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店的作文
天堂,是快乐的,无烦恼的的一个地方。天堂,是美丽,让人无忧无虑的一个好地方。而我,觉得书店是我的天堂!
当我泡在书店是,乌鲁木齐在干什么都是快乐的,无烦恼的。因为只有那才能化解心理的忧愁。当我打开书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必须远离我!数不完的书就象数不完的星星和大海里的鱼一样。书店里有许多书像在跟我招手,等我去看。我有怎么会不开心,?烦恼有怎么不会远离我?
一旦我进入了我的天堂,我已经忘记了所有的时间了,一切的烦恼的事情都不想在想了,面对的是书,教会人的素质,品德...,一切都是幸福和快乐的!
书店的人有多有少,但我都不在乎,因为我的天堂是最幸福的,谁也不能打搅我看书,在书店里的心情
来书店不是一两次了,因为家里近,只走一百米左右就到了。但人是换了衣装和亮妆都在变,书店却连整容的机会都没有,有或是对于称为L区的NO。2书店是没有必要的吧,可人家NO。1书店总是那么红火,橙色降价风暴啦,或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亲笔签名授书会,《玉观音》剧组的现场见面会。
看书,现在自然无须出现韩寒笔下时候那种偷书人的猥琐相了,小康社会恁多年了,况且还安装上了门式红外防盗器。无庸置疑,那种偶尔会在墙脚从特刊书籍中拣出一些精美图片或是报名表回折的事儿屡见不鲜。
NO2书店坐落在L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和另一条要塞步行街的T字形交点处,但不知为何还是会有更多到人喜欢舍弃了就近原则,选择在车站附近的区中心书店,又或许是现在我们这个海傧城市发展快吧,私家车多了,愿意不吝惜这点车油钱。NO。1书店是很具人性化和都市话的场所——里面有书吧,有专门阅读的房间,U形转椅,一,二,三楼都设置了不同的音乐。一楼是中文流行乐,二楼英文,三楼纯音乐。还有CD,文具,MP4专卖店,可以自己带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歌。NO2则不染,物是人貌依旧,一样的售货员阿姨,一样严肃的脸,一样古色古香的书架。也难怪这里上班的阿姨了,要对那么多的民工子女的孩子或外地不发达地区迁入的孩子,一会儿就扯着喊:“小朋友,不要在这里大声喧哗!”“不要坐在书架上。”“看了的书要放回去”。有时也很同情她们,“看书的人多买书人少,唉”然后是替那些被喻为“人类进步的阶梯”的书籍而心疼了,一眼望去,书页和主体都呈现30度到90度不等。
夏天到了,来书店里的人也正比例的多了起来,不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也非读圣贤书,只是冲着空调纳凉,省去在家停电的苦恼,手捧一两本的言情小说津津有味地忘我读起来。一位看不出年龄的女子,也许20多,因为她看的是青少年的小说,但显得有些老。头发主要是靠后面来维持长度的,很不齐整,仰望她的时候和她那无神又睥睨的眼睛遇上了,顿时失色不少。见她朝我旁边过来,确定那人刚走后,且可以勉强就坐便离胸前高度的地方(人的本能位置)抽出一本书,材面厚度适中,可弯曲当鸡毛掸子,先“唰唰”地几下,可以了,然后随意地叠在另一堆书上。
4岁,是我第一次走进书店,那时书店并不宽敞,有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这样的书,看书的人就从书架上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来看。
那时我识字不多,看书对于我来只是玩玩而已,对书没什么兴趣,总是拉着爸爸去公园,爸爸只好无奈地带我去公园玩。
眼,我十岁了,懂事了,慢慢知道看书的好处,我也常常去书店看书。当我再一次跨进书店时,书店的设施已完善了许多。窗明几净,还摆放着一排排座椅,给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许多人挤在一起在书店里认真看书,我也迫不及待地来到书架上找到了我最喜欢看的那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我仔细地读,慢慢品味书中的乐趣。
读着读着,让我不禁想起上两个学期学的那篇课文《窃读记》,文中的小女孩生活的那个年代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她偷偷摸摸地在书店看书,时刻担心老板发现她窃读。但她也有快乐的时候,那就是下雨天,她可以留在书店安心地读书,老板也不好意思赶她走。我们现在去书店,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看,可以随意从书架上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找个位置坐下来读,只要不影响他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诗书是良师益友”,如今,我已从书中尝到了乐趣。日后,我会更加喜爱看书了。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早晨,温暖的阳光洒在人们的身上,微风迎面吹来,我的心情也因此格外的开心,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去陈鑫书店买书,我在书店门口看见了一个小女孩,我一边锁车一边上下打量着她。
她看上去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本识字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呢!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头发,泛着微卷,白白的脸上还嵌着两个红扑扑的脸蛋,散发着光泽。细细的眉毛黑又长,眉毛下面还有一双纯真的眼睛,就像是刚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天空似的,十分清澈。她的眼睛上面还有长长的睫毛,她似乎是用睫毛接住了阳光的光辉,轻轻一眨眼,那五彩缤纷的阳光就竖着睫毛的弧度滑落下来了。高高的鼻梁,红红的小嘴巴,看上去十分可爱。
她穿着一条粉红色的连衣裙,一双白色的花边袜子和一双红色的皮鞋,头发上还卡着一个带有水钻的,蝴蝶结形的卡子。看来,这个小女孩的妈妈一定很会打扮她,要不然这个小女孩怎么会看上去那么像一个可爱的布娃娃呢?
我到书店买完了书,出来时,听见小女孩喊了一声“妈妈!”我正想着她的声音真甜,她就跑进了人海里面,不见了踪影。
我就骑着车子和爸爸一起回了家。
这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中学五年级:张艳蕊
晚上空气清新,爸爸带我到金雨图书城看书,来书城里的人可真多呀!有老的、有少的、有男的、有女的。人们各自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站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我也拿着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如获至宝使得看着。
突然,一个稚嫩的童声传入我耳中,我寻声找去,只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蹲在地上,葡萄般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噘着小嘴,脸蛋微微发胖,手里拿着一本“西游记”的故事书,奶声奶气地说“我就要买这本,就要买这本,不买就肚子疼。”只见小男孩他妈妈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也消了。他爸爸说:“咱家影碟上有,不买了,行吗?”“不嘛,不嘛,影碟上和书上的不一样。”小男孩一边扭动着身子一边说。嘴里还哼哼着:“不买就肚子疼”,说着就蹲在地上捂着肚子,样子可滑稽可笑了。他爸爸说:“肚子疼到医院看病去。”可小男孩还是不让。两人没办法,只好为儿子买上了心爱的的小画书。
唉,一个多么活泼、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呀!
指导老师:薛凌云
我与爸爸有个约定,就是今天下午爸爸要带我去新华书店。时间过得如流水,转眼就到了下午三点多,可是爸爸还赖在床上不起来,不肯去。没有办法,我只好毫不留情地将爸爸从床上拉起来,然后严肃地对爸爸说:“爸爸,你答应了的事情怎能反悔呢?”在我的百般纠缠下,爸爸只好带我去新华书店。
外面太阳很大,可是我却似乎没有感觉到,兴奋得一路跟爸爸说个不停。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
刚进大厅,我就直奔三楼少儿区。一看,哇!来这看书的人可真多呀,到处都是小朋友。看,右边靠墙的柜台边,好几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儿子在挑选书呢!左边呢,有三三两两的小朋友正在认真的翻阅着手中的书,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就干脆坐在地上。我急忙跟爸爸说了声:“再见!”就直奔我前几天来此看书还未看完的《冒险小虎队》摊位前。找出《课堂幽灵》,翻到第45页,我跟随着他们三人进入了小岛惊险而欢乐的世界,渐渐地我忘记了周围的世界,小朋友的谈话声、翻动书页的声音、走路的响声,等等都消失了,我沉浸在欢乐小岛当中。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爸爸叫我的声音:“坤坤、我们该回去了,已经快7点了!”“啊,7点了呀!”我心里想,时间也过得太快了,要是时间老人能够走慢一点,那该多好呀!
有一年暑假,我去广州外婆家玩,因为来的时候没带书,刚开始想看书的情绪还没那么高。天长日久,我想看书的情绪暴涨。
于是,我开始找书店,不一会儿我找到了小区里唯一的一家书店,我开始看书,大约看了60分钟,书店老板把我赶了出来,而我还想再进去,但我担心那本书会不会卖了,因为那本书只剩下一本了。可是,如果现在进去,一分钟不到肯定会被赶出来,因为书店没有人了所以很容易被发现。最后,我决定明天再来。
第2天,,果然“如愿以偿”书店里挤满了人。我开始挤进去,突然一个大人的脚绊倒我了,这时两个胖胖的大人在我刚才站的地方相撞了。我想:“好险呀,差点就给挤扁了,没关系我总算挤进来了。那本书在哪里,右边第二排。找到了!翻开书一页两页三页我快乐又惧怕地读着。
一个小时后人群散了,可我还有10页没读完。心想:“怎么办,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写作业了。”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雨。我想:“真是天助我也,这下你不会赶我走吧!”于是,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时,我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害的我回不去了。”其实,我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时,我看完了书,雨也停了。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江西抚州临川区第二小学五年级:李翀
路北中心小学
二(7)班
徐林
1月9日
星期六
阴
星期六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和买书。我挑了一本恐龙历险记,哦,原来里面都是讲一群三角龙在白垩纪流浪,我又翻了过去看到了恐怖的暴龙,我吓了一跳,它的尖爪和尖牙让我感到一阵恐惧,而且它在追小三角龙,啊,我心想:加油,小三角龙!快跑,快跑!幸好甲龙先生给了暴龙致命的一击,暴龙被打的哇哇直叫,掉头逃跑了。赶走了暴龙,三角龙妈妈非常感谢甲龙先生的救命之恩,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甲龙先生说:“不用谢,保护孩子最重要。”它们俩在这说着,可是小三角龙和小甲龙在一边玩球。过了一会儿,它们分手了。三角龙妈妈问小三角龙这球是谁的?小三角龙说:“这是小甲龙的。”它就把球还给了小甲龙,然后又开始流浪的生活了。
看完这本书后,妈妈说:“快点买一套书,新华书店要关门了。”于是我挑了一套《中国少儿百科全书》。从这次看书中,我又体会到了恐龙保护自己的孩子,比保护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网络已无处不在。尽管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它确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灵活而又崭新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足不出户即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浏览众多图书;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等。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好更多的收获,但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中学生自主控制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使得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逃课、晚归,泡在网吧中,虚度自己的花样年华。迷恋于浪漫的网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有些青少年为了能够上网,还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面对上面一个个的不可否认的上网危害,难道与网络绝缘才是最好的方法吗?当然不是。我们为何不走进书店,去感受书香的美妙。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可以让我们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富有内涵。“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读书既然如此,就与我一道品尝吧!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你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你们的学业成功,为了你们的明天和前程,让我们大家一起远离网吧,走进书店。
暑假很快就过去了,但同学们都似乎还沉浸在多姿多彩的暑假生活里:有令人津津乐道的旅游胜地,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球赛……然而对我来说,这个暑假却给我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第一部曲:快逃啊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同学叶子在书店里看书。看了一会儿,我闲不住了。我见书店书架云集,便和叶子在书店玩起了捉迷藏。我小心翼翼地放轻脚步,减缓呼吸,想抓叶子个措手不及。这时……气氛拉成一条诡异的平行线,仿佛一碰就会爆炸似的崩开。我一回头,“啊!!”图书管理员如幽灵般站在我身后,脸上阴沉沉的,布满了暴风雨的来临的征兆。我闹了个大红脸,可脚下步伐还是不停,拉着叶子就往书店门口跑去。“砰——哗——咚……”
第二部曲:横冲直撞的后果
随着各种声音响起,我和叶子的眼前出现了一片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的场景。不过,这美景犹如昙花一现,随后,我们的眼前便出现了一片书的废墟,高大的书架更是“摇摇欲散”。于是,我和叶子在懊恼与后悔的心情中,被书店拘留了。据图书管理员阿姨说,我们一共损坏了40本书,还有两个原木书架,总共需要赔书店1020元。现在,我们正在书店安安分分地站着,等待着家长来把我们“赎”回去。
第三部曲:“竹笋炒肉”不好吃
谢天谢地,老爸老妈终于来了,我终于可以结束图书管理员的目光对我们两的洗礼了。你永远不会知道那种感觉。当一个人讨厌你之入骨时,那种目光便像是刀子一般,一寸寸的在你身上凌迟。
本以为回到了家便是天堂,没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反而一脚踏入了地狱。回到家后……“啊,我再也不敢了……”某栋楼传出一声声杀猪般的嚎叫,绵延不绝——
六年级:瞳画
天快要黑了,我和姐姐逛了一天书店赶紧往家走。姐姐买了几本关于酒店管理的书,我买了几本喜爱的书。到了电梯口,恰好碰到表弟到我家做客,他笑着说:“姐姐,又去书店了,买了什么好书?”边说着就要上来抢我的书,我想躲让,却拗不过他,但我却觉得非常快活……
现在的人,平日里工作都很忙,又要忙学习,又要忙生活。但是我观察发现,大家虽然忙,但只要一有时间,许多人就沿着大街,一家家商店地逛,不为特意买什么,就是摸一摸,看一看。当然,如果碰上什么称心如意的东西,顺便就买下了。我的妈妈就属于这一类人,经常买一些“没用”的东西。我家住在夫子庙,我和姐姐也爱出门,几乎每周一次。不过,我们是有目的的——去书店买书。
这不,这天下午,我们又去了。
我和姐姐乘坐地铁一眨眼功夫来到新街口先锋书店。书店里人头涌动,一进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这种热闹的场面,立刻包围了我们,使我们一下子冲动起来。我和姐姐分了手,径自走向柜台。虽说都是开架书,但书架旁伏满了人,十分拥挤,站在外面,根本别想看清书架上的书,要想看得清,就要往里挤。往日里“文明”的我也顾不上什么礼让了,得空子就钻。等挤到里面,嗬,真痛快极了,一排排的书清清楚楚地陈列在你面前,慢慢地看吧!我全不顾来自后面的挤压,尽兴地挑选书籍。一会儿,我终于选到了几本好复习资料,如释重负。挤出人群,我发现,这里什么人都有,尽管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可井然有序。我想,这大概是受了知识的熏陶,人变得文明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名人都给书作过绝妙的比喻。可是,给书店做比喻的,我还没听说过。试一试,让我来做个比喻吧:我觉得,每去一次书店,就像是一次旅行。若是爬山,那书便是山顶的旗;若是航船,那书便是迎风的帆;倘若是滑雪,那书便是脚下的冰刀。。。。。。
记得我一岁的时候,妈妈给了我书,手枪和桔子,我随手抓了一个桔子,一家人开怀大笑。“这孩子长大肯定吃喝不愁了”。但现在,如果妈妈再让我拿,我会选择书。因为我知道,书将载着我驶向美好的未来!
今天,吃过中饭,我要求妈妈带我去逛街,妈妈答应了,但不是去超市,而是新华书店,一走进书店,就看见了一排排书架下站着,坐着很多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我跑到书架前,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叫《白衣侦探》的书,便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认真看了起来,这本书写了白衣侦探用各种科学方法破案的故事。
接着我又发现象一本有关恐龙的书,真是开心,因为我这次就是想找一本有关恐龙的书,当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妈妈来了,我们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还浮现着书中的故事情节。
这次逛书店的经历让我发现,书店的书各种各样,以后要多利用课余时间去书店看看,可以让自己课外知识更丰富。
南昌市徐家防小学三年级:李卓扬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和爸爸去逛书店,书店里的书五颜六色,爸爸带我上了三楼,我首先来到了口算类,那里摆放着许许多多的口算题,我挑了一本适合我的题,然后我们又来到了语文类,我买了《语文宝典》。接着我又买了成语、寓言故事,最后我们又买了四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这时爸爸对我说:“你可去看你喜欢的书。”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我一会看看那本书,一会翻翻这本书,一会走到这儿,一会走到那儿。这时爸爸说:“该回家了。”我说:“好的。”我和爸爸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三年级:贺李豪
2006年8月16日星期三天气:晴
逛书店
今天我和大姑去迎泽公园打太极拳,然后我们去了尔雅书店,我买了这几本书:“淘气包马小跳、举一反三”和我最喜欢的书“小学生日记”,还赠送一块粉色的、桃心的、塑料的精美的手表。
今天过的真快乐!
记得小时候,从同学那里借到一本小人书或者一些读物就如获至宝。但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父亲严加管教,一直不让我们姐弟看课本以外的书籍。所以,院外的草垛一直就是我藏书、读书的好去处。那时,识字并不多,记忆里的故事会、连环画、经典名著也就有些囫囵吞枣了,不过,故事的情节抑或跌宕起伏,抑或平淡无奇都会深深印进我的脑海,那个时候,渴望攒钱买一本好书就成了我的一种奢望了。为了攒钱,在农忙的时候,父亲为了调动我们参与给玉米脱壳的积极性,每天晚上都会根据筐数付给我们几角零用钱,那时,我就狠下心要攒钱买一本书,但是,对于从来涉足过县城的我来说就是攒够了钱,又怎能如愿购得一本书呢?
上了中学,终于从生活费里抠出了一点钱,去得书店买书。不过,那时,丑小鸭、拇指姑娘已经离我很远了,我倒是偏爱校园诗歌、散文了。充满激情狂想的诗句和优美的散句吸引了我的目光,读了一遍还要重读几次,臆想着美句勾勒的情境,想着奔了去,融入去。但是,不管咋说,那书还是父亲那关的禁书,我买了去,万万不敢堂而皇之让它登堂入室的,只能偷着背回家藏在阁楼堆放玉米秸、柴禾的旮旯,那时一有时间就爬上阁楼捧读起来,一有声响就急急藏起来,也就是那个时候,竟在惶遽里养成了一目十行的速读法,也为后来读书不租书打下了基础。
上师范时,有了空闲读书,室友中一人也喜好。她常常租书来读,一下就两三本,所以,在她读的余暇,我尽可以从她那里借来一览。那时,琼瑶、席绢的言情小说几乎占据了读书的三分之一时光。理想、浪漫的爱情情怀蕴育在年轻懵懂的心里。
之后,有了时间有了金钱可以尽情买书、读书,《读者》、《文摘》、《婚姻与家庭》等杂志厚厚一叠,常常反复翻阅,仿佛在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支点。那时纯情的青春甜润着。
后来,去书店的时间就很少了,闲暇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旧书成了打发时光的借口。倒是我那儿子隔三差五就往书店跑,他不再为买书需要付出劳动而担心着。
常常闲下来的时候,翻着卷了角的旧书,想着少时读书的情境,讶然间,不觉春秋的刻痕在额角重重留下影子。每个早晨上班都要路过一家书店,总会不经意想起那搁置了许久的读书愿望。一切都会改变,当时光的流逝着实不能挽留一切的时候,只能为不能光顾书店找到家务繁杂一类的理由。在以后的日子里,现代网络里千奇百怪的电子书就成了闲暇时打发日子最好的消遣。不过,电脑所反射的强光常常让眼睛受不了。于是,我就想着等我老了的时候,还是抛去喧嚣里去书店寻得一片安静之所,再续捧读的前缘,那也许是垂暮时光里最好的一隅了。
走过书店,想着前尘往事,纠结于现实的奔忙或荒唐。我的小辈们是否也会在普及的网络世界里真正寻得一场精神文明的奇葩盛宴?
浙江省三门县实验小学四(4)班 叶一帆
今天,是个好天气,我想,去参观一下新华书店吧!说着,我就大步地向新华书店走去。
我来到新华书店,还没走进大门,就看见里面人山人海,非常拥挤。我走了进去,呀!新华书店真大啊!那里有10多个书架,每个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放着100多本书,我来到几个靠墙的书架前,这是这个书店人最多的地方,而且都是我们小学生最爱看的地方——童话、漫话角。我想到漫话角去,可是人太多了,我只好走一步,跳一步,走过“人山”,跳过“人海”,穿过童话角。我看了一会书,又向别的地方走去,可是别的地方“人烟稀少”书架上的书也只少了几本,其它的书都是新的,许多书连动也没有动过……
新华书店是不是很好啊!请打分吧!
想想,从出生到现在,书店伴随我已有十多年了。说来是天意吧,我们家就这样和书店结下了天地情缘。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在新华书店工作的。从我在娘胎里的时候,他们就买了许许多多的书一遍一遍不烦倦地念给我听,“袋鼠妈妈说,宝宝……”。一岁,我还是一个咿咿呀呀的缺牙巴,可家中的墙壁上全是一些辅助表,我不得不每天看着,读着。两三岁的时候,妈妈总是在我睡觉前读许许多多的好听的童话故事给我听,一遍又一遍,总听不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会了生字,家中的书也渐渐多了起来。什么格林童话啊,安徒生童话啊,西游记啊,都有,可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开始三天两头往新华书店跑。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个小书虫,我笑笑,小书虫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我一有时间,就直奔书店,真有点书呆子的味道。从童话到写作,到科幻,到理论,到武侠……不知不觉,我看过的书早已经不计其数了。因为有书,我的生活才变得有趣;因为有书,我的知识面才得到扩展;因为有书,我才和书店结下了情缘。
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新时代,这时代中,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诱惑着我们,渐渐使我们忘记了一样最珍贵的东西——书。莎士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不止这些,还有许多许多,这可见,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多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这样才能懂得更多知识,只有拥有了知识,我们才有能力去报效祖国,孝敬父母。
上五年级时,书店还帮了我一个忙呢。那次老师听说我爸爸妈妈在书店工作,就把我给了我一个任务——买70本练习册。今天爸爸妈妈都正好出差了,我只能一个人跑到书店买书了。可是,当头一棒纵然令下。这些练习册只剩下10多本了,更本不够。怎么办?怎么办?下午的试验课可是要用这些练习册的呀!要是没有买到,下午的实验课就得报废了,这可是代表我们全校的实验课啊!都怪我,还没做成事情就夸下了海口,看吧,这烂摊子要怎么收拾。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不断涌出豆粒大的汗滴。一个阿姨见了,过来了解了情况后。二话不说,直接打电话定书。时间已经不够了。阿姨拉着我,跑遍了全市的书店,好不容易才买到了那70本宝贵的练习册,下午的实验课也顺利进行了下来。感谢那位阿姨,竟然旷班为了我而跑遍大小书店买书,如果不是她,我真的不知道要受多少责备。更感谢新华书店,培育出那么优秀的人才。
新华书店已经成立60多年了,它,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很幸运,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结下这样美妙的情缘。
前几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去了新华书店,我们一到店里,就冲向了二楼,因为要买练字本。我们到了二楼,看到好多人都坐或躺在地上看书,好像街头乞讨的人,我们选完练字本又跑到一楼,哇!我们刚下电梯就看见旁边有一个架子,上面挂着好多漂亮的挂饰,可一小个要8元,太贵了。我们又看见了一个小包一样的挂饰,“118元!”我和朋友大惊失色,这么一小个金属的挂饰尽然要118元,我可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1——1——8——元啊!
我们又走进了“杂货堆”里,其实不是杂货堆,是一个我简称小东西天地,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我可乐了,因为我最喜欢小东西了,我和朋友走进去,好像见了宝一样,“贝贝!你过来啊,看!”“冰冰你看啊!”我和贝七嘴八舌地叫对方来看自己看到的东西。最后我们买了两个一样的网格的,好像是钱包一样的小包包,太好了,我最喜欢和别人买一样的东西了!于是,我们还买了一些东西就回家了。
和朋友一起买东西可真好玩!我和贝贝拉钩,以后还要再一次一起买东西,哦,不!还要好多次!
六年级:沁水百合
今天是正月初七,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一大早太阳公公就出来了,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去了温州书城。走进大门,人山人海啊!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书啊!书是知识的海洋这话说的没错。我们一起坐着扶梯到了二楼。
这个时候我的选择综合症就来了,面前好多书有童话书、智力书、科学书等等。终于我挑了本我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一页看一页,一页看一页,时间悄悄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中午,要回去吃饭了。
就依依不舍的把书放回原来的位置。(大家可要记住书看好后一定要放回原来的位置,这样可以省去图书馆管理员好多时间)出了书城门我的心暗暗的说:“下星期再来,书城!”
直冽的秋风在巷内吹彻,那家古旧书店的挂牌颤巍巍地晃动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这家古旧书店已经拆掉,只剩下一块木挂牌还在凛冽的寒风中挣扎,无力地挣扎着。我哀叹口气,还有什么比它的消失更令人悲痛的么?
这家书店从我小学起便默默无闻地开在这条幽长的巷子里,主要是卖一些七八十年代老旧的古书籍,有时书上面还会有些许纤尘。小学时每每走进这家书店,最突出的便是一副阅书席上坐着满满的读书人,周围却出奇的安静的画面。那种所有人投身于书海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也默默的找了一本《唐诗选集》坐下看了起来。
在这里的人大多看书却不买,店主倒也不不介意,独自一人在收银台前翻看最新一期的姑苏晚报。初中时来这里,我常会选择一些外国的文学名著,书的封面在历历代代手指的触碰下渐渐发黄,但内容总是那么引人入胜。无论经过多少岁月,这些古书永远氤氲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华而不实。那天,在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复活》时,掉下了一张粉色的书签,上面还写着姓名-“韩志燕”。清晰地记得,那张粉色的书签上还画有一朵盛开的红梅,绽放在我手中的这本旧书中。我再一次小心翼翼的拾起书签,心中流过一股汨汨的暖流,因为,我和那名姓韩的女子都在此留下了足迹,都感染着同一种文化的气息。
古旧书店的人越来越少了。高一来到这里时,阅书席几乎一半以上都是空位。挑书的人也少了,那些往日寂静的背影在逐渐消逝。班级里的同学,过往的青年人,都被时下风靡的书籍深深吸引,还有谁仍会坚而不止地来到古旧书店呢?我感到一种不安,不仅仅是对这家古旧书店的不安,更是对今后这里文化气息消匿而去的不安。我也仿佛在晃悠的黄色灯光下看到老店主看报的脸上,依稀露出淡淡的眉结。
今天,当我徒步而来时,眼前的一切竟然切合了我先前的不安!熟悉的玻璃大门紧闭着,永远都不会再开启了。我想,我应该走了,这里的文化已销声匿迹了。心中除了遗憾,还是遗憾,我想,到哪儿还会有这么一家古旧书店呢?
没有人回答我,只有一块柔弱的木挂牌在直冽的秋风中咯吱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