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灯的作文
元宵节的前两天晚上,爸爸带我到街上去看龙灯。虽然以前也看过龙灯,但总觉得印象不深。一路上,爸爸向我详细介绍了“板龙灯”的一些知识,“接灯”、“拔灯”、“团灯”、“拔龙须”……很多名词还是第一次听说,让我对今年的龙灯表演又充满了新的神秘感。我们加快步伐,朝市政府方向快步走去。
来到市政府门口的大街上,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人都围着四五辆花车,真正的龙灯还没现身。每辆花车上,都坐着两个打扮得很漂亮的“童男童女”,十分可爱。在第一辆花车前面,有人高高举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标语。爸爸告诉我,这是人们对来年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祝愿。
等了十几分钟,正当我点心急的时候,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漫天的烟花,一条栩栩如生的“火龙”正由河西方向朝我们缓缓游来。“来了,来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跟着人流迎着板龙灯跑呀跑。只见板龙灯的龙头张牙舞爪,威风凛凛;嘴里还有一个金色的珠子,闪闪发光。龙的眼睛特别大,像两颗星星。龙身却不同,它是由三或四个灯笼固定在一条长约4米的板凳上,每节龙灯由五六个青壮年抬着,然后一节一节连接而成的。灯笼上面画有花鸟山水,里面点蜡烛,十分漂亮。龙尾则由一只猛虎构成,高高翘起,活灵活现,远远望去好像是真龙下凡。我一时看花了眼,忘了数数龙有多少节,“不算龙头龙尾,少说也有50来节,120多米长吧。”“啊,我的天啦,那么长呀!”
龙灯每到一处,路边的家家户户和街边店铺的老板的都不停地放鞭炮和烟花来庆贺。浓浓的鞭炮声中,在天空中绽放的一朵朵礼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游龙,有的像海螺,有的像闪闪发亮的圣诞树,形态各异,五彩缤纷 。“爸爸,这些鞭炮和礼花,都是迎接板龙灯的吧!” “对,这是人们向龙神祈福的一种表达方式,希望龙神保佑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吉祥,一切顺利。”
走着走着,“游龙”慢了下来,上百米长的龙身在笔直的路上“一”字儿摆开。驮灯的人们一部分使劲往龙灯方向拔,一部分使劲住龙尾方向拉。
我们追着板龙灯跑呀跑,不知不觉到了九点多。“儿子,别追啦,该回去了。”爸爸叫住了我。我意犹未尽地说:“我还要看‘团灯’,要‘拔龙须’呢!”爸爸说:“太晚了,下次再看吧!”我们停住了脚步,依依不舍地往回走。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要是每天都过节,都有龙灯看,那该多好呀!期望2011的春节早点到来,可以看到更精彩的龙灯!
一提起龙,大家肯定不陌生吧!因为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春节期间,永康还有一个习俗:“迎龙灯”。
今天,正是溪边村迎龙灯,闹元宵。阿姨早上就邀请我们晚上去看龙灯。到了晚上,我们兴致勃勃地去阿姨家,我们先在阿姨家吃晚饭,吃完了可口香甜的饭菜,我们迈着大步来到离龙头不远的地方,“哇!”我不由失声一惊。在我面前的人群已经挤成了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经把龙头围得水泄不通。正在我眺望龙头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轰隆的烟花爆炸的声音,开始是东边一阵西边一阵,可不一会儿十几支烟花桶一齐向天空鸣叫,各展各的雄姿。那场面怎不叫人驻足欣赏呢?
龙头开始活动了,它抬起45度的头,向烟花呼啸声靠近,还向迎接他的主人人点头致谢。这大伙一起放的烟花足足放了一个半小时,好似举行烟花晚会。等烟花放完了,龙头开始要接龙身了,整条龙长达350余米,如此长的龙一圈接一圈地在空地上圈,真让人大饱眼福。
火龙开迎了。庞大的龙身慢慢地挪动着。当龙头“疏忽大意”的时候,龙尾把龙头团团围住,成了名副其实的盘龙了,可这一点难度算不了什么,龙儿把头扭到另一边,就急忙飞跑起来,不一会儿龙头就翻出了身。龙头上数万盏小灯笼忽闪忽闪的,仿佛天上的星星,还眨呀眨的。
龙儿舞,灯儿亮,整条龙儿灯光照;福气多,晦气少,平平安安过元宵。
舞龙灯,这种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表演在我家乡人的心目中可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每当纯洁的晚上,家乡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广场上,都会有五十来个人,将高贵威严的龙头高高举起。随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珠光闪烁的彩龙便开始蜿蜒盘旋,顶空翱翔,为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舞龙灯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活动,每逢经过舞龙灯的表演现场,人们都不忍离去,都会被这五光十色的表演所吸引,留下来驻足观看。龙灯舞到一半,有的性急的观众觉着站在那看没意思,逐摩拳擦掌,纷纷加入到了舞龙灯的队伍当中。绚丽的彩龙开始向别处飞去,飞过一条条宽阔的街道,飞过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飞过一栋栋高大的楼房,飞过每一户人的家门口,飞进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动听嘹亮的锣鼓声伴随着飞翔的彩龙,龙飞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为星年的夜晚平添了一抹幸福的色彩。
舞龙灯的队伍中,有这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大男人们在用他们粗壮的手臂,将龙身高高举起;老人和妇人都在一旁,敲打着自己手中的传统乐器,用锣鼓钹清脆的声响增添节日的喜气;小孩子们有的在外围观看,有的走上前去,为自己的父母加油鼓劲。舞到精彩处,围观的人无不拍手叫好。无论是舞龙灯的,还是在一旁观看的,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舞龙灯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华丽,也没有奥运开幕式的隆重,可舞龙灯朴实无华但喜气洋洋的表演,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家乡人的心里。
一年级:魔笛幻箫
今天着一阵锣鼓声,我和妈妈走到了建委大院。 原来是玩龙灯的。首先是龙灯给大家拜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龙灯随着锣鼓激烈的敲打声,在空中飞舞着就像一条真龙在林检飞舞。玩龙灯还有很多的,有划旱船、赶毛驴、打腰鼓、唱歌的、踩高跷等等很多种。非常好看,他们都跟着锣鼓的声音很有节奏感,我们看了非常高兴,每一场演完后,大家都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大院,期待下一场的表演。 龙灯是我国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在玩龙灯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并发扬它。
山东济南历城区王舍人实验小学四年级:路炜
舞 龙 灯
今天,是新安江艺术节的舞龙大会。我们随着观舞龙灯的人群,来到了观舞龙灯最好的地方——市一医院路口。
龙还没有来,可是市一医院路口早已人山人海。我们找了个位子,耐心地等待。
十点左右,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旁边的人兴奋地喊:“龙来喽,龙来喽!”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我们听到喊叫声,连忙踮起脚,昂首东望。
只见远处出现了一个亮晶晶的小黄点,接着黄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人群也越来越多。过了几分钟,一条完整无损的龙来到了市一医院路口。金黄色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被露了出来,鲜红的龙角像梅花鹿的角似的,看上去威风极了。随着锣鼓声“咚咚锵、锵锵锵、咚咚咚”,那条龙舞动了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时而把龙身贴在地面的积水里,好像在洗刷着自己的身子。舞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好像在神气地说:我真不愧为“中华第一龙”呀!锣声渐渐变輕,龙渐渐停了下来,慢慢地缠绕了起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
“中华第一龙”走了,新安江街道的两条龙登场了,它们也随着龙珠舞动了起来,在玩双龙戏珠呢!紧接着,威风的龙将军——枚登龙来了,如清水般的龙小姐——水龙来了……,绿色的,红色的,蓝色的,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其中,让我最喜欢的还是水龙了。那条水龙时而在水里游动,时而在空中飞腾,时而变成龙舟,在水面上划行,惟妙惟肖,看舞龙灯的人赞叹不已!
突然,人声轻了许多,原来是舞龙大会结束了。虽然锣声停了,龙走了,但龙的身影不会在我的脑海里消失,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希望我们的家乡也像龙一样腾飞!
前年我和嫂嫂们去看龙灯,那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我们吃完晚饭就去龙灯,可好玩了,到处都是人,热闹非凡,我们挤呀挤,终于挤到前边儿来了,哇,好好看哦,烟花直冲上天,洒在黑色的天空上,红一块儿,绿一块儿,龙灯在烟花的旁边啊啊,在人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有什么危险,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吧,危险即将要降临了!!
这时,烟花越来越大了,沉不住了,忽然倒了,这时我们连忙跑,可是,警察叔叔却离危险越来越近,警察叔叔连忙把衣服搭在倒在地上的人,有人打了120和和119的工作人员马上就来到了现场,119把烟花灭了,120把倒在地上的人拉进医院,啊
这个新年让我同时也让人们永生难忘!
这是个快乐而让人心跳的新年!!
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爸爸告诉我:“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而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果然这连续好几天都是细雨绵绵的。
傍晚我们一家就赶去云溪村看龙灯,到了那里,远远就看到村子场地那儿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场地中内盘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板凳龙,我猜该有两百米了吧,巨大的龙头都有我两人高了呢。随着两声鞭炮响,巨龙就舞动了起来,龙头引着龙身在场地里来加穿梭,真的像活龙一样在天空中腾云驾雾。巨龙盘旋了十几圈后,穿过小桥,沿河而上,长长的龙身一字排开,龙身上的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仿佛河里也有一条长长的龙在水里游走。两条龙相伴而游,真是太精彩了。
河中,还漂着一艘漂亮的龙船,整个船身透着明明亮的光芒,我还幸运地上了一会儿龙船呢,你羡慕吗?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板凳灯和龙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浙江金华武义县武义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口口石页
舞龙灯是中国民间热闹又有趣的习俗。
在寒假里,我竟然有一个意外的机会可以亲眼目睹那壮观的龙灯!我的老家在金华,当我在那过完年,快要回绍兴的几天中,龙灯,居然要举行了!按奈不住心中的那一分激动,我连忙拉上姐姐一起去看。更幸运的是,龙灯还要经过姐姐的同学家,所以我们又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啦!
夜幕慢慢降临,抬手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哇!好准时!只见不远处闪现出一道亮澄澄的光,随后一只巨龙“闯”入我的视线!
长达五十多米的龙灯!我惊呆了!上百盏灯火放在只有一只“脚”的板凳上,整个队伍大约有上百上千个人!走到这儿了,我仔细探前一瞧,每个人的头上都渗出了汗水,看来这大家伙分量可不轻!这时,奇怪的景象出现了:领队的人,抬着龙头走进这位同学家,从龙灯上端下一盏灯笼,点燃了他们准备的蜡烛。只见同学的妈妈还塞给了他个红包!到最后时,抬龙尾的那个人,走到同学家的门口,把龙尾使劲地对大门摇了几下,边摇还边嘀咕着什么,只可惜我没听懂。
龙灯真是太奇妙!有机会我还要看!
说起“迎龙灯”,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每个村的习俗,今天和往年一样,,村里迎龙灯。
锣声,鼓声由远而近。“龙灯来了!”我大声叫喊着,并仔细观察着龙灯。龙灯头上上下下由18盏红通通的灯笼装饰着,金灿灿的“肉体”装点的更加气派,豪华,龙身当然是那千千万万盏红通通的灯笼连接而成。足足有好几十米长,两百多人抬呢!
龙灯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我家门口的那一刹那,“啪啪啪……”一阵鞭炮声点响了。这声音仿佛正在热烈的迎接龙灯队伍的到来。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炮响声,一朵朵硕大的“菊花”在空中开放。瞧!又一朵艳丽的菊花在枝头开放了!这朵“菊花”呈橘黄色,闪着金光,花瓣细长,开放是还发出“叫声”,似乎要让人们知道——我要开放了!凋谢是时发出沙啦啦的“哭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它短暂的生命。
迎龙灯最激烈的非数“拉灯”了!
当龙灯队伍来到宽敞的道路上时,激烈的拉灯开始了!龙灯尾部的拉手,不肯走动,懒洋洋的僵硬着,仿佛是一堆兵马俑。龙头部分的拉手一个劲儿的往前拉,试图将龙灯拉过来,可怎么拉都拉不过来。两组进行激烈的斗争。就这样你争我斗不分上下。持续了许久,队伍还是继续前进了。
真是一个精彩的夜晚啊!
今天是农历13号,我迅速吃完晚饭,把作业两三下搞定,就把我刚买的玩具手枪拿到手中,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周新俊家。
一到周新俊家,我发现他还在吃饭,于是就自己走了。过了一下子我看见周新俊来找我,他也拿了一把手枪来玩。突然,在车站的附近放出了五彩缤纷的烟花,于是我和周新俊马上跑到车站去,我们一看牌子,原来是红光的龙。接着我们仔细地数这条龙有几节:1、2、3、4、5、6、7、8┈┈70、71、72。哇足足有72节,好长啊。接着它来到了车站门口,在那里盘了起来,大家都往后靠,龙发出“咯
咯”的声响。接着龙又慢慢地往上走,到了红光路上,慢慢地走进了公安局,我和周新俊马上找了个好位子,把枪拿了起来,用红外线瞄准器,每人对准龙头来了一枪,两个洞就出现了。后来龙走出了公安局,立马“抽筋”,龙头使劲地往前拔,最后还是拔不过龙尾,往后退了下,发出极响的板凳碰板凳的声音。没过多久,龙开始“松”了,龙头开始死命拉龙尾,龙尾拉不过也只好服从了。
这条龙真有趣啊,我爱家乡的龙灯!
迎龙灯可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到八字墙目睹一下龙灯的风采。
来到八字墙,映入耳帘的就是隆隆的炮声,我们顺着炮声来到三脚,龙灯正从山上下来,这里的龙灯是有板凳做成的,每个板凳上有两个灯,外面用红纸包着,里边点着蜡烛。龙头很好看,外围有许多红灯,里边藏着龙头,喊着龙珠。听说这龙是由185条板凳做成的了。
龙正从山中下来,远看栩栩如生,好象一条真龙,红色的身子,随着炮声,来势汹汹地从山上走来。
龙下了山,用我们俗话说是“接灯”,是向龙神祈福,保佑明年全家吉祥,然后用许多烟花迎接。
如果只“接灯”不是没有乐趣了吗?所以人们在路宽的地方就会“拔灯”,就是龙尾向后拉,把龙头拉回原处,等到累了才停下。
到了宽广的地方,人们还会“团灯”,就是,龙围成好多圈,把龙头围住,龙头呢,又要逃出包围,龙尾又不让龙头逃出。在“团灯”时,还有千万朵烟花相伴,万炮冲向天空,放出五彩花朵,也给天空增添情趣。
年年这样,龙灯我是百看不厌,谁叫它是中国的特色呢
农历正月十二是我外公家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龙灯节。每家每户也会邀上所有的亲戚朋友来做客,共同庆祝这个快乐祥和的节日。
吃完中饭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着裱龙灯。龙灯是由竹篾编成的一个大圆柱形,然后裱上红色的宣纸,再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晚上,村民们都早早得吃完年糕,然后扛着裱好的龙灯到村里的祠堂口集合。由每家每户的龙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龙灯队伍。大家的龙灯都装裱得各具特色,尤其是龙头和龙尾更是漂亮极了。祠堂的一边,有一支队伍在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给本就热闹的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气氛。
这时,大家都把龙灯里的红蜡烛点燃,接着龙灯队伍开始出发了。此时,聚集在祠堂外的村民点燃从家里拿来的烟花爆竹,霎那间火光冲天,五彩缤纷的焰火照亮了夜空。整个村子顿时弥漫在光的世界、灯的海洋里。欢呼声、烟花爆竹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龙灯队伍慢慢向村外游动,一眼望去足足有几百米长,就好像一条巨龙一样。它时而弯弯曲曲地盘旋在田间的小道上;时而爬上山顶;时而又卧在地面。时而又在村庄间来回穿梭。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一路上,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来迎接它,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到处都围满了看龙灯的人,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就像烟花一样特别灿烂。真是一个快乐美妙的夜晚!
正月十八可是个好日子。十八十八,新年发发!老百姓过完元宵节可要迎龙灯了,选一个什么日子呢?把日历往后翻翻——正月十八,黄道吉日。嗯,这个日子好,就选它了!
那天傍晚五时多,我刚吃完晚饭就三步并作两步地疾驰到灯光球场上。离球场五、六米外的水泥路上里三层外三层地站着许多男女老少。我使劲地往里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最前面。只见那个象征着福的龙头高高地架在架子上。那龙头里装了电子设备,可以摇头和点头。龙头后面还有08奥运的吉祥物——福娃!五个栩栩如生的福娃摆动着五项奥运比赛的项目。站在高处眺望,犹如五只可爱的小动物在为奥运喝彩!
夜幕即将降临,龙头开始起身了。只听见一声炮响,整条龙起来了。龙头先来到第一户人家的家门口,屋里的人摆出了烟花爆竹以示欢迎。点燃爆竹后,爆竹猛地爆出一粒“金砂”直飞天空,只听“啪”地一声这粒“金砂”炸了。接着点燃了烟花,一颗“金砂”直飞天空。紧接着就爆出了一朵“金花”。一颗颗“金砂”都带着一个新年的愿望,飞向天空!
福气多,晦气少,开开心心过元宵!
就在我快要放弃时,一阵响亮的鞭炮声把我给吸引住了。我抬头一看,呀!我无时无刻不期盼的龙灯来啦!我赶快跑回家叫姨丈放烟花。我的话还没说完,只听“砰啪”响亮的两声,我抬头一看:“哇!好漂亮的烟花!”“砰啪”又响了两声,这时,我终于反映过来了,啊!原来是姨丈放烟花啦!我一边听着响亮的鞭炮声,一边仔细地观察着龙灯。
那龙灯是多么威武。红红的龙头特别精致,整个龙头都是用听说今天晚上有龙灯要来,我高兴地蹦呀跳呀。一吃完饭,我就跑到大门口去迎龙灯。
我等啊,盼啊,一会儿打一打瞌睡;一会儿又看一看远方,我多么希望舞龙灯的人们能明白我的诚心,让龙灯快快来到我的身边。
“鳞片”做成的。前半部分的龙头上的“鳞片”是用纸做成的。“鳞片”一片一片紧紧地连在一起,没有一点空隙;后半部分的龙头上的“鳞片”是用木头做的,然后涂上油漆。龙尾上一片片精致的“鳞片”全都是用木头刻成的。一眼就能看出:建造龙灯的人们一定很辛苦,那一节一节的龙身、精制的龙头和龙尾,再加上一盏一盏的红蜡烛,搭配起来真是漂亮极了!我不禁佩服起那些木匠来:那么难刻的鳞片,一道道细细的竖线,没有一条竖线是刻错的,真了不起!外婆说:“最长的龙灯有365节,最短的龙身也有100多节呢。我们东阳的龙灯可是全国闻名的。”我问外婆:“外婆,最长的龙灯为什么是365节呢?”外婆说:“因为我们一般一年都是365天嘛!”我听了,兴奋得直点头。
听外婆说从龙头穿到龙尾可以避灾驱邪,于是我连忙跑过去钻龙头,穿龙身。我快速从龙头钻进去,绕“8”字形,最后从龙尾钻出来。我觉得还不够过瘾,又从龙尾钻进去,从龙头钻出来。
看着远去的漂亮的龙灯,我真想新年再快点到来!
金华新世纪学校 四(1)班 王子蔚
说起“迎龙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是农村的习俗,今年和往年一样,我们村也里迎龙灯。
锣声,鼓声由远而近。“龙灯来了!”我大声叫喊着,并仔细观察着龙灯。龙灯头上上下下由好几盏红通通的灯笼装饰着,金灿灿的“身体”装点的更加气派,豪华,龙身当然是那千千万万盏红通通的灯笼连接而成。一共有好几百米长呢!
龙灯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我家门口,那一刹那,“啪啪……”一阵鞭炮声响了。这声音仿佛正在热烈的迎接龙灯队伍的到来。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炮响声,一朵朵硕大的“菊花”在空中开放。瞧!又一朵艳丽的菊花在枝头开放了!这朵“菊花”呈橘黄色,闪着金光,花瓣细长,开放是还发出“叫声”,似乎要让人们知道——我要开放了!凋谢是时发出沙啦啦的声音,似乎在向人们恭贺新年的祥和。
迎龙灯最有趣的是“拉灯”了!
当龙灯队伍来到宽敞的道路上时,激烈的拉灯开始了!龙灯尾部的拉手,装作什么也不清楚,懒洋洋地站着,仿佛是一堆兵马俑。龙头部分的拉手一个劲儿的往前拉,准备把龙灯拉过来,可怎么拉都拉不过来。头、尾两头进行激烈地拉。就这样来过来拉过去,持续了很久。夜深了,最后队伍还是继续前进了。
真是一个精彩的晚上啊!
义乌市廿三里一小四(2)班孙梦佳
指导老师 蒋跃平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我们的祖国大家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但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园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环境,不一样的名族风俗。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今天,我家的砧板坏了,妈妈带我到草城街杂货店去买砧板。妈妈在挑选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怎么回事啊?我急忙跑出杂货店,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道黄色的东西在不停的上下翻滚飞,接着那黄色渐渐变大变清晰、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一会儿,一条回旋环绕的龙展现在我的眼前,它黄色的龙身,金光灿灿的龙鳞,长长的身躯,斗大的龙头。一双又亮又闪的龙眼。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了。有时空中飞腾,有时掠过地面,真是好看极了,围观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今天可把我高兴坏了,哎呀,妈妈呢?我把买东西的妈妈给忘了,我急忙转身去找妈妈,却发现妈妈就在我身边,手里还拎着一块漂亮的砧板,任务完成,回家去了喽!
六年级:童逊然
迎龙灯在金东区是一个最为普遍的活动。从时间上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前。从龙灯的制作材料来看,有桥板龙、竹布龙。桥板龙是由各家各户凑集而成。每户人家备有一块长约120至150厘米、宽15厘米、厚约3厘米左右的板,板的两端有两个圆孔接口,板面上有两个固定灯笼的地方。这样一块板灯,叫一桥灯。桥板灯不像其它龙灯灵活方便,活动起来相互牵制很大,往往不由自主。前面的龙头一个人扛,几个人守护,龙头边上挂满红灯笼一个特制的龙尾按在最后面。在活动中还要来回“拉灯”,一场活动下来,无论人气多冷,会个个大汗淋漓。
调布龙(纸龙):它是由竹丝扎成竹圈作为龙身骨架,再糊上纸,画上图案,或套上有图案的布,因竹圈可伸可缩,可摇晃,因此活动起来很方便。竹龙前有人举着一个大彩球,球动龙动,龙随球舞。这种龙以耍为主,活动中边走边舞,自由灵活,动感很强、很洒潇,很有气势。
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八起灯,元宵过后散灯。东阳方言“灯”与“丁”同音,旧时迎灯,要求每家每户出丁壮一人,随带板凳一条,灯笼一个,将各家的板凳连接起来,按上灯笼,加上龙头龙尾,就成一条长长的板凳龙,专名“桥灯”。桥灯通常有数百桥,多者可达千余桥,绵延四五里,蔚为壮观。龙灯越长,越说明村庄人丁兴旺,来观看的四邻村民也就越多。
元宵节到来了,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当然少不了舞龙灯、放炮竹来活跃活跃气氛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我们这举行了迎龙灯,贺新春活动,大家个个都笑容满面,处处都是热闹非凡。
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灯笼,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来到操场上,只见一条“长龙”正悠闲地卧倒在地,随时准备腾空而起。迎龙灯的人们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过了几分钟后,开始迎龙灯了,只见,一条长长的巨龙豁然一跃而起,啊,巨龙腾飞了!随着人们的欢呼声,巨龙游动起来,开始摇头甩尾地前进……龙灯到了一户家门口,主人就要放烟花爆竹,以示迎接。人们便在大路两旁,观看龙灯,欣赏烟花。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烟花开始变得各式各样,形状不一。只听“轰”的一声响,漆黑的夜空中炸开了花,给单调的夜色增添了光彩。烟花的形状万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流星雨”、“天女散花”等,“流星雨”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因为炸开的烟花起初是一朵圆形的大花朵,可过了一会儿,就分散成了无数的流星雨,从夜空里落下,划下了一条长长的弧线。再说“天女散花”,这个名字也是我自己取的,是因为起初炸开的烟花也是一个圆形的大花朵,这很平常,可妙的是,那朵大花马上变成了无数的小花朵,犹如是天女散花般美妙。更让我过目难忘的是,有一种最奇妙的烟花,它炸开后并不是花朵,而是一个个爱心,给大地送来祝福……
元宵节少不了迎龙灯,当然也少不了吃汤圆了。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煮好了汤圆,一个个汤圆像是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十分可爱。电视回放起了一首歌:圆圆的汤圆甜又甜……这首歌回荡在房间里,挥之不去……
开学的前两天,我的家乡——,柳城,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灯会。
那天晚上,道路两旁人山人海,为的就是等待“龙”的到来。这时,每家又准备了很多烟花,只要“龙”一来,马上点起来。终于,丰产龙来了,烟花点燃,这时,天上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我听外婆说,这条龙是太平龙,保佑我们年年都太平。我一数,一共有八十八结,加上龙头和龙尾,一共九十结,而且每节上都点上了蜡烛,看着看着,太平龙过去了。
等了一会儿,县后龙来了,烟花又响成一片,听外婆说县后龙是青龙。我说:“难怪它身上是青色的。”我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县后龙身上着火了,我大声喊:“龙的身上着火了。”只见护灯保安马上过来用手把火给扑灭了。“龙”的身上烧出一个大洞。过了一会儿,又开始正常运行了。我看着县前龙,嘴里数着最后我一看,任是九十结,这时,我想:“县前龙会不会也是九十结呢?”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县前龙终于来了,我一数真的是九十节。开始拔了他们喊着:“拔哦,拔哦!”最后龙尾巴拔赢了,他们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就这样,第一天结束了。
还有最后两天,以后我在一一跟你们说。