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19

关于数学家的作文

数学家作文专题
数学家

'数学家是指一些对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家专注于数、数据、集合、结构、空间、变化。

专注于解决纯数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他们运用他们的特殊知识与专业的方法解决许多在科学领域的显著问题。因为专注于广泛领域的问题、理论系统、定点结构。应用数学家经常研究与制定数学模型。

数学家的遗嘱

四年级|叙事|200字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题。谁能帮我解一下?

我是一个小数学家

三年级|日记|300字

我是一个小数学家。短短的,乌黑的头发;一张通红的脸;一双黑宝石似的眼睛;一张平静的嘴,这就是平静,帅气的我。

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八道数学题。前面五题对我易如反掌,到了的六道题的时候,却把我难住了。我仔细的想了想,不对,还不对……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我仔细地摸索着……

“想出来了!”一个声音在我心里喊着。我马上把竖式和答案写了上去。

可是,好景不长,第五道题又把我难住了,我又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

离下课只剩两分钟了,可是我依然还是没有答案。时间在步步逼近,我的心也在怦怦地跳动。剩下一分钟了,我终于想到了答案,并马上作答。

最后一道题又难倒了我。我不怕,按照刚才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出了答案。

这就是我,一个喜欢动脑筋的男生,我希望你们也像我一样爱思考,爱动脑!

三年级:黎嘉鸣

我的同桌是“小数学家”

六年级|记叙文|600字

我的同桌是个“小数学家”,他解数学题好似老鼠啃玉米棒,一会儿一个,是那么有耐心,也很仔细。有时答案对不上,他还不认输,一会儿用这个方法,一会儿用那个方法,最后的答案总是跟参考答案一样的,他就是——何健聪。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佩服他的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一次,我们在做中午的数学作业,做到最后一道题思考是,有许多同学被这只“拦路虎”给困住了,就连在班级数学站一席之地的我也被这道题难住了,我的同桌也不例外。只见他紧盯着那道题,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人都置身于数学的世界中。在其中尽情地翱翔着、思考着;他的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这架势倒真像一位数学家;忽然,他的眼前闪过一道灵光,仿佛有了什么灵感,立刻埋头在纸上画画写写;可没过多久,不知怎么的他又停住了,嘴巴撅了撅,两只眼睛转了转,片刻又暗淡了下去,陷入了沉思……他兴冲冲地把答案告诉我,并眉飞色舞地说出了解题的思路。一道这么难的题目就这样被他轻松解决了!我的心中是一阵的羡慕。

他不仅每天沉醉在自己的数学天地中,对同学们的问题也都是来者不拒。有一次,我们刚学了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我就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便想到去问何健聪,他略加思索,便给我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讲起了思路:“计算单位一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要求的数的几分之几是单位一用的是除法。”他出口成章,一口气讲完了这个问题。这真是让我大跌眼镜——这个问  题,他这么快就迎刃而解了,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数学家。

这就是我的数学家同桌——何健聪,他聪明热心、刻苦认真,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家。我虽然比不上他,但我定会学习他的钻研精神,争取赶超他!

“数学家”——赵文

六年级|记叙文|350字

眼睛里充满求知的欲望,眼睛前面还戴着一副好看的眼睛。

“铃,铃,铃”上课。老师该出题了。大家心里紧张,大家都屏着气。老师出的题目居然是初中的题目。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好难啊!”“不是小学生做的!”“谁会做那么难的题?”同学议论纷纷我看赵文,只见他眉头皱地很紧,眼睛死死地盯住一处,像是在寻在答案,我心想:真是一个“数学家”,大家都放弃不做。而赵文眼睛睁得大大的。五分钟过去了,同学们都放弃了;从小声的讨论到大声的喧哗了,而赵文还是死死地盯着黑板。我想这么吵也能思考?我故意地叫赵文,他好像没听到一样,理也不理我,我想:不会吧?这样也能假装听不到。于是我给他来了饶痒痒。从上到下帮他“松松骨”,结果,他生气地说:“不要玩啊!”我开玩笑地说:“把心放宽就行了。”听到这句话赵文眼前一亮。不一会儿,赵文的手举得高高的。

一位喜爱数学的人,眼里总是有一把求知的火,他就是我的伙伴赵文。

一名想当数学家的孩子

六年级|叙事|500字

他曾有过许多理想:当老师、军人、医生、科学家……而如今,他却只想当一名数学家,去研究各种类型的难题,去探讨数学教法。

这理想并非家里人的期望,而是他的一种爱好,他对这个爱好情有独钟,虽然他语文、英语都不差,但对数学,却是另一种喜欢。

他每次做奥数时,都会置身于奥数题中,在奥数题中,他仿佛是一位身穿战服的将军,带领他的”士兵”(数字、线段、尺子)去攻打“国家、城堡”。最终他占领了”国家”的首都(相当于解决了难题),每当那时,他总会兴奋地跳起来。

他总是和姐姐一起研究解题的方法,记得那一次,他打败了姐姐。

记得有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道难题:甲乙各有一些钱,如果甲给乙20元,乙的钱就是甲的3倍,如果乙给甲20元,则甲的钱是乙的2倍,求甲乙钱数。他向姐姐说:“姐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好!”二十分钟后,他姐姐轻松一笑:“OK!”他心想:这么快!他简直不敢相信,但是他又想:是又快又对,姐姐只做了一半,他还不知道姐姐对不对呢?想到这,他又继续努力地做题了。“认输吧!”他姐姐说。”我绝不认输。!”他坚定得向他姐姐说。五分钟后,他终于想出得数了,甲有44元,乙有52元,而他姐姐的得数是甲有52元,乙有44元。他姐姐看到了,立刻傻了眼!“哈!胜利了。”他兴奋地说道。

从那以后,他知道了学数学不仅要头脑灵活,会解题,还要细心。说了这么久,知道那个”他”是谁了吧?就是我!

海南文昌文昌市东阁中心小学六一班林明桦六年级:林明桦

一名想当数学家的孩子

初一|记叙文|500字

他曾有过许多理想:当老师、军人、医生、科学家……而如今,他却只想当一名数学家,去研究各种类型的难题,去探讨数学教法。

这理想并非家里人的期望,而是他的一种爱好,他对这个爱好情有独钟,虽然他语文、英语都不差,但对数学,却是另一种喜欢。

他每次做奥数时,都会置身于奥数题中,在奥数题中,他仿佛是一位身穿战服的将军,带领他的”士兵”(数字、线段、尺子)去攻打“国家、城堡”。最终他占领了”国家”的首都(相当于解决了难题),每当那时,他总会兴奋地跳起来。

他总是和姐姐一起研究解题的方法,记得那一次,他打败了姐姐。

记得有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道难题:甲乙各有一些钱,如果甲给乙20元,乙的钱就是甲的3倍,如果乙给甲20元,则甲的钱是乙的2倍,求甲乙钱数。他向姐姐说:“姐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好!”二十分钟后,他姐姐轻松一笑他心想:这么快!他简直不敢相信,但是他又想:是又快又对,姐姐只做了一半,他还不知道姐姐对不对呢?想到这,他又继续努力地做题了。“认输吧!”他姐姐说。”我绝不认输。!”他坚定得向他姐姐说。五分钟后,他终于想出得数了,甲有44元,乙有52元,而他姐姐的得数是甲有52元,乙有44元。他姐姐看到了,立刻傻了眼!“哈!胜利了。”他兴奋地说道。

从那以后,他知道了学数学不仅要头脑灵活,会解题,还要细心。说了这么久,知道那个”他”是谁了吧?就是我!

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

五年级|写人|1200字以上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小欧拉智改羊圈

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五年级:隐形的翅膀2003

数学家的故事

初一|记叙文|1200字以上

欧拉

公元年)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

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到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

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欧拉著作的惊人多产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他常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孩子在旁边喧哗.他那顽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使他在双目失明以后,

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欧拉的父亲保罗欧拉

也是一个数学家,原希望小欧拉学神学,同时教他一点教学.由于小欧拉的才人和异常勤奋的精神,又受到约翰伯努利的赏识和特殊指导,当他在19岁时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的奖金后,他的父亲就不再反对他攻读数学了.

1725年约翰伯努利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赴俄国,并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了欧拉,这样,在1727年5月17日欧拉来到了彼得堡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在他完全失明之前,还能朦胧地看见东西,他抓紧这最后的时刻,在一块大黑板上疾书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由他的学生特别是大儿子欧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笔录.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

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他的本领,欧拉的两个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收敛级数的17项加起来,算到第50位数字,两人相差一个单位,欧拉为了确定究竟谁对,用心算进行全部运算,最后把错误找了出来.欧拉在失明的17年中;还解决了使牛顿头痛的月离问题和很多复杂的分析问题.

欧拉的风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后于欧拉的大数学家,从19岁起和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的一般解法,这引起变分法的诞生.等周问题是欧拉多年来苦心考虑的问题,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欧拉的热烈赞扬年10月2日欧拉在回信中盛称拉格朗日的成就,并谦虚地压下自己在这方面较不成熟的作品暂不发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发表和流传,并赢得巨大的声誉.他晚年的时候,欧洲所有的数学家都把他当作老师,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欧拉是我们的导师."

欧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后一刻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为了庆祝他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他的孙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发作,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死了",欧拉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年年年和年年年年年)等.

《数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年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可是对数学却很感兴趣。他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从此华罗庚失学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卖点小东西生活。

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数学的势头,他从此以后便自己学,一年到头华罗庚几乎每天都要用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勤奋好学的他走进了数学王国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图书管理员,他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却还在继续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了我国着名的数学家!

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那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年级:董亦樵

“数学家”徐振

五年级|写人|400字

他戴着一幅眼镜,高高的鼻梁,大大的嘴巴,一副博士样。他就是我们班的“数学家”——徐振,他不仅聪明而且好学。什么?你不信,我就给你说说吧。

一天中午,我来到学校,看到徐振在位子上画呀,算呀。我走过去看到他在纸上写20元等于多少,21元等于多少?其它的同学在他身边有的玩键子,有的跳绳,玩得热火朝天。他看都不看一眼。我走过去问:“你在算什么?”他还是在算,在写。我在他耳边又大叫着问:“你在算什么”?这回他慢慢的抬起头来,问:“什么”?我晕!

还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只见同学们有的东张西望,想从别人那儿得到答案,有的盯着黑板,愁眉苦脸,有的看着老师,希望老师加以提示,只见徐振紧锁眉头,不停地写算。老师在同学中走来走去,可一连几个答案也没让老师满意。这时,徐振举起了手。老师走了过去,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徐振做的不但全对而且非常简便,老师当场表扬了他,而他却又埋头计算着,过了一会儿,只见徐振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老师让他说出来。听得老师连连点头,眉开眼笑。

这回你相信了吧!称他为数学家可是名副其实吧!他是那么聪明,有时那么好学。

我最敬佩数学家

四年级|叙事|400字

我最敬佩数学家是华罗庚。他聪明、好学、勤奋、爱国,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很聪明、好学。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很勤奋。他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很爱国。1936年夏天,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像华罗庚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像华罗庚那样,为国争光。

小小数学家

六年级|记叙文|650字

一个圆圆的小脑袋,一副大眼镜后面,有一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嘴边总是挂着微笑,不时有几个滑稽的动作,这就是我们班小有名气的小小数学家———小涂丹。

初次见到小涂丹,他给我印象是:有一些古怪,古怪就显现在大大的眼镜后面,有一双小小的眼睛,再加上其平时滑稽的动作,显出了几分可爱,因此他得到了一个可爱的雅号小狗三。别看他平时和别人聊天、说笑显得轻松自在,可在数学方面他可是很有天分,他曾经得到过六年级全县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学校里,老是喜欢他、同学钦佩他。他为什么会受到老师的喜欢、同学的钦佩呢?这不但是靠他优异的成绩和荣誉,而是他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心。

一次,数学老师给了他一道十分复杂的数学题,据说这道题是十分难解“奥数题”。然而小涂丹不加思考的就接了过来,接过来他看了看,眉头都不有宗一下便趴在桌子上钻研起来,他紧盯着那道题,认真的思考起来,仿佛 整个人都置身在数学的世界里,看到他嘴里不停的喃喃自语,就知道他在数学世界里翱翔,看他的架势倒真的像“数学家”。忽然他眼睛一亮,像是得到了什么灵感,立刻埋头在纸上写画起来,不知怎么了他又停住了,撅了撅嘴巴,眼镜后的眼珠了,又陷入了深思……。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0十多分钟的努力,他长叹一口气,脸上表现出喜悦的神情,我知道有戏了,他成功了。结果他把做好的数学题拿给老师改,结果完全正确,真了不起,一道难题就这样被他解决了。

数学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我想小涂丹从小就这样钻研数学,如果加以时日将来他会在数学方面有一些成就。我虽然比不上他,但是我心里认定了这么一个信念,我要学习他的执着、不怕困难、认真钻研精神,争取赶上他。

这就是我们班级的 “小小数学家”———小涂丹,他是我进入六年级学习生活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人。

我最敬佩的数学家

四年级|记叙文|350字

“你们知道我说的数学家是谁吗?不知道了吧!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大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是一位着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以及哲学家。他是科学革命的先驱,他的天文学发现拓宽了人们的眼界,他对物理学的贡献更大。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一个有名的故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在以前,人们都听从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定论。但伽利略并不认为“两个不一样重的铁球,重的先落地。”这条定论是对的。于是,他反复试验证明了他是正确的。之后,又到比萨城的比萨斜塔上做了公开实验,最终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地真理。

我敬佩他有几点:

一、他对每一个科学和每一个工作认真、严肃,不马虎。他会想一下别的科学家说这句话可能正确吗?在下定结论。还会做实验来证明。二、他有不断地坚持真理,不会因为之前受到了人们的唾弃而放弃真理、放弃实验。

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伽利略的认真、坚持真理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何昊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数学家

初一|记叙文|300字

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愿望,也不可能没有奋斗的目标,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理想当工程师,还有人梦想当教师、老板、医生,或者是探险家,或者是摄影师,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数学家,我觉得数学很好。

有的人觉得数学很麻烦,而而且觉得它的公式或者列示看不懂,如果你这样想就想错了,只要你用心独体或者用心去体会每一题的意思,这样的话你就会很懂得这一提的的意思了,所以当数学家也不是说简单就简单,也不是说难就难的,我是因为看见电视上的数学家很有知识所以我才喜欢上数学的而且我听数学老师说很多的数学家都会发现很多的知识。

如果我当上数学家我就会研究更多的知识,会更上一层楼的,而且我会找到让复杂的算式变成很简单的算式,我希望大家也喜欢数学,数学真是很好的一门课还有语文!

我们班的数学家

五年级|叙事|500字

我们班的数学家

——杨婷婷

我们班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留着平刘海·扎着马尾辫,脸上常挂着一丝丝微笑,还时不时会开个小玩笑。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杨婷婷。

初次见到杨婷婷,他给我的印象有些“奇怪”。她平时总是斯斯文文的,同时看起来有点“呆”。于是,我在心中悄悄地给她取了一个绰号——“杨呆呆”。但是没想到她的样子有点“呆”,做起数学题来一点都不呆。她可认真了,学习时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点也不粗心大意。

听说,曾经教她数学的陈老师给她出了一道十分难的推理题。那道题曾经是某个外国学院的一道竞赛题,100个学生中仅有8个人做出来。听他的同学说,杨婷婷拿道题后就在桌子上埋头钻研起来,只见她盯着那道题,拿着笔在纸上不停的写着,时而皱起眉头,时而摇摇头,时而点点头,仿佛整个人都置身于数学的世界里,尽情的翱翔着·思考着。忽然,只见她眼睛一亮仿佛有什么灵感来了,立刻埋头在纸上写起来,很快便写完了,她马上拿去给老师看。一会儿她满脸笑容的走回来,我问她结果,她说:“你知道吗?老师说我写的完全正确。”这时我心想:真了不起,一道难题就这样被她解决了。

杨婷婷从小就这样刻苦钻研数学,我想将来,她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家。看着杨婷婷,我暗暗下决心:我虽然比不上她,但是我要学习她的钻研精神,争取赶上她!

这就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杨婷婷,一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小女孩。  

优秀

作文

数学家巧破杀人案

六年级|记叙文|600字

来到公寓,值班人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鲁柏在两星期以前被人杀害了,屋里的几千法郎也被抢劫一空。格洛阿非常悲痛,他问值班人凶手是否抓到。值班人告诉他,警察局费了很多周折,也没找到一点线索,勘察现场时,发现鲁柏手里紧紧的握着没有吃完的半块苹果饼,但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格洛阿问值班人:“当时是谁值班?”

值班人说:“那天正好也是我值班,我一直呆在值班室里,当时并无外人进入公寓,肯定是公寓内的人作的案。但这套公寓一共有5层,每层都有18个房间,住了200多人,根本没法查。”

格洛阿眉头紧锁着。突然,他抬起头,看看值班人问:“你能带我到3层去看看吗?”

来到三楼,他径直走到314号房间门口。他问值班人:“这房间谁住过?”

值班人回答说:“是米塞尔。”

格洛阿问:“他怎么样?”

值班人回答:“他爱喝酒,好赌钱,常常在外面混到深夜,有时还整夜不归。”

格洛阿问:“他现在还住在这吗?”

值班人回答:“3天以前他就搬走了。”

格洛阿点点头。非常肯定的说:“就是他杀死了鲁柏。”

值班人疑惑不解,他问格洛阿为什么这样说。格洛阿说:“鲁柏手中的馅饼就是线索。馅饼,在英语中写作‘pie’,但‘pie’在希腊语中却是圆周率的意思。圆周率虽然是个无限循环小数,但人们在运用的时候,一般取值3.14。鲁柏是个喜欢数学善于思考的人,临死前他终于想到要用馅饼来暗示凶手的房间。”

值班人对格洛阿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却不敢肯定凶手确实就是米塞尔。他把格洛阿的分析向警察局做了汇报。警方迅速逮捕了米塞尔。经过审讯,米塞尔承认是他杀死了鲁柏。那一天,他赌博输了钱,到鲁柏的房间里借钱,正好看到鲁柏家里给鲁柏寄来的钱。他见钱起意,杀了鲁柏,抢走了钱。

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初一|抒情散文|600字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真是天有不测风雨。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

华罗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老本勤杂工。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疼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智识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岁的华罗庚爷爷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了一生的数学事业。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小小数学家

四年级|状物|250字

小小数学家

我们班上的数学家是刘辉,他是个小天才。他虽然个子小,但他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每次数学考试都是100分。

每次碰见别人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不打架骂人,品德很好。

每次数学考试,他做的不但快,而且每道题都很准确。他做事很讲效率,每次帮老师送本子或试卷都很快。

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向他请教,只见他这一道算式,那一道算式的算着,算了好久。“终于算完了”一声叫声从我耳边飞过,哦!这道题终于被他算出来了,他把那道题给我讲了又讲,直到我听懂为止。这件事是我最难忘的,以后又难题找他就行,不信就到我们班上去试一试吧!

中山小学吴龙

动物中的数学家

初一|议论文|350字

数学事人类创造的一个学科。如果有人对你说,有许多动物也“精通数学”,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事实上,大自然中确实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

“天才设计师”——蜜蜂

每天上午,当太阳升起地平线成30°时,蜜蜂中的“侦察员”就会肩负重托去侦察蜜源。回来后,用其特有的“舞蹈语言”向伙伴们报告花蜜的方位、距离和数量,于是蜂王便派工蜂去采蜜。令人啧啧称其的是,它们的计算能力非常强,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此外,工蜂建造的蜂巢也十分奇妙,它是严格的六边柱形体。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奇曾经专门测量过大量蜂巢的尺寸,令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分。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克尼格林从理论上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和“设计师”。

初一:284555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