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40

关于陶艺的作文

陶艺作文专题
陶艺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

陶艺课

二年级|叙事|300字

今天一早,我报了陶艺课,下午就开始上课了。

16:00我准时报到,因为在学校里我们知道课前准备,所以顺其自然地穿上衣服,洗干净手。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因为同学之间还不熟,所以教室里出奇地静。“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这节课做罐子。”老师的这句话无情地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

接下来,老师教我们如何搓泥,如何拉罐子。只见她把陶土搓得硬硬的,然后放在机子上,手上沾一点儿水,打开机子把圆柱形的陶泥慢慢车成了一个好看的罐子。我们也照着老师的样子开始自己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快下课了,我的罐子虽然做成了,但还是没有老师做得好看。就请老师给我指点了一下,原来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有一句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嘛,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做陶艺

二年级|叙事|200字

我和妈妈在姜堤乐园游玩时发现了一个陶艺馆,我想大显身手一下。一开始手艺不好,机器也不听话,手中的陶泥都快成便便行了。我是又着急又觉得我做的造型可笑,哈哈……我带着沾满泥巴的手去请教老师去了,认真的练习了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成了一个杯子,真是很开心啊。接下来有做成了一个盘子,我觉得我有大大的成就感。我更知道了努力和坚持,但是真的有些累了,我用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糟了!妈妈也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成了个泥娃娃!做陶艺真有趣儿!

二年级:肖迪非

一次陶艺制作

五年级|叙事|500字

今天,我们去了大兴的陶艺村,那里可好玩了。

来到了陶艺村,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雕塑园”,那里有一台台制作陶艺的机器。我像快活的小鸟一样飞了过去,开始做花瓶了。我打开机器,再拿出了一块湿润的泥放在上面,接着,我先把它捏成一个圆形,然后,再把泥一点一点地往上推,差不多推到六七厘米的时候,用手掌一托,再用两个大拇指往里轻轻的一按,便出现了一个小洞,这时花瓶差不多就做好了,再按一下按钮,用两个手指一结,就在这时,花瓶突然塌了,我伤心极了,嘴噘得高高的,差点连眼泪都流了出来,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呀?刚做好的花瓶就坏了呀?我想了想可能我是做的时候太使劲了,还是在做一个吧!就这样我又按照刚才的方法又做了一遍,这次我做得小心极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次终于做好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然后,再把花瓶放在烤箱里烤一会儿,用水粉在花瓶上画上青花瓷的图案,这个花瓶就大功告成了!最后,我们还在小盘子上画上我们的想象画,同学们画得真是丰富多彩。有的人画了一套高大的别墅,有的人画了一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轿车,还有的人画了一双世界上最有创意的鞋,代表我以后一定要穿上这样的鞋……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做陶艺,而且我玩得开心极了!

作者:芮欣

学陶艺

初一|日记|1000字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去滨湖公园玩。偶然间,我们看到一个学掏艺的地方,那里可美丽了,有各种各样陶瓷做出来的东西,有茶壶,有杯子,有花瓶,有葫芦,还有笔筒等。他们的颜色可好看了,有红的,有黄的,有半蓝的……

我觉得很有趣,所以就在那里学陶艺,那里学的人很多,买的人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想学会陶艺,可以把作品放在家里做装饰,还有,自己做的比人家做的更有意义。我在那里学得很开心,我一共分四次做,第一次做泥条,第二次做泥板,第三次用机器做,第四次上色。上完色,那里的人就会帮你拿到窑里去烧,烧完以后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了。

我一共做了四样东西,第一次,我去做了两样东西,一样是香烟缸,一样是篮子。

我先做香烟缸,香烟缸非常简单,只要先拿出泥板拍,再拿出一快泥,用泥板拍把泥打成一块泥板,再在泥板上刻出各种图形,做香烟缸的底。我刻了一个爱心做底,还要在底上涂一圈泥浆,再搓几根泥条围在底的上面,在泥条中间也要涂一点泥浆,涂泥浆的作用就是要让泥条固定住,不让它掉下来。再搓一根短短的泥条粘在爱心的旁边,里面套上一个小圈圈,这就是我做的香烟缸了。

第二样我做的是一个篮子,篮子的做法和香烟缸差不多。

第三样我做的是一个小杯子,杯子就有点难度了。首先要打一块长方形的泥板来做杯子的身体,还要用尺和刀把泥板割成一块长方形。再打一快泥板,用圆规划一个圆做杯子的底。但是用圆规的时候,圆规有一个固定的针会在杯子底的当中留下一个小窟窿,但是没关系,只要用一点点的泥补上去就没事了。涂一点点泥浆在底的四周,再把泥板围上去,把多出来的地方切割掉,再用泥浆把两头连接起来。这样,杯子的身体就做好了,然后再搓一根泥条,把它一分为二,再把它们的身体粘在一起,再将它们的头和尾巴都涂上泥浆,然后再把它们贴在杯子上面,这就是杯子的把手。我再给杯子做了一个盖子,我还在盖子上做了一个小兔子,小兔子很可爱。这就是我做的小杯子。

第四样我用机器做了一个小陶罐,首先我拿了一块泥,用线把它切割成一块块的,浇上水,揉一下,使这块泥变得软一点,再把它放到机器上,把机器开关打开,盘了起来,我用双手捂着泥,用两个大拇指放到泥的中心,在它中心挖出一个口子来,并且用力往下压。做着做着,口子挖好了,我再把它的底用力往下收,我还给这个瓶子做了一个喇叭口。可是,一不小心,我把喇叭口做坏了,我就把喇叭口给拿掉,扔进水里。虽然口子做坏了,可是我不灰心,继续做,我给小陶罐做了一个小口子。

最后一次,我给小作品上颜色,我给香烟缸涂上了黄色,给小蓝子涂上了红色和黄色,给小杯子涂上了半蓝色,我还给小陶罐涂上了蓝色。我非常喜欢我的小作品,它们非常可爱,我把香烟缸送给了爸爸,把小陶罐送给了妈妈,妈妈很高兴,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妈妈用小陶罐装棉花棒,每次洗完澡,就不用到小盒子里去拿棉花棒了.

我的陶艺作

初一|记叙文|250字

我一直对于陶瓷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每天下午放学我一打开电视便是找与陶艺方面的节目。今天我原本打算和爸爸妈妈去花卉市场买花,没想到却偶然遇见了一家学陶艺的地方。那家店的装修格外别致。屋外的墙壁上嵌进去了很多的陶瓷制品。

我最喜欢便是白色的陶器了。那个墙壁上嵌有茶壶、花瓶、笔筒一类的东西。然而此时的我脑海里想的是要做一个篮子,还想给爸爸做一个烟灰缸。

那里学的人很多,买的人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想学会陶艺,可以把作品放在家里做装饰,还有,自己做的比人家做的更有意义。我在那里学得很开心,我一共分四次做,第一次做泥条,第二次做泥板,第三次用机器做,第四次上色。上完色,那里的人就会帮你拿到窑里去烧,烧完以后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了。

我一共做了四样东西,第一次,我去做了两样东西,一样是香烟缸,一样是篮子。我先做香烟缸,香烟缸非常简单,只要先拿出泥板拍,再拿出一快泥,用泥板拍把泥打成一块泥板,再在泥板上刻出各种图形,做香烟缸的底。我刻了一个爱心做底,还要在底上涂一圈泥浆,再搓几根泥条围在底的上面,在泥条中间也要涂一点泥浆,涂泥浆的作用就是要让泥条固定住,不让它掉下来。再搓一根短短的泥条粘在爱心的旁边,里面套上一个小圈圈,这就是我做的香烟缸了。

第二样我做的是一个篮子,篮子的做法和香烟缸差不多。第三样我做的是一个小杯子,杯子就有点难度了。首先要打一块长方形的泥板来做杯子的身体,还要用尺和刀把泥板割成一块长方形。再打一快泥板,用圆规划一个圆做杯子的底。但是用圆规的时候,圆规有一个固定的针会在杯子底的当中留下一个小窟窿,但是没关系,只要用一点点的泥补上去就没事了。涂一点点泥浆在底的四周,再把泥板围上去,把多出来的地方切割掉,再用泥浆把两头连接起来。这样,杯子的身体就做好了,然后再搓一根泥条,把它一分为二,再把它们的身体粘在一起,再将它们的头和尾巴都涂上泥浆,然后再把它们贴在杯子上面,这就是杯子的把手。我再给杯子做了一个盖子,我还在盖子上做了一个小兔子,小兔子很可爱。这就是我做的小杯子。第四样我用机器做了一个小陶罐,首先我拿了一块泥,用线把它切割成一块块的,浇上水,揉一下,使这块泥变得软一点,再把它放到机器上,把机器开关打开,转盘转了起来,我用双手捂着泥,用两个大拇指放到泥的中心,在它中心挖出一个口子来,并且用力往下压。做着做着,口子挖好了,我再把它的底用力往下收,我还给这个瓶子做了一个喇叭口。可是,一不小心,我把喇叭口做坏了,我就把喇叭口给拿掉,扔进水里。虽然口子做坏了,可是我不灰心,继续做,我给小陶罐做了一个小口子。

最后一次,我给小作品上颜色,我给香烟缸涂上了黄色,给小蓝子涂上了红色和黄色,给小杯子涂上了半蓝色,我还给小陶罐涂上了蓝色。我非常喜欢我的小作品,它们非常可爱,我把香烟缸送给了爸爸,把小陶罐送给了妈妈,妈妈很高兴,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妈妈用小陶罐装棉花棒,每次洗完澡,就不用到小盒子里去拿棉花棒了。

一次陶艺展

六年级|叙事|250字

这是某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同学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陶艺展比赛,我拿出了粘土,分给了大家。

比赛开始了,看着他们那用工的表情,我心中不由的产生了一种兴奋感……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完成的七七八八了,看着他们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有点手忙脚乱了,话刚出头,我就不小心把粘土的一部分弄掉了,那可是我花了很久才弄好的,我本来已经放弃了,但同学们鼓励着我。

在他们的鼓舞下,我完成了……李红同学走了出来说;这次陶艺比赛,由刘羽获得胜利……虽然我没有赢得比赛,但我还是替刘羽开心,而且我是不会灰心的,加油。

实验小学6年级 李明

有趣的陶艺课

六年级|记叙文|1200字以上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图腾,它使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增进了友谊,使更多的国家认识了中国。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以南宋官窑遗址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南宋官窑中的“制陶室”,制作自己的彩陶作品。“制陶室”中的灯光是鹅黄色的,里面十分温暖,我们那么多同学坐在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彩陶作品,让我感到了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这种氛围似乎特别容易让人安静,一个姐姐走了过来,原来她就是讲解员。“大家在做的时候,如果觉得陶泥太硬,就要先把它搓软,将它放到你桌面的小瓷板上,用小竹刀先刻出大的轮廓,然后再捏一些小形状彩陶加以点缀。”讲解员姐姐边讲解,边演示,终于我们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

我拿起一块乳白色的彩陶搓了起来,原来,比想象中的要硬,我以为我可以搓的很软,可谁知稍一用力,它就碎了!这时,正在一旁笑话我的楼铭月也因为不小心一用力,彩陶变身成一颗颗的小颗粒了。月月也很不甘心,想将它们重新合拢,再融入大块中,可能她操之过急,那些小颗粒干脆成了“粉末”状。渐渐的,我们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了,只要用擀棒去擀彩陶,擀着擀着,它就软了。

彩陶终于软了,我们想象着要做些什么东西呢?朱冰清指着她捏的“太阳”对我们喊道:“看,我的太阳棒棒糖!”我们好多同学应了杭州的一句老话叫“杭儿风”,喜欢跟风,都捏起了形态各异的棒棒糖,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欣怡,她制作的是一个我们称之为“四不像”,像章鱼?像小丑?像佛手?最后,我们亲切地称它为“世间万物的混合体”。刘思敏,制作的是一个写有“LOVE”的漂亮的作品。最后,我们的杰作终于都完成了,就等着它们进烤箱啦!

在等彩陶出炉期间,我们组队去参观了“南宋官窑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欣赏了历代的古陶瓷,了解了陶瓷的历史,还学到了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风格以及胎釉的特点。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伙伴们玩一个“把碎掉的陶瓷重新拼起来”的游戏。这个游戏还真是看看简单,做做好难啊!刚开始,我们拼的还是简单的,游戏就要闯关,于是我们越拼越难,我们怎么拼都拼不好。只见月月双眉皱成疙瘩,拿起一块碎石片看看,摇摇头又放下,再拿起另一块,按到模子上又拿下来。欣怡也端起模子将它转来转去,拿起一块碎片这儿放放,那儿摆摆,还小声喃喃着:“这块不是啊,那块也不是啊,到底是哪块呢?”

这时,月月拍拍我的肩膀问我:“你看,这块碎片弧度那么大,一定是底下的吧?”我点点头,拿起来一放,居然吻合了。我们越来越有自信了,最后还剩下两块碎片,我们绞尽脑汁地想,不停的摆放,就是吻合不起来。“啊,简直比考试还难!”月月开始不耐烦了。“再试试吧,没准儿,马上就放好了呢。”欣怡劝道。“哎,你们看看,这块大的会不会是应该按在这儿的?”我问她俩。“怎么可能啊?大小明显不一样嘛!”月月反驳。“没准能呢,你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呵呵。”我也不甘示弱。“我就不信你能摆的上去。”月月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于是,我拿下那块大的,用两块小的来填补,那块大的,则放在了我们原先要放两小块的地方,终于完美的吻合了!月月看傻眼了,我们激动的把它用相机拍了下来。

这时,有些同学已经拿着彩陶作品来炫耀了,我们也赶紧回制陶室取回自己的作品用框子装裱。看着每个人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们的班主任邵老师也笑的无比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既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感受了南宋的历史文化,又亲身体验了创造陶艺的乐趣和艰辛,真是应和了我们金都天长那句校训“学的扎实,玩出名堂”!

神笛陶艺村

三年级|叙事|350字

今天,我们要去陶艺村实践,我真高兴呀,因为听老师说,那是一个叫“神笛”的小山村,老师可以教我们怎么做陶泥,还可以在盘子上画画呢。今天天气很冷,我心里却是暖暖的,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终于出发了,同学们心里美滋滋的。到了陶艺村,我看到一排排小砖房,门口还有几个老师正亲切地向我们招手呢。令人期待的陶艺实践开始了,我们先在洁白的盘子上面画画。我认真地画出一辆威武的坦克,又在上面画了一架好玩的飞机,最后我又在盘底轻轻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在盘子上画画可比在纸上画画有趣多了呢。我真想知道烧好了的盘子是什么样呀!会不会很漂亮呢?

用陶泥做笔筒也很好玩。我用一块软软的陶泥压出一个方形,再在上面缠上一层层的泥条,然后把它们修理整齐。看,一个漂亮的笔筒完成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制作笔筒,像一个个小小陶艺家。

愉快的陶艺实践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陶艺村,这次实践活动真有意思呀!

五一小学三年级:王骁然

陶艺之旅

六年级|叙事|1000字

星期三终于到了,你们知道吗?星期三,我们长沙晚报的校园小记者要去参加一次“陶艺之旅”,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上了车,我也压抑不住心中的那份喜悦……

“快看,快看!”同学们提高了嗓音,尖叫道。上面的指示牌告诉我们这里是“郭亮村”,这是一个充满宁静而有古老的小镇,树枝悄悄摆动,沙沙的声音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们下了车,走进了一座神秘的楼房里,一股古老的气息流进我的鼻腔,我迫不及待的走上了阁楼,地板吱吱作响。天哪!一排排架子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陶瓷,我小心翼翼的走上前,一个栩栩如生的花瓶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雕刻了两朵娇媚的花朵,它们亭亭玉立的枝干四处蔓延,摆出各种婀娜多姿的形态,是我眼花缭乱,仿佛一股扑鼻的香气向我袭来,花朵衬托着素雅的花瓶,真是十全十美……

看了那么多精美绝伦的作品,也是时候轮到我大显身手一番了!我继续往里走,找到位子坐下,老师向我们介绍两位大师傅,两位大师手上沾满了泥灰,长满了老茧,肯定身手不凡,经过许多次磨练吧!我跟着一位年龄稍大的师傅,只见他坐在凳子上,前方有个大转盘似的东西,大概是可以把泥巴做成各种形状的机器吧!大师把脚放在两侧,搓了搓手,定了定神,准备一气呵成,开始了,他按了按按钮,机器如同方向盘似的转了起来,他沾了沾水,把手组成一个“O”字形,放在泥巴上,把泥巴先做成圆柱形,他熟练地把手一

会儿向上倾斜,一会儿向下倾斜,只见他全神贯注的,非常认真,不一会儿,一个宝葫芦出炉了,他的嘴角向上稍稍扬起,表示满意。

我要了个杯子,修长的身子,下面小,上面大,素雅及了!我怜爱的把它捧起,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走都桌子前轻轻放下,我高兴极了,挑选了一块精致的模板,上面雕刻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孤傲冷峻的梅花……啊,真美啊!我照着老师教我的方法,捏起一小块泥巴,把它印在一朵芙蓉上,轻轻往下按,觉得可以了,就把一小块泥巴揉成一团,把按好的泥花轻轻沾起,哇,我真是太佩服我自己了,精致的泥花被我捧在我手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全神贯注地瞄准杯子的某个位子,决定把泥花安在上面,“哎呀!”我差点急哭了,手怎么不小心碰到被子上了呀!疼痛直锥我心,我脑袋有些晕乎,有气无力的坐下,杯子变得那样难看了,哎!突然,就在我丧气时,一个甜美的声音提醒了我:“打起精神来啊!快!快!有什么好急的,要尽快弥补啊!”我震撼了!看看花的大小,看看破损处的大小,恰恰想合,我把泥花按在上面,简直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缺之策啊!

啊!那朵花,真美啊,它朝我快乐的笑着……回校的路上,我捧着精致的陶器,心想:是啊,做错了什么事情,丧气又有什么用呢?应该尽快弥补啊!

长沙市华夏实验学校六年级:解敏萱

学做陶艺

四年级|叙事|500字

今天是星期二,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学陶艺。

到了画室,见到大板桌上放着一大块陶泥,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和弟弟马上坐到位子上去。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恐龙,每个部位都要做到细致和像。”说完,老师拿出恐龙资料,给我们挑选一只来做,过了一会,老师又温和地对大家说:“我先做一只剑龙给大家看:先把报纸包成一团,然后把陶泥压成像一块烙饼的样子,最后把陶泥包着报纸,在前后留两个洞,捏上头和尾,再把脚捏在下面……”,我和弟弟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我打算做一只剑龙,弟弟打算做一只鸭嘴龙,他开始做恐龙的身体怎么也做不好,我看了,就一边做自己的恐龙,一边帮弟弟,可弟弟没耐心,他做不好就说:“算了,我做长颈龙得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做,我告诉他:“你先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然后和姐姐一起做头、尾巴和脚。”果然,他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真的做出来了,我夸他真棒,他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做头。弟弟总是把头捏的太尖了,做的像条尾巴,可我想:这工夫可不能白费,把它当尾巴得了。于是,我把它捏到尾巴那里去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做头,我让他再做一次头,他像上次一样,做的像条尾巴,于是,我把尖头一拆,就变成了圆头,我告诉弟弟能捏上去了,他就捏上去。我看只剩下脚了,又鼓励他,弟弟甜甜地笑了!最后,我们把柱子似的脚捏好,就给老师看,老师说:“做的不错,还要努力!”

晚上回家时,妈妈表扬了我俩能互相帮助。

陶艺工艺品

三年级|状物|450字

我们家的书架上,摆放着爸爸收藏的一些陶瓷工艺品,还有一些是我在幼儿园做的笨拙的陶瓷小玩意。看着这些,常常使我回想起我学陶艺的点点滴滴。

三岁那年开始,妈妈就给我报了幼儿园的陶艺兴趣班。印象中,有一堂课我的收获最大。那一次老师让我个人做一条鱼,并且发挥想象给鱼身上做一些装饰。大家很快都做好了鱼的形状,我没有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千篇一律地用牙签在鱼身上刻画鱼鳞,而是张开五指,在鱼身上按下一个小手印。因为我的设计独一无二,得到了老师的大力夸赞。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要想得到观赏者的赞叹,作者一定要想别人想不到的,不断创新。这,或许就是艺术的真谛吧!

上小学后,我对陶艺的兴趣不减,报名了陶艺班。但是这次老师对我们做各种动物、植物的要求是“要像”,为了把作品做得逼真,要不断地观察细节,不断地把做得不像的作品毁掉重来。渐渐地,这种枯燥的模仿让我兴趣大减。但是老师说:“逼真的模仿是创作的基础。”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做出的作品越来越栩栩如生,自己看了也不由得喜欢。偶尔有一些奇思妙想,手里做出来的东西也更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陶艺,我明白了: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与不断创新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做陶艺是这样,做人更是这样。

陶艺的魅力

六年级|散文|600字

“陶艺”既好玩又有艺术性,能无限制地展开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各色各样的陶艺作品,并体验各种与众不同的特色活动,一直为我同龄的孩子们所喜爱。在我校,“陶艺社”更是深受同学们欢迎,而我便是入选“陶艺社”的一名幸运儿。

“陶艺社”的活动时间是每周四下午大课间。每到那个时候,“陶艺社”的成员们便会陆续赶到四楼美术教室,等待“快乐时光”的开始。通常,老师会分给我们每人一块“大泥巴”,让我们观察片刻才动手制作。老师告诉我们:“用泥前得先观察一下泥的性质,用不同的方法捏。跟写字一样,要先观察字的结构……”不只是做陶泥,其实做许多事都是如此,面对不同的事,应对的方法也会不同,我们也得先观察事情的“结构”。老师的话,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除此之外,老师还经常要求我们动手做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如盘子、小杯子、小人等等,种类可多了。在我们动手制作的时候,他只会夸奖那些勇于尝试的孩子,他常说:“陶泥做错了不要紧,一个成功的作品背后,总会有许多次的失败,不敢去尝试,又怎会创造出优秀的陶艺作品?”于是,我们都放开手脚开始“创作”我们自己的陶艺作品。

做个杯子很简单吗?不简单。做歪了,做太薄裂了,一不小心口子破了……不要紧,在陶艺社,哪怕你做错了,也不会被笑话,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每一次做错,都是一次努力创新的结果。经过一次次的努力,我终于做出了一只精美的流线型的小杯子。

“做得很好,胆子也很大。”老师这样表扬了我。

在“陶艺社”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陶艺的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对待事情的态度。在陶艺课中,我学到了一些普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寓教于乐,充满精彩。

我爱“陶艺社”!我爱学“陶艺”!

六年级:汪苏婷

游富平陶艺村

四年级|写景|1000字

春天来了,我们全校随着春的脚步,来到了富平的陶艺村。

踏入陶艺村的门口,放眼望去,桃树一片,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导游是个胖姐姐,她带领我们踏着春天的脚印,参观陶艺村的美景。

几分颠簸之后,我们首先来到了习仲勋陵园。刚出安检区,就听见不远处林间广播中传来的阵阵民乐歌曲,我们循着声音整齐前进。不久,习仲勋爷爷的雕像便映入我们的眼帘。他安详地坐在一个雕刻精美的凳子上,雕像刻的十分仔细,习仲勋爷爷脸上神情十分亲切和蔼,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敬献的花圈,我们绕到雕像的后面,刻着几个醒目大字,令人鼓舞: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

览过习仲勋陵园后,我们又来到陶艺村的博物馆这里的陶艺形状各异,类别不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还有憨态可掬的动物……在这些陶艺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陶瓷人了!这些人物被雕得活灵活现、神采奕奕。有的是淳朴的农民,正在演奏着民乐;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还有的打鼓……看着他们如醉如痴的演奏和专注认真的神态,让我身临其境,好像在听一场千古秦腔;另外还有国外艺术家雕刻的抽象人物,虽然是抽象的人物,但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会显现出来,我看到一个手叉腰、身材高大、站姿立如松柏的抽象人物,虽然面部特征不明显,但能体现出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特征。这就是抽象独特的美!特别是吸引我的陶瓷手链,它是由一个个陶瓷碎片粘在一起形成样式独特的作品。它具有月亮般的皎洁和瓷具所具有的风采,融入了一起,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太美了,我多想送给我亲爱的妈妈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此行去陶艺村的目的——陶艺制作。在这个不小的屋子里,有许多的棕色的木质长桌,上方挂着几盏明亮的方形黄灯,把敞宽的屋子照得十分亮堂。陶泥就在桌子上静静的躺着。我掂着灰色的陶泥——湿湿的、沉沉的.我构思片刻,从泥堆里拧下一块较大的陶泥,又把它掰成三段—大小不一的三段,准备制作成一只蜘蛛。我先把其中一段最大的搓成椭圆形,为了制成蜘蛛丰满的身体;又把最小的泥捏制成一双圆形的眼球与瞳。紧接着,我把中等的泥做成后肢与毒牙,就这样,做蜘蛛的准备工作做完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剩把制作好的零件拼接上去了。我用手点点清水,蘸在刚刚制成的椭圆的陶泥上,再把沾水过的椭圆上安上了四肢、眼与毒牙,最后再给蜘蛛做个泥巴底盘,再放到我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大功告成了!瞧我做的这个蜘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蛮劲儿,呲牙瞪眼、张牙舞爪,好像自己是天下无敌的霸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过来,对我的大蜘蛛议论纷纷,我赶紧收起我的成果,生怕调皮的伙伴把我辛勤劳动的成果弄坏。

当我捧着装着“大蜘蛛”的小盒子走出陶坊时,金色的余辉射到陶艺村赤色的地面上,洒在碧波荡漾的小河上,多么美的景色啊,令人陶醉其间。

走出陶艺村时,回过头,冲它挥了挥手,告别了这美好的地方,但她的美,永远刻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参观景德镇陶艺馆

四年级|叙事|500字

今天,虽然天空下着雨,可还是挡不住我们去参观景德镇陶艺馆的决心。

我们坐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来到了景德镇的陶艺馆。

在陶艺馆的展厅,我看到了很多游客亲手制作的陶艺制品,有各种各样的盘子、杯子和碗……工艺十分精致,漂亮极了。

参观完陶艺馆的展厅,老师带我们来到捏泥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小块陶土,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捏一个小作品。我捏了一个照相机,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我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老师带我们来到拉胚室。哇,里面有很多制作陶瓷的机器。老师让我们先看着工作人员做,只见他熟练地把一块圆柱形的陶土放在机器的圆盘上,用两只手护着,随着机器转动,然后把大拇指放到圆柱形的陶土里。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瓶子。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我把机器圆盘上的水清理干净,然后把圆柱形的陶土放在圆盘上,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做了起来,很快,一个瓶子就做好了,虽然做得不是很像,但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最后,我们来到彩绘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盘子和两只毛笔。我在盘子的背面写上我的姓名和班级,又在盘子的正面画了一座房子、一条河,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老师说,陶艺馆的工作人员会把盘子上的漆烤干,寄到学校,给我们留作纪念。

下午,我们离开陶艺馆,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龙山小学四年级:贾子楠

做陶艺

三年级|记叙文|450字

瞧瞧!一个用陶艺做的小姑娘,头上戴着个朴素的小帽子,身上穿着一身厚厚的大棉衣,看起来她憨态可爱。这时会有人问:“是怎么做的?”,那就听我慢慢来说吧!

准备好一小块陶泥,一根削尖了的筷子,就可以制作了。

先拿一小块陶泥,轻轻揉成球,注意球要很光滑,这就是她的头,当然也可以把头做成扁圆状。好了,她的头就已经做好了。下面开始做她的帽子。先搓好一条条形泥,摁在事先做好的头上。条形泥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然后找来一点点泥揉成一个小圆,粘上泥浆摁在条形泥上,一个简单的小帽子就出现在头的上方。

嗯!帽子做好了,该做面部表情了。拿起筷子开始刻表情。如果要一个憨憨的表情,弄上两个小洞加一小撇就行了,两个小洞当做眼睛,剩下的一小撇就当嘴巴。撇不能划的太长太宽,轻轻一划就OK了。

表情、头、帽子都做好了,开始做衣服啦。衣服有很多种,比如:毛衣、棉衣、裙子等等。以裙子来说,找好一块泥巴揉成圆柱形,在圆柱形的下方轻轻一压,哈哈!裙子就做好了,再在裙子上方涂点泥浆与头这么轻轻一对,不错!

再想想还有什么没做?是手和腿。搓四条条形泥分别粘在相对的位置上。小人大功告成了!拿在手上看一看,嗯!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的陶艺课

六年级|记叙文|400字

今天是我来到劳动基地的第二天。这一次是用泥板法来做陶瓷了。

同学们有的做笔筒,有的做“木桶”,有的做高脚杯等等。而我却做一个鼎。

说干就干,我马上拿来一块1公斤重的泥(粘土),把它放在布上,用棍子把它滚平。然后用尺子裁下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做底,一个长2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做壁,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做脚。接着把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卷起来贴好。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了——把每个部位都粘起来。我先把要粘的地方刮花,后把刮花的地方涂上胶水粘起来。鼎身粘好了,鼎脚也贴好了。不过看上去总像少了什么东西。哦!鼎耳!我马上切下两条长5厘米、宽1厘米的泥巴贴起来。哈哈!大功告成!我的作品——鼎已经完整地呈现在我面前。我正在欣赏着,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几个同学在旁边打打闹闹,一不小心碰到了我的桌子。啪的一声音,鼎倒了,也烂了。没办法只好重新做过,但因为时间短的问题,只好做了一个烟灰缸……

虽然我的鼎没有“问世”,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用泥板法做陶瓷。

做陶艺

二年级|日记|150字

今天,老师教我们做陶艺。

我们先把陶泥捏成长方体,然后用刀把长方体切成正方体,再用手把正方体揉成圆形。老师教我们把中间掏空,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杯子的形状。最后,还要给杯子加上两个特别的“耳朵”。加什么耳朵好呢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好,就去看别人的。同学们有的做了小兔子的耳朵,有的做了小猪的耳朵,还有的做了狐狸的耳朵。我想我就做一个恐龙的耳朵吧!

我们的陶艺做好了,排着整齐的队伍回教室了。

游陶艺村

五年级|散文|400字

今天是端午节,爷爷,我和哥哥都放假了,爷爷趁着这天放假把我和哥哥带到陶艺村玩。

陶艺村里我家有点远,过了大概有二十分钟,我们终于到了。爷爷让我们先去玩,他在那里停车,停了车,爷爷去湖边钓鱼,我们在那里玩。钓鱼是爷爷的业余爱好,爷爷闲着没事干了,总来这里钓鱼,爷爷说他技术不好,看人家,一钓一条大鱼,爷爷却好半天才钓了一条小鱼。我和哥哥在那里看孔雀开屏,那只彩色孔雀老是不开屏,把我们都能急死,过了大约有了半小时,它终于开屏了,让我们目睹了它的美丽,我们被它的羽毛都迷住了,就在观看之余,孔雀突然把翅膀关住了,哎!真扫兴!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习仲勋陵。还参观了位于习仲勋陵右边的介绍馆,那里记录着习仲勋的一生。看了那些话语,看了那些图片,再看看那习仲勋陵,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说甜不是甜,说苦也不是苦,说是酸甜苦辣吧,好像也不是。

参观了陶艺村,我感到中国的强大,中国已经不是东亚病夫了,中国在一个个伟人的扶持和帮助下,永远地站起来了,不会再倒下来了!

游“神笛陶艺村”有感

四年级|叙事|350字

2013年6月6日,我们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参观“神笛陶艺村”。

虽然今天的天气非常不好,一直下着毛毛雨,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一片欢歌笑语,每个人都盼望着能早点到达目的地,看到咱们家的碗和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一下车,我们就开始了参观活动,首先我们通过看录像和听讲座了解了陶瓷的历史,然后给每人发了一个白瓷盘,让用颜料在上面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我画了一棵大树和周围的风景,听说制作陶艺的叔叔给我们烤完后要送到我们手里,我一听,高兴极了!然后我们亲手制作了陶艺泥,我做了一个杯子,讲解的叔叔说也要送到我们手里。还没玩够呢,就要回学校了,我恋恋不舍的看着陶艺村的大门,走几步回头看一眼,真是舍不得呀!

今天我非常高兴,知道了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希望以后学校多开展动手制作的活动,能让我们长知识,还能让我们的手变得灵巧起来。

四年级:杨善平

学做陶艺

初一|记叙文|800字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南沙参加社会实践——学做陶艺。

我怀着既激动又好奇的心情跟着老师排队下了车。站在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四个红色大字“陶艺中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射出金色的光芒。再往里一走,里面什么也没有,一大片空旷的地方,我误以为走错了地方。接着,老师带我们上楼梯,把我们带到一个专作陶艺的地方。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有造型古典优雅的花瓶,有精细别致的画作,有小巧玲珑的陶瓷……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各式各样,美不胜收。再往里走,摆满了一排排桌子,我们找位置坐了下来。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利用机器做出一个花瓶。我们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器呈圆形状,正中间放着一块泥,当按起开关时,它便会旋转起来。这时你只需用两只手捧住那块泥,使泥旋转成碗状,接着,再用两只大拇指往中间用力地按下去,让机器旋转就可以了,那位老师说的倒是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毕竟我们是外行人嘛,我在心底嘀咕着。我们五个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用大拇指按下去的那一步做好,还总把辛辛苦苦做好的第一步给搞砸了,最后还弄得衣服上满是泥,手就像在泥沼中浸过似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接着,我们要用一块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模型,捏完再去烧制。这下倒把我难住了,想破脑壳也不知道要捏什么。只见跟我同组的其他五个同学都开动了,只有我在那迟迟未动手。在最后关头,我决定做一个水晶球,首先,我要捏一个圆球,再捏一个底座,再把球放在底座上,就大功告成了。

最好玩最有趣的莫过于给陶瓷品涂上颜色了,我拿到的是一个兔子形状的笔筒。一看到它,我就爱不释手地把玩起它来,观察着要给它上什么颜色。刚开始,我还很耐心,但当老师提醒我们时间快到的时候,我就变得很紧张,心想:糟糕,还有一大半呢。这该如何是好呢。经过思想斗争,我做下了一个震重的决定。唉,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拼了。于是,我随便拿起了放在我面前的最显眼的深绿色颜料乱涂一通。唉,可爱的小白兔终究还是被我毁了。

虽然在这场旅途中,我没能做到最好,但它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宝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