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林的作文
早就听爸爸说云南石林非常美丽,我很想去那玩儿。可巧,今年暑假我可以到云南石林一游。
“石林胜景”是石林风景区得代表性景点,也是进入石林迷境的必经之处。“石林胜景”的背后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千钧一发”。两列高耸入云的石峰构成一道天然石门,顶上夹悬了一块巨石摇摇欲坠,让游客不得不加快脚步,穿过这危险之门。经“千钧一发”,峰回路,便到了“且住为佳”崖洞,厅内有石桌、石凳、石样,是游客小歇纳凉的好地方。活了“且住为佳”,顺右边的小路可以去莲花峰。莲花峰顶巨石横卧,石片上翘,宛如盛开的莲花,登上莲花峰,俯瞰四周,沟壑纵横,如无底深渊,游客仿佛坐在刀山剑丛之上。
“莲花峰”下是“剑锋池”,是石林最低的地方,池的四周群峰高耸、密如刀丛,剑锋池水若隐若现,蜿蜒于石缝之间。抬头蓝天一线,白云朵朵;俯瞰池水,天光云影,石峰倒映。往前走,便可到达望峰亭。登上望峰亭,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是俯看石林全景的好地方。小径曲折,形若蜘蛛;景色变化,神奇莫测;仰天俯地,便可看到双鸟啄食、犀牛望月、象踞石台、千年寿龟、凤凰梳翅等景点,它们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云南石林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听说石林风景很优美,我多想去看看石林呀!
今天是星期天,我终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石林公园玩了。爸爸买了门票,我们一家三口就进入了公园。刚到大门口,我就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石头,有的像小山,有的像小鸟,有的像虫子……有的石头上还长着仙人掌呢?走呀,走呀,我们一直往里面走,远远看见了一块很像大帆船的石头,有几只小鸟站在上面叽叽喳喳的唱歌,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到石林。”我们走过一块草地,进入一个山洞,刚到里面黑漆漆的,慢慢地才看得见东西,我发现一些树根缠着石头,钻出石缝,高高地耸立在山洞上面,就像一把把打开的雨伞一样,好看极了!我好奇地问:“妈妈,那是什么树?”妈妈说:“那是龙血树,可以做药呢,这种树生命力很强,可以活几百年呢?”哇,真神奇!
我们从另一个洞口出来,我拿着一面小红旗跑在前面,在草地上抓蜻蜓,我抓到了一只,爸爸说:“蜻蜓是益虫,把它给放了吧!”我听了爸爸的话,就毫不犹豫地把蜻蜓放了。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叫做“迷宫”的山洞,“迷宫”里的路可多了,一条连着一条,像碗里缠在一起的面条一样,我们走来走去居然又来到了原来的地方,我们不敢再走叉路,只走中间的那条,终于走出了“迷宫”。我们还到“动物小天地”景点,那里有猴子、孔雀、山鸡、鹦鹉、乌龟等等小动物,我拿着龙眼逗小猴子,拿花生喂孔雀和山鸡,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小朋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就和我一起来游石林吧,我会让你玩得开开心心的!
去年国庆黄金周,我游览了神往已久的石林。
石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是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我和爸爸妈妈跟随导游姐姐来到了景区内,我一下子被这神奇的美景吸引住了,望着这茫茫石海,我情不自禁的问导游姐姐:“这鬼斧神工的石林是从哪里来的啊?”导游姐姐讲:传说,有一位大力神拿着神奇的鞭子,本来要赶这群千姿百态的石头去堵波涛滚滚的洪水,可是,不知是神鞭失灵了,还是这群有灵性的石头恋上了这方水土、这方人,便匆匆的在这里安了“家”,可真有趣。
石林有许多数不胜数的景点:如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奇风洞等等。大石林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利剑一样刺破天空、有的像唐僧、有的像猪八戒、还有的像威武的将军,高高的耸立在石峰上、尤其是莲花峰上的那石头,像朵朵绽放的莲花。一座座石峰、一根根石柱似乎在争奇斗艳。行走在峰林间,穿梭在石洞里,我仿佛被带进了迷宫,如果没有导游姐姐引路,我们恐怕要迷失方向。
小石林里最有名气的景点要数“阿诗玛”,导游姐姐把“啊诗玛”的故事讲得很传神,深深打动了我。当夜幕降临,五彩斑斓的彩灯把高高的“阿诗玛”映照得更加的妩媚动人。爸爸赞叹到:石林的民族风情堪称一绝。是啊,“阿诗玛”的美丽传说,古老神奇的“火把节”,热烈欢快的萨尼歌舞,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石林真是个神奇、美丽、诱人的地方。
今天我们去了奥陶纪石林,那里的石头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就说“象鼻石”吧,它远远望去,就真像一头大象静静地坐在地上。
在平坦的草地上,有一只狼和一只老虎正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出“嗷”的嚎叫声,这就是有趣的“虎啸狼嚎”。
最有趣的就是“鲸鱼冲天”了,它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鲸鱼将要冲上天空。
那里的石头还有很多,像“猿猴戏狮”、“神龟迎宾”……都十分有趣!
二年级:艾俊希
“起床了!起床了!”雨季哥哥叫到。我走出房间问“啊~干什么呀!啊~我都没有睡醒呢!啊~”“哎——”我叫到,“太可惜了,没睡到帐篷可你也不能叫我起来!一是因为天太冷了,二是因为太早了!”“还早呀!都8点半了!”“啊!8点半了!天那!”我飞快地跑回了房。十几分钟后我焕然一新。我问:“幺爸,今天去哪里呀?”幺爸说:“今天去石林。”我听后即兴奋又激动,想快点到达石林,于是叫大家快点起床。不一会大家就收拾好了,我大叫:“我们出发去石林咯!”
我们上了车,我就和雨季哥哥谈起了石林:“雨季哥哥石林是怎样来的呀?”“告诉你吧。”雨季哥哥说,“石林是经过火山爆发、流水侵蚀而慢慢形成的,是时间走过的痕迹。”不由的我就开始幻想:石林应该是极为整齐非常秀丽的。哇—越想心里就越向往,忍不住叫司机开快一点。
到了石林我惊讶极了,哇!这里的景象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非一般的雄伟、壮观。上面的蓝天、白云非常美丽;石林外面繁华,人川流不息还很热情;我迫不及待想进去看看里面的美丽。
进了石林一眼望去,石头紧挨着石头,座座高大耸立,像皇家卫兵一样守卫着这片净土,敬意油然而生。走到石林内部,我们看到了一只“雄鹰”展开翅膀蓄势待发想要飞翔。呵呵,这只是石林的一小部分,我们又继续前进。忽然眼前撞进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面湖,哇好美呀!静静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工人在撒水,水面出现了一条彩虹,美丽极了。一旁的山也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中也有山。正面是一座阿诗玛的石像,他左手放在右手的肩膀上,背上背着一个竹篮,竹篮上有几个分了叉的石头那就是花,我们永远也看不到她的脸,没人知道为什么。走过湖边我们来到了了望亭,那里的人很多,那里的位置也很高,在哪里可以俯视所有的美景。在那里仿佛所有的石头都在我的脚下一般。在我“脚下”的石头即像石林,但也不能算是个矮石林,因为它们威武、矗立;宏伟、壮观。看完全景,我们准备回家,回家之路,我们看到了“奇迹”巨石!它的左右两旁有着许多名言警句,如:失败乃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奇特无比。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之三!”
歇台子小学五年级:黄泳鑫
2007年的暑假我们一家和乖乖弟弟一家去了向往很久的四季如春的昆明。
和盛夏的北京相比,这里太凉快了,20出头的气温真舒服。昆明的气候宜人,花草也很有特点,春有山茶,夏有白莲,秋有艳菊,冬有腊梅。当然印象最深的是石林。
不过这个季节的多雨也很让我们烦心,刚到昆明雨就下个不停,虽然不大,但只能呆在屋里。在忍受了2天后,我们终于在第三日打着伞出门了,当然是去了最着名的石林。
石林位于昆明的东南100公里处,虽然下着雨却依然游人众多。进园后,我们来到了莲花峰下。我仔细地观看着峰顶,一个个游人做在上面,像神仙一般。可莲花峰太陡了,我和弟弟都不敢上去,妈妈和小姨只好在山下陪着我们,爸爸和姨夫胆大,爬上了莲花峰,因为人多也没照几张像;当然他们俩也没吃亏,当了一回“活神仙”。
告别了莲花峰,来到了石门。石门前好像有一位大将把守,只让有胆量的日你进去,其他人不得入内。为了证实我不胆小,我壮着胆子进去了。“妈妈!”我对妈妈喊,居然还有回声,“我胆大吧?”得到了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美极了。
穿过石门,我们来到了剑锋池。剑锋池是石林的一个着名景点。在剑锋池的中央,有一块石头,好像一把锋利的剑插在水中,所以得以得名。那块石头可能是因为时间太长的缘故吧,有些地方被磨过了,在强烈的阳光下发出光泽。在岸边站着,闭上眼睛,感觉十分神奇,像在梦中一样。
离开剑锋池,穿过石缝,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石林。有一块大石头,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像是在沉思;再往前又是一块大石头,这是一位留着胡须的古人,带着帽子,穿着都已拖到地上的长袍,背着左手,右手拿着一本书,正在专心地阅读。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妈妈告诉我,这叫“关公读书”,原来这就是关公!
石林太美了,每一个景点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比如有名的阿诗玛和阿黑哥的故事。妈妈和小姨给我和弟弟买了阿诗玛和阿黑的服装,小阿诗玛和小阿黑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好几个外国人跟我们合影呢。
因为只有半天的时间,所以快关门了,我们还没游览完石林,石林太大了,只好下次再来了。
再见了石林,再见了昆明,我一定会再来的。
伴随着清爽的秋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云南石林。
一进入石林,便看见一块块巨石屹立挺拔,支撑天地般屹立在前方,看看这块,还想看看那块。好奇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更加期待对石林的进一步游览。
导游带我们走上了一条卵石小路,路两旁群石屹立,似军人抬头挺胸,似仙鹤昂然挺立,似利剑傲向苍穹……我在这一刻完全被震撼了:大自然竟有如此妙手,创造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百看不厌的石头!欣赏着路边的巨石,脚踩着密小的卵石,聆听着婉转的鸟语,深吸青草的幽香,悠悠的走着,心灵在这时得到了完全的放松,被完全净化了。
顺着小路走了不多久就来到了石林的第一个景点——阿诗玛石像。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传说故事里的的一个人物,她崇尚爱情,善良美丽,勤劳勇敢,表现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和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及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已成为现在彝族女子的代称。隔湖望去,只见阿诗玛一只手搭在肩上静静地站着,好像在深情地遥望自己的爱人归来。
离开阿诗玛石像,导游带领我们踏上了石路,她说这条路直通石林的最高峰——望峰亭。
走着走着慢慢地感觉不像是石林了,而是大花园似的,路边绿草成茵,树木枝繁叶茂,一块块巨石似山非山,似扇非扇,虽散乱的分布着,但却有一种乱而有序的感觉,有的小树虽扎根在石缝中,却苍翠欲滴,充满着生命力,蜻蜓蝴蝶四处飞舞,三角梅张开鲜艳的花瓣,桂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幽香典雅,宛然人间仙境,又使人感觉身处桃花源中,深深折服。真没想到,石林中还有这么一块俊土,那种美,那种和谐,那种优雅,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此时已不能说是喜欢了,而是一种爱,一种迷,我已完全迷上了俊秀的石林。
顺着石路渐渐走进了真正的石林中,这是一个雄伟、奇特、险峻的地方。到达山顶的路虽有很多条,但是条条惊险,条条奇特,而我们走的那条可以说是最奇特的。
山路时而窄,时而宽,宽处三五人可以并排通过,窄处仅容一人侧身才可通过,更有甚者穿洞而过,石洞又窄又矮,蹲下才能过去。一条条山路蜿蜒曲折,刚才四周还都是高山石壁,转过弯却可以极目远眺,丛丛奇石尽收眼底。有“千钧一发”——一块巨石被卡在两座石山间,摇摇欲坠;有“刀山火海”——一座座石山似把把利剑直指苍穹,宛然刀山;还有“心脏石”。“钟石”以及几十米深的石洞……千奇百怪,无不令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雄伟奇特的石林所深深折服。
穿过一个个石洞,踏过一块块石板后,终于到达了望峰亭,远远望去,石林胜景尽收眼底,这次我被彻彻底底的感动了,只见一片片石林与一丛丛树木交织在一起,灰白与碧绿完美的分布,高与低和谐的配置,浓密与稀疏严密的结合,一条山间小路穿插其间,偶尔有几位游人走过,俨然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水画,既有山的豪迈,又有林的秀美,既有石的奇特,又有峰的雄伟……
石林可真美丽啊。
石 林 之 旅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透过车窗,在蓝天的映衬下,每一块奇石在阳光下,犹如金光闪烁的金子,别具一格,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石林。
一走进大门,人流如潮,“石林”两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其它石壁上是各式各样的国家领导人的题字。我心想,“到了云南,没去石林,等于没到过云南这句话真是千真万确,这么多领导人在这儿留下赞叹,我一定要好好游一游石林!”
这时,导游发话了:“石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流传着一个阿诗玛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阿诗玛最后化为一尊石像,长眠于此,大家来做一个游戏,看谁先找到阿诗玛石像,现在计时1个小时,开始!”我听到可以玩游戏立刻兴奋了起来,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阿诗玛!
我沿着小道往上走,走到位于山顶的狮子亭,“哇!”我惊叹了一声,整个石林的全景尽收眼底,俗话说“重重千屏障,叠叠万峰临,是一点也不错。”我发自内腑地赞叹大自然的天工巧夺: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渤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糊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到石林,一凳狮子亭全身醉石林。”
我拿起照相机赶快拍下了这十分壮丽的景色,我下了山,继续去寻找阿诗玛。
一路上我穿过了“一线天,”走过羊肠小道,路旁的小花淡妆浓抹总相宜,衬托出奇石的清奇俊秀,石桌、石凳、石椅摆放地恰到好处,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千奇百怪的石宫中,柔软的柳条,精巧的拱桥,幽静的池水,娇艳的荷花,都有奇形怪状的石头相伴,枝繁叶茂的石松涛之声,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光的石莲,好似含苞待放,更是让人留恋的是变幻无穷的石块,有的似摘星巨手、有的似深海蛟龙、有的似大海狂澜,还有的如唐僧在打坐,石林之石,真是无奇不有。
我看了一下时间,时间已经不早了,我要赶快去找阿诗玛石像了,可是我找遍了整个石林也没找到,我心想:“阿诗玛一定在游人最多的地方了,这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定不会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想到这儿越来越兴奋了,随着人流往深处走去。
到了深处,果然,这也有许多名家的题词,可是她到底在哪儿呢?这时,一个小男孩:“看,阿诗玛在那!”我向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哇!”原来那就是阿诗玛!古朴的“阿诗玛”是那样的风采动人,只见她身穿民族服饰,手捧莲花,身背竹筐,温婉端庄,清秀俊雅,我是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林以独一无二的雄姿、神韵、意境和无法抗拒的魅力,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天一第一观”美称。告别了一幅幅的画卷,我们回到了集合地,准备离开石林,可还有点意犹未尽,真想多呆一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远了,远了,越来越远了。”奇幻无比的石林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可我怎么也忘不了这次石林之旅,这段经历深深刻在心。
泰州市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
六(4)班
韩耀霆
近了,近了,随着窗外树林飞快地后移,越来越近了。那沐浴在阳光下的丛丛石谷,不正是我们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石林吗?
一下车,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石宫中。柔软的柳条,精巧的拱桥,幽静的池水,娇艳的荷花,都有各种形态的石块相伴。尤其是那池中傲然而立的石柱,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水中长出来的?乍一看,那柔美的线条啊,多像个远眺的村姑。
石林,无愧为石头的森林,她拥有取之不尽的石头。瞧,在豪华的宾馆内外比比皆是:石屏、石桌、石凳……就连遍地摆摊的石砚、石雕,也成了游客的宠儿。
走进石门,一幅气势磅礴的奇石画面跃入眼帘:枝叶繁茂的石松隐有松涛之声;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光的石莲似要含苞欲绽,古朴的“阿诗玛”是那样风采动人。更让人留恋忘返的是变幻无穷的石状,有的似摘星巨手,有的如探海蛟龙,有的像大海狂澜,有的犹如轻悠的飘带要乘风飘去。石林之石,可说没有一块是重复的,真是千奇百怪啊!
若说石林之奇在于石,“石林之趣”就可算脚下的路了。游过“观音石”,穿过“一线天”,走过笔直大道,便可见到一条条用小石铺成的花路。小花路像密布的丝线,像待收获的鱼网,向四处伸展手脚;它又像带着游客驶进银色海湾的扁舟.一眼望去,连绵不断。这小路,可是石林中的动脉啊!
石林这个银色世界,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强烈印象,还在于它也有绿的生命力!睁着绿眼,它们顽强地钻出石缝,充满生机,频频向人们点头致意里那柔弱的身躯告诉人们:石林处处回荡着暖流,它穿过幽幽深谷,流过曲折山洞,漫过峭石绝壁……
告别了一幅幅飞动的画卷,我踏上了客车。远了,远了,丛立的石林渐渐消失了。可石林的石块之奇、路径之趣、花草之秀,将和这快乐的旅行一起烙在我心底。
【简评】
作者选择了两点写石林,一是写“石林之奇”,另一个是写“石林之趣”。在写“奇”上,充分展现了各种奇石,以形象逼真的比喻把石之奇表现出来。在写“趣”上,小作者在有趣的石林小路中蕴含了自己对石林的审美情趣,在写景中寓于情理,赞叹石林之美以及石林中绿色的生命力。这篇游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特别是开章一句“近了,近了”,结尾一句“远了,远了”,由近及远,有始有终,给人完整的印象,有如导游一般,带着读者去领略了一番石林风光。
美如画卷的桂林山水;风光秀丽的张家界;宏伟壮观的长江三峡;千奇百怪的黄山石……给我深深的印象。这次我又一次领略了大自然的杰作——万盛石林。
刚一来到石林山下,映入眼帘的是那久经沙场、身材魁梧的将军石。将军石像一位将军,一看就是准备出征、重任在肩。
看完了将军石,我们向山上走去。渐渐地眼前的石头开始变了。沿着笔直的小路上山,山上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巨石。6米。由6快不同重量的石我们来到第二个景点——石鼓。石鼓简介:重:10吨。身高:块构成。石鼓周围怪石嶙峋;有的像龙王宝座;有的像华丽的床;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像茂密的森林……真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将军石身材魁梧,石鼓十分奇特,然而这水上石林也别有一番风趣。
在一片清澈见底,绿得发亮的水里,许多石头悠闲的在水里浸泡。犹如一群孩子在水里打水仗。水中央有一块怪石,怪石像荷花一样绽开了笑脸,好像是观音的莲台。水上石林美不胜收。
走出水上石林,我们又进入了一线天。进入一线天一股清凉空气迎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走进一线天深处,左右两方是各种各样的岩石。上方则露出一线光明,一线天空。从地上到地下有一道陡峭、湿润的悬崖。两边的悬崖,头上一丝天空让人感到像是一幅壮观的图画。
万马奔腾更是雄伟壮阔。放眼望去,一匹匹骏马正飞快的奔驰。隐隐约约听到了马蹄声,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起来。它们是这里的主人。走进一看骏马膘肥体壮,正抚慰着小马。
大自然真是一幅神奇而又美丽的画卷,又像一本看不完的书。
笔者曾是宁夏十三师的一名北京知青,这个十三师就位于贺兰山下,笔者“有幸”在那里当了十五年兵团战士,却从没有到过宁夏任何一处旅游胜地参观游览过,原因很是简单,当时既没钱又没闲,连生活都没有着落的知青,哪里还有观景的奢望。
现在好了,笔者退休了,一连回了多趟宁夏,并在学生的带领下,把宁夏的盛景游了一个遍。咱就从贺兰山脚下说起吧。离贺兰山最近的一处风景叫做“滚钟口”,当地人又叫它“小口子”,并神秘地称它为“北方石林”。
滚钟口,在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
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贺兰山最常见的不是高大的灌木,而是矮矮的灌木,就像西北的汉子,坚实憨厚而又不失洒脱爽朗。在西夏时,这里就是“西夏古名胜地”。当时,西夏王李元昊曾于山沟北部建造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现在在这片参差错落的20多处建筑遗址上,散落的砖、瓦、器物残片遗物,还俯拾即是。明清时,这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楼阁,修建了贺兰庙、老君堂、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晚翠阁、观音庙等14处庙庵台阁,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
滚钟口北侧的大寺沟,蜿蜒曲折,树木葱茂,泉水清澈,怪石林立。峥嵘的怪石因势肖形,不过,狮吼、卧虎、顽猴、仙人指路、青羊跳跃等等名称都是现代人给命名的,形态酷肖,由此又被称为“北方石林”。顺沟向西,景色开阔,草丛中有一大巨石,平滑如镜,上刻西爽亭三字,亦为一景。由此往西,直至沟的尽头,两旁台地上有许多已坍塌的寺庙,反映了当年的热闹繁盛。据说,如逢朝晖夕映时,又可观赏到“贺兰佛光”之景,堪与“峨眉宝光”争妍。六月暑日,在景区西边沟尽头的青羊溜山巅上,蓝天晴空,白雪盖顶,这就是古宁夏八景之首的“贺兰晴雪”。
不过,滚钟口虽如明代诗人金幼孜所描写的那样“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断峰迤俪烟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笔者却更欣赏滚钟口文化。其中,滚钟口的“三教合一”就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宗教现象。
滚钟口的半山腰上,有道观、寺庙和清真寺,它们相邻而建,通道相互连接,道士、和尚、阿訇彼此熟悉,几百年相安而居。每逢道教、佛教或伊斯兰教的节日或祭拜活动,不少信众前来上香、跪拜或斋课,井然有序。宁夏历史上宗教之间少有争端,这里一直存在“三教合一”的传统,是当今社会少有的宗教和顺、信众和谐典范。
在这里,有心的游客可以随着日出日落、一分一秒的光景浸入三教合一的肃穆氛围。清晨,清真寺里阿訇的诵经声让一个寂静的山林更加清真;九十点钟的光景,半山腰的贺兰庙紫气腾升,悠悠的“法雷”在空谷回荡。晚上,小和尚字正腔圆地演讲着《心经》:“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妄我,不是真的我……”声音在黑黢黢的山林间回荡,像在劝诫整个世界,弃恶克欲,归真为善。
仔细一想,宁夏的“三教合一”也有着其必然的因素和历史文化渊源。宁夏春秋战国为羌族、匈奴族散居地,秦属北地郡,汉、魏分属郡州,唐宋分归两道,元初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后并入甘肃行省,设宁夏府路,明设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甘肃省,也可以说,宁夏虽处边塞,但自始至终都处于中华文化的核心区,接受多种宗教文化的影响。
滚钟口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秘密。
2003年年初,滚钟口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人迹罕至的贺兰山腹地发现了一大型建筑遗址。在方圆数万平方米范围内,散落着大量具有西夏特征的灰色瓦片和绿色、蓝色琉璃瓦。在此附近,还发现了几十个刻在山石上和石碑上的西夏文字。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有些文字已经很难辨认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中还发现了6个保存基本完好的莲花形柱础,柱础的直径都在9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有的甚至比北京故宫的一些柱础还大。柱础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部分专家据此分析,这里的建筑应该相当高大宏伟,很可能就是西夏王朝的离宫别苑。
在滚钟口的青羊溜山上有一个人工砌筑的多层高台,被人们称
之为“公主台”,民间流传说这里是安葬一位西夏公主的玉香福地。
传说西夏第七代皇帝襄宗安全有一位美貌绝伦的公主,被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公元1209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第三次大举进攻西夏。成吉思汗派使臣入城招降,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纳公主为妃。
兵临城下、国难当头,西夏被迫与蒙古定下盟约:年年纳贡,联蒙抗金,公主也不得不远嫁蒙古。临行前,襄宗安全在青羊溜山顶平台之上建成一座送亲台,以使公主可以最后一览故乡全景。后因十分思念女儿,安全常常在此眺望远方,并将送亲台改为公主台。公主随成吉思汗返回草原后,赢得大汗的欢心,为西夏国赢得几年的和平。然而好景不长,西夏第九代皇帝献宗德旺趁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联合漠北许多未被蒙古大军征服的部族共同反抗蒙古,这使成吉思汗大为恼怒,决定灭亡西夏。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最骁勇善战的部队进攻西夏,公主坚持随征。蒙古大军击败西夏。此时,成吉思汗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为防夏主生变,病中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统统杀掉。公主隐居在了滚钟口,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仅存的一些党项人逃避蒙古军队的搜捕。后来公主彻底看破红尘,步入佛门,削发为尼,以青灯古佛为伴,潜心修持佛法。圆寂后,公主的弟子们就在“公主台”修建了一座精巧的石台佛塔,称之为“公主坟”。
滚钟口中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现在还不得而知。1984年由于山洪暴发而被冲出的西夏钱币窖藏,就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和其他时期的钱币共有125公斤、2.7万多枚。
我一边想着滚钟口的秘密,一边独自思考,却不料,在走出一个叫做观音寺的寺庙时,竟然下起了小雨,上山的路是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贺兰山石攒成的,多了嶙峋,少了平滑,倒也和路旁的小草盎然成趣。
我看着远山,都笼罩在烟雨里,近处倒是多了几分清晰。也许在烟雾中的山那头也有人在瞭望这头的山涧,想必也是笼罩在烟雨里。烟雾在山间缭绕,像被谁赶着往山那头移去,又像是被雨滴落到了山涧里。我看过端庄的它隐没在蒙蒙烟雨里,我看过古典的它长在幽幽的深谷里,我看过亮丽的它舒坦在湛蓝的晴空下,我看过横亘的它绵延在云朵的影子里。
等到了大寺沟,雨越下越大,压着前几日的热气沉沉下坠,倒不知是雨里含着烟,还是烟里下着雨了。北方生长的都是耐旱的树木,哪怕它枝头凌乱,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量,依然有活下去的顽强。
一无所有的枯枝,在这浓郁的盛夏显得如此凄凉。上山的小径旁,荒草像燃烧的火焰,给这淅淅沥沥的雨天增加了几分暖意。也许灰色的岩石太过暗淡,青色的草木太过单调,所以黄草遍地,春秋一体。它的造型太具艺术家的眼光了,上面是猩红的枯枝,中间是墨绿的围裙,脚底是鲜绿的冤家,刚被烟灰色点染的墨绿枝头终于绽放了明亮。
滚钟口如其它名山一样生烟,多情如它,无情如它,烟雨如它,长空如它。而它给我的这场盛宴,我将终身回味。
它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它的美在烟雨蒙蒙的雾气中,在旅人留恋的眼神里。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滚钟口山美、树美、石美、水美,正如明代诗人王逊的诗所赞:
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
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白难融。
清光绚玉冲虚白,秀色拖岚映夕红。
胜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兴无穷。
平时没有时间去玩,我可要趁着暑假,去郊区玩一玩。炎热的八月,去郊区避暑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爸爸就准备带我们一家去石林峡游玩儿。
今晚怎么过得这么慢呀!爸爸说明天要带我们去石林峡,我撅起嘴巴想:一定是时间姑娘知道爸爸明天要带我们去石林峡,忌妒我们有玩耍的机会,而故意把时间放慢。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我心里非常高兴,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公共汽车,坐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去买票,买好了票,我们就往里走。
来石林峡的人真多,有的玩峡谷漂流,有的玩碰碰车,还有的爬山。我们选择了爬山,那一排假山塑造的石林,虽不若真景那般自然,却也有些相称,最高的假山上赫然写着“石林峡”三字,鲜红的字迹,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这里和城区一点也不一样,天空蓝蓝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再往里走一点就到了清凉小世界,“清凉小世界”这个名字,还真不是虚名呢。那里有浓密的树荫、清凉的泉水,走过一座小石桥,是一些木桌子和一些木椅子。在这里乘凉,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呢,这里景色宜人,偶尔还可以听见几声清脆的鸟叫,看到几只小鸟在树丛中嬉戏。抬头向上看,微弱的太阳光穿过路边各种各样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绿树树叶缝隙照耀着我的眼睛。清风徐来、鸟语叽喳,原始森林的气息沁人心脾。一阵微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有十余处水。往上走一会儿,途中有:一发千钧、天蛙台……最大的还要数“九天飞瀑”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然,它没有诗中说的这样美,但是,从山缝之间倾泻下来,显得无比壮观。再往前走,就是上山的路,那儿有一座天梯,是由200多节台阶组成的,上面有许多景点,虽然我们没有把整个景区游览完,但是我还是往上爬了爬,刚爬了一会儿我就累了,我还看了神猴洞,洞前有一只猴和五个元宝。这些水与花草、风景,形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风景画,美丽而又风趣。
我好开心呀!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五年级 黄伊丹
在一个外国学者的书上写着:如果去中国只能去一个地方游玩,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春城昆明。是啊,昆明冬暖夏凉,又有这么多文物古迹,怎么说都是最佳的度假胜地。正巧,爸爸的公司举行“云南六日游”的活动,我们就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从合肥“飞”到了昆明机场。在飞机上的我头昏脑涨,勉强待了几个小时,就随着人流下了飞机。前脚刚踏出飞机,就有一股无比清爽又带着一股花香的风扑面吹来,把我的疲惫和厌烦都吹得无影无踪。在调整好心情后,我们向着梦寐已久的石林出发。
石林在昆明郊区彝族自治区内,面积350万平方米,主要分大、小两个石林。导游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一片汪洋,是地质变化和上亿年的晾晒、运动,才成了这样一片奇迹。
下了车,远远望去,“石林”两个醒目的大字提在一块大石上,后面一片石海连绵起伏、雄伟古朴、气势磅礴,增加了我一饱眼福的欲望,于是大家都加快了脚步。一进门,就有一块大石映入我的眼帘,而我又不得不被他的姿态折服——它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正在抖动羽毛,一只利爪紧紧抓住脚下的岩石,连眼睛也长得恰到好处。真是鬼斧神工啊!谁第一眼看上去敢说它是大自然的尤物?可它偏偏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加工,就在这里矗立了亿万年。接下来的石头就更稀奇古怪、令人不可思议了:有的比猫还像猫,有的比老鼠还像老鼠……可是这些都不足为奇,更令我不敢想象的竟然是——
路的最尽头是一个人——为了爱情宁肯牺牲的阿诗玛——他背着一个硕大的背篓,身上穿着黄色的裙子,双眼似乎依旧放着光彩,依旧含情脉脉地等待着他的阿黑哥,依旧希望他们能重新在一起。导游看着我们拍照,低声说道:“这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在彝族有一个小姑娘叫阿诗玛,长得比下凡的仙女还美丽,人也很善良、勤劳;而在海边有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叫阿黑哥,虽然家里很贫穷,但他和阿诗玛一样勤快能干,人长得也很英俊帅气。有一天,两人在集市里偶然相遇,互相就深深爱上了对方,每天去山上对歌。他俩的感情越来越深厚。突然有一天,一个富商家的儿子阿白哥也看中了她,于是让仆人们去把阿诗玛抢回家。阿诗玛和阿黑哥就一起向山上逃去;可是那个富商买通了水神,水神就在路上防水拦住了他们,卷走了阿黑哥。阿诗玛就在那里等啊等啊,终于变成了一具石像。从此,彝族的所有姑娘就都统称为‘阿诗玛’,而善良的小伙子就是‘阿黑哥’;整天游手好闲、无事从从的人就称为‘阿白哥’了。”
人们都渐渐散去,我却仍蹲在阿诗玛前,久久地回味着,思索着……
在昆明市,有一处美丽的风景旅游景点——石林。
沿着用鹅卵石铺成的道路走进石林风景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这些石头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两层小楼房那么高,小的只有一个旅行袋那么大。大石林里的石头各有不同。它们有的像唐僧西行,有的像仙人打坐,有的像小老鼠吃东西,有的像雄鸡报晓立在清澈的石林湖中央。有一块石头的侧面酷似观音,人们称它为“出水观音”。
石林里的一些石头,还有有趣的故事呢!比如在一个石洞里,有一张天然的石床。这石床的表面十分光滑,听说那是八仙中张果老睡过的床。于是,大家都在石床上站上3秒钟,想沾一沾仙气。还有一块石头非常像一只海龟的头,人们称它为“发财龟”。许多来这里游览的人,都要摸一摸发财龟的头,希望自己财源茂盛。在石林中,许许多多的石头都有它自己的小故事。
当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石林时,心想:这石林风景区真是天下奇观啊!我爱这奇异的石林,更爱神奇的大自然!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春城——昆明玩。一下车就感觉空气清新,景色优美,一切都是焕然一新。
我们先去石林玩。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呀!瞧,唐僧西行师徒四人的石像。孙悟空抓耳挠腮,猪八戒踉踉跄跄,沙和尚忠厚老实,唐僧菩萨心肠,真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呀!这边还有武松打虎,武松手上拿着一根木棍,老虎趴着正准备攻击他,真让人心惊胆战。
石林的石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有一个叫阿诗玛的姑娘,是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她美丽极了。地主听了她的美名后,便让她和自己的儿子成亲。阿诗玛死也不肯,地主就把她和哥哥关在一起,她和哥哥想办法逃走了。地主要用洪水淹死他们,洪水过后,阿诗玛和哥哥不见了。岸边只留下两块石头,很像阿诗玛和她的哥哥。
石林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每年有数万人来这里旅游。
我喜欢奇特的石林。
云南石林被列入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的世界遗产名录。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步入了石林,期待着这世界自然遗产的五A级旅游风景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神秘的面纱将被我一一揭开。
到了景区,导游指着桥下的流水向我们介绍说年周总理陪同外宾来石林,看到这么好的山石没有水,提议说有山,就该有水,于是便有了这个当代老百姓称为”恩来湖”的水域。
步入石林,在一根巨大的石柱上,“石林”两个鲜红的打字牵动这无数人得心弦,据说,这两个大字是1949年前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彝族干部龙鱼所题。穿过天访屏风的桂华林,更有无数巨石顶天立地,巨石上留下很多名人墨宝,为石林石光增色。其中“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钢劲有力的大字是1962年6月朱德委员会长挥毫题写的,再回头看还有“天造奇观”“南天砥柱”“大气磅礴”“天下第一奇观”等
继续沿游路前行,在一旁坐落于石坑基部内凹的石屋里,设有石床。石桌。石凳。石壁上书“且住为佳”四个大字。传说只要在石床上一坐就可百病全消,屋外有水一泓,清明透亮。迷人心扉。
行进中仰望高处,望峰亭上风光无限,于是,攀过天桥,再蹬莲花峰。此峰出水十于丈,石片叠翘,瓣瓣向心,簇成盛放的素洁莲花,素闻:巧夺天工”其实天工之巧,又岂是人力可夺?自峰底想东,曲径通幽,移形换位、象据石台、凤凰梳翅、双鸟踱食、羔羊跪乳,直如异境天开,更有那妙趣横生的钟石,游客叩击时,回响着悠远的钟鸣,令人心动神驰。当我们终于蹬上高亭时,蓝天白云、长剑指天、天光云影,尽收眼底。
我们到了石林最有意义的景观--阿诗玛。阿诗玛是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美丽善良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阿支追求阿诗玛并将他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阿黑赶来相救,阿支放出了污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回归大自然--变成了石林中一座美丽的石像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说要带我去石林游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在去石林的路上,我们一家人的心情都显得无比的兴奋,特别是我,心里就像装着一只小白兔一样,蹦来蹦去的。
快到石林了,我似乎闻到了石块的味道。走进大门后没多久,我就看见了“将军石”。越往里面走,千奇百怪的石头越多。我还看到了国际象棋阵、神龟守塞、天鹅石、石鼓、无字残林碑等等。
在一线天里,石壁非常潮湿,非常地滑,里面黑漆漆的,走起路来还得用手到处摸一摸,以防撞在石壁上。而我呢,也不摸一下,不但被摔了个大跟头,还被那讨厌的、滑溜溜的石壁给撞了一下。裤子也摔了个洞。呜呜——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要数天门洞了。
在天门洞洞口,就感觉有丝丝钻心的冷。进了洞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冷。好奇的我虽然知道了冷的厉害,但还是不愿意这样甘拜下风。我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水里有彩灯在亮,石壁上也有各色的灯,五彩缤纷,煞是美丽。好奇心促使我伸出手去玩玩水,捞捞水里的宝贝,可是,还没有捞起来什么,手指却被冻红了。
石林可真美呀!美丽的石林,可爱的石林,有趣的石林!
昆明石林堪称天下奇观,还是阿诗玛的故乡。在两亿七百万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逐渐浮出水面,经过几亿年的风化和雨水的冲刷,才形成今天的壮丽景观。
石林中有许多奇特之处,如天下第一奇观六个大字,写成“天下弟一奇观”。原来这是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是南斯拉夫先发现的,现在我国也发现了,觉得我们是他们的弟弟,才写成“天下弟一奇观”。
最吸引人的还是阿诗玛。她背着大箩筐,像是正在向大家微笑。细细观察:鼻子、眼睛和嘴巴,甚至一根头发丝都被大自然这个杰出雕刻家刻得栩栩如生。几个老外连连翘起大拇指,说走近她,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阿诗玛十分美丽。在一次摔跤比赛中,青年阿黑既获得了冠军又得到了阿诗玛的芳心。财王儿子阿支十分气愤,前来抢亲。阿黑马上奋力追赶,高山、森林都给他让路。阿黑救走了阿诗玛。阿支气急败坏,叫人破坏大堤。洪水来了,阿诗玛被冲走了,阿黑侥幸逃脱。一看,阿诗玛不见了。突然,阿诗玛的声音出现了:“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散,只要你叫我,我就回答
剑池也十分美丽。据说剑池有两个,因为一把宝剑断裂后,剑头到了苏州虎丘,剑把来了这儿。我穿过拥挤的人群,一点不错,池中央一块石像个倒立的“T”真像个剑把。透过池水,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一段断裂的剑身。还有猪八戒娶媳妇。猪八戒背着一个羞答答的姑娘。看,还遮一半脸,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孙悟空正在和雷公、电母争斗呢!还有“天狗食月”“沉香和二郎神”的场面。真是无奇不有。
石林真是人间奇境,我爱石林。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云南省旅游,第 一站我们先去石林。
进入大石林后,路旁有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石林”两个大字,旁边刻着“天下第一奇观”。游人们都在这里拍照留念,我也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我们纷纷往前走,来到望石阁,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石林的全景。大石林的石头真多,千奇百怪:有的像一头大象,卷着长鼻子;有的像一只熊,抬起头朝天空大声地吼叫着;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两个张开嘴巴大笑的小娃娃……
然后,我们又来到小石林。那里空气清新甜润,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花儿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树木非常茂盛,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还看到了一块极像阿诗玛的石头,她挺立在树旁,背上背着个背篓,笔直地站在那儿,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