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24

关于卢沟桥的作文

北京的符号——卢沟桥

高三|叙事|1200字以上

或许世俗的我,没有资格缅怀曾经那个年代。但是,我却在不经意间读懂了那座桥。或许,是一种幸运吧。

1

北京,一座带有太多古典风韵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都市。心里总想去找一种东西,去代表北京,为北京的符号。可是来了这么久,转了这么多景点。总是觉得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代表北京,毕竟北京太有魅力。而那些景点,在这里显得有些苍白。

长城,雄伟气魄,但是站在长城上总觉得很凄冷,仿佛那些历史注定让人感觉寒冷,孟姜女无法忘怀。

故宫,森严华贵,但是走在故宫里总觉得很空虚,仿佛那逝去的王朝依旧在诉说,恍如昨日。

北京的符号,似乎成了可遇不可求的那种虚幻的梦。

无意间路过卢沟桥,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卢沟桥。那座沧桑了许久的桥。

于是,带着几分所谓对历史的尊敬和一种或许虚伪的人文关怀去看那座残破的桥。桥,已经成了文物,不通车了,于是只能远远的下车,步行前进。当时天很阴,雾气比较重,远远看去卢沟桥感觉若隐若现。走在路上,觉得自己很虚伪,说什么去缅怀历史。可是自己看着日本的动画片,拿着日本的相机,听着日本的MP3,去缅怀一个关于民族问题的历史。猛地发现自己很虚伪,很世俗,想转身离去不再去看什么所谓的桥,所谓的历史。

转身的一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于是又有一种意念升腾,去了解民族历史的意念。于是继续前进,虽然前进中带着虚伪与浮华,可是那颗心似乎已经渐渐地开始沉淀。路不是很好走,磕磕绊绊,或许前些日子大雨的缘故吧。没有走多久,身上就有了不少的泥点,后来索性不再躲避那些水坑,一脚一脚走去。在不经意间地那一刻,就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自己,去的更不是一座简单的桥。脚步突然觉得很凝重,心猛地变得异常的平静。前方似乎不再是那座桥,是一种意念,一种无法言语的意念在吸引着我,等待着我。

2

终于走到卢沟桥,十几分钟的路程走得异常的坚定,心突然就不再浮华,也不再虚伪。桥,想去仔细的辨认,可是又突然觉得没有必要去看桥上的伤痕,来到这里就已经足够,足够了。桥上人不多,整座桥都异常的安静。桥上留下的沧桑,去辨认,去抚摸,去思索,去想像,去沉默。在桥上站了许久,渐渐的天空开始飘雨。雨落在桥上,落在我的身上,一种冰冰的感觉,从皮肤蔓延到全身。

没有想离开的意思,觉得在这里站着很安静,很简单,很平凡,很踏实。我那起相机想去拍照,可是我没有拍,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的相机是日本的相机。我停下了,我不想用日本的相机去拍卢沟桥,不想,仅此而已。不是我激进,我怕日本的东西惊醒了那休息了许久的卢沟桥。我怕卢沟桥再受到伤害,毕竟曾经的伤痕还在。

在桥上站了多久,我记不清了。雨,一直都这样不大不小,潇潇的下着。就像专门为我的到访而下的一场潇雨。我站在桥上,突然有几分愧疚,认为自己来得时候太浅薄,带着一种世俗的心来看一座绝世的桥。不过还好,来到这里我不再世俗,至少站在桥上的那一刻不再世俗。

远方的北京城在雨显得分外浪漫,一座桥曾经连同着这个城市,这里毕竟战火纷飞过,不过一切都成了历史。桥,如今的桥似乎已经与北京没有了关联。

可是站在这座桥上,不经意间发现这不仅仅再是一座桥。北京的大气磅礴,北京的古典浪漫,北京的命运历史,北京的一切,包括北京人的一切。站在这桥上,似乎在渐渐的了解,渐渐的深入,渐渐的知晓。桥,似乎就是北京的文化,北京的内涵存在与这座桥中。

卢沟桥前,没有去回忆历史,没有去缅怀先烈,没有去许下什么誓言。只是让自己站在那里,静静的站在那里,像那座桥一般静静。我不知道,离开那座桥之后,我是否依旧世俗,依旧肤浅。但是我知道,站在桥上那一刻,我不再世俗,我平凡、安静、简单地与这座桥靠在一起。卢沟桥前,简单的思绪,平凡的人,安静的世界,一切都不曾刻意提及历史,但一切一刻也不曾忘却历史。站在这里,沉默是最好的语言。

那座桥,已经残破不已,可是北京的一切,似乎被这么一座桥所容纳。静静的站在桥上回忆、面对、展望,我想我要找的符号终于找到了,可是我没有说出来。我怕吵醒了这沉睡的桥,毕竟我们赋予它太多,它也太累了。

如果说失败与成功分别是一座桥的两端,那么勇气便是这座桥的桥身。只有依靠勇气昂首向前,才能到达终点。

《卢沟桥烽火》这篇文章中,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如果当时的中国军民们没有勇气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而是退缩,那何来解放新中国之雄壮,何来我们今日幸福的生活,何来今日新中国之辉煌。可见,没有勇气只会寸步难行,只有放心大胆向前冲才能有所收获!

古往今来,勇气是人们一直在希望拥有的一种品质,但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又有几个呢?历史英雄比比皆是。

荆轲可以算是“处江湖之远”的人吧,他面对暴君秦始皇,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何等的勇气啊!

再看看战争年代,那些富有斗争经验的革命者,面对敌人的屠刀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哪一句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仁人发出的豪言壮语?

再看今朝,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需要人们去面对,去抗争,去处理。让孤胆英雄独自面对歹徒的社会是可悲的。不论你是小学生,还是大人,不论你涉世不深还是饱经沧桑,总之,我们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素养,在社会上形成“勇气”之风,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坎坷的人生风雨路。

世人们,亮出你们的勇气吧,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进步;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充满希望;因为有勇气人生才会成功,才会有收获……

1937 77卢沟桥

高一|诗歌|150字

你是什么桥

1937的卢沟桥

你的回答很巧妙

那天的明月可照过你的身腰

你说不知道

千古的明月天天照

你怎么能说不知道

你说那天

你冒着枪林弹雨

在数射向你的子弹

把诗人的意境全忘了

你还补充说

你旁边的狮子被大炮震醒

向华夏传递了一个信号

全民族抗争的时间已到

就在那天

神州已经传遍你的名字

这么多年沧桑渺渺

你一直都知道

你背上有时代烙印

你不是一般的桥

你是1937 77卢沟桥

“卢沟桥”烽火

六年级|记叙文|800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卢沟桥烽火》学后感

六年级|叙事|500字

今天,太阳公公终于露面了!天空终于晴朗了!而我的心情也跟着今天的天气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今天,汪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卢沟桥烽火》,同时也再一次领略了当年中国军队和日本抗战的场面。我们也看的是胆战心惊。

卢沟桥烽火又称“七七事变”。而卢沟桥就位于天安门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桥(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供大石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十个桥墩,十一孔,整个桥身都是石桥结构,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地东头是宛平县城。1937年七月七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现在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

这篇课文记叙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这篇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明了日寇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还有一些词语表现出了我们中国广大军民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抗争精神。而就是从这次的“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国的军队就和日本鬼子拉开了一场伟大的抗争序幕。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深有感触,日本军队的计谋和计策都是蓄谋已久的,早就做好了和我们打仗的准备了,而我们中国人也不是软弱的,中国军队也早就做好了保家卫国、奋勇抗争、宁死不屈的心理准备了。

六年级:施哲风

凭吊卢沟桥

高三|诗歌|50字

石狮无奈哑了声,难敌来犯鬼子兵。

卢沟桥上铁蹄乱,宛平城内炮弹隆。

抗战硝烟腾空起,复仇怒火燃在胸。

七七事变似节点,八年抗战立首功。

卢沟桥歌

五年级|诗歌|150字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

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堕落真逍遥

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卢沟桥

初一|记叙文|800字

在北京市西南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卢沟桥。

卢沟桥也叫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就在于当洪水来临时,可以抵抗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的石狮。望柱上雕有数不胜数的石狮子。这些狮子有的仰望天空;有的抬头挺胸;有的母子相拥;有的面对着面,好像在交谈……所以民间才有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一说。

卢沟桥始建于金朝,后在明清两朝曾几次修缮,清康熙年间由于永定河洪水无法使用,康熙命人重修,卢沟桥得以恢复其容姿,而在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而卢沟晓月也成为了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而卢沟桥事变就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年7月7日夜,日军在距北平《现在称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宛平县守军的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团长吉星文亲自奔赴前线指挥作战,战况惨烈……

“七七事变”是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经过八年抗战,牺牲三千多万中华儿女,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现在的卢沟桥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历经腥风血雨的战争之后,终于安详的跨在永定河之上,诉说着当年的枪林弹雨,倾听着永定河的流水,仰望着一片和平的天空……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初二|读后感|600字

这篇文章让我心中燃起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哪!事情也的确在真实的世上的历史上的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上出现过!

事情要从六十八年前说起了,历史的风,吹到了1935年被冰雪覆盖,悲痛岁月里冷飕飕的日子里年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了它的魔掌,伸向了我们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各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这当时的一切。

此时,我感到卖过者是多么卑鄙与可耻的。中华,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您的尊严被挑衅,您的躯体将被蹂躏而一败再败。

我们是中华的女儿,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中会默默地为你祈祷,为你流泪。我们默默期盼:期盼奇迹的诞生;我们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祖国能危为安,走出这片被帝国主义把握一切的,布满黑云的这片天空!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自苦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侵华战争,那并非是历史的巧合,是日寇畜谋用尖刀,刺向东我方的文明,今又中秋,不忘国恨,全家团聚,几句话儿铭刻在心:誓必雪耻!振兴中华!齐心协力!不负今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深深领导下,中华儿女经历了无数的难遇,正因为你们,让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纪元,从好的一切再开始!

孩子是祖国初放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尽我们的百倍努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学得自己的独立能力和适应力,然后开拓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日本帝国注意的可耻和可恶的真面貌,我们绝不能让历史重演了!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动起我门强壮的双手再建一座卢沟桥吧!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六年级|读后感|650字

这篇文章让我心中燃起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哪!事情也的确在真实的世上的历史上的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上出现过!

事情要从六十八年前说起了,历史的风,吹到了1935年被冰雪覆盖,悲痛岁月里冷飕飕的日子里。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了它的魔掌,伸向了我们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各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这当时的一切。

此时,我感到卖过者是多么卑鄙与可耻的。中华,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您的尊严被挑衅,您的躯体将被蹂躏而一败再败。

我们是中华的女儿,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中会默默地为你祈祷,为你流泪。我们默默期盼:期盼奇迹的诞生;我们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祖国能转危为安,走出这片被帝国主义把握一切的,布满黑云的这片天空!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自苦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侵华战争,那并非是历史的巧合,是日寇畜谋用尖刀,刺向东我方的文明,今又中秋,不忘国恨,全家团聚,几句话儿铭刻在心:誓必雪耻!振兴中华!齐心协力!不负今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深深领导下,中华儿女经历了无数的难遇,正因为你们,让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纪元,从好的一切再开始!

孩子是祖国初放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尽我们的百倍努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学得自己的独立能力和适应力,然后开拓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日本帝国注意的可耻和可恶的真面貌,我们绝不能让历史重演了!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动起我门强壮的双手再建一座卢沟桥吧!!!

六年级:夏乐韬

重返卢沟桥

初二|记叙文|700字

“轰——”一声撼天动地的炮声打断了我的美梦。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刚要发怒,却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我的面前是一群穿着黄褐色军服的士兵。从他们脸上的胡子看来,这是日本士兵。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我这是在哪儿?发生什么事了?一肚子疑问蜂拥而至。

我仔细地看着周围,发现在我身旁还有一座石桥,那上面有好多石狮子。这座桥好眼熟啊。对了,这不是卢沟桥么?那旁边的日本士兵怎么会在这儿随意开枪呢?我突然明白了,我现在就在卢沟桥事变现场。

正想着,就走过来一个中国军官,与我面前的日本军官交谈。一开始还都算友好,可是谈着谈着,双方就已面红耳赤。我想向前劝架,可是没有人理睬我。我此时才明白,他们是看不见我的,而我也不可能改变历史。

结果中国军官刚离开,日本军官一挥手臂,枪炮齐鸣。一时间火光满天。我在一旁惊呆了。看着日本士兵残忍地杀害中国人,我的热血翻涌,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真想拥有一种法术,把这些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赶回去。可惜我不能。

终于,中国士兵抵抗不住了,日本人侵入了村子。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怒吼声,老人的哀求声,孩子的啼哭声,不停地冲击着我的耳膜,无情地拨弄我心中那根名为愤怒的弦。我亲眼看着那些残忍的日本士兵轻易得将中国人蹂躏,可被害者却无力反击——反抗只能使下场更加悲惨。

在我目睹了侵略者“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后,天就快要亮了。可能是老天爷不忍看到这一幕吧,今天的清晨天空中布满了阴云,半点太阳的影子也没有。终于,阴云渐渐散了,太阳缓缓升起。火红色的朝阳似乎在暗示人们,作业,这里发生了一场多么悲惨的战斗。

眼间,我又回到了现实,又坐到了我的小床上。真巧,现在也同样是黎明,眼前也同样是一轮火红的朝阳。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为了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所要做的出了纪念之外,更要发奋图强。通过每一个中国人扎扎实实的努力,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真正的富强!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六年级|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学了课文《卢沟桥烽火》,本课写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当我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时,我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中国军官的英勇抗战、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畏强敌的精神也听到了中国人撕心裂肺的呐喊,和痛恨之心在战斗中爆发出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的哭爹喊娘,狼狈而逃。”从中我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惨败下场,还能看到日本人那狼狈不堪的面貌和中国人杀敌的大义凛然。

让我们在回头看看现在过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难道我现在拥有这一切还不知足吗?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一点一滴,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些抗战英雄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口气!

实验小学六年级:牛凯睿

读《卢沟桥峰火》后感

六年级|读后感|300字

前几天,我们才学了《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

1937年7月7日深夜,万籁俱寂,从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中国的守军看见了一群群的日本士兵,就上前询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日本军官蔑视的说:“我们军队里有几个日本士兵失踪了,我们怀疑你们把他们藏在城里。”中国守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日本军官愤怒的说:“你的,死啦死啦的……”说完,就让机枪手开枪,子弹的弹壳散在了卢沟桥上,一场战争的序幕就此开始了,很显然中国守军打不赢,退到了宛平城,坚守着宛平城,日本又派了许多的军队来进攻宛平城。7月8日晚,一只大刀突击队,悄悄的跑到日本军队的驻地,忽然大喊:“小日本接招吧!”说完,就四处砍杀,日本军队的驻地全部都是鲜红的血迹,7月9日,攻打卢沟桥的日本军队全部都狼狈而逃。

这篇课文形象得写出了我国守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泰兴市河失中心小学六年级:王嘉琪2

卢沟桥上起狼烟,

日寇暴行血染衫。

国土丧失切齿恨,

军民唤醒斗敌顽。

燎原星火谁能挡?

铁马金戈敌胆寒。

历史难平心底耻,

中华追梦快扬帆。

游卢沟桥

初二|状物|450字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游北京卢沟桥

六年级|记叙文|800字

卢沟桥是燕京八景之一,始建于金朝,是北京最长的古桥。它横跨永定河,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还屹立在我们眼前。卢沟桥,我真想对你说:洪水的冲刷使你更加挺拔,连年的战火让你更加坚强。你还记得1937年的7月7日吗?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我们中国的战士们就像你身上的雄狮一般,与日寇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走上卢沟桥,远处长长的古桥末端就是宛平城。古桥上,两旁是现代重新修建的相对平坦的路,中间是凹凸不平的古路。我仔细看着这凹凸不平的路,透过古路、穿越时光,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问这古桥上的繁华景象。不知有多少人马从这座桥上熙熙攘攘地踏过,又不知有多少人在这座桥边折下柳枝依依作别。这座昔日的古桥为人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现在,它老了。

卢沟桥上,最为著名的就是那怎么数也数不清的几百个石狮子,它们好像是一个个坚贞不屈的卫士,和我们中华儿女一起守护着古桥的和平与命运。它们当中,明清时期的狮子较多,金元时期的狮子较少,有些是被洪水冲毁了,有些是被雷电劈碎了。这些狮子神态各异,千姿百态:有的大狮子身上仿佛还有几只小狮子;有的狮子在仰望着天空;有的狮子好像在细细地打量着游人;有的狮子神情严肃;有的狮子则面带微笑,好似在互相嬉戏。

夕阳下的卢沟桥更美。落日染红了天空,使整个天空都变成了耀眼的金色。黄昏下的卢沟桥也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显得更加肃穆。阳光照在卢沟桥上,桥上凹凸不平的古路仿佛都变成了一块块金石头。阳光洒在石狮子身上,狮子们好像更加意气风发,都昂首挺胸地看着我们。渐渐地,太阳慢慢地沉入了远处西山的怀抱里,但晚霞还停留在天空中,恋恋不舍地望着卢沟桥。此时,落日的余晖再次染红了卢沟桥,古桥上闪耀的金黄色好像在回应着晚霞的眷恋。天慢慢、慢慢地黑了,一轮明月升了起来,仿佛一个玉盘挂在深蓝的天幕中。这时,我回头一看,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四个大字:卢沟晓月。

该回家了,我忍不住回望古老的卢沟桥,它仿佛又沉沉地入睡了。

游卢沟桥

初二|记叙文|450字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卢沟桥的石狮在诉说

六年级|写景|550字

我就是卢沟桥上那只卧在妈妈脚底下的小石狮。现在来参观卢沟桥的人越来越多,每当走过的小孩用手摸我的脑袋时,我就会想起我的小伙伴小毛头。

1936年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小伙伴叫小毛头。他每天下学路过我的时候,总会摸摸我的头,有时还用毛笔给我画上黑眼圈。可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骑着马,穿着奇怪衣服的人。我听其它的石狮说,那是日本人,他们是来杀像小毛头一样的中国人的。我很是奇怪,他们跟小毛头,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呀?不过,我还是为小毛头捏了一把汗。最近小毛头来卢沟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天,小毛头又来了,我见到他分外高兴,谁知就在他刚刚摸到我时,日本鬼子就来了,只听“砰”的一声,我赶紧捂住了眼睛。可当我再睁开眼时,小毛头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了。我哽咽了,我真恨日本人,但我却无能为力。

战争一直在持续,我的同伴有的嘴坏了,有的鼻子没了,有的干脆连头也没有了……桥上满是弹孔。

1949年10月1日,很多很多的人都在街上欢呼,我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便问妈妈:“妈妈,他们在庆祝什么呀?”妈妈兴奋地说:“我们国家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的几天,政府派人来给我们擦身子、洗澡,还把我的同伴修饰一番,我们变得焕然一新了。

我们还受到了特殊保护,被一些栏杆围了起来。从此,我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现在来卢沟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虽然,我被栏杆给围了起来,但是还有些淘气的小孩钻进来摸摸我。这时,我就会想起小毛头,我想小毛头如果还活着,他和他的儿孙一定会来看望我,一定也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幸福祥和的生活。

《卢沟桥的狮子》缩写

四年级|诗歌|100字

课文说明: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制造力。

卢沟桥上狮子多,数不清来难算着。

大小不一形各异,阅读观察细揣摩。

日军挑衅虎眈眈,无端发起侵略战。

炮轰卢沟谁可忍?牢记历史莫等闲。

卢沟桥事变

四年级|写人|350字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一名士兵不见了为名,要进城搜查。29军不准,日军就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相关介绍:

关于卢沟桥的作文共24篇,其中包含北京的符号——卢沟桥(1200字以上),人生须有勇气——由《卢沟桥烽火》想到的(550字),1937 77卢沟桥(150字)等以卢沟桥为话题的作文,还提供大量描写卢沟桥的作文参考.

相关素材:
用卢比造句用卢布造句用卢氏造句用卢梭造句
最近更新:
关于陋室铭的作文关于笼中鸟的作文关于聋哑人的作文关于龙卷风的作文关于龙虎山的作文关于六一节的作文关于柳叶湖的作文关于流浪猫的作文关于流浪狗的作文关于流行语的作文关于溜旱冰的作文关于零花钱的作文关于蔺相如的作文关于林清玄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