的祈年殿也是北京的标志之一。祈年殿是圆形的建筑,他最大的特点是整个殿都没有横梁。祈年殿里有一块着名的天然石叫龙凤石,在石头的花纹上可以看出龙和凤,所以起名叫龙凤石,但是因为要保护它,没有看见真正的石头,只看见了照片。

  离开了祈年殿我们就结束了天坛的游玩,游完天坛我看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壮丽,也看到了古代建筑的科技,以及古代人的聪明智慧。

 

天坛游记

四年级|叙事|200字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了天坛。我们先来到一处空地上,有一的八个小一点的黑炉子。导游说:“这八个炉子是来做牺牲的。每代皇帝用一个。”我们问:“中国有很多皇帝为什么只有八个,不只八个啊?”导游说:“后来签了南京约定就不牺牲了!”

我们又来到了圜丘坛。导游说:“中间这块石头叫中心石。从里往外第一圈是一乘九,第二圈二乘九一直到九乘九。”导游还告诉我们了老百姓是绿色,天是蓝色等好多知识呢!

我们还去了回音壁。导游说:“你们叫是没用的,它早晨和晚上才能出现回音。”大家都说神奇我也是!

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在会去的路上各自讨论收获呢!

天坛导游词

六年级|叙事|350字

  今天我——苏彪,带你们来游览一下我国著名的天坛。

  我国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杏松环保,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再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群上,到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着核心位置。同是,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左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

  天坛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呈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收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屋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格。

     东风小学南苑校区5年级 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