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18

关于司马光的作文

司马光作文专题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六年级|记叙文|650字

在我国史书的档案中,有一部与《史记》齐名的史学巨著,它就是《资治通鉴》。上至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按照《左传》的体例,被编写成了一部二百九十四卷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它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公元一零一九年,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因为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正在做光山县令,于是被联名“光”。司马光从小就喜欢读史,特别是《左氏春秋》,他能够把全书的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司马光在对历史的研究中觉得当时缺少一部完整、系统、简明的通史著作,于是,公元一零六三年,在仁宗皇帝赵祯的启示下,司马光决定着手编写通史。公元一零一四年,司马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资治通鉴》(那时称《通志》)的前八卷。同年,宋英宗让司马光在崇书院编写本书,崇文院是全国藏书最多的地方,一些外面已近失传了的书在这里就能找到,由此可以看来,宋代皇帝很支持司马光。

又过了三年,宋神宗即位,又一次鼓励他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为这本书定了书名,叫做《资治通鉴》,并对他说:“眹要为《资治通鉴》作序,告诫后代君王和官吏,要把《资治通鉴》作为治理国家的镜子,每日进度,不能忘历史教训。”

《资治通鉴》对关系到国家治乱的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对各个王朝统治人民的经验和教训,书中更为重视。司马光对历历代统治者如何作用贤才,如何做到奖罚分明,都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叙述。甚至对历史上国君的荒淫、残暴,以及统治阶级的种种倒行逆施,也有一定的揭露和谴责。对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既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也毫不隐瞒他们的过失。

经过前后十九年的精心编纂,一零八四年,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的史学巨著。

司马光的传人

初一|记叙文|650字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群可爱的孩子跑进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救命啊!”突然,假山上传来了一声尖叫。小明一回头,看见一个孩子从假山上失足阳春三月,花园里百花斗艳,万紫千红。孩子们高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掉进了一口大水缸里。顿时,这群孩子立马来了个“树倒猢狲散”。一个孩子大声喊着“别怕,我来救你!”可他一转身,就飞一般的逃跑了;有的孩子吓得趴在了地上,尿了裤子;有的孩子连忙跑去告诉大人……园子里闹翻了天。

小明站在大水缸边,想起了课本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他想也没想,搬起身边的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向大水缸砸去。只听“啪”的一声,水缸破了。

这时,一个小男孩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头上长了一个大包,眼中擎着泪水,委屈地指着小明说:“你……你这个坏蛋……你为什么要砸我,我又没招你,你……你凭什么打我,你看,我的头,一个好大的包……”

小明傻眼了,可他还想争辩,委屈地说:“这不能怪我,谁叫你要躲到大水缸了,还有大叫一声‘救命’,这哪能怪我呀!”

小男孩一边抽泣一边说“我……我,我是看这个水缸那么大,想………想躲多在里面吓……吓唬你们,谁知道一……一到下面就出不来了,所以我……我才喊救命的……”

小明惊呆了,哭哭啼啼地说:“我……本来想学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谁知道你……那么不知好歹,拿我……开玩笑,呜……呜……”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像那个掉进水缸的小男孩,本想躲进水缸,蒙混过其他小朋友的眼睛,吓唬他们,谁知,被一个不动脑筋、就按图索骥的小男孩砸了自己一个大包;或者像小明那样,看见一个小男孩掉进水缸,就想起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想学司马光砸缸救人,受大人称赞,便不加思考,就用大石头将缸砸破,却将小男孩的头砸了一个大包。

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太过失,以免失了分寸,也不要急于做什么事,就不加思考,按图索骥,模仿别人的经历,导致好心做了错事。

记住,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司马光砸缸之后

初二|记叙文|1200字

司马光砸缸之后……

封丘县砺智学校考级作文班

金明轲

那次,司马光砸缸救出伙伴之后,顿时成了响叮当的新闻人物,《大宋今报》、《大宋频道》和大宋搜兔网站报道的全都是有关司马光砸缸的新闻。

就连司马光到超市里买一点东西,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把他围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雨泄不通,那些不认识司马光的人,也想一睹这位见义勇为的少年英雄风采。这下,吓得司马光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出头露面,怕得是人们的七嘴八舌和那些问得让人无法回答的无聊的问题。

司马光就读的学校名叫

“宋朝希望书院”,是一所官府主办的,里面的学生有相当一半是农家子弟,平时很少见外人来参观采访什么的。可当司马光成了名人之后,各大媒体轮番来学校采访,采访司马光的老师、同窗好友和他的院领导。全院师生都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这一天,院领导接到上级教育部门的电话,说是政府要来召开一个现场会,主要是让各地学府学习书院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什么经验值得推广。另外,在现场会上,还要安排司马光的英雄事迹报告,由院长和司马光本人发言,时间定在后天上午,抓紧安排,不得有误。

“命令如山倒”,院长放下电话赶快通知院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现场会的准备工作。随后,院长派书院写作能力最强的办公室主任白茫惑为院长和司马光写发言稿,尽最大能力写得有激情,有煽动性,让领导和其他学府的人员听后有感触,能产生共鸣。白主任根据领导的安排,挑灯夜战,终于,洋洋洒洒数万言的两份发言稿问世了。

再说司马光,一天时间领导找他谈了两次话,把司马光谈得头昏脑涨,他脑子里充斥的满是如何接受领导的询问,如何向大家谦虚地说说自己救人的想法,如何向大家说说以前是怎样牢记校训牢记老师的教导的……一整天,司马光都没有迈出屋门一步,他恐怕领导见了他之后再有什么新的安排。一个人沮丧地闷在小屋里,脑子里苍白一片。

现场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如期举行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府的领导、各大媒体记者纷纷涌进大宋希望书院,把偌大的大礼堂挤得满满的。主席台上各位领导依次坐定,在如潮的掌声中,现场会开始了。

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按照事先准备的程序,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主持人喊道:“有请我们的英雄上台!”时,司马光从后台走了出来,他往台下望了一眼,哎哟!我的妈呀!这么多人呀!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的他,腿不由地开始哆哆嗦嗦。本来就不善言辞的他,当在发言席上准备发言时,台下不知谁带头又一次鼓起掌来,这次鼓掌,并没有给他的心里带来多少平静,反而又让他多了些紧张和不安。他的心突突地跳得加快了速度,以至于白主任给他的发言稿在衣袋里由于刚才的局促被揉得稀巴烂。没有发言稿,这下可完了!事先司马光并没有准备发言的内容,完全按照领导的指示熟读白主任代写的稿子。在台上大约僵持了二十多秒,司马光觉得眼前白茫茫的,台下的人起初是双影,最后什么也看不到了——他晕倒在台上了。

这时,台下乱哄哄的,整个会场像热锅里的蚂蚁。不知谁冒了一句:“救人是个英雄,可在大众面前发言一点胆儿也没有啊!”

第二天,各大媒体的“谁说司马光是英雄?”新闻铺天盖地。

(辅导老师:金太峰)

读《司马光砸缸》有感

二年级|读后感|150字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玩得正高兴,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司马光回头一看,不好了,一个小朋友掉到门口的大水缸里了。这水缸特别大,司马光踮起脚尖,看见里面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

我读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知道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慌张。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拿旁边的那块石头砸这个缸!司马光他既聪明,又勇敢,我要向司马光学习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年级:刘书林

司马光的故事

初一|记叙文|500字

古时候,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孩子,很聪明。他长着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扑闪着智慧的光芒。   

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司马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公园里玩耍。那时,冬天悄然无声地走了,春天迈开步伐轻盈地走来……一走进公园,只见那小草探出了细小的脑袋,花儿们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在花丛的背后还有一座高大的假山,底下安放着一口大水缸,而水缸旁边还散落着一些石头,显得很有景致。   

司马光的伙伴小东建议道:“我们玩捉迷藏吧,你们一起来找我?”大家都同意了。开始了,只见小东四下张望后,便大步流星地奔向假山。等到小东爬上了假山藏好身,司马光和伙伴们就开始分头寻找。司马光想:小东从来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总之他的捉迷藏可谓是强中之强。我得想个 “诱敌之计”,才能引虎出山啊!于是,司马光便虚张声势地说:“小东你出来吧!我早已看见你了。”不料,一向胆小如鼠的小东听到司马光的声音,心里一惊,“啪”的一声掉进了大水缸里。“救命啊!救命啊!”小东在大水缸里拼命地挣扎,可还是无济于事。司马光听到声音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了过去。大家一看这场面,吓呆了,有的坐在地板上哭泣,有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家。只有司马光面不改色,心想:如果回家找大人营救,肯定来不及。突然一块平凡的大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我可以砸缸呀!于是他拿起大石头投向缸,“啪”的一声缸碎了,水流了出来,小东也得救了。   

瞧,司马光多么聪明机灵呀!

司马光救友

六年级|漫画|150字

从前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今年刚刚七岁。有一天,他和几个伙伴在庭院玩踢毽子,有一个伙伴不小心把毽子踢到了房梁上,突然有一个小伙伴自告奋勇说:我上去。他两三下就上去了,可是就当他准备下来时,一不小心脚踩了个空,一下子掉进了一个装满水的缸里。大家看到此景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自己还在原地,突然他看见地上有块大石头,他便拿起石头往缸上砸,缸砸破了那个孩子也被救活了。

实验小学六年级:周豪

司马光砸缸救友

一年级|写人|150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他叫司马光。

有一天,他和几位小朋友在后院玩 ,一个小孩对一个大水缸很好奇,就爬上大水缸。一不小心,就掉进水缸里了,他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其他小朋友听见了,吓得面如土色,一个个都跑了司马光看到了,不慌不忙连忙捡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碎了。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砸的就是我

五年级|记叙文|350字

我的肚子很大,我的身体很沉,我是史上最著名的大缸—司马光砸的就是我。 

嘘,瞧他们过来了!刚下过一场透雨,我肚里的水淹到了脖子,胀得难受哇!这几个孩子在我周围捉迷藏,我臃肿的身躯正好给他们作掩护。他们绕着我的肚子转来转去,可有个孩子偏要在我头上走一遭,这不,脚底一滑,“扑通”一声沉到了我的肚子底。 

事情来得突然,玩伴们要么吓得哭着跑回了家,要么傻傻地站着发愣。只听一个男孩镇定地大声喊道:“大家听我说!我们找来大石块猛砸缸的肚子,缸破了,水就会流出来,阿强就能得救了!” 

真是个绝妙的主意!虽然我要挺肚而出、迎石而上了,可舍不得肚子逃不出孩子呀。哎哟,还真疼!“咣当”一声响,不用看都知道,肚子破了。水“哗哗”地倾泻出去,好舒服呀,终于不胀了。大家一拥而上,将阿强从我新长的“肚脐眼”中拉了出去。 

孩子们欢呼雀跃,我也咧嘴,哦不,咧着肚皮乐了。 

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出主意的孩子名叫司马光,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名叫司马光砸缸,我被一砸成名,成了史上最著名的那口大缸。 

司马迁和司马光和上厕所

高二|议论文|800字

今天闲谈说到了《赤壁之战》突然想到,有两个同姓司马的文学家兼史学家,在写历史的时候,都没有回避生活中细节,然而,恰恰是琐碎的细节,却另有一番刻画人物的效果。司马迁在《鸿门宴》里边写沛公刘邦的狼狈样,有一句话“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的话,我们看过之后在笑一笑之余,不由得感慨刘邦真是思维特灵活,善于抓住机会表演,借机逃命。这时候的刘邦如丧家之犬,却接着上厕所的机会顺利开溜,真是不光彩。但又确实是活生生的刘邦形象。

在《赤壁之战》中,江东雄主孙权招群臣讨论对付曹操的对策,没想到投降派占了上风,孙权生气,就借上厕所拂袖而去,留下这群宵小之人在这里唾沫横飞吧。实际上,孙权何尝不是焦虑得心神不宁呢,不过这“碧眼儿”孙仲谋还不会害怕到内急的地步吧。况且,这军事会议,大概不会好茶好酒招待着,悠悠而乐,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大家就纷纷上厕所。孙权确实是一种表演,对众谋士的一种无声的申斥,给他们一个脸色看看——讨论老半天,还没有个好主意,甚至还有让俺孙家投降的曹贼的趋势,岂有此理!这时候,司马光写的是“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这里,如果写成孙权起身解手或者上厕所一类的话,就很滑稽了,即使写成“如厕”也有损文章整体气氛,反倒降低了三国英雄们的气度。

“如厕”的说法,最早大概是《左传》里的“如厕,陷而卒”。这是《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的故事,晋景公病得很重,巫师说他活不到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了,到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他叫人献新麦,做好了,他把巫师叫来,展示了一下自己还能吃到新买,然后杀掉了巫师。然后在吃新麦之前,他去上厕所,结果掉进坑里死掉了。《左传》秉承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用这种不光彩的事情来羞晋景公,其中褒贬非常清楚。司马迁肯定熟悉这些,于是也用春秋笔法,来刻画出沛公的窘态来——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抓住不放,真是到了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地步。刘邦整个以圆滑世故不择手段的形象在无形中得到有力印证。而赤壁之战就不同了,孙权盘踞江东雄才大略,连曹操也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其“如厕”仅仅是情绪化的动作,并非真实,因此写的很婉曲,名之曰“起更衣”。

看来,文学家苦心孤诣,确实考虑到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处境,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现不同的形象。这真是

“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三气司马光

五年级|叙事|550字

话说司马光砸了人家的缸救了落水儿童小芳,本以为可以坐享其成了,谁料他不仅一点好处也没捞到,还被人家出尔反尔,搞得司马光憋了一肚子不明不白又没处撒的气。嗨,惹祸上身不说,还落下了个“三气司马光”的名号……

一气:落水儿童家人之气

当落水儿童小芳(化名)的家人知道了这事以后,一家子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其母亲高兴地说要去他家谢恩,还问其父亲送什么礼物的好。其父亲那个精啊,他摇头晃脑了一番后说:“不忙不忙,先坐下,咱们想想。”其母奇怪:“有什么好想的,人家救了你的女儿,你不去谢他,还要打他不成?”其父亲点头说:“仔细想来,还是真该打他不错。你想啊,若不是他把女儿推下水去的,怎么可能救人这么积极,思维这么敏捷啊突然??这下知道了吧。再说了,人家司马光平时就对小芳有点图谋不轨,有点要追她的意思嘛!你想,咱们家的千金怎么舍得嫁给他那个楞小子呢!走吧,我们去锤他!”说完他拔下门闩就气势汹汹地网司马光家去了。

可怜司马光那孩子,现在还在家里偷着乐:“嘿嘿,小芳的那个钱多的啊!这次不给我1000算是小气了嘛!”

二气:缸主之气

真是冤有头,债有主啊,司马光刚挨了顿“红烧熊掌”,被他砸缸的那家就找来了。

那一家子刚到门口就开始演琼瑶剧,全家上下10多口人,竟然全在司马光家门口呜呜的哭了起来,一位老母亲边抹眼泪边说:“唉,你们哪,怎么可以就这么把我家那口祖传大缸给砸了呢?要知道啊,那口缸哪,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啊,好多位英明的圣贤都在里面洗过澡啊……那缸少说也值10000两啊,你们不陪我们的钱,今天我们就哭死在这里了!”

司马光砸缸之后

五年级|童话|400字

自从司马光砸缸救出小伙伴之后,他一下子成了全国的名人。

紧急着,司马爸爸组建了一个庞大的经纪人团队,出版了新书《英雄司马光》,成为当年最热的畅销书。又趁热创办了司马光堂、司马光官方网站,贵族们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司马光学堂。不久,司马光酒店、司马光购物中心和司马光国际旅游公司相继诞生。“司马光”三个字成了通行全国的金字招牌。最后,就连皇帝都成了司马光的忠实粉丝,还在皇宫为他修了一座巨大的司马光石碑。司马光的走红,极大地刺激了缸的主人。他把司马光告上了法庭,声称:“我的缸是战国时期就传下来的宝贝,五十个司马光也值不起!”司马光当被告成了当年最热的新闻,许多媒体也跟着起哄。最后,北宋最高法院判司马光向缸的主人偿还了一笔巨额赔款,还以破坏私人财物的罪名判司马光两年的有期待刑。司马集团从此破产了。

司马光石碑也被砸了。“司马光”三个字成了人人害怕的话题,人们再也不谈论他了。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些考古专家经过鉴定,才发现那口缸根本不是什么战国时期的文物,只是一个质量极差的复制品。

可是,司马光早就死了,他再也没有机会为自己申冤了!

童年趣事之“司马光”砸缸

二年级|叙事|400字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惊讶,司马光不是古代的吗?穿越了?其实,这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那一年,我刚上一年级,学了一篇课文《司马光》。司马光砸破缸后得到了表扬。

有一天,我在姥姥家,看见缸里有一只金鱼,我便想:呀!金鱼咋在鱼缸里呀?!会不会被淹死呀,人都会被淹死,鱼应该也会吧!嗯,会的。如果我救出金鱼,那么别人一定会跨我是英雄的。

我的目光转向地面,这儿瞅瞅,那儿望望,终于找到一块大石头。我不假思索的把石头扔向大水缸,“扑通”一声,缸上留下了我的杰作——一个大窟窿,水也全部流光了。鱼在地上扑腾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

这时听见动静的妈妈出来了,看见院里发大水了,火冒三丈,拿起了扫帚,我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但终究跑不过大人,不一会儿就被妈妈逮着了,朝着屁股就是两下:“说!为什么把缸砸破?”“我……我想把鱼救出来。”妈妈听完我的解释,哈哈大笑。“你笑啥?”妈妈只顾着笑,也不回答。

数月后,我仍然在苦思冥想,为啥司马光砸缸,被表扬了,而我却被批评了呢?终于,我按耐不住好奇心,就去问爸爸,爸爸听完后强忍住笑:“鱼儿是离不开水的。”

“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不禁会笑起来……

司马光砸缸新传

六年级|叙事|550字

有一家酒厂,专门制造假酒。销售了不久,被上级政府发现了。政府派人去将这家酒厂封掉,并让他们把装假酒的缸砸了。但当地领导却为了当地的利益,坚持地方保护主义,不让他们砸,还说:“砸不得,这可是咱地区的利税大户!”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这地方领导是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糊涂官”。在他看来,不把假酒厂封掉,地方每年能有很多税收,这些税收能使地方富裕起来。但以后这件事被媒体嚗光了,大家都不去买它的酒,别说假酒,连真酒也买不出去了。到时,税从何处来?归根到底,真永远是真,假永远是假,假的永远抵不过真的的。还不如把假酒厂封了,虽然暂时会影响收入,但拿这样的钱心安理得。

金华火腿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火腿厂为了能使火腿放的时间长一点,样子好看,腌制时,让它们在“敌敌威”里浸一会儿。结果,这件事被媒体嚗光了。大家都不去买金华火腿了,使它的销量大大减少,最后倒闭了,而其它的好的火腿厂也被连累,甚至有的厂还倒闭了。

酒厂和它的情况不是一样吗?它的遭遇不正是酒厂即将遭到的吗?

而且,假酒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经常喝假酒会得病,有时还会至人于死地呢!可见,假酒的危害不小呀,然而地方领导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健康,这种行为真可耻啊。

造假者,请你们不要再被金钱所迷惑,干损人利己的勾当了!赶快悬崖绝壁,从造假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要让你们的厂再做第二个金华火腿厂吧!

地方保护主义者,醒醒吧!停止这种目光短浅,害人害己的行为,多做一些对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百姓身体健康有利的事吧!

读《新司马光砸缸》有感

五年级|读后感|400字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孩在缸沿边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缸里。别的孩子都哭哭啼啼的跑去找大人们,只有司马光没有跑去。只见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向缸砸去,缸砸破了,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得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冷静思考。

最近出了一本新的漫画书,名叫《新司马光砸缸》。当我看到这幅漫画时,惊呆了。上面画着司马光站在一个大缸旁,从司马光嘴里吐出几个字:“快交出钱来,要不然我是不会救你的。”这句话明显表现出司马光在向受害人要钱。这还是司马光吗?这可不是从前那个司马光呀!

通过这幅漫画,使我想起了一个见死不救的场面。一位老爷爷在河边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一位青年见了,走过去对老爷爷说:“你给我200元,我就救你上来。”老爷爷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钱,他就对那位青年说:“小伙子,现在我身上没有这么多的钱。要不你先救我上去,你再跟我回家拿。”那位青年听说没有钱,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良心倒了是永远也扶不起来了。”这是习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是啊,钱有无数张,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条。

五年级:夏如薇

《司马光》读后感

一年级|读后感|200字

下个星期我们就要上22课《司马光》了,所以我就提前预习了一下。 书中说道: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可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把那大水缸砸破了,救出了他的小伙伴。 这个故事我学到了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要怕不要慌,要学习司马光遇到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的精神,要学习他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做一个像司马光一样聪明,一样有用的人。

童年趣事之“司马光”砸缸

五年级|叙事|400字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惊讶,司马光不是古代的吗?穿越了?其实,这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那一年,我刚上一年级,学了一篇课文《司马光》。司马光砸破缸后得到了表扬。

有一天,我在姥姥家,看见缸里有一只金鱼,我便想:呀!金鱼咋在鱼缸里呀?!会不会被淹死呀,人都会被淹死,鱼应该也会吧!嗯,会的。如果我救出金鱼,那么别人一定会跨我是英雄的。

我的目光转向地面,这儿瞅瞅,那儿望望,终于找到一块大石头。我不假思索的把石头扔向大水缸,“扑通”一声,缸上留下了我的杰作——一个大窟窿,水也全部流光了。鱼在地上扑腾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

这时听见动静的妈妈出来了,看见院里发大水了,火冒三丈,拿起了扫帚,我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但终究跑不过大人,不一会儿就被妈妈逮着了,朝着屁股就是两下:“说!为什么把缸砸破?”“我……我想把鱼救出来。”妈妈听完我的解释,哈哈大笑。“你笑啥?”妈妈只顾着笑,也不回答。

数月后,我仍然在苦思冥想,为啥司马光砸缸,被表扬了,而我却被批评了呢?终于,我按耐不住好奇心,就去问爸爸,爸爸听完后强忍住笑:“鱼儿是离不开水的。”

“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不禁会笑起来……

五年级:学霸帅哥

童第周、司马光给我的启发

四年级|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们终于又学完了一个单元,本单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受,尤其是《说勤奋》这一篇课文给我的启发最大。

说勤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学家童第周和史学家司马光两个人物。司马光的故事讲了每当老师讲完课后,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出去玩了,而司马光却还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朗读,直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后他做了一个“警枕”,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起来后他便继续写作,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个故事告诉我,如果你天资聪明,但却不努力用功,你的成绩还是会下降的。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自己毫不气馁,急起直追,他还十分注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这个故事告诉我,就算你成绩比别人差,只要努力,还是可以追上来的。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用功,将学习成绩赶上来。

乌鸦喝水帮司马光救人

一年级|童话|250字

有一天,司马光又看到有人落水在缸里了,可是周围竟然没有一块可以砸缸的石头。司马光十分焦急,于是他想了想,突然想起乌鸦喝水的事情。司马光也口渴,于是到缸边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咕咚咕咚,司马光喝了很多水,喝到缸里的人没有了生命危险,可是还是出不来。司马光也喝不下去了,‘于是叫来了乌鸦一起喝水。

乌鸦也口渴,正愁没有水喝,一听司马光那里有很多水喝,而且还能救人,非常高兴,立刻赶到了司马光那里。按照司马光的指示,乌鸦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等到乌鸦喝饱后,司马光就喝,轮流喝水。终于,司马光和乌鸦把缸里的水都喝光了,人也救出来了,也没有砸坏缸。司马光非常高兴,心想,下来用喝水来救人,这样既解渴,也能救人,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